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74500000001

第1章 讽刺是永远需要的(代序)

“讽刺是永远需要的。”这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时说的。我相信这是真理。我们现在正经历着从一个旧社会到一个新社会、一个旧时期到一个新时期的大转变。一些陈旧的、落后的以及反动的旧事物总不肯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总要和新生事物进行垂死的斗争。由于旧事物是不合时宜的,它们在历史上是不得其所的,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然而它们偏偏要把自己的无价值表现为有价值,把被历史扬弃的东西顽固地加以肯定,于是乎显出其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色,不得不在新社会出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和荒唐可笑的人物。这就是讽刺文学的对象,也是讽刺文学永远存在的根据。

马克思说过:“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它的喜剧”,又说:“为了人类能够愉快地同自己的过去诀别”,为了“把陈旧的生活方式送入坟墓”,自然就会出现“把历史上已经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的喜剧”,于是作为“喜剧变简的支流”(鲁迅语)的讽刺文学便应运而生了。讽刺文学家就是把那些历史上不得其所的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将其落后而顽固、色厉而内荏、空虚而自鸣得意的本色揭露给读者,从而肯定新生的事物,肯定历史的前进。

从这里就可以引伸出一个道理来:在一个社会中,越是讽刺文学兴盛,越能显出这个社会对于自己存在的自信和强大,越是敢于把旧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来的种种痼疾和丑恶揭发出来,以求得早日疗治,使自己变得更为强健。我相信我们这个新社会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出现的,它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它不害怕从自己的身上涤荡尽历史遗留给它的污泥浊水。我愿意作这样的社会的清洁工,历史的清道夫,把那些阻碍历史前进的污秽加以扫荡,把那些无价值的东西,以喜剧的形式撕破给人看,我就是这样才满腔热情地写起讽刺小说来的。

但是在那“运动体制”的年代里,直到“文化大革命”,文学百花园里风雨不断,文学百花尚且时时处于飘摇之中,偶尔战战兢兢出生于花园角落的讽刺文学这种小苗,一逢什么运动,首先遭到践踏的就是它。这些文化骑士都有特异功能,善于从幼苗的枝叶间分析出反革命毒素来。那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在百花园里纵横驰骋,马蹄纷飞,百花凋零,玉殒香消,连园丁也一起化作春泥,谁管你是分外香还是分外臭呢?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我便以几篇讽刺小说犯了弥天大罪,吃够了苦头。不特身陷囹圄,还要忍受那些御用的笔杆子们含血喷人的“大批判”,接受那些有本事把白说成黑、能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的彻底革命派的“缺席裁判”。于是在我们的社会里出现这样一种专门学问和专门家,他们靠主人赋予他们的鼻子去嗅出文学中的讽刺气味来,就是歌颂太阳的光亮也会认为是对于阿Q痢痢头的影射。立刻大张挞伐,于是那个世界变成白茫茫一片干净土。呜呼,讽刺文学,云乎亡哉。谁还敢说讽刺是永远需要的呢?但是从这里正也可以看到他们对于自己丧失了信心、色厉而内荏的可怜相。果然晴天一声霹雳,他们垮台了。他们的倒行逆施,他们的荒唐,反倒成为后来讽刺文学茁长的沃土。

新的时期开始了,文艺的春天到来了。讽刺文学也随着文学的全面繁荣而复苏过来。不仅那些为历史嘲弄的“文革”中的荒唐事件和可笑人物,为讽刺文学提供最好的用武之地,就是在这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社会转型期中,改革与反改革、因循守旧与锐意革新、陈旧观念与创新思想、愚昧落后的生活方式与新时代的文明生活方式,处处都在展开复杂的斗争,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一些荒唐的人物的出台,也给讽刺文学提供新的繁荣园地。于是过去最不景气的讽刺文学,开始在文学百花园里占有它的一席之地。

但是平心而论,现在的讽刺文学,还远不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作家们都知道“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句圣言,瞻望过去,心有余悸,视讽刺文学为禁区,不敢涉足。就是要写,也努力把自己的笔磨得圆钝一些,写得“全面”一些,还要贴上一些自卫盾牌式的情节和语言,或者在作品末尾栽上一个光明的尾巴,证明这不过是光明太阳上的微小黑点而已,是不难纠正的云云。这样便可以在某种批判场合到来的时候,自我辩解,以减轻自己的罪责。这样的讽刺文学读起来总觉得吞吞吐吐,不知所云,就像看钝刀子割肉,令人气闷。而这正是讽刺文学致命的弱点,难以起到振聋发聩的警世作用。

