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65000000005

第5章 推动地球的巨人——哥白尼

1543年5月24日,在波兰弗洛恩城堡大教堂的箭楼里,躺着一个濒临死亡的老人。微弱的烛光,照在他苍白的脸上。由于脑血栓与中风,他早已经半身不遂了,并且在多日以前就丧失掉了记忆和思考的能力。他的生命就像那摇曳的烛火,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然而,他并没有马上死去,因为他暂时还不能瞑目,他在等候一部巨著的问世。这部巨著是他冒着危险,用一生的心血灌溉出来的成果——《天体运行论》。一天之后他的巨著终于印好了,书送到他的面前,他用那干枯的手抚摸着这部心爱的著作,激动得热泪流到腮边。然后,不到一个小时,他便停止了呼吸。这位老人,就是世界著名的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始人哥白尼。

家庭遽变

在距波兰首都华沙西北20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叫做托伦,这就是伟大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故乡。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位于托伦古城圣安娜街的一座房子里。哥白尼的父亲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商人,母亲出身名门世家,外公曾任托伦市议员、议长,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在哥白尼生活的时代,托伦是一座富有的城市,商业和手工业都相当发达。它位于西欧、波兰和匈牙利之间,是一个很繁荣的贸易中心,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商船,从维斯瓦河上经过该城。托伦商人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欧洲。哥白尼家的房子离维斯瓦河的码头很近,所以小哥白尼从自家窗口便能看到维斯瓦河里来往如梭的商船。幼年的他常常跑到码头,听南来北往的商人和旅客讲述自己途中的所见所闻。这种环境,对哥白尼的成长无疑有着一定的影响。

哥白尼是在爱国主义、关心国家大事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哥白尼故乡的居民对关系到他们所在地区的事情特别敏感。在这一地区形成47 了一种特有的地区性爱国主义,这同整个国家的利益是并行不悖的。这样一种地区性的爱国主义精神哺育了哥白尼,他始终感到自己同故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哥白尼童年时代是在自己的家里接受教育的,因为他的父母有能力聘请很好的家庭教师。由于父母的好客,城里的各界名人,通晓文艺、音乐的社会人士,常在哥白尼家里谈笑风生。他们讲述的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在哥白尼的头脑里留有深刻的印象,在哥白尼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知识的种子。

哥白尼10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从此他的家庭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随后母亲的去世则彻底打破了哥白尼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他被送到舅父乌卡什·瓦兹洛德那里去抚养,从此舅舅乌卡什便成了哥白尼的尽责养育者和有力的庇护人。乌卡什是瓦尔米亚主教,学识渊博,十分热爱科学,他也是波兰人文主义者之一,同波兰国内外不少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有着密切往来。他曾在克拉科夫和意大利的一些大学学习过,是瓦尔米亚和沿海区文艺复兴的先驱。舅舅十分重视对哥白尼的教育,送他到最好的学校学习。

良好的教育

开始,哥白尼被送到海乌姆诺的学校读书。这个学校被认为是当时最先进的,师资水平很高,学校的主要宗旨就是向青少年灌输改良宗教和道德生活的思想。哥白尼在这所学校里获得很好的基础教育,并为以后上大学作了准备。

1491年,舅舅把18岁的哥白尼送到克拉科夫大学读书,大学生活成了哥白尼一生中的转折时刻。克拉科夫是当时波兰的首都,也是东欧最大的贸易和文化中心,而克拉科夫大学则是15世纪全欧闻名的学术中心,它不仅对波兰的青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外国留学生纷纷来这里求学。反过来,大学生又为学校增添了不少光彩。哥白尼在这里度过了4年大学生活,1495年因渴望继续深造而离开了克拉科夫。克拉科夫大学的主要课程是拉丁经典著作的阅读与解释。哥白尼在大学里学习了6种标准课程,其中一种名叫欧几里得,内容有哲学、天文学、占星术、几何学与地理学。那时的教学方法是教授提出问题,学生互相辩论。哥白尼就是在学术的探讨和辩论中,增长了科学知识,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克拉科夫地处东西欧交通要道,所以比较早地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因此在克拉科夫大学这座古老的大学里,新兴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和腐朽的封建教会的经院哲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哥白尼在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下,在心灵里埋下了向经院哲学挑战的种子。除了正常上课之外,哥白尼还常常利用晚上和假日去教授家里虚心请教。此时,哥白尼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布鲁楚斯基教授。他不仅从教授这里获得渊博的数学知识,而且学会了运用仪器观测天文的技能。在教授的教育和感召下,哥白尼决心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天文学的研究工作。

