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81300000003

第3章 大明的朱朱们(下)

【仁宣那些事】

朱老四死了,他肥胖的大儿子做了皇帝,是为仁宗。当初,汉王朱高煦最为勇猛,帮着父亲和自己的堂兄争夺天下。曾经有一次朱棣遇险,若不是朱高煦拼命来救,这靖难之役怕是要提前结束。经历过生死,让朱老四嘘唏不已,人生在世,没有点武功,真是不敢想象。感叹之余,拍拍二儿子的肩膀,说朱高煦像他,并且说世子腿瘸,好生努力。言外之意,你要好好干,说不定将来你不仅仅是个藩王。有时候说坑爹的都是儿子,其实坑起儿子来,爹也不差啥。

朱老四的一句话,也许是有感而发,并没有深思熟虑,汉王却当真了,父亲武功厉害,可以和堂兄争夺天下,自己同样也可以呀,何况父亲亲口说出,汉王有种李世民附体的感觉。只是大臣们不干,太子仁厚,乃是天下英主,不知道多少人希望他早日当政。汉王像他爹,大臣们说啥也不能再弄来一个残暴的主子。也许朱老四晚年醒悟了,他没有立汉王。当永乐皇帝归西,仁宗即位。虽然只有十个月的时间,却开启了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朱老四是有名的暴君,暴政比他爹都厉害。文治武功的背后是成千上万人的尸体堆积起来的。宽松养民,息兵治国。浩浩荡荡的郑和宝船不再出航,宫廷采购停止,减免赋税,废除肉体刑罚,一系列的政策,很快形成大明空前的社会发展,国力强盛起来。

汉王一直想造反,学他父亲当皇上,别说机会还真出现了,仁宗只当了十个月皇帝就走了,那时太子在南京替父祭祖,汉王却在北京附近,他觉得这是个机会,可以直接进入北京称帝。结果当他望见北京城城楼时,他也看见了宣宗皇帝的钦使,他的侄子称帝了!这是一个历史之谜,没有人知晓太子如何在千里之外得知他爹去世的消息,却能及时赶回来称帝。有人说,其实是锦衣卫的眼线及时把京城情况告诉了太子。

汉王不干了,终于造了反,他以为会和当年他爹靖难之役一样取得成功,只可以低估了他侄儿的实力,未等他从封地乐安蹦出来,皇帝大军就到了城下,投降吧,虽然你是我叔叔,但你得投降,虽然你造反,但我不杀你,因为你是我叔叔。明宣宗很厚道,给汉王一个机会活下去。

若是寻常人,就坡下驴也就颐养天年,偏偏遇到两个倔强的叔侄。宣宗小时候,叔侄关系融洽,祖父信口开河,导致父辈心生隔阂,虽然叔叔造反了,毕竟投降了。一日宣宗心血来潮去看望囚禁的叔叔,既没有刑具,也没有亏待,软禁而已。宣宗和汉王行了家庭之里,陪着叔叔四处走走,说些陈年往事,偏偏这位叔叔一时激动伸出不该伸的腿,绊倒了宣宗,在一群左拥右护的锦衣卫面前,堂堂大明皇帝摔了一个狗啃屎,宣宗怒了,你阴谋造反,大臣们的奏章雪片一样,我赏赐你财物,希望你改过;你造反了,我不杀你,同样希望你改过自新,朱家杀戮太深!我拿你当叔叔,你却拿我当孩童,烤了他!汉王就在铜缸里变成了烤全羊!而且一狠心,把自己的堂兄弟们杀个精光!

宣宗是有作为的皇帝,虽然喜欢斗蟋蟀,但他继承了仁宗的治国理念,大明的社会空前繁荣。与民休养生息政策,任贤纳谏,君臣关系融洽。他是个太平天子,这个世界因为他而变得太平!他可以把时间放在斗蛐蛐上面,可以做些好的宣德炉,但社会依旧平稳发展!

