登陆注册
48635500000028

第28章 卓越领导人——蔡和森(1895—1931)

生平简介

蔡和森(1895—1931),字润寰,曾用名蔡林彬。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和工人运动领袖。1895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一个破落的小官吏家庭。幼时读私塾,13岁时因家中困难到堂兄开的店中当学徒,未受照顾而长期遭受欺压,从而萌发了反抗意识。16岁时他才入初等小学读书,因年龄大被周围嘲笑称为“太学生”。经他刻苦攻读,一个学期后便跳级进入高小。

1913年,蔡和森来到长沙,考入铁路专门学校,后转入第一师范学校。在校内他读书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以才学出众著称。

1919年末赴法国学习。1921年年底,蔡和森回国,在上海经陈独秀等介绍加入共产党,并于1922年中共“二大”同妻子向警予一起当选中央委员。他长期主办中共机关刊物《向导》。1925年,他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赴莫斯科。1927年回国任中央宣传部长,在中共“五大”上被选为政治局委员。

1931年8月,蔡和森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36岁。

革命活动

在一师学习时,通过阅读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蔡和森树立了革命志向。1918年,他与毛泽东一起创办了新民学会。会内同仁当时评价说:“林彬是思想家,润之是实践家。”1918年,蔡和森来到北京,组织留法勤工俭学,结识了李大钊并得到很多教益。他参加了“五四”运动后,于1919年末赴法国。在那里,蔡和森接受了科学共产主义,并向国内朋友写信提出要组织共产党。毛泽东接信后表示:“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1922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决定创办党的机关报——《向导》周报,由蔡和森任主编。《向导》周报9月13日在上海创刊,它和群众一见面,就得到广大读者好评,说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是民众政治生活中的“寒暑表”,是中华民族的“福音”,是四万万苦难同胞的“向导”。由于当时《向导》周报撰稿人较少,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李达等,既是《向导》周报的编委,又是主要撰稿人。《向导》周报的政治性、思想性、斗争性和艺术性很强。主编蔡和森写的文章最多。他除了用“和森”署名发表了130多篇文章外,还用“本报同人”、“记者”等名字发表了不少文章。他的文章和所主编的《向导》周报,观点鲜明,文笔流畅,及时分析国内外形势,论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统一战线问题,以及向人民传播革命理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向导作用。

1922年8月,党中央在杭州西湖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决议案。不久,蔡和森便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帮助孙中山筹备改组国民党。

1923年上半年,蔡和森又参与起草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关于第三国际第四次大会决议案》、《劳动运动决议案》、《关于党员入政界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等文件。同年6月,蔡和森在中共第三次全国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成为由5人组成的中共中央局委员之一。

1924年底,以蔡和森为主起草了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有关文件。

1925年1月,蔡和森在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仍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驻中央局,任中央宣传部委员。

1925年5月28日,在党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上,蔡和森建议说:“5月30日工部局要非法审讯被捕学生,企图以此恫吓上海人民,我们应该在这一天组织反帝斗争大示威,同他们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还提出应不失时机地把上海工人、学生的反帝斗争推向全国,形成全国性的反帝运动。

在蔡和森等人的组织下,5月30日,上海人民积蓄已久的反帝斗争怒火终于爆发了,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面对中国人民的反抗,帝国主义进行了疯狂的镇压。5月30日晚,中央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蔡和森提出,在目前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团结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反帝大军,实行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

在蔡和森等人领导下,“三罢”斗争迅速波及全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帝斗争高潮。

“五卅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蔡和森在这场运动中,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

在大革命失败的紧要关头,蔡和森支持毛泽东的意见,主张独立展开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开始后,蔡和森长期在上海和莫斯科两地工作,因反对过“左”的政策,于1928年被撤销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宣传部长之职。1931年年初,他从苏联回国,提出想去江西苏区,但中央派他去恢复刚被破坏的广东省委。因广州已难立足,他在香港联络同志开展工作。

1931年6月间,原先负责中央保卫工作的叛徒顾顺章,带特务到香港抓捕了蔡和森,并由港英当局将他引渡给广东军阀。在广州狱中,蔡和森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最后,他的四肢被钉在墙上,敌人用刀把他的胸脯戳烂。他牺牲的具体日期已不知晓,他殉难的惨烈也是很久后才打探出来的。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

同类推荐
  • 手术室护理学

    手术室护理学

    本书广泛收集国内外近期文献,认真总结经验,共分十三章介绍手术室护理医学,如手术室工作流程、各项管理制度、常用护理技术、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手术体位、麻醉的护理、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常见手术的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与防护等方方面面的护理知识和技术。
  • 课堂只做简单的事

    课堂只做简单的事

    本书记录了作者从不同角度俯看教育的现象与思考,内容包括:从课例看“状态”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教师要学一点医学常识爱,也会转弯老教师是一座富矿等。
  • 让青少年知道勤奋好学的故事

    让青少年知道勤奋好学的故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以及《中小学生日常规范》相关内容编写的一部用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习惯,适合在校青少年阅读的故事选集。
  • 民国模范作文2

    民国模范作文2

    本书共分为五辑,主要内容包括:江山如画;生活映像;风物变迁;彼时心情;激昂文字。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电脑与网络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电脑与网络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热门推荐
  • 陌殇之影子恋人

