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54400000022

第22章 孔子“仁爱”思想的启示

贾陆英

2008年5月19日下午2时28分,汶川大地震以后的第七天,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向那些静默于废墟之下的生命致哀。这是我们共和国第一次设立全国哀悼日,用国祭的方式表达对遇难同胞的沉痛哀思。这充分体现了对遇难者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体现了我们民族伟大的“仁爱”精神。

让我们从这个永生难忘的历史记忆开始,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正是先哲孔子,把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凝练成一个字:“仁”。他用仁者“爱人”把蕴含在人性中最光明最珍贵的精神揭示出来。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其中孝悌是根本。几千年来,爱生命、爱亲人、爱朋友、爱大众、爱国家,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这种精神又升华成为爱祖国、爱人民、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成为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的纽带。无论是遇到天灾还是人祸,每当我们中华民族处于最关键、最危难的时刻,伟大的仁爱精神就会从她的儿女心中迸发出来,汇聚成任何艰难险阻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就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从远古的“天命观”到孔子的“人学”

在远古的夏商时代,人是不被重视的,人们相信宇宙间有一个主宰一切的神,把它叫作“帝”或者“天”,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人的吉、凶、祸、福,都是听命于天的。这就是夏商时代的“天命观”。

到了周代,人们对天的信仰开始发生变化。周公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为了论证周朝取代商朝的合法性,提出了“天命靡常”和“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观念,认为天命是时常变化的,天保佑不保佑你坐天下,要看你是否有德。周公认为,周朝之所以取代商朝,是因为周文王、周武王有德,而商纣王无德。有一个成语叫“助纣为虐”,这个纣就是指商纣王,他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周公提出的这个观点,强调统治者的命运主要是靠德性来决定、来维持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天”的作用,看到了“人”的力量。

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个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进而对鬼神采取了存而不论的态度。他的学生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当学生问孔子鬼神之事的时候,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既然怀疑鬼神的存在,为什么又特别重视丧、祭之礼呢?他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他的学生曾参也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什么是务民之义呢?就是说为政者要着力引导民众遵循道义、维护正义。怎样才能做好引导工作呢?为政者对鬼神要敬而远之,但是要借助民众信仰鬼神的心理,推行丧、祭之礼。所谓“慎终”,就是丧礼,父母去世了,要按照礼仪安葬他们,为他们守孝。所谓“追远”,就是祭礼,祭祀祖先,以表达敬畏和追思之情。孔子重视丧、祭之礼,目的是为了通过这种仪式教化民众,借以弘扬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和孝道,使民德归厚。在这里孔子告诉我们,为政者的智慧就是要善于因势利导。

孔子对鬼神之事搁置不论,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存和生活状况的研究,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学说,我们把它称为“人学”。为什么称为人学?因为它是集中地研究人的真情实感、人的日常生活、人的品行修养、人的道德教化,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学说。

孔子“人学”的核心是仁爱思想,“人学”的本质特征就是重人事,讲教化,不重鬼神。据统计,在《论语》中,“仁”字出现的次数多达109次。这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仁”的概念在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并不是孔子的独创。孔子的贡献,在于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若干道德观念中,首先突出了“智、仁、勇”三种品德,作为君子之道,进而又把“仁”提升为统领各种道德规范的总道德。这样,“仁”就升华为一种贯穿于其他道德规范之中的基本的精神境界。唐朝思想家韩愈在他的《原道》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道统”说,就是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他认为这是孔子学说传承和发展的脉络和系统。我认为,韩愈的这个“道统”说总体上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但是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没有把荀子包括进去。荀子是孔子学说的另一位主要继承人,他和孟子从不同的角度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借鉴和吸收了其他各家,主要是道家、法家的一些思想。可能因为这样,后世一些儒家不承认荀子作为孔子学说继承人的地位,这多少有点门户之见。荀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人生而具有的本能是相近的,人与人的差别,主要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和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而造成的。基于对人性的这种理解,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对前来求教的各种人,不论是贵、贱、贫、富,不论是哪一个诸侯国的,也不论是智力高低,一律实施平等的教育,这样就把他的思想广泛地传播到民众中去。西方文明由于深受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的影响,因而对上帝的信仰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撑和安慰。而在中华文明中,由于儒家思想长期巨大的影响,对现实世界和人的世俗生活的关注,对人的伦理道德的培养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的塑造,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精神动力的不竭源泉。这是孔子“人学”最显著的特征和最宝贵的价值,也是中国古代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一个重大的区别。