在这同时,大家很难忘记“讽刺的乱用”的谆谆告诫,而事实上也确有乱用的现象。就是那种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暴露社会,以逞一快的“暴露文学”。他们有时忘记了鲁迅的话:“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事实,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它所写的事实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他又说:“如果貌似讽刺的作品,而毫无善意,也毫无热情,只使读者觉得,一切世事,一无足取,也一无可为,那就并非讽刺了,这就是所谓‘冷嘲’。”这样既无善意,也无热情,更不实事求是的讽刺文学的乱用,适足以给反对讽刺文学的人们以口实,绝非讽刺文学之福。

如此看来,要发展讽刺文学,既要去除余悸,又要防止乱用,还要在艺术上有讽刺文学的特色,甚至还要有个人的风格,写讽刺文学作品的确是难上加难。怪不得直到现在,我国不仅没有出现像西方文学史中出色的讽刺文学大家,连称得上叫讽刺文学作家的,似乎也少见。讽刺文学作品虽然已经有了一些,但是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影响不大。有些显露讽刺才华的作家,似乎不愿涉足,只是偶尔为之。

我并非讽刺文学作家,其实连“作家”这顶帽子也是偶然被戴上的。六十年代初才入文林,我贸然写过一篇讽刺小说《最有办法的人》,竟然受到陈白尘、邵荃麟、张光年、韦君宜等文学前辈的鼓励,又写了几篇。就是为此而历经“文革”劫难,还是死不改悔,又写了《学习会纪实》等许多篇,以至人民文学出版社现在要为我出一本讽刺小说集子。

我把已经发表的一部分讽刺小说稿子检出来,看了一下,却深感赧颜。我虽然自信有热情,怀善意,在生活中积累的讽刺小说素材也不算少。但是我观察事物尚不够深,文学根底更浅,我的艺术功力难以深刻地反映生动的现实生活。而且我虽然明知写作环境现在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双百”方针已在号召实行,然而我仍有余悸。写作时为了保险,不得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有时也不得不把笔头磨钝,甚至预发可笑的“严正声明”。戴起枷锁跳舞自然是跳不好的。我的讽刺小说大概只不过浮光掠影地描绘一点社会现象,给那些可笑、可气、可恼、可恨的“现世活宝”,勾几幅速写照而已,能不能算是讽刺文学,其实我也说不准。我之所以同意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不过是想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更好的讽刺文学问世。我明知我的作品大有修改和深化的余地,也不想进行加工,一仍旧貌,使大家可以见到我的本来面目,就此给我以批评和指教。

同类推荐
  • 亚历山大三部曲1:天堂之火

    亚历山大三部曲1:天堂之火

    《天堂之火》讲述的是亚历山大20岁即位之前的经历。一出生,亚历山大的健美、力量和勇气便光彩夺目;而所有这一切,都将在亚历山大漫长而艰苦的少年时代被打磨得锋利,足以支撑起他宏伟的未来。还未离开襁褓,亚历山大同床异梦的父亲腓力王和母亲奥林匹娅斯就开始了对他人生控制权的争夺,这让他自幼便谙熟权术和阴谋;而与他情投意合的挚友赫菲斯提昂及导师亚里士多德,则让他感受到了信任之力和理性之光。尽管他12岁时已经在沙场上手刃仇敌、18岁时就当上了马其顿的骑兵指挥官,他也还是要蛰伏在困苦、羞辱中屏息静待,等待命运光华熠熠的道路为他完全敞开的那个时刻。
  • 有些事赤脚女人不能做

    有些事赤脚女人不能做

    本书以章节剧的形式展开,主人公是九位女性,每章都以一位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叙述了她们平常生活的一个小片段。作者以她们互相交织的日常生活为背景,用充满爱的口吻,描写了她们对于爱情、亲情、友情的渴望,和她们平凡生活中无奈的寂寞和单调。
  • 黑界地

    黑界地

    《黑界地》是我生长的鄂尔多斯高原,秦汉时期曾有过极其灿烂的农业文明,那时郡县林立,直道横穿,后又沦为沙漠草原,成为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好牧场。成吉思汗的灵寝就供奉在鄂尔多斯高原,成为蒙古民族的圣地。我的长篇小说《黑界地》就是写的一百年前,清王朝开垦鄂尔多斯高原,在草原上建起了无数垦局,洋人、商人、王爷、军阀、地主组成利益团体,他们用尽权力、才华和智慧,掠夺民脂民膏,糟蹋蒙古人的牧场,疯狂种罂粟,用钱欲鼓动庄户人的野心黑心,最后,黑界地被搞得面目全非,一塌糊涂。结尾之时,我让金老万即书中的主人公悲壮地扒开了黄河口子,把五里垦局和吞噬人良知的黑界地泡在了滚滚黄河里。
  • 巴士警探

