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88500000002

第2章 我这一代东京人

日本没有上海之对于北京,

洛杉矶之对于纽约,

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东京,

使得这座城市的“概念化”特别严重……

1

我是一九六二年在东京出生的。户口簿上写的出生地点是涩谷区红十字会医院,算是东京较好的医院之一。比我大两岁的哥哥也在同一个地方出生。听说,奶奶当初对儿媳妇的决定颇有意见;毕竟她自己的九个孩子都在家里生下的,何必花这么多钱到医院生小孩?说家里,其实是整天都有很多人来来去去的寿司店后面。母亲属于战后受民主教育长大的一代,绝不肯服从婆婆的命令。多年以后,她还对我诉苦道:“刚怀孕的时候,你奶奶叫助产士来诊察过我。就是跟铺子只隔一张纸门的地方,又没办法锁住,随时会有人拉开门进来。当时,店里雇用了好几个伙计、徒弟,全是年轻小伙子。我怎么受得了他们好奇的眼光?”

看统计,一九五五年在日本呱呱落地的孩子当中,在医院出生的只有百分之十八,到了一九六五年竟增加到百分之八十四:分歧点是一九六〇年,即皇孙德仁亲王出生的一年,从此以后在医院出生的婴儿永远超过百分之五十(直到二十世纪末,才出现一些人批判在医院分娩造成母子之间的心理鸿沟,并主张恢复家庭分娩)。同年,谢国权医生(台南诗人竹轩谢溪秋三男)写的《性生活之智慧》问世,用照片介绍做爱姿势的书轰动全日本,成了总发行量达三百万本的超级畅销书。当时,他就在红十字会医院当产科主任,我是由他接生的。可见母亲多么会赶时髦!奶奶一个人无法挡住时代潮流的势头,最后只好让步。但是,婆媳矛盾日趋激化。我懂事的时候,父母早已从寿司店搬出来,在新宿区神田川边只有一间房的木造平屋,独立经营小家庭了。

我平生第一个记忆是一九六四年十月十日开幕的东京奥运会。虽然当时我才两岁半,但还是对全体社会极其兴奋的气氛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父母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挺用来发出竞赛开始信号声的手枪,成了我和哥哥整个童年时代的头号宝物。东京奥运会是战后日本头一次举办的国际级节目,全国上下齐心祝贺的状况,跟三十多年后长野冬奥时多数人漠不关心的世情截然不一样。为了迎接国外游客,东京、大阪两大城市之间开通了东海道新干线。在东京中心区,则完成了首都高速公路网第一工程。跟日本多数家庭一样,我家也为了观看奥运会直播而买了第一台电视机——黑白的松下牌(Panasonic)。

2

现在很多人都说:在奥运会以前和以后,东京的景观彻底改变了。如今回顾“美好昨日”的文章,一般也就讲到奥运会前夕,六〇年左右的日子,例如漫画改编的走红电影《ALWAYS三丁目的夕阳》。他们传达出:直到五〇年代末,东京市内还处处看得见近代化以前的生活小景,如:水井、洗澡盆、蚊香、风铃、煤炭炉、和服、榻榻米。但是,奥运会一来,古老的一切都走了。我小时候,家里每年增添新的电器、生活用品,如:电话、双门冰箱、彩电、热水器、空调、立体声音响组合、微波炉。关起门来开冷气,在榻榻米上铺化纤地毯,放西式家具,穿着牛仔裤看美国连续剧,或听英国摇滚乐,大家都觉得很先进、好酷,却甚少有人介意传统文化和街坊生活同时遭破坏。战后日本人的生活目的是赶快富起来过跟美国人一样的日子;祖先留下的一切反而显得陈旧落后。之前严禁孩子们站着吃东西的父母,后来鼓励我们边走路边嚼口香糖甚至吞下汉堡包;因为整个社会认为学美国人就不会错。

经济高度成长的时代,差不多每个家庭的收入都直线提高;不是一部分人发财,而是大家一同富起来的。失业率几乎等于零,大企业的终身雇佣制给上班族保证了一辈子的铁饭碗。毫无疑问地相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社会风气相当好。我小时候,父亲一个人开办的印刷厂,没几年工夫就雇请很多员工了。对曾经贫穷的日本有记忆的,我们可以说是最后一代。一九六八年出生的妹妹没有经历过每年购买一种新电器那样的生活。她懂事的时候,家里已经有录像机,或者说,连续剧中的美国家庭拥有的一切,我们家也全有了。

以奥运会为标志的近代化,不仅改变了市井生活,而且对整座城市的基本理念带来了根本性的调整。比如说,为了赶上奥运会开幕而匆匆完成的首都高速公路网,就建设在旧水路上。东京的前身江户曾是能跟苏州、威尼斯相比的美丽水城,市内交通以水上航线为主,市民生活无论是交易还是娱乐都跟水路有很密切的关系。看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很多都画着水景。然而,一八六八年的明治维新以后,铁路、公路运输代替了水路的重要性,在市内四通八达的运河被放弃不用了。上世纪六〇年代初,奉命设计高速公路的一批工程师们,发现有现成的交通网沦落为恶臭冲鼻的脏水沟,毫不犹豫地决定填平起来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江户城的遗产其实对居民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确保东京湾刮来的海风能由此通过。谁料到,四十年以后温室效应成为全球性燃眉大问题时,东京的气温上升幅度比全球平均高出两倍,简直呈现热带化趋势,除非恢复绿地和水面,每年中暑丧命的人数只会直线增加!

