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99000000172

第172章 西洋哲学史大纲(4)

五、“哲人时代”总论。这些“哲人”,所主张的虽非一致,却有一个相同之点。这个相同之点在于一种评判的精神,他们不肯跟着人说话,也不肯胡乱承认社会的制度礼俗!因此,知识、教育、政治、法律,都逃不了他们的评判,有的说知识是不能得到的;有的说知识全是主观的感觉,以个人而不同;有的说法律是强有力的人的权利;有的说道德是无能的,大多数用来欺骗压制那强有力的少数人的;……诸如此类,大概都只是不肯说现成话,不肯“人云亦云”。这种独立的思想评判的精神,便是思想发达的表示,便是思想进步的先声。所以我说,若没有普洛泰戈拉和高尔吉亚一般人的破坏,未必能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般人的建设。

〔参考书〕

Plato’s Dialoguls esp.Protagoras,Gorgias,Theaetetus and Sophist.

(第四章)苏格拉底略传

希腊那些“哲人”很像老子、邓析一班人,当时的苏格拉底很像中国古代的孔子。孔子因为当时的“邪说暴行”太多了,所以主张一种建设的哲学。苏格拉底也是因当时的“哲人”太偏于破坏的一方面,所以极力主张一种建设的哲学。

苏格拉底的生年大约在467B.C.,他的父亲是一个雕像师,他的母亲是一个收生婆。他少年时也曾做过雕像的生活,据古代相传的话,他的雕像在当时也颇有名。后来他常常觉得有一种良心上的命令,说他应该去教人。他从此便抛了他的美术生涯,专做教育事业。他的教育事业,并不是聚徒讲学,也不是像那些“哲人”受人钱财,替人家教子弟。他到处和人问答,一步一步的逼人。叫人不得不自己承认错了。后来他的名誉越大,同他讨论的人更多,他最恨人没有知识,却偏要装作有知识的样子。所以他最爱和那些假知的人辩论,揭破他们的假面具,叫人家知道这些人原没有一点知识。当时的人说他是雅典的第一个智者。他自己说这句话却也有一分道理;因为别人没有知识,却偏要自以为有;他却自己知道自己没有知识,这便是他和众人不同之处。他的智慧,即在于此。

但是,他这种揭破别人假面具的手段,虽然使人痛快,却得罪了许多人,所以当时有许多人痛恨他。当时的喜剧大家亚里斯多芬编了一本戏叫“灵”,把苏格拉底写成一个极无赖的诡辨家。后来苏格拉底到了老年的时候,有许多恨他的人联名控告他,说他:(1)不信国家所承认的神道,另外崇拜别种不正的神道;(2)诱惑少年子弟。他在法庭上自己辩护的口供,由他的两个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详细记下来。他那时不但不认他被控的罪名,并且把他的原告驳得一句话都回不出。但是当时裁判他的公民都不喜欢他的口辩。所以500个裁判员之中有280人宣告他有罪。他的原告要求法庭定他的死罪。按当时的规定被告可以自请减轻,但是苏格拉底不肯仰面求人。他不但不肯求情,竟自己在法庭上说像他这种人终身教人向善,论起功来,应该在“表功厅”(prytaneum)让占一个位 子。他这种倔强的神气格外得罪了那些裁判员,所以定了一个服毒自尽的罪。

