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4400000025

第25章 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党政府(3)

三、政党与政治恩赐

政治恩赐(Patronage)亦称“赐职”、“委任”、“分肥”。其基本含义是由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通过任命公职和给予其他优惠来报答为本党竞选工作出力的人员及其他积极支持者。提供政治恩赐的做法在政党发展的早期就已有之,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政治恩赐一词最初出现在19世纪的美国,当时是指对内阁成员、大使等官职的任命,后来又扩展到其他利用政治权力为执政党谋取私利的做法,如以高价向捐款者发包公共工程,按低价转让公共特许权利,以及在执法、税收等方面偏袒支持者等。从政治恩赐的内容来看,既有职务任命的成分在内,又涉及到政策的制定,不过,无论是通过政治恩赐得到的职位,还是由政治恩赐而获得的政策上的照顾都具有秘密的、非官方的特点,这与正式的职务任命和政策制定有明显的区别。有人很形象地把为支持者提供政治恩赐的政党比作急于扩大市场份额的公司,其宣传的重点不在于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而是着力渲染折扣、促销品等物质刺激,就像百事可乐的广告词所说的那样,“喝百事可乐,中大奖!”

过去的观点认为,政治恩赐是政党组织发育不健全和党魁把持党内权力的结果,因此只是早期西方政党的专利,与现代民主原则格格不入,必将随着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而渐趋消亡。然而,在西方国家政治体制完善和政党组织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党政治中提供和接受政治恩赐的做法虽然在范围和程度上有所收敛,却远远没有绝迹。原本不存在政治恩赐的“群众党”在执掌政权后也开始施与恩赐,在转变为“全方位党”和“卡特尔党”后更是频频采用这种手段。在西方政党内部,不同的组成部分对政治恩赐的态度有明显的差异,普通党员、党的积极分子和中下级干部从维护政党纯洁性的目的出发,倾向于坚持原则,杜绝政治恩赐。党的高层领导则既要保持自己在党内的地位,又要争取选票最大化来获得国家权力。对他们来说,政治恩赐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具体表现为:第一,政治恩赐可以作为党内的一种非正式的协调机制,为在政党的各个组成部分、各层级的领导之间进行权力分配提供有效的工具,在客观上有利于理顺政党内部的权力关系;第二,政治恩赐可以作为一种非正式的集体激励机制,通过提供恩赐调动各级政党组织的积极性,保证执政党拥有忠诚的工作人员,有利于赢得选举,以及当选后提高政党的执政绩效、实现党的竞选诺言。政治恩赐的上述作用的发挥,使它得以跨越政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相当大的程度上与执行党的纲领、维护党的意识形态同时存在,成为当代“群众党”和“全方位党”的重要特征之一。

然而,政治恩赐对政党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即使政治恩赐的确是出于维护政党整体利益的需要,但它所依据的是对权威人物的忠诚以及政治上的亲密关系,而不是被选择者的条件和任职能力,在历史上,政治恩赐导致选举后大批官员的更换,不利于政府的稳定和政策的推行,这就促使欧美各国改革其文官制度。其二,政治恩赐虽然在动员选民、募集资金等方面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恩赐的辐射面毕竟是有限的,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选民中,受惠者都是极少数,对扩大本党选民基础的作用有限,而且容易引起普通党员和党的积极分子的不满,其影响力的广泛程度远不能与党的纲领和意识形态相比。其三,更加值得警惕的是,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中,政治恩赐往往与政党的整体利益背道而驰,成为少数人牟取私利的手段。政党名下所拥有的政治恩赐资源大都掌握在党魁和党的公职候选人手中,其中许多人的首要目标是获得或保持自己在政府中的职位,尽可能多地攫取权力,执行党的政策和维护党的意识形态反倒被放在一边。他们总是力图扩大政治恩赐的范围,而且把恩赐的资源集中到自己手中,为此甚至不惜损害党的利益、影响党的团结。如此一来,政治恩赐就成为破坏党的团结的祸根。

