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8400000043

第43章 永不消逝的爱国情怀

一生以办洋务、固邦交为著称的陈兰彬,身后还留下一批可观的文字材料,成为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位乡试中举,两榜进士出身的翰林儒士,其文学才能自不待言,其诗歌对联,妙笔生辉,倾倒不少文人墨士。不仅如此,他的充满智慧和思想的著作是多样的,包括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文章;反映西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同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日记和诗书;办洋务,抵御外敌等建议的奏章;治理黄河、免除水患的著作;编撰及纂修反映各州县历史的地方史志等,均是他爱国爱乡情怀的真实记录。

陈兰彬生平爱读书,经常摘抄书中的精华,并铭记古人云:“敷赞圣旨,莫如注经”,在古书上作注。在直隶的时候,他“辑有《诗经靖笺》、《孟子靖笺》两书,比来自勘,尚觉词涉繁芜,意多纤仄,未敢出而问世”。但是,当他想到“后之人竭其心思才力,更不出古人之范围”,就想把自己的手稿烧掉。他与曾国藩谈及此事,曾国藩说:“功名之建待乎时运,夙昔颇欲著作,而随时散佚,未能裒集,心辄闷闷。凡所作均当存之,以俟他年之自定也。”经曾国藩这番话的启发,陈兰彬也就把自己所写的东西留下来,但他还是存疑,“以此暂留再订,将来或削焚十之七八,或竟付之一炬,是未可知矣”。《陈兰彬致朱学勤手札》,载《历史文献》第5辑,第159-160页。这件事亦反映陈兰彬做学问的严谨。晚年归吴川,著述养志,以读书为乐,强识博闻,并把自己的书斋称之为“愿学家塾”。他的书斋藏书甚丰,但据李汉魂记载,因“世变频然,家束资料,则亦丧失殆尽矣”。李汉魂:《翰林陈兰彬》,见朱振声编:《李汉魂将军日记》上集第1册,第30页。陈兰彬著述以记述自己的经历为主,初任翁源训导时,撰《诗经札记》一卷。初在京城任职时撰《同馆赋钞》和《同馆诗钞》。畿辅困水患,在大名府赈灾时,撰《治河刍言》八卷。在海外,撰《使美记略》、《泛槎诗草》、《毛诗札记》、《重次千字文》、《使美百咏》等。可惜有一些资料至今还未发掘出来。陈兰彬的朋友们对这些佳作评价很高,如其友人徐赓陛说:“《重次千字文》行气骋词,如无缝天衣,不见缀补痕迹,其精思大力直不可思议,钦迟无似谨珍重藏之。” 徐赓陛:《致陈荔秋星使》,见[清]葛士濬编:《清经世文续编》,第1673页。

(一)《同馆赋钞》和《同馆诗钞》

陈兰彬自幼读经治史,爱吟诗也喜欢作诗。他一生写了多少诗无法搞清楚。其早年诗赋作品有《同馆赋钞》(五首)和《同馆诗钞》(二十五首)。现以《同馆诗钞》为例,就他诗的内容稍作分析如下。

第一,反映在京师刑部工作的情形。

陈兰彬考中进士后,被选为庶吉士。庶吉士是预备翰林官,清政府为培养和储备高级文官,提高翰林官的素质,在京师翰林院下设庶常馆(亦称教习馆),让庶吉士入馆学习,三年后散馆(即毕业),陈兰彬被分配到刑部工作。

《同馆诗钞》里有论及刑与法的诗文。《赋得刑为仁佐》谈及“刑”与“仁”的关系,诗曰:“好绎祥刑义,名言抱朴陈。朝端如得佐,天下乃归仁。论到雷霆肃,疑殊雨露均。岂知平雀鼠,自可咏睢麟。襄赞谟猷美,承宣德意新。鷞司皆沛泽,狴户亦生春。莘野阿衡举,棠郊召伯巡。圣人钦恤念,锡福遍斯民。”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清刻本,藏长沙图书馆,第9页。 《赋得大法小廉》是谈及古代章法的诗:“汉代三章法,周官六事廉。大臣思秉宪,小吏敬防嫌。位总同寅协,心皆律己严。霜威貂珥肃,风韵鹤琴兼。观象公门凛,悬貆尔室瞻。柏台冰作鉴,花县月当帘。定判南山执,清声北海渐。圣朝勤考绩,匪懈各针砭。” 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9页。

