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尾巴村儿村口。
老太太们坐在树荫下唠着嗑儿,没人往平日都坐的树桩子上坐,因为昨日韩玉琴躺在上面,现在还有着血渍。
“要咱说,昨儿来的那大户人家的丫环也不是啥好物,小嘴儿巴儿巴儿的,俺说不让她把人搁树桩子上,弄得血乎呲啦的,她也不听还斜愣咱。”
“俺滴个老天爷,你打小儿就这么虎,那丫环要是记恨了,回去告诉他们主家,可别来咱村儿捣乱,咱这破村儿没爹疼没娘在的,谁管啊,那有钱的说弄咱们就弄咱们。”
村里的年长的三姑六婆们还在围绕着韩家的事儿唠着,此时一架带轿骡车赶近村儿口,顿时吸引了姑婆们的注意。
村当腰儿。
老头子们围在石头堆儿旁,往常他们一边下棋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他们不屑于像妇人们一般碎嘴,通常都是含糊不清地聊些大事儿,上到当今皇上颁布的哪条指令有多好,下到边疆的战事,反正都是些陈年旧闻,但他们聊起来也如品陈年老酒般有滋味。
可今日他们也不得不说上些闲话,毕竟老韩家这事儿实在太有得聊。
“要俺说,那韩老头和老韩头可差远了。”满头花白的老头儿感慨道。
“啥韩老头老韩头的,老糊涂了?”头发半白的老头眯着眼问道。
满头花白的老头儿如看小辈儿般扫了一圈儿周围的人,说道。
“岁数小啊还是,你们知道啥,我说的老韩头是韩家的老爷子,从小也算是和我一块儿长大,你们这些小辈人都要叫他韩老太爷了。”
他得意地捋着白胡子,看着一众人好奇地样子不禁起了聊兴,絮叨起来:“那老小子,小时候就有股狠劲儿,那时候和现在一样,也都看不上咱们猪耳朵村儿,可他硬是一人儿去打拼出这家业,可惜一直没有儿子,接连生了俩闺女,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就让这大闺女招了上门女婿,就是现在的韩老头,本以为就要靠女儿女婿传宗接代了,谁料啊,老来得子,可上门女婿已经入赘,也只能是小儿子到了三岁分了家。”
众人恍然,难怪这都说韩老头是上门女婿,可岳父母都在世却不跟着一起住,原来是老来得子后分家了。
骡车咯吱咯吱地赶来,止住了闲谈的老少爷们儿。
“这赶车的好像是周家的小子吧。”
“瞧着像,这周家自从搬去了县里,好些年都没回来了吧。”
乡村中就是这样,不同年龄段儿有自己的活动区域,妇人们分散在村中的夹道上。
搬着小板凳几人一小堆儿地唠着家常,有的从怀里掏出小包瓜子和要好的一起磕。
“这韩家闺女儿以后可咋整,之前因为替李家出头那事儿,老三家那俩闺女儿名声就已经不咋好听了,这下子他那大闺女儿又出这事儿。”
“谁说不是呢,俺看是没有哪个好人家敢娶她们家姑娘了。”
村中两位王婶子拿着自家板凳路过,听到说韩家姑娘的闲话,仗义执言道。
“诶呀妈呀!人家姑娘咋了,俺看就挺好的,你别搁这旮儿乱说。”
“诶呦喂,那韩老三的几个闺女儿都好得很,外村人来欺负咱们,你们哪个上了,要不是几个闺女儿硬气,咱们都丢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