当然,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工程师们的身上去。当年,高速公路上汽车疾驰的情景是进步与未来的象征,在科学漫画家手冢治虫的作品中也常出现。人们只挂念经济发展、环保意识尚未兴起的时期,东京的各条水路确实肮脏至极。我童年时代听父亲说,他小时候(一九四〇年左右)曾在新宿区和中野区之间的神田川游泳抓过鳗鱼,当时觉得难以置信,因为我认识的神田川是发出恶臭、到处是废物的浑水坑。每年购买新电器的居民往往把旧货干脆推下河去。政府清洁部门开始回收大型弃物是后来的事情。到了二十世纪末,市议会才通过景观条例企图恢复水边生态。如今神田川的水质已经有明显改善,周遭更修成了挺舒适的散步道,似乎回到了我未曾见过的一九四〇年左右。难道我的孩提时代是日本社会的一场噩梦?

3

一九六八年,我上小学。那年,日本的国民总产值到了世界第三名的水平,同时国内各地纷纷发生公害案件,经济高度成长的负面效应逐渐明显起来了。大学生共鸣全世界政治潮流,“全共斗”学运达到高峰,学运分子与警察机动部队在东京大学安田礼堂展开了两天的激烈斗争,最后三百七十五名学生遭逮捕。参加示威的人大喊的政治口号“反对安保(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连我们小孩子也耳熟能详。虽然社会上有种种矛盾,但是总体来说,大家对未来还很乐观。那年另一个流行语是“昭和元禄”。江户时代元禄年间是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消费生活烂熟的高峰期。战后二十多年的日本人自我感觉非常好,竟想起元禄年间的繁荣来了。街上走的年轻人,不分男女都留着长头发,穿喇叭裤和高跟鞋,弹吉他唱反战歌,也就是日本版嬉皮。

两年以后,国际文坛上颇有名气的小说家三岛由纪夫,带领私家小军队冲入自卫队基地,呼喊起义而失败,最后自行切腹并由徒弟砍掉脑袋的血腥案件发生了。他享年四十五岁。那是我有明确印象的第一宗社会案件。有些报纸竟刊登了跟身体全然隔离的三岛头部照片。周围的大人包括父母和学校老师好像都不知道该怎样解释给孩子听,结果保持沉默了。我当时根本不懂是怎么回事,只是非常惊愕,觉得特别可怕,不安至极。长大以后看各种评论才慢慢开始理解其所以然。总之,三岛看不惯战后日本的美国化肤浅风气;他认为这样子对不起战争中为国家牺牲的英灵,非得纠正政治方向不可。但是,像他那样的极右派政治思想在一九七〇年的日本完全得不到支持。社会上一般认为三岛之死基本上是一种文学理念或者艺术审美观的表现,或者是与众不同的性爱趋向所致的越轨行为。毕竟他的同性恋倾向是公开的秘密;文章里又多次提到过切腹场面使他兴奋。(二〇〇五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大江健三郎在长篇作品《告别了,我的书》里探讨:如果三岛多活了十年或三十年,会否拥有较大的影响力?结论是否定的。)

那年夏天,日本全国为大阪博览会(EXPO70)沸腾过一回。“你们好,你们好,从世界各国来的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好,到樱花国来的宾客们!”流行歌手三波春夫开朗做作的歌声弥漫着东京的大街小道,社会风气确实肤浅得可以。当时,我家已经有了弟弟和妹妹,母亲肚子里还有一个,即是年底将要出生的老五小弟。父母决定暑假举家去大阪看博览会,但是开支要尽量节约。坐新干线太贵,于是父亲开来回一千多公里的私家车去;小轿车后面的位子挤满了四个孩子,困了就得重叠地睡觉。住旅馆太贵,于是托亲戚订了资生堂化妆品公司的招待所;但是一个在滋贺县琵琶湖边,另一个在神户六甲山顶,都离大阪相当远。酷热的夏天在人山人海的博览会场,到底看见了什么,老实说我不太记得。美国馆展出宇宙飞船太阳神号从月亮带回来的石头,吸引最多人潮,但是得排队好几个小时才能进去,我们好像没有看到。模糊地记得我跟家人分开,单独进去了一个东欧国家的展览馆,似乎是匈牙利的。我买票吃了一种当地食品:上面撒着酸酸的白色酱,不太合口味,但是非常特别,而且是不折不扣的异国风味。当时,有个电视知识比赛节目送给冠军的奖品是去夏威夷的团体旅行券。我周围还没有人战后去过海外旅游;有个同学因父亲调职而搬去德国,教我们羡慕至极。而在博览会场尝到的欧洲小吃,更让我长年忘不了。

4

一九七二年六月国会议员田中角荣发表《日本列岛改造论》,七月被选上首相。他主张:日本各地建设高速公路和新干线网络才是拉近城乡差距、解决公害的好方法。农民出身,只有小学毕业,外号叫推土机的土木公司老板成为国家领袖,一时轰动了日本全国,好比他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化、公平化。媒体纷纷报导田中刻苦奋斗的经历,连儿童出版社都推出了新首相的半生记。我记得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看,被班主任嘲笑了。他是左派员工会的成员,一贯批判自民党政权的。田中角荣是名副其实的推土机,行动能力特别强,上台后两个月就飞往北京会见周恩来和毛泽东,迅速完成了两国建交的大事业。跟矮个田中比较,中国领导人显得特别高大有风度;忽然间,日本社会掀起了中国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年十月到东京来的一对大熊猫兰兰和康康。我跟一批同学们一起去上野动物园,隔着玻璃窗看了爱吃竹叶的中国大熊猫。当时它们在日本的名气非常大,大概仅次于推土机首相本人。全国每个玩具店都推销布做的大熊猫,服装店则出售大熊猫花样的衣服,至于儿童用品,从笔记本到牛奶杯全都印有兰兰和康康了。

