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4400000020

第20章 当代西方政党的组织与“政党衰落”(5)

四、西方政党组织内部权力的分配

西方政党的党内权力分配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制内政党组织与体制外政党组织之间的权力分配,在西欧国家主要表现为议会党团与议会外政党组织之间的权力划分;在美国还要加上总统及其领导的政府与体制外政党组织之间的权力划分。二是体制外政党的中央组织与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之间的权力分配。

按照西方传统的政党民主理论,政党内部的权力分配应当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党组织的权力来源于层层授权,首先由普通党员和党的活动分子授权给党的基层组织,然后由基层组织授权给党的地方组织,最后由地方组织授权给党的全国性组织和党的领袖;议会、政府中政党组织的权力由政府外的政党组织授予。每一个组织层级都拥有相当的权力,对由本级组织授权的组织形成强有力的约束。然而,当代西方政党政治的实践与理论刚好相反,几乎所有西方政党的党内权力运作过程都是自上而下的,党的全国性组织和党的领袖掌握着丰富的权力资源,根据自身的需要(通常是赢得大选上台执政)赋予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一定的权力。同时,议会和政府中的政党组织在党内有很大的权力,甚至能够支配政府外的政党组织。

(一)体制内组织与体制外组织的权力分配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由体制内政党组织支配、控制体制外政党组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许多国家的体制内政党具有相对独立性,体制内的议会党团、内阁等组织一般均服从体制内领袖的领导,而不受体制外政党的组织纪律的约束;第二,体制内政党的活动还要受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制约,而不能一味地以体制外政党组织的规章制度为转移,体制外政党组织在影响体制内政党组织的行为时,也必须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体制外政党组织约束体制内政党组织的难度;第三,政党的主要干部许多已在体制内,因此,党的领导力量本身就在体制中了,体制外的政党组织自然就无法领导和支配体制内政党组织了;第四,现代西方政党大多重政策而不重原则,政党间的分歧主要是政策分歧而不是原则分歧,因此,体制外政党组织的纲领对体制内政党组织的政策选择的影响是很小的。

何况有些西方国家的政党(如美国两大党)根本就没有长期固定的党纲来指导政策选择。相反,体制内政党在制定政策时显然在组织、技术、信息等方面占有优势。

在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德国的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民主联盟等政党中,议会党团在党内占据优势的情况比较明显。这些政党的议会党团控制了政策决定权,而体制外政党组织如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及其主席团只限于处理日常事务。党的代表大会或委员会通过的决议对体制内政党组织只有参考价值而无决定性意义,当体制内政党组织和体制外政党组织在政策问题上出现矛盾和不一致时,一般以体制内政党的主张占上风。美国两大党的全国委员会除了在大选期间为候选人筹款和提供其他支持之外,其余时间便销声匿迹了,这种情形正如西方学者所描绘的那样,“美国根本没有全国性政党这样的东西,只有州和地方政党的联盟,这些联盟为了提名总统候选人和通过政纲,每四年聚集一次”。组织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等职能都由体制内政党来承担,权力落入两大政党的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会党团以及总统的手中,其中总统的权力更大,有“帝王般的总统”之称。

(二)体制外政党的各级组织之间的权力分配

在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内,权力从地方政党组织转移到全国性政党组织,并且在总体上从政党的正式组织转移到候选人的临时选举组织。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美国两大政党的投票区、选区和县、市的组织比较活跃,它们对选民的投票选择有较大的影响,大州的州委员会主席和大城市的党魁对公职候选人的提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选制的普及和媒体作用的加强改变了这一切。两大政党的州和地方委员会在总统、国会议员和地方公职人员的候选人提名过程中的地位显著下降,在选举中的角色也“由以前的游戏的主要参加者变成了游戏场外的拉拉队,就是对于政党组织青睐的候选人,政党组织所能提供的也主要是‘后勤保障’而非‘冲锋陷阵’”。由于经费所限,两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在非选举年几乎陷于瘫痪,直到竞选活动拉开帷幕后,才由两党的国会委员会和全国委员会注入资金来激活地方政党组织和基层政党组织。

