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52400000003

第3章 一个聪明的大脑价值连城(下)

创新人人皆可

虽说知识就是力量,但即使一个人满腹经纶,若不懂创造与创新的话,也不是一个强者。因为只有创造与创新才能赋予知识活力。

在信息网络时代,电脑代替了人脑部分的记忆功能与推进功能,信息高速公路使人们需要的大量知识和信息可以迅速获得。知识越来越社会化,越来越容易获取,创新因此成了大脑最重要的功能。三百六十行,要想当“状元”,哪一行不需要创新?发展创新思维是摆在人们面前一项艰巨而又必须进行的任务。

应该承认,人人都想创新,每一个人在作新的决策、采取新的措施时,都希望自己这次比上次做得更好,比别人做得更高明。这种力图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意识,构成了创新活动的基本动力。

创新不是科学家和学者的专利,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可以培养。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我们大脑的创新潜能。在不断的创新中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捷径,是决胜竞争时代的唯一法宝。

1.洗掉脑中的因循守旧

因循守旧是思想的沼泽地。

因循守旧者的典型特征是我们抱着自己的老观念不放,不去主动接受新鲜的思维,进行脑力革命。这本身就是思维上的惰性使然。

成大事者必须要时刻学会自己洗脑,摒弃因循守旧,创新求变,才会有真正的成功。我们有很多人常抱怨自己脑子太笨,这是因为我们不开动脑筋,在过去的思维模式中僵化着。

成大事者的路上,因循守旧是我们必须克服的一大障碍。不要指望未来某个不确切的时候“情况将会好转”,而将就着过日子。如果我们不改变因循守旧的习惯,那些转机将永远不会有。事物有一个可悲的趋势,那就是它们永远不会自我转变。靠一个精神上的延期计划生活,总是期望和希望,这是无益的,它将永远不会把我们带到某一个目的地。我们可以检测一下,看是否常常对自己说这样的话。

(1)我希望一切都将朝最有利的方面转变。

(2)我愿自己能在这件或那件事上做些什么。

我们承认正是用这些想法在自己周围建立封锁线吗?我们意识到“希望”和“祝愿”这两个词实际上使得你什么也不干吗?坐等不会给你们带来什么,事实上,我们的惰性可能引起一种情感上的麻痹,使我们不能做出一些重要的决定。

要对我们自己说:“我已经明白”,并且动手干起来。除非我们去促成事物的转变,否则,未来的情况将是依然如故。

的确,要干,就需付出代价和担当风险,我们的努力也可能会遭到失败;如果我们避免干任何事情,我们也可免遭风险和失败。但是,结果会怎样呢?我们避免可能的失败,同时也就避免了可能的成功。

要找出我们身上因循守旧的原因,可试着问自己这样的话。

(1)计划着一些令人激动的事情,但从来不实行这些计划吗?例如去休假,或者观光旅游等。

(2)拒绝做任何对自己也许是一种挑战的事情吗?例如控制饮食,戒烟,或者选修一门大学的课程。

(3)过多地依赖自己的朋友吗?过于沉湎已厌倦的职业吗?过于依靠那些对自己厌烦的亲戚吗?或者过于留恋那已不再令人满意的住房吗?

(4)一旦面临困难的任务或者某个将使自己处于危险境地的场合时,便立即变得忧心忡忡吗?

(5)推迟做那些费力的或令人厌烦的事情吗?如清扫房间、修车、修剪草坪,或者写信。

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要做的事情是如此之多,以致分散了自己的精力,周而复始地忙这忙那,整天被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拖累着,使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可能是属于这类人,那么我们可以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1)因为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推托自己亲爱的人们的要求吗?

(2)由于首先必须照顾别人或者自己的职业而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吗?

(3)总是忙得没有一点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吗?

(4)因为家里或者办公室里有那么多活儿要干,以至于放弃了一个休假、一场电影或戏剧演出吗?

认真地考虑这些问题,我们将很容易地确诊出自己因循的根源所在。从根本上说来,因循就是害怕担当风险。当我们对那些熟悉的然而也是有害的信号作出反应时,我们至少能够心安理得地(或者是不怎么舒服地)维持现状。因循守旧确实称得上是生活的防身甲。

克服因循守旧的坏习惯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困难。我们所必须做的一切便是,我们现在就必须行动,而不是等到明天或者下个星期;关掉我们正在看着的电视连续剧,立即着手写我们的学术论文;放下我们正在读的杂志,去打那些令人担惊受怕的电话;放下那一片送到嘴的饼干,开始我们的饮食控制;立刻参加某一个自去年就吸引着我们的课程学习;现在我们从钱包里取出十美元,开辟一个特别储蓄,以备我们一直期待着的某次休假之用。

2.求新求变,引导潮流

好莱坞大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生长在充满了暴动、变数、不安及恐惧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彼时肯尼迪总统被刺身亡,震惊朝野,粉碎了不少美国人对未来所向往的美好愿望。接着一连串挥之不去的梦魇接踵而至,如越战、水门事件、中东战争——诸多的不顺,使得社会也起了连锁反应,人们对未来没有信心,部分人选择了颓废与放弃,借毒品麻醉自己。而不愿颓废的激进派,则选择了社会运动来发泄自己,反战示威等社会运动接连不断。

在这期间,一些反映时事的电影,如《越战猎鹿人》、《现代启示录》、《归乡》等陆续登场,灰色电影节笼罩的灰色气氛,让人更喘不过气来。

这时,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却正孕育着不同的思维,跳脱了好莱坞电影传统风格,企图以说事故的形态,将观众带领到一个光与影交替、过滤了不安与无奈的梦想世界——他企图以爱唤起人们对人生的信心。这就使得他更先别人一步进入了人们的内心,也从而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他完全突破了传统电影的制作、拍片手法,许多不可能的事,在他的电影中——成为了事实。

