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4400000009

第9章 西方政党的发展脉络与“政党衰落”(5)

60年代中期,“群众党”向“全方位党”的转变正在方兴未艾之时,所以,基希海默尔没有给“全方位党”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在发表于1966年的论文中,他只是从宏观上提出“全方位党”应包括以下5个相关的因素:

第一,政党的意识形态色彩大大减弱。受选举策略的影响,尽管许多政党仍保留着“群众党”的组织形态,但一个足以赢得半数以上议席的政党一定是“全方位”的,这使它无法保持独一无二的意识形态。为了实现选票最大化的目标,政党牺牲了它们从前的意识形态和核心选民的利益,其结果是“全方位党”集中在政治光谱的中央,采取相似的政策立场,强调类似的政策议题。

第二,党的高层领导集团的作用加强。民主选举的主要内容在于选举特定的领导人,政策纲领的制定已经成为政党领导人的特权,竞选过程也体现出鲜明的个人化色彩。

第三,党员个体的作用下降。基希海默尔指出了党员人数上下波动、党员的社会构成和阶级构成更加均衡、党员交纳的党费在党的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等多种显示普通党员地位和作用削弱的迹象。

第四,减少对某一个特定的阶级、社会阶层或宗教团体过多的重视,超越社会-经济的分野和文化的分野,以便在全体社会成员中更广泛地吸收支持者,使党具有“人民党”的特征。

第五,保持和各种利益集团接近的渠道。简言之,基希海默尔创造出这个术语的用意是要指明这样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倾向:从政党的意识形态上看,主流政党的意识形态部分终结,各政党越来越试图吸引尽可能多的、来自各个不同社会阶层和集团的支持者;从政党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上看,政党的纲领更加温和且更加易变;从政党的组织运作模式来看,由党内精英主导党的组织。在这些变化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党阶级性的弱化和意识形态的部分终结。对当今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主要政党的考察表明,“全方位党”理论对西方政党政治实践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全方位党”理论在基希海默尔的故乡德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验证。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政党社会民主党自19世纪60年代建党以来一直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为目标的工人阶级政党。依靠工人阶级的坚定支持,该党度过了“反社会党人非常法”这段历史上的艰难时期,在议会斗争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在一战后多次登上执政舞台。在二战结束后的十多年里,社会民主党仍然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定位,但是徘徊在40%以下的大选支持率使它始终处于反对党的地位。于是,在经过激烈的党内争论之后,社会民主党下决心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一意识形态的“包袱”,改变党的性质,向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尤其是中间阶层敞开大门。1959年《哥德斯堡纲领》的通过,标志着该党与近百年来的历史传统分道扬镳。这个纲领公开宣称“社会民主党已经从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变成了一个人民政党”,“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要“在同其他民主政党进行权利平等的竞赛中获得多数人民的支持”,从而确定了从工人阶级政党向“全方位党”转变的总方向。

在此后的50年里,社会民主党的“全方位”策略再也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从1999年施罗德提出的“新中间道路”中依然能够清楚地看到“全方位”的影子。“全方位”策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社会民主党的力量得到壮大,党员人数从1958年的62.4万人增加到1973年的近100万人;在党员的构成上,1960~1969年,工人在新入党的党员中所占的比例由55.7%下降到39.6%,而职员和公职人员则由21.2%上升到33.6%。到1972年,在新吸收的党员中,工人仅占27.6%,而职员和公务员则占34%,超过了工人。

截至1999年,工人党员的比例进一步下降到21.2%,而职员和公务员的比例则上升到38.8%。同时,个体从业人员、家庭妇女的比例也在下降;而具有大学教育背景的党员人数则在增加。社会民主党的“全方位”特色更加明显。

