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51800000011

第11章 僧官脱壳

本章导读:在强大背景的支持下,庸俗的僧官唐僧一跃成为和尚中的霸主,高僧圈内的头领。观音送袈裟送禅杖现金身,加以名利诱惑,动声动色地将唐僧扶到取经负责人宝座。拽拉着唐僧正式开始冲刺佛位。看官需知,唐王求经的目的是超度纠缠他的恶鬼,唐僧取经的目的是“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只为帝王及其江山,都与普渡众生无关。

封建社会,官律上规定的选拔是根据德行、才能、功绩确定人选,但现实流行的潜规则总是根据人选确定德行、才能和功绩!

唐僧寻亲报冤后在市侩的僧官位置上虚度了十三年光阴,毫无建树。贞观十三年,如来正式启动了传经计划,观音开始策划硬拉金蝉子上位。

李世民杀了亲兄弟,逼退老父方才坐上帝王宝座,这皇位来得太过残忍,心中总是不安,加上观音暗中捣鬼,以致睡梦中总觉有怨鬼缠身,故而谕旨魏征、萧瑀与张道源三大重臣于天下选拔一得道高僧,主持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以超度屈死的亡灵。

三大重臣接旨后,首先想到丞相殷开山外甥,大学士陈光蕊之子玄奘,这和尚根正苗红,当年还是吾皇圣口亲嘱送在洪福寺为僧官。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三大重臣一合计,立即内定了玄奘。由此可见,观音大士当年违规将犯了戒理应贬斥受苦的金蝉子降生在大富大贵之家,其用意深远。

但是当时在朝堂之上,太宗并没想到这个人,旨意是“邀请诸佛,选举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坛主”,意思是要在天下海选后择优录用。皇命不可违,虽有内定,形式必不可少。

这一日,三位朝臣,聚众僧,在那山川坛里,逐一从头查选,内中选得一名有德行的高僧。你道他是谁人,玄奘是也!

玄奘十八岁时,太宗亲送其在长安城眼皮下的洪福寺为僧官,已有十三载,太宗竟丝毫不闻玄奘功德。可见,这十三年来,玄奘在佛门的德行有限。然而玄奘外公为殿下丞相,父亲为殿下大学士,在潜规则盛行的封建社会,有个好家世即可,德、才、绩并不影响玄奘的升迁之路。

且来看作者生花妙笔:

第十一回——次日,三位朝臣,聚众僧,在那山川坛里,逐一从头查选,内中选得一名有德行的高僧。你道他是谁人?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出身命犯落江星,顺水随波逐浪泱。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年方十八认亲娘,特赴京都求外长。总管开山调大军,洪州剿寇诛凶党。状元光蕊脱天罗,子父相逢堪贺奖。复谒当今受主恩,凌烟阁上贤名响。恩官不受愿为僧,洪福沙门将道访。小字江流古佛儿,法名唤做陈玄奘。当日对众举出玄奘法师。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他外公见是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他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当时三位引至御前,扬尘舞蹈,拜罢奏曰:“臣瑀等蒙圣旨,选得高僧一名陈玄奘。”

魏征、萧瑀与张道源三位朝臣推举江流儿时,尊称这位市侩奸猾的僧官为“有德行的高僧”,作者旁白中既有“根正苗红”也有“修为德行”,为区别起见,“根正苗红”描写处加双下划线,“修为德行”描写处加波浪线。这一段文字对二者的行文着墨差不多,并不能看出侧重。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根正苗红”和“有德高僧”有一毛钱的关系吗?作者在这里渲染“根正苗红”根本就是一件很滑稽的嘲讽。紧接其后,太宗的“一行”、“一言”更是彻底暴露作者的险恶用心!

——太宗闻其名,沉思良久道:“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儿玄奘否?”

“一行”为“沉思良久”,是说太宗对江流儿三十一年来的修为德行茫然无知。

“一言”为“学士陈光蕊之儿”,是说太宗只想起这和尚是殿下重臣之子,根正苗红。

如果作者就此而止,其对“根正苗红”的侧重还太过隐晦,读者尚不能察,补上后一句,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

——江流儿叩头曰:“臣正是。”太宗喜道:“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

江流儿确认为学士陈光蕊之子后,太宗立即因此认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不亏为帝王矣,能将不相干的两件事天衣无缝地整合一处,真是亮瞎了二十四K钛金狗眼!

