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99000000021

第21章 菩提达摩考——中国中古哲学史的(2)

总括看来,达摩的教旨不出三端:一为众生性净,凡圣平等;二为凝住壁观,以为安心之法;三为苦乐随缘,心无所求,无所执着。《续僧传》附向居士传中说向居士寄书与慧可云:除烦恼而求涅盘者,喻去形而觅影。离众生而求佛者,喻默声而寻响。

烦恼即是涅盘,故甘心受苦;凡圣平等,众生即是佛,故不离众生而别求佛也。此正是达摩的教旨。这一宗派主张苦乐随缘,故多苦行之士。《续僧传》记那禅师“唯服一衣,一钵,一坐,一食”。又慧满也是“一衣,一食,但畜二针;冬则乞补,夏便通舍,复赤而已。往无再宿,到寺则破柴,造履,常行乞食”。“贞观十六年(642)满于洛州南会善寺侧宿柏墓中,遇雪深三尺,有请宿斋者,告云,‘天下无人,方受尔请’”。这都是达摩一派的遗风。

宋代的契嵩不明此义,妄说四行之说非“达摩道之极”。(《传法正宗记》卷五)他生在宋时,听惯了晚唐五代的禅宗玄谈,故羡慕后人的玄妙而轻视古人的淡薄。他不知道学说的演变总是渐进的,由淡薄而变为深奥,由朴素而变为繁缛;道宣所述,正因为是淡薄朴素,故更可信为达摩的学说。后来的记载,自《景德传灯录》以至《联灯会要》,世愈后而学说愈荒诞繁杂,全是由于这种不甘淡薄的谬见,故不惜捏造“话头”,伪作“机缘”,其实全没有史料的价值。

今试举达摩见梁武帝的传说作一个例,表示一个故事的演变的痕迹。

7世纪中叶,道宣作《续高僧传》,全无见梁武帝的事。

8世纪时,净觉作《楞伽师资纪》,也没有达摩与梁武帝相见问答的话。

9世纪初年(804-805)日本僧最澄入唐,携归佛书多种;其后他作《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引《传法记》云:谨案,《传法记》云:……达摩大师……渡来此土,初至梁国,武帝迎就殿内,问云:“朕广造寺度人,写经铸像,有何功德?”达摩大师答云:“无功德。”武帝问曰,“以何无功德?” 达摩大师云:“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功德。”不称帝情,遂发遣劳过。大师杖锡行至嵩山,逢见慧可,志求胜法,遂乃付嘱佛法矣。《传法记》现已失传,其书当是8世纪的作品。此是记梁武帝与达摩的故事的最早的。

8世纪晚年,成都保唐寺无住一派作《历代法宝记》,记此事云:大师至梁,武帝出城躬迎,升殿问曰:“和上从彼国将何教法来化众生?”达摩大师答,“不将一字来。”帝问:“朕造寺度人,写经铸像,有何功德?”大师答,“并无功德。此有为之善,非真功德。”武帝凡情不晓。乃出国,北望有大乘气,大师来至魏朝,居嵩山,接引群品,六年,学人如云奔雨骤,如稻麻竹笔。

(此据巴黎图书馆藏敦煌写本)此与《传法记》同一故事,然已添了不少枝叶了。

柳宗元在元和十年(815)作《大鉴禅师碑》,其中有云:梁氏好作有为,师达摩讥之,空术益显。

这可见9世纪初年所传达摩与梁武帝的问答还不过是“有为”一段活。

越到后来,禅学的“话头”越奇妙了,遂有人嫌“有为”之说为太浅薄了,于是又造出更深奥的一段话,如《传灯》诸录所载:

十月一日到金陵。帝问,“朕自即位而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祖云:“并无功德。”帝云:“何得无功德?”

祖云:“此但人天小果,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云:“如何是真功德?”祖云:“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可以世求。”

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云:“廓然无圣”。帝云:“对3朕者谁?”祖云:“不识。”帝不领旨。祖于是月十九日潜渡江北。十一月二十二日届于洛阳。

这一段记事里,不但添了“真功德”“廓然无圣”“对朕者谁”三条问答,并且还添上了详细的年月日!7世纪人所不纪,8世纪人所不能详,而11世纪以下的人偏能写出详细的年月日,这岂非最奇怪的灵迹吗?(参看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上,论“廓然无圣”之语出于僧肇之《涅盘无名论》。)这一件故事的演变可以表示菩提达摩的传说如何逐渐加详,逐渐由唐初的朴素的史迹变成宋代的荒诞的神话。传说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大,其实禁不住史学方法的日光,一照便销融净尽了。

达摩的传说还有无数的谬说。如菩提达摩(Bodhidharma)与达摩多罗(Dharmatrata)本是两个人,后来被唐代的和尚硬并作一个人,竟造出一个最荒谬的名字,叫做菩提达摩多罗!于是6世纪还生存的菩提达摩,竟硬被派作5世纪初年(约413)译出的《禅经》的作者了!