哥白尼以在克拉科夫学院受到的数学和天文学教育而骄傲。毕业离校以后,有好多年他一直同该校的某些老师和同学保持书信往来。哥白尼的天文学知识不仅仅是从听老师讲课和阅读课外辅导材料中获得的,学习古典作家的作品,也丰富了他的天文学知识。哥白尼生活的时代,欧洲大陆到处笼罩着基督教的迷雾。那时,无论是教皇、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般人都这样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圆球,是静止不动的;天是圆的,像一个很大的外壳包着地球。从地球往外分成九个天层:第一天层是月亮,月亮离地球最近,接着是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和土星天,在土星天之外的第八层是恒星天。众恒星都定居在这个第八天层上。在恒星天之外还有一层作为宇宙边界的原动力天。这是以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学说为基础的天文学观点,这种观点符合《圣经》的思想,得到教会和大众的支持和认可,成为当时至高无上的法定学说。

而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哥白尼看到了不同于当时公开宣扬的、普遍信奉的、以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学说为基础的天文学观点,不止一位古典作家以文学形式隐晦地提出:太阳是行星体系的中心,其他所有行星,其中包括地球,都围绕太阳旋转。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未能使哥白尼信服。大学老师的启迪,使他加深了这种疑问。他阅读的古典作品中提出,对行星的运动还可以有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学说的其他解释。哥白尼知道,为了解开萦绕在心头的这个谜,必须深入学习,而首先是要认真观察、测量和积累经验。哥白尼生活的时代,刚好存在着一种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怀疑和探索,以便修正或推翻现行学说的气氛。1495年,哥白尼离开克拉科夫,来到住在瓦尔米亚的舅舅乌卡什身边。在克拉科夫,他获得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并且同人文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

异国求学

当时已经出任瓦尔米亚大主教的乌卡什为了让哥白尼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在天主教会任职,就送他到意大利留学,学习教会法律。于是,1496年哥白尼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到波伦亚大学学习教会法。旅途中,哥白尼游览了德意志的仪器制造中心纽伦堡城。在这里他参观了手艺高超的工人制造的精密天文仪器。逗留期间,他还拜访了天文学仪器制造者瓦尔特。波伦亚大学是当时驰名全欧的最古老的学术中心。哥白尼每天在黎明的教堂钟声敲响时,便去做礼拜,七点钟开始上课,连续两个小时,其余时间自修。午饭后,继续上课,时间长达三个半小时。课程内容,除标准课程之外,还有专题报告、互相答辩等课程。但是哥白尼最感兴趣的还是数学与天文学,他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刻苦攻读天文学与数学著作,并坚持观测天象。在意大利生活期间,哥白尼进行了大量枯燥的计算工作,反复核算了各种历法。出于编制历法的需要,他观察并记录了大量天象材料。在克拉科夫学院学习期间,哥白尼已经掌握了计算时间和推算日历的烦琐技术。在意大利大学学习期间,随着数学知识的增长,他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计算技术。

哥白尼结交了一批天文学家,他们经常交换对天体结构的认识,对哥白尼影响最大的要算是天文学教授达·诺法腊了。为了研究和学习的方便,哥白尼常常住在这位教授家里。达·诺法腊是当时波伦亚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特别强调实验观测的重要性。他帮助哥白尼树立了这样一种信念,即必须对原有的理论加以筛选,不能轻易相信任何学说。他测定过南欧一些城市的纬度,发现这些纬度的数值同托勒密所得出的结果有差别。师生二人经常一道观测天象。1497年3月9日夜晚,师生一起观测到了一次月掩星现象,当时金牛星座中的一颗一等星(毕宿五)渐渐被月亮遮掩,他们对整个过程的确切时间作了详细的记录。这个观察材料,在哥白尼的杰出著作《天体运行论》中,已经作了详尽的记载。观测结果让哥白尼开始对盛行于欧洲近两千年之久的“地球中心说”产生了怀疑,这可以说是哥白尼为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迈出的第一步。