日本跟中国建交,同时意味着跟台湾断交。我当时知道的台湾人,只有欧阳菲菲一个人。她出现于电视节目中,唱《下雨的御堂筋》等流行歌曲,主持人问她:“和你的祖国以后来往不方便了,有什么感想?”年轻歌星只是很不以为意地歪头微笑了。

一九七三年,我小学六年级时,中东战争爆发,石油危机发生了。记得有一天,卫生纸卷开始从超市商品架上消失,有风闻说是石油价格急升的缘故。大家半信半疑,但是没有了卫生纸卷怎么了得,于是每家主妇都争先恐后地去抢购,没半天就真的卖光了。当时六十多岁的姥姥煞无其事地说:“没有了卫生纸卷就可以用新闻纸吧。”但是,我们这一代的东京小孩是从小用冲水马桶长大的,从来没有用硬硬的新闻纸来擦过屁股(其实,下水道普及的只有市中心而已。姥姥住在东京东部葛饰区,直到一九八六年她去世时,厕所里一直有个大黑洞)。很快,卫生纸卷重新出现,但是比从前贵多了。

莫名其妙的卫生纸事件预见了将要来临的大变化。第二年,日本经济创下了战后头一次的“负成长”纪录。从一九五六年起维持了十多年的高度经济成长到此结束。我家经济就此也有起有落了。

还清楚地记得,最后坠落降临前,有一段时间饭桌上的情景特别豪华,又不是过年过节还天天摆着烤鸡腿什么的,教我预感到不祥了。果然,初中二年级某一天,父亲的公司倒闭。听母亲说是买了太多太贵的印刷机,父亲则认为上了坏律师的当;他要我长大以后学法律,替他跟不公平的社会算个账。父母卖掉所有设备,解雇全部员工,把住家客厅改造成办公室,开始经营小出版社。幸亏,早几年经济还好的时候,买过一栋旧房子,虽然破旧但是有五房二厅,我们至少没有失去窝。当年日本有个规则:经济越不好书卖得越好(社会进入后现代阶段后,则不适用了),何况父母卖的是算盘、簿记学、会计学等的习题集,找工作的人很多都要买的。父母年纪还轻,起死回生得相当快,但是那几年里,我第一次尝到了生活水平下降的滋味。来帮忙的姥姥发现,晚饭吃的咖喱汁不含肉;我们小孩子早已司空见惯,只要整个锅里有几片,就算是有肉了,即使没分到自己的盘子上来也不会埋怨。父母拼命工作,拼命存钱,四年以后重新办起印刷厂了。同时改建住房——是母亲出的主意。她不要丈夫把所有的钱都拿去花在事业上。几年不停地挺身奋斗的结果,母亲得了胃溃疡。我高中三年级那年,她割掉了三分之二的胃,为了手术住院长达一整月。比我大两岁的哥哥高中毕业后,只上了半年的职业训练班,便开始帮父母工作。果然是当时的家计情况教他放弃了升学的念头。

5

我小学、初中都是念家附近的公立学校,高中则考进了国立名校:东京教育大学(现筑波大学)附属高中。同学们的父母亲几乎清一色是大学毕业生,其中不乏医生等社会地位很高的人士,不禁令我心中感到很委屈。

我父母都没上过大学,高中毕业就在社会上做事。父亲在爷爷创办的寿司店当厨师,白天有空时还做皮鞋卖过;母亲则当美容师。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时,他们都还是十岁和八岁的小孩,当时在政府命令下离开家人跟老师同学们一起在外地农村过着避难生活。回到了东京,不仅自家的房子,连带整个地区都在美军空袭中化为灰烬。父母亲告诉我:在废墟般的东京成长的一代,先得考虑如何吃饱穿暖,即使想读书也根本没有条件。但是,我上了国立名校就发现,其实跟他们同代的日本人当中也有不少人读过大学的。说实在,只有小学毕业学历,搞土木的田中角荣当首相能轰动全国,就是其他领导人全有大学文凭的缘故。看看在他前后掌权的佐藤荣作、大平正芳、三木武夫、中曾根康弘等政治家,没有一个是例外的。推土机首相的好日子没有维持很久,上台的两年后发生的金钱丑闻迫他辞职,我还没上高中之前的一九七六年,他因贪污罪遭逮捕了。

七〇年代的日本有个流行语叫“一亿总中流”。中央政府每年施行的舆论调查中,被问及“你家经济状态属于上层、中上、中中、中下,还是下层?”回答说“中上、中中,或中下”的比率,一九五八年有百分之七十二,到了一九七三年则超过了百分之九十。这十五年里,国民平均收入上升幅度为二点八倍,绝大多数日本人的生活确实改善了。同时,随着都市化的进展,过去很明显的白领/蓝领区别不再容易看得出来了:穿着西装系领带、开着私家车上班的公司职工,到了职场就换穿工作服而从事生产线劳动,没人觉得奇怪了。结果,很多其实属于蓝领——工人阶级的日本人,一厢情愿地把自己划为“中层”;我们家也不例外。父亲虽然中学毕业,但是白手起家做了小公司老板,虽然有起有落,从不穷到挨饿穿不暖的田地,所以自我感觉还不坏呢。谁敢说我们家属于下层?