【土木之变】

老朱好读书,特别是历史书,对于汉唐灭亡的原因深有感触,深知宦官之乱对于朝廷的影响。洪武十七年颁布了“祖训”,在宫内置高三尺的铁碑,上铸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并规定宦官不得任文武官,请官员也不得与宦官有文件往来,宦官官位不能超过四品,并不准其读书识字。

而老朱家的遗传病却是不相信任何大臣,因为杀戮太多大臣而让皇帝自己吃不消朝政的复杂和艰辛,一方面建立了内阁,另一方面启用了一些宦官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朱朱们认为宦官没儿没女,没有欲望,自然会听命于皇上,自然可以委以重任。传说五代十国有个南汉皇帝就是这样,但凡想在朝廷为官的,一定要阉割了自己。有时想想朝堂上一群没有胡子,说话声音怪怪的人们,也是很搞笑的。

宣德皇帝留下了三杨开泰(杨士奇、杨荣、杨溥)的内阁,辅佐儿子英宗的同时,也开启了大明宦官参与朝政的开始。王振是个蹩脚的读书人,科举之路他是搞不定的,但他忽然有一天想进朝廷,就阉了自己,果然如愿进来宫。因为通晓文字,深得宣宗喜爱,让他伺候太子。

王振知道太子意味着什么,曲意奉承,深得太子倚重。宣宗走得早,太子即位,王振自然是最受宠的司礼监太监。因为三杨和太黄太后的存在,他不敢越大格,待太皇太后归西后,三杨病的病,退的退,英宗开始对他言听计从,尊称其为先生。他便悄悄地把太祖的铁牌子弄走,完全把握了朝政。对于朝臣的反抗,他最大办法就是肢解那些反对者,锦衣卫听命于王振,任意屠戮大臣。王振另一个本事就是喜欢挑起边境战事,幸运的是,他打赢了许多战争。

元朝灭亡后,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开始和明朝来往,瓦剌的太师也先一直期望能重新恢复元朝的丰功伟绩。他每年都进贡马匹给大明,换取茶叶等。原本相安无事,但这一年,也先派出庞大的进贡队伍进京,期望换取更多的赏赐。王振似乎看出了端倪,压低了马价。瓦剌使者愤怒而去,秋七月,也先大举入侵,王振挟皇上亲征。廷臣纷纷谏阻,大明太平日久,现在的军队根本没有经过训练,皇上不听,他的血液里流淌着祖先的勇武。到了宣府后,赶上大风雨,又有人进谏,王振更加狂怒。成国公朱勇等人向他请示汇报,都膝行而前。尚书邝聎、王佐触怒王振,被罚跪草中。他的党羽钦天监正彭德清借天象劝谏,王振也不听从。八月己酉,皇上驻跸大同,王振更想北上。这时,镇守太监郭敬告诉他说敌势很强,王振这才害怕了。马上回师,到达双寨,雨很大。王振最初想取道紫荆关,经蔚州邀请皇上幸临他的家乡,又恐怕人马践踏家乡的庄稼,便又改道宣府。看来王振是想在老家留个好名声。但士兵们迂回奔走,壬戌日才到达土木堡。瓦剌兵追到,官军大败。皇上被俘,王振竟被乱军所杀。是为土木之变。败报传到朝廷,百官恸哭,都御史陈镒等人在朝廷上奏告王振的罪行,愤怒的朝臣当场打死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和毛、王这两名宦官。郕王命将王山押往市场碎尸,并诛杀王振的其他党羽,王振家族不分老少全部斩首。王振专权七年,抄没他的家时,获得金银六十余库,玉盘一百只,高六七尺的珊瑚二十余株,其他珍玩无数。这是景泰朝最正经的说法。

【北京保卫战】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京城大官富户纷纷南逃,有的大臣也主张南迁。于谦、陈循、王直坚决反对,北京是为天下根本,刚刚由行在转为国都,不能轻易放弃,主张保卫京师。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朱祁钰九月六日即帝位,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以明年为景泰元年。也先挟明英宗要挟明廷之计不逞,遂于十月率大军进犯北京。十月十一日瓦剌军抵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把明英宗放置在德胜门外空房内。十三日,于谦、石亨率军与瓦剌军战于德胜门外,瓦剌军大败。随后又转战至西直门进攻明军,也被明军击退。

