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2900000041

第41章 无私奉献耳鼻喉科的“硬骨头”一一林必锦(1)

师静淑

林必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他医术精湛,科研成就硕果累累,他以自己高深的医术,解除了无数个耳鼻喉患者的疾苦,并为之奉献了一 生的精力。可是让人难以想到,这样一位名望颇高的医学界老前辈、老专家,他的求学之路却布满荆棘,道路非常坎坷。

林老的亲朋好友都称他是“硬骨头林必锦”。

以“硬骨头”精神在磨难中求学

1911年农历十一月十二日,林必锦出生在福建省永泰县嵩口镇一个世代书香、但已没落的大家庭中。他的父母都以种菜为生。家境贫寒,劳苦终日不得一饱。7岁那年,父亲送他进了一所私塾读书,可是他每天早晨要先帮着家里挑担卖菜,卖完菜才能进学堂里去念书。林必锦兄弟姐妹共6人,他9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紧接着三个哥哥也一个接一个地夭折了 可怜的姐姐不得已给人家做了童养媳。一个八口之家,短短几年的时间,只剩下母亲、必锦和小弟弟。母子三人相依为命,尝尽人间辛酸苦痛,更遭族亲欺凌,逼迫他母亲改嫁,以侵占祖辈留下的一点点遗产。 这种种遭遇在他那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心愿:发奋 读书上进,出人头地,日后能为母亲扬眉吐气。

1919年秋天,林必锦的家乡遭到匪劫。私塾学堂的先生们都跑到邻近的土堡里避难。林必锦一家和乡民一起也纷纷逃到教堂避难。于是,他就在教会办的小学校读书了。林必锦的学习很刻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的学习成绩被牧师校长很器重。上高小时,有一天校长告诉他:“学校准备保送你到县城的教会学校去读书。”林必锦听后高兴之余又想到家里没有钱供他去县里上学呀!回家后。告诉给母亲,没想到母亲很开明,说要克服一切困难,支持他去求学。

于是,他从农村转到县城的格致学校学习。这是一所教会办的学校,校长是美国人,当校长知道林必锦的经济状况后,本不打算接收,但看到他的学习成绩全优,就破格收留了。虽然可以免交学费,但条件是每天放学后要到校长家做工。林必锦答应了,那年他才12岁。

林必锦每天按时到校长家做工。他自己先在食堂吃完饭再去伺候校长全家吃饭,每天三顿饭,校长全家大人小孩围着餐坐好了,他就把一道道菜端上来,看着人家吃完了,他再 一跑趟把碟碗端回去。然后赶紧跑到学校去上课。课余时,他不能和同学们一起欢笑打球,他要去校长家打工,夜晚别人入睡后,他还要读书学习。

林必锦上中学时,虽然很穷,经济上不能与那些纨绔子弟们相比,但他在学生中的威信是很高的。他不仅学习好。还是学校青年会会长,“勉力会”会长,他有惊人的组织力和号召力。1925 年,全国学生青年会分区开会,林必锦代表本校到上海开会。那时他对会议内容虽不甚理解,但是第一次从乡间来到繁华的大城市,开阔了眼界,长了不少见识,使他读书上进的意志更加坚强。决心努力学科学,将来当个什么“家”。

4年过去了,林必锦顺利地完成了初中学业考试,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毕业考试以后,全优学生的大红榜上只有一名学生,就是林必锦。

初中毕业典礼以后,林必锦却在为没有经济能力读高中而发愁着。这时,那位美国校长找到他对他说:“林必锦,我很欣赏你的聪明,你是有才华的学生。我准备送你到神学院学习, 一切费用由我们全包。这个神学院各方面都是一流的,将来成为我们的一名传教士,你看怎么样?”从小学到中学,林必锦都是在教会学校读书,由于成绩优良,外国校长一直想把他培养成为一个传教士。林必锦向来不信上帝,他亲眼看到自己母亲那样的虔诚,上帝也没有拯救他们这个苦难的小家庭。林必锦以“不!我 要学科学,学真本领。”而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校长以“如果不去神学院,那么以后读高中的一切费用就不负责了”来要挟他不成,就失望地走了。

林必锦背着简单的行李回到家中,他为了失学痛苦了好多天。母亲最了解他的心思,偷偷地卖掉家里仅有一点田地,东借西凑了几十元,鼓励他继续读书。于是,林必锦背着竹篓又一次告别母亲,离开家乡到福州去读高中了。

