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4700000028

第28章 下编 2012年高考古诗词鉴赏(6)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一些关键词并不难解题。第一小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可多元化,其中衬托的表现手法相当明显。第二小题考查的是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诗句通俗易懂,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考生只要抓住“空旷”、“茅舍”、“欢笑”等关键词,作者所蕴涵的情感便显而易见。

【参考答案】(1)“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后阙表现了词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3.深度赏析

古代诗人的渔翁情结

——李纲《望江南》赏析

李纲为“南宋四名臣”之一,与岳飞一样,以政治身份知名于世,并不算著名文人,福建卷选择李纲的这首词,首先是因为李纲是福建邵武人,这是有自主命题权的省份的优势和命题趋势。

“望江南”又名“忆江南”或“梦江南”,词牌名虽异,而词体形式却是一样的。2012年江苏卷的诗歌鉴赏题选取的是温庭筠的《梦江南》,李纲这首《望江南》依旧运用了这一词体形式的章法结构——先点后染,而将重点放在染上。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首二句化用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仅化句,更是化意,柳宗元诗中所塑造的独立不迁的渔翁形象自然地转移到了本词中,本词正是以此为基点,作进一步的渲染和深化。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为染,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突出渔翁形象。“箬笠”、“蓑衣”是渔翁的必备行头,如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苏轼“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黄庭坚的“荡漾生涯身已老,短蓑箬笠扁舟小”,渔翁成了诗人们的一种自由人格的象征。“但闻”,只听到,以动衬静,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一样,写出环境之沉寂;“冰散响”点明声音的来处,散同霰,冰霰即小雪粒,“冰散响”即小雪粒打在箬笠上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响,间接地写出渔翁宁静如水的内心世界。“时”,偶尔;“振”,抖动;“玉花”,如玉一样的雪花。渔翁已经垂钓很久了,蓑衣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是感到了蓑衣的沉重?抑或活动一下冻得僵硬的躯体?是什么使他忘记了这个世界?这两句一从听觉方面刻画,一从视觉方面用力,传神地塑造了一个遗世独立的渔翁形象。

“图画若为工”,意谓此等雪景,图画怎能画出。若为,怎么能。诗人并非真的想成为一个渔翁,而是欣赏渔翁独立自在的人格,诗人们通过诗词来表现渔翁形象,也并非如画工一样逼真地描绘渔翁的外形,而是要遗貌取神,从而摄取渔翁的精神人格,进而陶冶自我,达到渔翁一样遗世独立的人生境界,过一种自在自为的生活。因此无论多么高超的画技,如果只追求画面的工整,是无法将渔翁的真精神传达出来的。如果要给这幅图画命名的话,我们可以叫做“雪江独钓图”。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云水”、“远烟”营造出渔翁日暮归去时苍远迷茫的环境。这句反用张志和“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意,但并不是因为忍受不了寂寞,要回到尘世的喧嚣之中,这渔翁要归于何处呢?

“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屿,小岛。鳊,一种淡水鱼,肉味鲜美。缩鳊,缩着项的鳊鱼。诗人画笔一转,从烟水苍茫的雪江之上转换到了让人备感温暖的竹篱茅舍,渔翁的家临水而筑依岛而建,不仅自己,就连整个家都远离了尘嚣,真是一个清静自在的世界!“缩鳊”、“圆鲫”,还有其他种种美味的鱼,一条条被顺次放入轻笼之中,渔翁收获的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自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欢笑有儿童。”儿童的欢笑,一是因见到许多稀奇古怪的鱼而感到惊喜,一是因为可以饱餐这些美味而欢喜,看到儿童们手舞足蹈的快乐劲儿,渔翁心里如何呢?这里写儿童的快乐,其实是为了衬托渔翁的快乐,因为这快乐是渔翁带给的,那种精神上的满足足以抵偿寒江垂钓的寒冷与寂寥,最后一句画龙点睛,既点出渔翁的快乐,也交代了上一首渔翁寒江独钓的原因。

如果我们也将词的下片概括一下的话,应该叫“茅舍欢乐图”。这一幅图与上一幅图形成鲜明对比,而且互为因果,就像电影的两个特写镜头一样,将它们组接到一块,产生了丰富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是超出渔翁本身的,这种组接是诗人的匠心安排,体现的当然是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怎会有如此闲情逸致呢?其实如岳飞一样,在屡经主和派的排挤之后,收复旧山河的雄心壮志早已消磨殆尽,留下的只有一点遗世独立的自守精神和安享天伦的自慰心理了。

4.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全国Ⅰ)

江间作四首(其三)

宋·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中归去!