他关在狱里等死的时候,仍旧天天和他的朋友弟子议论学问,毫不改变常度。他的弟子克里托用钱买通狱卒,备了船只,要想把苏格拉底救出去。苏格拉底执意不肯逃出去。柏拉图的《裴多篇》里面,记苏格拉底临死的情形最可感动人。我且抄译一段,以展示他的人品精神——那管监的进来,拿着一杯毒药,苏格拉底问道:“我的朋友,你是有经验的人,可以告诉我怎样吃法。”那人答道:“你服药之后,只管走来走去,等到两腿有点走不动时,再睡下来,那毒药自然会发作了。”他说时把杯递给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面不改容,接了杯子又问道:“我可以滴两滴敬神吗?”那人道:“这药分量正够用,没得多余。”苏格拉底说:“我懂了。”……他把杯拿到嘴边,高高兴兴的一气喝干。……那时我们(弟子们)再忍不住了,泪珠直滚下来,我(裴多)蒙着眼睛,竟哭起来。……克里托也忍不住了,走开去哭。阿波罗多罗斯竟哭出声来了。只有苏格拉底一个人还是镇静如常,他听见哭声,问道:“这是什么声音?我打发妇人们走开正因为怕她们要哭。我听人说,人死时应该安静才好,不要 哭了。”

他这一说,我们都惭愧得很,勉强忍住了眼泪。他走来走去,后来他说两腿走不动了,便仰面睡下。那管监的时时把手捏他的脚上腿上,问他可觉得痛。他说脚上不觉得了,那人又捏他腿上,渐渐上去,都变冷了。苏格拉底自己用手去摸,一面说道:“等这药行到了心头时,便完了。”

那时他已把头盖住,到了腰部变硬时,他忽然把被揭开,说道:“克里托,我还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的钱,你不要忘记把这笔债还了。”克里托说,“我决不忘记,你还有什么吩咐?”苏格拉底不答。过了一会,我们听见响声,伺候的人把被揭开,他的眼睛已陷了。克里托把他的嘴和眼睛闭上。

这就是一个哲学家的死法!

苏格拉底死于B.C.399年。他这一死感动了他的多少弟子。他身虽死了,他的影响却更远更大。柏拉图的许多“主客”体的着作,全都讲苏格拉底作发言的人,这是人所共知。后来柏拉图一文再传到亚里士多德,遂成希腊哲学的正宗。此外还有麦加拉学派,昔勒尼学派和犬儒学派,都是苏格拉底的弟子所创建。这也可见他的影响了。

〔参考书〕

Plato’s Apology,Crito,Phaedo.

Xenophon’s Memoralilia,Apology.

Burnet’s Greek Philosophy.

Pt.I,pp.126-150.

(第五章)苏格拉底的学说

一、史料。做希腊哲学史的人最难定苏格拉底的学说,究竟是什么?这种困难由于几层原因。第一,他自己不曾着书;第二,他的弟子柏拉图,处处用他做说话的人。我们读柏拉图的书时,很难分别哪些话是柏拉图自己的,哪些话真是苏格拉底的,第三,亚里士多德虽曾论及苏格拉底的学说,却又太简略了,叫人不容易懂得。——因此,这二千多年以来,这个大问题,竟不曾有完全满意的解决,依我个人的意见,大概近年新出的约翰·伯内特教授的《早期希腊哲学》(1914),讲这个问题最讲得圆满。本章所论大半都根据于这部书。所有我自己增添之处,并非别有见解,不过因为伯内特教授的书不便初学,不能直译,故不能不增加材料详细解说。

二、自叙。柏拉图的《裴多篇》里,有一段说苏格拉底自叙他的思想变迁的历史,他说他少年时候最爱研究“天然科学”,要想知道万物的原因和存在变迁之故。他自己寻思生物的原起是否由于冷热两者的结合,他的形状是平的呢?还是圆的呢?感觉与知识有何关系,我们思想的作用是由于气呢?还是由于血呢?这种种问题,他想来想去,总没有满意的解决。后来他听见阿那克萨哥拉有一部书说万物原起都由于心(nous),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不料他读了那书,才知道阿那克萨哥拉还只是说气,说以太,说水,和种种不相干的东西。他的“心”不过是一种“做戏无法,出个菩萨”的救急方法。

他因此大失所望,后来决意自己去研究一种新方法。他自己说这个方法的性质如下:

……从此以后,我对于研究外物一事觉得有点厌倦了。我想人看日蚀,须要用一盘水看水底的影子,才不致被日光伤了目力。我如今也是如此,我若单用眼睛去观察外物,将来恐怕要乱了我的心灵。所以我决意从“识别”(Judgments,Jowett 译作“ideas”,Cary 译作Reasons;此从Burnet 译)一方面下手,要从这里面寻出外物的道理来。……我的方法是,我先指定一条最强的理论,认为真的;凡有不合于这条的,我便以为不真的。(Phaedo,99-100)

这一段说苏格拉底的方法很重要,他要从“识别”下手,要从“识别”里面寻出外物的道理。他人说他的方法是先认定一条公理,作为是非的标准。这话初看去是演译的方法,其实不然,伯内特说他这种公理不过是一个假定的根据(Hypothesis)。辩论的时候,双方都承认这个假设,便可辩论。苏格拉底的辩论都是如此。他总是先提出一个假定的理论,问他的对家承认不承认。若承认了,他便一问一答的问,那人不能不承认那先定的根据不是真的,于是苏格拉底又换一个理论,问他的对家承认不承认。承认之后,他又设法把那个根据推翻。如此上去,叫那人觉得他的理论都不能成立。然后苏格拉底慢慢的把他引到一个正确的根据上。

我们可举一个例。色诺芬的《回忆录》里面有一段(四篇二章)记苏格拉底和一个少年问答。那少年说自己想做一个政治家;苏格拉底对他说,一个政治家应该知道什么叫做正,什么叫做不正,那少年说他都知道。

苏格拉底说,我们何不画两行,一行写“正”的事,一行写不正事,这个办法好么?

那少年答道,“好。”

问 诈伪应该在哪一行?

答 不正的一行。

问 骗人呢?

答 不正。

问 偷盗呢?

答 不正。

问 掳人做奴隶呢?

答 不正。

问 怎么这些事都是不正吗?

答 那是自然的。055

西洋文明

的本质

问 假如有人出兵征服有仇的敌国,把敌人降为奴隶,那可是“不正”吗?

答 那可不然,那是“正”的。

问 那位将军出兵上阵,不能不用点诡计,用诈取胜,那可是正的吗?

答 很正的。

问 他打胜了,带了许多敌人的财产回来,这也是正的吗?

答 正的。但是我以为你刚才所说欺骗掳掠的事,不过单指对于朋友说的。

问 如此看来,我们只好把这些事都分写正与不正两行了?

答 我想是的。

问 我们如今可说,这些事施于自己的人,便是不正;施于仇敌,便是正的,是吗?

答 正是如此。

问 假如一位将军打败了,军心慌乱,不能再战,他没有法子,只好哄他们说救兵立刻就到。他们信以为真,军心又振,就转败为胜。这不是欺自己的人吗?

答 我看这事该在正的一行。

问 儿子有病,不肯吃药,他父亲骗他说是好吃的东西,他儿子信了这话,吃了药病就好了。这件骗人的事,该在那一行?

答 只好放在正的一行。

问 假如你的朋友十分绝望的时候,你怕他要寻死,把他的佩刀偷去藏了。你说这件贼案该在哪行?

答 也应该在正的一行。

问 刚才你不说对于自己人行这些事都是不正吗?

答 我把那话收回。

问 我再问你,有两个人都做了不正的事,一个是有心做的,一个是无意做的。这两个人,哪一个更不正呢?