作者介绍唐僧“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将“根源”二字摆在前面,其时,唐僧十世修行的“根源”还没有流传,这里的“根源”自是指其父祖的身份与地位。这才是得以重用的关键,至于“德行”倒在其次,即便没有也无妨。事实上,金蝉子这此世确乎毫无德行,十八岁出家修行,立即报仇杀人,犯了佛家大戒。报完仇之后,担任寺院的僧官,俗务多而参禅少。

那位“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的“高僧”听到圣上赐封后,连句“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的客气话都没有。顿首谢主龙恩,即时受了大阐官爵,一跃成为和尚中的霸主,高僧圈内的头领!

联系上下文再看这段旁白,问题还有很多,那什么“迁安和尚”、“洪州剿寇”的争议前人论述很多,就不重申了,这里单表三处:

第一:旁白云“自幼为僧”,这句话明显有误!

首先,佛教对出家年龄是有限制的,《萨婆多论》云:“年六十不得受大戒,设师僧强授,亦不得戒,惟听为沙弥,七岁以下亦不听度,若度受戒,二具恶作。”依佛陀教制,最低应七岁以上方可出家,若强行受戒,一切皆得不如法,大有违佛之律法。

其次,按书中所言,十八岁之前的江流儿亦非全职的和尚,附录有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所以这个和尚十八岁之前最多是个俗家弟子,兼职的和尚,不能说自幼为“僧”。

“自幼为僧”这一谬误在西书中多处述及,如第六十八回——行者道:“师父原来不识字,亏你怎么领唐王旨意离朝也!”三藏道:“我自幼为僧,千经万典皆通,怎么说我不识字?”

第八十回——行者笑道:“师父,你虽是自幼为僧,却只会看经念佛,不曾见王法条律……”

既然唐僧不是自幼为僧,那么后面每出现一次这样的或类似的字眼都是打脸。打唐僧的脸也是打作者那个社会的脸。

第二:旁白云“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

正常情况下,这类言辞都很“假大空”!

旁白那磁性浑厚的男中音才落,观音兴冲冲跑过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唐僧挠着光头道:啥子大乘教法嘛,阿拉不晓得!

狠狠地扇了旁白大叔一记响亮的耳光!

第十二回——玄奘……对菩萨起手道:“……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第三:旁白云“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也不靠谱。

且不说江流儿得到三大重臣保举后,毫不推辞地受了大阐官爵。当年“寻亲报怨”之后,所任的僧官一职就注定与“修持寂灭”背道而驰了。

所以说,心有杀机,半道出家,终日与俗务为伍的僧官唐僧,其“高僧”的头衔名不符实,不过是观音大神为了广告宣传效应所设计的一道虚假的光环。

观音现金身远遁后——太宗即传旨:教巧手丹青,描下菩萨真象。旨意一声,选出个图神写圣远见高明的吴道子,此人即后图功臣于凌烟阁者。当时展开妙笔,图写真形。

吴道子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画坛人士皆尊称一声画圣,也就是《唐伯虎点秋香》中华夫人给唐伯虎起的但唐伯虎没敢受用的名号。绘制过观音影像,根据书中所述情景,这里所说应该就是吴道子的那幅白衣男相观音菩萨真相。

据野史爱好人士考证后撰写的一篇《僧官脱壳》记述如下:

丞相殷开山在江州擒杀水贼后,带了光蕊、玄奘回到长安。次日早朝,唐王登殿,殷丞相出班,将前后事情备细启奏,并荐光蕊才可大用。唐王准奏,即命升陈萼为学士之职,随朝理政,任玄奘为洪福寺僧官。

这一日朝毕,太宗只感神魂倦怠,身体不安。着太监宫女抚侍,躺倒龙床,不觉酣起。忽然间恶梦连连,只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四面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太宗心惊胆战连声大叫,一惊而醒。

次日早朝,着魏征与萧瑀、张道源,邀请诸佛,选举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坛主,设建道场,开启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超度那些怨死的亡魂。

散朝后,三大朝臣同行商讨,萧瑀道:“坛主之位,我心中早有一人选,未知如何?”

张道源道:“可是殷丞相之甥,陈学士之子玄奘?”

萧瑀道:“正是!”

魏征道:“我也欲举此人,奈何皇上御旨‘邀请诸佛’从中挑选。冒然举荐玄奘,恐为不妥!”

萧瑀笑道:“既有人选,大事已定矣!”

于是榜行天下,先是各县依旨海选,前十名参加府级海选,各府前十名再参加省级海选,各省前十汇聚长安,接受三大重臣挑选【注】。

【注:因作者是明朝人,此处县、府、省三级参考的是大明制。】

如此折腾了数日,地方县府举亲荐故者有之;商贾豪富掷金铺路者有之;酒肉和尚携色攻关者有之。亦不乏有地方官员从严把关,期盼治下大贤能闻名于天下。然而,长安城最终选拔赛上,玄奘毕竟从天下高僧中脱颖而出。芸芸众僧不过陪了一练!