瓦剌军不甘失败,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佯装失利,瓦剌军追到土城,被潜伏在民居内的明军火枪手阻击,死伤无数,不得推进。加上天寒地冻,京师外围守军的奋力抵抗,以及源源不断而来的勤王之师,也先害怕被围歼,遂退军,到十一月八日,瓦剌军退出塞外,京师解严。

于谦和主战派官员领导和组织的京师保卫战,取得了胜利,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大明王朝转危为安。

【夺门之变】

瓦剌失败后,送回了英宗,弟弟景泰帝是不情愿的,他担心自己的皇位。而于谦说了句“天命已定”,才使得英宗能够回到北京。兄弟二人在宫门口寒暄几句,英宗便被送入南宫。锦衣卫自然严加防范,表面是保护太上皇的安全,实际是监视英宗,甚至南宫里的树木都被砍伐一空,吃穿用度都不够,前皇后还得做些针线送出卖掉贴补家用。至于儿子的太子之位早就被废掉。人说皇权无亲情,看来是有几分道理的。

景泰做了八年皇帝,儿子却死得很早,自己身体也不好,幸亏有于谦等人在,大明依旧向前发展。不过大臣们希望景泰能够恢复英宗儿子的太子之位,景泰一直说自己还年轻,还可以有儿子,直到大病不起,才下令增加前太子的供奉,并决定第二天早朝,当众宣布。朝廷上下多少明白,若皇帝不测,前太子会继位。经常被训斥的曹吉祥、石亨却想做出非常事,他们深知自己半斤八两,与于谦等人的距离越来越大,一旦新皇登基,自己依旧靠边站,他们瞄准景泰卧床不起,带人进入南宫,迎回英宗。英宗皇帝隔着门听了他们的计划,他看看自己蜗居八年的南宫,与其老死于此,不如放手一搏,他义无反顾地答应下来。

急促的景阳钟敲起,大臣们原本以为景泰同意恢复英宗儿子的太子之位。当于谦等人踏入朝堂,正中坐着的却是英宗皇帝。一切都晚了,于谦等人只得承认英宗复辟。景泰正在病中,听得钟声,问:“是于谦吗?”这位皇帝竟然想到是于谦要篡位,可悲呀!当得知是英宗复辟,只得说:“好!”

英宗一面犒赏拥护自己复辟的朝臣,一面杀了于谦等大臣。“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就这样走上了刑场,天下冤之,却又无可奈何。于谦心系大明安危,平日里专门研究兵事,甚至四处派出爪牙,却对曹吉祥等人的密谋充耳不闻,仓促之间大势已去,确实很可惜。只是太多疑点,惹得后人揣测。许多事情于谦应该是知道的,只是他不想做别的罢了。

英宗当时是不想杀于谦的,他知道这些人是大明的栋梁,而曹吉祥等人说,不杀这些人,就意味着英宗复辟是错的。英宗只得应允,后来还是后悔杀于谦,对于拥立他复位的人开始甄别使用,最终除掉了那几个害群之马,出于同病相怜,解除了建文帝儿子的软禁,但大明开始走向衰败。他是一位奇怪的皇帝,当了二十二年皇帝,八年囚徒,临死时最大的功劳就是,废除嫔妃殉葬的先例!

【郎情妾意】

朱见深是幸运的!英宗御驾亲征,为了沸腾朱朱的热血,仅仅两岁的朱见深被册封为太子!