    陌殇之影子恋人

    为什么?为什么,所有让人都围着她——陌冰雨转?为什么,当初说好的订婚会因为她——陌冰雨而改期?陌冰雨,你到底哪里比我好?为什么?为什么?我恨你,我恨你!
  • 何必一往情深

    何必一往情深

    这二十多年、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可取之处、唯有执着。小的时候隔壁的小男孩抢了我的玩具,愣是追杀了他五个小时,追得他求饶才心满意足的拍拍屁股回家长大后,喜欢上一个人,掏心掏肺把所有所最好的都给他,改变自己的去迎合、却弄得自己满身伤痕累累。有的时候,都怪自己太过执着、人又何必要一往情深。小说交流群348036258
  • 本王独宠的公主王妃

    本王独宠的公主王妃

    女主小樱因为一场车祸来到了古代当上了公主,经历过一路上的坎坷后小樱和王爷的爱情故事。
  • 水浒新世界

    水浒新世界

    酒喝得正酣,武松举杯问道:“不知道各位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水浒新世界怎么看?”只见李师师端起红酒杯,轻抿一口,幽幽地叹道,“女人呀!混得好是嫂子,混不好是婊子!”李逵双眼一红,眼泪差点掉下来,“呜呜,铁牛居然不是高富帅,一想到这就心塞呀,呜呜呜。”西门庆似乎喝大了,贱笑一声,“嘿嘿嘿,水浒新世界的美眉个个长得美,尤其那个小金莲,很让人回味。”
  • 我的保镖有点拽

    我的保镖有点拽

    叶天,一个让佣兵界闻风丧胆的存在,十年后为找出杀害自己父母的凶手,回归都市!韩雪吟,拥有“江海市第一美女”之称的绝世大美女!韩雪吟:“爸,当初你帮我订娃娃亲的时候,就不能替我找一个靠谱一点的对象吗?”叶天:“我说韩妹妹,哥还没嫌弃你小呢,你倒嫌弃起哥来了!”韩雪吟瞪了对方一眼:“你有种在说一遍,信不信我咬你!”
  • 美男遇上腹黑可爱女

    美男遇上腹黑可爱女

    安汐莫既腹黑又可爱,回国,和老弟一起进入伊莫高中,书写她的神话。美男来袭,怕什么,来一个,治一个。。。。当爱睡觉、交白卷的学渣,一夜之间,变身成一个学霸,你只能感叹她隐藏太深。重重神秘,一一揭晓,结果又将怎样。本文有点小幽默哦!!欢迎亲们入文。
  • 时间终南

    时间终南

    未曾萌芽就已掐断,越艰难,就越喜欢。所有当年温情容颜,变狰狞嘴脸。是he,是我所认为的he。
  • 努尔的黄狗进宫了

    努尔的黄狗进宫了

    相传努尔哈赤大汗当初在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做事,一天辽东总兵李成梁与老罕王说自己脚上有三颗红痣,所以才在上天的保佑下做成了总兵,这个时候老罕王顺嘴就说:“李大人啊!我的脚上有七颗红痣呢。”李成梁一听颇为震惊并在内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忌讳心理,并酝酿暗中诸杀老罕王以除后患。不过李成梁的小妾从小就疼爱老罕王,当得知李成梁有此计划的时候就先前一步搭救努尔哈赤。当时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小妾的帮助下骑着大青马带着大黄狗连夜出逃,李成梁得知后派大批明兵随后追来,先射杀大青马,努尔哈赤急中生智逃入河边芦苇中,因过度疲劳而睡去。明兵找不到努尔哈赤,就放火烧荒,大黄狗见老罕王不醒,就跳到河中浸透全身,再跑到他身边,把苇草淋湿,大黄狗反复这样做,老罕王才以得救,而大黄狗却劳累至死。从此老罕王发誓,再不食狗肉。于是满族的老百姓也追随效仿,便有了今日之“忌服狗皮,忌食狗肉”的满族传统习俗。公元某年,李成梁河边芦苇那里的黄狗其实是装死,它可不一般,常年陪努尔还哈赤征战沙场狡诈得很。那一夜,是个不眠的夜,小罕子成功逃走了。
  • 浮生既知君意

    浮生既知君意

    [本书暂停更新] 帝都沈家有四子。一个野心勃勃,得偿所愿。一个寄人篱下,离经叛道。一个玉叶金柯,锒铛入狱。一个飘零半生,終得其所。斯阮九岁来到沈家,二十一岁终于逃离。十二年里,沈家待她犹如亲生。可她狼心狗肺,恩将仇报,趁着沈家大厦将倾之际,拐走了那个表面上不受宠实则是真正继承人的小少爷。初遇,沈家老宅南洲卫的角落蹲着一个翩翩少年郎,眸色淡漠,却让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斯阮偷偷笑弯了眼。后来,少年一脸焦急地拽着斯阮,“你的户口是不是迁进了沈家?”他说,他要去迁户口!!!这次,谁也拦不住。
  • 同化纪元

    同化纪元

    当时我们族人在逃亡之中遇到了太阳系,经过生物探测,发现了地球这一颗宜居星球,当时我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紧跟着我们,于是我们选择了在地球迫降,也就是坠毁,却没想到地球上有你们这一群智慧生命,本以为迟早会被他们在地球找到,你们人类却奋起,跟他们抗争,才让我们得到了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