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02200000001

第1章 楹联概览(1)

第一节何谓楹联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1700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由于楹联使用于宫廷画阁、楼榭亭台、园林牌坊、庙宇寺观、官邸衙署、贡院学堂、宅邸书斋,又由于文人学士以雅为好,大抵到清朝中叶,楹联便作为对联的雅称,一切对联都囊括于楹联的名下。从广义上说,楹联即指书写张挂的对联,也包括只书写不张挂的对联,还包括印成文字的对联或对句。它是由两行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符号序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一个上联,一个下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文义相关、平仄相谐。是集书法、文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既独立于诗、词、曲、赋、骈文、谜语、俚语等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之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之长。应用比较广泛,雅俗共赏,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传统文体形式。它与骈文、格律诗词相媲美,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第二节楹联的别称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它从对偶发展而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别称,是各时期的文人、联家根据楹联本身的特性所取的称谓。

一、对句

对句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逐渐格律化。近体诗兴起时,称律诗称中间颔联和颈联为对句。南朝梁时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或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技也。”对句是我国传统观念——对称、和谐、整齐、均衡——最基本、最典型的体现。作为一种文体结构方式,它可以在骈文、诗、词中普遍运用,并成为其中的核心部分。对句艺术作为一种形式总是和实在的内容紧相联系,并被内容所决定。宋严羽《沧浪诗话》说,好的出句和对句都难能可贵:“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人们可以运用对句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影响自己的审美感觉,如果对它进行某种改造和装饰,使之成为独立的文体,这时的对句便成为楹联。最早的对句出现在晋代。《晋书》记载,陆云和荀隐在张华家初次见面的应答就是很工整的对句。这在当时善写骈俪文和诗的人来说,对句是很容易的事,而见于著录的却很少,留下几百年的空白历史。直到唐末宣宗赋诗时,有上句“金步摇”、“白头翁”,善对的温庭筠分别对以“玉条脱”、“苍耳子”。

对句早就是对联的别称,《西游记》第四十四回:殿门前挂一联黄绫织锦的对句,绣着22个大字:“雨顺风调,祝愿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余年。”

二、对联

对联是楹联的俗称。它的体裁要素是字句相等,平仄相反,词性相近,结构相似,音部相仿,语意双关,字义相别,具有长短自如、言简意赅、优美典雅、应用广泛的特点。对联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上联、下联,其量词称“副”。对联“副无定句,句无定字”,无论上下联句子多长多短,上下联之间必须处于对仗状态。对仗是对联的最基本特征。一副对联是一个对称、平衡、既对又联的统一体。

对联一词始出于明代,《西厢二集.忠孝萃一门》:“洪武爷抚定州,于城楼上立大旗两面,亲书对联道:‘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一统天。’清朝梁绍壬:“滕王阁千古名胜,对联佳者绝少,惟商丘宋牧仲先生一联云:‘依然极浦遥天,想见阁中帝子;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湖北黄鹤楼对云:‘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俊逸清新,独有千古。”

三、楹联

原指张贴或镌刻在楹柱上的对联,是对联的应用和发展。当对联以书法为载体,广泛用于悬挂和张贴以后,它就从口头和文字的局限中脱颖而出,也从为诗歌服务的从属地位,提升为一支“爆发的文学大军”。

楹联之名见于乾隆年间朱钦山所著《集字楹联》,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说道:“曾听纪昀说,楹贴始于桃符。”他把楹联和楹帖看做通用的异名同物。把所有各类对联统称为楹联,或称为楹帖。于是楹联成为所有对联的总称或雅称。对联演变是历史的必然,从孟昶春联,到宋代“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朱元璋传旨家家“书春”,到清代“凡殿廷庙宇之间,各有御联悬挂……而名公巨卿,鸿儒硕士,品题投赠,涣衍寰区”,可谓盛况空前。此后楹联发展迅速,巍然成风,楹联不仅登上了宫殿庙堂,而且走进了寒舍茅屋。上自达官贵显,下至平民百姓,都把楹联挂于宫廷、官署、厅堂、公府、书院、书斋以至各行各业的店堂。在民间,春联、婚联、寿联、挽联……中国大地,楹联无处不在,遍地开花。楹联,这种雅俗共赏的文体真正成为了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学。

