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22000000004

第4章 张让是我爸,赵忠是我妈——东汉衰落的秘密

张让是谁?赵忠又是谁?答案是两个太监。

说到太监,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有些太监早已经“大名垂宇宙”了,比如明朝三大太监头子王振、刘瑾、“九千岁”魏忠贤,清末孝钦皇太后身边那位气焰喧天的内务府总管李莲英……

太监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一个特殊现象,因为古代都是家天下,为了保持家天下的血统纯洁,只有去了势的男人才可以进宫洒扫执役。太监本没有资格参与军国大事,那都是帝王将相们的事情,古代帝王历来严禁太监干政,违者重惩不殆。

当然这都是纸面上的禁令,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因为政治形势的变化,有些帝王就利用太监为自己的政治目标服务,但养虎遗患,最终导致太监势力尾大不掉,严重影响了政治稳定。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王朝的宦官之祸最为酷烈,头一个东汉,第二个唐朝,第三个明朝。虽然不能把这三个大一统王朝的灭亡全都算在太监头上,但太监干政却是导致帝国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东汉是第一个出现宦官之祸的王朝,在这里先讲一下,东汉还没有“太监”这个名词,到了唐朝才有的。在东汉之前,“宦官”也不全是去过势的男人,士人也是可以入宫当差的,秦末巨贼赵高极可能不是太监。直到东汉初年,朝廷才规定入宫的宦官必须全部由“阉人”当值。

东汉出台这个规定,是吸取了西汉皇帝身边幸佞乱政的历史教训。但人算不如天算,东汉统治者没有想到,他们的帝国被这伙阉人咬得千疮百孔。一阵狂风过后,帝国的神像轰然坍塌,只留下一堆华丽的碎片,供后人凭吊叹息。

东汉最强盛的时代,公认是光武帝刘秀中后期、明帝刘庄、章帝刘炟、和帝刘肇时期,也就是公元37年至公元106年。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刘秀历经十五年艰苦血战,消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军阀——盘踞在西川的公孙述,华夏一统。东汉帝国开始偃武修文,开创了又一个伟大的盛世。

刘秀是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开国皇帝,他的帝国绝对不是西汉简单的延续,刘秀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是难得的全才型统帅。在统一后到驾崩的这二十年里,中华大地上一片生机盎然,帝国重新焕发出了青春的光泽。

之后的汉明帝刘庄虽然崇尚法术,严于治人,曾经弄出“楚狱”大案,株连数万人,引发全国性的政治恐慌。但刘庄治下十八年,东汉帝国依然运行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史称“明帝即位,人无横徭,天下安宁”(《通典》卷四)。

刘庄死后,皇太子刘炟顺利继位。刘炟的性格和父亲不一样,刘庄严苛,而刘炟则性情温润如玉,待人宽和。但刘炟却宽容过了头,“孝章皇帝弘裕有余,明断不足,闺房谗惑,外戚擅宠”(袁山松语)。刘炟内宠窦皇后,外戚势力由此而大兴。又废立太子,开东汉衰落之始,王夫之就持这个观点。

不过刘炟对权力的控制力很强,但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死得太早了。章和二年(公元88年),三十一岁的刘炟去世,十岁的皇太子刘肇继位。实际上控制权力的是皇太后窦氏以及窦氏外戚,窦氏也是东汉第一家开张的外戚权力铺子,虽然刘肇的生母并不是窦太后,而是梁贵人。

窦氏外戚集团虽然是靠着皇太后窦氏上位的,但他们并非都是草包饭桶,比如窦太后的哥哥窦宪,也算是一代名将。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率军北击匈奴,将匈奴人赶出了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大漠故土,迫降二十万匈奴人,剩余的匈奴人潮水般逃向陌生的西方世界。