然而,在高中同学们面前,我的自尊心受了严重的创伤。母亲受的打击好像比我还厉害;陪我参加入学典礼后,她再也不肯来我学校了。主要不是人家有钱,而是文化根基之厚压倒了我们。比如说,我父母没有阅读的习惯,至多看报纸翻杂志而已,当然没什么藏书可说;同学们家里倒有高达天花板的书架,架上装满的东西名著是家庭成员之间聊家常时候的话题。又比如说,我父母喜欢跟着爵士乐跳舞,哥哥则玩吉他、搞摇滚乐,在亲戚朋友当中,我们家算是有文化的;名校的同学们却是从小听古典名曲长大的,个个都会弹钢琴、拉小提琴,或者日本三弦。放学以后的课外活动项目中,竟然有交响乐团、歌剧团。我当时连一次古典音乐会都没有去过,更何况歌剧演出,听到从附小上来的名媛们哼着意大利语歌曲,受到了极其深刻的阶级震撼。要参加体育社团吧,骑马、帆船等专门属于上流社会的项目可不少,教我只好从远处向往而不敢插手。我十五岁就发现了日本社会的establishment,也意识到难以跨越的阶级鸿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区别?恐怕至少追溯到三代以前;人家的祖先不是武士就是富农,我祖先则是吃不到干饭的贫农。

日本所谓的名门中学,主要意味着升学成绩好,具体来说考上东京大学的人数多。同时,越是程度高、难考进的学校,越有标榜自由主义的趋势。学校当局对学生的管理相当松弛;没有制服,没什么校规,跟其他学校比较,自由多了。我们是高中生,但是所受到的待遇基本上跟大学生没有分别,一点都不拘束地泡咖啡厅,也去酒吧,尽情享受名门生的特权。同班男同学们,一来出身不错,二来书念得也不差,即使没考进东大也都上了好大学。几年以后毕业找工作时,他们的职业选择颇为保守。除了继承家业做医生的少爷们以外,很多要么做高级官僚,或者加入三井、三菱、住友等大财阀旗下的银行、商社、制造业公司。女同学的选择当时还很有限;成绩最好的人都做了医生,其次则做了学者,任职于普通企业的人一般很快就碰到了“玻璃花板”,即使没有被迫辞职,也不能担任重要职务。等到一九八五年,即我们多数人本科毕业后的第二年,男女雇佣平等法才施行,法律上保证两性就业机会该平等。但是,法律归法律;实际上直到今天,日本是全世界女性社会地位最低的国家之一。

6

一九八一年,我上了私立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系。该系一年级共一千一百名学生当中,女学生只有七十多人,所占比率才百分之七,而且连一个女教授都没有。果然,政经系校舍内没有女厕所,要解手一定得到院子里后来添盖的小屋子去,不方便极了。

我选择的第二外语是当年算冷门的汉语,结果两班同学共一百名里,竟然仅有我一个女学生(也就是百分之一)。九〇年代以后,学汉语的日本人大幅度增加,除了英语以外,这些年最多人学的外语就是中国话了。如今在早大政经系也有半数以上学生选修汉语。但是,八〇年代初,日中经济交流还不太紧密,刚建交时期的中国热稍退了之后,只有少数人在学汉语。作为唯一的女学生,我在汉语课堂上无法避开老师的视线,非得努力学习不可了。好在我对这一门课,从一开始就特别喜欢。

当年我们系的汉语主任是著名的音韵学者藤堂明保老师;他是日本中国语文学界的泰斗,本来做东京大学教授,却在一九六八年的学生运动中支持学生造反而辞职,转到早大来当客座教授。后来回想,我深深感觉到,由藤堂老师亲自教一年级学生汉语是老天爷给我送来的人生礼物。记得第一次上课时,他在桌子上放下SONY牌录音机,一按键就传出来充满异国情调的中国音乐,前奏完毕后,女高音开始唱:“北风那个吹……”(后来我得知那是“文革”时期江青审定的八个样板戏之一《白毛女》的主题歌。)接着,全体学生跟着老师练习四声:“妈、麻、马、骂。”那瞬间,好像一股电力通过了我整个人,被雷劈了一般,从头到脚全身发抖。汉语美丽极了!不仅听起来特别悦耳,而且说起来非常舒服,说一句话就像唱一段歌。说我对中国话是一见钟情,一点儿也不夸张。藤堂老师看见我的表情,马上建议说:“你真要学好,光在大学每星期上两堂课是完全不够的。去日中学院吧。上傍晚的课,每个星期三次,学费很便宜,而且我当院长。”

我选修汉语,主要出于对远处的向往。在早大的入学申请书上填写“第二外语选择”时,在“德、法、西、俄、中”共五种语言当中,对我最有“异国魅力”的就是中文。自从在大阪博览会场尝到了东欧风味以后,我一直是憧憬国外文化的。小时候,接触到外国文化的机会少之又少;偶尔被父母带去横滨中华街吃饭,我都兴奋至极。热闹的大街小巷边,挤满着大餐厅小饭馆,大红大绿的招牌就是跟日本食肆的素淡颜色不一样,而且门前挂有全鸡全鸭之类,有的更是压扁过的。哇,多么特别!可以说,横滨中华街是一九六〇、七〇年代的东京小孩唯一能踏足的外国领域。进入了青春时期,别人大多热中于英美文化,我却始终被稍微不一般的地方所吸引。十三岁,自己看书学过一点西班牙语;十四岁,集中看了日本作家五木宽之以东欧、苏联为背景的小说。十六岁,在高中上了两年的德语课,但被复杂的语法吓坏,也嫌语音不悦耳。当年,“汉文”还是日本高中生必修课之一;把古汉语用古日语念下来,很难懂。但是,我们满喜欢听老师讲有关古代中国文人的种种轶事,比方说,爱酒如命的大诗人李白,因晚上坐船捕捉水面上的月亮而不幸溺死等。

