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94400000046

第46章 文献(1)

2008年我国新媒体研究综述

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项目组

本文所指称的新媒体传播,是指基于广泛意义上的计算机中介传播,涵盖互联网及各类新兴的新媒体;考虑到研究者自身的学科视野,本文将研究旨趣明确地限定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进展。我们注意到,在刚刚走过的2008年里,从胡锦涛总书记和网民交流开创历史先河,到汶川地震最先由网络媒体报道传播,再至互联网、手机电视等第一次作为独立转播机构被纳入奥运会转播体系,伴随着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也屡为研究者所眷顾。从理论到业务,由经济到政治,由社会到文化,几乎每个视角和维度都有所切入。在研究的具体媒体对象上,则横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媒体、移动媒体等多种新媒体形式。

本文拟基于2008年新闻传播学15种CSSCI来源期刊中关于新媒体研究的论文成果,对来自新闻传播学界的新媒体传播研究焦点与学术进展做一个回顾与总结。

一、新媒体传播理论研究

自1990年代中期起,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等概念逐渐被国人熟知,传播学者开始思考互联网对于传播学理论的影响。国内新闻传播学界较早的有重要影响的论文,是马克·利维(美)在1997年第1期的《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新闻与与传播:走向网络空间的时代》,该文提出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大众传播的“沙漏”模式,迎来了传播的“平权”时代。从1997年开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也开始每年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并且每年发布权威的中国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这些权威报告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网络传播学的发展,网络及新媒体传播学理论也在学者的努力下逐渐形成。

2008年,关于新媒体的传播学理论和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层面,而对手机、数字广播电视等形式的新媒体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突出。理论研究的领域涉及网络舆论、网络媒体的使用与满足等重大议题,涵盖了“新媒体”的概念辨析、对经典传播学理论的阐释批评、对已有传播理论的经验性论证,以及新型传播模型的构建等领域。

1.概念辨析

在传媒界,对“新媒体”这一概念的理解、阐释并不确定,这种状况亦使“新媒体”理论的研究起点显得莫衷一是。针对这一现象,匡文波从内涵和外延上对“新媒体”概念做了较为透彻的厘清,从技术特点、传播特质、变动趋势和国际标准等不同角度对“新媒体”的“新”字做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互动性”是新媒体传播的本质特征。他将新近出现但不具备互动传播特质的各种媒体排除在“新媒体”范畴之外,并构建了网络、数字电视广播和手机三个类目对“新媒体”的外延做了梳理和细分(匡文波,2008a)。

2.网络舆论

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新媒体不可避免的对舆论产生影响。

对于新媒体作用于舆论的机制,李贞芳等分析百度指数提供的331家网络媒体的媒体关注度和受众关注度,发现二者呈显着的正相关,表明网络媒体其备议程设置功能,能够引导网络公众舆论。但同时也分析指出,网络舆论只被少数网民所信任,还不够构成主流舆论(李贞芳、古涵、杨孟丹,2008)。刘毅提出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实践证明,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也需要“攻心为上”,而了解和把握网民的心理变化特征则有助于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刘毅,2008)。

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探讨了Web2.0时代网络舆论的特点,认为Web2.0鼓励用户创造内容给网络舆论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网络舆论具有更大的互动性、复杂性,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并存,多元化加剧。并提出了Web2.0时代的网络舆论管理对策,包括法规管理、加强网络道德规范、技术控制,并且可以培养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匡文波,2008b)。

以香港明星陈冠希和众多女星的“艳照门”事件为契机,诸多学者将研究焦点投注于“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和传播特质。韩立新和霍江河以“艳照门”事件为个案,引入气象学中的“蝴蝶效应”概念构建出网络舆论的生成模型。该研究借用物理学中的振幅和能量叠加原理,从个案中提取一系列变量对网络舆论的消长时期和变化过程做了详细说明,并从“沉默的螺旋”效应的消解以及网民规模、网民素质等层面对强势网络舆论的内在成因和相关关系做了理论探讨。研究认为网络舆论中的“蝴蝶效应”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来自人际传播的挑战,并对网络舆论环境整治和新闻宣传导向的把握提出了有益的启示(韩立新、霍江河,2008)。

项国雄和曹明香也从“艳照门”事件出发,对网络媒介的议程设置者、议题的接触性质和议程设置的作用做了反思性的探讨,认为网络“公民社会”的草根阶层正在逐步瓦解网络议程设置中的精英结构,且“二级传播”在议程设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项国雄、曹明香,2008)。

罗昕在《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一文中提出网络舆论暴力的关键过程来自于“网络空间孵化自我议程设置”、“边界激活强化群体激化”、“舆论定势催化‘哄客’表演”、“言论暴力演化到行动暴力”和“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议程互动”,并根据这些要素构建出了网络舆论暴力的“龙卷风”模型(罗昕,2008)。