窦宪为人将才有余,德行不足,心胸狭窄。窦宪跟着妹妹发达之后,就开始摇头晃尾巴,对过去的仇家进行打击报复,猖狂至极。窦宪甚至连皇帝刘肇都不放在眼里,甚至图谋不轨。

刘肇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窦宪准备做什么,可他从小生在宫里,身边没有自己的势力。刘肇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从小陪伴他长大的宦官们。刘肇和以大宦官郑众为首的宦官集团结成了政治联盟,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刘肇借助宦官的力量发动政变,一举铲除窦氏外戚集团,夺回了最高权力。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中,最大的赢家无疑是宦官集团,以郑众封侯为标志,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上演了一幕幕历史丑剧。其实以刘肇的能力,控制这些宦官不成问题,不过刘肇犯了和他老爹刘炟一样的错误,短命!二十七岁时,刘肇就到九泉地府见祖先去了。

因为刘肇的儿子刘隆只有三个月大,虽然立为皇帝,但无法执政,只能由皇后邓绥临朝听政,以邓氏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再一次走上前台。不过此时宦官势力羽翼渐丰,他们已经不单纯是在宫里洒水扫地了,开始参与政务。史称东汉宦官“手握王爵、口含天宪”,政治力量不断壮大,已经可以和外戚集团平起平坐了。

邓绥的政治平衡艺术水平很高,在她治下,宦官们还都比较本分。但自从公元121年邓绥死后,太监们见没人管得了他们,又开始摇尾巴了。汉安帝刘祜虽然使用雷霆手段,废黜了邓氏外戚,但随后又重用皇后阎氏的娘家人。

东汉的外戚政治从来没有改变,只不过东家倒了换西家,风水轮流转,看大奖砸到谁的头上了。之前的刘肇夫妇虽然也用宦官,但他们有手段,能镇住太监们。

但之后上台的阎家外戚无德无行,阎皇后自己生不了孩子,就对皇太子刘保下辣手,杀死了刘保的生母李氏,并废掉刘保,汉安帝刘祜刚咽气,阎家外戚就改立旁支的北乡侯刘懿做皇帝。没想到刘懿命短,还没过足皇帝瘾就死翘翘了。

刘懿的死,让最近一直沉寂的宦官集团终于等到了翻身的机会,以中黄门孙程、王康、王国为首共十九个大太监,在章台门发动兵变,先杀掉和他们不一路的太监江京、樊丰,然后强行拥立刘保即位,就是汉顺帝。

阎太后和刘保有杀母之仇,刘保得势就意味着阎太后的逍遥日子过到头了。孙程的公公兵团直接把刀架在了阎显的脖子上,稍一用力,阎氏兄弟人头落地。阎太后有野心没能力,最终被废掉,没多久就郁闷死了。

宦官集团再一次在和外戚势力的较量中取得了完胜,在赌桌上赢家通吃,孙程等十九个主事太监全都封侯,出尽了风头。孙程出力最大,受封万户侯。

宋人刘克庄有词云:“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飞将军李广拼了一辈子老命,连个侯爵也没捞到,而东汉的太监却能封万户侯,真不知道历史到底在讽刺谁。

其实在汉顺帝看来,孙程他们再牛叉,说到底不过是自己家的高级奴才。一旦这些奴才影响到国家大事,刘保毫不犹豫下重手,孙程他们想扳倒名将虞诩,结果被刘保全部踢出洛阳城,哪凉快哪待着去。

虽然不久后刘保又把这些太监召了回来,孙程这伙强贼在官场上杀人越货,没他们不敢做的事情。刘保能把这些太监揉捏得恰到好处,“麾之即去,招则须来”,也是很有政治手腕的。

太监和常人不一样,他们没有生育能力,也没有什么远大抱负,他们眼里只有权钱二字。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还经常和其他派系的太监火并,弄得鸡毛满天飞。

直到汉顺帝之时,东汉的太监们虽然没少干涉朝政,但更多的是内部撕咬,他们的主要敌人是外戚集团。而外戚集团的主要敌人又是清流官僚集团,东汉这三股势力基本没有全盘交集,多是一对一的单挑,这种形势一直延续到汉桓帝刘志时代。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孙程那伙强贼早就变成了冢中枯骨。随后顶上来的一拨是以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为代表的新兴宦官势力,他们的主要政敌是汉桓帝刘志的内兄——大将军梁冀为代表的梁氏外戚集团。

梁氏外戚集团势力之大,东汉诸外戚无出其右,仅梁氏一门,“前后七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可以说大汉天下姓梁不姓刘。

