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07000000028

第28章 艺术研讨会

苏菲那天被刘辰阳领走之后,已经三天没有音信了。

沈年虽然好奇,但也绝对不敢去打电话。

据她对苏菲的了解,不管他俩有没有和好,沈年这个“背叛者”绝对会被苏菲骂个狗血淋头。

结果苏菲先打来了电话。

电话那头苏菲语调上扬,明显的好心情,沈年松了口气。

“好哇你沈年,那天把我扔给这厮就不管不顾了?”

沈年打开免提放到一旁,撕开泡面盖:“你们小两口的日子我能参和什么。”

那头苏菲嘴里的骨头咬得咔嘣响:“你就不怕这厮把我拆骨入腹?”

沈年有些想笑,怎么说都是个大学生,这成语说得越听越别扭。

她把调料包一股脑倒进泡面桶,故意压低了声音:“那我一定让他求生不成求死不能。”

苏菲听了爆笑,用一把鸭肠堵上了刘辰阳想要反驳的嘴,对着电话重重“啵”了一口:“这才是我好闺蜜!不愧我给你带来的好消息!”

沈年趴在桌子上看着从泡面里冒出的热气,没有接上她的脑回路:“啊?”

那头的苏菲压低声音故作神秘:“从乌镇回来你有多久没见过白老师了?”

……额,你喝多那天刚见过。

听沈年不说话,苏菲声音越发得意:“明天市美术馆有个艺术讲座。”

沈年放下刚泡好的面,跟上她的思路:“你是说白老师会去?”

“何止,据我所知,他还是特邀嘉宾,有他的作品会展出。”

讲座在下午七点开始,沈年收拾好东西就到了会场。

沈年到的不算晚,但是到会场里已经人满为患。

沈年找了一圈,没看到白易言的身影。

苏菲很快也来了,和旁边参加讲座的人聊得火热。

沈年听了一会儿听不懂,趴在桌子上在笔记本上画圈圈,边留意着白易言有没有来。

直到讲座开始前五分钟,沈年才在门口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他边走边和旁边的老者低声交谈着。

不知道说了什么,那个老者笑了,用手轻轻拍了拍他肩膀。

很快,会场里的人都看到了两人的到来,躁动起来。

白易言很少参加这种场合,有很多没有见过他的人都窃窃私语,打听他的名字和作品。

说话间,白易言已经走了进来,路过沈年的椅子,走向讲台。

讲台上的讲师都站起来,和两人握手,白易言礼貌地半弯着身子,请老着坐在中间,然后在旁边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坐下。

讲座正式开始了。

会场内安静了下来,白易言抬头看了两眼,就低下头一直看着面前的稿子。

把无数条火热的目光隔绝在身后。

苏菲推了推沈年的胳膊,压低声音给她介绍:“刚刚和白老师一起进来的就是国际上都有名的艺术大师王老先生,他旁边就是今天的主讲师,油画大家Zee……”

沈年点点头,后面的话她没听进去。

一个女孩子正抱着矿泉水红着脸上去,给讲师挨个分发,走到白易言面前,脸更加的红了,正认真低头看稿子的白易言点点头,微笑着接下来,送水的女孩子满脸的激动。

“嘎嘣!”

沈年嘴里咬着的笔盖碎了。

讲座结束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沈年站起来准备离场。

白易言在自己讲完之后就直接提前离场了,沈年看着那个早已空了的座位,心里空荡荡的。

夜晚还有着白天的余温,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

沈年和苏菲一人捧着一个冰激凌,靠在栏杆上等刘辰阳来接。

苏菲咬着冰激凌勺给刘辰阳打电话,两人笑作一团。

沈年站在旁边百无聊赖,抬头数对面LED显示器上闪烁的光。

白易言开车把王老先生送回酒店,路过美术馆的时候,就看到了门口的苏菲沈年二人。

天气太热,两人都有点汗湿。

白易言把车停下来,摇下了车窗。

“上车,我送你们回去。”

沈年看到白易言有些吃惊。

苏菲挂了电话,冲白易言摆手:“不用了白老师,我男朋友很快过来了。”

说完,苏菲话锋一转:“要不您送沈年回去吧,她家从这边过去就是,很近的。”

白易言转头看向沈年。

沈年简直想找个缝钻进去,这么明显的话,谁听不懂。

白易言还在看着她,沈年有些尴尬,正准备拒绝,就听到他淡淡地开口。

“上车。”

同类推荐
  • 报告Boss:夫人又怀了

    报告Boss:夫人又怀了

    为了沈千歌这个女人,阎少甘愿当后爸,她去相亲,他就添乱,她四处躲藏,他就全球通缉……最终,终于把妻抱回家!不出一年,小包子落地,继子指着新生命对他说:爹地,这是我同父同母的亲弟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寒太太又生我气了