相比之下,德国的中右翼主流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CDU)无论是意识形态传统还是党的阶级性都不像社会民主党那样突出,所以在推行“全方位”策略来扩大阶级基础时遇到的阻力要小得多,不那么引人注目。基民盟虽然在成立之初就将自己定位为中间派的人民党,但是那时的党员成分以天主教徒、有产者和农村人口为主,在工人阶级中缺乏影响力。70年代后该党大力推进自身的“全方位”化,在1978年通过的《路德维希港纲领》、1994年的《汉堡纲领》中一再强调“基督教民主联盟是一个人民党”,要面向“德国各个阶层和群体的所有公民”。为了拓展党的阶级基础,基民盟在坚持其传统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同时,在政治纲领中添加了吸引左翼人士的社会福利内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统计,1970~1977年,该党党员数量翻了一番,从33万左右增加到66万左右;1990年两德统一后,基民盟的党员人数进一步增加到近79万人。党员的成分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基民盟不仅扩大了在中间阶层中的队伍,而且使越来越多的工人脱离主要的竞争对手社会民主党而加入了自己的阵营。在2007年通过的《汉诺威纲领》中,基民盟重申了自己“中间人民党”的性质,表明它在新世纪中仍将在“全方位”化的道路上走下去。

德国的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民主联盟并不是“全方位党”仅有的例子。基希海默尔在论文中还谈到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许多政党向“全方位党”方向演变的迹象。尽管有不少学者对“全方位党”的概念提出质疑,但是40多年来西方政党发展的事实证明,政党“全方位”化的趋势在欧美各国的确普遍存在。美国的民主、共和两党迄今为止一直是“全方位党”的典范。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瑞典的社会民主党等老牌政党通过转型,基本上符合了“全方位党”的特征,它们都不惜牺牲传统的意识形态来追求更多的选票,它们的政策主张都比从前更加温和、趋同、易变,它们的内部运作模式都是由党内精英来主导党的组织,“全方位”策略使它们在选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巩固了它们在国内的主流政党地位。

法国政党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二战结束以来法国的政治制度变化很大,政党体制也不很稳定。不过,通过对其主流政党的分析我们仍然可以理出一条比较清晰的线索来。社会党是传统的左翼主流政党,戴高乐主义政党(1947年戴高乐创立的法兰西人民联盟,1958年成立的保卫新共和联盟,1976年重组后更名的保卫共和联盟,2002年合并组成的人民运动联盟)代表着大部分右翼选民,成为右翼阵营的核心力量。由于法国的社会分裂一直比较明显,导致其左右翼主流政党时至今日仍然保留着相对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它们在政策倾向上的差别也比其他国家的政党要鲜明得多。

尽管如此,两大政党都具备了党的领导层作用加强、党的社会基础向中间阶层扩展等“全方位党”的重要特征。意大利的情况由于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政党政治格局在1992年的“政治地震”中被彻底颠覆而显得更加特殊。天主教民主党、社会党等二战结束后长期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主要政党都卷入了1992年爆发的“米兰丑闻”,在当年的大选中一败涂地,到1994年大选后沦落为无足轻重的小党,被左翼民主党和意大利力量党等新兴政党取而代之。此后各政党不断分化组合,在2008年大选中分别形成了以民主党为核心的中左联盟和以自由人民党为核心的中右联盟。这两个选举联盟在大选中表现出了争取各阶级阶层选民、政党领袖权力扩大和曝光率提高、左右界限模糊、政策倾向趋同等特点,被称为“全方位政党集团”。因此,综合考察半个世纪以来西方主要国家政党政治的实践,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方位党”已经取代了“群众党”,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主要政党模式。

同类推荐
  • 与官员谈领导方法

    与官员谈领导方法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决策。由此,拉开了全党和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学习的序幕。用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武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形成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已经成为全党和广大领导干部的共识。党政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他们理应成为学习的楷模。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今天,没有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不可能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 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本书收集了胡康民同志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史实考证、学术论文、宣传文章共五十一篇,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研究思路、治学特点、学术风格、理论修养,也折射出他的高尚人格与精神世界。
  • 大家小书:中国政治思想史