斯皮尔伯格所制作或导演的电影,不但叫好也叫座,同时获得票房与艺术的肯定,并为全世界的影迷所喜爱。他成功了,那是因为他懂得求新、求变,并且以不顺应潮流的思维观念,适时创新及突破。

他的制作与导演的技巧,带领着好莱坞电影城走进高科技与艺术的最高境界,不但为好莱坞电影的历史添上了辉煌的一页,更成为近年来电影制作上的一股新潮流。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所执导的电影,如《大白鲨》、《侏罗纪公园》、《夺宝奇兵》、《外星人》、《回到未来》、《紫色姊妹花》、《直到永远》、《辛德勒名单》等,每一部片子都创下了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票房纪录。

1998年6月6日,巨作《彗星撞地球》,还未上演就造成了轰动。观众引颈期盼,都希望早日能够看到此片。这是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第一部科幻灾难影片,片中描写地球面临着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劫难,彗星与地球相撞,引发了一场无以挽回的空前大灾难。

斯皮尔伯格跳脱了现在的时空观念,以反向思考的虚拟方式,来假设地球和彗星相撞的情景。片中以极高超的电脑模拟场景与电脑科技特效,制造了电影史上,史无前例的灾情写真,过程紧张,扣人心弦,观众仿佛置身于灾难之中,觉得回味无穷。

斯皮尔伯格的这种求新求变的思维,正是他成功的最大原因,在其他导演始终带领观众周旋在传统风格的漩涡之中时,斯皮尔伯格以崭新的导演手法,独特的故事结构,引领观众跳出了这个漩涡,引导了一个新潮流,建造了一个让人心安,无惧风雨的避风港。

3.让灵感轻舞飞扬

“灵感是成功的井水”,皮鲁克斯这样说。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似乎能想到的竞争招数都已出齐,然而,仍有人灵机一动,新招数不断出世。

美国有位叫米曼的女士。她发现,她穿的长筒袜老是往下掉,如果是逛公园或去公司上班,丝袜掉下来是多么尴尬的事,就算偷偷地拉也是不雅。又想,这种困扰,其他妇女也一定会遇到,于是她灵机一动,她开了一间袜子店,专门售卖不易滑落的袜子用品。袜子店不大,每位顾客平均可在1分半钟内完成现金交易。米曼目前分布在美、英、法三国的袜子店多达120多家。碰到袜子往下掉的女士何止千千万万,但能够触发灵感要开一间袜子店,解决这个小尴尬的人却寥寥无几。由此可见,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将会受益无穷。

灵感会启发人们创造新意念、新发明。

医疗用听诊器是这样发明的。200多年前,法国医生拉哀奈克一直希望制造一种器具,用来检查病人的胸腔是否健康。有一天,他陪女儿到公园玩跷跷板,偶然发现,用手在跷跷板的一端轻敲,在另一端贴耳倾听,竟清楚听见敲击声。这位医生得到启发,回家用木料做成一个状似喇叭的听筒,把大的一头贴在病人的胸部,小的一头塞在自己的耳朵里,居然清晰地听见病人的胸腔发出的声音。这便是世上第一部听诊器。

这些具有创造力的人无疑是聪明的,但并非天才。他们所面对的启示别人也能遇到,只不过他们能进出灵感的火花,而别人依旧茫然。这都是因为他们很敏感,联想丰富,很留心身边的一切事情,是个生活的有心人。

第六感官的真实性已得到公认。这种第六感官是创造性的想像力。创造性的想像力是大多数人都有过的,但却很少用到,就算用到了,也只是巧合。相形之下,处心积虑、胸有成竹地来运用第六感官的人是少数。自动自发的这种能力,并且对第六感官的用途了若指掌的人,就是天才。

在人类无限的心智和宇宙的无穷大智之间,创造性的想像力是直接的桥梁。所有宗教上所谓的启示,和所有发明领域中的基本定律、新原理、新法则,都是借着创造性想像力,才发现的。

思想观念闪现在脑海中的时候,我们常管它叫“灵机一动”,而这些“一动”,则是起自于以下源头之一,或起自一个以上的来源。

(1)无穷大智。

(2)储存每一种感官印象的潜意识,其中囤积了经由任一种五官知觉发派至脑部的思考动力。

(3)从另外某一个人心中,经由自觉的想法,释出的观念或图像。

(4)从另一个人的潜意识宝库里。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已知的源头,能发出“灵感”或“灵机一动”的思想观念。

伟大的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和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培育了一种习惯,借创造性想像力的能力,听到由内而发的“沉稳的内心细语”。有“敏锐”想像力的人都知道这个事实,最好的主意是“灵机一动”而来。

有位伟大的演说家,原本不成气候,直到有一天,他闭上眼睛,并完全仰赖创造性想像力,才渐入佳境。被问及他为何在演讲达到最高巅峰之前闭上眼睛时,他答称:“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由内心萌发点子,再说出来。”

美国最负盛名的金融业巨子之中,就有一名在做重大决策之前,有闭上眼睛两三分钟的习惯。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答说:“闭上眼睛,我能取用更高智能的活水源头。”