李贞芳、古涵和杨孟丹从媒体舆论功能的“议程设置”、“铺垫效应”和“架构效应”三种假设出发考察了网络媒体的舆论功能,发现网络媒体具备议程设置功能,但该功能局限于来自传统媒体、具有高信任度的媒体新闻,网络舆论的导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把关人筛选;而网民的意见和态度由于其低信任度的特征无法成为网络舆论的主流(李贞芳、古涵、杨孟丹,2008)。

在网络舆论的研究方法探讨方面,余红认为国内现阶段的网络舆论领袖测量法尚处于对传统舆论领袖测量方法的简单“移植”阶段,即“倾向于使用量化手段来测量舆论领袖,使用的方法多为自我报告法,其次是社会计量法”(余红,2008a)。而鉴于这些研究方法存在测量范围和客观性方面的致命缺陷,网络舆论领袖的测量应该转入“革新取向”,即采用业已广泛运用于国外同类研究和其他领域研究的“数据发掘”法。这种方法的应用将更好地解决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问题,且更适用于解决网络传播衍生的各类新问题。在后续研究中,余红采用数据挖掘法,设计出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筛选模型,并划分出“舆论领袖”、“ID影响力”、“帖子影响力”、“声望”、“认同值”、“响应值”、“正响应值”和“负响应值”等核心概念。作者对中日论坛舆论领袖群体特质的实证研究,也初步证明了这一筛选模型的有效性(余红,2008b)。

3.批判视野中的网络传播理论

基于网络传播的新兴语境,很多学者对传统传播学领域中的理论假设和理论模型做了批判性的深化和修正。石长顺和周莉对电视涵化理论的线性模式提出了批评,指出新兴的媒介形态将对这种单向的、整体的线性相关假设提出质疑和挑战,因为新媒体技术使电视观看时间计量模式和参与和接受模式都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而各种社会因素的介入也使传统的涵化理论不得不面临转向。正如他们阐述的,“新媒体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非线性、非对称和抵消涵化的传播效果”,(石长顺、周莉,2008)观众的批判性使其对电视内容的接受方式和认知程度都产生了态度分化,传统的电视涵化效果将面临消解和颠覆。因此,将观众主动性、新技术和媒体形态转换纳入分析框架的新型涵化理论模型将具有更高的阐释力和宽容度。

1983年,戴维森在《民意季刊》上发表了《传播的第三人效果》,构建了相应的“第三人效果假说”,该假说认为受众倾向于高估大众传媒信息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禹卫华以“网络恶搞”为切入点探讨了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内容中是否存在戴氏所说的“第三人效果”认知和后续相关行为。研究发现,“网络上的确存在‘第三人效果’认知与后续行为。与传统媒体的研究不同,在新媒体框架下,受众的涉入度对‘第三人效果’认知与后续行为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禹卫华,2008)。

很多学者认为,作为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理念,Web2.0在很大程度上将公众传播信息和表达观点的能力从传统媒体中解放出来,并为以往受到政治权力和商业机构控制的舆论环境提供了改善的契机。但这一理论假说在国内学界尚未得到实证性研究的支持。周葆华以传统的“创新扩散”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研究框架,对公众利用Web2.0工具进行信息获取和意见表达的实际状况和影响因素做了调查性研究,“在描述层面上勾勒了目前中国(以上海为例)在Web2.0知情与表达上的接受比例与使用程度”(周葆华,2008),并验证了“新媒体权衡需求”概念的有效性。该研究在对“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效度检验中发现:“感知流行”对Web2.0工具的采纳和使用具有显着影响,“感知特征”缺乏独立的净影响,而“权衡需求”不能有效预测采纳,但对使用具有有效的预测性。在对新兴传播技术使用状况的另一项研究中,韦路和张明新跳脱了创新扩散理论和权衡需求理论研究框架,另辟蹊径,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研究指向,并纳入了“网络知识”这一新确立的概念。“研究表明技术接受模型可与知识沟研究和数字鸿沟研究相衔接”(韦路、张明新,2008),而“网络知识”这一区别于“网络经历”和“自我效能信念”的概念也被证实具有足够的研究信度和效度。

国内学者对网络传播模型经历了对传统模式的批判修正、对新模型的构建和社会网络分析三个阶段。虽然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已经孕育了不少研究成果,但目前解释受众如何进行媒体间选择理论模型尚付阙如。薛可、梁海和余明阳借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以网络信息量为基点,试图构建新的传播模型来分析网民对新旧媒体的选择行为。