5.趣味链接——古诗词中的渔翁意象

1.孤寂忧愤的渔翁: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等待时机的渔翁: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隐逸闲适的渔翁: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远离尘嚣的渔翁:杜牧《渔父》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烟影侵芦岸,潮痕在竹扉。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

5.被逼无奈的渔翁:陆游《鹧鸪天》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歌缥渺,舻呕哑。酒如清露鮓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十一、四川卷

1.入选理由

子规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出现频率很高,专以子规为题进行吟诵的也不少,“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是杜甫的《子规》诗中的妙联,“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则是杜牧《子规》诗中的佳句,前者注重形态的描摹,后者则侧重情韵的传达,而曹伯启这首《子规》专以传达子规这一意象所蕴涵的文化意蕴为目的,理解了这首诗,对我们鉴赏诗歌是有很大帮助的。

2.真题再现

子规①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①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参考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

【参考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3.深度赏析

子规催归客不归,唯有年年助农忙

——曹伯启《子规》赏析

古诗中频繁出现的意象都独具美感,首先是形象(诸如视觉、听觉、嗅觉等形象)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诗人们的不断吟咏所积淀的情意上的美感。比如月的皎洁与思念的主题,比如梅的娇艳幽香与孤傲的品质,还有我们今天要讲到的子规也是如此。

古代诗人钟情于子规大概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子规鸟的啼鸣声听来凄切悲抑,容易感染诗人的情绪,激发诗人的灵感;其二,子规鸟的鸟喙呈现红色,又因它啼鸣的时间与杜鹃花盛开的时间不相先后,旧时有子规泣血的传闻,因此诗人借取这个传闻发挥想象,把原野上鲜红的杜鹃花说成是子规口中的鲜血染成,增强了形象的感染力;其三,因为一个美丽的传说,当然这个传说也源自子规的视觉和听觉美感。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诗人们为了宦游而远离故土,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这样悲剧性的经历,与蜀王杜宇极为相似,因此能引发诗人们的同情。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由于蜀王魂化子规的传说,所以子规又有蜀魄的别名。首联用典点题,“千声万血”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点出子规形象上的美感,为后面几联借子规形象抒情做好了铺垫,“送年芳”三字指出子规啼鸣的时令在春末夏初,子规声声送走了春的芳华,也送走了人生的青春岁月,这种对应和联想是自然而然的,一种伤逝的惆怅油然而生。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贪夫”是长年漂泊在外的旅客,着一“贪”字,将行旅之人常年漂泊的原因点了出来,是因为他们贪恋仕途的功名和尘世的繁华,虽然子规“一叫一声惨”已使他们听倦,但他们因“名缰渐自束”,只能低首唏嘘,空自悲叹而已。“远客”与“贪夫”相对,指那种初次出门的旅客,他们也是为了仕途的功名和尘世的繁华而离开家园的,他们第一次听到子规悲啼就已经愁肠百结,此后的岁月,子规的悲啼将一直缠绕着他们,使他们无肠可断,只能空自低首。“贪夫”今天的倦听,即是“远客”明日的人生况味,这难道是人生无法超脱的轮回和宿命?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锦水”就是杜甫“锦江春色来天地”一句中的“锦江”,在古称蜀地的四川;“楚天”即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楚天”,在今湖南湖北一带,锦水楚天,勾勒出诗人游宦江南的行踪。“春残花似雨”呼应首联的“送年芳”,描摹暮春时节的景致,花落似雨,正如遗失的青春年华,不由得诗人心生感怀;“梦觉月如霜”,诗人也许借着梦的翅膀飞回了日思夜想的故园,但子规凄切,又将他从梦中拉回了现实,情景如何?“月如霜”,清冷的月依旧诉说着不能回家的忧伤,这是怎样的不眠之夜啊!这一联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两幅画面组接在一起,花似雨,月如霜,处处渲染着旅人的忧伤,画面中虽然没有出现子规的身影,但它的啼鸣声声不绝,如画外音,如背景音乐,萦绕耳际,回荡心中,挥之不去。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子规与“子归”谐音,“子”古义为你,子归就是叫你回去之意,因此,旅人远客听到子规的啼鸣,就恍若听到了故乡的声声召唤,可是,尽管子规年年催归,可是旅人远客尽管断肠,尽管倦听,却不能终止他们游荡的步法,不肯断然回归故乡,为什么?颔联中的一个“贪”字就将所有的症结给点穿了。子规还有一个别名叫布谷,是催农人不误农时播种百谷之意,“东郊”与“南亩”等意象一样,代指田园风光,诗中提到这些意象,主要是为了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归老田园的意趣。旅人的催而不归与农人的耕种繁忙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向往田园之乐但又不能归老田园的复杂和矛盾心情在尾联中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本诗首联运用蜀王化鹃的典故承题,并点出这个典故所蕴涵的悲凄伤逝情调,以下三联都是围绕这个情调展开的。颔联概括两种旅人面对子规悲啼的情态,一是贪夫的低首倦听,一是远客的初闻断肠,凝练生动,极具典型性。诗人于颈联给出两个特写镜头,一是春暮花落,一是月夜梦醒,铺写游子宦游中的境遇。尾联上句重申子规催归的主题,下句则以景结情,明写东郊农事,实写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归之不得的无奈之情。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遗貌取神,诗中句句围绕子规展开,却并未出现子规的身影,将子规意象中所积淀的情感意蕴表达得淋漓尽致,是咏物诗中的佳作。

