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5500000015

第15章 以微胜强:蚂蚁如何绊倒大象(2)

为了理解这些小白用户,周鸿祎甚至有个怪癖:帮人修电脑。乐此不疲,甚至有点上瘾。不管是买东西,还是候机,周鸿祎抓住一切机会先帮用户下载个360,然后修补电脑漏洞。360有个“开机加速”的功能,就是周鸿祎在这种爱好下的产物。

周鸿祎说,“这个过程中收获非常大,这能让你从一个真实用户的角度去看问题。”

10.“微创新”执行:如何跟用户深度沟通。2008年下半年,360的用户进入高速发展期,周鸿祎自己重新调整了方向:亲自披挂上阵领导360。

用户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是周鸿祎给技术人员和产品经理的一个要求,就是你不仅要帮用户解决问题,还要站在用户角度看问题。

为了做到这一点,周鸿祎的做法甚至有点极端。

做法一:周鸿祎有一个不错的社区搜索技术,被用在了用户反馈上,它可以把所有论坛上关于360的帖子收集起来,用关键词匹配,用户的抱怨,产品的使用问题,基本一目了然。这一块归公关部管,相当于对产品反馈的舆情监测。

做法二:成立一个用户中心,专门有一个队伍在360的产品论坛上为用户提供服务,跟进用户的批评和建议。

这两个部门,每天都会制作一份报告,从周鸿祎到各级产品负责人都要看。

那么如何把这种对用户的关注变成一种文化和基因?周鸿祎认为,用户是最重要的,用户遇到的问题永远要谈,公司的文化就是现场力,要到现场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多问为什么。比如用户点错了一个按钮,他为什么会点错,然后顺藤摸瓜,开始的时候有人不理解,他们觉得这都是个案。其实这就跟中医似的,通过望闻切问,最后由表及里,可以把你身体系统一些隐藏的问题挖出来。

用户导向其实对传统的管理提出很大的挑战,关于这种冲突,周鸿祎觉得,“公司内部肯定会存在着资源调配的冲突,优良级判断的冲突,我觉得很简单,不唯权,不唯上,也不唯资历,就唯用户至上。这个东西对用户有什么价值,给用户带来什么感受和影响,比如我们的体检,专业人士很看不起,但从用户角度来看非常科学。”

11.周鸿祎的“微教训”。周鸿祎第一次被用户教训是24岁左右,当时在西安交大管理学院读研究生,开发了一款软件产品,得了大奖,在学校也得了不少荣誉。周鸿祎想把这个软件当产品卖出去,走街串巷搞推销,但是这个软件装在用户电脑上跟实验室的运行完全不一样,有的客户甚至把周鸿祎臭骂了一顿。深受打击的周鸿祎,才明白技术和用户是两个概念。

另一个深刻的用户教训是3721。在做3721时,周鸿祎有过两个“微创新”,也是后来的两个大污点:一个是骚扰性的弹窗。当时,周鸿祎受FLASH的启发,把3721变成一个插件,弹出窗口问用户需不需要安装,对于那些不想安装3721的人而言,这个弹窗会不停出现,造成骚扰。

另一个是跟百度、CNNIC竞争,抢占地址栏,率先引入驱动技术,以驱动的形式注入系统,多个进程和文件互相守护,故意人为设置了很多障碍,让对手删不掉,用户也很难卸载。

周鸿祎反思说,“当时眼里没有用户,只有打败竞争对手。这两个小创新提高了公司产品的安装率,但是忽略了用户,甚至招致用户的反感。等于两个很小的点,变成两个很大的污点。这个教训非常之大,作微创新,不仅要从公司的角度考虑,更要从用户角度考虑。”

12.用户体验原教旨主义。把用户体验从一种工具,变成一种信仰,这是周鸿祎正在干的事情。周鸿祎也把自己的CEO职位改成“首席体验官”(此前这么干的是马化腾),他认为,用户中心的文化是没法靠奖惩制度建立的,而是靠员工对产品的“热爱”,对用户的热爱。而CEO这个首席体验官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言传身教。