研究发现,“信息紊乱是网络论坛影响网民行为最本质的因素”(薛可、梁海、余明阳,2008),“人类本能地倾向达到信息熵与信息量的最大状态”,而“熵值未达最大值”、“熵值超过最大值”和“熵值最大下的自由组合与不同的最大值”三种状态下的信息平衡模型对人类在不同信息状态下的人际交往反映具有很好的解释力。信息平衡理论对议程设置理论和知识沟理论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补充和深化作用。

二、新媒体发展研究

今天,在新媒体领域,“受众即是内容生产者”这一概念,在网络服务大幅拓展和媒体终端功能日益强大的情况下,被越来越多的受众和传播者实践。从社交网站的火爆到youtube的风靡,从wikipedia的恶搞词条到Digg网站的悄然崛起,从手机电视的逐渐普及到三网合一的迫切呼声,也都可以看到对这一概念的实践。对此,崔保国、张晓群分析认为,新媒体迅速成长的动因主要有三:“新媒体的迅速普及是新媒体行业迅速成长的基础;新媒体价格下降使其对传统媒体的替代明显增强;受众偏好的变化拉动了新媒体消费量的增加”(崔保国、张晓群,2008)。近年来,在Web2.0的推动下,手机媒体、数字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新兴的新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与此同时,新媒体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论及研究视角涉及内容生产、产业链、盈利方式、竞争态势、收费模式、监管效果等诸多维度,丰富且多元。

1.网络媒体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新媒体业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致有三波主潮,波及深远:第一波是以网易、搜狐、新浪等为代表的门户网站登堂人室;第二波为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为代表的新闻网站风起云涌;第三波则是以优酷、酷6、土豆网、6间房等为代表的视频网站风生水起,至今方兴未艾。

有学者对于当前我国网络媒体的竞争态势进行了审视,“新闻网站以央视网占天时地利;门户网站:腾讯网更胜一筹;在线视频:酷6网异军突起”(梁智勇,2008)。钟瑛、张胜利对我国商业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的差异化竞争及其发展进行了分析。在他们看来,三大门户网站的竞争特色为:“新浪以博客带动内容,广告领先;搜狐以技术驱动娱乐平台,体育赛事令人瞩目;网易则以开发与运营网络游戏独领风骚”。而商业网站的发展趋势是:“网站定位个性化追求是核心竞争力;网站技术创新是新的增长点;网络盈利模式的探索是发展的主导”(钟瑛、张胜利,2008)。

同类推荐
  • 公开时刻

    公开时刻

    本书从传播者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与效果分析,传播环境与传播控制分析等几大方面把汶川地震作为重大传播案例,阐释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对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在危机公关方面做出正面评价。
  • 如何组装电脑

    如何组装电脑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组装电脑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电脑硬件的部件组成、CPU的发展历程、CPU主频、内存的组成、内存的主要性能参数等。
  • 悟道:一位IT高管20年的职场心经

    悟道:一位IT高管20年的职场心经

    本书是一位有20多年职场经验的IT企业高管撰写的一系列有关职场悟道的短文集成,讲述的是在企业里如何修炼自己,如何摆平自己的心态,怎样做到“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如何“搞定老板”,怎样做到工作和生活平衡等诸多话题,涉及到跳槽、转行、升迁、环境、沟通、老板、下属、老外等等。每一篇都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者身边的故事说明道理,语言简洁流畅,妙趣横生,更有不少经典片段和发人深省的职场警句,读起来就像是一个睿智幽默的老朋友坐在你面前娓娓道来。
  • 下一代互联网

    下一代互联网

    本书系统介绍了下一代互联网的进展情况,包括下一代互联网的概念解析,国内外下一代互联网的最新发展情况,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技术进展,以及各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政策计划。最后分析了下一代互联网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提出我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政策建议等。全书共6章,包括互联网发展历史和现状,下一代互联网基本概念,下一代互联网研究最新进展,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现状,我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现状,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战略建议。
  •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

    我们不得不看到,全球信息化发展,使信息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信息安全问题正在为国与国之间带来新的制约关系。当然,这只是我们强调信息安全极端重要性的一个原因。事实上,信息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信息时代国家安全的明显特征,也是很多国家的共识。但与其他国家安全元素不同,如果脱离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信息安全”只是一个抽象的目标,它要通过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体现其对国家安全的意义,并以保障信息化发展为目标取向。因此,我们说信息安全是信息时代国家安全的基石。
热门推荐
  • 五祖逍遥传

    五祖逍遥传

    这里是五洲大陆,分别为东荑草洲,南蛮象洲,西戎灵洲,北狄占洲以及中神洲。一个神秘少年,从东荑草洲的极东之地,来到清云帝国的白玉城,单纯的他在这里日益成熟,性格由简单变得复杂,且看他日后如何手持魔丸,身具五祖,叱咤五洲大陆。
  • 与己当如何