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说过,中国没有宗教,替代一个大宗教而为中国社会文化中心的,是孔子之教化。这话非常深刻,值得深思,它告诉我们:第一,孔子的学说不是宗教,而是对人的教化。第二,在中国,宗教只是在民间存在。梁先生所说的中国没有宗教,是指宗教从来没有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第三,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作为中国社会文化中心的,或者说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就是“孔子之教化”。

那么,儒学的信仰和宗教的信仰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主要有这样三点。第一,宗教是对神秘世界的崇拜,儒学是对人类未来的追求。宋朝人张载有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什么叫为万世开太平呢?就是对人类美好未来的追求。第二,基督教、佛教把人生的希望寄托于来生。我国本土的道教把人生的希望寄托于长生,追求成仙,主张出世。而儒学则强调把握今生的意义。儒家把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人生的“三不朽”,认为这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人生。第三,宗教是由上帝和鬼神来支配自己的命运,而儒学更强调理性地看待命运问题,强调把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学和宗教是有区别的。而儒学和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却有着很多契合的地方,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营养。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深入地挖掘孔子“人学”的积极意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

孔子论君子之道——仁

胡锦涛同志号召全党“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彰显了中华文化关于做人贵在人品的理念,受到社会高度关注。“三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则从反面告诉我们,在社会大变革大发展,人们价值观念趋向多元的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非但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而且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品行或人品是衡量一个人道德面貌的客观标志。孔子学说的一大特色,就是他关于人品的论述。他竭力倡导和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做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君子,反对那种巧言令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伪君子。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虽然是极而言之,但是也说明他把学道和实现道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孔子所说的道就是仁爱之道,他一生的理想就是弘扬这个道,培养具有健全完善人格的君子,去担当天下兴亡的责任。

在中国古代,君子特指统治者和上层社会的人;小人特指被统治者和下层社会的人。这是君子和小人原有的概念,是从人的社会地位高低来划分的。孔子赋予了它们新的含义,把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称为君子;把道德缺失的人,没有道德的人称为小人。这就突破了以往按照社会地位的高低评价人的框框,而以道德品质的高低作为评价人的基本标准,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品质,把具有这种道德品质的人称为仁人或者君子。

孔子抓住“仁”这个核心,提出了一整套关于道德教化和社会规范的思想。

第一,“仁”的基础是直。孔子说,“人之生也直”。这个“直”就是人的真情实感,质朴、坦率的秉性,是仁爱思想的基础。孔子赞成那种刚毅木讷的实在人,反对那种巧言令色的虚伪人。我们繁体的爱字中间有一个“心”,就是强调要从内心出发,用真心去爱。

第二,“仁”的内涵是爱人。学生樊迟请教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了两个字:“爱人”。这种爱是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孔子解释仁有两句重要的话,一句叫作“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句话提出了恭、敬、忠三个字。还有一句话: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就是仁,提出了宽、信、敏、惠四个字,这是对仁的内涵的具体化。

第三,“仁”的根本是孝悌。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说,仁是人自身的品德,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悌”是最真实的感情,因而是“仁”的根本和出发点。

第四,“仁”的延伸拓展是“爱民”。“孝之放,爱天下之民。”这句话出自1993年10月出土的《郭店楚简》里面。就是说,要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推广到爱天下的民众,也就是“泛爱众”。对于尧舜那样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来说,孔子认为“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比“仁”的境界更高的圣德。

第五,“仁”的原则是“忠恕”之道。基本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高的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具体方法是“能近取譬”,从切近处做起,推己及人,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第六,“仁”的关键是自己去做。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说“仁”这种品德就在自己身边,只要真心去做,就能做到。