周鸿祎甚至在公司内部强调,一切用户利益高于公司利益,赢得用户,这个公司才有价值。“当我们的用户利益和商业利益冲突的时候,我们宁可放弃商业利益。”

说是这么说,当周鸿祎真这么干时,还是给内部很大冲击。360原来的主营收入,是代销国外杀毒软件卡巴斯基和NOD32,2009年大概有1.5亿元收入,推出免费杀毒后,这部分基本归零了。周鸿祎的另一个决策是把360杀毒软件右侧几条文字广告链给取消了,这个一年大概有5 000万元的收入。

对于内部提到的拜用户教,用户体验原教旨主义,周鸿祎不但不排斥,反而是认同的, “我本人不断在灌输这个东西。普通员工可以推翻周鸿祎的话,只要你说的对用户有价值。我们内部推崇,靠积累小胜,达到大胜,而不再迷信十年磨一剑的大创意。公司的进步,就是靠‘微创新’不断累积起来的。”

13.用户体验创新的陷阱。用户的反馈里有金矿,但是,大多数人却是入宝山空手而返。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你不仅要善于倾听用户,更要善于超越和升华用户需求。

如何把用户心声变成一种强悍的竞争力。周鸿祎有三个经验:

第一,你不能满足所有人,“在听用户的声音的时候,脑子里要有一个过滤器,你要过滤哪些声音是噪声,哪些声音听起来微小但代表着未来。”

第二,用户经常会表达不清楚,所以你要去多问为什么,把用户真正的意思挖掘出来。

第三,要警惕那些所谓的资深用户。“有一些用户是功能狂,他也很喜爱你的产品,越是喜爱就越是挑刺,他会不断地给你提各种需求,这时候反倒要小心,不能被牵着鼻子走。”

就这样,一个安全领域的“微杀手”迅速崛起,最关键的是,它甚至建立了另一种门槛:不同于传统的技术性门槛,这是一种应用创新门槛。从CEO到一线员工,从文化到行动,从组织架构到产品创新,这是一个微创新的系统工程。周鸿祎的创新冰山上面是“免费杀毒”,冰山下面却隐藏着N多关键因素。看起来触手可及,伸手却发现咫尺千里。

苹果打败微软的革命性意义!

应用创新能否成为一种强悍的竞争战略?

再来看一个“以微胜强”的例子:苹果打败微软。

2010年5月底,美国时间星期三的纽约股市交易结束后,一个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苹果公司超过老对手微软成为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华尔街日报》评论说,“星期三下午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6月2日,在《华尔街日报》D8大会上,乔布斯被问及苹果市值超微软的感受,他说,“有点像做梦,”但“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

老乔总是喜欢故作清高,他肯定心中暗爽,苹果市值超微软绝非“没有什么真正意义”,而是意义非凡。2000年,苹果市值与微软市值是分别是160亿美元、5560亿美元;2010年是2000亿美元、1970亿美元。

这是乔布斯的功劳,还是盖茨的过失?

盖茨的左脑科技的核心实际上是技术创新路径,他擅长让技术人才发挥最大作用,并把一种理性的技术主义发挥到极致。比如,盖茨和鲍尔默曾打造了一个超一流的数字挖掘系统。

乔布斯的右脑科技过去经常被解读为“科技+美学”,更合适的词汇是应用创新,乔布斯擅长激发创意人才的潜力,他制造的产品都能深深打动人的心灵。比如,乔布斯信奉“烤面包机”哲学——抛弃繁杂的技术路线,寻找打动消费者内心的最直接路径,不管是iMac,还是iPad、iPhone、App Store都遵循这种“应用创新”哲学。