陈兰彬在刑部任主事。刑部是清朝六部中最为繁难的一个部,问案,查卷,朝审,秋审,终年累月,无休无止。单调、繁琐、清苦的特征在磨炼这里的人们。陈兰彬的《赋得冷宫厅事客来稀》描写他的工作与身居“华赫”京城不成比例,在那里“盼到客来难”,“基见笑言欢”,庭院虽大,听到的只是鸟声和虫声。诗云:“第宅京华赫,如何坐冷宫。坐令厅事寂,盼到客来难。洞达扉常敞,迴翔院亦宽。但非清要地,基见笑言欢。鸟篆余苔砌,虫声满药阑。下风谁磬折,今雨莫盘桓。纵或闲投刺,无须预整冠。欲联诗酒社,米又贵长安。” 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5页。

第二,以史为鉴,以景仰的历史名人为榜样。

陈兰彬一生中极为敬仰的历史人物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范仲淹(字希文)。陈一生中经常提到范希文高尚的节操,并以他的美德作为自己做人的榜样。范仲淹少有大志,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有志于天下”的情操令陈兰彬极为感动。他在诗里介绍范仲淹向弟子传授知识,又如何把中华美德传承于后人。陈兰彬更推崇范仲淹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是其一生爱国的写照。陈兰彬也经常向学生解读范仲淹名句的精髓,从中得到启迪,学习范氏的爱国情怀。在《赋得以明道希文自期待》一诗,充分地反映陈兰彬对范仲淹的景仰和追随。诗云:

闻说胡安定,平生厚自期。大程钦德量,小范懔师资。岱岳谈经日,湖州造士时。四箴循矩矱,万甲想丰规。道统肩承钜,人情体贴宜。为深希圣志,同切见贤思。玉色金声颂,先忧后乐推。儒修当盛世,前哲勉追随。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5页。

文天祥也是陈兰彬敬仰的人物。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是南宋末年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出色的爱国诗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他的《正气歌》热情歌颂古代为正义而斗争的人们,赞扬传统的民族气节,表现自己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经受考验的顽强意志。陈兰彬的《赋得文山正气歌》正是有感于文天祥的《正气歌》而作,诗云:

正气燕都写,辞堪继九歌。悲吟元岁月,悽恻宋山河。只手支残局,忠肝冠大科。事嗟天下去,节数古人多。论到三纲立,看来百沴过。衷怀无谬巧,文字不消磨。寒暑经如此,乾坤赖有佗。再披衣带赞,仰首一长哦。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4页。

该诗说文天祥在元朝首都燕都(今北京)写下的《正气歌》。当时,文天祥被囚禁在潮湿而又肮脏的监狱里,吃的是陈年腐烂的米谷,文天祥称,因为保有正气才没有生病。《正气歌》中两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成为后人经常背诵的名句,它告诉人们,天地之间充满正气,正气充塞宇宙,无所不在。地上的山岳河流,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由正气形成的。陈兰彬赞扬文天祥为保全大宋江山抗击侵略的民族精神,称道他忠肝义胆的气节。陈兰彬认为文天祥把“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妇)与“伸正气”处理得很好。三纲是以我国古代圣贤以此三者为人伦之纲,以垂训于万世。“三纲实系命”,言生民之命,系在三纲,而三纲之立,又非正气不能守,故正气为生民立命之要也。

陈兰彬的《赋得阮步兵籍咏怀》是咏怀三国时期的阮籍(字嗣宗),阮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诗云:“余亦能高咏,怀摅阮步兵。苍黄天下局,青白眼中情。迹本猖狂託,胸难块垒平。老庄词旷达,晋魏意分明。尉氏无家业,苏门有啸声。交宜中散契,句或阿咸赓。车辙穷奚往,邻家梦不成。只余笺劝进,歌愧首阳清。” 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5页。阮籍志气宏放,博览群书,尤崇奉老庄之学,留下的《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借古讽今,寄予情怀。陈诗赞叹他“老庄词旷达,晋魏意分明”。阮籍善用“青白眼”对待不同类型的人,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陈兰彬称其为:“苍黄天下局,青白眼中情。”

陈兰彬喜欢畅游名山大川,名人故居和古战场,每到一处,感慨良多并留下诗作。他写的《赋得屈原泽畔行吟》描写屈原爱国主义精神:“郢路扬舲过,萧萧感不禁。左徒嗟放逐,楚泽记行吟。自写怀沙怨,遥舒爱国心。宫瞻龙贝渺,境恨虎狼侵。萝荔山边曲,蘅荃渚外音。数穷詹尹策,韵答女媭砧。五日舟犹竞,三闾庙可寻。屈沱呜咽水,余响绕枫林。” 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3页。

《赋得杜甫旧宅》一诗是陈兰彬参观杜甫故居后写成,看到杜甫旧宅,就想起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陈兰彬写道:“万里桥边宅,斜连峡口关。径通鱼武县,门对麝香山。自作诸侯客,兼羁供奉班。浮生嗟世路,流寓际时艰。故里樊川忆,回波滟滪环。东屯西阁外,赤甲白盐间。茅屋风曾破,花溪景最闲。蘷城余落日,丁鹤可飞还。”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3页。