此外,“国语”课本收录的鲁迅作品《故乡》(竹内好译),对我们影响也相当大,几乎每一个同学都能背诵最后两行,登场人物闰土又亲切得犹如住在远处的老朋友。对我来说,中国文化一方面并不陌生,另一方面却由于政治上的距离与社会体制之不同而觉得非常遥远。两个互相矛盾的因素加起来就造成了很强烈的“异国魅力”。

7

高中、大学时期,我经常因没赶上“火红年代”而感到遗憾。七〇年代末、八〇年代初的日本学生,早已失去了对政治的兴趣,连文学都开始受冷落,大家各管各的后现代风气正在形成气候。大学校园和平安静却充满着颓废的享乐主义。只有少数男同学认真上课,其他人则从大白天起忙于打麻将,到了晚上就带女校学生去迪斯科舞厅。她们打扮得跟最新一期的时装杂志《JJ》一模一样,有时像冲浪族,有时像美国常春藤大学女生,始终没有个性可言。因为政经系里的男女学生人数过分不平衡,我在大学总觉得不自在。加上,早大学生多数来自外地,没见过世面,不懂得都会生活,和我那些潇洒成性的高中同学们比较,真是土得要命,羞死人了。

由于对早大环境的疏远感,我一方面去参加跨大学的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又相当积极地上日中学院的课了。那里有不同年龄的学生们,小的跟我一样岁数,大的则跟我父母差不多,平均年龄三十出头。有些人为了专业、工作的需要而来学中文,更多人纯粹出于个人兴趣。他们的学习态度比我在大学的同学们认真得不知多少倍。其中不乏当时三十多岁,曾经历过“火红年代”的一代人。他们普遍崇拜毛泽东的新中国,有的在“文革”时期身为日本学生代表团成员坐船去中国参加过交流活动。我开始学汉语时,中国早已进入了改革开放阶段,但是在一衣带水对岸的中国话学校,清一色的日本学生还在和声歌颂毛泽东的革命歌曲《不落的红太阳》。还有高年级同学们在联欢会上唱的一首歌,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至今都忘不了,那竟然是打日本鬼子的《游击队之歌》!

我的大学时代正巧是东京学这一门学问兴起的时候。文学评论家矶田光一写的《作为思想的东京》已在一九七八年问世。他在文中指出:东京不是一个地方,而是概念,是有作为的年轻人从全国各地要“上”来的“中心”。就像田中角荣小学一毕业就离开冬天下大雪的农村而到东京,从土木工人起一步一步爬上社会梯子,最后做了国家首相一样,很多日本人都把东京当作拼搏一番的舞台。土生土长的东京人始终是少数,多数是从外地来奋斗的新居民;他们对这座城市的感情自然不深,主要想好好利用她。这是经过明治维新,江户城改名为东京市时就开始的现象;连天皇家都是那时候从京都搬过来的异乡人。战后复兴期,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越来越集中于东京;相对而言,大阪、名古屋等其他城市的地位低落了许多。日本没有上海之对于北京,洛杉矶之对于纽约,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东京,使得这座城市的“概念化”特别严重。

这样想来,我在故乡东京感到异化,也许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老东京作家谷崎润一郎早在一九三四年发表的散文《思东京》里慨叹过他曾经优美的故乡被乡下武士糟蹋到底了;半世纪以后,我在早大教室被外地出身的同学们包围时的感觉也有所类似。外地人可以“上”来东京,我身为东京人,却得另找个方向,就像谷崎润一郎中年以后迁居京都、神户等地,沉浸在关西地区的精致传统文化中。从高中一年级起,每逢假期我都一个人坐长途火车到各地旅行;美丽的小城市可多了,如京都、金泽、弘前、仙台、松江。但是,只要从东京往日本国内的其他地方去,那移动一定是“下”去的;作为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会想要“上”去,或者找另一个坐标轴。

一九八二年,大学二年级的夏天,我平生第一次办护照,有史以来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从上空看见的万家灯火是“上海”。我赴北京参加华侨补习学校为外国人举办的暑期汉语进修班。中国民航班机入夜后才离开了成田机场,飞越东海后向北,这是当时中国跟韩国还没有邦交,中国班机不能飞行韩国上空的缘故。我们乘坐的飞机于北京首都机场落地时,周围已是一片漆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巴士,忽然看见了天安门上亮堂堂的毛泽东肖像。长安街上几乎看不到其他汽车的影子,深夜在暗淡的路灯下,竟有些年轻人在踢足球。古老的北京城就像鲁迅所描述,也像我在东京看过的影片《城南旧事》《骆驼祥子》一般。那年夏天,我终于发现了地球上日本以外的地方;北京对我成了世界的入口。

