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4600000002

第2章 从小喜好切脉诊病,天生是做医生的料

在宁波还没有被称为“宁波”,鄞州被称为县、医生被称为“医工”,医事不如巫事盛兴的年代,鄞地出现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医生。

他叫陈藏器,清代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全祖望称他为“四明医学初祖”。陈藏器出生于约唐垂拱三年(687),唐至德二年(757)去世,享年约70岁。

《浙江历代医林人物》载:“陈藏器……四明人,为唐代著名药物学家、方剂学家。”民国《鄞县志·文献志》载:“陈藏器于唐开元中,任京兆府三原县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的作者爱德华·谢弗(Edward Schafer,1913~1991)称陈藏器为“八世纪伟大的药物学家”。

在中国医药史上,像陈藏器那样出类拔萃的也有,但不多。比他名气更大、影响力更广的也有,但屈指可数。誓如发明医药遍尝百草的神农氏……

有人认为,神农氏是采集中草药的,《神农本草经》是药书,《黄帝内经》是医书,黄帝才是中国医家第一人。其实不然,中国医学不同于西方医学,更不同于现代医学,是先有药材,后有医事,再有医生的;不知药者不懂医,知药者必然懂医。《纲鉴易知录》说得一清二楚:“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乃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历史上,人们习惯将陈藏器这一类医者称为儒医,即由儒转医或亦儒亦医之医者。神农氏之类自当别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儒学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居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华夏医林中,儒医的地位也至高无上。凡儒医,均先儒后医。先夯实儒学基础,后熟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药著作而成为医生。

如有被称作儒医的,大多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对医事、医药均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且喜好著书立说;大多师古而不泥古,在当地医药界,或同科目临床实践中独树一帜,其中不乏一门一派的一代宗师或奠基人。

陈藏器就是鄞地医林中这般人物群里的一人。

儿时的陈藏器与众不同,不仅天资聪颖,遇事能无师自通,举一反三,而且记忆力惊人,凡父辈、祖辈的旧友故交,只要让陈藏器见过一面,再次相遇,就不需要再提醒,定然分辨得一清二楚,而且能清脆响亮地叫一声公公、婆婆、舅公、舅婆、阿叔、伯伯、阿姆、阿婶……

不知是出自天生的爱好,还是家庭熏陶的原因,陈藏器从小就喜好医药。凡集市贸易之日,只要见到有人设摊铺切脉诊治疾病与卖药,或者打街拳卖药,在摊铺四周的围观人群中,总能找见幼小的陈藏器。不是躬着背在使劲——从人缝中向人圈前钻,就是站在最前排,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地观看着。

那时候,鄞地集市贸易的持续时间都不长,太阳露脸不到一个时辰,那设摊置铺的、就医看病的、观看热闹的、赶集买卖的人就开始渐渐散去,熙熙攘攘的集市贸易场所也很快空荡起来,而陈藏器,只要医生还在、药铺没撤去,就诊的病人依然坐在医生的对面,是决然不会离开的。除非是已近中午,或者到吃午饭的时间家人找过来了。

路过家附近的药店、常设的药铺,只要发现有人在买药,药店倌在抓药、称药、包药,坐堂医生在替人切脉诊病,陈藏器也常常驻足观望……

为人切脉、给人治病,是陈藏器儿时喜欢玩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陈藏器总是一会儿向伙伴们提出“要当医生”,一会儿提出“要做病人”。一个年仅六七岁的小男孩,装扮成医生时,就真的像医生在替人切脉诊病,满脸的一本正经、不苟言笑;装扮成病人时,又好像不是一个健康人,步态不稳,坐姿不正,衣衫不整,面容憔悴……引得街坊邻居或倚门,或推窗,甚至踱步过来观看;惹得过往路人,无论男女老少,驻足观望一会儿才离开。

“哈哈哈……”瞧一眼陈藏器这副如痴如醉的逼真模样,都说:“这孩子天生是为人搭脉诊病做医生的料。”

“这孩子,念书识字了,依然这样……”陈藏器的长辈们虽认为凭着天赋与这近似于“痴”的偏爱,长大后的陈藏器不仅能当成医生,而且一定是个好医生、名医生,但长辈们对他的期望值更高。陈藏器的爷爷常常这么对自己的儿子说:“你们得好好管一管了,要不,就只是当一名医生了!”

