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48200000015

第15章 伏羲形象考略(4)

伏隆返回雒阳后,向光武帝奏明情况,帝又拜其为光禄大夫,令其再出使青、徐二州。建武二年冬,伏隆奉命和与新任的青州牧守、郡尉东进,许予隆有任命令长以下官员的权力。伏隆一路宣谕帝恩,未服者多来归顺,光武帝表彰伏隆的功绩,誉称其为西汉招抚齐王田广的郦生。伏隆任命张步为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掖县,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山以北和乳山河以东地区)太守。与此同时,逃亡的梁王刘永也派人封张步为齐王,约他共同反抗光武帝,张步贪图“齐王位”,态度犹豫不决。《后汉书·伏湛传附伏隆传》记载(8999999页),伏隆看张步的态度有变化,便劝道:“汉高祖与天下约,非刘氏不王,今可得为十万户侯耳。”张步不仅不听,反而劝伏隆背叛光武帝,伏隆拒绝,被步扣留,接受刘永封的齐王爵。伏隆被扣留齐地后,暗中使同行的汉吏伺机逃回雒阳,向光武帝呈上密书曰:“臣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危,授命不顾。又使人知步反畔(叛),心不附之,愿以时进兵,无以臣隆为念。臣隆得生到阙廷(指雒阳)受诛有司,此其大愿;若令没身寇手,以父母昆弟长累陛下。陛下与皇后、太子永享万国,与天无极。”光武帝阅书泪下,召见隆之父亲伏湛“流涕”以示之曰:“隆可谓有(西汉)苏武之节,朕恨不得使伏隆暂失节,先答应叛朕而后图生还也!”伏湛泣曰:“陛下大恩臣代子隆受之,但他不会为求生而叛陛下,生死由天命,守节尽忠是吾父子的天职。”未几,张步杀伏隆,“时人莫不怜哀焉”。伏隆为东汉的统一大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伏湛二子咸与少子翕。伏咸的事迹简略,《后汉书·伏湛传附伏隆传》云:“建武五年(29年),汉大军消灭张步割据势力后,光武帝‘车驾幸北海(治所在今山东昌乐东南),诏隆中弟(伏)咸收隆葬,赐给棺敛,太中大夫护送丧事,诏告琅邪作冢。’”湛的少子伏翕,袭父爵为不其侯,直至病逝。

2.伏胜第11代孙子的业绩

伏恭之子伏寿,累迁官至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伏隆之子伏瑗官至郎中,伏咸之子失载,伏翕之子伏光,袭父爵为不其侯。

3.伏胜第12至14代孙子的业绩

伏光去世后,子伏晨(湛的4代孙)袭爵为不其侯。他廉虚谨慎,待人亲切,酷爱读书,未做官。其外孙女被顺帝(126—144年)封为贵人后,始成为皇亲国戚,被封为特进。

伏晨去世后,子伏无忌袭爵。他承传家学,博学多才,以皇亲故,被顺帝任为侍中,再升任屯骑校尉。永和元年(136年),诏令无忌和“议郎黄景刊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注:中书,指皇宫内之书;诸子共计189家;艺指书、数、射、御;术指医、方术、卜筮),颇有贡献。元嘉中(151年),汉桓帝复诏令无忌与黄景、崔实等共同撰《汉记》。他又自采集古今资料,删著事要,撰写出上自黄帝,下至汉质帝的著作(8卷),号曰《伏侯注》。

无忌去世后,子伏质袭爵,官至大司农。

4.伏胜第15至16代孙的业绩

伏质去逝后,子伏完袭爵。《后汉书·皇后纪·伏皇后》(452页)记载:“献帝伏皇后讳寿,琅邪东武人,大司徒湛之八世孙也。

父完,沈毅有大度,袭爵不其侯,尚桓帝女阳安公主,为侍中。”伏完的儿女较多,知道名字者有伏典、伏寿(女)。献帝初平元年从伏姓宗族形成。

(190年)西迁都长安(今西安市西北),侍中伏完护驾,女儿寿被封为贵人。兴平二年(195年年,伏贵人被献帝立为皇后,遂拜完为执金吾。未几,献帝一行由长安东返雒阳,李催、郭汜欲劫帝西入(今陕西眉县),带军东追,护军狙击,被打败,献帝等退守曹阳。事情紧急,献帝一行乘黑夜渡河(今河南三门峡)入安邑(今山西夏县),“六宫皆步行出营”,伏后带缣数匹,备攀岭下坡使用。董承怕被叛兵追上,令扔掉一切财物,轻装渡河,便让持符节令徽以刀威胁夺伏后带的缣,杀侍奉的宫女,血贱皇后衣,皇后惊,不乱,尽心护帝。至安邑后献帝和皇后惊魂稍定,摆脱了生命危险,伏完等大臣才喘了一口气。回到残破的雒阳后,缺衣少食,皇宫、官署破烂,献帝伤感,泣,伏完等大臣予以安慰。建安元年(196年)献帝拜完为辅同将军,仪比三司。曹操迎帝于许(今河南许昌年后,掌握朝政大权,伏完“以政在曹操,自嫌尊戚,乃上印绶,拜中散大夫,寻迁屯骑校尉”。