4.出奇方能致胜

日本的旅店多如繁星,如果不出奇创新,要想取得好业绩,真是难上加难。大阪有田观光饭店的经理宇野,深深懂得这个商业诀窍,首创出太空温泉浴,结果轰动了旅游界。

原来,宇野请电力建筑部门在饭店前方的两座山间,安装了离地200米高的电缆,电缆上悬吊着一个温泉澡池,用电缆车将它们连结起来。使用时,操纵电钮,温泉澡池随电缆车上下飞驰。每个空中澡池可容2人,10个澡池一次可载客20人。客人泡在澡池中,一边洗温泉澡,一边居高临下地饱览湖光山色。“抬首望红日,低头看青山”,使人生有了飘飘欲仙的感觉,也给人增添了人间天堂的无穷雅趣。难怪宇野这个绝招一问世,有田观光饭店几乎天天客满,日本各地赶来猎奇观光的客人每天竟有一千余人,节假日饭店更是住不下。别说有田饭店本身,就连附近的小客栈、小饭店也跟着沾了大光,把生意全给带上去了。

宇野首创半空温泉浴的成功,引起了同行和记者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追问他的经营诀窍,宇野笑着回答:

“其实这也不神秘。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提供最佳服务,本是服务行业两个不可缺少的着眼点,它们的关系就像一枚钱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到观光饭店投宿的客人,如果既能享用全身浸泡温泉之中舒心惬意的滋味,又能领略到半空中饱览山水风光的新奇刺激,那紧张工作的疲劳和烦恼就能烟消云散,他们即使多花一点钱也是心甘情愿。所以,拥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新奇想法,这就是经营致胜的要诀。”

如何驾驭那些飘忽不定的精灵——新奇的想法?

(1)及时记录下来一些想法

人们在工作、生活、交际和思考过程中,常会出现许多想法,而其中的大部分都会因为不合时宜而被人们放弃直至彻底忘却。

其实,在创新领域里,从来就不存在“坏主意”这个词汇。三年前你的某个想法也许不合时宜,而三年后却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主意。更何况,那些看来是怪诞的远非成熟的想法,也许更能激发你的创新意识。

如果你能及时地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那么,当你需要新主意时,就可以从回顾旧主意着手。而这样做,并不仅仅是为了给旧主意以新的机会,更是一种重新思考,重新清理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轻易地捕捉到新的创新性的思想。

(2)自己向自己提问

如果不问许多“为什么”,你就不会产生创新性的见解。

为了避免这个常犯的错误,成功总是透过所有的表面现象去寻找真正的问题。他们从来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理所当然的结果;他们也从来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那些不明确的,看来似乎是一时冲动之中提出来的问题,往往包含着更多的创新思维的火花。

(3)经常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有了想法,不管是什么样的想法,你都应当表达出来。如果是独自一人,你就对自己表达一番;如果你身处群体之中,不妨告诉其他人,以便和你共同进行探讨。

一个人一生中的大多数想法,都被无意识的自我审查所否决。这种无意识的自我审查机制将一切离奇的想法都当作“杂草”,巴不得尽快地加以根除。

循规蹈矩的心境里没有“杂草”,但循规蹈矩的心境也没有创造力。你想要的创造力,就必须照料好每一株“杂草”,把它们当作一株有潜在经济价值的新作物。

把你的不寻常的离奇想法说出来,把它们从头脑中解放出来。一旦它们进入到交流领域之中,便能够免受无意识领域中自我审查机制的摧残。这样做,使你有机会更仔细更充分地去审视、探索和品味,去发现它们真正的实用价值。

(4)永远充满着创新的渴望

满足于现状,就不会渴望创造。没有乐观的期待,或者因为眼前无法实现而不去追求,都会妨碍创造力的发挥。

发明家和普通人其实是一样的人,所不同的是,他们总是希望有更好的方法。

系鞋带时,人们希望有更简便的方法,于是便想到了用带扣、按扣、橡皮带和磁铁代替鞋带;煮饭时,人们希望省去擦洗锅底的烦恼,于是便有了不粘锅的涂料……

所以这一切,都来源于改进现状的愿望。

(5)换一种新的方法来思考

墨守成规不可能产生创新力,也无法使人脱离困境。

有人喜欢用比较分析法来思考问题。面临选择,他总是坐下来将正反两面的理由写在纸上进行分析比较。也有人习惯于用形象思维法,把没法解决的问题画成图或列成简表。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去思考,或交替使用各种不同的思考策略呢?

试试看。也许,最困难的选择也会迎刃而解。

(6)有了创新性的想法,一定要努力去实施

有了创新性的想法,如果不去努力实施,再好的想法也会离你而去。想努力去做,却又因为短期内收不到成效而不持之以恒,你也会同成功失之交臂。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是他的至理名言,也是他的经验之谈。坚持努力,持之以恒,才会如愿以偿。

另外,创新与创造的能力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创新与创造的最佳年龄是在25~40岁之间,这是一个最容易取得成功的黄金时代。

而另外一位学者麦尔斯则认为:在18~49岁这个年龄段,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几乎都处于最高水平,尤其是比较和判断能力,这对于创新与创造是非常有益的。

一个权威机构曾作过一次统计,发现在公元600年到1960年之间做出过1911项重大科学创造的1243位科学家和发明家,获得成就的最佳年龄,也是在20多岁至40多岁之间。

创造与创新有个最佳的年龄段,并不等于排斥人们在其他年龄段做出成就的可能性。莫扎特5岁时发现了三度音程,并据此谱写了小步舞曲。而摩尔根发表基因遗传理论时,却已是60岁的老人了。一些科学家、政治家和企业家50岁以后的智力水平甚至高于他们的年轻时代。

5.把问题倒过来想

善于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按照常理去想问题,就会取得非同一般的成效。这就是说,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够化解问题。

有一个小寓言,说的是美国有一家大百货公司,门口的广告牌上写着:无货不备,如有缺货,愿罚10万。一个法国人很想得到这10万元,便去见经理,开口就说:“潜水艇,在什么地方?”经理领他到第18层楼,当真有一艘潜水艇。法国人又说:“我还要看看飞船。”经理又领他到第10层楼,果然有一艘飞船。法国人不肯罢休,又问道:“可有肚脐眼生在脚下面的人?”他以为这一问,经理一定被难住。经理也的确抓耳挠腮,无言以对。这时,旁边的一位店员应道:“我做个倒立给这位客人看看!”