8

一九八三年,东京迪斯尼乐园隆重开幕了;不仅小朋友,连大人都争先恐后地去享受美式娱乐。大学生也不例外,男女双双约会去,有些人更购买年票经常去。我自己却怎么也兴奋不起来;一方面,始终不太欣赏美国的通俗文化,另一方面,有东京人的宝贵记忆。迪斯尼乐园所在地东京湾北岸,曾经是我小时候每年春天全家一起去找蛤子的浅滩。一手拿着小锹子,一手拿着塑料桶,在潮湿的沙滩上蹲下来挖洞,发现小小的贝壳儿在喷出盐水,是多么令小孩子惊喜的经验!而且每次都一定是特别丰收,塞满了好几个塑料桶的蛤子不容易吃完,还送给邻居朋友,场面真热闹、愉快。跟美国公司携手的投资商,把那浅滩填平起来建设了彻头彻尾美国式的主题公园,甚至禁止游客带饭团(即传统日本食品)进场,依我看来岂有此理。

二十一岁的我对周遭现实感到疏远,宁愿被鲁迅、老舍、巴金等中国作家带到另一个世界去。独自坐在白天都昏黑的咖啡馆里头,一个词儿、一个词儿地查着词典看五四小说,我的心脏不由得噗通噗通跳起来。当初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忽而想通:这难道不是恋情?

那年年底,我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迎接新年——上海宾馆顶楼的迪斯科舞厅。回东京后,我马上申请去中国的公费留学,幸亏顺利地通过了选拔考试,出发日期定为一九八四年八月底。出发之前,我先到香港和台北旅游一下。当时竟有人替我担心,护照上有了“中华民国”的出入境记录,北京官员会不会有意见?(实际上没这回事。)台湾给我的印象和中国完全不一样;当年的台北街头很像日本小镇,杂货店门前有卖紫菜卷、豆皮包等寿司。我在香港湾仔的天地图书买到皇冠出版的《张爱玲小说集》,发现了汉语文学的一个高峰,尤其是其中一篇《心经》成了我青春时期最爱看的作品之一。

我到了中国以后,第一年在北京外语学院汉语进修班,第二年则在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上课;每次放假都背上背包跑去神州各地:从沿海地区到四川、云南、东北、内蒙、新疆、青海、西藏、海南岛,越远的地方越值得去。我对中国大陆的理解主要来自当年天南地北的自由旅行,对中文的掌握则来自旅途上跟各地老百姓的交谈,真得感谢中国教育部每月两百七十块人民币的奖学金了。

一离开家乡就不大想回去,想多看世界,恐怕是很多人年轻时候的经验。为期两年的留学生活结束后,我毕业回国当了记者,可是老梦想着海外,不久就提辞呈,订了往加拿大的飞机票。根本没预料到,这一趟会是从多伦多到香港长达十年的大漂流。

9

永远改变了日本社会文化的泡沫经济,是一九八五年由纽约广场饭店的国际金融协议开始的。之前,一美元换两百四十日圆,广场协议之后,则换一百二十日圆了。日圆的购买力一夜之间翻了一番,很多人赶紧跑到国外去抢买名牌皮包,回到国内炒股炒地了。本来节约勤劳的日本民族,忽而全变成了投资家、投机家。我偶尔从国外回东京探亲,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大家异口同声地谈着股票、外汇、房价、银行、利率等。股票和地价都越炒越热,东京旧市区的土地总价格竟等同于全美国了。在新宿等闹区,几乎每个行人都穿着名牌服装、名牌鞋子,花大笔钱喝最高级的红酒、白兰地到酩酊大醉,然后不怕车费多贵都一定要坐出租车回郊区的住家去。那几年的日本,简直开着没完没了的嘉年华会,或者说是天天过年、晚晚过节的全民性疯狂。

经济过热的副作用很快就明显了。本来一点不值钱的小块土地,在短短几年内升了几倍,竟值几百万美元了;这么一来,传统的长子单独继承制行不通了,因为小弟弟小妹妹都要分到一杯羹。我爷爷、奶奶留下的寿司店,成了父亲兄弟姐妹八个人互相打官司争夺的对象;姥姥留下的小公寓也成了母亲三姐妹互相打官司争夺的对象。官司总有一天要打完,但是骨肉之间的感情,在彻底决裂以后,再也没有办法修复的。于是,我结束十余年的海外生活回国时,父母双方亲戚之间的来往差不多都断绝了。可悲的是,我家并不是例外,很多东京人的家庭都是在八〇年代末的几年里解体的。

同时,传统习俗也在那几年内消失了。比如说,元旦曾是全家老小团聚的日子:一月一日早晨大家一起去附近的神社拜年,然后回家吃年饭,小孩子收到压岁钱,并用“双六”“福笑”“羽子板”等只有新年才看到的玩具玩耍;二日则去姥姥家吃吉祥食物、年糕,再一次领到压岁钱。可是,泡沫以后,那些习惯一去就不回了。父母开始每年都参加旅行团到国外过年去,为了休息,也为了省事。果然,合理化、计算化思考压倒了古来的生活文化。

泡沫经济只维持了五年左右,一九八九年达高峰,一九九〇年就破裂。看最后决算,虽然有些人在炒买炒卖中发了大财,但也有不少人高利率借来的钱没来得及还清,结果破产或背上重债了。本来经营寿司店的我四叔,就是在投机游戏中抽中大王吃大亏,最后失踪了。

此间媒体把二十世纪九〇年代称作“失落的十年”。在广大世界,一九八九年冷战结束,开始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价值观念的大调整;然而,当时的日本人还在泡沫经济中集体跳着疯狂舞;第二年,泡沫破裂以后则茫然若失好几年,没有及时去应对在外面发生的重大变化。结果,国民经济长期停留在低迷状态。