    寒太太又生我气了

    二爷很郁闷。自己名声显赫,地位超然。商界人称二爷,世人皆需给两分薄面就他家寒太太,敢拍着桌子教训他:寒沉,你再不听话,小心我打你!【婚后一次采访】记者:很多人都说结婚后不自由,二爷怎么认为?寒沉:我特别自由!想先刷碗就先刷碗,想先扫地就先扫地!望了一眼墙上的钟表,坐在沙发上的男人霍然起身。记者:二爷,咱们的采访...二爷匆匆离去:快到饭点了,我先去买个菜。走时还不忘严肃地加一句:你看,结了婚以后多自由。记者:“……”(1v1甜蜜来袭,男强女强,实力互宠)本书又名:《两个渣男重生对方空间忏悔追妻日记》
  • 重生之安然无忧

    重生之安然无忧

    安然在死前的最后一刻才幡然悔悟,是自己蠢,一步错步步错,把一手好牌打成稀巴烂。幸亏还有机会重来一次,这一次她知道所有人的底牌,而她可以重新出牌。那些给她泼脏水陷害她的人,她再也不会手软;亲人的幸福,她来守护;且看她如何安然无忧重来一世。但是,等等,温润如玉的小哥哥怎么可以化身为狼?喂喂喂,与前世的剧情偏差太大了怎么办?急!在线等!
  • 此安彼安此女双生

    此安彼安此女双生

    两个女孩,一个如日沐姣蕊,一个如夜幕流萤。她们遇见两个不同的男人,各自甜蜜,各自挣扎,同时相爱,同难抉择。日夜更替,是自然规律的制约,还是人神契约的制压。如果规律被打破,契约被终结,究竟是日掩夜,还是夜没日。两个女孩究竟该如何选择,心归何人,魂归何处。
  • 惊艳余生的一抹星光

    惊艳余生的一抹星光

    十年后,归来之时。她已不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公主了,被家人捧在手心的人已不是她。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丢失了那个送她糖的人。那个温柔摸着自己的头,笑着说:“我的浅浅最可爱了。”梦境很真实,真实到知道何去何从。真实到被逼到角落,那人身影附上:“收了我东西,还敢跑。”易初浅:“……”立马把手中的糖拆开,塞容澜嘴里。易初浅:“现在没收,我还敢跑。”容澜:“……”我现在能吐出来,再塞回去吗?
热门推荐
  • 有间文库:二心集

    有间文库:二心集

    《二心集》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1930年到1931年所作的杂文三十七篇。包括《“好政府主义”》《“友邦惊诧”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柔石小传》《以脚报国》等,末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段》译文一篇。
  • 天生禁眼

    天生禁眼

    随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近视已经成为常态。一场突如其来的医疗事故--“打眼”导致璃若辰双目失明,死于非命。可惜,天不绝命,璃若辰穿越了。一双失明的眼睛重获光明,成为了传说中的--“禁眼”!待得他日踏足仙帝,诸天万界任我遨游!届时,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 蓬莱安云录

    蓬莱安云录

    北安国杀戮的铁蹄踏过,铁蹄外是幸免的三兄弟。从军,离去,入蓬莱,这是三兄弟的命运。蓬莱榜揭榜,何尝不是三兄弟的归宿。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翩翩少年提一剑,一人一马八百里!剑出鞘,这是独属于他的桀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请给我一把刀

    请给我一把刀

    我见过山崩,海倾,地裂……我见过无数鲜活的生命在一瞬间消逝,我也见过荒原上被野狗撕扯的尸体……你问我为什么修行?我修行不是为了行侠仗义,不是为了酒色权利,不是为了长生不朽……只是为了有一天,灾祸上门的时候,我能狠狠地砍出一刀!我什么都不缺。但请给我一把刀!
  • 陌路梦寒

    陌路梦寒

    一次穿越让她找到了一生的伴侣,可她却宁愿孤独一生????
  • 小民江湖

    小民江湖

    侠客步入现代,注定是落寞的。仗义任侠,是少年的梦,中年的念,晚年的遐想。世俗牵绊之下,侠之道如同“鸡肋”。一个愣头少年偏要扎进侠客的道里,几经波折最终成就了“侠客”之名。著名时评人夏白藿评价说:“他是现代社会唯一一名能够将侠客之道贯彻始终的人。”然而,故事的开头,最后的侠客是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未来,侠之道何去何从,暂未可知。或许他代表着传统侠客的终结,或许他将引领侠客精神的中兴……(故事可能是小众的,读者大大若能因文中无厘头的冷笑话展颜一笑,若能因其中女性角色的颦笑而小心动,那便是极好的。)
  • 袅袅生烟

    袅袅生烟

    死后做了N年孤魂野鬼,都快要淹没在时光尘土中的孙家大小姐孙妨烟机缘巧合之下又重生了。物是人非,佳人已变,她以孤魂之体寄居她人之身,从前迷雾竟在眼前一一撩开,各种诡谲之事纷呈上演,她恍然惊觉上辈子自己死的冤屈。重来一次,势要逆天改命!
  • 倒戈的世界

    倒戈的世界

    血族降临。永夜将至。长城己倒。凛冬已致。道格尔大陆分崩离析。随着王座的倒塌。七大家族互相明争暗斗。这是他们才意识到一个问题。血族降临。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