青年时期的陈兰彬喜文爱武,经常畅游大江南北,寻找历史的古迹,尤其喜欢踏足古战场。他参观赤壁三国古战场遗址时,兴致勃勃地写下《赋得横槊赋诗》:“百万兵南下,居然一世雄。槊横明月下,诗赋大江东。赤壁烟方豁,乌林火未攻。张灯环剑佩,酾洒坐艨艟。荡决情弥壮,吟哦句自工。寒铓侵巨浪,健笔写英风。远树声惊鹊,晴霄气吐虹。扁舟寻往迹,逸兴又坡翁。” 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9页。站在古战场上,想起了东汉时曹操与孙权、刘备对垒的赤壁之战。又想起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作者兴致所到,决定继续“扁舟寻往迹,逸兴又坡翁”。

第三,反映读书生活。

陈兰彬喜爱读书,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忘读书写诗。他的《赋得公退必读书》一诗中表示工作多劳累,也要读书。诗云:“岂以从公久,儒生业遂疏。稍闲当退食,朗诵必披书。忆自群编拥,曾无片刻虚。只因劳案牍,未瑕课菑畬。羔緎蛇蛇返,蜗庐燕燕居。义须探百遍,时恍胜三余。家学难荒我,官箴并藉渠。朅来休沐地,仲郢拟何如。”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0页。 他在《赋得僧敲月下门》诗中描写月下推敲诗句的情景:“月下寻诗句,僧归自近郊。寺藏疏树里,门叩乱山坳。冷露闲凭杖,高风倦打包。方晖摇径竹,孤影压檐茅。弹指声相续,当头鉴不淆。鲸坚鹰远刹,鹤梦醒危巢。境已尘缘净,心难好夜抛。佳篇成岛佛,犹自酌推敲。” 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2页。

每做一件事,每有一些想法,陈兰彬总喜欢用诗赋的形式记录下来,日久便积累了不少的旧诗,到一定时候,他就加以推敲,细心修改旧诗。这也是陈兰彬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的处事风格。在《赋得挑尽寒灯改旧诗》诗中,他又云:“敏捷诗千首,灯尝属稿挑。瑕疵寻旧日,订改向寒宵。莲漏声方澈,兰膏焰欲销。艰辛仍赖祭,涂乙尚虫雕。辙比车频易,弦同瑟再调。点将毫五色,续想烛三条。得失关心切,推敲寄与遥。薰笼聊坐椅,吟咏到明朝。” 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0页。

第四,描写田园风光抒发心绪。

作为一个农家子弟,田园风光是这位诗人不可或缺的题材。借着大自然的风光,也寄托诗人的见解和心绪。

在《赋得远水无波》中,陈兰彬描绘一幅“鸭绿醅新拨,螺青纸细摹”的田园诗画:“极目空明界,人披古画图。绘声知水有,着色觉波无。春雨三篙涨,秋风万顷湖。练拖纹约略,靴蹙势模糊。渺粟唯浮鹢,依蒲但俗凫。直教烟树近,才觉浪花粗。鸭绿醅新拨,螺青纸细摹。液池翘首望,闿泽庆覃敷。” 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9-10页。 在《赋得稼穑维宝》中,他通过描绘指出农业生产的艰辛,获取果实累累的良田美景,寄托他对农村农业的憧憬:“异物原非宝,艰难稼穑知。穰方觇比栉,珍欲阐坤维。珠露分秧日,璇霜合颖时。绮葱琅菜并,锦甸绣畦宜。上瑞黄舆纪,浓香翠釜炊。山皆饶玉粒,海不羡珊枝。利本田功美,输同岳贡奇。仙庄勤省岁,忻颂大田诗。”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2页。 《赋得种鱼万尾橘千头》也是描写一片田园景象:“送汝彭城去,将从范蠡游。鱼应登万尾,橘并种千头。春雨池中岛,秋风径畔洲。客无弹铗叹,仙可著棋留。子唼知苗长,奴呼觉树稠。足兹棲隐业,称我买邻谋。江馔新供好,家书远报不。鲜甘时满载,乐泛五湖舟。”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2页。可是在《赋得破屋数间而已矣》一诗,陈兰彬又是另一番心情。他以破屋数间为题,谈及屋子残漏、破旧,没有周转的空间,折射出当时农民的辛劳,生活的清贫,但仍年复一年,为“安茶灶稳”而劳作。诗云:“贫也卢同甚,萧萧屋数椽。日居惟此耳,风破尚依然。卜筑难寻伴,羁棲更阅年。尘教堆案上,月竟到床前。差胜无锥地,真成有漏天。所因惟树在,欲补未萝牵。并少邻三两,空思厦万千。只安茶灶稳,佳茗煮斜川。”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2页。表明诗人对贫苦农民的同情与无奈。