第七,“仁”的规范是礼。一方面,孔子强调“仁”是“礼”的根本,“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人如果失去仁爱之心,那还怎么运用礼呢?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礼”是“仁”的规范。仁既然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一种行为,那就必须有统一的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秩序来加以约束。“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君子要在学礼、明礼的基础上克制自己非礼的欲望,自觉地遵守礼,大家都这样做,天下才能归仁。

第八,“仁”的目的是“和”。“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说礼要体现仁的精神,通过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世间的和谐。

孔子提出的君子之道,就是仁、智、勇“三达德”。他说,君子之道者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为什么不忧呢?因为他品性高尚、悲天悯人、胸怀坦荡、内省不疚、故而无所忧虑。智者为什么不惑呢?因为他勤学敏思,明道达义,因而无所迷惑。勇者为什么不惧呢?因为他见义勇为,志道直前,因此无所畏惧。这是达到一个君子的三个重要的条件。在这三个条件中,仁是道德核心,思想境界;智是学问和智慧;勇是胆量和行为。仁是体,智与勇是用。关于智与仁的关系,孔子说,“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才而无德的人。尤其是一个治理天下的人,如果只是学问和智慧达到了条件,而不能坚守仁德,即使得到天下,最终也必然会失去。关于勇与仁的关系,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这就是说,仁者一定是勇敢的,仁者之勇是大智大勇,是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而缺乏仁的精神的勇,是匹夫之勇,他会干出许多伤害仁德的事,是不可取的。孔子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君子把坚守仁德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们是那种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的人,是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的人。

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的仁者“爱人”不包括老百姓。理由是古代的“人”字指上层贵族,不包括“民”,“民”字才指的是老百姓。因此他们说,孔子在当时既没有爱过老百姓的言论,也没有爱过老百姓的行动。

从仁的内涵上做文章,去否定孔子的仁爱思想,这是一个颇有代表性的观点。古代的人字包括不包括民,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不包括,有人则认为,人与民两个字有时候有区别,有时候没有区别。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就持后一种观点。我们没有必要拿这个扯不清的问题去说事,还是用事实说话为好。

如果承认“民”的含义才是老百姓,那么在《论语》中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孔子有许多爱过老百姓的言论。孔子曾经高度地评价“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行为,这里的“民”和“众”不就是老百姓吗?“修己以安百姓”就讲得更清楚,他说这种行为比“仁”的境界更高,尧和舜也未必能完全做到。孔子在评论春秋杰出的政治家子产的时候,指出他具有君子的四种美德:“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养民也惠”,就是要给老百姓带来实惠,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使民也义”,就是让老百姓劳动的时候,从他们的意愿和实际利益出发。“孝之放,爱天下之民”,把“爱”字和“民”字直接联系在一起,更加清楚地表达了孔子爱民的思想。孔子从来不轻易地说某人符合仁的标准。但是他在评论管仲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力”的时候,却连连赞许说,这就是仁啊,这就是仁啊。可见,他认为能够使天下安定,又能保护大多数人的生命的人,就是仁人。孟子曾经引用孔子的话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就是说孔子对最初发明用木俑土俑殉葬的人都如此痛恨,对用活人殉葬就更加反对,这说明在他的仁德中,包括重视人的生命。

孔子有没有爱过老百姓的行动呢?孔子的主要贡献在于突破“学在官府”,从事教育,有教无类,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例,并倾注毕生学识整理典籍。孔子为什么能突破学在官府?为什么能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就是因为他的仁者爱人中,包括对老百姓的爱。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够对前来求学的人,实施平等的教育。在孔子的弟子中有许多贫贱的寒门子弟。即使在当今社会,办教育,尤其是办面向平民的教育,都被视为重要的民生之举。孔子开创了教育平民化的事业,他的杰出贡献怎么就不能称为爱过老百姓的行动呢?