应该说,当医生,是不错的职业,既体面又实在。两宋期间,因为宋太祖重医,宋太宗也喜好医术,收有医方1000余首,其后的宋朝历代皇帝个个效仿,民间更是把医生这一职业捧得天高。“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一典故,就出自北宋范仲淹身上。儒而知医在宋代是一种时尚,儒士往往以不知医为羞耻。连被人誉为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鄞县知县三年(1047~1049)的王安石,在与人交谈时也都这么自我标榜:“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子,无所不问。”

其实,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医药大发展的时期,重医更是唐朝历代皇帝的一大特色。如显庆年间(656~659),为编著《新修本草》,几乎动员了全国的力量,有李、苏敬等诸多重臣参与。编写前,朝廷下诏全国,征询各地药物形色,并要求画成图形,并附以图注说明;编写时,向全国征集各地所产的药材标本,并要求按标本绘制图谱。

不过,陈藏器的长辈们认为,与为官相比较,为医毕竟等而下之。而且,凭着陈藏器之聪慧,为官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陈家需要有人出人头地,需要有人来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医儒有相通之处,只要儒学有成,退一万步说,就是当不成官,再为医也不晚。”一天,因病卧床的陈藏器的爷爷将儿子叫到床前,郑重其事地训导说:“起先,之所以未予理会,是因为藏器尚年幼,任由他无拘无束、天真烂漫地过。如今,岁数大了,依然如此,就有点儿意外了……玉不琢,不成器呀,再不管教可要耽误藏器的前程了……藏器藏器,决然不能成为陈家深藏之大器,而应是众人仰慕之大器也……要令天下皆知陈家所藏之大器!”

此后,陈藏器的父母便开始遵循父辈的意愿,有意识地强化少年陈藏器的功名利禄意识,经常讲述苏秦、孙敬刺股悬梁的故事……

逐渐长大的陈藏器十分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不再在集市贸易日上街看医生切脉诊病,也不与小伙伴一起玩“医生与病人”的游戏,不去药铺、药店观看他人买药、抓药、称药、包药和坐堂医生替人切脉诊病等等。一心一意攻读诗书,走科举之路。

陈藏器变了,小伙伴们却没有变,依然隔三差五来找陈藏器玩游戏。碍于长辈之命与自己的志向,陈藏器总是婉言拒绝,或想方设法回避。几次三番不去,伙伴们的热情自然渐渐减退。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伙伴们也有了自己该做的事,或去干活,或去念书。不过,街坊邻居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念书或干活之余,难免有相逢之时。一碰面,儿时的伙伴偶尔也会回忆一番“医与病”的游戏。

有那么一个中秋的傍晚,少年陈藏器又与这些伙伴们相逢了。谁知相聚不到一会儿,一个叫陈大的小伙子居然呵欠连连,想回家去睡觉了。

“白天要上山砍柴、下田干活,常常天黑才回家,夜里又睡不畅,呵……”说着,陈大又打了个呵欠。

“哈哈,”有人开玩笑,“家里有老婆了吧?”

“什么老婆呀,是我爸呀,天天半夜三更咳嗽,”陈大说,“咳嗽起来声音还特别响,‘咳咳咳咳咳’连眠床、地板都在震动,椽子缝里的灰尘也被震下来了。”

“那得去看医生呀?”陈藏器说。

“铜钿呢?”陈大说,“我娘也劝我爸去看医生,可我爸说‘看医生看医生,医生看过就马上好了?咳嗽就咳嗽,咳嗽又不会死人’!”

“你爸的咳嗽,是痰多,还是痰少?”

“这……我也说不清楚。不过,我看到,我娘是每天早晨帮我爸倒一次痰盂罐的。”

“那么……”陈藏器思索一会儿,又问:“你去与你爸说说看,先用半夏试试看?”

“半夏……”陈大自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半夏?”

“半夏是一种草药,我看到过,你家屋后有……”陈藏器告诉陈大,半夏性温味辛,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的功能,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半夏是在夏秋两季采挖的,主要用它的块茎。挖出来后,要洗干净,再去除外皮及根须,晒干后切成片或捣碎,加一点生姜,用天水煮,可以直接作为茶水饮。“我也是从书本里看到的,你爸的咳嗽可以试一试。”

“试试就试试,反正是不花铜钿的事。”陈大说,“不花铜钿治病,我爸咋会反对呢?不用去问他。”

“那好,趁这会儿天还没有黑,马上去采药……”陈藏器拉起陈大的手,也对其他的伙伴说:“走,大家一起去帮忙。”

谁知,药到病除……

这真叫一不小心,事情搞大了,接踵而来的是陈大的爷爷。他由陈大搀扶着,颤颤巍巍地推开了陈藏器家的门。

陈藏器的父母以为是自己的儿子在外面惹了事,连忙搬凳子倒茶。把茶送到陈大爷爷的手中,陈藏器的母亲才怯生生地问:“公公,你是……”

“我是专门来找藏器这孩子的,想请他为我搭搭脉……”陈大的爷爷满脸皱纹,老筋一抽一抽地说。

“您老是叫藏器搭脉……”陈藏器的父母顿时如坠入云里雾里。“藏器会搭脉治病?”