以候选人为中心的竞选组织的出现被视为美国政党组织衰落的另一个表现。当代西方国家竞选活动的总体特征是专业化程度提高,各政党采用高技术手段,采取资金密集型的连续竞选方式,强调候选人与选民之间的互动性,突出候选人的个人形象。西方学者将专业化竞选条件下政党的活动归纳为以下10种:通过电话联系本党党员和党外目标群体;直接寄送邮件给本党党员和党外目标群体;在党内建立互联网通讯系统;向登录本党网站的人或者为党捐款的人提供定期的信息更新服务;在党外建立竞选总部;长期地、不间断地开展竞选活动;雇佣党外人士担任公共关系专家和媒体顾问;使用计算机数据库;开展民意调查;开展针对竞选对手的研究工作。这些活动有的是由政党建立的竞选组织负责实施的,有的则是由候选人个人建立的竞选组织来开展的。于是,在大选中往往会出现两套人马并存的局面,他们的活动既有交叉又有不同,政党的竞选组织对整个党负责,候选人个人的竞选组织只考虑候选人的利益。

美国政党是采用专业化竞选策略的典型。在总统选举中,两党总统候选人对自己的竞选班子的依赖程度,比起对政党组织的依赖有过之而无不及。候选人在预选阶段基本上依靠自己组建的竞选组织,在正式选举阶段才出现两套班子:一是全国性政党组织(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全国委员会),二是以总统候选人为主的竞选组织。它们有各自的竞选人员,如民意调查专家、媒体顾问、政策专家、筹资顾问、竞选总管等。总统候选人雇佣的顾问班子是选举战略和战术的制定者,他们负责寻找选民关注的焦点,拟订竞选纲领,起草竞选演说稿;他们要为候选人设计出受选民欢迎的外在形象,从发型、衣着、行为举止到演讲时的风度不一而足;他们还要能够作出快速反应,善于帮助候选人应付尴尬场面,控制局面。总而言之,候选人的私人竞选班子部分地取代了政党组织在竞选运动中的管理功能。与政党组织不同的是,这些人既不看重政党标签,也不在乎候选人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唯一的目标是使候选人当选。当两套组织之间在竞选的战略战术方面出现分歧时,总统候选人会出面进行协调,在许多情况下,总统候选人更信任自己的顾问,而政党组织则服从候选人的安排,“政党组织极大地依赖其候选人,除了跟随他们(即便是犹犹豫豫地跟着)外,政党组织别无选择”。

以候选人为中心的竞选组织在大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大大地削弱了政党的各级正式组织的影响力,它们的一些活动甚至损害了政党的形象,与整个政党的利益背道而驰。美国学者伯恩斯为我们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政党衰弱的最具有戏剧性(而且是悲剧意味)的例证,也许要数水门事件(Watergate)。尼克松总统在他1972年争取连任的竞选中,绕过了共和党组织,而去依靠他的私人组织‘争取连任总统委员会’。该委员会诨名CREEP,声名狼藉。CREEP的独立出现,起因于竞选资金法规的变化,它要求分离的竞选委员会;也来自于尼克松总统的私愿,他想把自己的竞选活动与其他看来无望获胜的共和党人分离开来。因而,水门事件——一桩发生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的盗窃案,以及由竞选运动特工人员搞的其他各种肮脏诡计和非法的或不道德的行动;还有不让总统知道这些活动的企图——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是由于CREEP的秘密状态、资金筹集以及对尼克松总统过分的个人忠诚。”