又如《传法记》(最澄引的)说菩提达摩曾遣弟子佛陀耶舍先来中国。《历代法宝记》也记此事,却把佛陀耶舍截作两人(见敦煌唐写本)!这真是截鹤之颈,续鸭之脚了!

书《菩提达摩考》后(三则)我假定菩提达摩到中国时在刘宋亡以前;宋亡在479年,故达摩来时至迟不得在479以后。我的根据只是道宣《僧传》中“初达宋境南越”一语。

今日重读道宣《僧传》,在僧副传中又得一个证据。传中说僧副是太原祁县人,性爱定静,游无远近,裹粮寻师,访所不逮。有达摩禅师,善明观行,循扰岩穴,言问深博,遂从而出家。义无再问,一贯怀抱,寻端极绪,为定学宗焉。后乃周历讲座,备尝经论,并知学唯为己,圣人无言。

齐建武年,南游杨辇,止于钟山定林下寺。萧渊藻出镇蜀部,遂即拂衣附之。久之还返金陵,卒于开善寺,春秋六十有一,即[梁]普通五年也。

齐建武为西历494[年]-497[年]。梁普通五年为524[年]。僧副生时当464年,即宋孝武帝末年。建武元年他才有三十岁,已快离开北方了。故依据传文,他从达摩受学,当在二十多岁时,约当萧齐的初期,西历485-490之间。其时达摩已在北方传道了。

以此推之,达摩到广州当在宋亡以前,约当470年(宋明帝泰始六年)左右。

他在南方大概不久,即往北方。他在北方学得中国语言,即授徒传法,僧副即是他的弟子中的一人。

他当520年左右还在洛阳瞻礼永宁寺,可见他在中国约有五十年之久,故虽隐居岩穴,而能有不小的影响。他大概享高寿,故能自称一百五十岁。又记道宣在“习禅”门后有总论,其中论达摩一宗云:属有菩提达摩者,神化居宗,阐导江洛。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然而诵语难穷,厉精盖少。审其慕,则遣荡之志存焉;观其立言,则罪福之宗两舍。详夫真俗双翼,空有两轮,帝网之所不拘,爱见莫之能引,静虑筹此,故绝言乎?“诵语”二语,是指他的学徒虽众,真能传道的很少。“遣荡”是指壁观。“罪福两舍”是指他的四行。“详夫”以下不是单论达摩,乃是合论僧稠与达摩两宗,故下文云:然而观彼两宗,即乘之二轨也。稠怀念处,清范可崇;磨法虚宗,玄旨幽赜。可崇则情事易显,幽赜则理性难通。“念处”是禅法的“四念处”。僧稠传的是印度小乘以下的正宗禅法。

达摩只有壁观而已,已不是正统了。道宣是律师,故他论中推崇僧稠及南岳天台一派,而对于达摩一派大有微词。十八,九,卅。

又记《慧可传》中明说“达摩灭化洛滨,可亦埋形河涘。后以天平之初,北就新邺,盛开秘苑”。这可见达摩死于东魏天平(534-537)以前,其时尚未有北齐。北齐开国在550年。

故今本《续僧传》传目上作“齐邺下南天竺僧菩提达摩传”,这“齐”字是错误的。

同类推荐
  •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矛盾之所以是矛盾,就因为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在这个前提下,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知识经济也即双赢经济,知识的可再生性,使双赢合作成为合作的主导模式,有无不但应当统一,而且可以统一。老子的哲学是对称哲学,即:无和有的对称、有限和无限的对称、静和动的对称、柔和刚的地称、进和退的对称……先人的智慧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会产生新的火花……
  • 国学与巴蜀哲学研究

