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4600000029

第29章 登峰造极陆银华,为一代疗伤圣手

陆银华,号延鋆,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出生,为陆氏伤科的第六代传人。幼年起,陆银华就跟其父陆维新,一边认字识文,一边练武学医,深得家传之精髓。

20岁那年,陆维新去世,陆银华就带着14岁的胞弟陆同华(号延鏊)自立门户,开始行医。北伐战争时期,一度息医从军,曾任北伐军上尉。北伐胜利后,退伍返甬,重操旧业。

作为技击名家陆士逵的后人,陆银华的武术也十分了得。据其儿辈所见,陆银华平时演练的武术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枪械,主要有单刀、双刀、剑术与钯术;另一类是徒手拳,主要是陆氏家传的醉八仙、醉弥陀、武松脱栲、舍鼎拳等等。还搜集、收藏了数量可观的少林棍术、枪术、拳术方面的书籍与图谱,其中多由手工誊抄或绘制。

众所周知,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陆银华,则是为了理筋接骨。因为陆氏伤科源自少林寺学派的代表人物王瑞伯,渊源在少林寺学派。

由于武功了得,在遇到关节脱穴复位、骨折错位牵拉进行对位对线需要用力、用功的时候,陆银华就显得比其他的伤科医生轻松,一般伤科医生需要花大力气才能完成的徒手整复,对陆银华来说轻而易举。如治疗成年人的肘关节脱位,陆银华只需要两只手掌在患者的患侧肘关节前后看似漫不经心的一扳,脱位的肘关节就会随之“咔嚓”一声复位。

1912年,有一位来自百官(今上虞市百官街道)的渔民,因暴力造成髋关节脱位,仰卧在渔船上,一点儿都不能动弹,动则疼痛难熬。于是渔船直驶宁波三江口,在灵桥西面半边街靠拢码头,船还未停稳,同来的几个亲朋好友,就跳上了岸,直奔陆氏伤科,请求出诊。

应邀,陆银华一人在来人的引领下,来到半边街江边渔船停泊处,上船询问病因、查看病情。在确定没有合并骨折、没有坐骨神经损伤之后,陆银华就环顾了一下狭小的船舱,解下系在身上的那条帆布阔腰带,一头牢牢地绑住该渔民伤腿的下端,另一头作成一个圈,套入自己的头颈,然后足抵该渔民的髋部,灵巧地运用自己的腰力、腿功,一下就复位成功。顿时,这位连声呻吟、痛苦万状的渔民笑逐颜开。

一般情况下,髋关节脱位的整复,需要有四五个助手相帮助才能成功复位。

陆银华的这一次出诊,轰动了鄞县城乡,震惊了甬地医林,医名由此鹊起。

那一年,陆银华才18岁。

作为陆氏伤科第六代传人,陆银华深得家传之精华,理筋接骨的手法娴熟、精巧、无与伦比,常常徒手解除患者病痛于须臾间。尤其对头部外伤、海底伤的治疗,诊疗程序环环相扣,辨证用药别具一格,诊疗与用药浑然一体,在当时的甬沪两地独领风骚,被后人誉为江南一代疗伤圣手!

在常人的眼里,陆银华治伤是习与性成、心手合一的体现,根本不需要思考。其实不然,陆银华的治法信手拈来,并不等于不需要或没有经过思考,而是善于针对不同的病因、病症、病情进行综合分析,迅速拿出治疗办法,思路非常敏捷。加上,陆银华的治法独特,常常出人意料;实施之时,又因艺高胆大心细,速战速决。因而,有几次,在一般骨伤科医生尚在苦思冥想寻找治疗办法,或虽有了治法却又犹豫不决之时,陆银华已经获得了成功。

有一位患者,因遭人击打后眼球脱出,急吼吼地赶来,求助于陆银华。面对悬在眼眶外的血淋淋的眼球,陆银华不慌不忙,煮熟了一个鸡蛋,待其冷却后,去壳对剖除去蛋黄,然后拿起其中的二分之一,将凹陷端托起血淋淋的眼球,轻巧地将眼球徐徐推入眼眶内——血淋淋的眼球就这样毫无损伤地快速而顺利复位了。