东汉共有好几拨外戚执政,但没有哪一个像梁冀这么臭名昭著。汉桓帝刘志之前的皇帝是汉质帝刘瓒,刘瓒自幼聪慧过人,因为看不惯梁冀那副猖狂丑恶的嘴脸,当着满朝公卿的面说了一句“此跋扈将军也!”梁冀丢了面子,一怒之下,毒死了年仅九岁的汉质帝。

梁冀最大的敌人是清流官僚集团,但因为梁冀在汉桓帝即位后,依然对后宫指手画脚。加上梁皇后仗着哥哥的权势,在宫中为非作歹,结果把刘志逼得狗急跳墙。

刘志本来和清流官僚也有过节,名臣杜乔和李固当初就反对立刘志做皇帝,得罪了刘志。但还没等刘志报仇,梁冀就逼死了杜乔和李固,彻底得罪了天下清流。梁冀两面树敌,自然没好果子吃,刘志就决定先动手。

但刘志面临着和当初汉和帝刘肇同一个问题:手上无兵,刘志别无选择,只能通过单超等五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单超等人做事果敢狠决,一般来说太监要做大事,往往都是狠角。他们凑集了一千多武士,联合了朝中反对梁冀的官僚势力,以雷霆闪电之势打掉了梁冀,威福享尽的梁冀自裁谢罪天下。

上次孙程封了万户侯,已经非常牛了,但和单超相比,小巫见大巫。刘志出手真阔绰,一甩手给了单超两万户封邑!其他四个大太监最少的也得到一万三千户封邑。

在东汉历次由太监发动的政变中,没有哪一次比这次诛杀梁冀的后果更为严重。诛杀梁冀后,太监集团对朝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清洗,阿附梁冀的太尉胡广、司徒韩、司空孙朗这些重臣全部出局,太监们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最高权力。还有就是太监们为了进一步控制朝廷,开始担任朝中重臣职务,比如单超这个人模狗样的就当上了车骑将军。

不仅他们在朝廷上吃香喝辣的,他们的亲戚也都跟着沾了光,在地方上担任封疆大员。这些猫三狗四品行非常恶劣,得势之后,“辜较百姓,与盗贼无异”。不仅是他们的亲戚,他们的狗腿子也在外面欺行霸市。

本来东汉淳厚的社会风气被他们彻底败坏了,人心思乱,各地百姓为了活命,纷纷揭竿而起,史称“民不堪命,起为寇贼”。东汉帝国的墙根被这窝耗子咬得稀巴烂,在历史的狂风中摇摇欲坠,眼看着楼就要塌了。

此外,梁冀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外戚集团的萎靡不振,虽然之后还有窦武、何进两家外戚,但从此开始,外戚这股曾经的重要政治力量已经被边缘化了。东汉政坛的三足鼎立变成了两强并立,宦官集团和清流官僚集团因为没有了外戚势力做缓冲,直接面对面交上了火,从而导致局面更加不可收拾。

因为单超早死,其他四个太监都不具备单独掌控权力的能力,被以司隶校尉韩为代表的清流官僚集团给打倒在地,左悺自杀,具瑗被废。但宦官势力的生存土壤早已经形成,无非阿猫死了,阿狗换了件马甲再蹿出来。

五侯倒台后,接下来跳出来的是以侯览、曹节、王甫为首的公公兵团。因为形势发生了变化,侯览面对的不再是外戚集团,而是更占有舆论优势的清流官僚集团。公元167年底,刘志病死,继位的是十二岁的章帝玄孙刘宏,也就是著名的昏君汉灵帝。

虽然汉桓帝刘志的皇后窦氏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弟弟窦武出面主持朝政,但窦武实际上的身份不仅代表外戚集团,而且也应算进清流官僚集团。窦武为人正派刚直,和清流往来甚密,在他身边聚集了大量清流名士。这也引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典故: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的主角其实并不只是清流官僚,还有许多士林中人。他们虽然官职不高,有些还是白身,但他们和清流官僚同属一个利益阶层。许多清流派都是从士林中出来的,属于清流官僚的预备队,有些类似于明朝末年的东林党。