来到福州的格致中学,因为学习成绩优秀,予以免去学费,但吃饭仍是难题。到第二学期时,学校发给他贷助金,减负学费, 并且在一位好心的教务长的举荐下,林必锦每天下课后到学校图书馆当管理员。晚上再做家庭教师为那些小学、初中的学生补习功课,所获报酬可以补助伙食费及生活杂用。夜晚回到学校以后,还要把自己这一天学的功课复习一遍。他每天都要比同龄人少睡三分之一的觉。

1928年,学校遭到了火灾。这时林必锦已读到高中二年级了,他只好转入英华高中越级插入三年级毕业班学习,当年夏天就毕业了。尽管这样,他的学习成绩还是名列前茅。

林必锦在高中读书时,从高中一年级就分文科与理科,他选学了理科。高中毕业后,也想投考到外地高等院校,因经济困难,连出门报考的路费也没有,所以就近报考福建协和大学,并求人写介绍信要求在校半工半读。考试完了以后,暑期在家,白天他帮助母亲干活,晚上开始自学,争分夺秒地攻读。他知道自己的实力,他相信自己能考上大学。

因为村里没有邮递员,他让学校把通知书寄到永泰县教堂他的一个叔叔那里。他一直焦急地等待着通知书的到来。眼看快到开学的日期了,还是杳无音信。有人劝他留在家中种地,或到县城教书,但没有动摇他读书的愿望。他只好筹划先去南洋打几年苦工,挣钱回来再读书。母亲理解儿子的决心,没有阻拦,目送他离开家乡并为他祈祷。林必锦当天走进永泰县的教堂,去向叔叔告别 这位当牧师的叔叔见到他以后,才想起曾代他收到过一封信,以为是无关紧要的信就放在一边了。林必锦接过来一看,不由得惊呆了。这正是他望眼欲穿的学校寄来的通知书呀!寄来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信中允许他半工半读。林必锦真是喜出望外,取消了南洋之行,直奔福建协和大学。这是他迈出人生的大一步,他没想到这坎坷的学习路程更加艰难。

带着一身泥土气的林必锦风尘仆仆地赶到福建协和大学报到。当他站在教务长 Scott面前时,这位美国人上下打量他半天才说:“你就是林必锦?”其实他早已从中学校长那里了解了林必锦的情况,就让他报了到,并帮助他找到了半工半读的工作。

那时福建协和大学离城里有30里路,该校没有邮政代办所。林必锦作为代办所的邮递员,不仅为本校师生邮信,还负责周围村庄信件的投递。林必锦半日读书,半日负责邮政代办所工作。由于工作时间与上理化课时间冲突,所以除数学课外,所有自然学科课程都无法选修,下午也没时间做实验课。他的意向已决定从事科学工作,而今偏偏不能选读此类课程,内心非常痛苦,精神烦乱不安。林必锦虽然又一次得到了学习深造的机会,可是真难呀!他在一篇作文中曾写道:“在这贵族式的社会里,哪有我受教育的机会呢?我的求学生活是尝不到甜蜜的滋味的…”一年结束后,教务长发现林必锦确实是位人才,学校决定在第二年不再叫他去邮政代亦所工作,可以全部时间上课,并选定物理课为主课。

1929年,林必锦在学校里收到他弟弟的来信。信中告知他,初中已毕业并考入了福州英华中学,但因经济困难无法入学。他知道英华中学是福州最好的中学,全福州只收了两名考生,其中就有他弟弟,实在难得。弟弟求助于他,他也没有钱,心里非常矛盾。他请求教会给以帮助,可是教会的人回答:“你不要管弟弟。你弟弟受革命影响,对学校措施不满,参与学潮,把县中学闹得都停办了。洋人对他不满,让他半工半读自己找个‘饭碗’算了。”

协和大学的洋人教务长还给林必锦写信说,你自己有权利受教育,不要为你弟弟做那样牺牲,并警告他:若不听劝告,以后你上学需要经济援助时,就不再为你想办法了。林必锦和教会闹翻了,他拒绝了教务长的劝告,宁愿自己牺牲学业,要成全弟弟升学英华。倔强的林必锦决定休学,到英华中学任教,这样弟弟也就能到英华上学了。

一年来,林必锦奋力地工作,他在英华中学教书一年,业余时间又担任校内补习班工作,挣钱供弟弟读书。当估计收入可供弟弟两年之费用,遂于1930年又回到协和大学续学。教务长面对这样一个倔强的年轻人,终于同意恢复了他的学籍。他仍选物理为主课。