还有一种观点,以孔子的“仁”是“爱有差等”为理由,来否定他的价值和积极意义。这同样是站不住脚的。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人学,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被推崇到独尊的地位,这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优胜劣汰,历史选择的结果。我们并不否认,儒家学说在汉代以后成为统治者奴役人民的工具,这是它得以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孔子的思想深深地扎根于广大民众之中,不要说广大的知识分子,即使是在深山僻野中,目不识丁的老百姓也能说出几句孔子的名言,孔子的思想也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他们。对于这样的现象,是不能简单地用统治者愚弄老百姓来解释的。我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孔子提出的仁爱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性根基,符合人们真实的情感。第一,仁爱思想主张以孝为出发点,这就抓住了父母与子女之情这个人心中最深层、最真挚的情感。第二,主张推己及人,把亲亲之情延伸扩展到泛爱众,这就激活了人心中最闪光、最宝贵的良知。第三,主张能近取譬,从自身做起,去实践仁的精神,既强调了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又可以通过教化而得到推行。第四,主张以礼作为仁的规范,实现人际之间的和谐,使仁的推行有了社会认同的准则,既符合社会治理的规律,也符合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由仁爱思想积淀、传承并发展而来的崇尚和谐的中华文化,所孕育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成为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那么,墨家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什么区别呢?墨子主张的兼爱是“爱无差等”,他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要求人们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孔子主张的仁爱是“爱有差等”,他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认为爱是人内心的真实情感,人总是爱自己的亲人胜过爱其他的人。这是二者的区别之一。

区别之二,墨子主张先从爱他人做起,然后他人也回报自己以爱。他说:“必吾先从事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孔子主张先从爱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推己及人。他说:“孝之放,爱天下之民。”就是说要从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开始,推广到爱天下的民众,即“泛爱众”,以及世间万物。

在我们今天来看,墨家的兼爱和儒家的仁爱,就其最终的目的而言,都强调关爱他人,是殊途而同归。

墨子的“兼爱说”虽然充满了博大的情怀,有我们应当汲取的精华。但是它脱离了人的情感的实际,缺乏人性的根基。战国初期,墨子的学说被称为“显学”,叫作“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是杨朱,墨是墨子。“兼爱说”兴盛了一段时间,到了战国末期,就销声匿迹、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为什么?就是因为它缺乏根基,好像“空中楼阁”,看起来很高远,但是你想上去,却找不到上去的路。

而孔子的仁爱思想传承了几千年,因为他是以人类最真挚的亲亲之情为根基的,是符合人性、符合人们情感之实际的。一个人,他和自己父母、子女的情感,与其他人比起来,总是有差别的,这是客观实际,要承认这个差别。同时更要看到,孔子的仁爱思想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作为根本,从这一根本出发,再到兄弟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并延伸扩展到爱广大的民众,爱社会,爱国家,爱天下。孔子认为,人的这种境界并不是生而俱有的,一个人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经过教化,必须修身克己。儒家教育人、提高人,就是要使人首先懂得父母、子女之情是最珍贵的,要坚守孝道这个根本。同时又要实现自我超越,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用对父母、子女的爱心去爱天下人。只有经过这样的教化,有了人文的修养,人才会从根本上脱离动物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实现由小我到大我的超越,担当天下兴亡的责任。这就是儒家以修身为本,把修身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道理。

儒家学说在后来的发展中,尤其是当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体思想以后,也生发出一些遏制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消极因素。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坚持以人为本,对儒学加以总结、扬弃、转换和提升,弘扬其积极意义,摈弃其消极因素,使它在当今时代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孔子论君子之本——孝

“人学”的核心思想是仁,出发点和根本是孝。孝悌之道根源于人类纯真的亲情之情,生长于中国特有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和家族社会之中,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孝悌之道不仅具有道德约束的功能,而且具有法律条文的性质,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因此,其中既有充满着人性和人伦色彩的传统美德,又有封建专制主义的糟粕。对于中华文化的这种遗产,我们应当去粗取精,古为今用。

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实感,这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感情。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做一个君子,首先要专心致力于对父母的孝,只有把这个本立起来,人与人相处的仁爱之道才得以通行。