远离广东故乡,陈兰彬在京城经常想还乡看看,总是“归未得”、“总徒然”,总是无限期的盼望。他在《赋得有田不归如江水》诗中云:“欲归归未得,归计总徒然。夙愿堪盟水,生涯实乏田。羡他云被陇,对此浪兼天。顽冀江神谅,贫知野老怜。还乡空订日,负郭莫耕烟。为鹤谋如遂,思鲈念讵悬。誓频申旦旦,心自系年年。盼极扁舟去,家山受一廛。”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3页。身不由己,“欲归归未得”是埋怨,也表明他欲离开京师那个是非之地,以求解脱的期盼。

有些诗反映作者寻找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的心态。如《赋得直欲渔樵过此生》便说:“人生如寄耳,何必不渔樵。况抱归欤志,将从隐者招。商量居水市,约略傍山桥。占得波千顷,穿将路几条。棹歌宜夜夜,担影又朝朝。家计垂纶足,光阴看弈消。烟云俱伴侣,岁月任逍遥。真个修能到,行看乐事饶。”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0页。

第五,对新事物的敏感。

青年时期的陈兰彬,对各种新事物均产生浓厚的兴趣。钟表在当时是新的技术产品,陈兰彬描写钟表的诗入木三分。在《赋得时辰表》诗中,他云:“不待铜壶设,能占十二辰。测时机入妙,立表制翻新。钥启葳蕤锁,丝牵宛转轮。刻雕花夺目,形象月随身。响激丁丁细,文排乙乙匀。趁晴分子午,入夜守庚申。式亦璇玑仿,阴教尺璧珍。圣人宵旰意,敬授运洪钧。” 陈兰彬:《同馆诗钞:癸丑科》,第13-14页。

这许多诗,表面看来是陈兰彬在就事论事,在触景生情,然而正是这样诗隐藏着他的思想、情绪,寄托着他的追求和期盼。至于他在诗学中又有哪些创新,那是另外的问题,这里就不说了。

(二)出使外国诗

目前发现陈兰彬出使外国时写的诗共有六十首。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44-74页。一首是记述启程的诗,在日本途中的诗共十八首,在美国的诗共四十一首。出使诗朴实无华,文字简练流畅,意境广阔,寓意深远,充分体现诗人此时的心境、情怀,对所见所闻的深沉思考,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这些诗也可以对陈兰彬经历的一些历史事件作脚注,从中亦可真实解读陈兰彬的思绪。

陈兰彬赴美途中,经过日本长崎、横滨、大阪等城市,观看日本的风光,游览日本的名胜古迹,领略日本的文化,引发出一些感悟,其中最大的感悟是,日本受中国影响很大,日本的文化遗留下许多中国的遗风;日本成功地向西方学习,促使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也可以像日本那样学习西方使中国富强起来。

从陈兰彬在日本写的诗,我们可以看出陈兰彬对中国文化有一种自豪感。“倭王传国几千秋,三代遗风此尚留。儒士横经谈旧德,农夫服耒念先畴。”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46页。指的是日本立国以来,遗留着中国夏商周的遗风。日本人喜学中国的语言,“风范今之管幼安,讲堂危坐古衣冠。门人共习燕京语,周礼遗篇读夜阑”。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47页。他认为,日本人效仿中国的文化,但怎样学都学不好,“行行粉字酒旗斜,市肆标题又几家。大抵书摸张旭草,若萦春蚓绾秋蛇”。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48页。这首诗说的是日本店铺的招牌、酒旗上写的中文名称,大多摹仿唐代书法家张旭的草书,却写得太蹩脚,像“春蚓”或“秋蛇”那样,实在差劲。然而,在旅经日本的日子里,他又看到日本在同治七年(1868),开始了学习西方,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待陈兰彬出使美国时,日本的改革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陈兰彬的诗中反映日本改革的成绩,以及经济发生的变化。“东人冠履效西人,铸炮炉开复铸银。待购火车通大阪,已成铁路亘横滨。”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50页。简单四句话,叙述日本改革中“脱亚易欧”的历程,脱下和服,穿上西装,仿效西方制造业,设铸造局铸银,购火车,筑铁路,发展交通事业,促成日本的经济发展。“人力车形似马车,文茵畅毂也宽舒。记游布引诸山日,大道飞奔马不如。”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49页。描述市政事业的进步。作者写的是日本,但却寄希望中国也应该如日本那样,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图国家的富强。