很明显,当代西方政党既不能一味依赖政治恩赐,又不愿放弃这种有效的手段,它们“必须同时分发两种类型的奖品,这意味着它们处在一种组织困境中,因为这两种奖品是相互抵触的”。摆在任何一名政党领袖面前的不外乎两种选择,他可以通过加强党的组织和党员的党性来获得稳定的支持,但这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耗时又费力,是一种成本高昂的策略;他也可以通过发放政治恩赐来收买人心,在短期内得到一批拥趸的大力支持,有助于赢得选举以及在当选后顺利推行政策,虽方便易行却对政党的长远发展不利,代价同样不菲。两种选择很难并行不悖,政党领袖只得审时度势,不断地权衡利弊,力求在保障自己最大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政党组织的目标。

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中,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对政治恩赐的反抗。现代文官制度的逐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党政治中政治恩赐的使用范围,但在选举中获胜的候选人或政党仍然通过不同程度的政治恩赐扩大政党在政府中的影响,动员党员和党的追随者参与到政党的竞选活动和政府工作中来。政治恩赐制的范围和程度在西方各国差别很大。英国、荷兰、瑞典、芬兰等国,政治恩赐非常有限;美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政治恩赐的程度较高,成为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因素;法国、德国则处在以上两类国家之间。

英国是最早确立现代文官制度的国家,经过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官制度改革,政治恩赐的范围已经十分有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分配各种荣誉和头衔,尤其是贵族爵位。这类政治恩赐往往由现任首相亲自决定,作为给予为本党“事业”服务的忠诚分子的酬谢,被视为增强政党凝聚力的重要工具之一。第二,将党的忠诚分子安插到有政府背景的公司中,让他们担任董事会的成员,或者在政府资助的各种自治性机构中为党的忠诚分子谋一个职务。

瑞典从20世纪70年代起为那些即将卸任的政府高级官员提供公共部门的职位。有资格获得这种特殊待遇的人大多是前内阁成员和前副国务秘书,他们得到的大多是公共部门中的领导职位,而且这些职位的分配原则是必须在主要政党中公平地进行分配。

瑞典政府还任命前任或现任高级官员担任许多委员会和董事会的职位。这种任命不仅被视为对政治家们从前所提供服务的一种报偿,而且是政府了解民情、体察民意的重要途径,成为政府控制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迄今为止,瑞典的政治恩赐并没有导致政治生活的腐败,政治家受贿或从政治活动中得到经济上好处的事件基本上被杜绝。

在法国,大约有1000个职位可用于政治恩赐。这些职位大多是高级公务员的职位,其中包括一些国有企业的高层领导职位,以及为各部部长服务的工作人员的职位。政治基金是政党从政府那里得到的另一种政治恩赐的资源,这些基金主要来自私人企业,由政府合法控制。由于政治基金的数额在80年代急剧增加,参加政府的政党都从中获益匪浅。这种情况导致法国的主要政党在政治基金的问题上达成了一种默契,“所有政治派别都分享这种制度带来的益处,因而并没有严格地对其加以控制”,导致了腐败现象的蔓延。

德国的公务员队伍具有非政治化的传统。在盟军占领期间,政府公务员被禁止参加政党,但此后文职部门出现了政治化的倾向。1970年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3/4的公务员认为自己不属于任何政党,但到了1987年,这一比例明显下降了,降幅竟达43%。