有一位山民,不慎从岩崖上跌下,竹尖穿腹,腹部破裂,肠子涌出来,其亲戚以竹椅为轿抬着患者连夜直奔宁波陆银华处就诊。当时,陆银华正在吃晚饭,听说有急诊,立即放下碗筷,起身诊视病人。经过一番详细的问诊、查体,陆银华对患者的伤情有了充分的了解——肚皮(腹壁)破了但肠子未破。于是,先用通灵散,让这位受伤的山民打了一个喷嚏,使裸露在肚皮外的肠子借助腹肌的舒缩功能自动地回纳腹腔,然后再进行其他方面的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外调治,该患者完全康复。

传说中,有一位妇人,因外力作用,双肩关节“脱位”——双手高举头顶,无论如何也不能放下来,平卧尚可,站立则疼痛难忍,苦不堪言。其丈夫邀邻居相帮,一起护送着该妇人上宁波求诊于陆银华。经详细的病史询问,认真仔细的伤情检查,在对该妇人的病因病情、病症充分了解与估计的基础上,陆银华要求该病妇站立起来,且不允许其丈夫、旁人搀扶。

该病妇虽然难以独自站立,其丈夫、旁人也很想给予搀扶,但要想毛病好只能遵医嘱,何况是陆银华的医嘱。该病妇艰难地站立着……

这时候,陆银华拿过来一面小铜锣不紧不慢地敲起来。过了一会儿,病妇四周聚集起一群听到铜锣声过来看热闹的人。在场的各位莫名其妙,谁也料不透陆银华到底想干什么。

那时候,虽然已到深秋季节,但天气尚暖和,那病妇高举着双手孤零零地站在一圈陌生人中间,连系在腰间的那根裤腰带都暴露无遗。她又羞又急,不知所措。就在众人也云里雾里之际,陆银华突然放下小铜锣,出人意料地从衣袋里掏出一把剪刀去剪那病妇的裤带。病妇顿时惊慌尖叫,本能而又不顾一切地用双手去抓自己的裤腰……就这样,众目睽睽之下,那妇人的双肩关节“脱位”瞬间复位。

其实,陆银华不仅仅是疗伤圣手,而且还是一些内科、外科、妇科杂病等的治疗高手。郭巨有一位胡某,因头部内伤,牙关禁闭、瞳孔缩小、喉间痰塞、呃逆连连,时而昏昏沉沉,时而烦躁癫狂,四处求诊无效,5天后求助于陆银华。陆银华给以银质针、陆氏伤药等精心救治,该病人很快转危为安,病愈后如常人。

有一位山里人,因海底伤,致使阴囊破裂,睾丸脱出悬空在阴囊之外。对此病例,陆银华先给以认真仔细的清创,然后轻巧地将睾丸放回阴囊内,再用丝线蘸香油进行缝合。经他的悉心调治,这位病人很快就痊愈回家了。

抗日战争期间,陆银华遇到了一位胫骨开放性骨折病人,患肢血肉模糊,断骨完全戳破皮肉裸露在外,而且因出血过多,病人面色苍白,神志恍惚,已经进入半昏迷状态。此前,陆银华接触的多为闭合性损伤病例,还没有处理过伤情如此严重的病人,不但没有配备对症处理的器械,而且完全可以遵循中医骨伤科的行规——见血不治的理由,推托出去。然而,陆银华不是这样。他急中生智,取来大号铜质笔套管一枝,蘸香油擦拭干净之后,以楔形的一端插入断骨之间,轻轻向上一撬,使裸露在外的断骨先复位,然后按一般的四肢骨折给予敷药、固定、包扎,再给予中药调治,三个月后骨折愈合无后遗症。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担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江华,其妻吴仲礼因出现原因不明的双颧骨潮红难受而多处就医,经中西药物治疗无效。一次偶尔的机会,有人向吴仲礼推荐了陆银华。