今天,人们都已经熟悉了逆向思维的方式,但遇到了实际情况,特别是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人们还是习惯于常规思维。因此,很多实际可以解决的问题,也就被人们看成无法做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美国麦克公司董事长库里·恰克,以前只是一个小商贩,靠做小生意起家。

那一年,他把所有的本钱取出来,购进了一大批日本货,准备在美国出售。不料进货不到两天,还没来得及出售,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件发生了,美国人抵制日货,使库里·恰克面临破产的边缘。库里·恰克有苦难言,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眼看就要泡汤了,他整天坐在椅子上,面对堆积如山的日货长吁短叹,度日如年,几乎想要跳楼自杀。

半个月后的一天,突然一个起死回生的想法涌上了他的脑海,他认为这个生意点子大有一试的价值。于是,他就在他的商品广告单上用红字写下这么一句话:“美利坚的同胞们,买日货是爱国的最好表现,有爱国心的人不可不买。为什么呢?在跟日本打仗的现在,如果人人都买日货,就等于省下一批国内资源。这部分资源就能作用于军需品,增强美国的国力。”这寥寥数语发生了很大的作用,看到广告单的人都纷纷买他的日货,这样他的日货很快就卖光了。

面对人生旅途中的诸多难题,从正面去想无法解决时,不妨打破常规,从另一方面或另一角度去思考。就像本来濒临破产的库里·恰克,把抵制日货改变成提倡购买日货,结果他不仅没有亏本,反而赚了一大笔。

6.抛弃从众心理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墙上画出AB、CD、GF三条线段,找5个人分别进去辨认,指出哪条线段最短。前4位都说AB线段最短,第5个人进去后发现,不论怎么看,都是GF线段最短。他出来后,心理学家问他,他却回答是AB线段最短。心理学家告诉他,实际上他看的没错,确实是GF线段最短。前4位都是心理学家的助手。那么为什么第5个人明知GF线段最短,却回答AB线段最短呢?

第5个人说:“前4位都说AB短,我也就认同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从众心理。犯这种错误的人绝不在少数,仿佛人多就占了优势,就胜算多一些。

法国著名科学家法伯也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捉了许多虫子,然后把他们一只只首尾相连放在了一个花盆周围,在离花盆不远处放置了一些这种虫子很爱吃的食物。一个小时之后,法伯前去观察,发现虫子一只只不知疲倦地在围绕着花盆转圈。一天之后,法伯再去观察,发现虫子们仍然在一只紧接着一只地围绕着花盆疲于奔命。七天之后,法伯去看,发现所有的虫子已经一只只首尾相连地累死在了花盆周围。

后来,法伯在他的实验笔记中写道:这些虫子死不足惜,但如果它们中的一只能够越出雷池半步,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命运也会迥然不同,最起码不会饿死在离食物不远的地方。

是“从众心理”害死了这些虫子。当然,让虫子摒弃自己固有的习性难免苛求,虫子毕竟是虫子。但是,人呢?有多少人因为从众心理的支配而步入人生的泥潭?

一切的创新,都是智慧的产物。它的本质是不同流合污,是特立独行。众口铄金,三人成虎是不会创出什么新意来的。英国的布莱克说:“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这句话对每个有志于培养自己智慧的人来说,当属至理名言。

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加州,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在那里发现了金矿。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于是三五相约,呼朋引友,纷纷向加州进发。

当时只有17岁的农夫亚默尔也满怀希望地投身于加州“淘金热”的洪流之中,梦想着自己此去定能抱个金银娃娃回家,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

淘金梦是美丽诱人的。太多太多的寻梦人从天南地北、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一时间加州人山人海,满眼望去,皆是淘金者。

然而黄金毕竟有限,在这么多人的开掘之下,显然已越来越难淘了。金子难淘反倒在其次,由于大批淘金者的涌入,使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成了大难题。再加上当地气候非常干燥,水源奇缺,简直到了水贵如油的地步。恶劣的生存环境,不但破灭了许多人的淘金美梦,而且还把自己的命留在了异地他乡。

只有17岁的亚默尔当然也不能例外,和大多数人一样,虽然历尽了千辛万苦,还是没淘到金子。干渴、缺衣少食,几乎被折磨得半死。到底该怎么办呢?

望着水袋中一点点舍不得喝的水,亚默尔豁然开朗,他突发奇想:“淘金的希望是这样渺茫,与其在一棵树上吊死,倒不如去卖水呢!”