孔子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他把孝看作是人的最根本的品德,也是对人进行道德教化的前提和基础。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五种基本关系,这就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称为五伦。从古至今,每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都是处于这五种关系之中。如今虽然时代变了,但作为人的这些基本关系大体上说没有改变,只不过君臣之间的关系不存在了,而被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替代了。在《大学》这部经典中,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作了这样的规范:“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个“止”字就是达到的意思。作为君王,你要达到仁的标准;作为臣子,你要敬业,恪尽职守;作为儿子,你要对父母尽孝道;作为父亲,你要对子女行慈爱。与朋友、与同事、与国人相交,要坚守诚信的原则。虽然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规范,但其中贯穿着一个基本精神,就是仁爱。父母对于子女的爱,称为“慈”,子女对于父母的爱,称为“孝”,“父慈子孝”是相互的、对应的关系。父母对子女付出了慈爱,子女回过头来报答父母就是孝。孔子论述了三年之丧之所以会成为“天下之通丧”的道理。他说,一个婴儿出生以后,需要三年的精心呵护,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子女也应有三年的爱心回报他死后的父母。这就是说,孝是子女对父母爱的回报。当今社会,三年之丧的旧礼制作为一个具体的制度已经过时了,但是子女要对父母的爱给予回报,要有感恩之心,这一点,对于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来说,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更值得珍视和提倡。

兄弟之间哥哥对弟弟要关爱,弟弟对哥哥要尊重,这就是“悌”,就是“兄友弟恭”,它也是相互的、对应的关系。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的仁爱精神,就是从对父母的孝开始,延伸到对兄弟的悌,对朋友的信,以至于对天下人广泛的爱。同时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孔子论“孝”的要义和精华:一是“能养”。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能养就是能赡养父母,这是子女尽孝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二是要“敬”。孔子进一步指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如果只把赡养父母当作孝,那是很不够的,是一种世俗偏见,就是犬马也一样有人养着。如果没有对父母的尊敬之心,又与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强调的是对父母尽孝要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要有尊敬之心。三是要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就是说对父母尽孝难在子女的态度上。如果总是给父母脸色看,即使让他们吃得再好,穿得再暖,他们心里也不会痛快,这就不能说是孝。四是要“几谏”。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个“几”字是轻微、委婉的意思。孔子并不主张子女对父母要绝对地服从,他认为子女侍奉父母,假如父母有过错,应当委婉地进行劝告,如果父母不听从,也要照常地恭敬,不能违逆,再看时机进行劝解,这样做虽然操劳而忧心,但也不能对父母产生怨恨之心。五是要无违于礼。鲁国大夫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了两个字:“无违。”学生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他所强调的是,要以礼事亲,不可违背于礼。孔子教人是很讲针对性的,孟懿子不能遵从他父亲贤而好礼之教,所以孔子针对他讲得“无违”,就是不要违背父亲的教诲,这是就具体情况所做的回答。但是就普遍事理而言,孔子强调的是无违与礼,父母在世,如有不合乎礼的言行,子女是不应当顺从的,而要以合乎礼的方法对待,这是对父母真正的爱护、尊敬。《孝经》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所谓“争子”,就是敢于劝谏父亲的儿子。据此可知,孝顺之“顺”,绝不是一切顺从的意思,而是指父子和顺、家庭伦理关系顺畅。有人片面地理解“孝顺”,甚至把孝文化指责为“奴才文化”,这是毫无道理的。孔子强调,孝的精神,还应当体现在父母去世以后,要按照礼制去安葬他们、祭祀他们,这才算子女尽孝有始有终。六是要“尊亲。”《祭义》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就是说,一个人能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使父母受到尊敬,这是最大的孝,是“达孝”。其次是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使父母受到侮辱。再次才是能养活父母。可见,儒家所提倡的孝,最重要的是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以上各点是充满人性色彩,具有穿越时空价值的伦理思想,是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大力弘扬的。

自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所倡导的孝悌之道,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原则和思想基础,被附加上去一些维护专制统治的政治内容,甚至成了法律。例如所谓“不孝罪”,就属于“大逆不道”。只要你犯了“不孝罪”,父亲可以处死儿子,一个家族、一个宗族可以动用各种刑罚将其处死。再如,子女和后辈对于父母、长辈必须绝对服从,包括对于子女的婚姻问题,对于子女财产的支配权,甚至“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如此等等,这样一些由专制集权制度附加上去的糟粕,是必须予以剔除的。