4.拓展训练

临江仙

宋·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试分析这首词的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2)词的下片中哪个意象是词人自身内心情感的外化?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1)前两句交代了词人当时的处境,为全词定下了苦闷的感情基调。“谪宦”和“无屋买”点明被贬的境遇,“残僧”和“野寺”画出了寺庙的偏僻荒凉。如此残破不堪而词人还得与之相依为命,足见其命运、境遇的凄惨。

(2)幽禽(写杜鹃也可)。作者曾试图遁入醉乡以遣岁月,但不知因为何事,幽禽(杜鹃)来到耳边苦苦啼叫,而且愈啼愈悲,实是借鸟的悲啼来显示自己的悲苦心境。青山尽管无限美好,但杜鹃仍啼道:“不如归去!”词人巧妙地抓住一个悲啼的“幽禽”来抒写自己的心曲。

5.趣味链接——文人八爱

林逋爱鹤:《寄胡介》——墨迹多图鹤,山名爱画庐。

东坡爱竹:《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李白爱酒:《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陆游爱梅:《梅花绝句》——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易放翁。

渊明爱菊:《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国学:我们共同对话

    国学:我们共同对话

    本书主要内容有:国学的内涵、特性、意义、方法,儒家“人性论”的现实启示,现实需要老庄,儒道之外说诸家,史学经典导读,传统戏曲的特性,戏曲脸谱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对传统戏曲的影响,传统小说的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等等。1、内容上,与常见的国学专著不同。本书一般的资料性、记忆性知识不讲或少讲,增加了一般国学书中没有的古诗读诵吟唱艺术和诗歌、戏曲、小说的特性解读等,更切合中小学教师的兴趣的和教学实际,适合作为教师的国学培训教材。2、写作上,与一般的教材不同。本书采用通俗的文字和师生互动对话的形式,读来比专家学者的国学书更亲切、更鲜活,更易懂,适合广大国学爱好者的阅读。
  • 流辰繁天

    流辰繁天

    魔刹古罗,菩提悟道。逆生为天,命魂压地。玄冥开渊,魂蕴封神。以吾身证道,以道心存身。誓与天地斗高低,不悔我为少年郎。
  • 将暮未暮
  • 混世小农

    混世小农

    自古官有官道,民有民道。如今我杨小飞就执行我的混世之道。吊儿郎当的大杨村少年杨小飞,凭借着一本前朝医书,由农村走出去,在众多美女的环绕下,混迹与官道民道。步步高升,风生水起。且看一代小农民如何笑傲江湖!!!大家看到了就收藏一下下吧,你们的一个收藏,对于芋头而言就是最大的鼓舞。芋头在此谢谢大家,鞠躬!!!223861771混世小农书友群号,欢迎大家的加入,芋头写书需要你们的建议,现在遇到瓶颈了,再次鞠躬。
  • 神界之孤gi篇

    神界之孤gi篇

    作者不会写简介,咳咳,大家还是随便看看吧,主要是写写
  • 最强机甲游骑

    最强机甲游骑

    三年前的一场灾难让罗阳失去了最为亲密的战友。为了找回自己的战友,罗阳一直没有放弃调查。在罗阳的不懈努力下,一个惊天阴谋和惊人秘密浮出了水面……
  • 女尊:不老容颜

    女尊:不老容颜

    在我们的平行世界里,有着这样一个让我们羡慕的世界,不管男女老少,都是有着不老的容颜。这样让整个世界都感觉到了鲜活的生命,没有垂暮。不过这里也有着相同的竞争,有着不一样层次的武功控制着死亡的年龄。武功越好的就能活的越久,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在成年后容貌就不会变,只是头发的颜色会变而已,由成人到老死面容都始终是不变的。大家都喜欢有不老容颜,有不悔青春吧,那就来这里看看这里的不老容颜,不悔青春的欢喜与愁吧!
  • 一穿成明

    一穿成明

    大明初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燕王朱棣成为朝廷心腹大患。一个大学生因轮船失事穿越到明朝,利用现代知识混得如鱼得水,却无意中卷入叔侄夺嫡的靖难之役。是明哲保身?还是利用历史知识搅动大明风云?是他无意间掀开了尘封历史的面纱?还是他的出现改变了历史?随作者走进这本书,向你讲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 傲女倾城:病娇邪帝滚远点

    傲女倾城:病娇邪帝滚远点

    据说,与太子有婚约的相府三小姐天生痴傻,貌丑无盐,而相府大小姐知书达理,貌若天仙。太子痴恋大小姐,却对三小姐弃如敝履。被人算计跌入荷池的三小姐香消玉殒,身体被来自于21世纪的S级特工狐占据!神凰降世,天下,又将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平定天下后,决定归隐的她看着身后的妖孽,淡笑道:“重新认识一下,我叫狐,你,可愿与我坐看庭前花开花落,仰望天上云卷云舒?”愿意,怎么会不愿呢,上穷碧落下黄泉,这一世,我赖定你了!
  • 致命伤

    致命伤

    《致命伤》我们的恐惧战胜了我们的信仰?找到令我们产生恐惧的“原罪”。中国“恐怖大王”李西闽心理惊悚力作《致命伤》重装上阵!不只是恐怖这么简单。《致命伤》中国第一部3D惊悚电影改编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