在出使诗中也体现了陈兰彬出国的心境。离愁别绪总是缠绕着陈氏的心情,有无数的眷恋,想国家,想家乡,想亲戚朋友。有几首离别诗道出当时陈兰彬的思绪。“轮舟四月粤东来,白下津门去复回。程改泰西须就道,秋光未得览苏台。”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45页。匆匆忙忙办理出国的事宜,连浏览一下祖国的风光也没有时间。“荧荧海岸皆灯色,得得天阶半屐声。柝击三更开夜市,依稀风景五羊城。”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51页。在日本,听到木屐声,看到夜市,就想起广州的五羊城。有时候,陈兰彬在想,离开“尘事”,避开“仕途”,让心境清净一些。有两首诗充分表达他这种心情:“四顾盈旬未见山,百般尘事不相关,算来饱食安眠后,一个闲人天地间。”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59页。“才拙端宜避仕途,几同浮海远乘桴。中原屈指多良友,月夕花晨忆我无?”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60页。但是,仍然减轻不了陈兰彬思乡的心情,他反复自问,中原的朋友是否想起我?“午倦和衣寐不成,凉风拂拂扑慊旌。舟人附耳私相语,白浪前头过海鲸。”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56页。于是,他在船上写信,等待有轮船回国时替他捎上家书,以了却他思乡的情怀。他在诗中云:“镜筒窥侧客喧哗,遥指飞烟一道斜。小艇安排寄书札,又逢火舶入中华。”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55页。他经常会触景生情,“交枝接叶野葵黄,一一倾心向太阳。瞪隔燕山三万里,空教翘首望天阊”。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72页。

陈兰彬是饱学经书之士,对中国的历史,对历史上的典故了如指掌。他的许多诗运用了典故,更衬托出他深层次的思想,如“握节子卿羁瀚海,乘搓博望滞昆山。何如圣德学遐迩,快舸轻车任往还”。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60页。“子卿”指的是西汉苏武(字子卿),“博望”指西汉张骞(封博望侯)。该诗指此次出使,如同苏武出使匈奴,张骞出使西域一样,意义重大。但是,不同的是,他不像苏武那样,在匈奴十九年,也不像张骞那样在西域十三年,他可以“快舸轻车任往还”。现在交通比以前发达,自由往返也很快。诗里的寓意不仅于此,也表达作者代表国家出使美国充满信心。他在日本看到秦人徐福的坟墓,深有感触,作诗一首,诗云:“岂有长生约驻年,方壶园峤但名传。居人指点徐公墓,犹笑秦王爱学仙。”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47页。作者讥笑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求长生不老药,结果客死异乡。陈兰彬也是率领幼童赴美,但是他完成的是国家的任务,而且成功在望,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通过出国,陈兰彬的视野越来越广阔,他不断接触新生事物,不断更新思维,不断获得新鲜感受。他在美国的诗,充分体现他对参观美国的兵工厂犹有兴趣,感受到美国科技的先进,中国要富国强兵,必须效尤西方的军事技艺。他有两首形容兵工厂的诗。其一诗云:“千重绿树荫青芜,枪厂宏开气象殊。九百亩中机器备,翻新花样各型模。”其二诗云:“戎器经营运巧思,安排不令点尘缁。两层楼上森如笋,已是新枪廿万支。”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74页。他对美国的纺织业也非常感兴趣,他的诗描述纺织厂的情况:“丝抽经纬上绒机,羊毛茸茸满地飞。终日七襄输迅速,何虞卒岁赋无衣。”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62页。也许是因为在参观中受到启发,他曾给朋友的信中提出在国内建立纺织厂的想法。

19世纪60年代,美国掀起建筑铁路热潮,到了陈兰彬赴美的时候,美国横贯大陆的铁路已建成,铁路网四通八达,铁路畅通使东西部的距离大大缩小。交通便利,物流畅通,美国一片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景象大大吸引了陈兰彬的眼球。他记载美国铁路的诗有:“一辆车分十八房,一房上下四胡床。火炉冰桶相陈设,仍有衣椸列两旁。”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63页。“一车牵率十车行,方木匀铺铁路平。八十轮开如电闪,云山着眼未分明。”“前车转处后车同,百路中间一线通。首尾门开穿槛过,游行恍在五都中。”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64页。“一日车过阿礼河,清溪曲曲绕山坡。烟村四望繁阴绕,犹是丹枫绿柳多。”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70页。铁路线之长,铁轨的铺设,火车内部的设施等等,陈兰彬也不失时机加以描述。