亚默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伴,立即引来了人们的各种嘲讽。

但亚默尔对他们的冷嘲热讽无动于衷。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继续挖金矿的努力,将手中挖金矿用的铁啊镐啊,都变成了挖水渠的工具,将河水从远方引入他挖出的水渠中,用细沙将水过滤,变成清澈甘洌的可饮用之水。随后,他买来若干个大桶,将水装进去,挑到山谷的入口处,一壶一壶地卖给那些淘金人。因为水在此地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市场,而且他做的生意几乎是无本的,在很短的时间内,亚默尔就发财了。

当许多人沮丧着空手而归时,亚默尔的怀里已揣到6000美元。别小看了这6000美元,在当时可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目。

黄金确实比水珍贵,挖到黄金也确实能发大财,这是确定无疑的。然而金子毕竟很有限,在难以计数的淘金者面前,它们少得可怜了。这也就是说,就算真的能够淘到金子,也将是微乎其微的。更何况当时加州的自然条件恶劣,生存环境也正在对人类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再这样随大流儿一起干下去,显然是不明智的。

年仅17岁的亚默尔却另辟蹊径,选择了卖水之路。虽然朋友极力反对,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当别人两手空空无功而返时,他的腰包里已鼓鼓地揣进6000美元,这不能不说是智慧为他创造的丰厚财富。假如他也和其他人一样,17岁的生命能否延续都是未知数,更别提什么6000美元的财富了。

墨守成规,随波逐流就是长眠不起,就意味着智慧之泉的枯竭和创造力的苍老。而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则标志着异军突起和独领风骚!

7.重要的是突破自己

再生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

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作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

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

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重新得以再过30年的岁月!

在我们的岁月中,有时候我们必须作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摒弃,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技能,我们就能发挥我们的潜能,创造新的未来!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改革的勇气与再生的决心……

现实生活中,像时尚一样,容易落后的不是你的衣服,而是你的想法和能力——对待工作的态度。为什么人能够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因为人有创新能力。有创新能力,这就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创新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是在学习过程当中形成的观察、比较、思考、推理、筛选、传承、改造、发展等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能力实际上是一种推陈出新的能力。

无论如何打开创造之门是内因和外因的结合,而且最重要的是要突破你自己。一是要有良好的心态。任何人都要经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在这种变化中,你就要学会生活的方法,提高你的心理承受力。二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仅有理想、目标是不够的,不知道怎样一步步去做是不行的。关键是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切身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取得成功,才能不断地激发创造力,培养起创新精神。

给大脑充点电

如果说聪明的大脑是一棵常青树,那么知识则是保证这棵常青树常青的活水。

如今,知识的新旧更替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呼啸而至,一个不懂得持续学习、给自己大脑充电的知识分子,不消几年就会成为新文盲。

没有知识是可怕的,当年我们的先辈们系起红头绳,用狗血牛粪攻击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时,就饱尝了苦果。

幸好,知识是可以取得的东西,今天没有知识,明天可以拥有,只要你肯学习、学习、再学习。莎士比亚告诉我们:“知识是我们借以飞上天堂的羽翼。”

1.学习代表着进取心

有些人认为,学习只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并且早已走向社会了,因而没有必要学习,除非为了取得文凭。

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在学校里自然要学习,难道走出校门就不必再学了吗?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就已经够用了吗?

其实,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我们在实践中边学边摸索。

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不学习,我们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有些人走出学校投身社会后,往往不再重视学习,似乎头脑里面装下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再学会涨破脑袋。孰不知,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数量十分有限,离实际需要还差得很远。

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以更大的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地投身到工作和事业中。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因此,学习已变成生存必要的选择。

年轻时,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懂得学习,就会获得足够的知识。大凡杰出的人,都是终身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人。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即使再忙再苦再累,他们也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学习既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又是他们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在他们看来,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使他们的思想、心理和精神永远年轻,也使他们的事业日新月异。

纽约市戴尔·卡耐基学院的一位学员名叫埃德·格林,他是一位十分杰出的推销员。当时他的年收入能超过7.5万美元,相当于在今天经济条件下的12万美元。格林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的爸爸带我参观了我们家的菜园。爸爸可以说是当时那个地区最好的园丁,他在园子里辛勤耕作,热爱它,并且以自己的成果为荣。当我们参观完之后,爸爸问我从中学到了什么?

而我当时只能看出来爸爸显然在这个园子里狠下了一番工夫。对这个回答爸爸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对我说:“儿子,我希望你能够观察到当这些蔬菜还绿着时,它们还在生长;而一旦它们成熟了,就会开始腐烂。”

格林说:“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我来上这门课是因为我认为自己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坦白地说,我确实从其中一节课中学会了一些东西,那使我完成了一笔生意并得到上万美元,而我曾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试图做成它。我所得到的这笔钱能够付清我这一生接受促销培训的所有花费。”

在人生的这场游戏中,我们应当保持生活的热情和学习的热情,不断地吸取能够使自己继续成长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彼得·扎克这样阐述这个观点:“知识需要提高和挑战才能不断增长,否则它将会消亡。”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一旦离开学校,就不再继续学习了。前几年,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次调查,发现许多人家里根本没有买过什么新书,书架上放的几乎全是在校学习期间的课本。这反映了一个事实:上班后许多人不再读书,不在工作之外求知,往往把时间浪费在闲聊与看电视上。电视节目固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电视节目都如此。我们更应该学一些工作之外的新东西,以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自己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这样才能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中立于不败之地。

2.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只不过我们尚未意识到或是尚未开发出来而已。而成功者就是通过不断地拼搏与学习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财富。

也许有人要问:这笔财富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没有觉察到。

这笔财富其实就是隐伏于每个人身上的巨大潜能:自我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之所以没有觉察到的原因,是因为它犹如一座矿藏,不是俯身可拾的,是需要一个从开发到利用的过程。而成功者在现实生活中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开采这座矿藏。这种内在的潜能一旦与现实环境结合,便以财富的形式固定下来,包括无形的和有形的财富。虽然不同的成功者所处的现实环境不同,有的取材于政治,有的取材于经济、有的取材于文艺……但他们源源不断的财富之源都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奋斗不止。