东汉末年的士林清流名号繁多,派系纷杂,按名望和地位划分,有“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窦武就是“三君”之首,是当之无愧的士林领袖,其他比较著名的人物还有陈蕃、李膺、张俭、杜密、范滂等人。当然我们还不能忘了,在“八及”中,还有一个刘表,后来的荆州牧,刘备的“同宗兄长”。

党锢之争的主要性质是夺权,因为宦官势力长期霸占权力的蛋糕,为非作歹,引发了清流士林的极度不满。清流士林都是孔圣人的门生,追求的是治国平天下,哪能容得下这伙阉人。

党锢之祸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还在汉桓帝刘志末年,河南尹李膺弹劾前北海郡太守羊元群在郡贪墨,结果羊元群花钱买通了太监,竟定了李膺反坐之罪。随后廷尉冯绲打死了因罪系狱的山阳太守单迁(单超之弟),而大司农刘祐上书朝廷,要求限制太监的经济掠夺。结果被太监们全都打下去了。

太尉陈蕃不服,上疏为三人喊冤,同时其他清流又集中向宦官在地方上的势力开火,触怒了宦官集团的利益。侯览等人立刻反击,因为他们处在强势地位,很快压制住了清流官僚集团,陈蕃、李膺等人被罢免。

看到太监们气焰嚣张,清流官僚当然沉不住气了,决定大举反击,这是党锢之争的第二个阶段。这次反击不同第一次打嘴仗,而是以窦武、陈蕃为代表的清流官僚准备发动政变,一举铲除宦官集团。

但窦武却犯了打击面过大的错误,他要杀尽所有太监!结果遭到了皇太后窦氏的反对。太监坏蛋多,但也有好人,比如丁肃、赵祐等人,他们人品正直,文学高深,深得士林敬重。窦武不分青红皂白,要把太监一锅端,结果那些本来置身事外的太监全都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

宫中所有太监为了活命,全部抱成团,打着窦武、陈蕃谋反的旗号提前发动攻击。虽然窦武手上有兵,但这些兵爷却非常怵那些阴险的太监,太监们在阵前一阵恐吓,窦武的部下一哄而散。窦武成了光杆司令,自然没好下场,除了皇太后被废,诛窦氏三族!

七十多岁的老太尉陈蕃率领八十多个门生横着刀,悲壮地闯进了承明门,要和太监们决一死战。鸡蛋碰石头,结果可想而知,陈蕃被杀,家族故旧全部禁锢,不许出仕。

党锢之争的第三个阶段过程更为火爆,窦武、陈蕃被杀后,士林大愤。天下士大夫以被禁锢的李膺为首,拿起了舆论武器,对宦官集团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舆论大批判。在舆论上彻底搞臭了宦官集团,几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宦官集团被批成了臭大粪,自然极为恼火,上次出手太轻了,再不给书呆子们点颜色看看,真不知道马王爷几只眼了。宦官集团决定这次将士林一网打尽,这也是党锢之祸的最高潮。

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十月,太监们在汉灵帝面前诬陷士林是钩党,年少的刘宏问何为钩党?太监们说士林“相举群辈,欲为不轨,是谓钩党”。只要被扣上了谋反的大帽子,那肯定是没好果子吃的。李膺被捕,下狱就义,李膺所有门生故吏全部遭到禁锢。

至于其他士林名流,宦官都没有放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追杀。最典型的就是张俭,被宦官追得走投无路,四处敲门求救。因为张俭在士林中的名声极好,天下人宁可自己家破人亡,也要收留张俭。这就是东汉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望门投止。

张俭可以说是党锢之祸中士林名气最大的一个,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没有逃跑,而是等着杀头,在临死前写下了一首著名的《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变态的太监们依然没有收手,下令凡“天下豪杰及儒学有行义者”皆为党人,全国上下顿时陷入了极度的政治恐慌中。东汉事,不可为矣!

东汉是彻底完蛋了,但太监们的好日子还没过完。侯览、曹节等人很快被时间淘汰掉了,顶上来的是以张让、赵忠为代表的十二个太监头子,史称“十常侍”。

要说东汉的大太监从郑众算起,已经有好几拨了,个个飞扬跋扈,但还没有哪一拨太监能比张让这一拨更牛叉。太监们虽然不能生儿子,但不妨碍他们认干儿子,张让的干儿子是谁?汉灵帝刘宏!