当时三位引至御前,扬尘舞蹈,拜罢奏曰:“臣瑀等蒙圣旨,选得高僧一名陈玄奘。玄奘法师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现受皇恩,居长安洪福寺为僧官。”

太宗沉思良久,不发一言。三臣心下惶然,惟恐圣上不喜。忽听圣上启动金口道:“那个那个谁,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儿玄奘否?”

三臣正待回复,玄奘抢先答道:“臣正是!”

太宗大喜,心下捉摸:根正苗红的正宗二代,用起来放心!遂道:“三位爱卿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玄奘,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

三臣欢愉,玄奘惊喜,长嘘一口气暗道:当日寻亲报怨,就盼归外公之门封官受爵,享荣华富贵,小小僧官十三载,不期今日扬眉吐气如愿以偿矣。

这惊喜来得太突然,心下又恐太宗返悔,连忙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

玄奘领旨而出,亲挑大小明僧共计一千二百名,分派上中下三堂。选到本年九月初三日,黄道良辰,开启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

光阴拈指,却当七日正会,玄奘又具表,请唐王拈香。此时善声遍满天下。太宗即排驾,率文武多官、后妃国戚,早赴寺里。那一城人,无论大小尊卑,俱诣寺听讲。

玄奘亲自在台上,念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忽然一老僧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有那司香巡堂官急奏唐王道:“法师正讲谈妙法,被个疥癞游僧,扯下来乱说胡话。”王令擒来,只见许多人将老僧推拥进后法堂。

唐王道:“你为和尚,既来此处听讲,只该吃些斋便了,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老僧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老僧凛然道:“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

唐王浑身一冷:大大!还在西天啊。你这疥癞游僧,乱说胡话,没的调侃我!

正待发作,又觉这贼秃开大口,说大话,想是有些来历。抬眼细察,那游僧冷笑不语,很有深度的样子,心下一动,试探着问:“你说的这个大乘什么的法,你可记得否!”

老僧干脆回答:“我记得!”

唐王浑身发热,大喜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

老僧毫不推辞,欣欣然登上高台,唐王眼巴巴的期待,可是老僧一句话没说,忽然不见了。

可怜了唐王!被逗得冰火两重天,欲罢不能!正发着呆,只见半空里祥云四起,九霄外现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救苦原身,托了净瓶杨柳。左边是木叉惠岸,执着棍,抖擞精神。

喜的个唐王朝天礼拜,众文武跪地焚香,满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贾,无一人不拜祷道:“好菩萨!好菩萨!”

那菩萨祥云渐远,霎时间不见了金光。只见那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张简帖,上有几句颂子,写得明白。颂曰:“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能超鬼出群”这句狠狠撞中了太宗心房:妈呀!这太对症了!地狱那帮恶鬼等着索我的命呢,不给解决掉,寝食难安啊!

“求正果金身”这句轻轻唤醒了玄奘灵魂:人间富贵短短百年,过眼云烟,若得正果,能与天地同寿,日月齐辉,可又超越凡夫俗子了。豁出去!上刀山,下火海,这个正果抢定了!

唐僧这边正在捉摸,那边唐王按住扑通乱跳的心肝,道:“为了天下众生,我欲再秉丹诚,重修善果,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魏征道:“吾王圣明,千古贤王!”

唐僧闪出:“为保我王江山永固,为了天下芸芸众生,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

萧瑀道:“高僧贤明,千古圣僧!”

张道源道:“大唐之福,百姓之福!”

见到唐僧出头,唐王激动不已:你要是帮我取到真经,解决我后顾之忧,我这江山与你平分!

但是皇帝毕竟是皇帝,欢喜不露色,得意不忘形。话到嘴边“咕咚”一口咽下去,只是矜持地拉着唐僧拜了把子成了兄弟。

唐僧竞标成功心中喜悦,脑子一热在佛前拈香,发下重誓:“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心中无佛无信之辈,发誓不如扯淡!心中有佛之人,这个誓言可比拜把子靠谱多了,于是,君臣僧俗皆大欢喜。

钦天监看到唐王猴急的模样,果断一马屁拍上去,奏曰:“明日是人专吉星,堪宜出行远路。”

太宗果然大喜。第二天一大早就勾着义弟的肩膀,逼着和尚破戒灌了杯酒,口中念叨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敲钉转角地把晕乎乎的义弟给打发走。这一天是贞观十三年阴历九月十二日。

同类推荐
  • 大宋熙丰遗事

    大宋熙丰遗事

    本书写的是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的故事,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流经此时,也曾激起绚丽的浪花,书中的主人公赵顼、韩琦、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间的纷争、碰撞、攻讦、酬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回到三国做老大之辅助系统