林必锦重返协和大学以后,其经济方面由一位洋教授为之筹划,条件是课余之际为他做秘书工作。这位教授是担任宗教课的,当林必锦读一年级时,有一次校内工人做礼拜,请林必锦讲演,这位教授听了以后对他非常欣赏,会后曾约他在校园附近风景区长谈,意思想培养他往宗教学方面发展。可是林必锦对宗教始终不感兴趣,这位教授所开的宗教课,他从来也没有选读过。为这位教授做秘书工作,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经济困难增加收入而已。

福建协和大学是个综合大学,规模虽不算大,但教学工作认真踏实,人才辈出。林必锦在该校选学物理为主课。第二学年时,教物理课的教授为一位英国人,他不管学生程度高低,总是讲量子学说,不问学生能否接受。加上林必锦对物理学总感到未学得入门,也未激起他的兴趣。为此,他决心改学医学,要为改变祖国 “东亚病夫”的称号而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以此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新学期注册时,教务长(中国人)对林必锦说,学医年限长,并问他经济有无把握?他说,经济一点把握也没有,但是他还是要改主课。于是到第三学年就改修医预科为主课。

在后两年的大学生活中,尽管宗教教育系的教授对他帮助很大,总想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传教士,但他一直没选修过他的课程,他完全靠自己的劳动挣钱维持自己和弟弟的生活。林必锦就是这样的硬骨头性格:他认准的道路,拼命也要走到底。

福建协和大学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全国挑选设有医学预科的十几所大学之一。医预科规定有必修课程,学生学完这些课方可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林必锦改学医预科虽然在经济上无把握,但决意要学,并作为自己一生的志愿。他刻苦读书学习的行动感动了医预科主任(兼化学系主任),这位教授亲自向北京协和医学院给林必锦申请助学金,协和医学院破格批给林必锦每年350块大洋(银元)的助学金。从此,他更专心读书,课余不参加任何活动,更不去参加宗教活动。

进入从医最高学府

北京协和医学院,具有世界一流教育水平,是全国医学界最有声誉的学校。当时人们都说:一个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位的医生,肯定会在他这一行中出人头地。只要看看这个学校毕业的知名大夫遍布全国,就会知道这样说是有根据的。

1933年,林必锦从福建协和大学毕业以后,获理学士学位,又以优异的成绩于同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那年秋天,林必锦身穿蓝布大褂,脚蹬黑布鞋,背着竹篓来到北京协和医学院报到时,门房对这位年轻人上下打量和反复细致地盘问,才放他走进学校大门。他在校一切费用都依靠学校贷款与助学金。有了助学金,林必锦的学习条件好多了,住房也是单间,他可以安心攻读医学了。他每天上午上课,下午做实验,做人体解剖……

没过两年,林必锦的弟弟林必宜又考上了北京清华大学。弟弟经常来他这里,有时还带几个同学到他宿舍高谈阔论。他爱弟弟,所以每当弟弟和同学谈话时,为了不影响他们,他就主动让开,自己找个地方读书去了。他们兄弟俩虽然一样聪明好学,但走的却是两条道路, 一位是专心攻读医学,一位是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事业。他俩争论过多次,但思想一直没有统一。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对北京各大学控制更严了,弟弟的会议经常在哥哥的宿舍里开,因为这所学校是外国人办的,专心读书的多,不问政治的多,所以国民党政府对这所大学控制较松。

在一个大雪天的傍晚,林必宜踏着积雪急匆匆地来找哥哥,兄弟俩在房间里谈了许久许久,从来不认输的林必锦终于被弟弟说服了。

第二天,一辆美国人开的小汽车顺利地开进火车站,汽车里坐着的正是身穿协和医学院校服的林必锦和他的弟弟。在国民党封锁极严的情况下,只有这样才能出北京城。林必锦把弟弟顺利地送往革命的根据地一一延安。后来在弟弟的回信中,他才知道原来弟弟早已是中共地下党员。

经过4年寒窗苦读,勤奋致学的林必锦终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被留在本医院工作,任外科医师、协和医学院助教。不久,他与一位贤惠、聪明、漂亮的女大学生黄端彬结婚,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林必锦作为一个生长在农村的赤贫孩子,获得教育机遇,而能进入高等学府,并获得博士学位。原来他早在青年时代,就以鲁迅的一段话写在日记里,“鲁迅先生讲得好。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要向环境、命运和一切宣战,我要奋斗,成功的时候要奋斗,失败的时候更要努力奋斗。牢记失意是得意的征兆,失败是成功的母亲。”作为座右铭。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中国病人·袁世凯1:亡清之鹄

