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0200000045

第45章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3)

中国古典文学主要在封建制度下形成,世界上很少有别的民族的封建制度延续得像中国那样持久,封建文化像中国那样辉煌,正如欧洲文学着称于世的却主要是它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共产党宣言》曾这样指出两个社会的不同:“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找不出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同时还指出封建社会中存在的是“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家庭关系上笼罩着的是“温情脉脉的面纱”,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纯粹的金钱关系”。中国同欧洲的文学传统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上述社会制度的不同而产生的。但是一经形成之后,就有相对的独立性,会对后代的文学发生深远的影响。

封建时期的文学从好的方面来看,的确如歌德所指,比较注意思想内容,但是它容易流于封建说教或单纯的抗议,往往对艺术性重视不足。在不少的中国古典小说戏曲中可以看到这个缺点。

中国的先秦诸子曾在思想领域放出了异彩,但却没有产生完整的文艺理论。孔子在《论语》中对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作了评论,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些话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创作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们着重文学的思想意义及社会作用,但很少涉及艺术性。大约同孟子同时,古希腊出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美学着作《诗学》,下面是它的第六章为悲剧所下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尽管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纯艺术”论的反对者,但在这一个定义以及《诗学》全书中偏重的却仍然是艺术性。以上说的不是对孔子或者亚里士多德的评价,我只是如实地指出他们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中国与欧洲的文学传统的形成是发生过一定的作用的,它们直接间接对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特点的形成也不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探索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创作同他们当时社会思潮的关系,我们将发现莎士比亚的条件显然比汤显祖有利。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文艺复兴的产物,它是作为中世纪的宗教剧、讽喻剧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封建关系在英国受到比别的国家更为彻底的摧毁。在他的时代,个性已经成为先进思想家注意的中心。他们信仰人的个性力量,保卫所谓天赋的个人权利。英国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在《乌托邦》中说:“自然命令我们生活得愉快,就是说,把享乐当作我们全部行为的目标,他们(指乌托邦人)把德行解释成依从自然的命令的生活。自然还号召人们互相帮助达到更愉快的生活,这个号召是正当的。决没有任何一个人得天独厚,其命运比别人高超。自然对有生血气之伦,无不一视同仁地善意看待。”这里除了“互助”这一点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所独有的东西,其他都是当时先进思想家的共通的语言。莎士比亚的创作是在文艺复兴和唯物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涌现出来的。汤显祖的《牡丹亭》的主题,同当时左派王学的某些近似个性解放的说法有渊源关系,但他们对爱情即所谓人欲的态度,只要不断然加以否定就很不容易了。以理学家而兼文学批评家的李贽也许是难得的例外。他曾在《藏书》卷二九的《司马相如传》提出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思想。但《牡丹亭》完成于《藏书》出版的前一年,很难说直接受到后者的启发。另一方面,汤显祖时代的左派王学又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它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不可能是坚强有力的。汤显祖和同时代的小说戏曲作家不时在作品中乞求鬼神的助力,同这种唯心主义的有神论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戏剧传统而论,汤显祖的条件却比莎士比亚好。在莎士比亚时代,英国戏剧不久前才摆脱了中世纪的落后状态而成长,历史很短。在汤显祖以前三个世纪,中国已经出现过一个戏曲的黄金时代,这就是以关汉卿、王实甫为代表的金元杂剧。在高则诚的《琵琶记》之后,民间的南戏也已经发展成为传奇,汤显祖生活在传奇的全盛时期。富有民主性的元代杂剧并未受到明代文人的普遍重视,汤显祖所收藏的金元杂剧却据说达一千种之多。这个数字为现在所知的金元剧目的两倍。近千种戏曲的精彩处,他都能一一背诵。这是姚士粦和他交谈后所得的印象。《牡丹亭》对金元杂剧的成句、熟语那么灵活自如地广泛运用,可以证明姚士粦的记载大体是可信的。臧懋循也曾承认他所编集的《元曲选》一百种,其所根据的部分材料——抄本杂剧两三百种就出于汤显祖的鉴定和选择②。元代杂剧中,《西厢记》(包括金代的诸宫调在内)、《倩女离魂》、《两世姻缘》、《碧桃花》、《墙头马上》、《张生煮海》以及其他多种杂剧都同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有关。从文学语言来看,董《西厢》比任何一种元代杂剧对《牡丹亭》的影响都要大。当然最值得注意的是《倩女离魂》和《两世姻缘》两个杂剧。前者是中国戏曲里《惊梦》这一个关目的最早的来源。深闺小姐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出之于口的被抑制的愿望,巧妙地通过梦魂的形象传达出来了。它十分有力地描写了封建压迫下青年女性对自由幸福的向往。这个主题在《牡丹亭》里得到更光辉的成就。后者玉箫女和韦皋的再世姻缘、她的自画肖像等情节对《牡丹亭》的相应部分肯定有借鉴作用。