    与己当如何

    圆梦,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想实现的梦想,可真当自己实现后又会怎样?是繁华后的落寞,还是寻找下一个目标?既以举世闻名,与己又当如何?
  • 恐怖照进现实

    恐怖照进现实

    我叫筱寂,一个网络恐怖小说家,我的笔名叫做魂千舞。我习惯了撰写别人或悲惨或幸福的命运,却不知我的命运也被别人掌握。在那一天,我卷入了一个天大的阴谋,一场混乱人间的灵异战争,灵异少女,灵异少男,灵异事件,越来越多,我的生活危机四伏,那么幕后之手究竟是谁?一场守护者的战争,灵异的少年们,他们会有怎样曲折的道路?——恐怖照进现实——贯穿无限恐怖的镜子,不要,忽视它。
  • 柒月那年

    柒月那年

    推开青春斑驳的门,写下梦想的稚嫩,老师的公式,我总充耳不闻,考卷的问题,你也答非所问,我们总会一言不合咄咄逼人,刻上热血的纹身,提一把左右命运的刀刃,仿佛全世界都会俯首称臣,你也曾尾随隔壁班的女神,假装一次邂逅的缘分,虽然只换来失恋的泪痕,但这就是对爱情的奋不顾身。大学只是一篇作文,字数多少和得分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可以写得精彩纷呈。那一年,合上青春的课本,那一年,梦想沾染了灰尘,那一年,把初恋埋进岁月的坟那一年,青涩的我遇到了同样青涩的你们。
  • 神谕诛天

    神谕诛天

    仙道大陆,六界之中,万族林立,群雄荟萃。在这强者为尊的大陆中,演绎着令人向往的传奇,追求着那六界至尊的道路。成为至尊,便能诛天!
  • 眺望黄土地

    眺望黄土地

    作品讲述的是陕北一个封闭的乡村在现代化的浪涛之中,那些土生土长的农民的生活及情感变化,着重描述了老一辈人的苦苦守望,以及新一代年轻人在外漂泊对家乡的怀恋,但是家乡还是那个我们怀念的家乡吗?
  • 重生之文化宗师

    重生之文化宗师

    美国的和平演变,日本的文化侵略,邹凯看来都是小菜。哈利波特不是卖了70多亿美元么,我随便写本魔幻都卖100亿美元还不算,改编电影,票房更是全方位碾压你。好莱坞不是说中国人没有电影人么,我写的剧本,斯皮尔伯格为什么死皮赖脸的求我卖给他拍电影?岛国小鬼子不是看不起天朝的漫画产业么?我画的漫画为什么销量上冠绝全球?在国内,邹凯写的小说,更是开辟出一系列的流派,被所有的文学爱好者,尊称为网文小说的开创者,文化宗师。连续多次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五十大影响力人物,就连战斗名族的总统普京也在私下称:未来的世界将是文化的世界,而他恰恰就是文化的化身。
  • 婚内燃情:总裁老公你在上

    婚内燃情:总裁老公你在上

    因为替好姐妹相亲而遇上了一辈子的克星沈慕宸,奶奶病情加重,沈慕宸的一张金卡,买断了她的一生。好闺蜜背叛,有心人的陷害,她一路摸爬打滚,一步步成长,因为他的宠爱,自此沦陷深爱,却一朝背叛,从天堂落入地狱,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好闺蜜的精心策划。成为沈慕宸的女人遭人嫉妒,百般陷害,他屡次相救,护在其中,最终还是难逃被毁容的厄运。沈慕宸不离不弃,为她医治,然而再遭仇家狙杀,生死不明。她原地等候,三个月后再见,他却成为了别人的未婚夫,而那时候,她已经怀孕三个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玩家请出逃

    玩家请出逃

    莫名其妙进入一个所谓的"逃出生天"游戏,94号表示他一点都不想玩。但是要想离开游戏除了死亡,就只有KO掉其他玩家。作为游戏菜鸟的94号表示,压力山大呀!怎么办?只有抱紧大佬大腿,跟紧大佬在大佬身后跪舔人头了。[本文全是作者瞎编乱造。]
  • 灵气复苏从锦衣卫开始

    灵气复苏从锦衣卫开始

    在房间意外猝死的白峰,却重生在了一个末世,在他内心很慌的时候,却召唤出了一队锦衣卫。正在众人以为只要随随便便召唤出一个军团,就能称霸蓝星。可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可这不仅仅是个末世,也是万族进入蓝星的开始。这是个人人有系统的时代,也是人族崛起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