陆银华应邀赴杭州。在江华的家里,陆银华按常规望闻问切之后,给吴仲礼以血府逐瘀汤,牛膝用至24克、红花用至15克……竟药到病除。其中,有一次,陆银华赴杭州去吴仲礼处为她进行诊疗,吴仲礼非常客气,从抽屉里拿出了当时的高档香烟牡丹与大前门招待陆银华,谁知旁立之人居然因“政治高度”出言阻拦。

吴仲礼摆摆手说:“陆老先生完全有资格抽这样的烟。”

陆银华还自创有“梦醒汤”治精神病、“陆氏羌活汤”治小脚女人冷天足趾痛,都获得了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

陆银华为医,不仅全面继承了陆氏伤科的祖传精华,而且对非陆氏的古代经典医籍如《内经》《本草》《医林改错》《伤科补要》等均有深入的研究。他汲取了叶天士、王清任等古代名医的临床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所得,在中医骨伤科领域自成学说,形成流派。

对于早期头部内伤,陆银华的理论是“心脑并论,治心为先”。他认为,神明之重在于脑,神明出入在于心,即脑的思维活动是通过心来完成的。以这个理论为基础,陆银华创立了以镇心安神为主的“琥珀安神汤”,处方中重用琥珀、朱砂、龙齿、金石等以重镇心神,疗效卓著。陆银华还认为,头部一旦受伤,必然神不守舍,因此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状,应当佐以菊花、桑叶之类以升清阳,获得了显著疗效。

对于处理骨折治疗过程中的固定与活动关系,陆银华的理论是“静以磐石不移,动如摆钟有律”。他认为,要想防止骨折整复后的重新移动,就必须给骨折断端创造一个动静适宜的良好愈合环境,关键是静中求动、节律分明。按照这个理论,他选用了具有良好固定性能的杉树皮为材料,制作成夹板,应用于临床,并通过绷带、小夹板、棉压垫的相互作用,使伤肢及其相连关节处于十分适宜的位置,达到静中有动、动中有节律的要求,促进骨折愈合——活动具有加速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陆银华常常这样告诉病家,“关节的功能活动要有节有律,循序渐进;活动的范围、幅度要由小到大,活动的次数要由少到多,自始至终,贯穿于疗伤、养伤的全过程”。

对于骨折的内治,陆银华的理论是“血溢宜止勿迟疑,活血祛瘀紧相连,补肝益肾调血气,不碍脾胃惜后天”。他认为,凡骨折创伤出血或伴有内脏破裂而出现的吐血、呕血、便血、尿血和鼻出血的病人,应当以止血为先,不能迟疑;血已止或皮不破而内脏损伤的,则应采用活血祛瘀的办法进行治疗;到了治疗的中后期,就必须以补益肝肾、调理气血为原则,进行治疗。

对于损伤的气血论治,陆银华立足家学,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了“三焦分治”的理论,即“上焦之治、气血痰,中焦之治、气血粪,下焦之治,气血尿”,并据此创立了“疏气豁痰汤”“六仁三生汤”“海底方”等,在中医骨伤科中独树一帜。

对于辨证用药,陆银华别具一格。他曾接手治疗过一个伤后吐血、便血、尿血不止,奄奄一息的患者,经参阅病史,反复琢磨后认为,吐血、便血一时不为大害,尿血不止则可危及生命,遂给以通利止血之剂,仅仅两剂,三血皆止。

这些,对以后的中医骨伤科的临床施治,产生了普遍的指导意义。

1962年5月,陆银华应邀赴奉化人民医院进行会诊。一位林姓患者(男孩),一天前不慎被汽车撞伤,左太阳穴处有破口尚在流血,同时合并有右侧肋骨骨折;面色苍白,瞳孔缩小,血压下降,小便不通,呈昏迷状态。在陆银华到达之前,西医已作了会诊,会诊的医生一致认为,该男孩有内脏出血的可能,急需要剖腹探查。但是,经陆银华诊视后却认为,瞳孔缩小必有震脑,建议在未执行剖腹探查之前,暂且先给予镇神平脑、芳香开窍之中药予以观察。于是,按照陆银华所开的处方剂量给予琥珀、龙齿、参三七、辰砂、天竺黄、甘菊、石菖蒲、苏梗、川郁金、藿香梗、桑叶煎服。进服一剂,该男孩睁眼苏醒,小便也出来了,过了一会儿食欲恢复,想吃东西了。见病有起色,陆银华就用原方减去天竺黄、石菖蒲、川郁金、藿香梗,加上天麻、丹参、荆芥穗、灯心草,给以煎服。第二天,该男孩病情明显减轻,不但神志清、精神振,而且出人意料地能坐起来自己吃饭了……后经随访,该男孩完全康复,无丝毫后遗症。