1501年,哥白尼又来到了意大利的另一个学术中心帕多瓦。帕多瓦大学的法律和医学早就在欧洲享有盛名。在帕多瓦学习期间,他同这里通晓哲学、医学和天文学的教授弗腊卡斯多洛结下了新的友谊。他专心致志地学习医学。1503年5月31日,哥白尼参加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考试。接受学位的仪式结束以后,他可以更深入地钻研古代哲学家和天文学家的论著,更深入地推敲他们提出的观点。后来由于意大利的国土上发生了战争,直接扰乱了帕多瓦大学学生的学习,于是哥白尼便终止了他的大学学习生活。

哥白尼的确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精通各种语言文字,精通数学、天文学,他懂得教会法,擅长医学,还会绘画,有一幅他的自画像,至今还保存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内,作为有名的天文钟的装饰品。

科学研究

在意大利留学的7年,对哥白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7年,使他开扩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据说,哥白尼掌握了当时数学、天文学、法学、医学和神学的全部知识,成为同时代人中的佼佼者。1503年秋天,哥白尼从意大利返回他的祖国波兰。这时他的舅舅已经年迈多病,很需要哥白尼留在身边。哥白尼一方面协助舅舅料理教区事务;另一方面利用这段充裕的时间,来整理他在意大利学习期间所搜集的大量资料,总结他的研究成果。哥白尼以主教医生的名义,留在他舅舅身边长达6年的时间,一直到1512年舅舅去世。在这6年中,哥白尼开始写作他的《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初稿。舅舅去世后,哥白尼就到弗洛恩堡大教堂任职。弗洛恩堡大教堂建筑在波罗的海海滨的小丘上,既庄严又美观。教堂的周围建有坚固高大的城墙,墙上有座箭楼(古代为了防御敌人侵犯,为发射箭所建的楼),哥白尼就住在箭楼里。这里既是他的宿舍,又是他观测天象的天文台。自17世纪以来,人们为了纪念哥白尼,把它称为“哥白尼塔”,并把它作为天文学的圣地保存下来,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科学工作者前来瞻仰,缅怀这位科学家为人类所作出的巨大的贡献。

哥白尼利用他自己制造的仪器,在这座小小的天文台上进行实践活动。他所观测的内容有日食、月食、黄赤交角、春分点移动、月亮中天的高度、月掩星、行星对于背景的恒星方位等。他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所引用的27个观测材料,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这里记录下来的。尽管他所使用的仪器是简陋的,准确度也不够高,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因此而放松过他的观测。哥白尼所建立的新天文学理论,主要依据自己观测得来的数据。他把希腊和阿拉伯天文学家观测的数据当做参考资料,在参考时要做一番考订校勘的工作。他的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而他的观测资料又一次证明了他对地心说的怀疑是正确的。一个震惊世界的伟大论断的雏形在他的心中开始渐渐形成,这就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是围绕着太阳不断运动的。

1510年到1514年间,哥白尼着手归纳自己关于宇宙的思想,并以《纲要》为题送给朋友和一些天文学家。《纲要》概述了他的日心说理论,指出地球不是恒定不动的,而是围绕太阳转动,在地球上之所以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都在绕地球运转,是因为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人们观察到的行星逆行现象,也是地球在绕日运转的轨道中改变位置时让人产生的错觉,因此地球不可能是宇宙的中心。但是由于教会的权威和正统的天文思想的影响,《纲要》并没有受到重视。尽管如此,哥白尼并没有气馁,他继续自己的研究。