    国学与巴蜀哲学研究

    国学与巴蜀哲学探索》是作者与唐赤蓉教授二十多年研究巴蜀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一个成果结集,所收论文曾发表在海内外的多家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刊物有加拿大的《文化中国》,国内的《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孔子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浙江学刊》、《社会科学研究》、《甘肃社会科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等,绝大多数发表在上一个世纪。
  • 关于人的思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关于人的思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18至19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哲学家、作家古德温晚期重要的关于人生、政治、哲学见解的散文集,是作者对人的本质、人生哲理经过一生成熟思考后的思想结晶。本书从人的社会本源探讨了人的各种社会属性及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阐释了这样一种观念,即所有的人,除了极端情况,都有天生的才能,如果能够得到恰当的引导,都能够在他们最擅长的活动中表现出敏捷、灵巧、聪慧和敏锐。作者书中表达的遵循自然规律,实施因材施教的观点,对今天的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大学论·意志升华论

    大学论·意志升华论

    当一个生命主体降生在大地上,不论是什么样的一个生命,他都有他的角色与任务,而这样的任务是在生命主体不断成长过程中形成并使其为之奋斗的,退一步说,生命本身的存在其实就是最根本的、最初级的价值目标。如果人一旦连这一价值目标也不去认可,那么这样的生命只能谓之为行尸走肉,也就不会再有更多的生命主体的需求与欲望以及价值实现与满足。意志就是脊梁完成这个任务和目标的根本。
  • 菜根谭(国学大书院)

    菜根谭(国学大书院)

    《菜根谭》文字简练,对仗工整,博大精深,耐人寻味,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寥寥几句道出人生玄机,只言片语指明生存之道。它告诫读书人“道乃公正无私,学当随事警惕”;它提醒为官者“为官公廉。居家恕俭”。人生在世,“心善而子孙盛,根固而枝叶荣”,“清浊并包,善恶兼容”,“超然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因为“人生一傀儡”,只有如此,才能“自控便超然”。
热门推荐
  • 学生最喜欢的科普书:来自天外的不明飞行物体

    学生最喜欢的科普书:来自天外的不明飞行物体

    UFO是一种被公开报道出来的人们对某些自然现象的主观感受。包括在天空中看到的物体或光,或者在陆地上的外观、轨迹和基本的动态和发光表现。这些现象无法用逻辑的、常规的方法来解释,它们不仅迷惑了最初的发现者,而且连相应领域的专家在经过对可靠证据的仔细检查之后也无法对那些现象作出一个明确的解释。
  • 异轮之中

    异轮之中

    这里是异师的天地,每一名异师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异轮。
  • 问天武皇

    问天武皇

    天道无情,视万物为刍狗。少年轻狂心存善,拔刀问天悯苍生。此为问天纪
  • 我靠武力征服娱乐圈

    我靠武力征服娱乐圈

    唐朝公主女侍卫七夕误入现代都市,小小侍卫,有轻功内力,能飞檐走壁,武力超强,就是不会演戏。武术指导:师父在上,可不可以收我做徒弟?大牌经纪人:腰细腿长,又美又飒,做保镖太可惜,和我签约,我保证你能火遍全国。知名导演:有个角色为你量身打造,不要演技,只要武力。国民男神:都想抢我的七夕,我的人,我来罩。七夕:我也想低调,可是实力不允许。从保镖到武替,从配角到主角。看古代女侍卫如何靠武力一步一步征服娱乐圈。
  • 重生修大仙

    重生修大仙

    一本石心书引发的故事。一个轮回盘,天庭,西方极乐,截教,阐教。巫,妖。各方的轮转看小人物马冬。如何从低到高。一路向道。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快穿之来给反派送温暖

    快穿之来给反派送温暖

    闵冶以为自己终于结束了无聊的一生,结果,不知道哪儿来的怪东西缠上来说:“跟我去给反派送温暖,准备好了吗?”闵冶:不要拦我,让我死一死不好吗。做任务好累的。系统:你好好做任务不好吗?…………
  • 未完结的青春

    未完结的青春

    每一个篇章,都是一个未完的结局。我们不可能会和谁永远一起,不离不弃。青春无涯,我们还在奔跑,不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冷血杀手:桃花朵朵开

    冷血杀手:桃花朵朵开

    她,孟桐桐,母亲早逝,父亲冷漠,后母狠毒,亲妹背叛,少年离家,失心救人,因恩得救,誓要报仇,遇见恩人,成为杀手,自小习武,天赋过人。看见师父,得到真传,成为鬼医,天下皆惧。阴差阳错,得到异能,百难当中,寻到药兽。如此女主标配的她,应该有一个帅气的男主吧!最起码要比她厉害一丢丢吧!可是为虾米会有这么多桃花!不就是被坑接了个比较困难的任务吗!好不容易寻到个帅哥,应该是犯花痴,成为小公主的时候了,有为虾米被百般嫌弃!各种白眼,层出不穷,“你大爷的!我去找我美男去!”“你给我滚过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