由于近代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把孝道一概斥之为封建余孽,影响所及,在长幼关系上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尤其需要继承、改造和升华这种植根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纯正情感的人类之爱,让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加发扬光大。从2008年起,清明节被国家定为法定节假日。确定清明节为法定节假日,其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清明节中所蕴含的尊重历史、孝敬父母和祖先的深刻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敬老孝老精神。

首先,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弘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地履行家庭责任,建设和谐的家庭。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其次,在全社会,要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新风尚。

第三,在子女婚姻问题上,应该摒弃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观念,父母既要关心子女,为他们当好参谋,又要尊重他们的婚姻自由。

第四,在养老问题上,一方面应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应该大力倡导敬老孝老的精神,把两者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适应老年社会的新路子。为此,突出强调子女和晚辈对于父母和长辈的孝道,在今天显得格外重要。子女不但要在物质上承担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而且应该在精神上去尊重、体贴、关爱父母,多和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让他们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幸福和快乐。

孔子论君子为仁之方——忠、恕

所谓为仁之方,就是实践仁爱思想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那么,这个贯穿于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道”是什么呢?曾参的理解和把握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虽然不能涵盖孔子学说的全部思想,但是,却抓住了“为仁之方”这个道德实践的要害问题。

“忠”和“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道,是从积极意义上去实践仁的途径和方法,是一个高标准,也就是孔子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所强调的是真诚待人的精神,自己想立得住,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让别人立得住,有所作为;自己想通达,也尽心尽力让别人通达。一个人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尤其在我们今天竞争的社会。有些人,当他意识到某人是他的竞争对手时,就要千方百计地去设置障碍,去诋毁人家,这是很不好的。如果你做不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起码不要给竞争对手设置障碍,诋毁人家,你可以凭自己的真本事和他进行平等竞争。

恕道,是从消极意义上去实践仁的途径和方法。学生子贡问,假如有一个字,能使我终身按照它去做的话,这个字是什么呢?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字啊!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恕道所强调的是尊重他人的精神。你不愿意让别人为你设置障碍,去诋毁你,你也不要用这种方法去对待竞争对手。做不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做到这一点也是好的,也符合仁的精神。总而言之,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怎样才能行忠恕之道呢?儒家提倡要“修身克己”。修身克己是一个“内省”的过程,也就是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按照忠恕之道办事,并不容易,因为人是有私心的。只有克服掉私心,心中才能容得了他人,才能装得进天下。把孔子的学说概括为“忠恕”二字的曾参,这样总结他的内省体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就清楚地说明,他日日自我反省的要点,就是为他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只有通过这样的自我反省,加强道德修养,克服掉私心,才能推己及人,真诚待人,尊重他人,行忠恕之道。

孔子从修己与待人两个方面指明了行忠恕之道的方法:第一,为仁由己。这是强调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都是强调实践仁爱思想要靠个人的自觉,要从自己做起,从眼下看得见的具体事例一步一步做起。

第二,严于律己。孔子向来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里的“厚”与“薄”,指的是严与宽。孔子认为,反躬自问,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而对于他人,则要宽以待人。他把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看作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区别,“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了问题以后,君子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小人从别人方面找原因。

第三,见贤思齐。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人要看见自己的模样,就要照镜子。人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需要“照镜子”。这个“镜子”,就是他人。孔子告诉我们,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应该自己反省,我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如果有,就要立即改正。

第四,见利思义。孔子在回答怎样才算是一个“成人(全人)”时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孔子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根本界限。“见利思义”,就是指君子在看见利益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符合不符合道义,自己应该不应该得到。如果见利而忘义,那就是小人。他在论及天下大事时,同样强调了这个观点:“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就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规定要这样干,也没有规定不要这样干,只看它是不是符合道义,这是唯一可以比对的标准。