汉献帝在许,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几乎是处在被软禁之中。伏完等见帝愁困,度日如年,对曹操的专横敢怒,不敢言。议郎赵彦常为帝陈言时政,为帝解忧愁,曹操担心其为帝谋划,对己不利,以莫须有罪名将其杀害。接着,曹操又相继杀害亲近献帝的故臣,朝野恐怖。董承的女儿是献帝的贵人,常入宫见帝,曹操忌恨,杀董承,又向帝索要其女欲杀,帝言董贵人已怀孕,不允,曹操恨帝。伏皇后看帝危在旦夕,“自是怀惧,乃与父完书,言曹操残逼之状,令密图之,完不敢发”。伏完去世后,至建安十九年(214年年,伏皇后给父亲密书事被人告发,曹操大怒,逼帝废皇后,帝不允。于是,曹操令人拟诏书,逼帝盖印强废,宣布伏皇后的罪状后说:“皇后寿,得由卑贱,登显尊极,自处椒房,二纪于此。既无任、姒徽音之美,又乏谨身养己之福,阴怀妒害,包藏祸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今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诏,其上皇后玺绶,退避中宫,迁于它馆。呜呼伤哉!自寿取之,未致于理,为幸多焉。”曹操宣读诏书后,让尚书令华歆与郗虑带兵入宫捕皇后,皇后惧,藏于夹壁中,被搜出押解至帝前。“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披)发徒跣(赤足之义)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郗)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杀之。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毋盈等十九人徙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伏姓宗族由此败落。

四、伏姓宗族与伏羲氏的辩证关系

从上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华古帝伏羲氏(宓羲氏等称)是有其人的,且是母系氏族部落的首领。其部落的诸多氏族播迁地十分广泛,几乎是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均有其踪迹和身影,而以甘肃天水较为集中,故曰“羲皇故里在天水”。

1.姓氏的产生年代和变化

就我国的姓氏说,是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先有姓(如伏羲、女娲为风姓)后有氏,且有区别。明代顾炎武《日知录》云:“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而五帝以来之姓已矣。”姓又与古代氏族的称号有密切关系,二者有时又互为代用。约代表2万年至8000年前的盘古氏,以及约代表8000至7000年前的有巢、有熊、有、燧人、华胥氏等,只知是氏族或部落首领,不知有姓氏。从炎帝神农氏、太昊伏羲氏始从伏姓宗族形成分别有姜姓、风姓之称等“姓产生于氏之前。五帝时三的中华民族不讲人伦关系,男女婚配血族相混,属杂交形式,所以伏羲氏为正人伦而建立姓的制度。姓由‘女’、‘生’组成,显然姓是源于女子为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所以当时子女从母姓。后来远古游牧部落的母系社会形态结束,以男子为中心的农业社会兴起,子女始从父姓,这也是由姓而氏的发展过程(前言2页)⑤。”由此可知,伏羲氏在中华姓氏的形成中贡献是相当大的。不过应当指出的是:原始社会内(尤其是周皇五帝时三)的姓或氏,并不是像后世这样,三三相相,后裔裔为一姓,而是有的为原姓,有的以氏族居地之之、水、地区或国等名称而自为姓氏,有的又以不同阶段的祖先名字或官号为姓,原因甚多。如风姓后裔有风、伏、宓等,姜姓后裔有姜、申、吕、许等,姬姓黄帝的后裔有姬、酉、祁、己、等等等《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为禹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89页)《史记·殷本纪》“太史公”曰:“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文王、武王的后裔,分别形成姬、卫、蒋、邢、毛等许多姓。《史记·秦本纪》“太史公”曰:

“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

从姓与氏的演变看,“夏、商、周三以前,姓、氏有别,机能各不相同:‘姓’是统系百世,以别婚姻;‘氏’则是别子孙以自由,以贵功德。因此,男称氏,女称姓,贵有氏,贱者众民无氏”(前言,2页)⑥。到了西汉时期,姓、氏已无严格的区别,司马迁记载的夏、殷、秦之姓氏,就是如此。

伏姓来自风姓,宓()又先于伏姓,互为相通。“宓与伏本为同一姓氏。据《氏族博考》云:伏、宓,同出伏羲氏,异文者,居之人以别族也。至汉代仍然相混,如‘宓子贱’亦作‘伏子贱’、‘宓生’亦作‘伏生’。至曹魏时‘宓妃’不写为‘伏妃’,可见‘宓’与‘伏’二字之分自曹魏始。”(175~176页)⑦伏姓的形式和演变过程,大体情况也和其他姓氏一样。