哥白尼居住的条件并不好,但是为了工作方便,观测天象方便,他很多年没有换过住处。1519年弗洛恩堡城发生了战争,战火烧到了他观测天象的塔上,教士们奔逃一空,只剩下哥白尼一个人还留在孤独的弗洛恩城,坚持观测工作。哥白尼顶住了敌人对弗洛恩堡发动的攻击,但是他的家已被焚毁,因此他也不得不离开这里。1520年1月23日,哥白尼前往奥尔什丁,在奥尔什丁一直待到1521年6月,才再次回到弗洛恩堡城。但是哥白尼用于观测天体的时间仍然是不多的,因为有许多行政事务占据了他的精力和时间。1522年,神甫会推选哥白尼作为弗洛恩堡城神甫会的代表参加了在托伦举行的普鲁士各界代表大会,他在那里宣读了他3年前撰写的一篇关于货币问题的论文。哥白尼的意见深受同年10月21日在特切夫召开的普鲁士各界代表大会代表们的赞赏,普鲁士代表最后通过了一个决议,决议中采纳了哥白尼的意见。1522年1月30日,瓦尔米亚主教去世,按照当时教区的传统习惯,在新主教产生之前,哥白尼被推举为瓦尔米亚主教区行政总管,这是在新主教没有产生之前拥有教区和神甫会的最高领导权、负有最高责任的职位。

1524年春,哥白尼的朋友伯纳德·瓦波夫斯基把扬—维尔纳在1522年发表的一本名为《论第八天体的运动》的著作寄给哥白尼,请哥白尼对这本书发表意见。这本书在当时的天文学界已经得到肯定的评价,扬—维尔纳在当时的纽伦堡已经是一位比较知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对维尔纳著作所作的评价同普遍的评价截然不同,这在欧洲引起了极大轰动,使哥白尼的名字也由此广为传扬。哥白尼在1525年至1528年主要从事移民工作,为瓦尔米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哥白尼一面担任神职,一面行医,热心为患者解除病痛,并且免费为穷人治病,他在整个教区都非常出名。

划时代巨著

1531年,哥白尼终于摆脱了公务的烦扰,可以用较多的时间继续从事自己喜爱的科学活动。其实早在1506年,哥白尼就开始撰写他的主要著作《天体运行论》,这部巨著断断续续地写了18年,随后又进行了一些修改。在《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日心学说,揭露上帝创造世界说法的荒谬。他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他得到的恒星年的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比现在的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是百万分之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和现在的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这是很了不起的。哥白尼认为,天体运动应当是简单的、和谐的,用所有星体环绕地球运动来解释地球上看到的日升月落等现象,就如同我们坐在船上认为两岸在运动,而不是船在运动一样。因此,他提出了与地心说针锋相对的日心说。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星体一样,都在围绕太阳进行圆周运动,而且地球还在不停地自转。尽管哥白尼的早期著作抄本已在整个欧洲流传,但是只有为数很少的朋友了解他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虽然这部巨著差不多已经定稿,但是哥白尼并不急于出版。因为这部著作是针对教会承认的最大权威的,自然也就危及了正统的教会理论。在同教会有关的保守知识界看来,日心说是宣传没有上帝的学说,而且日心学和《圣经》上的说法完全相反,如果承认日心说,就等于宣布《圣经》传播的是谎言。为此,哥白尼担心会因这部书被指控散布异端邪说,而受到宗教法庭的审判。他更担心的也许是怕自己的发现不被人理解。关于他的学说,除了友好的赞扬声外,已经有些试探性的信号表明,这种学说不仅会受到天主教会,也会受到新教的严厉谴责。因此这部名为《天体运行论》的著作在完成后的10多年里一直以手稿形式被搁置在哥白尼的住处。当然完成这部著作以后,哥白尼并未停止研究工作,仍然不断地使用天文仪器进行观测,这些观测进一步证实了他的计算结果和得出的结论。