朱见深是不幸的,自己的父皇被瓦剌俘虏,叔叔当了皇帝,随即自己被废除了太子之位,安排在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方,每天都面临着生死。

朱见深惊恐地看着周遭的一切,身边只有一个叫万贞儿的侍女陪着他,无论黑夜白天,无论风雨交加,总有这个女人的身影陪着自己。朱见深过早品尝了人间悲苦,却也得到了一份真情。

朱见深再次幸运起来,父皇复位,他再次赐封为太子。整整大他十七岁的万贞儿变成了他离不开的女人。英宗去世,朱见深当上了皇帝,是为宪宗,他首先想到的是立万氏为皇后。无所谓出身门第,无所谓年龄差异,甚至无所谓容貌,吾心侬心只有你我!若不是皇太后阻拦,这将是大明朝最奇特的一幕。

最终的还是立了年轻貌美的吴皇后,可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万氏依旧得宠。恼怒的吴皇后用皇后的权力处罚了万氏,而后果是宪宗直接废掉了皇后之位,打入冷宫。万氏依旧是贵妃,依旧和皇上打得火热,甚至生下儿子后,宪宗马上就想立为太子,只可惜早夭。虽然后世传扬万氏专横跋扈,粉黛六宫,但宪宗确实最爱的是她。也许是从小便生活在一起,一种母性陪伴他成长,以至于无法分开。虽然他们的感情为老朱们建立的大明视为异端,但终归成为了一段情话,以至于万贵妃死去,宪宗由衷的悲伤道:“贞儿已去,我命休矣!”

【弘治中兴】

成化年间,韩雍将军的一场断藤峡大胜,带来了两个人。一个是成化年间有名的太监汪直,另一个就是未来皇帝的母亲。朱佑樘的生母是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被平息之后,还是少女的纪氏被带到宫里。因其端庄、聪慧,被派充内廷书室看护藏书,无意中有了更多的机会见到皇帝。她倒是没有这么多心思,怎奈无心插柳柳成荫,明宪宗朱见深常到书室看书,一来二去喜欢上了这个姑娘,于是就临幸了她,不久纪氏怀了龙种,就是我们未来的弘治皇帝。

传闻万贵妃对于任何怀孕的其他嫔妃、宫人都是采取堕胎政策,以至于纪氏怀孕的消息传来,万贵妃派太监张敏前去处理,张敏不忍心下手,开始说不是怀孕,后来生下后,又想法弄走,交给废后吴氏抚养,总之,这个皇子活了下来。直到有一天,宪宗梳头时看见自己的老迈,而叹息自己无子时,张敏大着胆子说他有个儿子,随即把事情说了一遍。宪宗见过孩子后,涕泪交流,直接立为太子。万贵妃得知后,怒火中烧。

不久,他的母亲纪氏就暴亡,太监张敏也蹊跷地死了,据说这都是万贵妃下的毒手。不管怎样,咱们的皇帝终于拨开云雾见月明,最终成长为一位明君。他生母被追谥为孝穆皇太后,并将其坟茔迁至茂陵与父皇合葬,另立奉慈殿祭祀。推行了一系列明政,驱逐宪宗亲信的佞幸之臣,或贬或杀,启用贤能之士为国效力。他兴修水利,发展农耕,繁荣经济。他更定律制,复议盐法,废除一切弊政,政治清明,令朝野称颂,人称弘治中兴。

这个小朱皇帝,除了政绩不菲,还非常喜欢诗词、弹琴和绘画。那些士大夫怕他沉迷于享乐疏于朝政,纷纷上疏劝他安心修身,他表面上答应,私下却对身边的人说:“弹琴何损于事,劳此辈言之?”他对言官的劝谏虽不以为然,却也不以为忤,这正是他为人宽宏的一面。一次他送给画师几匹彩缎,怕大臣议论,对画师说道:“急持去,毋使酸子知道!”意思是快快收起来,别让那些酸腐的臣子们看到。

同类推荐
  • 乱世江湖梦一场

    乱世江湖梦一场

    这是一群人的江湖,儿女江湖,快意恩仇,江山情爱,剑骨痴情,尽在其中。
  • 侠·天下

    侠·天下

    中国也有自己的蜘蛛侠,中国更有自己的007。本文讲述一个高中生经过艰苦的训练,最后举世闻名的谈判专家,为国家,国际的和平稳定尽自己的一份力。没有超能力,只有中国文化的精粹;没有YY,只有真实感情的表白。
  • 江湖小透明