刘宏虽然是章帝玄孙,但他这一支宗室的社会地位很低,他父亲只做过亭侯。要不是刘宏中了大奖,进宫当上皇帝,他这辈子只能在社会最底层苦苦挣扎。刘宏知道这伙太监的厉害,根本不敢招惹他们,反而厚颜无耻地拜张让做了干爹。

搞笑的还不是刘宏拜干爹,而是刘宏拜干妈。刘宏的干妈也是一个太监,就是赵忠,不知道张让和赵忠是不是夫妻关系,呵呵。常人拜太监做干爹已经够丢人,何况还有个太监老娘。

刘宏脸皮够厚,不但不以为耻,反而到处吹嘘:“张让是我公(父),赵忠是我母!”就是本篇标题。七百年后,唐僖宗李儇也拜了大太监田令孜做干爹,就是著名的十君阿父,估计李儇就是从刘宏这得到了的启发。

张让和赵忠有了刘宏这么一个孝顺儿子,更加的不可一世。你不服?有本事你也认个皇帝儿子!

张让们和前几任太监主要在政界耍横相比,祸害更大,因为他们把贼手伸向了经济领域。历史已经证明,一旦经济崩溃,离翻船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宦官集团打着为皇帝修建宫室的旗号提高田税钱,公然掠夺百姓利益,他们则从中吃大头。宦官集团纵容自己的家眷故旧在地方上掌握权力,“父兄子弟布列州郡”,“辜榷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

实际上伸出黑手翻老百姓家钱柜子的还不只是太监们,皇帝刘宏历史上也是个有名的钱迷,爱财如命。刘宏搂钱的手段多种多样,最著名的就是刘宏开了一个权力铺子,公开批发官帽子。按官场老规矩,出价高的当大官,出价低的当小官,一毛不拔的树上凉快去。

刘宏和太监们合伙做生意,狠赚了一笔,吃得满嘴流油。他们都爽了,老百姓可都被逼得没活路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春,平地一声炸雷:巨鹿人张角举起了武装反抗汉朝统治的大旗!张角和两个弟弟以“太平道”为掩护,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联络口号,旗下汇集了数十万愤怒的百姓。他们头裹黄巾,扛着锄头,怒吼着冲州撞府。官府不给百姓们一个公道,老百姓只能自己去讨还公道,这就是历史上大大有名的黄巾大起义。

黄巾大起义规模空前,天下震动,更差点没把汉灵帝和太监们吓得屁滚尿流。虽然明事的中常侍吕强劝朝廷立刻对被禁锢的党人进行大赦,不然党人和黄巾万一合流,大势去矣。

刘宏虽然也照做了,同时官军大举出动,剿杀黄巾军。但不除作恶万端的十常侍以及宦官专政制度,根本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在宦官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藩镇问题又开始突显。因为地方藩镇通过镇压黄巾起义,开始暗中坐大,形成强大的独立藩镇,曹操、刘备、孙权最终埋葬了东汉王朝。

宦官集团专权作恶是黄巾大起义的直接诱因,郎中张钧愤怒地弹劾张让等人,结果可想而知。但自党锢之祸后,清流士林已经不成气候,在朝中完全是宦官集团在唱独角戏。在地方上,由于藩镇力量的强势崛起,他们成了东汉历史舞台上最后一拨和宦官集团抗衡的力量。

至于外戚方面,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死后,长子刘辩继位。因为刘辩的生母是何太后,所以何太后的异母哥哥何进当上了大将军,这也是东汉最后一支外戚势力。

但以何进为代表的这支外戚实际上只是个花架子,名为大将军,实际上兵权都控制在宦官集团手上,这是汉灵帝刘宏安排的。何进有名无权,自然不甘心被太监骑在头上,准备除掉宦官集团。而宦官们又不喜欢皇帝刘辩,想除掉刘辩,改立刘宏的次子陈留王刘协。