答 我如今竟不能相信自己回答的话了。我刚才说的话,经不起你一问,便觉得和我说那话时完全不同了。……

这是他问答辩证的方法,这里所引的一段是破坏的方法。有时他把对家所承认的假定都推翻了,然后重新举许多例,一条一条的证明一个正当的理论。那就是建设的方法了。

三、全称界说。亚里士多德说苏格拉底主张两事:一是归纳的论理,一是全称的界说,这两事其实只是一事,归纳的论理就是苏格拉底的问答做的辩论。这种问答,从许多做法的例上归到一个全称的界说,故可说是归纳的论理,什么叫做“全称的界说”呢?例如说:“孔子、墨子、孟子都是人。”这种界说,从个体里面认出他们的“共相”,认出他们同是“什么”(Tò тЕbтc),这便是全称的界说。这个“什么”,往往译作“概念”(Conepts)。伯内特(p.154注)极不赞成这个译名,他以为“概念”和苏格拉底的本意不对,故改译作“Forms”,直译为“法”,我认为“法”与后来亚里士多德的“法”相混,故译为“共相”。原文是Ein,或Iseal,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人所用本是一个字,不过意义各不同,故译为苏格拉底的“共相”,柏拉图的“意象”,亚里士多德的“法”。

苏格拉底说人的感觉只能知个体的事物,不能知他们的共相。共相须由心灵用理论推得。譬如我们说这块木头和那块木头相等,这块石头和那块石头相等。这个“相等”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决不曾先拿一个“相等性”去做观察的标准,可见这个“相等性”是由观察外物引起来的。但是外物的观察虽能引起这个“相等性”,那观察的外物却仍旧是木头石头,究竟不是“相等性”。那些木头石头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可见那“相等性”并非外物所能发生的。我们见了那些相等或不相等的木石,便引起一个“相等性”。这个“相等性”是我们回想起来的。那“相等性”只是一个绝对相等的法相。我们从相等的外物回想到那绝对的相等性。见外物是感觉的作用,回想到相等性是心理的作用。此外,见美的物便回想到美相,见善事便回想到善相,都是这个道理。

这种“共相”的学说本来起于毕达哥拉斯一派的数理论。讲算学的人自然最容易从几个三角形上想到三角形的绝对法相;从这个圆那个圆想到绝对的圆相。但是苏格拉底把这个学说推广出来,包括一切道德和美术的问题。

同类推荐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在这里,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文化、艺术、民族等方方面面,是深入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全貌的重要依据。
  • 庄子全书

    庄子全书

    本书除了介绍《庄子》原文中的一些经典寓言故事,还列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富有借鉴意义的小故事或人生实例,几乎涵盖了职场、营销、教育、友情、爱情、婚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让您在轻松中获得智慧,愉悦中体味哲理!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大学(国学大书院)

    大学(国学大书院)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便成了“四书”之一,是讨论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让百姓仁爱敦睦、明理向善。
热门推荐
  • 重生三月有晴天

    重生三月有晴天

    “妈妈,等我,下辈子我还会是你的女儿”顾晴说完往下一跃,记忆如流水一般往前流逝。画面定格在一个翩翩少年!顾晴睁开了眼睛,眼前一双大大的眼睛正紧紧地贴在她的脸上……
  • 名门热恋之夫人是大佬

    名门热恋之夫人是大佬

    【本文女主燃炸,男主拽,狗粮一堆,虐渣打怪+双宠爽文。】叶九凉,天生凉薄,人狠路子野,叶家人眼里的天煞孤星,吃瓜群众口中的“九爷”。都说,嚣张不过叶九凉,她排第二无人第一。气人的是,在厉陌寒眼中,她是他的狼崽崽,是他厉陌寒要宠上天的小混蛋。京城盛传,厉家太子爷,一记眼神都能将人挫骨扬灰。可就是这么矜贵高冷的主,竟然被叶九凉调戏了,而且貌似还……脸红了。**出差回来的厉五爷把人堵在昏暗的楼梯口,指腹摩挲着她瓷白的脖颈,“一群小哥哥,那是几个?”对上他幽暗的眼神,叶九凉眉一挑,“听厉五爷这语气,是要揍人?”“那又如何?”厉陌寒眯了眯眸子,“心疼了?”叶九凉忍笑点头,“小哥哥们不抗揍,你下手能不能轻点?”【在包厢嗨歌的向天一行人莫名感觉背后一股凉意袭来。】厉陌寒埋进她的肩头,恶狠狠地吐出两字,“不能。”敢勾搭他的狼崽崽,就得往死里揍。
  • 盗墓之惊天阴谋