    巴士警探

    浪漫唯美的警察故事,便衣警察与少女的动人邂逅。不想干打扒的黎勇,一直想离开打扒队,单位领导也对他失去信心,只有他师父老张看得出他是个好苗子。在闷热的巴士上,黎勇遇到了美丽的女孩海伦,但却总是阴差阳错地无法接近她,而就在他即将离开打扒队的时候,师父老张却被贼头扎成重伤……
  • 李春天的春天

    李春天的春天

    大龄女青年李春天,被老妈逼婚,恨不得像卖白菜一样嫁出去。为闺蜜调停战火,给老姐牵线搭桥,李春天马不停蹄然而在她的世界里,却比谁都缺一个能让她心安理得地把自己嫁出去的男人。一次偶然的吏通肇事,却是李春天桃花不败的开始.那个开宾利被她撞的男人粱冰,阴错阳差地成了她的领导,臭贫、得瑟、话痨,挤兑她,还成天喊她牵小辫儿。喜欢的男人没感觉了,讨厌的男人动心了,爱还是不爱?下手还是放手?梁冰耍她.逗她,身为公司老总却马上要和女秘书结婚了就在李春天走投无路时,收到一行字儿:“你这年龄找个合适的挺难的,要不我发扬发扬爱心,咱俩一块儿搭帮结伙过日子得了。是的,我在向你求婚,嫁给我吧,李小辫儿。”
热门推荐
  • 情书有点晚

    情书有点晚

    巧合的是秦抒豫暗恋了五年的对象是等了她十一年的胥景唐,看呆萌犯二少女如何虏获闷骚猫系男的心~
  • 小乞丐的修道生涯

    小乞丐的修道生涯

    苏青,一个在东临城乞讨了十几年的小乞丐,因为一锭银子被骗去抬了一口被山洪中冲出的古棺,当那个被封印了万载岁月的身影从古棺中踏出的那一刻,这个小乞丐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九天之上的天魔,遁世的仙、断传的巫,一份被岁月尘封的恩怨,一段世人所遗忘的传说伴随着封印的静默沉息之力出世,再一次的浮现在人世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再见,黑龙

    再见,黑龙

    虚幻的场景,真实的心路历程;语言与武功,思路与成长,一部精彩的少年世界。
  • 生肖之轮回

    生肖之轮回

    十二生肖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世界的诞生与毁灭究竟有着怎样的轮回?马上毕业的大学生究竟该何去何从?十二生肖偏偏找上我,是注定的轮回还是命运的选择?
  • 腹黑老公,碗里来

    腹黑老公,碗里来

    迷糊女暴发户和腹黑男的爱情故事,宠文。
  • 我的老婆是半仙

    我的老婆是半仙

    谭洁修炼成仙那一日,听到道观外有一个憨批在向她表白,说谭洁我爱你,结果就这么一个表白,让她的仙没有修炼成,反而还落得了一个半仙的称号。她气结,待到身体恢复过来之后就找那个憨批算账,结果算着算着,她发现……这个人何止是一个憨批,还是一个逗比!
  • 造化仙瞳

    造化仙瞳

    飘渺成仙路,难望尽头。道不明是非成败,转瞬皆空。问苍茫天地,万物生灵,何人可得长生。
  • 凤吟九天:如意夫君哪里逃

    凤吟九天:如意夫君哪里逃

    她曾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废材凤女,也是九霄云殿的准天后。婚期在即,她始终对万年前的心上人念念不忘,不想着好好备嫁,偏偏执着于逃婚。谁料,亲娘用捆仙绳将她绑回来,亲爹派人看着她,亲哥用傀儡术让她成了婚。奈何心有所属,成婚了也要逃去找命定之人,只是那个他究竟在哪里?是用心护她的?还是利用她的?历尽千殇,能否浮生相守?
  • 现代化大唐

    现代化大唐

    李恪穿越了,穿越成为了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可是他却发现这个大唐却有些不太对。长孙皇后拿着对讲机指挥宫女做事,太子李承乾正在玩策略战棋游戏,李靖正在在电脑面前分析战局,李世民正在心里面酝酿着无纸化办公。而这一切,都要从三年之前出现的那个时空虫洞开始说起。而刚刚魂穿过来成为了一个穿越者眼中的土著,正琢磨着怎么样借助穿越者们的力量,实现大唐的四个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