    江湖小透明

    一个幻想有大侠梦的放牛少年,偶得魔头辛幽传功,得无上功力,从此走上江湖成名之路。
  • 天下一楼

    天下一楼

    一个神奇的楼,天下第一楼,每天都是流动的
  • 围攻教主请摇号

    围攻教主请摇号

    “报告教主,山门下有一剑客。”“428号?”“不,428已经等在门口了,山门下那位身上没号。”“没号,没交钱,让他走。”教主换了个姿势“对了,如果他执意要等我,那就让他交一两银子,再给他排个号。”
热门推荐
  • 傲娇龙王求放手

    傲娇龙王求放手

    顾欣月前世被亲奶奶卖给了地主家的傻儿子,最后含恨自尽。重生后,她偶然间救下了东篱江龙王敖凛,某龙就开始了宠妻无限的生活……
  • 一本想不通的曲文合集

    一本想不通的曲文合集

    主要是双笙/洛少爷/封面囧菌的歌曲同人文
  • 这场雨是我想说的

    这场雨是我想说的

    躲避一场南风,错过你的温柔我带着目的接近你,却陷入了自己的布置的陷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奇妙的纤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奇妙的纤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几乎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悠久。人类早期的历史,就是以所用的材料来划分成“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在远古时代,人们首先利用自然界现成的石材、木材和植物纤维做材料。本书由富有经验的材料学专家撰写,讲述了各种创新性的新材料。
  • 人之初时

    人之初时

    出身富贵,钟灵毓和陈谖却没有当成一辈子的公主。身世,纠葛,当她们深陷其中,成魔?还是成神?把痛苦止于自己,是这世间最大的善。清冷又热血、根正且苗红的美少年顾深。早早封神的演艺圈神话——影帝陆钦本。当几人相遇,是互相成就,是携手同行。原来,此生,哪怕她们并不完美,全身皆是刺和锋芒,也能找到和她们的所有棱角完美契合的另一块拼图。……她的未婚夫大人……世家联姻,似料峭春寒冰河之下有暗流涌动。情之一字,真假难辨。好在曾有个小少年在她哭得涕泗滂沱时,用尚且稚嫩的声音对她做出一生承诺,他说,长大后做我的新娘,好不好。造化钟深秀——绕来绕去总是他,源源深流滋灵毓,待到灵秀长成日,高山流水庇深木。……本草夫妇嗑糖记……实力派青年偶像演员,名不见经传初中生。道观初见,她破空而去的九节鞭没有吓到他,短短的几句话却让他成神。多年后再见,他问她,你究竟要做什么?她笑:制药,本草,无忧。谖草当无忧——谖草本为无忧草,奈何身陷囹圄中,本草是药还是毒,封神路后能无忧?两对CP两条线构成整个故事。宠文,诸位多多支持哦~
  • 嫡女韶华:少卿夫人不好当

    嫡女韶华:少卿夫人不好当

    顾云卿只想安安静静报个仇,顺带赚点银子混吃等死,无奈被位高权重的少卿大人看上,只能委身与他当个四处奔波的少卿夫人,这根本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我要休了你。”顾云卿恶狠狠的将休书摔在莫离面前。“不可能。”面沉如雪的少卿一口否决。“你觉得我会听你的?”顾云卿冷笑一声。“腿打断。”惜字如金的少卿简洁明了。“你混蛋。”顾云卿哀嚎。“只对你混蛋。”
  • 今天明天一线牵

    今天明天一线牵

    一个高中生,有意探寻未来,穿越后修炼功法回归的路
  • 跨越喜马拉雅障碍

    跨越喜马拉雅障碍

    本书系论文集。它是我国从事印度——南亚研究学者多年的学术成果。本书从中国的视角对印度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外交等做了多角度的探索研究。
  • 阴阳代理人之天眼灵师

    阴阳代理人之天眼灵师

    执神毫,画阴符,开天眼,镇鬼神,掌生死,断乾坤!代理阴阳,天眼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