而且,这种趋向在高层公务员队伍中尤其明显。目前,德国大约有110个高级公务员的职位具有政治性。另一方面,由于德国公共部门的规模相对较小,国有企业作为政治恩赐的资源并不丰富。在地方一级,储蓄银行、天然气和自来水公司、公交公司为政治恩赐提供了一定的资源。各州政府下属的教育部门的一些职位也被作为政治恩赐的资源。此外,各政党和利益集团还按一定比例分配公共电台和电视台的行政职位,只是这些部门正在进行的私有化减少了这样的机会。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美国都是西方各国中政治恩赐程度最高的国家,政治恩赐已成为美国政治的通例。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政府就是由政治恩赐滋养起来的。政治恩赐在建立和维持总统支持者联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联邦政府的行政部门中,大约有3000-5000个全日制职位是通过政治恩赐来填补的,还有大约3000个兼职职位或荣誉职位可以用于政治恩赐。

此外,大约700个联邦法官的人选也是经总统任命决定的。国会在攫取政治恩赐的资源方面也毫不逊色。据统计,1990年为国会议员个人服务的工作人员大约有10000个,比1960年增加了6000多个。

职务任命使西方国家的政党和政府的领导层融合在一起;政党通过发表竞选宣言、达成执政联盟内部的执政协议、政党领袖会晤、政党代表与政府部长会谈等方式对政府的政策框架乃至具体政策施加影响,又使政党与政府在政策领域内融合在一起。政治恩赐则进一步加深了政党对政府渗透的程度。如果从宏观上把当代西方主流政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那么西方政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政党强大的“制度性功能”或“领导功能”的发挥,为政府的运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第二节 政府对政党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西方国家“政党政府”的形成和完善,政党操纵政府的程度日益提高,这也增强了它们利用政府权力为自身服务的愿望和能力。政府通过关于政党的法律制度为政党提供资金、媒体等资源,同时加强了对政党财务、党内民主等政党内部事务的管理和操纵。政府针对政党的立法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政党法律地位变化最明显的标志。在政党立法涉及的所有内容中,由政府给予政党公共财务补贴的规定影响尤为深远,不仅使政党获得了稳定的经费来源,而且使政党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催生了“卡特尔党”这一崭新的政党模式,使当代西方政党政治呈现出了全新面貌。

一、有关政党的法律法规

政党在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地位和作用在宪法和法律中长期得不到体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情况才有所改变。目前,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政党的地位、作用、组织和行为已成为西方政党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当代西方国家关于政党的法律规定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宪法性文件中有关政党的规定

西方政党的法律地位可以由宪法中有关条款来加以确认。目前,世界上至少有66个国家的宪法中有关于政党的专门条款,其中也包括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意大利是二战后第一个在宪法中设立政党条款的西方国家,1947年12月颁布的意大利宪法第49条规定:“为了以民主方法参与决定国家政策,一切公民均有自由组织政党的权利。”此后,其他一些西欧国家的宪法中也相继增设了政党条款。1949年5月颁布并一直沿用至今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对政党的规定最为详尽:“(1)政党参与形成人民的政治意志。可以自由建立政党。政党的内部组织必须符合民主原则。它们必须公开说明其经费来源。(2)凡由于政党的宗旨或党员的行为,企图损害或废除自由民主的基本秩序或企图危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存在的政党,都是违反宪法的。联邦宪法法院对是否违宪的问题作出裁决。(3)有关政党的细节由联邦法律予以规定。”1958年10月通过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第1章第4条规定:“各政党和政治团体协助选举表达意见。它们可以自由地组织并进行活动。它们必须遵守国家主权原则和民主原则。”

瑞典迄今为止没有名为宪法的文件,但该国的几部基本法始终被当作宪法性文件对待,其中对政党的地位有明确的规定。

1974年通过的《政府组织法》第3章第7、8、9条规定:“议会席位应在各个政党中进行分配”,“每一选区的应选席位应根据本选区的选举结果在各个政党中按比例分配”,“每一政党对于自己所获得的每个席位应指定一名议员及一名替补议员”。同年通过的《议会法》多次提到政党的议会党团的作用,如:“议长会议由议长、副议长、凡在本届议会选举中获得全国选票百分之四以上的政党的党团的各一名代表、议会各常设委员会主席以及议会行政委员会的副主席组成。各议会党团的代表应在每次常会召开时指定,其任期至下次常会召开时为止”,“在议院审议的安排上,议长应就议会审议事项的安排同各议会党团所指派的议长会议成员进行磋商”,“凡在最近一次议会选举中获得全国投票数百分之四的政党的议会党团,应在选举委员会中各有一个席位。除此之外,还有十个席位应在上述议会党团中按比例分配”等。