楹联常用的代称还有对子、对语、联语、联对、联句、联文、联话、楹帖、楹语、桃符等。

还有不常用的楹联代称,如联偶、俪语、俪言、俪句、对锦、柱对、韵对、楹句、抱词、小品、小道、“两行诗”、“袖珍诗”等。以上这些称谓和别称都在古今的楹联著述中出现过,不同的语言环境使用不同的称谓。

第三节楹联的特征

一、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4个字,也有2个字、3个字、5个字或7个字的。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他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联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楹联具有上述的独特性,但是,楹联仍是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文学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特征。它也是一种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具有文学的形象性、真实性和倾向性等特点,也具有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功能。楹联可叙事,可状物,可抒情,可议论。如悼念死者,可写祭文,可写挽诗,也可写挽联,这说明楹联是文学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形式独特而已。

二、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的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的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楹联如词者如清许太眉题上海嘉定花神庙联: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花风尔且慢到。

碧澥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为佳。

此联实可当做一首清新秀美、忧郁伤怀的词来读。

楹联如曲者如清佚名讽某知府联:

见州县则吐气,见藩臬则低眉,见督抚大人茶话须臾,只解说崐几个:“是!是!是!”

有差役为爪牙,有书吏为羽翼,有地方绅董袖金贿赠,不觉的崐说一声:“呵!呵!呵!”

此联的口语化和谐谑意味,颇有曲的味道,刻画封建官僚丑态,惟妙惟肖。

楹联像散文者如佚名题山东济南千佛山北极台联:

出门一瞧,数十里图画屏风,请看些梵宇僧楼,与丹枫翠柏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归台再想,几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门黄阁,和茅屋蓬扉接壤,名者争名,利者夺利,圣者益圣,庸者愈庸。

甚至连经文的独特文风也运用楹联之中,试看佚名题江苏镇江金山寺斋堂联:

一屋一椽,一粥一饭,檀越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水易度,幼影非坚,凡心未尽,圣果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具有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楹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同时它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这种实用性和文学性的巧妙统一是其他文学形式和应用文完全没有的。形成这种奇妙统一的原因在于楹联本身所具有的其他文学形式没有的特性。由于楹联是由对仗的上联、下联两部分组成,具有外在形式的对称美与和谐美,把它书写镌刻于一特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具体场景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搭构物的正门两侧,就能够产生鲜明的装饰美化作用、社会交际作用和宣传广告作用。其用途遍及三教九流,已成为一种正宗的主要的用于庆贺、吊挽、装饰的社会生活应用文。也许有人认为,把诗词刻于墙壁碑林,不也同样可以发挥实用功能吗?不错,但诗词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分成两半,以对称形式展列出来,它不能书写于门之两侧。而“门”,则是一个建筑物的中心,是其黄金位置,好比一个人的脸面。挂在大门两侧的楹联和刻在墙壁上的诗词,其发挥的实用功能是有天壤之别的。

四、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试想,还有哪一种文学形式,像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所雅好吟咏,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像其他文学形式有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打油诗”。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同类推荐
  • 有一把伞撑了很久:感悟真情故事

    有一把伞撑了很久:感悟真情故事

    本书收录了中外百余个真情故事。这些故事从各种感情、生活细节作为切入点,将人间的各种真情展现出来。
  • 妙不可言的人体奥秘

    妙不可言的人体奥秘

    本书内容包括:构成人体的细胞;神经系统的结构;脊髓和脊神经;脑的组成;脑神经;神经系统指挥人体活动;脑的高级机能等内容。
  •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精选了余显斌的数十篇作品,这些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精美、想象奇特,精 彩纷呈。中小学学生阅读这样一本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对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会大有帮助。《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是“读品悟文学新观赏 青少年读写范典丛书”系列中的一册。
  • 学生叙述性范文阅读与指导(上)

    学生叙述性范文阅读与指导(上)

    本套书从服务于学生作文的目的出发,提供了学生有效阅读的不同范文,主要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风俗描写、叙述方式、抒情方式、话题表达等类文章,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阅读与写作把握方法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
  • 为人与处世