    大家小书: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系1935年吕思勉先生在上海光华大学的演讲。作者以独到的眼光,首先对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了时期与派别的划分,进而对先秦至近代的政治思想予以梳理和辨析。融入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其中不少论断,新颖独特,富有启发性。阅读《中国政治思想史》,读者不仅可以把纷繁的诸子思想和历代政治主张理清头绪,更会对中国政治思想有一番新的认识。
  •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收入分配等各重大领域进行改革,其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无不彰显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推动政治民主、完善社会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中国国情报告》从时点和节点入手,全面监测中央政务、地方政务及媒体报道,用最简单、最清晰、更条理、更丰富和更有规律性的信息,全方位立体化地向各级领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科学发展观研究

    科学发展观研究

    本书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研究成果,全书共分12章,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指导意义、历史地位、理论精髓、目标追求、总体战略等。
热门推荐
  • 猫小姐

    猫小姐

    猫小姐像是精神分裂患者,爱着游戏热闹的同时却也深深的厌恶着游戏中的虚假,把自己打扮得华丽光鲜,却又恶心自己光鲜华丽下散发腐臭的灵魂
  • 娘馆的日常生活

    娘馆的日常生活

    被创建的娘百馆,这里有的是群里中二的孩子们一起玩闹的日常生活和偶尔异界的穿越旅行。现在是撒欢的时间~——娘馆创建者
  • 异次元战绩

    异次元战绩

    李云,因为差点英雄救美,被打死,李云这时发现自己有获得了异次元系统。
  • 如若锦瑟安年

    如若锦瑟安年

    如果有一天我阴险狡诈满身杀戮.视生命为蝼蚁请记得我曾经天真善良不忍伤害任何生命过被放弃.从来都是因为不够强
  • 不朽剑魂

    不朽剑魂

    七尺长剑,斩尽天下英豪。黄毛小儿,武慑日月乾坤。奸臣当道,资源匮乏,少年究竟能否崛起?乱世将至,群雄并起,少年能否再现种族荣光?世态炎凉,尔虞我诈,少年究竟能否还苍生一个公道?
  • 网游之修真道士

    网游之修真道士

    这是一部废柴宅男重生崛起的故事,且看他怎样改变命运,又被命运改变!宅男的世界你们不懂,不只有修真更有网游!
  • 青春的日子

    青春的日子

    十六岁花季少女周彤在步入高中生活所经历的人人事事,是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些喜怒哀乐的事情,总要经历一些坎坷和磨难,遭遇一些非议甚至痛苦,人生来就是要克服各种困难的,人生来就是要挑战打击或压力的,只有跨过一道道的坎,人才会成熟而练达。青春的岁月又是那么的美丽而明亮,所经历的一切,都让人回味难忘。青春的日子里有青涩的爱情,有纯真的友情,有慈爱的亲情,有深厚的师生之情,也有怀疑和困惑,有辛酸和痛苦,有反思和开朗,但青春是美好的,是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青春是亮丽的!
  • 竹海桑田

    竹海桑田

    一人一剑走天涯,一梦醒来尽飞花。纵使平生如幻梦,且把诗酒趁年华。清晨,竹桑看看远处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轻轻眯了眯眼,唔,该启程了呀!拿起剑伸了伸懒腰之后向远方走去。
  • 樱桃树下的背叛

    樱桃树下的背叛

    蔷薇开出的花朵,没有芬芳。想念一个人,怀念一段伤,不流泪,不说话。.即使爱为什么不说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去,认识你是一种痛苦,爱上你却是一种无边无尽的痛苦。事实证明,感情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淡!友谊经得起平淡,却经不起风雨。我会我,我会在桃花树下一直等我相信爱情.是伟大的,只要一直坚信.你一定会出现的。黎芬时期,我在樱花树下,对你许下的诺言。青春无悔呢,我们会再次相遇吗?像所有人那样认为你是我的全世界,你会这样认为吗?
  • 剑鸣星宇

    剑鸣星宇

    时代的变更,异族的入侵,宇宙危难之际,杀神陨落的传说。少年刘轩重新开始,以手中之剑抒写一个时代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