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7300000028

第28章 “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1)

潘蛟

当前有关“族群”概念的讨论可谓千头万绪,但争论的焦点却落在一个问题上,即“族群”(etnic group)与“民族”(nation,nationality)在概念上是什么关系。例如,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何在?是否应该把ethnic group译做族群?{1}{2}族群这个概念究竟是比民族大还是比民族小?“族群”是否仅是次于“民族”的族体,或是否只是一个民族内部的支系?{3}{4}{5}{6}是否应该把ethnic group译做民族,或是否应该把我国的“56个民族”改称为“56个族群”?{6}{7}{8}等等一系列相牵连的问题。

有鉴于无论“族群”还是“民族”都是舶来的概念,而且大家在讨论中也一再强调把握上述概念在西方的原意、语境和用法的重要性,笔者拟就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作一考察,并就上述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当今学术界不仅存在着族群概念的泛化,而且也存在着民族概念的泛化。这些概念的泛化并不单纯是一个对于舶来概念的理解和翻译问题。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

一、族群(ethnic group)与民族(nation,nationality)

(一)民族/Nation

在英文中,ethnic和nation的来源、含义和用法是不同的。

Nation的来源是拉丁文natio。它的原意为“种族”(race),“种”(breed),出身,或血缘纽带。{9}213{10}379-388{11}4据说此词最初具有贬义。罗马人很少把自己称作natio,他们仅用此词来指称那些籍贯相同的外国人群。出于语言和习俗上的方便,这些外国人倾向于按籍贯聚居在罗马的城市中。在罗马人眼里,这些外国人是滑稽可笑的。

后来,在中世纪的一些大学中,此词又被用来称呼来自同一个地区的学生和教师,或大学中由这种“同乡”组成的社团。例如,当时巴黎大学就有四个nations,即:(1)Nation de France,指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的学生和教师;(2)Nation de Picardie,来自荷兰的学生和教师;(3)Nation de Normandie,来自法国北部和东北欧的学生和教师;(4)Nation de Germanie,来自英国和德国的学生和教师。应该注意的是,自nation被用来指称籍贯相同的学生或学生团体的时候,该词已不再具有贬义。而且,这种身份区分也仅仅是发生在大学生活中,一旦人们结束学业回到家乡,这种身份区分便失去意义,不复存在。

在中世纪的大学生活中,这种类似于同乡会的社团很活跃。在许多学术辩论中,人们常常与自己的社团站在一边,表达共同的观点,因此nation又不时被用来指称那些具有共同观点和目标的社团。由于当时的大学不时派遣代表去教会议会(Church Councils)裁决神职问题,nation着附的这层含义被逐渐强化。据说自13世纪晚期,此词在法国的一些教会议会中开始被用来指称“神职共和国”(ecclesiastic republic)中的各派。由于构成这种派别的人员既有宗教也有世俗当权者的代表,nation一词进而被添附了新的含义,被用来指称文化、政治权威的代言人,或政治、文化、社会精英。{11}4-5{12}6-7用nation来指称社会精英,这种用法出现在英语国家的年代可能稍晚一些。据Raymond Williams考据,在13世纪晚期的英语中,nation一词的使用已很普遍,但当时它的所指仍是种族群体,或血缘纽带,而不是政治群体。{9}

据Liah Greenfeld考据,16世纪早期,nation一词的用法在英国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Nation这个一度被用来指称教会议会精英派别的词,在这时开始被用来指称这个国家的“人民”(people),变成了人民的同义词。人民一词原来具有贬义,它的所指主要是社会底层、没有教养和德行的乌合之众。把一个国家的人民称作一个nation,这意味着人民开始被看作一个具有积极、正面意义的实体,或主权载体。一个国家的人民被nationalized,同时也意味着这个人群被同质化,即,把一个具有阶级和等级分层的人群称作一个nation,这意味着该人群中任何一人都是这个nation的一员,都具有某种高尚的精英品质。{11}

把一个国家的人民称作ration,进而用nation来代指一个国家,这种用法可能在17世纪晚期即已出现,尽管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仍习惯于用王国(realm,kingdom)或country等词来指称国家。据说,nation的形容词national出现在17世纪。后来这个national又衍生成名词,被用来指称“国民”。随着“国民”一词的出现,“臣民”(subject)一词也就被逐渐废弃。{9}213-214总之,把一个国家的人民进而国家称作nation,这与“人民主权”、“大众即国家”等等信念的蔓延,共和政体的兴起,过去的“朕即国家”等信条的瓦解,及王国、帝国的衰落相关。

据说“民族主义者”(nationalist)一词大约出现于18世纪早期,而“民族主义”(nationalism)一词的出现则稍晚一些,大约是在19世纪初。但是,这两个词真正流行开来,则是19世纪中期的事情。{9}213-214关于什么是nationalism,历来说法不一。在今天,较有影响的定义出于Ernest Gellner。他认为,“民族主义基本上是一种认为民族单位应该与政治单位相吻合的政治信条”。{13}