学习始终贯穿于成功者的整个奋斗历程。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志。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才可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那种高尚的人!学习便是这一完成人生飞跃的翅膀。

3.学习不必艰苦但要刻苦

美国的密歇根州詹姆斯敦小学的一位老师给他的学生们布置了一项非同寻常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给当地企业写封信,提出一个尽可能荒谬的要求。小学生凯特于是写信给当地的一家快餐连锁店说,她希望能终身免费吃炸鸡,因为这是她的最爱。同时她还很有礼貌地称,如果这个无理要求被拒绝,她也会表示理解。结果这家快餐店竟答应了凯特的要求,因为连锁店的经理和其他人都觉得,凯特把这家店的食品当作自己的最爱是他们的荣幸,更何况她还那么诚恳。

对凯特的老师来说,这个作业其实并不特殊,他每年都会让五年级的学生们写这样一封信,目的是使写作更富趣味。今年还有两个学生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一个可以在一个月内免费喝巧克力牛奶,另一个获准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饭店免费举办一个冰激凌晚会。当然大部分学生提出的要求都遭到了拒绝。比如有一个学生写信给一位六年级老师,希望自己下一学年可以免做作业,结果当然没有被答应。

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得到的语言的、社会的、感情的、创造性思维的收获比我们小时候做惯了的《给爷爷的一封信》要好得多。什么时候,这种学习方式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变得不再特殊,那我们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会学习的人,把学习看作是一件有兴趣的事;不会学习的人,把学习看作是一件很苦的事。但“艰苦”和“刻苦”是不同的!艰苦是把学习看得很困难,而刻苦是把学习看作是一件应该下的工夫,并且是下苦功来完成的事。看待学习的观念不同,对待学习的态度自然也不同。艰苦是被动的学习,刻苦是主动的学习。

4.以成功者为师

学习并非单停留在书本上。社会是一所大学,到处都有学习的机会。向成功者学习就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每个人成功的方法都不一样,譬如说,有的人成功是因为背后有个“伟大”的爸爸,有的人是因为娶了一个能干或很有钱的老婆,有的人是因为有人提拔,但也有人是从基层一步一步通过自己苦干实干地爬上来……

面对未来,遥想“成功”二字,你是不是也有无从迈步的迷惑?如果有,不妨看看别人的成功原因,学习一下他们的“成功模式”!

也许你会问:学习别人的成功模式就能成功吗?

答案是:“不一定。”因为一个人是否成功还受到个人条件、努力的程度和机遇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学习别人的成功模式就可以成功;但至少成功模式是一种指引,让你有方向可循,这绝对比茫无头绪,不知何去何从好过千百倍。

那么,如何找到一套“成功模式”?

首先,你要找出一位你认为“成功”的目标人物。这个人可以是你的朋友,可以是你的亲戚、长辈、同事,也可以是有名望的社会人士,更可以是书里的传记人物。你可以向他们请教他们的成功之道。一般来说,人人都喜欢谈成功而忌讳谈失败,所以他们会不吝啬地告诉你他们的成功经验,至于社会人士的成功之道,则可以从报章杂志得知,传记里的人物成功之道,传记里也会说得很清楚。

任何人的成功模式都有可能套用在你自己身上,但有几种“模式”你必须排除,绝对不可“套用”。

——因机遇而成功的人。因为他有机遇,你可不一定也有那么好的机遇;而且机遇是不可等待的。

——因家族支持而成功的人。例如有一位“伟大”的父亲或庞大的产业。这种人的成功比一般人省力许多,你若无此条件,则这种人的成功是不值得学习的。

——因配偶的才干或金钱而成功的人。你不一定也会有个能干或有钱的配偶。

——因某人提拔而成功的人。因为你不一定也会碰到愿提拔你的人。

——因不走正道而成功的人。不走正道危险性很高,这种险不能冒,也不值得冒。

那么,该选用什么样的“成功模式”?

你应该选择靠自己而成功的“成功模式”,而且这个人最好是和你同行,所处的环境、个人条件和你接近。你可以把他的成功经验归纳成以下几点:

——他是如何踏出第一步以及第二步、第三步?

——他如何积累实力?

——他如何突破困局,超越自己?

——他如何管理内外的人际关系?

——他如何规划一生的事业?

你可以照着做,当然也可以只模仿其中的若干方法,或是根据他的模式来修正你的方向。

不过,“成功模式”再好,关键还在于执行,你若不当一回事,则这模式就不能发挥效用。说穿了,成功模式就是“努力”二字而已,肯努力,就会有实力。有实力就会带来好机遇。

生活是一部“无字书”,唯有善读者,方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5.失败者亦可为师

“以失败者为师”与前述的“以成功者为师”并不存在矛盾。“以成功者为师”强调的是学习别人的成功之处于以自用,而“以失败者为师”强调的是学习别人的失败之处以为自己规避。因此,它们其实存在辨证的统一。

“以失败者为师”实际上是一个事业颇有成就的企业家的话。

他说,一般人都是以成功者为师,把成功者的成就当作奋斗的目标,有些人还遵循成功者的模式,构筑自己的未来。这也没什么不好,人总需要“希望”来鼓舞。但一切向“成功者”看齐却有可能使人坠入一种幻觉当中,认为“我也可以成功”!殊不知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很多条件配合的,并不是一蹴而就;另外,成功者的成功模式因为个性、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所以在“以成功者为师”的同时,也要“以失败者为师”,把失败者的失败当成一个案例,仔细探查失败的真正原因,以此作为自己的警惕,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位企业家说,他从创业开始到现在,都会仔细观察同行及非同行的失败原因;别人是在失败中汲取教训,他是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因此他不但顺利创业,而且发展得非常稳定。或许稍嫌开创不足。他说:企业的“存在”比“壮大”更重要,因为有“存在”,才可能“壮大”,若为了“壮大”而失去“存在”,那就失去创办企业的目的。何况失败是痛苦的事,更有一失败就永无再起的可能,所以,“避免失败”比“追求成功”更重要。