综观各国宪法性文件中的政党条款,可以看到它们基本上都规定了大致相同的内容,这些共性内容包括:从公民权利或根本人权出发,规定政党依法自由组建;根据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规定所有政党的法律地位平等;依法治党,规定政党的内部组织和运行必须遵循民主原则;不得强迫和限制公民加入或退出政党;政党合法的正常活动受国家保护。此外,还规定了禁止组建政党或禁止政党活动的条件,这些条件基本上都涉及到了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都不允许政党带有军事、暴力、秘密的性质。这些宪法中政党条款的共性内容体现了宪政民主制度下政党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反映了西方国家比较成熟的政治文化。

同类推荐
  • 权力与媒介: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

    权力与媒介: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

    本书通过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近代中国媒介与权力关系的变迁,并通过此种变迁来审视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信仰的变化,以及此种变化的观念如何影响政治权力的运作。本书认为,近代中国社会与文明发生巨大变革的因素,除了既往已为大家所熟知的国家外患和政治变革等显著的“历史事件”外,尚有隐现在这些“事件”的历史深处,引发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思想结构变革的媒介。
  • 中国城市群联市制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中国城市群联市制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本书探索了城市群发展新模式的理论基础,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创新性地提出联市制是当今中国城市群政治结构变革的方向和最佳方案选择,以及长株潭联市制的原则、结构特征、适应机制与运行环境。
  • 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我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发展道路漫长而艰辛;作为农民大国,农民问题显得尤为关键。
  • 孙英文集(上下卷)

    孙英文集(上下卷)

    《孙英文集》分上下两卷,主要收录作者2000年至2005年担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期间及近年来的讲话、文稿、文章等,共计132篇。全书60余万字,内容广泛,涉及党的重大思想理论、党史工作、党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及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同事师友的纪念、怀念等诸多方面,体现出作者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理论功力,具有重要的历史、理论和阅读价值。
  • 发现抗战

    发现抗战

    保卫钓鱼岛活动参与者王锦思最新作品《发现抗战》从全新的角度,第一次全方位剖析和反省抗日战争发生、扩大的原因以及战争遗留问题,努力发掘前人没有涉猎、剖析和反思的领域,披露众多鲜为人知的事实,重新解读并颠覆某些传统的关于抗战的认知,并分析中日关系前景。《发现抗战》既有对日本侵略者的批判,还有对我们民族自身的剖析;既有对抗日战争的思索,也有对战后中国和日本发展程度不同的探询。既深刻又通俗,既回顾又前瞻,是独特的看待抗日战争的著作,也是一扇反省抗战看清中国的窗口,一把剔除民族痼疾迎接新生的利刃,对热心关注这一领域的读者有一定借鉴作用。
热门推荐
  • 星辰誓言

    星辰誓言

    一株草可斩星辰,一粒尘可填大海,一滴水可洪荒泛滥,一声吼可震动八方,一个人可独战天地......在这里强者如林的时代,实力就是一切,弱者只能被揉捏......主角身负这血海深仇,他该何去何从?
  • 七星耀世by在下落尘居士