“是的,这孩子不一般啊,我儿子的病就是他给治好的……”陈大的爷爷的嗓音连同手上的茶杯一起颤抖着。“今天,特意过来,想请藏器为我搭一下脉,然后再让他说一句,我还有几天人可以做,能不能挨得过今冬明春。”

“……”陈藏器的母亲听得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地回过神来:原来,在攻科举的同时,藏器看上了家藏的“闲书”。

陈藏器的父母是通情达理之人,不但了解、理解自己的儿子,而且对自己的儿子一直充满信心。他们认为:藏器至善至孝,绝不会轻易违背父母的意志、改变自己的志向,既不可能放弃科举,也不会在“闲书”上下工夫;至于亲戚朋友、街坊邻居有病时相求,是应该帮忙的,不能借故推却或敷衍了事。陈藏器的父亲还这样开导自己的夫人:“藏器聪明,年轻,记性也好,花上这么一点点时间,应无大碍……”

“是的,我也这么想。”陈藏器的母亲说。

也许,是四亲八眷、街坊邻居的“一点点”太多,而且越来越多,累加起来,占用了陈藏器不少时间。也许攻诗书、求功名确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就是像陈藏器这般聪慧之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是唐时有关科举仕途的一种说法。其意思是,如果30岁考到明经,就显得太老了,而能在50岁考到进士的人不但不显老,而且非常的少。

在陈藏器求取功名的岁月里,科举考试的形式、科目等尚未形成定制,有制举和常举之分。制举,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书并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吏都可应试,每次录取的人数全国仅一二人,最多五六人,而且是不定期的,隔年或隔几年举办一次。常举,虽说每年举办一次,但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史科、三传、道举等几十个科目,在众士子的心目中以进士为贵、唯进士以求,各地有资格应试者多达数千人,而经过乡试、会试,最后录取的进士全国也不过30人上下。由于考取进士的难度高,因而到50岁考取进士的人还是非常少。

经逐级应试,逐年、隔年或隔几年再应试,直至开元(713~741)中,陈藏器才“金榜题名”,考取了进士,获得了三原县县尉之职。

那时候,陈藏器已经步入中年,成了当时鄞地颇有名气的医家,也开始了《本草拾遗》的撰写……

县尉是九品芝麻官,其职责是掌握、负责一个县的治安与盗贼的抓捕,大体上相当于现今的县级公安局局长。其级别,在县令之下,相当于现今的副县(市、区)级。唐代,县尉通常为进士出身初任之官,京畿县尉之职位尤重,而且毕竟没有辜负祖父和父亲的期望,也体现了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给大半生为之奋斗的目标画上了句号。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科举之路只有亲历者才能体味到其中的甜酸苦辣与考中后的心情。

那时候的陈藏器,有点儿踌躇满志了。

经过一番准备,陈藏器离开了鄞地。坐船骑马,赶去千里之外,当时京城长安所在地京兆府辖下的三原县上任。临行之时,陈藏器没有忘记携带攻科举时解困减压的三部药书——《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以及还未成稿的《本草拾遗》。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刘铭传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刘铭传

    刘铭传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爱国者,19世纪80年代的著名抗法将领;作为首任台湾巡抚,他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贡献。述及中法战争中保台抗法的壮烈,不能不述及刘铭传的业绩;要认识祖国的宝岛——台湾,要认识台湾的近代化,不能不认识刘铭传。
  •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生命轨迹,他的勤奋与天分、他的执着与奋斗,他的永不满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全新修订珍藏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全新修订珍藏版)

    本书是是海伦·凯勒的成长自传。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不同时期的生活体会以及她参与的慈善活动等。她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创造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奇迹,并告诉人们应珍惜生命、乐观向上,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 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

    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

    莱昂纳德·科恩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是他最权威的传记,为了最细致入微地勾勒出一幅科恩画像,展现给我们一个真实的科恩,西蒙斯一路追寻科恩的足迹,从科恩的出生地蒙特利尔开始,途经科恩曾驻足过的伦敦和希腊小岛伊兹拉,再到科恩音乐事业的发迹地。无论是循着科恩的足迹走过孟买的小巷,探访他入住过的切尔西旅馆房间,还是精细入微地剖析科恩的诗与词,西蒙斯不遗余力地寻找着科恩之谜的答案。在她富有洞悉力的笔触下,科恩作为一个艺术家以及一个男人的种种经历真实地浮现出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6位文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6位文学家

    本书选取了世界上最卓越的26位文学家,介绍了他们的生命历程、主要作品、人生格言等知识,语言优美,图文并茂,知识性与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异位面三国