陈兰彬记述美国市政建设的诗有:“危滩桥槛接危岑,板阁高遮一道阴。蓦地惊人疑昼晦,车行穿度石岩深。”“石炭松柴积路歧,风轮储水漾明漪。悬灯树表修渠阁,集事原来不费资。”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65页。连美国人喝茶的习俗也有记载,不过美国人喜欢喝奶茶,陈兰彬品尝起来,区别不出茶的好与差,诗云:“红绿区分两谷芽,蔗浆牛乳试新茶。纵教陆羽遗经熟,香味终难定等差。”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68页。美国的风气,陈兰彬认为,在美国处处可看到挥金如土的奢华,美国洗衣业盛行,洗衣价比成衣还要贵。诗云:“挥金如土是耶非,海舶奢华见已稀。闻道金山更糜贵,浣衣工价过成衣。”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54页。对美国少数民族印第安人,陈兰彬有诗一首:“腰弓背箭手挥枪,黑发红裳塞外杨。男妇纷纷骑马去,乱山深处觅围场。”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70页。

在异国他乡见到自己的同胞十分亲切,互相问候并告知国内的信息,陈兰彬又不少诗都讲到“错处中华卅万人,异乡相见转相亲。传闻家国无穷事,便欲车前琐屑询”。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69页。陈兰彬在诗中也有记述华人在异国他乡的勤奋,如云:“天涯海角远经商,逐利人轻去故乡。地力看来犹未尽,膏腴多少待开荒。”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71页。“补旧添新几日间,取材上匠尚开山。始知中国兢持意,为惜名区物力难。”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66页。

陈兰彬率领幼童出国,他的诗少不了与幼童在一起的情况以及他们的互动。记载出国留学的意义有:“翩翩群小尽英髦,域外驰观兴倍豪,须识百般工艺术,根原还是读书高。”“庄岳从知学语宜,成连海上更移情,他年可有通方彦,懋著勋名答圣慈。”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58页。记载教学生中文的有:“略把篇章课学徒,光阴复令惜三余。舟人也似珍文墨,竹扇藤笺屡乞书。”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59页。教学生礼仪的有:“诸童聚处笑言欢,一月舟中礼数宽。朔望整衣来拱揖,威仪也耸远人观。”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57页。留学,是中国培养人才的一个途径,陈兰彬在美国也十分关注美国的教育以及人才培养,他很赞同美国对人才的重视,相比之下,深感中国对人才的不屑,不愿出重金聘人才,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诗云:“台上招贤少嗣音,谁将骏马市千金?敞惟不弃风殊古,瞻望高原感特深。”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73页。

(三)对联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在民间流传很广。陈兰彬书写的对联,刻于名胜古迹、官署衙门、书斋学社、寺庙祠宇等处,有一些还遗留至今。据《吴川古今对联选》统计,陈兰彬的对联共四十七副。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2-36页。《陈兰彬颂》搜集了陈兰彬的对联共四十副。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78-87页。

其一,自题联以自勉和鼓励后人。

他的《自题联》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2页。:“轻鸥白鹭是吾友;绿竹高松无俗尘。”希望自己像“轻鸥白鹭”那样,高风亮节“无俗尘”。又以“真事业从五伦做起;大文章自六经开来”,作为做事情、写文章的准则。

陈兰彬在《自撰祖祠联》概括了他一生官职和政事,以激励后者。上联:“雪案读儒书,廿二龄以优行贡成均、选广博、登科第、通籍词垣,并从戎粤海燕山,想当年士气激昂,原思树立”;下联:“星槎持使节,八万里由巴邦返京邸、历常寺、授宗卿、备官谏院,更宣力蓉台枢部,幸此日圣恩高厚,暂息薪劳”。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85页。

其二,陈兰彬赠给亲朋好友的对联中,充满向上、奋发的意蕴。

《赠冼阅农》:“梅是几生修得到;竹真一日不可无。”《赠郑幹臣》:“藏书一室古意满;坐月三更道心清。”《赠陈圣宗》:“百年燕翼惟培善;万里鹏程在读书。”《赠陈胜明》:“周莲品格昭千古;颜桂清香满一生。”《赠林叔盛》:“有才未必皆能用;知己何尝不是恩。”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2-33页。

其三,为寺庙祠宇写的对联,充满对先人的歌颂和怀念。

《高州冼太夫人庙座联》是由陈兰彬撰写的一副二百三十六字的对联,被誉为“广东第一长联”。

上联:“一郡主君,雄州独据,部领百粤苍头。想当年,般般效顺输诚,佐梁朝,辅陈室,匡隋氏,常训子孙云:我事三代主,惟用一好心。忠肝义胆,发出纬地经天;荡寇除氛,树成丰功骏烈。请试勤披汗简,更任远览鼎钟。曾几见娘子将军,胸藏豹略,安车绣幰,职干虎臣,合一身论德而颂不辍工,统数世书勋而笔无停史。”