    七星耀世by在下落尘居士

    一颗流星落到了一个孤儿院,孤儿院被毁。里面的七个孩子却获得了强大的力量,成为了流星体……
  • 女主她呀总是低调

    女主她呀总是低调

    (团宠+穿书+马甲多)谁说真千金会不得宠?父母会看不顺眼?假千金争宠?大错特错,简家人从不按套路走。简家有女,名为简曦,芳龄十八。被简家上下宠得无法无天,今天上学逃课,明天与人发生口角打架。简家老太太“这都是小事。”简家小舅“她喜欢就好。”简父简母“青春期正常。”头号粉丝简容“妹妹威武。”某人“无可救药。”隔壁家长“这么看来,自家孩子还是是不错。”隔壁小孩“多亏简曦,爸妈再也不担心我学习了。”直到后来,简曦马甲挨个掉。有人问她:之前是装的吗?简曦神秘一笑“不,我喜欢低调。”简家人“我家孩子,棒棒哒。”隔壁家长“多向简曦学习,知道吗?”隔壁小孩欲哭无泪:嗯,简曦你倒是继续低调!某人os:不亏是我老婆真优秀。简曦:哼,真香。也不知道,以前是谁总是对我爱搭不理。某人赶紧顺毛:都是我的错,以前有眼不识珠。一天,简曦悄悄在他耳边说:其实,我是穿书的。某人宠溺一笑:我知道,只要你是我的就行了。
  • 诡渊

    诡渊

    因为幕僚的欺世阴谋,他无辜陷入一场权谋之争这是一个与原来的社会相同而极端不同的世界,为了七本绝世之书,他周旋于九族之中没有是非的诡渊,如何分辨黑白看原本见风使舵的少年将如何脱变,揭露一场灭世骗局,覆灭诡渊
  • 医师之路

    医师之路

    张扬在医院里虽然已经是妇科的主任医师,但是他不是科室主任,因为有医德,被其他医生认为假清高,受到排挤。某一天他发现和自己结婚多年的妻子出轨,他疼爱三年的儿子在经过DNA的检测发现竟然不是他的,这一切的一切的不幸,张杨都赖到了自己的职业-男妇科医生。一次偶然的意外,张杨回到了他刚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的那年,重生后,他为了改变自己一个男妇科医生的命运,他选择了会农村老家当一个村医。但是他真的能够改变男妇科医生的命运吗?
  • 力动寰宇

    力动寰宇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万千世界,宇宙就如恒河之沙,每一粒沙都是一个奇特的世界,是一个世界,其中也许就有地球所在的宇宙之沙。而在这无尽的恒河之沙里,有这样一个宇宙,力量是一切的主导者,实力决定一切!而这力量的来源,不是别的,正是你的身体!因为,他们坚信,身体,才是一切力量之源!而力之大陆就是其中一个崇尚力量的大陆,力之大陆的人们,都追求极致的力量,他们修炼身体,并且一直在追寻着虚无缥缈的永生以及无所不能的力量,也就是最强的力量。而我的故事,就是从力之大陆的青花城开始说起。
  • 绝霸战神

    绝霸战神

    师父是准提道人,师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结拜大哥是秦始皇嬴政,修炼的功法是三界最强功法《霸天绝》,刀出魔刀“逆狂”,剑显神剑“寒影”,手下云集众多高手,上不鸟天庭,下不理幽冥,看他如何玩转都市,看他如何雄霸宇内!霸天神绝,绝霸天下!为您讲述一段神话传说,一段千古传奇!
  • 末日的不死日记

    末日的不死日记

    昏暗的电梯,无人的学校,青梅竹马和异姓兄妹;地震?传染病?复活?是末日的来信还是未来的预告书?在末日里挣扎的,放弃的,无辜的,我只知道,那是我们远远不能触碰的,秘密。
  • 玫瑰洐

    玫瑰洐

    国难当头,上海滩波诡云谲,为破坏日军行动,中共地下党高级特工玫瑰入沪。上海首富陆氏集团继承人,日伪政权高级官员,76号情报处正副争权,日本高官千金,玫瑰就在其中。而黑暗终将过去,玫瑰将代表着新中国迎来曙光。
  • 公爵转世成全能大佬

    公爵转世成全能大佬

    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这么转世便宜了那混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