    回到三国做老大之辅助系统

    回到三国,天地大变,灵气复苏,诸子百家齐争鸣,即使如此万千大世界,仍要臣服于我刘备之下
  • 重生在初唐

    重生在初唐

    一次探究唐朝古墓,因墓室坍塌,意外穿越到初唐时期。经历玄武门之变,唐太宗除临帝位,平突厥,陈丰利用现代知识,一步步助太宗实现贞观之治……
  • 逍遥天启

    逍遥天启

    简介:朕是天启,内有龙腿子魏老狗荡平不臣,外有小老弟崇祯、隆武大杀四方,日子简直不要太逍遥。麾下猛将如云,曹文诏、毛文龙、黄得功……皆是皇家金牌打手,试问天下之大,大明有何不可去?重活一世,贵为帝王,誓要让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 三国之黄巾暴徒

    三国之黄巾暴徒

    我本良民,奈何为贼。且看一落魄男如何爆锤三国大佬,笑收天下英豪,化身妖道戏耍绝世猛将。转朱阁,低绮户,不知归处,只因美人顾。重回三国的他,誓让这天下惊怒!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人目

    美人目

    纵使生不能相守,死不能同衾,那我便冲冠一怒为红颜,弃了江山又何妨?我找了你三年,你终究还是走了;若是再给我一个三年,上穷碧落下黄泉,又有何妨?他纤长的手指触到映着一抹红影的池面,想要紧紧抓住,那抹红影却随着水波散去。他抬起头,隐约间似乎看到一位红衣女子,左手握笛,右手擎伞,踏莲而来……你是皇宫里的帝君,你管的是人间百姓;我是鬼宫里的杀神,我的目的,就是要让怨鬼重生,杀尽人世的贪嗔痴恶!三年前,你消失的那一刻起,我就发誓,再不离开你一尺一丈……因为,丈夫丈夫,一丈之内方为夫。如果没有肩负着重建鬼宫的重任;如果我不过是那闺中的寻常的女子……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世间万物芳华,终不过白骨成灰。
  • 你好,2006

    你好,2006

    十年坎坷,误入歧途的的王平意外回到了十年前,2006年。这一次,他不再逃避。校园阴谋,父亲死亡前的讯息……一切,一切,总要找回真相。你好,2006!你好,尊严和人生!
  • 顾少的专宠:余生陪我一起走

    顾少的专宠:余生陪我一起走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厮守是最长久的答案默契是最无声的情话思念是最温情的守候相爱是最浪漫的结局爱你是最美丽的安排坚守是最浪漫的求爱相守是最真实的幸福吃醋是最明显的表白时光是我给你的答案。顾桉冉说过的三年之间。我们都不能喜欢其他人。你得等我回来……--------------梁静好,你这个成绩,怎么上大学,怎么找工作,怎么养活自己梁静好把脑袋扭到一边,尽量憋住自己眼泪嗖、一支笔插在讲台边顾桉冉缓缓站起来老师,我的人,我养。
  • 战魔:纨绔少爷

    战魔:纨绔少爷

    【蓬莱岛原创作品社出品】十八年前,他本为家族弃子,父母抛弃,连生命力也被剥夺给亲生大哥,受尽不公。十八年后,他奇遇连连,掌握最强力量,以最强姿态重夺属于他的一切。当他贫穷落魄时,已是艳遇连连,但他站上最高的舞台时,又会收获怎么样的眼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山(译文名著文库)

    魔山(译文名著文库)

    大学生汉斯来到高山肺病疗养院探望表兄约阿希姆,不料自己也染上了肺病,只好留下治疗,疗养院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性格迥然,思想各异。汉斯是个有理想的青年,可是同这些人交往后,思想变得混乱,精神变得消沉了;俄国女子克拉芙吉亚更使他神魂颠倒。他忘记了事业和重任,高山成了一座“魔山”,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转眼七年过去了,表兄病死,克拉芙吉亚离去,那些交往甚密的朋友也各奔东西,生活把他的幻想一个个击得粉碎,使他感到痛苦和孤独。世界大战的炮火把他震醒,回首往事,汉斯觉得自己是在“魔山“上昏睡了七年,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奔赴前线的征途。
  • 盛世之盛世花开

    盛世之盛世花开

    所谓的天,只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孩子罢了,面对所有人的飞升的期盼,故作冰冷,而林晖却承载着所有人的希望,希望他可以打破囹圄。盛世之花开了,林晖,或许会找到没有见过面的亲人,或许,会成功
  • 佛说常瞿利毒女陀罗尼咒经

    佛说常瞿利毒女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