西欧“群众党”的组织变革与美国政党有所不同。从20世纪80年代起,英国工党开始着手改变党的领袖和议员候选人的产生办法。根据1918年的工党党章规定,工党的领袖由工党的议会党团选举产生。1981年,工党采用了新的领袖选举制度,规定党的领袖由选举团选出,在这个选举团中,40%的选票由工会控制,30%的选票交给选区工党,议会党团掌握剩下的30%选票。1993年,工党再次改革领袖选举制度,废除了工会的集体投票制,由普通党员通过“一人一票制”选举产生党的领袖。工党的议员候选人提名权过去一直掌握在选区工党手中,1993年也改为实行“一人一票制”选出。布莱尔当选为党的领袖之后,进一步扩大了“一人一票制”的适用范围,在重大问题上频繁地采用“一人一票制”的表决方法。

布莱尔宣称,采取由党员平等投票决定党内重大事务的做法,目的是推动党的现代化,使普通党员在党内得到更大的发言权。实际上这一措施造成的后果要复杂得多,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这种做法一面取消了工会在工党中的特权,从根本上削弱了工会在工党的人事变动和政策制定方面的影响;一面又削弱了选区工党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对过去控制着选区工党的积极分子造成了限制。普通党员的权力固然有所扩大,但与积极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分子相比,普通党员不但“更容易控制且更有可能赞同政党领导层提出之政策与候选人”,而且“更容易受到(企业界控制的)大众媒体而非党内辩论的影响”。

同样,选区工党作为工党的基层组织一直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它们“努力不懈地将群众的每一个具体要求与一般性原则结合起来,将每一个特殊问题与总政策联系起来,将每一个细节问题纳入其总的理论架构之内,它将给予党员们一种无比扎实的政治训练,同时也就对党员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控制”,对选区工党采取的限制和削弱措施,使它们不大可能成为政党领袖掌控全党和改革传统意识形态的阻力。从总体上看,工党组织变革的结果是,“一方面在原则上把表决权下放给各位党员,另一方面又通过议会党团所占的大的份额及每票的‘含金量’不同来使大部分党员的权力成为虚设,从而使议会党团、领袖享有最终决策能力”。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英国工党的组织变革并不是孤立的现象,继英国工党之后,德国社会民主党也提出了由全体党员而不是由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投票决定党的总理候选人的设想,法国社会党则把过去第一书记由党的执行委员会选举产生改为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把党的各级议员候选人的产生方式由过去自上而下指定改由地方党组织选出。简言之,西欧左翼政党组织改革的思路就是:在基层扩大党内民主,赋予普通党员更大的参与权;在高层则加强党的中央机构的权力。

西欧政党的领袖在党内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西欧“群众党”的鼎盛年代,选举政治是围绕政党而展开的,政党主宰了整个选举过程,候选人不必对竞选承担主要责任,那时的选举是以政党为中心的选举。但是,在当代社会的媒体与政党政治的互动过程中,西欧政党的领袖对党组织的依赖也在逐渐减弱。领袖越来越多地通过媒体同选民建立直接的联系,逐渐削弱了选民与政党组织之间传统的意识形态认同和信任关系。结果,政党的其他组织机构的权力受到了限制,而以领袖办公室为中心,包括各种竞选专家在内形成了“权力内圈”,对圈内人而言,对政党忠诚是第二位的,忠实于领袖才是第一位的。不过,西欧政党并未完全放弃“群众党”传统的组织特色,无论是在竞选中还是在两次大选之间,党的各级组织都保持着一定的组织活动水平。另外,西欧国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议会制和比例代表制选举制度对西欧政党领袖构成了限制,使他们的影响力无法与美国两党的总统候选人相比,以候选人为中心的选举在西欧还没有成为现实。

第三节 西方政党的组织变化与“政党衰落”

对“群众党”而言,政党组织的完整性(即拥有中央、地方直到基层的各个组织层级)以及延续性(即党的组织长期存在和坚持活动)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党员人数减少、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萎缩等等确凿无疑的现象被视为政党衰落的重要表征。甚至有学者不无遗憾地评论说,过去的政党定义应当进行修改,在界定一个组织是否属于政党时,把“拥有地方层级的组织”这一条删去。