陆银华的治伤理论与实践经验,经沈敦道、陆海善、叶海的整理,编辑成《陆银华治伤经验》,1984年10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内伤、伤筋、腰痛、骨折、脱臼、杂病和常用方剂7个部分,计10.8万字。

陆银华生性正直,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医术高超,社会声誉很高,但生活的路起伏跌宕。

1943年,时任浙江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少将保安司令的俞济民坠马手臂骨折,派部下来到沦陷区宁波,找到陆银华,要他去宁海冠庄都总庙为俞疗伤。不想,此事走漏了风声,被当时盘踞在宁波城区的日本人和汉奸知道了,于是隔三差五地对陆银华家进行威胁、找碴儿勒索。陆银华全家老小因此东奔西躲,一段时期惶恐不安。

抗日战争胜利了,俞济民回宁波城区出任专署专员,为答谢医治臂伤之恩,委任陆银华为鄞县江东镇镇长。

因为曾担任过国民党政权的江东镇镇长,新中国成立后,陆银华被判刑下狱劳动改造。起初,陆银华被判处的是死刑,是宁波市全体搬运工人集体向人民政府请命:要求留下陆银华为他们治病疗伤!人民政府采纳了全市搬运工人的意见,给陆银华以宽大处理,将死刑改判为死缓。

服刑期间,陆银华坚决接受改造,坚持以自己的精湛医术为广大劳动群众服务,就是患病发高烧也坚持坐门诊为人治病。每天诊治伤科病人数百号,使地处孝闻街的宁波市中医门诊部(当时归属宁波市司法部门管辖)门庭若市。陆银华因此也屡获市司法部门的嘉奖。

在此期间,陈毅元帅曾指名要陆银华配制陆氏麝香伤痛膏。陆银华也曾多次受邀赴上海、福建等地,为陈丕显、叶飞等党的高级领导人、军事将领疗伤治病。

陆银华思想开通、做法开明,第一个打破陆士逵订立的“只传儿子、媳妇,不传女儿、外人”的陈规陋习。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把家传的医道传给了长女陆芸香(1913~1985),并带着她和她的丈夫陆清帆去上海,使其自立门户。陆银华还敞开门户,带了李永庆、郑宝庆两位外姓徒弟,其后两人均成为一地一时之疗伤高手。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好地继承、发扬陆氏伤科的治伤经验,浙江省卫生厅、宁波市卫生局先后派遣了浙江省中医学院教师沈敦道(后任浙江省中医学会伤科学会主任)、宁波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叶海,跟随陆银华学习治伤技术。

不幸的是,陆银华患上了肝癌。病中,他仍继续坐门诊为人疗伤治病,并坚持读书看报了解国家大事,直至1967年6月12日去世,享年73岁。

陆银华生有3女3男,长女芸香、次女芸英、三女芸莲,长子海善、次子海昌、幼子海亮,均承其业,为陆氏伤科的第七代传人。

在甬地继续坚守祖业、发扬陆氏伤科医术的是陆银华的3个儿子。其中,陆海昌为鄞县骨伤科医院的创始人,其儿子陆健祖、陆祖安皆传其业,均有医名。

同类推荐
  • 柳永:红袖翩跹,只为你泪尽而舞

    柳永:红袖翩跹,只为你泪尽而舞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通过读柳永的词,眼前总会晃动着那江南迷离朦胧的烟雨,婀娜多姿的杨柳,风情万种的美丽少女,风流倜傥的江南才子。耳畔会飘来那大宋王朝京城里梦幻般的哀婉弦歌,还有那些轻俏宛转的莺声燕语。
  • 人生智慧和勇气四书(全4册)