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乔布斯虽然有着让盖茨都羡慕的知名度,但是,乔布斯及苹果所领衔的应用创新一直是“非主流”的存在,是细分,是分众,是科技大绿叶。而盖茨则完全是“主流”王者,游戏规则制定者,是真真正正的实力派,是科技大红花。所以,盖茨对乔布斯的心态一直很放松,举个例子,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后谈判的第一个大佬就是盖茨,乔布斯不仅让苹果和微软签下历史性的协议,还拿到了另一张王牌:让微软掏出1.5亿美元投资苹果电脑。

换句话说,乔布斯与苹果都是看上去很美,但大多时间混得很惨。

再换句话说,乔布斯与苹果代表的“应用创新”模式一直是“二奶”般的存在,有姿色,不是实力派。而盖茨代表的“技术创新”派,实则是当之无愧的“一哥”,身后更是跟随者众。

我们不妨看看乔布斯和盖茨历史上几次真刀实枪的PK,表面是两个人的战斗,实际上是两种路线的战斗:

早期:1989年,乔布斯正处于人生的艰难期,而微软则如日中天,乔布斯说,“微软不希望我们成功,他们也不会帮助我们。”

而盖茨则用技术路线打击乔布斯,“判断你用的电脑是苹果系统还是微软系统非常简单,只须把一些应用程序在机器上运行一下就知道了。”

中期:乔布斯批评微软,“微软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品位,他们绝对没有品位。”

盖茨则回骂道,“只须看看苹果电脑就知道了:苹果机和图形用户界面一度曾很流行,如今却成了明日黄花。”

后期:2006年左右,乔布斯批微软,“我们的朋友微软在研发上面花费了50亿美元,但是最近他们却在试图抄袭谷歌和苹果。”

而盖茨反击道,“当今的黑客每天都能入侵苹果电脑一次,并且能完全控制用户电脑。而应用Windows系统的电脑,黑客破解都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你看,乔布斯虽然有着如簧的巧舌,但在盖茨这主流的“技术路线”攻击下,乔布斯并没有占据上风,反倒是个弱者和类似《黑客帝国》那种反抗者角色。

但是,风水轮流转,苹果市值超越微软的背后,也许是一个新的转折点时刻:一个“技术创新”驱动的时代徐徐落幕,继而是一个“应用创新”时代大幕的开启。应用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创新而言的:技术创新是工业时代的思维,是“公司为中心”的创新方式;应用创新是信息时代的思维,是“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方式。

一种“非主流”模式超越了“主流”的存在,在IT业也多次发生过,从而引发产业链众生态的巨变。

传统上来看,似乎“技术创新”才更能形成门槛性的存在,而“应用创新”似乎门槛太低。现在看来,“技术”已经很难形成真正的门槛,而系统化的“应用创新”才是门槛性的存在。

像大多数“微杀手”一样,乔布斯的“应用创新”路径,有三大关键词:

1.擅长杀手级“应用”。事实上,有很多应用创新并没有制造大的反应,迅速被市场湮没,只有那些造成巨大后果的才是杀手级的存在。苹果擅长于此。

2.把用户体验变成一种公司基因。大多数公司只是对用户体验的浅层挖掘,要想对用户体验有深度挖掘,需要整个公司产业链的密切配合。苹果深谙于此。

3.持续性的寻找杀手。真正的应用创新高手,必须持续性地寻找杀手级应用,而不是“一招鲜”。苹果精于此。

这些,在“消费者为中心”的大时代下,才是真正的未来武器。

史上最牛的“以微胜强”:《鬼影实录》

如果说苹果不够微小,那么我们看另一个“以微胜强”的强悍故事。

一个花了1.5万美元拍的小电影,竟然创造了1个多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这部电影叫《鬼影实录》,是以伪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一对年轻的夫妇在饱受家中灵异现象困扰后,决定用隐藏夜视摄影机拍下所有不可思议的恐怖画面。