    异位面三国

    一场车祸意外,进入虫洞,去到另一个位面的三国,面对黄巾起义,群雄割据,异族入侵,英雄辈出!四大神兽降世,百姓惶恐,魑魅魍魉肆虐人间,天下大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外星飞船引发异变!且看云开如何带领雄兵百万,收天下英雄,纵横捭阖,解开这位面之谜!
  • 轨迹系列同人——空与零之狭间

    轨迹系列同人——空与零之狭间

    空零碧闪之轨迹的同人文。辉之环上的古代人如果没死的话……将会面临如何的考验,与塞雷斯托带走的那些离开环的子民一起生存。游击士协会、结社、教团等在周游其中将如何自处,他们并非完美,[女神过早的赐福赠与世人],却从来不包含了他们。越是明亮之物,其阴影越是深邃,无法意识到世界的残酷,却看着无数人牺牲,痛苦的[零之至宝]逆转了时之轮,一个小小改变将会带动整个因果的循环,铁血宰相亦是付出其罪孽的代价,亦是罪孽消尽后的重生。隐藏的时间轴究竟在发生什么呢~?空与零之狭间与影之轨迹同好(FALCOM轨迹系列)催文群号167437743
  • 道噬万物

    道噬万物

    一个小小的散修遇意外获得仙道至宝“造化玉碟”的残片,可因气运不足遭到反噬之下,意外魂穿异界夺舍正在“高举神国”的神明,一步成神。
  • 我成精之后的许多年

    我成精之后的许多年

    本书别名——非正常修仙?龙子复仇记?妖精的野望?小龙人冲鸭?我爱的人没有心一抹异世残魄被吸入花妖刚开启的灵智中,犹如在棋盘上砸下了一个苹果。曼珠沙华捡了一个宠物,他是天帝之子,将来会是三界至高无上的君父。可现在,他只是一条内丹被毁,靠灵珠遮掩,躲避天后追杀的小孽龙。而她,是魔尊布下的一颗棋子。这是一颗黑棋子爱上了白棋子的故事。——紧紧抱住未来天帝大腿不要放。PS:女主广义上的不是什么好人,慎点轻喷。
  • 缪斯学园

    缪斯学园

    (1v1,少女漫画类型)缪斯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拥有特殊地位的学校,它以挖掘学生天赋为己任,为各行各业培养众多精英能人。江梦月认为,决定进入缪斯学园是她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很荣幸地成为了极少数可以知道缪斯学园秘密的学生之一,虽然世界观因此被颠覆。在缪斯学园里,她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找到了最要好的朋友,也找到了生命的另一半,至于一开始要找的梦想嘛,呃,也许可能大概快要找到了……吧。
  • 七盏灯

    七盏灯

    孟婆看了看籽籽面前那只碗,说:“哟,眼泪不够呢。”“不够又怎样?”籽籽问,言语间不自觉地带着些挑衅。虽然籽籽是个乖女孩,但,谁愿意在十六岁的时候就遇上一个六十岁才需要遇到的人。“情未尽则心不亡。”孟婆表情莫测地道。籽籽这会儿可没心情与她打哑谜,只是不舍地看着望乡台外躺在ICU病房里的自己和身边那些人,问孟婆:“我还能回去吗?”孟婆看着籽籽的那碗孟婆汤,沉吟到:“也不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 凛冬烈阳盛夏雪

    凛冬烈阳盛夏雪

    宁愿宝马里哭,不愿单车上笑,现在的物质价值观,是否还有那纯真的爱情。苏逸阳、奚沐雪,他们的爱情注定一万年。大学错失、七年后再次相遇,彼此等待。他不愿将就。她不愿逐流。执指之手,与子共生,没有你的世界,我宁愿死亡。——那我们长命百岁吧。
  • 你还在吧

    你还在吧

    我把你带去永无止境的黑暗和甜腻的嗜血当中,只因为我爱你。也去在哪里还需等待你的人,就算你竭尽全力触碰那久违的光明,但是对不起……因为这就是你命运的齿轮……
  • 百域

    百域

    苍茫大地,百族鼎立。混乱丛生,仰望巅峰。真龙不显,谁敢言孤。神纹一现,谁与针锋。灵族一出,众生皆伏。
  • 超纬度商店

    超纬度商店

    科技,对我来说这是纬度。法则,对我来说也是纬度,只是稍微高点的纬度。穿梭时空,只是把当前的纬度调换到前面的纬度点上去。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对吗?不对,只要把两点之间的纬度重叠在一起,就是一点,一点何来的最短?人死了,复活,是科技吗?是,只要在死前,从当时的时空,拉到未来的时空,不就=复活?改变过去,是否影响未来?不会影响未来,能够改变的过去不是过去,能够改变的未来,不是未来。可以有很多过去,可以有很多未来,只有达到一定的纬度,不可逆改的纬度,才是真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