任何失败都是有原因的,不管是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不过要了解失败者的失败原因不太容易,失败者往往不愿意谈失败的过去,因为这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如果你找到失败者本人谈,他大概也不会告诉你真相,他只会告诉你,他的失败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朋友拖累、银行紧缩银根,或是被出卖、被骗、被倒账……属于他个人的能力、判断、个性上的问题,他是不会告诉你的;何况有些失败者根本不知道他失败的原因。因此要了解失败者的失败原因,你得多方收集资料,参考专家的分析、同行的看法,至于这位失败者的个人条件,可从他的朋友处了解。

当把资料收集够了,把它一条条列出来,仔细分析,再归纳成几个重点。

不过并不是了解就算了,你必须把你所观察、分析到的东西拿来检验自己,和失败者的一切做个对照比较。如果你的个性、能力和其他主客观因素都有和那失败者相似之处,那么就要提高警觉。弱的地方要加强,不好的地方要改善,这样你就可避免和那失败者犯同样的错误,成功的概率自然会大为提高。

除了自己经营事业要以失败者为师之外,一般做人做事也应以失败者为师。

在做人方面,看看谁和谁处不好,谁得罪了谁,谁不受欢迎,参考他们的个性,观察他们平日的来往和作为,你就可以知道他们做人失败的原因在那里。

在做事方面,“失败者”的例子更多,这里所谓的“失败”包括做得不尽完善的事,这些事一般都会由主管开会进行检讨,这种检讨有时只是应付应付,但因为近在身边,所以不管检讨是不是在“应付”,你都会有不错的收获。

曾有一将军说过,两军对阵,谁犯的错误少,谁就得胜。做事也是一样,犯的错误少,成功的概率就提高,而要减少错误,就是“以失败者为师”,这种教训并不需要你以失败去换取多么划算!

6.向不同行业的人学习

我有个同学,念大学时他就显得比别的同学懂得多,毕业十几年后见到他,他还是比我见多识广。

有一次聊天,他无意中说出他喜欢向不同行业的人吸取新知识。真是一语惊醒糊涂人,难怪他一碰到我就一直和我谈我的工作,而我对他那一行却如同雾里看花,一知半解。

他告诉我,他在念书时就有这个习惯,除了看报、看杂志,充实专业知识,他还会想办法和别的科系的同学聊天,所以有些科系他虽然没有进修,但多少都懂一些。此外,他也和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同学聊天,所以才到大三,就已像一个在社会上做了好几年事的人一样练达。

走上工作岗位后,他让这个习惯成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他和同一单位,不同专长,不同背景的人聊天,也和不同单位的人聊天,更和非本行的外界人士交朋友。

他的做法是这样的:

在有聚会的场合,交换过名片后,他会在恰当的时机挑选一个具有新闻性的话题,向他“锁定”的对象发问。大部分人都喜欢在公众场合中受到注意,有人发问,当然恨不得把所有时间包下来,好好讲个痛快。所以问的问题或许不很专业,但得到的回答却很专业。而因为这一问,也交到了朋友——那么多人只有你问我,当然就对你有特别的印象啦!于是他会准备第二次见面。

如果是“非聚会”的一般场合,他会恰当地和对方聊一下,几乎每个人碰到他,都会很乐意说一些,因为他的发问,给了对方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当然话匣子就关不住。

因此,我那位同学知识面的“广博”就不意外了。

他现在是一家外资公司的经理,而他的升迁和他的“习惯”是不是有直接关系不得而知,但没有直接关系至少也有间接关系,因为对不同行业了解得多,有助于对本行业的判断和思考,至少朋友多,做事也方便。

至于如何“向不同行业的人吸取新知”,我的同学也提出一些要诀。

——要抱着“请教”的态度。谁都不敢自诩是“专家”,但有人向自己“请教”,可能就会轻飘飘起来。你用“请教”捧了他,他不“知无不言”才怪!但要记住,千万不要和对方辩论,宁可多提几个问题让他解释;辩论不会有结果,而且了解对方的行业才是你的目的,你辩赢了,还会失去可以成为朋友的人!若对方不愿和你辩而冷淡以对,你不是更自讨没趣吗?

——妥善找寻问题的切入点。你总不能开口就说“请你介绍你的行业”吧?太幼稚的问题,对方有时会不耐烦,懒得回答,让你“满面全豆花”!“切入点”如何找?方法是多看报章杂志,广泛了解社会的脉动,例如碰到律师,你就可问他赦免死刑犯的问题。如果一时找不到,从景气问题下手准没错。

——态度要诚恳、认真,不要给人“只是随便问问”的感觉。最好能做笔记,对方看你做笔记,想不感动也难。

——不要急于求成。太急于了解对方的行业,会让对方以为你别有所图而采取闪躲的态度。先交朋友再了解,这样就不会打草惊蛇。一次了解一点,彼此熟了,自然就可以作深入的了解了。

总之,不要认为和你不相干的行业就和你的工作不相干,各种行业都有依存关系的。所以,打开你的心灵大门,去接纳各种不同的背景、不同行业的人,向他们学习吧!