这种小成本电影肯定上不了台面,出品方派拉蒙干脆把它直接制作成DVD发行,结果销售得很不错,后来,派拉蒙决定在院线放映。

2009年9月,这部电影在北美12座大学城的影院午夜档上映,这些都是二、三线影院,正好适合《鬼影实录》这种小电影试映。没想到,这种小规模试映取得了成功,场场爆满。但是,派拉蒙并没有马上大规模开始扩大院线,而是采取低成本方式吸引影迷的参与。

首先,派拉蒙在网站上宣布,“让影迷们来决定电影的上映地点”。活动开始后,派拉蒙收到来自美国各地影迷的请求,他根据各地发送请求的人数多少,逐步扩大院线规模。首映两周后,放映院线扩大到159家。

派拉蒙开始扩大宣传投入,在twitter上开设微博,在官网上煽风点火,“只要影迷申请次数超过了100万,就将在全美大规模上映。”

至此,影迷的热情空前火爆,仅仅几天的时间,申请量便突破了100万。派拉蒙于是在北美近2000个影院大规模上映,一周时间,票房收入就达到2200万美元,远远超过了大制作《电锯惊魂6》。

众所周知,好莱坞很擅长制造这种营销神话,但是《鬼影实录》的营销不同之处在于,它采取了创新的做法,把决策权交给用户,充分引爆了用户的能量。但是,把决策权交给用户,其实是一个很冒险的行为。派拉蒙之所以敢放手一赌,也就是因为《鬼影实录》是部小到不能再小的制作。

《鬼影实录》虽然是小制作,但是有着惊悚片共同的亮点:一是故事惊悚度很高,很对观众胃口;二是片中着魔的女主角凯蒂很“火辣”。在不断的用户测试中,它逐渐证明着自己的杀伤力。

从劣势中创造机遇

中国公司要想生存,必须成为“以微胜强”的高手。在这个过程中,应用创新不仅是关键武器,更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同类推荐
  •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研究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研究

    本书深入探析商业银行的特性、财务政策、风险管理体系等诸多微观层面,从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理论入手,结合商业银行在组织架构、股权制衡、董事会结构等方面的特征,从内部风险管理视角研究公司治理和风险“防火墙”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风险的控制机制,提出从整体上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链条,以控制各级子公司风险的创新思路。
  • 苹果传奇

    苹果传奇

    本书分五章,分别从苹果诞生、早起发展、苹果的扩张等方面对苹果公司进行了全面介绍,使读者对苹果公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领导干部能力新观

    领导干部能力新观

    领导能力,是指领导者率领部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能力“新”观,是相对于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而言的。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来,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一直成为党建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报告曾将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概括为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为:一是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二是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 世界是部金融史

    世界是部金融史

    本书以时间为纲,以国家、人物、事件为目,围绕金融这个核心,采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将希腊、罗马、法兰西、西班牙、荷兰、日不落帝国、美国、克洛维、查理一世、约翰?劳、摩根、索罗斯、六一农、郁金香、南海事件、次贷危机等这些牛国、牛人以及牛事一一展现,并紧扣当前“美元量化宽松”、“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等金融热点,读之让人知行获益。
  • 最神奇的管理学定律

    最神奇的管理学定律

    囊括顶级企业家的管理智慧,汇聚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思想。揭露管理学神奇的定律,让管理不再难做。
热门推荐
  • 亮出真我的资本

    亮出真我的资本

    亮出“爷爷”的资本:做人莫做“孙子”;成超世之奇才:立坚忍不拔之志;学习不辍:武装自己为“亮”展翅;学好语言:亮出“爷爷”的魅力;自我形象设计:亮出“爷爷”需“包装”;第一次亮出自己:让对方永远记得你;积极社交:“爷爷”的“亮”路好走;与众不同的思路:亮出“爷爷”的思维突破;成就事业:亮出“爷爷”的辉煌;追求爱情:亮出“爷爷”的活力;亮出家庭:全家融融,脸上有光。
  • 影之忆1速度与翱翔