哥白尼在摆脱了繁忙的行政事务的晚年,安静地从事天文观测和研究。他同外部世界保持着联系,时常有人来看他或给他写信。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同自己的朋友、神甫会的同事蒂德曼·吉斯真诚地交流观测结果,两人无所不谈。蒂德曼·吉斯把出版哥白尼的著作一事看成是自己的事情,甚至在哥白尼逝世后他仍致力于朋友著作的出版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是对科学和生活的共同认识,而且还因他们在神甫会一道从事过共同的工作。蒂德曼·吉斯也把哥白尼看成是自己唯一最知心的朋友,对他无话不说。蒂德曼是一位性情异常温和而又很有才华的人文主义者,他希望理智和智慧能够战胜教条。哥白尼的朋友们在意大利高级教会人士中传播了哥白尼的理论和观点,想通过这种办法为哥白尼公布自己的学说铺平道路,从而促进当时的科学革命的实现。

在促使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纽伦堡大学的教授耶日·约阿希姆·冯·劳亨,又名雷蒂克。雷蒂克在哥白尼生活的最后时期里成了哥白尼最忠实的学生和朋友。他丝毫也不在意有关老师的传言和老师周围的气氛,再说他作为一名新教教徒对这类事根本不予理睬。他在听说哥白尼提出了新的天文学理论后,对哥白尼的天才发现非常感兴趣,于是便慕名来到弗洛恩堡,直接聆听和了解哥白尼的新理论。他的到来为哥白尼晚年苦闷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并在传播哥白尼天才学说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雷蒂克在发表哥白尼的著作并使之为世界所了解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雷蒂克本来只想认识一下哥白尼,并读一读他的著述就走,但结果却在瓦尔米亚待了两年。他不是空着手到哥白尼这里来的,作为礼物他带来了这位老天文学家所需要的书籍,其中有几本是关于天文学和与天文学有关的书。这使哥白尼对自己的著作又稍稍作了些补充和修改,当然这丝毫也未影响他的基本论断。雷蒂克很快发现,哥白尼的著作拥有巨大的科学价值。于是,出版这些著作就成了两人在卢巴瓦交谈的主要话题。雷蒂克在海乌姆诺主教那里找到了盟友,两人一道说服哥白尼,劝他把自己的著作公诸于世。起初,哥白尼只同意发表天文观测图表。后来,年轻学生的说服工作终于奏效,哥白尼同意出版了,可是出版这样的书籍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于是,雷蒂克开始为出版哥白尼的著作铺路,他要使哥白尼既在天文学界,也在广大人文主义者中获得良好的声誉。1540年,雷蒂克在格但斯克出版了一本献给自己的老师——纽伦堡的天文学家、星占学家和地理学家的书。这本书的书名很长:《致光荣的大师扬—维尔纳先生,一位年轻的数学爱好者谈托伦人、瓦尔米亚神甫、学识非常渊博的大师、杰出的数学家尼古拉·哥白尼博士先生有关旋转运动的几卷书,初讲》。在题目下雷蒂克刊印了一句希腊格言:“谁想研究哲学,谁就应是精神自由者。”这是对哥白尼著作的最初反映。在这本《初讲》中,雷蒂克介绍了《天体运行论》的主要论点,强调了这些论点的新颖性。

雷蒂克通过在科学界和政界知名人物中散发介绍哥白尼学说的《初讲》,满怀希望地相信哥白尼的学说不久就会传遍全世界,所有人都会把他最近揭示和传播的事实看成是永恒的真理。然而,他收获到的却是令人痛心的失望,他发现人们对他在《初讲》中所阐述的思想并未表现出热情,有时甚至是持敌视态度,但是这并没有减弱雷蒂克对哥白尼著作的信心,他仍然坚持寻找机会。

真理永存

1542年的深秋,年近70岁的哥白尼得了一种致命的疾病。处于瘫痪和绝望状态的哥白尼在雷蒂克赠给他的一本书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生命的短暂、思想的迟钝、麻木的粗心和徒劳的忙碌使我们无法获得更多的知识。而我们所知道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逐渐忘却了……多么可憎和可怖的忘性啊!”随后,哥白尼的健康状况一天天恶化,康复的希望日益渺茫,他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了。为了让哥白尼能亲眼看到自己的心血出版,雷蒂克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他建议哥白尼向教皇寻求帮助,在这位比较开明的教皇的庇护下,《天体运行论》也许可以问世。于是,这一年哥白尼写给教皇保罗三世的一封信,说明了自己的理论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条件。在教皇的默许下,哥白尼将他的手稿送去出版,并在书的序中写明将他的著作献给教皇保罗三世。