双方的矛盾不断激化,不过天下舆论基本上都站在何进这一边,比如随后在三国史鼎鼎大名的人物,袁绍、袁术、董卓、曹操、逄纪、荀攸等人。

形势对何进很有利,但何进为人少谋寡断,做事犹豫不决。席下首谋袁绍劝何进先发制人,可何进由于妹妹何太后的反对,不知所措,白白浪费掉了好机会。

何进这边还在磨磨蹭蹭,宦官集团已经开始下手了。张让等人趁何进进宫的时候,埋下伏兵,一举击斩何进。不过因为何进的军队并不是宫中人马,所以宦官们控制不了。以袁绍为首,何系人马开始绝望地反扑。

虽然最终结果外兵集团大获全胜,袁绍率兵闯进宫中,对太监势力进行血洗,“宦者无少长皆杀之,凡二千余人。”随后张让、段珪胁迫刘辩和刘协外逃,但被反对派的军队逼得走投无路,横竖是个死,甩掉小皇帝,投河自尽了。

至此,祸害东汉整整百年的宦官势力彻底覆灭,但陪太监们下地狱的,还有光武帝刘秀一手打拼下来的东汉帝国。之后的故事我们很熟悉了,各路诸侯为了能抢到最大的那块蛋糕,开始了火并。大浪淘沙,最后站在决赛场上只有三个人:曹操、刘备、孙权。

同类推荐
  • 回到古代做神探

    回到古代做神探

    一次意外,临猗回到了大唐盛世,成为一个小小的捕快,身带系统的他,本以为可以摆脱前世孤儿跟屌丝的身份,成为一个富甲一方的大富豪,但万万没想到,他的出现还有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一场阴谋,每一次水落石出时,都会被莫名破坏,临猗只能是依靠自身的系统一次一次的寻找着线索,寻找可以回到未来之路。
  • 战国魁雄

    战国魁雄

    古之魁雄之人,未始不负高世之志在接过小龙景光的那一刻起,命运的齿轮开始不断转动。天文十年,14岁的宇喜多四郎踏上了前往天神山城的道路。武士的荣光尚未黯淡,革新的曙光展露爪牙。以西国的一介浪人,直至天下之巅。不如归行方?天下人的征程!
  • 正德大帝

    正德大帝

    弘治十八年五月,一代中兴之主弘治皇帝驾崩。正德王朝的大幕正式拉开。自此伊始,大明帝国向全球亮出了他的獠牙。当帝国的战舰再次扬帆,带来的不再只是商品,还有枪炮与钢铁以及文明!当帝国的铁骑再次西进,留下的不只是鲜血,还有城堡与蒸汽!VIP全订读者群:673036420普通读者群:398359794
  • 火焰战刀花香:宁夏之书

    火焰战刀花香:宁夏之书

    本书从史、地、人、文四个方面架构宁夏的人文面貌、历史脉络以及文化地理,展示了宁夏大地上的历史人文风情。
  • 希腊的罗马之路

    希腊的罗马之路

    希腊,近代欧洲小国,重铸东罗马辉煌的过程,描述一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动荡岁月!君士坦丁十二世,领导希腊人民强势崛起!qq群1095973747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堕落天使

    你是我的堕落天使

    “就算你经历过无数男人,我爱你。你是我龙浩宇的女人,如果有一天你累了,我仍然爱着你。就算你堕落,你仍然是我的天使。”
  • 做人要活一点

    做人要活一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正清澈明净的水,是流动的水,是活水,一旦静止,立马就将死水一潭。做人也一样,要想有所作为成就大业,你就必须“活”起来,头脑“活”、心态“活”、观念意识“活”、眼睛“活”、嘴巴“活”,这样你才会有动力、有热情、有创意、有希望,最后才会有收获、有成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人要“活”一点,容易流于庸俗,有些人可能会将其理解为一种世故,一种圆滑,一种伎俩。其实不然,“活”是做人的一种智慧和方式,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生存的状态,它是有原则的,当面对大是大非原则问题时,做人的底线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否则,那不叫“活”,只能算是乱来了,乱来就会超越底线而进入雷区。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涅槃重生之废材三小姐