应该指出的是,尽管nation一词自18世纪开始便具有“民族”和“国家”双重政治含义,但nation的含义的流变并没有就此终结。在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启蒙思想家看来,民族/nation是指生活在同一部法律之下,被一个共同立法机构所代表的人群或人民。{12}7显然,此说法旨在质疑旧有的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创建人民主权。但在后来的费希特、赫德尔等德国哲人看来,民族则是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的人群,是人类的最明显、最自然的分支。在他们看来,一个民族必须组成自己的国家,没有自己国家的民族是可悲、可耻,是不配称为民族的。{12}61-62由此,结束德意志的封建割据,创建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也就成了自然、神圣的事业。

进入19世纪,人类的差异进一步被理解为种族、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不同的民族/nation被当成了不同的语言和种族群体。当然,无论在任何时期,事情总是有例外。例如,在1882年发表的一篇着名讲演中,法国学者Ernest Renan就曾力排众议地指出,民族是一种由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愿望合成的一种灵魂,一种精神原则。民族的团结和力量与其说是生成于共同的幸福,倒不如说是生成于对于过去荣誉的共同记忆以及现时共同经历的苦难。{14}

总之,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对于民族/nation一词的用法并不是十分严格。在美国,印第安人的部落也曾被称为nation,例如,易落魁人联盟曾被称作是由6个nation构成的。{15}248在19世纪晚期的英国,nation仍不时也被用做race的同义词。{16}76在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中,我们能看到nation并没有像斯大林那样严格用来指称那种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现代民族”。例如,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谈到,民族(nation)是由部落发展而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曾提到,“资产阶级……于是就把所有一切以至最野蛮的民族(nation)都卷进了文明的旋涡”。{17}45-57即便在俄语中,情况也是如此。显然,民族/нация/nation一词出现和使用早于斯大林来定义它。在斯大林定义民族/нация以前,民族/нация实际上同时具有“种族、宗教”等含义。{18}{19}10。在列宁委托斯大林来就民族定义提出看法之前,列宁本人对于民族一词的用法也不严格,例如,他曾把犹太人称为“民族”(нация){20}1-9(斯大林定义民族的主要目的在于否认犹太人是一个民族,反对针对犹太人提出的超地域文化自治),而耐人寻味的则是,否认犹太人是一个民族,反对针对犹太人提出的超地域文化自治正是促使斯大林出来定义民族的一个主要政治原因。

可以说,在西方,人们认真来定义民族,并为它发生争执,这是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事情。而这个时期也正是那些过去在欧洲,特别是在东欧,不曾被当做“民族”的人群,例如,芬兰人、斯洛伐克人、爱沙尼亚人、马其顿、犹太人等,纷纷竟称“民族”,诉求自己的民族一国家的活跃时期。{21}107-113,108-180在这个时期,所谓的“民族原则”(principle of nationality)几乎已成了人们的政治共识,新产生的问题则是,那些人可以被认定为民族,进而可以成为自决的单位,有权创建自己的主权国家。

显然,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正是产生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中。他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并强调“这些特征只要缺少一个,民族就不成其为民族”;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时期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民族。{22}293{3}286-305很明显,民族在这个定义中被历史发展阶段化、领土化,进而被客观化了。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客观化与民族原则的“可操作化”是相连带的。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这篇着名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到,斯大林与其说是在定义什么是民族,倒不如说是在定义什么不是民族。他不仅在谈民族可以独立为国家,而且也在谈哪些人群不是民族,因而已不能单独建立国家。他不仅与卢森堡等人不同,认为各国社会民主党应该倡导民族自决权,而且也猛烈批评鲍威尔以及崩得派,坚决反对把意志、认同、愿望、精神、文化、性格当做认定民族的标准,进而否定超地域的“文化自治”,即不以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为根据的“文化自治”。总之,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不仅是一种学理,而且也是一种技术,一种有关民族自决,进而关及无产阶级革命的权力技术。由此,我们不难看到,有关民族定义讨论,不仅是某种认知上的求真,同时也是就变化中的权力关系作出的某种应对。

(二)民族/Nationality

Nationality一词大概是从nation一词衍生出来的。据Raymond Williams考据,此词出现于17世纪晚期,大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便具有现代政治含义。Williams没有细说nationality的现代政治含义究竟是什么,或许,这在他看来是不言而喻的。当然,nation一词具有民族和国家双重含义,作为衍生词,nationality既指族籍也指国籍,这应该是说得过去的。但问题是,除了族籍和国籍之外,nationality还指“民族”本身。用.nationality指称“民族”,这可能是19世纪奥匈帝国应对其境内民族诉求的结果。当时随着民族主义东渐,奥匈帝国境内有许多人群也纷纷宣称是nation,但哈布斯堡王朝却拒绝承认他们是“民族/nation”,只承认他们是“民族/nationality”。{24}147由此,nationality一词便常常被用来指称那些在一国境内得到了某种政治承认,但却没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对于nation和nationality作区别,卡尔·考茨基也有评述。他称:

在西欧……一个国家的人群常常被称作民族(nation)。例如,我们正是在这个含义上谈论比利时民族(尽管比利时是双语国家)。但是,在欧洲,越往东走,在一个国家中就有越多的人口组成部分不愿意隶属于该国;这些人口组成部分在该国内构成了不同的民族共同体(national communities)。这些共同体也被称作民族/nation或民族/nationality,但值得推荐的用法则是,采用后一个术语来称呼这些人群。{15}

据Walker Conner辨析,在马列主义语汇中,nationality一般被用来指称以下两种“民族”(people):(1)处于前nation发展阶段的“民族”(people);(2)那些被分割在自己民族国家之外的人群。例如,居住在南斯拉夫的阿尔巴尼亚人被称作nationality,而阿尔巴尼亚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则被称作nation。是被认定为nationality还是nation,这往往会带来不同的政治结果。例如,在南斯拉夫,只有那些被认定成nation的民族才拥有自己的共和国。阿尔巴尼亚人和马扎尔人(匈牙利人)被认定成了nationality,因而不能拥有自己的共和国。{25}在苏联,那些被认定成nationality的“民族”不能建立以自己族称命名的加盟共和国,只能建立以自己族称命名的“自治共和国”(oblasti)或“自治区”(okrugi)。{26}

同类推荐
  • 服饰文化

    服饰文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中国民俗学通识

    中国民俗学通识

    本书对民俗的概念、特征、功能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民间信仰、节日风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等的研究,具体详明;讲解各种对联、请柬等民俗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深入浅出。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价值较高。《中国民俗学通识》是一门大学“通识课”教材,既适宜于文科生,也适宜于理科生。
  • 山西书院

    山西书院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元概念,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创造了各不相同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关于文化的定义,据说国内外学者竟有五百多种,但至今没有一个被人们共同认可的科学界定。不过,有些学者认同这样的说法:“文化是人类有意识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并认为这个定义有几个要点:员援人类在蒙昧时期的创造也是文化,如旧石器。圆援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切都不是文化,如山川土石。猿援非人类所创造的不是文化,如蜜蜂所建的蜂巢,猴子涂抹的图形等。总之,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东西,属于上层建筑部分。三晋文化,无疑属于中国地域文化的一种。
  • 民俗天津

    民俗天津

    本书分衣、食、住、行、婚、丧、商等8个专题,介绍了天津民俗的由来及现状。文字轻松,图文互动,彩色印刷。是一本比较好看的书。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热门推荐
  • 鸳鸯错之医女误爱

    鸳鸯错之医女误爱

    别人当王妃那是呼风唤雨,睥睨天下,我当个王妃却得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老娘不干了,我要离家出走。某人:爱妃去哪儿?我:回娘家,不想看见你。某人:为什么?我:因为,见你一次,爱你一次呀!(某人晃着钱袋子,甚是得意)
  • 川海经

    川海经

    忘忧天资过人,因缘际会踏上修道之旅,旅途中见证了许许多多古书经传中才有记载的神秘传闻。修行之路无比艰难,说的是山河岁月空惆怅,今生今世已惘然。说的是道销身陨,魂魄不入轮回。说的是今生天诛地灭,来世万劫不复。修士、地灵、精怪、妖魔······窥破天机,却怎么也斩不断红尘三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破星云

    剑破星云

    剑锋所划之地,便是江湖。所向披靡之势,即为无敌。当家仇和国恨燃起热血,当谩骂和嘲笑激起不甘。少年手中之剑,定要斩妖邪,镇天地,破星云!
  • 重生之我将不留遗憾

    重生之我将不留遗憾

    每个人对自己对以前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遗憾,可能是我们留恋的,也许是我们后悔的,本书主角王斌因为自己以前的懦弱和自卑放弃的对自己暗恋的女生表白而后天人永隔而后悔,重生之后的王斌将在这一世不留遗憾。
  • 都市万咒仙尊

    都市万咒仙尊

    本是天上逍遥的金仙,却稀里糊涂的附在一个乞丐身上,从此他是悬壶济世的医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调教契约老婆

    调教契约老婆

    六年前——她是单纯可爱的无知少女,而他是桀骜不驯的富家公子哥。六年后——她成了新时代的未婚妈妈,为了一双儿女,为了工作,她不得不让自己变得坚强。他一改当年桀骜不驯的作风,他变得温文儒雅,气质出众,成了上流社会炙手可热的黄金单身汉。
  • 上古之海上纪元

    上古之海上纪元

    这里是玫瑰与战争共存的时代,这里是冒险与奇遇共存的时代,这里是荣耀与传奇共生的时代,有这样七个人,踏上了一段只属于他们的传奇。原大陆,这个神秘的地方,该如何揭开它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