杂剧的第四折也是《牡丹亭》最后一出《圆驾》的蓝本。

汤显祖同莎士比亚的种种不同有如上述,但他们的作品在外形上却有很多类似之处。

他们都不曾多花脑筋为自己的剧本编造故事。莎士比亚的三十六个剧本绝大部分取材于中世纪的口头传说、史诗和传奇故事,只有个别例外。汤显祖的五个戏曲则以唐人传奇、《大宋宣和遗事》及明人笔记小说为依据。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以1303年发生在意大利维罗那城的真人真事为基础。1562年英国诗人阿瑟·勃罗克(Arthur Brooke)根据法文翻译的这个意大利故事写成长诗,1567年威廉·潘特(William Paynter)又把故事从法文译成英文。这两者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主要依据。《牡丹亭》取材于明代笔记小说《燕居笔记》卷九中的《杜丽娘慕色还魂》。据说这是发生在南宋的故事。笔记同传奇的同异约略相当于《会真记》同《西厢记》的关系。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都穿着古代的服装,而在他们的胸中跳动着的却是一颗同时代的心。当朱丽叶说:“你即使不姓蒙太玖,仍然是这样的一个你。姓不姓蒙太玖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又不是手,又不是脚,又不是手臂,又不是脸,又不是身体上任何其他的部分。”对封建门第的无所谓的态度,显然带有同时代的人文主义色彩。这种封建族姓观念在英国资本主义发轫以后两百年的狄更斯时代,以至更后的哈代的时代也不曾绝迹。读了第一幕第一场罗密欧的对话:“她已经立下了这样的誓言,为了珍惜她自己,造成了莫大的浪费;因为她让美貌在无情的岁月中日渐枯萎,不知道替后世传留下她的绝世容华。”我们会辨认出这同时又是莎士比亚第一首十四行诗的主题,是一个当代人的思想。《牡丹亭》讽刺杜宝“则平的个李半”而超迁相位,明明白白同当时边将以收买蒙古族女酋长三娘子而官升尚书、侍郎有关。

汤显祖同莎士比亚之所以借古喻今,不自己编造故事,除了当时剧作家习惯于这样做之外,一个原因是当时作家不便无所顾忌地揭露现实。

汤显祖的《紫箫记》传奇就因为“是非蜂起,讹言四方”③,而被迫搁笔,始终没有完成。比莎士比亚时代略早的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第一次提出了他对社会主义的空想,但是他不得不谨慎地来一个假撇清。他在着作的结尾说,这个乌托邦“有不少荒谬的地方”,他“不能同意他(指书中人物)所说的一切”。到莎士比亚时代,言论不自由的情况并没有改变。马克思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雅典人台满》第四幕第三场中的一段对话,指出作家“绝妙地描绘了货币的本质”②。马克思这句话当然是正确的,但同样正确的是莎士比亚并不懂得政治经济学。作家有了本于经验的感性认识,有时是可以作出鲜明生动的描写的,虽然他的理性认识还停留在朦胧的模糊不清的状态中。我认为这样的情况正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之所以只能不自觉地借用古代传说的更为重要的原因。

这一篇无意于作结论的论文,不妨在此结束。与其说本文已经就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作了比较,不如说只是对他们之所以成为汤显祖、莎士比亚的各种条件作了极其肤浅的解释。我深信只有对自己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动摇的自豪感的人才能充分评价别民族的伟大成就而不妄自菲薄。一个最有信心的民族也一定最善于向别的民族学习,而不骄傲自满。如果这篇文章能有助于人们心中这种情操的滋长,那就是我的意外收获了。

1963年春

(原刊《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梁启超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下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下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将呈现一位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达人。作为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最为我国读者所知的一位作家,海明威的公众形象、传奇人生早已通过其作品为人所知,但这批世人陌生的私人书信却让一个崭新的海明威浮现出来。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贝克从海明威留给世人的卷帙浩繁的海量书信中精选了其从18岁至逝世这40多年间写就的近600封信件,书信中的海明威用作品外的“私人”语言坦诚地向各色人群——家人、朋友、敌手、编辑,以及当时几乎所有的知名作家——揭示了自我,记录了他生活与写作生涯的方方面面,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作家也不为过。作品所选的书信不仅记录了作家人生各个转折点,更展现了他的性格与智慧,及其对狩猎、垂钓、饮食等的特殊嗜好。其流露出的幽默与狂野大大超过了他的作品,称得上是一部非常规的作家自传。而其中描画的众多国际性、社会性事件,以及一众名噪一时的艺术家、文学家,更是从侧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国际风云与艺术影像。这些信不仅成为一般读者的指南和阅读享受,而且为认真研究文学的人提供了考证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巨人之一的生平与成就所需的原始文件。
  • 曹禺剧作论