7.学以致用为正道

知识只有在运用时才能产生力量。一个人不能为学习而学习。人之所以学习,其目的应该是增加智慧,提高品格,使我们更向上、更幸福、更有用,在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的时候,使我们更善良,更热情,更能干。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这是成功者必须做到的。

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后,又作了补充,他说:“学问并不是各种知识本身,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这也就是说,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与之相应的能力,运用与知识之间还有一个转化过程,即学以致用的过程。

如果你有很多的知识但却不知如何应用,那么你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鲁迅说:“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死的知识不但对人无益,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可能出现害处,就像古时候纸上谈兵的赵括无法避免失败。因此,我们在学习知识时,不但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熔炉,把所学知识在熔炉中消化、吸收。

我们应结合所学的知识,参与学以致用活动,提高自己运用知识和活化知识的能力,使自己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提高能力、增长见识、创造价值的过程。我们还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把两者的关系调整到最佳位置,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和作用。

同类推荐
  • 男人一定要赚钱

    男人一定要赚钱

    有人说,财富是男人强而有力的补药,的确如此,男人没有钱,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都会一筹莫展,作为男人,在社会中生存,一定要会赚钱!这样才有做男人的尊严,才有做男人的自信,才有做男人的风度!因此,我们提出“男人一定要赚钱”。这并非口号,而是做一个优秀男人的基石!本书以时尚,轻松的语文告诉现代男性,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赚钱和理财能力,努力打拼,做一个成功、富有的男人!
  • 成事在人:企业人才学八经

    成事在人:企业人才学八经

    《成事在人——企业人才学八经》里给你提供的智慧——它像一盏航行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无论你是大企业家,还是家族式公司的老板。该书都能在您阅读后,告诉你一个如何管理人才,如何与下属交流、沟通,提供立竿见影的平台。
  •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聪明人与糊涂人做事的区别在于:前者用脑子做事,懂得谋事与谋势;后者为做事而做事,光做不想。国魏救赵——从痒处动手,在要害楔钉;以逸待劳——精力越充沛,胜算就越大;笑里藏刀——不妨以柔制人,谈笑决断大事;借尸还魂——善于借力,会借者赢;金蝉脱壳——留住退路,才有生路;指桑骂槐——间接暗示,恰到好处;苦肉计——能吃第一等苦,乃能做大事。
  • 聚焦

    聚焦

    女人最害怕的是三十岁,如果你已经到了三十三岁,突然面临要重新开始的人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一次阑尾炎手术,让两个处于年龄分水岭的女人相遇了。一个是拥有幸福婚姻的顾南,一个是有拥有大好前途的女医生安北,“麻醉觉醒”的事故,改变了两个女人的命运,顾南为此陷入婚姻的困惑,安北为此丢了工作。两个女人势同水火,甚至有同归于尽的愤恨,就是在这种心态下,她们又在新闻聚焦二十分的新闻组相遇了。在电视台,还有同样三十三岁仍单身女强人罗沐寒,傲娇的二十九岁美女琳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聪明小姑娘杨晓武。五个女人一台戏,同一单位,同一公寓,她们争斗,敌视,到互相珍惜理解,上演了无数精彩的戏码。这是一台女性成长的戏,也是描写新闻工作者的戏。新闻聚焦二十分火热播出,道出了世间百态,也道出了新闻工作者不怕死的敬业精神。
  • 学会来事儿的艺术全集

    学会来事儿的艺术全集

    常人们说某某人“会来事儿”。大都是一种肯定性的评价。可以说,学会来事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门深谙人情世故的学问,是一门以精通实用社会学和心理学为前提的大学问。只有做到“会来事儿”,才会使自己少吃亏。少碰壁。少栽跟头。只有做到“会来事儿”,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在社会上常立不倒和百战不败的人才。
热门推荐
  • 她是我命,不是梦

    她是我命,不是梦

    他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她打得过小三斗得过流氓!问世间最好听的情话?他:许我三千笔墨,绘你绝世倾颜——宛然!问世间情为何物?她:即便繁花殆尽,我依然爱你!——峻轩【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他迷失于星光

    他迷失于星光

    高冷暴躁学霸和迷糊鬼马伪淑女的故事。
  • 仙人李小狼

    仙人李小狼

    此书重启。新的小狼,新的魔卡少女樱,新的世界观,会有什么变化与情节呢……新的修改,应该会变得更有趣了吧。
  • 龙之国度龙腾凤舞

    龙之国度龙腾凤舞

    一个从山沟里出来的少年,携带着父母留给他的玉佩只身来到华夏国,华夏国因为多年前的一场变故,让整个天地充满了灵气。但是,地球只存在着北半球,南半球变得扑朔迷离。杨林为了探索这个世界的秘密却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
  • 牧云和尚七会语录

    牧云和尚七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是父母的远见

    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是父母的远见

    本书有6个大章,分别为父母的格局、眼界、修炼、领悟、呵护、关系,通过自身多年来带两个孩子的教养实践与心得,分析周国平、胡可、霍思燕、陶虹、涂磊等名人的教育实例,与社会上很多有关教育的热点事件;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明确指出父母的远见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警醒家长们不要把教育的重心全部放在如何让孩子“成绩单”更优异,掌握各种技能上,应通过正确的言传身教让孩子的心理、行为、习惯、情商、德商等得到良好的发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神王

    大神王

    青牛镇,传说中的青牛出生之地。展羽,青牛镇的一个小小猎户之子,当他踏上青牛山顶之时,一个新的世界出现在他的面前。神仙,长生不老,神仙的世界并非是逍遥自在,同样是有着凶险和杀戮。九转玄功,上古大圣流传出的神奇功法,在展羽的身上重新散发出神奇的力量。看一个小小猎人如何修仙,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