    盗墓之惊天阴谋

    一场意外,使得冉研不得不跟随一群怪人踏上盗墓之旅,这场跨越了几千年的阴谋计划在这一刻开始运转,是二叔的欺骗还是事情的迫不得已,活宝胖子总能在惊险中给大家带来一丝欢乐,谜一样的美女小唯真的只是她沉默美丽外表上的柔弱还是无敌的存在,贴心的助手君君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她的出现到底为何而来,一次次让队伍化险为夷的神秘人到底是谁?这一切的阴谋到底是来自几千年前的神秘人还是现在幕后高人的操纵,一切的真相在他们一次次的地底冒险中一点点的揭开,背后强力的推动力他们如何去化解,真相,有时想去改变却困难重重,正义最后能否战胜阴谋,一切要看他们最后的反击。
  • 孤身一人的异世界攻略

    孤身一人的异世界攻略

    因为经常转学所以高中生活总是“一个人”度过的顾白,某天突然与全校同学一起被召唤到轮回世界。等他回过神来时,系统就在面前,还要他在列著各种外挂能力的技能清单中选择喜欢的技能,但顾白老倒霉蛋了,等他醒来时外挂技能已经被同学拿光了!?顾白只拿到了剩下别人不要的微妙技能,开局天崩的顾白只能靠着他小聪明继续苟下去──独自一人的异世界攻略,开始!又名:同桌成了十二翼炽天使我却还在种田?(日常、无限、学院、种田)
  • 她是魔鬼与天使

    她是魔鬼与天使

    作为娱乐圈童模出道的“黑红”顶流江乔予,近期被网友评选为年度最佳作精。黑粉:“那个江乔予,整天就会花式热搜,哼,她除了那张脸拿的出手,其他就呵呵了!”“瞧她那一脸清高不屑的表情跟别人欠了她几百万似的,就装吧,白莲花——”当天朋友圈林大少爷表白:“谁说我老婆是魔鬼,明明就是小天使。”朋友圈好友+:?????十秒之内,林大少爷心情大好的删除朋友圈手误,借别人之的手江乔予收到了某人的隔空表白。这是一个“全世界都知道我喜欢你,唯独你不知道”的酣甜酣甜的故事~双洁+暗恋+甜宠+治愈+男主傲娇少爷+女主外冷内暖超模
  • 命运请开门

    命运请开门

    意外穿越怎么办,不用担心,我有命运之力,世间一切任我掌控。面对一个个异世界,李昊淡然道:不用给我支点,我就是支点,借命运之力,我可以撬动全世界。
  • 呐,你要的糖果

    呐,你要的糖果

    为什么话说到嘴边就变了呢?为什么你就算知道你还是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忆笙?一生?忆起此生,好名字啊,谁给你起的?”“除了我爸妈还有谁”“你哥啊”“雾草!”
  • 柔风十里不如你

    柔风十里不如你

    明明知道我是女儿身却硬拉我去草场练兵,他堂堂一个大将军为什么总和我这小小马童过不去!你们昭陵的公主娇生惯养,人见人爱,不好好在那温柔乡呆着,跑来马场办什么笄礼?一场热闹浮华在皇家马场拉开帷幕,盛世长歌下却处处都是无法见光的阴谋诡计…….当年那一场火,像是一把利刃,把她的生命活生生地一剖为二……如今火势又起,阴谋重来……
  • 外星女生柴小七

    外星女生柴小七

    来自“开普敦星球”的外星少女柴小七,邂逅患有“下雨天异性失忆症”的霸道总裁方冷,意外丢失信号器滞留地球,为此展开的一段高能爆笑又浪漫的跨星恋。本小说同名影视剧由【徐志贤】、【万鹏】主演,董珂编剧,企鹅影视、中联传动联合出品,腾讯视频全网独播。热映在即,敬请期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