    曹禺剧作论

    《曹禺剧作论》是国内全面、系统研究曹禺剧作的第一部专著,而且观点鲜明,分析细腻深刻,颇有独到之处。是田本相先生多年研究工作的结晶。其中某些篇章在刊物上单独发表时,就获得同行的好评。《曹禺剧作论》的出版,是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戏剧研究领域的一个可贵的收获。作者对曹禺剧作研究有年,功力较深,故而在本书中显示了自己的特色.
  • 把心安顿好

    把心安顿好

    本书是周国平的第四本随感集,所收文字主要写于2006至2010年间。周国平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概括地说便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因此,本书就用《把心安顿好》做书名。
热门推荐
  • 双子星爱

    双子星爱

    圣允皓,一个霸道狂傲唯我独尊,有钱有势的男人。蓝双星,一个胆小怯懦任人摆布,没人疼没人爱的女人。一段故事,一句誓言,将两个人紧紧相连。改变从遇见开始,命运从此无休无止,两个人同一个星座,两颗心永属双子星,星辰不逝,爱不停止。
  • 成为反派的亲妈

    成为反派的亲妈

    老大:66号,任务成为反派小娇妻,将反派带入正路。66;收到。。。。66:你好,反派反派:你好啊,妈66:。。。。。。
  • 背着翅膀的天使

    背着翅膀的天使

    真的不想说什么,如果你实在闲的没事,那么你就可以来看这篇文章。
  • 镇魔武神

    镇魔武神

    中国龙魂特种兵十三号在任务中死去,本以为死去,但去到了另一个异世界,开启了他新的人生,有着六大不朽传承之一龙家的背景不用,靠自己的努力踏上了那个世界金字塔的顶端。
  • 人生纯粹的醒悟

    人生纯粹的醒悟

    人们在生活的各个阶段的认知感慨,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显露出来的差异导致的各种碰撞,分歧,我要表达的是相遇或者相爱但并不一定合适,合适的却并不一定相遇!
  • 重生后我成了小祖宗

    重生后我成了小祖宗

    ?重生甜宠男强女强逗比?前朝大唐女武将.林紫弦荣获皇帝册封武将之日在那威严的大殿上被那听信小人谗言狗日的皇上一杯毒酒赐死当夜往日一片昌盛多代誓死效忠前朝大唐的林府一夜之间血洗一空荡然无存但好似老天眷顾让这含冤惨死的大唐武将重生在了21世纪可是为毛本将重生在了几天不打仗身上就会起大片奇痒无比的红疹的女人身上。直到有天遇见了个颜如宋玉貌若潘安的男人女人有些春心萌动的这一撩可坏菜了撩到一只霸道腹黑又贼啦闷骚的大灰狼
  • 越南星空下

    越南星空下

    本书一本旅行小说,一本在旅行中探讨爱和生死的虚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天熙因父亲去世和爱人的离去,而产生极大的痛苦,故孤身去越南旅行,寻找自我。在飞机上遇到越南人Kimminjong.在他的引领下,走遍越南的各个城市。在行走过程以及与越南人的相处中,产生对爱和生死的领悟。最终生活平顺,爱人回归。
  • 妖神人皇

    妖神人皇

    他叫扶夜,字之轩,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在哪里,可能是不要他了,抛弃他了,也有可能已经死了,没有办法照顾他。他一醒来就在一个小山洞里面,洞囗很大,仅仅对于他来说很大,他一醒来就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他的名字和字,其他的一概不知,但是他脖子上的一条项链不知从何来,他一醒来就已经戴了这条项链。
  • 盛唐绝唱

    盛唐绝唱

    武周李唐,风云际会,红妆妖娆,乱世峥嵘。他出身皇族,却历经风雨;她女儿之身,却热爱权力。放眼风流长安,男人爱他,女人更爱他;纵观诡谲朝堂,忠臣敬她,奸臣更敬她。昔日生死不弃,后竟貌合神离,他数度求娶却次次遭拒。此情半生难解,直到凄凉晚景,他才恍然想起,那日她初次唤他三郎,曾认真地说了一句——虽不能并肩而立,但至少相携同行,这,便是我能给的情。开元盛世,天宝靡欢,盛唐一梦,绝唱长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荒野于非

    荒野于非

    这是太平盛世吗?为何烽烟不断,江湖汹涌?这是乱世杂象吗?为何君臣清明,百姓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