下联:“万家香火,金像庄严,庙享千秋血食。直至今,赫赫威灵显应,扶社稷,护国祚,庇民生,叠奉帝诏曰:予嘉乃丕绩,封尔太夫人。春礿冬烝,常使令官主祀;笺题石刻,时传岭海讴思。闲尝仰溯元宗,每为静搜神记。真可与竹林水月,救苦观音,渤海慈航,济人圣母,连两大元功而天将比寿,普四方恩泽而日可齐光。”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78页。

陈兰彬擅长作长联,他的长联讲历史、讲忠贞报国,也讲民生、讲福禄寿,很具民间传统文化特征。正由于如此,人们喜欢陈兰彬的墨迹。直到今天,他的家乡到处可见他的笔迹。如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楞岩寺门联:“湖水苍茫,客到路从花外问;岩山寂历,僧归门向月中敲。”“湖印波心,空空色相;岩封洞口,渺渺枢机。”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3页。

陈兰彬不仅擅长写诗作对,还十分爱护前人的文化遗产。如明朝大学者陈白沙在广东新会执教时,收下门生林廷。林氏勤奋好学,后来成为进士,深得陈白沙的器重。白沙先生用特制的茅笔写在黄粉笺上的一幅中堂,赠给林廷,文曰:“击玉又敲金,思君对我吟。江门临水坐,明月二更深。”署名“贞节堂白沙”。陈兰彬很珍惜这幅名人墨迹,并以端楷而秀润的笔法书写跋言:“白沙先生下笔纯任天机,此赠门人南峰先生者,藏林氏家祠,近五百年矣。诗仅廿字,瞻诵移时,发人遐想。既自诩眼福,又憾生弗同时,不获侍两先生杖履也。”吴川县委员会文史组编:《吴川文史》第3辑(1985年12月),第45-46页。署“光绪十六年(1890)四月,后学陈兰彬谨识”。陈兰彬在《赠林廷祠金匾》写下:“文光射斗,翰墨生辉。”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3页。

其四,为书斋写的对联,充满对莘莘学子的鼓励。

《林南峰书院》:“三千里外路出莆田,曾瞻坊树霞街,山水回环俨同北地;四百岁前道传公甫,尚有诗楼茅笔,师生讲授可想当年。”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4页。

《集成书院》:“集义景前徽,毗忠汉寿以营祠,刚大即今存浩气;成仁昭钜节,并义文山而报国,渊源自昔报宗功。”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4页。

其五,属于家训一类的对联,多是教导诸弟子和子侄们为人处事要谦和、诚恳、勤俭、忠信。

陈兰彬注意教育下一代振奋向上。他在《训示甥儿楹联》:“父母无遗留,克俭克勤,聊度岁月;子孙能振奋,或耕或读,庶免饥寒。” 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3页。《赠嵩齐贤侄》:“多福多寿多男;有献有为有守。”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3页。

其六,在陈氏宗祠写的对联中,他告诫同姓氏人不要忘记祖先从中原迁往岭南,要把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化州乐岭陈氏大宗》,左门联:“先祖是皇,衣冠百世;孝孙有庆,俎豆千秋。”右门联:“春祀秋尝,钦崇匪懈;左昭又穆,继序不忘。”中门联:“颖水溯渊源,记当年曾聚贤人,五百里星占太史;罗江蕃氏族,愿此地同敦古训,千万祀风继义门。”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3页。

《乾塘陈氏大宗》,上座联:“妫汭发渊源,历宛邱以至玉湖,王侯间出,将相迭兴,贻厥孙谋,启万年衣冠礼乐;石龙绵世泽,由宋末而迄明季,乡贤留徽,名宦济美,绳其祖武,衍千秋节义文章。”下座联:“氏族衍罗江,念先人位崇名宦,德备乡贤,传烈功丰,永垂不朽;渊源思宋代,愿后代礼义传家,诗书继世,父慈子孝,长发其祥。”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4页。

《遂溪南庄祖祠》,大门联:“节义文章存气概;忠和孝友作楷模。”二门联:“本节义以著文章,大宋勋名,于今为烈;由吴川而迁遂邑,绍山谱牒,振古常昭。” 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4页。

《黄坡村镇坡祖祠》:“龙是盘龙,故祖自应潮满;水为吉水,经台何患坐空。”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4页。《湖光塘北村陈氏宗祠》:“源溯闽南,义井乡遥,昔已勋名传赫耀;祠开塘北,湖光岩近,今而灵秀毓英奇。”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4页。