哥白尼在生命的最后一天用冰冷的手终于触摸到了自己的著作,那一天是1543年5月24日。这对哥白尼来说只是象征性的,因为几天之前他就已经失去知觉,丧失了视力和听力。

《天体运行论》出版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一般人不能了解,而许多天文工作者只把这本书当做编算行星星表的一种方法。但是《天体运行论》这部巨著,提出的日心说推翻了持续近2000年之久的地心说,建立了一套与前人完全不同的、更加科学的宇宙体系。后来因为布鲁诺和伽利略公开宣传日心地动说,危及教会的思想统治,罗马教廷开始对这些科学家加以迫害,并于1616年把《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以阻挠日心学说的传播。然而经过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工作,哥白尼的学说不断获得胜利和发展,一些不断观测到的新的天文发现,使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明。

在1616年教会的禁令下,人们仍然秘密地传阅着伟大天文学家哥白尼的著作。18世纪末波兰丧失独立以后,哥白尼成了知识界爱国学者的象征,人们把他作为伟大的波兰人加以纪念。后来,法国皇帝拿破仑的行为提高了哥白尼的声望。拿破仑在托伦逗留期间曾向哥白尼表示敬意,参观了哥白尼故居,并要求市议会修复保存下来的哥白尼的文物。1830年在华沙树立了哥白尼纪念碑,它使波兰人在艰难的被奴役时期想起了自己的伟大同胞。希特勒占领时期,占领者在哥白尼纪念碑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道:“哥白尼是最伟大的德国天文学家。”虽然有希特勒的岗哨在监视,但这块牌子还是让“灰色队伍”的士兵给摘掉了。

哥白尼的日心说引起人类历史上科学和思想的一次重大变革,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根本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后人称其为“哥白尼革命”。而这部不朽的巨著《天体运行论》,作为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发表开创了人类宇宙观的新纪元,革命导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之为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的“独立宣言”,“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哥白尼追求真理、勇于开拓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托伦在哥白尼纪念碑上的铭文是对他一生辉煌事业的最好的概括:尼古拉·哥白尼,一个推动地球、遏止太阳的人。

同类推荐
  • 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

    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一已经形成,但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增加,相应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尤其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两亿多名在校学生,是一个相当大的社会群体,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经常发生,令人防不胜防。安全是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主题,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没有安全就没有改革,没有安全也就没有发展,所以校园安全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单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基本要求,更是学校办学的基本需要。《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在院分管领导的指导下,结合历年来的安全工作经验和教训
  • 安徒生童话精选

    安徒生童话精选

    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他的创作童话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而且对世界童话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我的作文教育故事

    我的作文教育故事

    本书是“管建刚名师工作室丛书”之一。身为班主任的范老师跟着管建刚老师办《班级作文周报》,借由素材本和《周报》,作文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老师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书中记录的都是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孩子们常发生的故事——打人事件、偷钱风波、逃学问题、捐款事件、零食诱惑……这些故事,具体、生动、细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范老师是怎样温馨、动人、有效地带着孩子们一起去辨明是非,引领着他们成长,看到其间作文和做人、作文和教育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看到范老师为人师者的责任、用心和思考。
  • 教你一眼看透海

    教你一眼看透海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海洋科普知识,内容涵盖解密海和洋的差别、海流成因的发现、海雾的形成、海洋台风的威力、有趣的海洋动物、凶残的海洋巨蟒、海底的不明潜水物、太平洋上的珊瑚海、海洋探测的顺风耳等。
  • 政治学(第二版)

    政治学(第二版)

    书在系统总结已有政治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和评述了现当代许多国内外学者在政治学方面的一些重要学术观点,对国家形态、政治权力、政党政治、政治参与、政治发展、政治民主、政治文化等政治学核心范畴作了较为深入并富有新意的分析和阐述,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政治学科发展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和规律,使抽象的理论更贴近中外政治发展的现实。本书作为复旦版MPA(公共管理硕士)系列教材之一,既可作为MPA课程的基本教材,又可作为大专院校政治学专业和行政管理学专业的本科和专科的专业教材。
热门推荐
  • 拂叶敛西沫