第五,慎言敏行。孔子特别重视人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问题,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不说好听话、空话,不吹牛,而在行动上则要勤奋敏捷。他认为,古代的圣人不肯随便讲话,就是因为怕说了以后自己做不到。“以约,失之者鲜矣。”常常约束、检点自己,过失就比较少。强调言行一致,说到底是要讲诚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提出“成人(全人)”应当具备的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强调为人要言而有信,即使经过长久的穷困日子,也不要忘记自己平生的诺言。

第六,修己安人。孔子认为,修己不是目的,通过修己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从而更好地造福于百姓,造福于社会,这才是目的。他回答子路问君子的三句话:“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就从三个层次上指出了人生的不同境界。第一个层次,对于一般的君子来说,修养自己就要使自己能够严肃、庄重、恭敬地去做事。第二个层次,对于更高标准的君子(仁人)来说,修养自己就要使他人得到安宁和快乐。第三个层次,对于尧舜那样执掌最高权力的圣明君王来说,修养自己就要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宁和快乐。孔子的这个思想,就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境界。

第七,约之以礼。修己严,待人宽,是忠恕之道的要义。孔子认为,无论是修己,还是待人,都要有一个客观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当时是指国家的政治伦理制度和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孔子揭示了仁与礼的辩证统一关系,他认为,礼的内在根源是仁,因为礼的实行离不开人的自觉的道德实践。而人的行为是不是符合仁的要求,又必须以“礼”来衡量和规范。孔子说:君子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就是要通过广泛的学习而明礼,进而用礼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儒家强调,礼的运用,贵在实现人际和谐的目的。同时又强调,如果只知道和,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说“克己复礼为仁”的原因。所谓“克己”,是讲自身的修养;所谓“复礼”,是讲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克己”是“复礼”的基础,“复礼”是“克己”的归宿,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归仁”。

忠恕之道对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具有重要价值。把孔子的仁爱思想归纳为“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其意义在于强调只有认真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自觉地实践仁爱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句名言,指明了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乃至保护人类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儒家讲仁爱,首先是爱人,尔后由人及物,扩展到爱惜其他生命,爱惜自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全球伦理宣言》评价为是“适用于人生各个范畴,家庭和社会,种族、国家和宗教”的普世伦理。

孔子的仁爱思想对民族精神的形成和传承,发挥着广泛、深入、持久的影响。到了今天,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在抗击汶川大地震中发挥了不可战胜的力量。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地震灾害发生后响彻在中国大地上的最强音。中国共产党人最博大的爱就是爱人民,最深切的爱也是爱人民,最真挚的爱还是爱人民。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同类推荐
  • 走近数学(科学新知丛书)

    走近数学(科学新知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从认识数到摘取皇冠明珠的历程、占统治地位两千多年的欧式几何、数学与计算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国际数学奖。
  • 一般集成论——向脑学习

    一般集成论——向脑学习

    本书为意识与脑科学丛书的一册,是一本前沿的心智研究作品。智能的本质是自然科学的问题之一。而如何向脑学习,一直是人类的挑战之一,本书提出了向脑学习的几个可行性方向。
  •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从环境的整体出发,研究人类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近几十年来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人类受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在生产物质财富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随着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对于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虽然古已有之,然而真正引起重视,并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却是近几十年来的事。
  • 求知文库-世界科技历程

    求知文库-世界科技历程

    人类认识火,降服火,使火为人类所用,可以说是人类科学文明史上的重大革命,也是人类战胜自然的一曲凯歌。
  • 国际法视野下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国际法视野下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本书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国际条约、法律文件的解读,为构建与国际法律制度相协调之西部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因此,本书从环境问题全球化与生态环境的国际立法入手,阐述了《国际法视野下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权、生态安全、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侵权责任及救济相关的国际或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理论和立法实践,最后详细分析了淡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危险废物的国际管理立法,试图从中寻找西部生态环境立法制度上的缺陷与不足,从国际法的视角为西部生态环境立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热门推荐
  • 麒麟双目

    麒麟双目

    孤苦的孩子,与祖母相伴,生活清苦,却心地善良帮人却被人揍,被人揍却成就麒麟双目,左眼可透视,右眼可火力攻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就是这样,跌宕起伏之后才会有绚烂如花。
  • 幕后教父