九〇年代末,一些评论家开始用“第二次战败”一词;美国、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很活跃,相对而言,日本的国际地位下降得厉害,有必要重新复兴了。几乎同时普及的“全球化”一词实际上意味着“美国化”,让日本人更加感到失意。各大企业进行裁员,一些银行差不多倒闭而被国有化,客观情况非常严重。但是,很多人还忘不了八〇年代的陶醉感,只要自己的银行户头里还有点储蓄,不想认真去考虑国家财政面临了多么大的危机。

我对泡沫时期的社会风气非常反感,当初以为经济冷却一阵会是好事情——若迫使大家冷静下来重新过朴素踏实生活的话。可是,后来的发展却不如我所愿。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世界受了“九·一一”的大冲击,日本则在小泉纯一郎首相领导下越走越非理性化了。社会上,泛滥于各媒体的流行语是“赢组vs.输组”。在新的经济环境里,不是大家一起过朴素踏实的生活,也不是全民协力复兴国家,而是两极分化日趋悬殊,不属于“赢组”就属于“输组”的弱肉强食时代已经开始了。日本人不可能再做“一亿总中流”的美梦,即使只是梦;二〇〇五年的一本畅销书就叫做《下流社会》,消费市场分析家三浦展在文中预测,今后的日本社会,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属于上层,百分之四十五属于中层,百分之四十属于下层,而越年轻的一代越有可能从中层滑到下层去。

10

二〇〇四年秋天,我参加了高中毕业二十五周年的校友会,甚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感。上层阶级出身,名门大学毕业,任职于第一流公司的同学们,几乎无例外地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悲观。有一个人,东京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加入了大银行,在当时看来是保证高收入的稳定选择。谁料到,十多年以后,一些大银行消灭,一些互相合并,一些竟被外资收买。他很尴尬地报告近况说:“我已经在第三家公司,替外资银行做事了。”但是在座的人听了那家银行的名字都很陌生,让人家更加尴尬。他是很典型的例子。在其他公司工作的朋友们,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对自己的职业最满意的似乎是东大法律系毕业后任职于大藏省(现财务省)的一个同学。最保守的选择,获利最多;这是低成长社会的悲哀。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大多同学们今天失意的原因,就是他们一贯太保守了。那段时期常在经济新闻上曝光的市场强人,如Livedoor(网络金融业者,中译“活力门”)的堀江贵文、乐天公司(网上购物中心)的三木谷浩史、村上基金的村上世彰,虽然都是东京大学、一桥大学等名门的校友,而且三木谷和村上两人也分别在日本兴业银行和政府通产省做过事,但是都中途离开了既定的人生道路,而投入于网络等新兴产业。我们这一届已超过了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年龄;那么,市场强人多数比我们小(三木谷一九六五年生,堀江则一九七二年生)也不足为怪。非得指出的是,在这些市场强人当中,没有一个是东京人;他们要么在关西或者在九州岛长大,十八岁单枪匹马“上”来东京,气势劲头之大就是东京少爷们学也学不到的。谷崎润一郎在《思东京》一文中,把自己家人骂为“败北的江户儿”;他们有都会人的潇洒,但是缺乏奋斗的力气,于是在社会大转变的时刻,总是跟不上潮流,必定沦为败者。从前的江户儿是,二十一世纪初的东京人也是。

堀江、三木谷、村上,三位强人的办公室都设在东京西南部,六本木Hills森塔里。二〇〇三年完成的五十四层综合大楼是“赢组”公司的根据地,老板们又集中住在邻近的住宅塔。用大众媒体的说法,“Hills族”是“赢组”中的“赢组”。

二次大战后的六本木,因为曾经有美军基地,附近出没的洋人挺多,所以西式食肆、酒吧等夜生活场所特别繁荣;东京第一家汉堡店、披萨店都开在六本木(于是日本人习惯性地把香港兰桂坊形容为当地六本木)。高中时候的我,有一次被富裕女同学带去白人顾客占半的高级俱乐部,在充满异国情调的薄荷色灯光下目眩过。八〇年代,六本木的迪斯科倒成了人人皆去的大众消费胜地;在泡沫经济时期,其热闹庸俗的程度,称得上是大人的迪斯尼乐园了。后来,一时沦落为满街都是东欧妓女的低级红灯区。谁料到,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六本木竟会起死回生为东京的新经济中心。

新世代经济强人的好日子没有维持多久。二〇〇五年初,堀江贵文和村上世彰两人均涉及违反证券交易法案件而前后被捕。不少人认为他们是出了风头挨打的鸟。大概是吧。不过,更年轻,属于所谓“七六世代”(乃一九七六年出生)的企业家也纷纷出来在六本木设办公室,开拓Web2.0时代的新市场。最近的同学会上,那个银行家向大家报告近况说,他已经以外资机构专业人士的资格,被拉拢到日本一家银行去了。坐在我旁边的同学小声说:“他现在跟我是同事了,年薪大概有我的一倍呢。”果然,人间万事好比塞翁失马;最终的胜负不要太早下定论。

我回国定居后,这些年一直住在东京西郊,离六本木一个多小时的地方。但是,心理上的距离则远多了。反之,最近的我更被不久将要消灭的东西吸引,可以说是着迷于夕阳之美的。是我年纪大了?还是属于“输组”了?不能否定的一点是:我也有根深蒂固,很难甩掉的“败北的江户儿”属性。