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从根本上讲,组织是实现特定(或特殊)目标的工具,只有从组织的目标出发才能理解组织的内部安排”。既然当代西方政党主要目标是赢得选举、上台执政,那么只要党的组织形式和结构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它们在选举中所发挥的主要功能,这些变化就无关紧要。从这个角度来观察,西方政党的组织衰落似乎没有初看上去那么可怕。

不过,有的学者据此宣称西欧政党正在“美国化”、美国的“新干部党”的模式正在“从右向左传染”给西欧政党,这种说法显然还缺乏充分的证据。事实上,对西欧各国政党来说,党员和党的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仍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迄今为止,西欧政党从未放弃过组织建设,一直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符合本党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的改革措施。

同类推荐
  • 谣言如何威胁政府:法国大革命前的儿童失踪事件

    谣言如何威胁政府:法国大革命前的儿童失踪事件

    18世纪的巴黎,警察为了维持秩序逮捕了大量流民,连儿童也不能幸免。于是,谣言开始泛滥,说法国国王得了麻风病,需要小孩干净的血来洗澡。当时发生的一些乱葬小孩等事件又似乎证明了谣言是真的,于是1750年巴黎人在谣言的诱使下,发生了许多反政府、反警察的暴乱。在这些事情后,巴黎人的政治态度大变,以前巴黎人很尊敬国王,这种对国王的尊敬以后就失去了。1750年谣言及暴动已彻底摧毁了法国的互信,并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奠下了基础。本书对谣言对政权的摧毁性作用有着深入剖析,因此受到《南风窗》的专题推荐。
  •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2013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开局之年。上任一年多来,他们留给外界的印象,综合了梦想家的气质、人民公仆的情怀、改革家的魄力……用梦想助燃民族腾飞。2014,复兴走起。《中国大舆情》梳理和回顾一年来的社会舆情新动态,剖析舆情新特点,为各界精准掌握中央声音、社情民意提供第一手鲜活资料;聚焦中国国情的新变化、新特点,力图勾勒出当下中国的发展大势,并探求解决之道。
  • 当干部就得像干部

    当干部就得像干部

    该书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围绕好干部这一主题,从干部基本、干部常识、干部特质、干部作风、干部正能量、干部正能力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成长为好干部,与已经出版的《当干部就得在状态》《当干部就得有素养》《当干部就得有智慧》《当干部就得有本领》《当干部就得有方法》共同组成“做新时代的好干部”丛书。
  • 纪检监察工作热点九讲

    纪检监察工作热点九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全书共九章,围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等展开全面论述,针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的重点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对正风肃纪反腐的最新精神进行了分析解读,理论方面论述详实,兼有实践工作的具体指导,实用性强,对于深刻理解和践行全面从严治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读懂大国优势

    读懂大国优势

    重视优势,发掘优势,运用优势,顺势而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本书共十三章,紧扣党的最新文件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析“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领导优势、人民优势、法治优势、集中优势、民族优势、经济优势、文化优势、为民优势、改革优势、用人优势、军事优势、“一国两制”优势和开放优势,以期读懂中国优势,用好中国优势。
热门推荐
  • 赤瞳火眼

    赤瞳火眼

    省医药公司的小小业务员杨树,一直苦逼奋斗,因为吃葡萄吃进去几条小蛆虫,导致身体异变。因此获得异能,一双赤褐色眼睛,异能能透视一切,能治病,也能杀人。异能为本,科技为先,兵王兄弟并肩热血,奇珍异宝岂容他人觊觎。或爆烈震慑宵小,或杀人于无形。人生巨变,财富的聚集变得简单,却让人不安。小富即安的心态,精神上的惫懒,使得他理想不高,可事情的发生往往不已个人意愿为准,他被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推着向前。他能成为巨富,却改变不了猥琐的人生。想要静守本心,想要忠贞不渝,却抵不过俗世乱情。或强推,或被逆推,居然生养了九个子女。
  • 我叫韩旭