    幕后教父

    我只是忽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只是帮着把这里失去的一些东西,帮忙找回而已,至于一些些小的副作用,我没有办法控制。他是最伟大的导师,虽然他让我提高的方式,至今任然让我感觉到是噩梦。他是最伟大的作曲家作词家,只是他从来都不唱自己写的歌,当然我也不想听到,那是噩梦。他是最伟大的编剧,他写出来的故事,时而曲折动人,时而荡气回肠。导演却总是他的学生。他从来都是站在幕后默默的守护者他的学生们,他的艺人们。他说如此帅气的胖子,如果站在了台前,那将遮蔽了整个娱乐圈的光。他创造了一个时代。他是娱乐界的幕后教父。
  • 云雀恭弥我爱你

    云雀恭弥我爱你

    她是个萌翻了的萌妹子,萌萌哒外表下是冷血但又热情的心,在一次狗血的英雄救美之后,她迷恋上了那个帅气强大的男人,云雀恭弥,从此倒追正式开始,我任你上天入地也跑不出我的手心,我任你拒绝我千次万次也不惧艰难险阻赖着你不放,云雀恭弥,我爱丽丝一定让你从了我。云雀恭弥,我爱你。
  • 暖妻上瘾

    暖妻上瘾

    这是一次虐心的爱恋,夏暖的外表却成为了寒冬复仇的工具,原来每一次的接近都是有目的的,原来每一次的惊喜都是精心设计,她到最后已经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也许,她真的从始至终就只是一颗棋子而已,被伤到体无完肤却依然爱着她,至最后一刻她在平静的原谅中意识到!(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一场潮汐一朝晨

    一场潮汐一朝晨

    故事发生在云海市,一座美丽的沿海城市。就在人们沉醉于平静休闲的生活中时,云海市突然接二连三地发生离奇的自杀事件。市刑警队的警察们不眠不休地投入案件中,可却毫无收获。公安局上层内部商讨决定派出一名优秀的女警卧底潜伏在犯罪分子内部。在行动过程中,女警偶然邂逅了一个比自己小三岁的男孩。他,是我们的男主角。在案件过程中,他阴差阳错地协助她办案。好像命运的安排,由于案件的复杂、罪犯的狡猾,男主角最终加入了消灭罪恶的队伍,成为了警方的线人。经过长达一年半多的奋战,警方终于瓦解了犯罪集团.可是,结局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主人公之间与幕后黑手的关系错综复杂。直到小说的最后,会让你感受到主人翁生命的光芒与魅力。每个人都会在小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也许在你迷茫的时候它会帮助你重新找到勇气、信念与未来的美好。它不仅仅是一部警匪悬疑小说,我认为它更是一部令我们反思生命的一部著作。
  • 囚女重生:逆天鼎炉剑修

    囚女重生:逆天鼎炉剑修

    她本是逆天天才,却因师傅和宗门捧杀而目空一切。当体内的元婴被最敬爱的师傅夺走,更是沦为鼎炉时,她发誓。重来一世,她绝对会十倍百倍地讨回来。
  • 妖妖相授

    妖妖相授

    她以为自己是从另一个世界穿越而来,却不知这是他放弃身份换来的再一次相遇!
  • 都市妖孽修真医圣

    都市妖孽修真医圣

    阎王让你三更死,我偏留人到五更!山村少年梁旭,手握不死阎王针法,武力加身。医武双修,笑傲都市,莫与争锋!
  • 快穿之请你别躲我

    快穿之请你别躲我

    一朝毁灭,她失忆了……当他再次出现,命运还是如此相似。没有防备,没有躲避……凤弈忍不住抱紧了怀里娇小的姑娘。雪山之巅,一眼定情……
  • 甜婚晚成之傲娇老公宠

    甜婚晚成之傲娇老公宠

    “我家老公人帅钱多身材好,有小人算计,他帮我解决,有白莲挑衅,他帮忙打脸,等他没了我还能找到这么好的老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