2.伏姓分布地与其远祖伏羲氏的关系

一般姓氏书都多说伏姓的郡望有平昌郡(南朝宋时,将顿丘郡改为徐州平昌郡,治所在顿丘,即今河南濮阳)、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及高阳(治所在今河北高阳)郡,称当地均有伏姓名门望族。此应当是南北朝以后的地望。从汉代伏姓家族、宗族的形成情况看,伏姓(宓姓)的宗族郡望应是琅邪郡,具体所在地应是东武。其家族裔支(因做官,避难或被流放)的分布地,则有鲁(今山东曲阜)、济南(今山东章丘)、不其(今山东崂山县西北)、长安(今西安西北)、雒阳(今洛阳)及涿郡(今河北涿州)等地。而羲皇故里上(后又称秦州,即今甘肃天水)为何未形成伏姓家族呢?我们认为与上在原始、三代至汉代多为戎氏居地有关。次之是秦州偏远,环境艰苦,世代为名儒的伏胜家人没机会到那里做官(赴边郡者多武将之故),迁去居住者也几乎没有。山东、河南地区处在黄河中、下游,经济、文化相比之下,比地处黄河上游的上要进步得多,且在原始社会及三代时,黄河中、下游的伏羲族人及其后裔较多,能世代延续,故至春秋有宓姓,至西汉有伏姓。这也是中华姓氏形成中的普遍现象,正是中国古代民族迁徙和东西、南北文化交流的一种反映。

总而言之,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伏羲氏是可信的,距今约7000~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大体可与其延续的世系史比附。其后裔从春秋始复见记载,至西汉形成伏姓宗族,东汉成为荣耀的皇后家族,多达百余口人,反转过来又更加证实了伏羲氏其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作者系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同类推荐
  •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长白山不仅拥有天池、瀑布、温泉、大峡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其中蕴含着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质朴耐劳、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奋斗、开拓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等。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 中华美德故事

    中华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热门推荐
  • 唯一:遇见最好的你

    唯一:遇见最好的你

    女主魅雨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一个身影,当她遇见男主的时候,两道身影重合在了一起,女主的曾经究竟是什么,会和男主有关吗?这两位傲娇遇见后,又会发生些什么呢?真相又是否会浮出水面呢……
  • 上天赐我三个愿望

    上天赐我三个愿望

    上天眷顾,让我可以重新开始我的人生,并且令我得到三个愿望,以及异能。从此,开始我的新人生。
  • 坚守最后的堡垒

    坚守最后的堡垒

    以SCP基金会收容失效为主,记叙了人类的一场浩劫,详细情节,内容为主
  • 回档2006年

    回档2006年

    一觉醒来,刘泰峰回到18岁……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再一次来……
  • 只属于你的爱之侓

    只属于你的爱之侓

    他们相遇在纯真的少年时代,许下最美的诺言;无奈离开在最纯的时光。再次见面,她已经遍体鳞伤他只为她一人拼命“晨,我会一直保护着你。”。时间过隙,几年之后她回到他的城市可一切都改变了。他的记忆没有她,而她也不相信他是他。再次重逢他们已经陌路,可爱情却从未离开。两人的爱恋拉开了序幕。他们的爱恋充满磨难一路上他们执手同行那终点是爱的港湾。我们年少的诺言是否都实现了,在爱的路途中我们是否放下了对方的手。这本书让你相信爱情,爱情应该两人彼此坚守,执手一路同行。
  • 在沈爷心上作妖

    在沈爷心上作妖

    被封印了千年的岁辞一醒来,发现自己不仅严重缩水。还被一个阴鸷恐怖的大佬捡回了家。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跑到哪里大佬都能找到?为什么她作天作地,大佬就是不嫌弃她。岁辞绝望了,“沈卿薄,老娘不跑了,你别追了。”浑身阴翳气息的男人将她禁锢在怀中,“宝宝,你要知道,你是我一个人的,再敢跑,腿打断。”他满身伤痕走到她面前,眉眼温柔地说道,“宝宝来,抱一下。”所有人都知道,沈卿薄爱她到了病态的地步。【1V1,双洁,很甜】
  • 终回

    终回

    苦情巨树花瓣飞扬,似是在笑似是在哭泣。望生崖上一尊望生雕像,看尽天下沧桑,回首却不见过往。有人以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坐于时间河畔,同天道下棋。有人风华绝代傲视群雄,她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却淡于史册。有人弹指间诸侯血染天地,却不为功名不为长生,只是为了曾经玩笑般的笑谈。有人在梦中忽远忽近的呢喃,不经意间搁浅了半世容颜。有人笑、有人哭、有人爱、有人恨,人生百态滚滚红尘。有雷自天而降,带着一个少年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是穿越还是轮回?故事也从这里开始诉说........
  • 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

    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智慧背囊:最让你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智慧背囊:最让你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近100多篇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感恩故事。一个轻轻的拥抱、一张小小的纸条、一份感激的心情……平凡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你感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你在学习和生活之余,有一点时间来关照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体味一下人生的美好,让你懂得以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接纳别人、成就自己,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希望,给别人带来真诚的祝福。
  •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4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4

    战国时期,在一个叫清溪鬼谷的山上(今河南鹤壁市),隐居着一位被尊称为鬼谷子的老人(本名王诩),他每天在山上看书、打坐、冥想,不与世人来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这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