    我叫韩旭

    也许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有些生命在默默观察着我们,但是别怕,因为怕对即将发生的事毫无帮助。我叫韩旭,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和所有人一起面对藏在黑暗中的未知。
  • 瑾言盛夏

    瑾言盛夏

    对于顾夏来说,苏瑾言就像是手心中的一根刺,不碰还好,一碰到就生疼,而她自己又不敢拔,那刺扎地太深,她怕拔出来后伤口会更疼,甚至溃烂无法愈合。难怪顾冬总是嘲笑她懦弱....
  • 帝擎

    帝擎

    这是一片群雄纷争的大陆,无数英豪曾崛起在这片大陆,永生不朽人们恒古不变的追求,一个原本只想平淡一生的少年,却被世道所逼踏上了这条荆棘之路。修炼等级:凡气境、凡灵境、凡丹境、灵转境、灵域境、灵池境、【汇阳境】、至尊境、王权境,还有那无人知晓的第十境,期待大家的支持。
  • 偷来的时光

    偷来的时光

    青春里无果的暗恋你一定深深铭记,那个你以为一眼喜欢就是一生的人是在你遇见谁的时候决定放弃。谁带你路过严冬走向暖春,谁陪同你经历风霜遇见明媚,谁在你最无助的时候帮助你成长,谁教你由青涩转向成熟。美丽的季节里一定有这样一个人爱恋你,温暖你,感染你,快乐你。
  • 重生之紫禁城驯夫记

    重生之紫禁城驯夫记

    前世,他们一同立下誓言:不论富有还是贫穷,不论健康还是疾病,都要在一起。结果他官场得意便把她抛之脑后,为升迁不惜陷害她致死。重生的她依旧逃不脱命运的羁绊,他成了她更加负心的王。哼!是皇上又如何?她有本事让他前生富贵,就有本事让他今世难忘!
  • 科学种田养萌娃

    科学种田养萌娃

    前一刻还在手撕丧尸的顾苗,睁眼就躺在了陌生人床上。“……”末世异能少女穿成凄惨小农女,二两银子被卖给瞎眼男人挡劫做炮灰?惨还是她惨,还好小相公够帅,不然一拳揍飞!顾苗捋袖子:极品通通来吧,看是本姑娘的拳头硬还是你们的贱皮子硬!劫难也来吧,看是本姑娘的异能硬还是你这天劫硬!那些莺莺燕燕,妖艳货色,来两个揍一双!虐渣、抗劫、发家、当首富,不要太简单,还有这全天下的美男……孟希洲:“媳妇儿,回家吃饭了。”“……”顾苗,“诶!来了来了~”
  • 重生之努力努力再努力

    重生之努力努力再努力

    90后不一样的创业求生路!向所有为自己命运挣扎拼搏的老男孩致敬!
  • 那时星光璀璨

    那时星光璀璨

    【甜宠文】南怀瑾是说唱圈的天才,15岁时写的歌就得到了前辈的认可,一首成名曲所有人都会哼两句。在他20岁成立了个人厂牌Star,然后就认识了赵安然,南怀瑾多年后回想起那一天,早知道自己会离不开她,就应该早早的对她好。。。让她永远都离不开自己。
  • 烟尘客

    烟尘客

    我们不应该被束缚,这个时代永远是属于自己的。阴险卑鄙的人在肆意妄为,善良纯真的人在痛苦挣扎。我要超越站得比我高的人,什么权利,什么武功,什么欲望,在胜利之后都会冠上正义的名号。管他身后几千年的熙熙攘攘,会不会谈论我的不堪。我只顾得上自己的嗤笑,笑他,笑她,还是笑自己。这不是野心,顺应自己,就是我的江湖。顺便感叹一下,我被上苍给予的命,作为我的上苍,逆命,就是我对上苍的侮辱。前二十年,我叫流云昭,后不知道的年岁里,我还叫流云昭,但我更希望那些想要做自己的人,当然,将心术不正的人除外,那样的话,我们自称“烟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