    为人与处世

    本书是一部既能说服人更能打动人的青少年品德修养读物。不但在编排上形式新颖,而且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所关注的话题,在每一则故事都附有“至理箴言”栏目,以帮助读者领悟其中真谛,更好地为人处世。
热门推荐
  • 两个世界的互动日常

    两个世界的互动日常

    作者是个小白第一个作品尝试双主角的模式,但请给我一个机会请打开第一章看一会浪费不了多久时间。谢谢各位大佬了!此书两个故事线,一个在玄幻世界一个在现实世界。两个世界关系不大可分开阅读。两个世界两个主角两个故事不一样的人生。大家请进群883953594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寻宝直播间

    寻宝直播间

    古玩街里捡真金,原石刀下出白银,游走山水五十色,方知吾以过来人,未出锅的姜文,一不小心得到了直播寻宝系统,“老铁们你们看这是啥”姜文问道。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这个是我刚从地下挖出来的乾隆的尿壶。游走于大江南北,寻遗留之宝藏,捞沉浸海底之船,览古墓之秘,和王羲之竞书法,与齐白石论国画,相伯牙于古琴,演贝多芬之乐章。一切的一切从姜文夜晚干的那件事说起。应读者要求建了一个交流群,有想要交流的伙伴可以进来玩,QQ群号:721136128
  • 美妃上官月

    美妃上官月

    西耀国城外的清凉河沿岸地处下游的一个小山坳里,虽然只是四月的天此时已是青草茂盛,繁花绽放。然而不远处白石桥下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在铺满鹅卵石的河岸边上躺着一对顺水漂流到此的男女,周围郁郁葱葱的草地上还散落着绿衣女子绣工精美的鞋子、镶着银白珍珠的银钗,女子额头上和白衣男子胸口的大片血迹早已变了颜色,想必已在此多时了.......
  • 时空的游走

    时空的游走

    他是曾经世界的最强王者,但因为手下的背叛,遭到追杀,看他如何重等巅峰,让世界屈服,美女、权力、金钱都收入囊中。
  • 来自神农氏的守护

    来自神农氏的守护

    你可知,苍穹之下,你所处的一世,并非唯一?或是光怪陆离,或是阡陌交错;或是车水马龙,或是炊烟袅袅……神、鬼、妖、人,各有各的世,各度各的岁月。亿万年来,世与世各自茕立,直到一日,一次偶尔的交错,制造了一次绝世的相遇。这次相遇究竟是对还是错?有人说相逢即是缘,亦有人说相逢即是劫。若说是缘,它却让所有人都踏上一条不可回头的绝路;若说是劫,却没有人后悔走上了这条不可回头的绝路。沿途的风景,像是一杯被下了迷药的美酒,入喉甘冽,却悄悄麻痹了所有的防备,心甘情愿地,在朦胧醉意中,走向万劫不复的尽头……这杯美酒,唤作相思。每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都能感到我的心正在随着另一颗心一起跳动。纵使再也看不见,我也知道,你,就在那儿。和我一起,沐浴着同样的阳光,仰望着同样的星空。你不愿让我一个人,我也不会让你一个人。
  • 你的世界我是否停留过

    你的世界我是否停留过

    有人说,高中的时的爱情最为纯粹,没有初中时的懵懂,没有大学时的选择,更没有社会中的利益。喜欢就是最单纯的喜欢
  • 论作精是怎样泡到霸道总裁的

    论作精是怎样泡到霸道总裁的

    江联深深的叹了口气:“好.抱”女主是作精拜金娇气包.男主是凶狠大佬.1V1两个人就是甜甜甜甜甜!
  • 血腥的收获(哈米特长篇小说系列)

    血腥的收获(哈米特长篇小说系列)

    《血腥的收获》是汉密特的长篇处女作,实际上是由三件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谋杀案组成,三个谜题都颇精彩,再加上汉密特擅长描写的侦探和罪犯之间的斗智斗力,本书的可看性犹在《马耳他之鹰》之上。
  • 穿越回古代当富婆

    穿越回古代当富婆

    阿九的爷爷是个科学家,在阿九小的时候就在研究时光机了。研究了十年,终于成功把阿九送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朝代。别的小姐姐穿越都有秘密武器,可他呢,只有一只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