同类推荐
  • 小回忆

    小回忆

    作者是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又是一位诗人、作家。这个“小回忆”,是作者从出生到15岁考上大学前的记录。他把一个男孩所看到的那...
  • 帕米尔情歌

    帕米尔情歌

    《帕米尔情歌(卢一萍中短篇小说选)》由卢一萍所著,《帕米尔情歌(卢一萍中短篇小说选)》的作者卢一萍的作品中混合着这个时代最为斑驳和绚烂的色彩。童年记忆、边疆气息、军旅生涯;诗歌、散文、小说,分别来自于三个不同方向和不同文体的文学实践,正在将他带向一个不可知的未来。温婉的叙事和尖利的疼痛,不仅仅来自于身体的暖味,更来自干一个人内心的原野。卢一萍醉心于叙事形式的实验,也涉笔荒诞、孤独、暴力、性与死亡,但其基本精神取向不是存在主义的,而是以荒诞的叙事形式来实现对生命存在的诗性意义的理想追求。
  • 总是元曲最销魂

    总是元曲最销魂

    《总是元曲最销魂》打破以往对于元曲的赏析形式,试图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元曲的大致风貌,呈现每一首元曲的来龙去脉,并从中介绍一些元代名士的奇闻轶事。元曲不如唐诗那么蕴藉、含蓄,令人一唱三叹、吟咏不已,也不及宋诗的精炼。就风格而言,其类似宋词的长调,写的铺排,感情一泻千里,淋漓尽致。其最大的特点是通俗,少用冷僻典故,更贴近现实生活,易于流传。
  • 清晴可喜

    清晴可喜

    这本书展现的,是一个当代作家眼中,现实生活与传统美学的交汇,侧重于从古典诗词文学着眼,阐发传统文学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作者博览群书,对很多文学家、文学作品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种独到的见解则为读者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另一种美。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夏丏尊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夏丏尊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大造化王

    大造化王

    拾荒日,埋亲骨;造化夜,逆天命!少年自北疆而起,揽红衣,饮烈酒,杀仇斩情,只为男儿一诺!
  • 太上玉清谢罪登真宝忏

    太上玉清谢罪登真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困兽之笼

    困兽之笼

    西元2314年,一个原本令人愉快的早晨,却因为一个人的返回,而骤然改变……
  • dota2之起风了

    dota2之起风了

    当dota选手的外号都变成异能之时,“天道酬勤”、“英勇无畏”、“善聆音”、“上帝”、“欧皇”...究竟谁能更胜一筹?这是一场普通的dota2比赛。也是一段异能者之间的较量!dota不亡,青春不散。欢迎各位加书友群,有空一起打dota:895783101(QQ群)
  • 信息法研究

    信息法研究

    本书以信息权利保护为视角,在论述信息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选取了当前信息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来研究,并按个人信息法律制度、企业信息法律制度、国家信息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数字图书馆相关法律制度、信息道德和信息犯罪的体系来排列。本书论述深刻,案例新颖,可供广大读者及相关管理部门参考研究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法学、信息管理、图书、情报、档案等专业的学习参考用书。
  • 邪王的神医宠妃

    邪王的神医宠妃

    相府庶女林雅歌被大夫人陷害致死,幸得现代雇佣兵穿越重生,开启了她虐渣渣的愉悦人生。跟天斗,斗不赢,跟人斗,其乐无穷,智商在线的她又有良婿暗中相助,堪比牛刀杀鸡。“夫人,差不多就行了,你这可是四胞胎!”“适当的产前运动,有助于生产。”“那你也不能骑着本王,每天绕王府跑十圈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级刀客

    神级刀客

    黑暗时代,黑暗世纪,选中者齐聚这个黑暗的大陆。欧拯廷这个来自五年后的重生者,将会在这个世界上翻起何等的风浪。枪神牛逼?哥一刀切之。法神生猛?哥一刀切之。剑仙无敌?哥一刀切之。任尔东南西北风,哥都一刀切之。PS:欧拯廷:哥就是如此的牛逼,哥就是如此的风骚,如此的任性。
  • 梦叭

    梦叭

    网上有家神奇的店,名叫“梦叭”!里面只卖一样东西,那就是梦!别看只有一个字,但,它的价格从两千,到一万,到十万,甚至百万,千万,,,高的离谱,却依旧有人趋之若鹜,求而不得!
  • 妖孽小农民

    妖孽小农民

    神秘身份,却靠种地发家致富。今生今世心愿唯有美人与美食。看以吃尽天下美食,阅尽世间美人为己任的屌丝,如何在这猖狂世界肆意妄为。本故事純屬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梦倾夏城,诺晗绝恋

    梦倾夏城,诺晗绝恋

    他,是骄傲一世,不可小视校花的男朋友。她,是骄傲一世,不可小视校花的妹妹。初次见面,她就声称自己昨天才刚满四十岁,他相信了。再次见面,他是他的学长而她却比他小一级。以后的以后,她对他以姐夫相称,而他对她以妹妹相称。她有男朋友却不是他,他有女朋友却不是她。再见面,他却成了高高在上的明星,她也是。但是,彼此的男女朋友从未换过。因为都在等一个人,等一个对他们很重要的人。“妹妹,你喜欢我吗?”“喜欢呀,为什么不喜欢?你是我的姐夫,你还是校草,为什么不喜欢,你可是我男神【骄傲脸】”“这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