    影之忆1速度与翱翔

    暂无简介。。。。。。。。。。。。。。。。。。。。。。。。。。。。。
  • 哈克流浪记

    哈克流浪记

    哈克是一个聪明、勇敢的白人少年,先是遭酒鬼父亲虐待和抛弃,后又被收养人严加管教。为了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他选择了出逃。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勤劳质朴、善良忠厚的黑奴——吉姆,吉姆因不堪忍受再次被卖掉的命运,也逃了出来。同病相怜的两人很快成为知心朋友,开始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生涯。
  • 伪装残心公主

    伪装残心公主

    原本是快乐的生日,却成了妈咪的忌日。是她夺去了妈咪的生命。是她夺去了妈咪的爱情。如果不是她。我就不会被爸爸赶出家门。如果不是她。我就不会变成孤儿。我要变得更强。我要报仇。一个人独自踏上异国他乡。一个人独自来到死亡之谷。一个人……从始到终都是一个人。她坚强,其实她脆弱。她微笑,其实她哭泣。她一直在伪装着。一直在欺骗着。十年后,她回国,去到了月光梦学院。遇到了王子们,遇到了她的女儿。一切的爱恨纠葛,一切的恩怨情仇。就在这个月光梦里面解决吧。
  • 快穿之这个大佬她挺狠

    快穿之这个大佬她挺狠

    当凉薄冷血的她遇上沙雕活宝的系统101,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阿呸,什么火花,这个文男主不是什么系统,别误会,男主是黑化小可爱!!!嗯,没错,作者已经疯了,有点像《这个大佬画风不对》吧!各位也可以去看看这个文
  • 阳光下的那一秒

    阳光下的那一秒

    那时的他还是一个青涩少年,和其他喜欢篮球打闹的少年们并无什么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他比较喜静,还有,在那样的一个午后,阳光撒下的那一秒之后,就喜欢上了她。她总是喜欢问他,我这么普通,就是那种丢在人群里一点也不起眼的路人甲,你到底为什么喜欢我?沉默……他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下,感情这事挺复杂,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会喜欢你,但是,我却总是能在人群中一眼注意到你,我想,这就是喜欢吧。
  • 霍格沃茨的白骑士

    霍格沃茨的白骑士

    高文·怀特曾期望着考入一所知名的大学,最终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出庭律师。直到十一岁生日那天,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还作死喊出了那个名字。有着控制时间的天赋(伪),他发现自己的巫师之路的画风似乎有些..有很大的问题。“相信我,哈利。我们这样真正的巫师就应该离敌人远远的,用暴风骤雨般的咒语席卷他们。”——千禧年的猎魔人,怀特派细剑术创始人,影之国归还者,梅林爵士团一级骑士,白骑士高文·怀特“高文,道理我都懂,但你能不能先把你的腕刃收起来?”——哈利·大概有点懵圈·波特
  • 冥王奇葩传

    冥王奇葩传

    混沌初开,分人神魔三界,人生活在陆地上神在天上而魔生活在永无天日的地狱里。
  • 细节决定成败集

    细节决定成败集

    本书从生活到职场,从办公室到大小宴会,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力图为读者展示细节决定人生的详细脉络,以便让读者汲取成功经验,规避风险。
  • 重生之炸裂娱乐圈

    重生之炸裂娱乐圈

    蒋琬希没想到在自己马上拿到影后殊荣的时候,自己竟然重生了,不过重生的感觉是真的不错,虽然身体变小了但是有家人的我呵护确实是蛮爽的。既然再来一次,那我就要事事做到最好,高调地过一生。要说大院里的人谈论最多的是谁自然要数蒋家大小姐了,听说她不到一岁就会说话,听说她长得像天使,听说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什么都是听说呢?她的愿望是肆意活一生,心中只放的下家人。他的一生注定追随者她,第一面他就知道这是他一生要呵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