    涅槃重生之废材三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的排名第一的杀手,却被一次失败而丧失性命,她穿越了,竟然穿越到了落魄小姐?她不服,什么身世,什么亲情,都他妈狗屁,全能废材?她,白雅灵,绝不认命,她要复仇,冥夜羽,魔族王子,见她第一眼,便着了魔,夜夜守在她身边,她无情无义,遇到他后,身边的朋友绝不能少一个,她爱上了他,"灵儿,你跟我走吧","脸皮真厚"。
  • 穿越斗罗之谁主沉浮

    穿越斗罗之谁主沉浮

    看了一部非常好看的改编国漫斗罗大陆的高中生牧凛,在追完全本小说之后,在上学的路上*血的遭遇了车祸,以为自己嗝屁的牧凛竟然发现自己魂穿了,还穿越到了斗罗大陆里。由于自己的穿越导致了小说的剧情走向未知,抱紧唐三大腿的牧凛,又该如何面对已经不知剧情的斗罗大陆
  • 和小姐妹互穿后混得风生水起

    和小姐妹互穿后混得风生水起

    林一南和在湖里的小姑娘互穿了。开学第一天,林一南就遇上了自己的情敌,两言不和间两人掐了架。不过一个晃眼,倒地的林一南就变成了古代的小姑娘,她红着眼,娇滴滴的看着林一南喜欢的竹马哥哥道“公子,你做什么推阿南,阿南可有事例之处?这样有违君子之道。”面对变了个样的林一南,木景行有些把持不住了,谁知,小姑娘换了个人后,变得不喜欢他,甚至还有些害怕了。木景行只能温声细语地哄着她,看着小姑娘红红的耳朵、娇羞地脸颊很是满意。就这样,娇小姐不知不觉间帮蛮横千金得到了心爱之人的心。启国元年201年。林一南作为被娇惯着长大的人,此时被人推倒在地,很是狼狈,她握紧拳头,道“你得为你的行为付出代价,小姑娘。”她一个起身,打的那人哭爹喊娘,一手太极和跆拳道的组合瞬间让木言未婚夫眼前一亮,整日整日缠着自己的野蛮未婚妻请教。林一南挣不开狗皮膏药只能妥协,直到妥协出了感情。木言围着林一南,爽朗一笑,捂着被打肿了的脸颊,贱兮兮地道“南南,昨日你的功夫让我很是受教,我最喜欢被你打了。”林一南觉得他上道,又给了他一番指教,围观群众只看到,木少将军瘸着腿,喊着林将军家的千金叫媳妇,带着笑脸回家擦药。
  • EXO灿白:爱超越一切

    EXO灿白:爱超越一切

    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我都相信你,爱你。--边伯贤也许我们的爱不会被别人承认,但只要我们爱着彼此,就好。--朴灿烈
  • 九天玄域歌

    九天玄域歌

    她曾是魔君的女儿,却因为父君的暴政而遭到整个魔界的厌恶。她曾有亲密的爱人,却因为身份的悬殊而被无情抛弃。她曾天真地选择为爱放手,却被人狠狠推下了象征着地狱的玄域境中……那么,当她从地狱中爬出的时候,是否能寻回曾经失去的一切?
  • 闪婚VIP甜妻,老公,请深爱

    闪婚VIP甜妻,老公,请深爱

    【先苦后甜,有点半青春】陆半城,你是我的狗子,谁敢勾引里我就咬谁。年少的她总是很霸道的说出这句话,只是分开了那么多年的他和她,还可以和以前一样吗?“宁思念,你记住,我想要的东西,就是抢,我也要得手。”“宁思念,你别忘了,你再无所谓,再不怕死,你家里还有一个野种的孩子。”“你现在就是死在我面前,我也不会再看你一眼,脏。”她绝望的闭上眼,泪从眼角滚落。明明,这么多年,对不起她的一直是他啊?为什么那么理直气壮的也是他?
  • 懒女孩的美体圣经

    懒女孩的美体圣经

    世界上没有丑女孩,只有懒女孩。女孩个个都爱美,却苦于拼命节食,大量运动,想要轻而易举地变得美丽、苗条、优雅、性感、仪态万方,而且富于魅力……懒女孩的春天来了,原来美体可以这样简单,实现美丽梦想如此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