    人生智慧和勇气四书(全4册)

    《国外人文传记·珍藏》共包括四本书《亲爱的提奥:凡·高自传》《甘地自传:我追求真理的历程》《拿破仑传》《特斯拉自传:被世界遗忘的天才》。精选甘地、凡·高、特斯拉、拿破仑四位国外大师的传记。他们来自四个不同的国家;他们的建树在四个不同的领域;他们一生享受着孤独,为世人留下了神秘的幻想;他们一生追求真理和热爱,让无数人感叹飞蛾扑火的热情。他们的名字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他们传奇的人生,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主题:唯有真正的信念,才能打败世间的孤独!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读大师的人生,寻找自己的辉煌。
  • 不懈追求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不懈追求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包括观测天文学大师第谷、开创钢铁时代的发明家、一个新元素的诞生、不懈追求的科学伉俪、萨哥拉贫困潦倒、培根遭祸两次入狱以及布鲁诺至死不渝等内容。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

    关于独立,关于偏见,关于成长,田朴珺首次执笔发声,细说独立女人,笑看偏见传闻!不煲鸡汤,只啃骨头!王石不推荐?习惯就好!中国演艺圈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田朴珺,身兼演员、王石女友、电影制片人、杂志专栏作者等多重身份,首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习惯就好》。主要收录了田朴珺从被中戏退学到跨入演艺圈,转战地产界、到去纽约游学生活等重要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奋斗经历、感情经历以及思考感悟等。本书将会首次揭秘田朴珺本人多年闯荡演艺圈以来的各种被大众误解的争议事件,并且第一次回应与地产大亨王石的“红烧肉”事件,力求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田朴珺到大众面前。
热门推荐
  • 天芳在上

    天芳在上

    肆意而为,我行我素,一切都是天意的安排,也都是刻意的安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影后特工:王爷我们来演戏

    影后特工:王爷我们来演戏

    她前世人前是一个影后,人后是一个杀手界NO.1的特工。穿越异界,获空间,或神宠,斗小三儿。他是唯一一个异姓王爷,天赋超群,不禁女色,却唯独对她倾心。抱住某女”她就是我的妻子。“说着便向某女重重的亲下。众人的嘴张得如铜陵般大小,不禁女色的王爷竟然在。某女的眼睛也睁得老大老大说好的演戏呢?他把她吃没干净,连渣都不剩了。某女捂着自己的腰咬牙说道”你丫的就一禽兽,说好的演戏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悲伤流离失所
  • 绝色女神医

    绝色女神医

    七岁的她目睹父母惨死,竟从此失语,直到遇到龙凰山庄的少爷。他将她带回山庄,改变了她的命运。一次上山采药,她救了一位身负重伤的银发美少年,他却对她冷漠以待,直到有一天,她被赶出山庄,遇上盗贼差点被污辱,那冷血高傲的银发少年如神仙般地出现。她的命运再次被改变!
  • 曼书星华

    曼书星华

    命运总是会把毫无关系的两个人牵扯在一起,无论是经历怎样的颠沛流离或者撕扯的支离破碎。罗曼书与陆星华的故事不是从什么时候起就已经开始了
  • 深情翊坤宫之年妃传

    深情翊坤宫之年妃传

    泰陵—开创了清朝皇贵妃附葬的先河!清宫十二美人图把皇贵妃的一颦一笑展现在后人眼前。她是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千金小姐,是雍亲王的侧福晋,是雍正皇帝的敦肃皇贵妃!更是唯一走进爱新觉罗胤禛心里的女人。她没有孝庄皇后的功勋,也没有熹贵妃活得长!但是我还是很羡慕她,可以在深不见底的后宫里得到了皇帝的真心。那位皇帝恰恰是历史上最不贪恋美色的雍正皇帝!
  • 斗神之异界的奏章

    斗神之异界的奏章

    一个失忆的男人为了找回记忆,与“世界”达成了协议。自此,他走上了在很多世界穿梭的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