    拂叶敛西沫

    贝沫是Z市心灵中学的高中生,却被人贩子给拐卖了。被身为秘密刑警的斐西以高价买下。贝沫就过上了担心被这个小混混吃掉的日子,待到身份揭晓时,变身迷妹。“大佬教我数学啊!”“大佬会不会文言文!”“大佬怎么这么厉害!”但也过上了……“体能太弱,多锻炼!”“身为高中生被人贩子卖,你面子都没了……”【腹黑纨绔大佬&清纯活力萌妹】
  • 少年风云记

    少年风云记

    看小镇少年,如何从默默无闻走到人尽皆知。任凭时间变迁,我自勇往直前。看一个少年如何成长为天地间的巨擘,击退强敌,守护世界。
  • 悠悠向我心

    悠悠向我心

    [乖戾暴躁大佬×佛系体弱少女]本书又名《甜妹是团宠》遇傅悠悠前,景湛是街知巷闻的小霸王,性情乖戾嚣张,抽烟打架样样齐全,又浑又野。遇傅悠悠后,嚣张大佬秒变粘人小奶狗,情话张口就来。他原以为傅悠悠是个娇柔文弱需要人保护的小姑娘,可在看到她去打人的那副凶狠样儿他才知道是自己看走眼了。[简介无能,请看正文]—[无误会×甜宠×校园]
  • 八贤传

    八贤传

    叙述康熙时八位贤臣:冯阁老、于成龙、张鹏翮、召恒、萧国佐、郭瑞卿、孙广泗、彭朋匡扶社稷,打击朝廷奸贼索艾的故事。
  • 感悟人生全集

    感悟人生全集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我们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一个故事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哲理可以改变千万人的命运。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但不同的是,人生还不如弈棋,因为任何人都没有再来一局的机会。本书精选了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亲情、爱情、婚姻、事业、交往、财富等方面,结合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打开此书,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心结,就会一个又一个地被你解开。
  • 可以好好说话吗

    可以好好说话吗

    小说真实反应了很多家庭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不能够互相尊重,冷静的沟通,也真实反应了一个母亲的婚姻悲剧。一个家庭中沟通是多么的重要,父亲从中扮演的角色,母亲的隐忍,所有因果连在一起,对下一代的影响,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互相的尊重与沟通方式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的人。也间接的反映出没有爱的家庭对下一代的影响,写出了丫丫的成长经历与最后的成熟改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顾少今天离婚吗

    顾少今天离婚吗

    他是京城声名远扬的豪门少爷,性格偏激,冷戾霸道。她是混迹职场兢兢业业的小白兔,长相甜美,最大的缺点就是穷,最大的梦想就是一夜暴富。有一天,小白兔遇见了大灰狼,不仅不怕被吃掉,还想被吃掉。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大灰狼有钱啊!
  • 贫穷姐妹

    贫穷姐妹

    付家三姐妹,因种种原因负债累累,在偿还债务过程中尝遍人生辛酸苦楚,最终凭借各自的努力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个人有幸亲身参与了那个属于台湾曾经伟大的年代;目睹了台湾“经济奇迹”的起落。成功需要太多条件的配合和累积;环环相扣,步步演绎,成败得失,往往只是一线之差、一墙之隔。30年前,台湾在搞经济,大陆在文化革命;10年前,大陆开始搞经济,台湾却在文化革命。20年的间隔,许多台湾曾经发生的事, 如今在大陆又一一地重显身影。经济奇迹,那曾经是台湾的骄傲;骄傲的背后,也曾有不堪语外的辛酸。成功需要很多的条件配合,台湾成功的经验未必能够复制;但是,失败的因子只要一端,失败的经验绝对值得警惕。由于个人曾经亲身经历了这些成败得失,或许可以为这得来不易的警惕,添加一份活生生、血淋淋的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