综上所述,不同时期的作品反映了陈兰彬不同时期的心境,反映了他对事物的看法。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他的学问和文采,更重要的是从中透视出他的真实思想,处处充满着他的爱国情怀。

同类推荐
  • 玛丽莲·梦露:我不止性感,还有从底层溯流而上的努力

    玛丽莲·梦露:我不止性感,还有从底层溯流而上的努力

    梦露,一个熟悉的名字,熟悉的形象。全世界几乎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见过她那些著名的照片,并记忆深刻:那张穿着白色裙子在纽约大街上,裙子被地下热气吹得张开了喇叭的黑白照;那张面对镜头两眼微阖、双唇微翘的;在沙发上裸露那双美腿的……这些照片不再是照片,而成了一种特殊情感的传达,一种纯真性感的定格。对几代人来说,梦露就像这些照片,是永恒的定格。虽然梦露以性感闻名于世,但她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努力从底层突围的勇气,令人钦佩。这是本书着重阐述的内容。
  •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宋朝花落知多少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宋朝花落知多少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销售女神徐鹤宁

    销售女神徐鹤宁

    一个持续不断刷新世界销售纪录的奇女子。如果您是一位老板,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用人留人并激励人才疯狂创造绩效的经典案例;如果你是一名销售人员,通过这本书,可以学到最顶的销售技巧和最绝妙的销售话术,您的业绩可能因此而上升十倍、百倍、千倍……
  •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帝,姓名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是清朝第五任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历即位,改年号乾隆。
热门推荐
  • 遇见你洋光郑好

    遇见你洋光郑好

    遇见你的那一天,阳光正好。喜欢你偶尔的自言自语,喜欢你的故作坚强,喜欢你的所有小毛病。你的自卑,我将会为你打破,你曾经沉寂黑暗的时光,将由我为你点灯。别怕,一切有我。那么,你同意我喜欢你了吗?『同人文,原创,和现实无关,不喜勿进,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就是你抄我』
  • 龙珠穿越到火影

    龙珠穿越到火影

    不一样的角度发展,忍者世界会走上什么样的道路
  • 奇迹:初夏微暖

    奇迹:初夏微暖

    缘分来之不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相遇,而上天却让我遇见了你……你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奇迹吗?那天,他把围巾围在了她的脖子上,深蓝色的围巾……13路桦瑛道14号十字路口,在这个十字路口,我见证了我的奇迹……只属于我的奇迹……
  • 无边大盗

    无边大盗

    狼行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赵琥只是一名普通大学生,穿越重生后,原本有个不错的家庭,不想却祸从天降,一夜之间,全城之人差不多都死光了,为了寻找制造此血案的人报仇,他不惜逆天而行,改变心性,修行各种邪术魔功……且看他如何报仇,又如何盗尽天机,得成真仙、
  • 复仇者说

    复仇者说

    所有人的命运之线都相互纠缠,善与恶的因果孽缘,一切都会在复仇的怒火中终结
  •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小说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小说

    曾几何时,我们为那些戳中泪点的语句潸然泪下。那些陪伴我们度过无数个深夜的小说,让我们一一回顾。
  • 且给人生开个挂

    且给人生开个挂

    作文娱乐圈十八线女艺人和资深花瓶的姜宁,幡然醒悟开始搞事业了,不搞事业不要紧一搞还搞得风生水起,事业搞得好,男人就是一抓一大把,什么当红男明星,霸道男总裁接踵而来。不过也没得办法,没有片桃花林确实对不起姜宁这张祸国殃民的小脸蛋。(1V1)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成了团宠家的恶毒小可怜

    穿成了团宠家的恶毒小可怜

    穿成了团宠家里团宠的恶毒女配姐姐怎么办?那当然是,远离女主,人家那是老天爷的亲闺女,女主光环强大,连条狗都能喜欢上她。嘶,白芷表示:比不过比不过,珍爱生命,远离女主。她只想默默远离,安安静静在挣小钱钱的道路上逍遥,可——团宠泪眼婆娑:“姐姐,你回来吧,我把哥哥都让给你。”白芷:“……”不必了,我拒绝。团宠圣母心泛滥:“这件事情都是我的错,你们千万不要怪姐姐!”白芷:“……”瞧瞧这白莲语录,欸!我刀呢?——更绝的是,当初那个娃娃脸弱弟弟半路杀出,摇身一变成了大佬!白芷:??新书预收藏啦,影帝的女儿是小白莲,收藏哦
  • 伪装王爷倾城恋

    伪装王爷倾城恋

    他,是一国的王爷,是个女扮男装的伪王爷,不但女扮男装,更是个跨越时空的现代女子,他,是一国之王,却是个冷漠无情的王,更是腹黑到极点的王,且看,他们相思相守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