    中国病人·袁世凯1:亡清之鹄

    本书的重点落在一个“病”字上,国家病了,个人病了。国家之病在于转型之难,共识破裂。纵览青史,当统治阶级不得不回应民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诉求时,往往会打大文化牌,将“病灶”推到道德上,转移视线地告诉大家:只要每个人都正心诚意了,社会风气自然就好了,无需改变制度。于是,唯制度论者和唯文化论者开始死掐。个人之病在于每一个体最终都无可避免地变成了他曾经厌恶和反对的那个人。突出的代表便是袁世凯。
  • 经历历史——克林顿权力与生活

    经历历史——克林顿权力与生活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同样也站着一个男人。虽然克林顿已不再担任美国总统了,他的身份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总统变成了一位女议员的丈夫。但他的一举一动将继续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本书引用了许多资料,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克林顿台前幕后的一些生活,展示了这位美国前总统从苦难童年到总统的艰辛历程。
  • 狄更斯

    狄更斯

    狄更斯生活在英国由封建礼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大批小资产者贫困、破产,无产阶级遭到残酷的剥削而沦为赤贫。当时在英国发生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即宪章运动,给予狄更斯很大的影响,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呼吁统治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剥夺劳动人民的权利,劝诫统治者要做讲道德有良知的人。一起来翻阅《狄更斯》吧!
  • 那一世的风情:民国才子情事

    那一世的风情:民国才子情事

    民国时代,那是一个民间起兵长啸的纷乱时代。也是一个月出横塘、有着民国男人与女子的眉目清好的烂漫生发时代。本书中的一些爱情旧事,一些明亮劲直的人物,有许多都是我们所了解的。只是,我们却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到了他们的洒然与明快,当然,也包括他们的美的私情。本书通过对于沈从文、罗家伦、邵洵美、叶浅予等民国风流人物的细腻私情描写,生动再现了那一个特殊历史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
热门推荐
  • 半壁黄花

    半壁黄花

    农村知识青年回乡创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工作阅历,职场人脉走向成功……
  • 超凡佣兵

    超凡佣兵

    男儿的铁血,异能的强大,带给他无尽的力量与勇气,内心巨大的仇恨让他隐姓埋名,沉浮于世。带着复仇的火焰向敌人发起致命的一击。人们记住的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称呼,佣兵之王!
  • 风所系

    风所系

    缘希风之所中,梦之所望,归咎期肆,无蘭而已。
  • 金边曼陀罗

    金边曼陀罗

    天启游戏殿堂天榜排名第一的刺神无故被其所属的工会解约,回到家中苍楠收到虚拟联盟的邀请函,邀请他参加新游戏江湖的内测,和苍楠一起在天启精英小队的成员跟随苍楠一起进入游戏的内测,游戏开始所有被邀请参加内测的玩家被告知如果想回到现实当中,必须要打败游戏的开发者--老爷子,这到底是个阴谋还是其他,他们经历的一切是游戏?还是现实?
  • 情丝难断

    情丝难断

    为爱而流下的泪是伤心的也是痛苦的泪;也或者是感动的泪。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泪水泛滥的时候;每当寂寞的时候,也是痛苦的时候;思念一个人是幸福的也是悲伤的!原来一个人不寂寞,想一个人才寂寞!如此难过,如此寂寞,只是因为情丝难断!
  • 给七爷请安

    给七爷请安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 霸道男友来追我

    霸道男友来追我

    乔小诗:说,你看中我什么了?卫淇奥:你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可爱最善良的小姐姐?走进科学版本文案:女子为何对小四岁的弟弟情有独钟,妙龄男子又为何对大龄姐姐纠缠不休,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男主小女主四岁,属性忠犬
  • 慕容冲之凤凰于飞

    慕容冲之凤凰于飞

    凤凰于飞,在涅槃之前,唯有点燃烈爱的火焰。任凭一世荒凉,一世离殇,有我陪着你慢慢看流水年长。于汹涌的战火中,于无尽的轮回里……
  • 我有虚拟现实系统

    我有虚拟现实系统

    “系统!给我个超能力呗!”“系统!没超能力,来点钱也行。什么!钱也没。连让我变帅点都不行,那我要你干嘛!”“宿主,请解除绑定状态。自毁程序启动。”“自毁!什么!我也要被毁灭。”你要死可别拉上我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