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4700000018

第18章 歌吟人生

文学史上一般都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词是在宋朝兴盛起来的。为什么词在宋朝兴盛,主要与宋代经济的发展有关,经济发展带动了商业发展,也带动了文化的繁荣。

北宋词风

在唐朝,到了夜里一定要坊门锁闭,禁止夜行,而且不能私自开店建坊。北宋时期这些禁令全部废止,商品经济相当发达,有做小买卖的几十贯本钱的小商小贩,也有几百万贯的大商人,控制了不同行业。有“大排档”,也有“大宾馆”,这样便刺激了城市繁荣。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开封府的繁荣景象:“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清明上河图》也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热闹的城市。很小的孩子,已经在学唱歌跳舞了,头发花白的老人还不知什么叫打仗。

当时士大夫之家,几乎家家有歌儿舞女,不仅每到节日就弹拉说唱,就是在平时也是日夜笙歌宴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娱乐业特别发达,到处是夜总会、卡拉OK。

要唱歌就要有曲有词,而当时的官员几乎都是诗人墨客,于是自编自唱。一时长短不一的词便大兴其时,诗的句子划一又不通俗,不善于表达各种不同的情绪,尤其不善于表达缠绵悱恻的感情。而词则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的情绪、内容、场合,甚至不同的歌唱者,填出不同的句子。

但是,正因为是在歌舞升平的情况下,填写的词一般都是靡靡之音,所以有人说婉约词是词的正宗。最出名的是柳永的词,人称柳七,在歌舞场中、娱乐业里是出了名的。所谓有水井处就有柳七。他最出名的一首词《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有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便是婉约词的代表作。有意思的是,他还曾为那些歌儿舞女作过广告词: 心娘自小能歌舞,裾衣动容皆济楚……王孙若拟赠千金,只在画楼东畔住。

佳娘捧板花钿簇,唱出新声群艳伏……何当夜召入连昌,飞上九天歌一曲。

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恃俊……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鸾家远近。

酥娘一搦腰肢袅,回雪萦尘皆尽妙……而今长大懒婆娑,只要千金酬一笑。总之就是写些: 某娘长得怎么样,住在桥边某某间,你要请她来唱曲,只要花上几个钱。

在当时,写缠缠绵绵的婉约词成了一种风气。连文坛盟主将帅们都加入了这个行列。比如,欧阳修写“庭院深深深几许。……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晏殊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连司马光、王安石这样道貌岸然的人也写出“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这样的句子。

苏词风格

苏东坡写词较晚,大约在做杭州通判时。因为要应酬,开始写词。不过他一上手就写得好。他的婉约词写得很美,比如大家所熟悉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他在词的方面,更大的贡献在于拓展了词的内容。

1074年,苏轼从杭州任期满后,为了与弟弟靠近,要求到密州。密州是很穷的地方,梁山起义就在那一带。然而就在那里,他的词产生了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先是因为夫人王弗的去世,他写了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有一种凄凉超旷之美。这样的悼亡词,在词中也是有开创性的。词很少有写悼亡的。

然而,当那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诞生时,就标志着豪放词终于破土而出了。

熙宁八年(1075年)四月和五月,苏轼曾去常山求雨,果然大雨如注。于是选了一个晴朗的天气,他带着手下人去常山祭谢雨神,回来时,便同手下人一起去会猎,于是有了这首气贯长虹的《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真可谓是石破天惊第一声。词原来可以写得这样狂放!这样大气!这首词,终于打破了依红偎翠、牙板轻敲的一统天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41岁而自称老夫,有一种豪迈之气。左手牵着猎狗,右手擎着猎鹰,身上穿着“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当然是夸张,一群人涌过去,这时的苏轼何等自负、何等豪气,“为报倾城随太守”为了报答整个城市的人都来跟着我,我要表现一下,亲自射个老虎给大家看看。“看孙郎”,孙郎就是三国时代的孙权,这里大苏以孙权自比。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在这里苏轼又提到了酒,刚才喝了点酒,酒能壮胆,酒能激情,酒使他胸襟更宽广。鬓角有几根白发,又算什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冯唐是汉文帝的一个老臣,苏轼希望朝廷能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定要拉开满弓,去抗击敌寇!

这首词写得情豪志壮,大有决胜战场的气概,把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功、刚强壮士的英雄气。确是宋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苏轼请战,并不是空话。他确实研究过兵书,还做过兵部尚书即国防部长。他到定州,整顿军队,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可惜后来没有进一步发挥就被贬到岭南去了。

苏轼写了这首词后自己都感到意外的高兴,他写信给友人:“近来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为壮观也。”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特别是文章中的“呵呵”笑声,活脱脱画出一个天真可爱又自得的苏轼。

这个时期,他另一个突出成就是写了《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详见前文)。虽然是写兄弟之情,但并不是缠缠绵绵的,而是写得境界雄奇阔大,情绪大起大落,神秘浪漫,而又洒脱、开朗、豁达,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紧接着他又写了很多豪放词。后来辛弃疾继承了他的词风且加以发扬光大,形成了中国文坛上有名的“豪放词派”。

如果说《密州出猎》是豪放词的开山作、是划时代的作品,那么在几年以后,他被贬黄州时写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标志着他的豪放词完全走向成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首词真是写得大气磅礴,一开始写景,滚滚长江,滔滔不绝。紧接着联想到与大江有联系的千古英雄人物,其中特别是那位周公瑾。“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把赤壁的雄奇、直插云霄的陡峭山崖与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的江岸以及卷起千堆万堆澎湃雪浪的情景,描绘得如在眼前。最后一句作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引出无限的感慨。

下半阕,由前面的周郎赤壁、多少豪杰引出对周瑜的具体描绘:“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那时候,周瑜娶了江东美女小乔,“羽扇纶巾”,他的打扮不是一个武将,而是一个儒雅风流之士,拿着羽毛扇,头上扎着青丝的头巾,谈笑之间,把曹操几十万军队打败了,“樯橹灰飞烟灭”,写出周郎的战绩。

苏轼想到自己四十七八岁了,还没有作为,还没有为祖国人民做什么事,没有实现当年“致君尧舜有何难”的豪言壮语,反而被贬到这里,心里不免有些惆怅。“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遥想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但词的最后,突然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自从有了这首词,豪放词在宋词中就有了它的地位。

过去,一直把苏东坡的“人生如梦”作为批判的靶子,认为是消极人生观的体现。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人生如梦”这个命题不是没有道理的,苏东坡还说过“休言人生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从哲学上讲,这反映了人生的短暂性和虚幻性,人在世界上本来就是匆匆来去的过客。有人说,人在世界上有三部分: 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的就像梦一样,再也抓不住、回不来了;现在很快又会成为过去、成为历史、成为抓不住的梦;同样未来在今天不可知,当未来来到时,也便成了过去。从这个角度看人生如梦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但这并不是消极,正因为认识到人生如梦,苏东坡对被贬的事实才能减轻痛苦;正因为认识到人生如梦,才会抓住现在、抓住现实,珍惜短暂的人生,使之有所作为。

所以,我们不能以自己浅薄的思想,对这首词作简单的理解,来批判苏东坡,说他消极人生;恰恰相反,他是积极的!

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多说几句。我们对人生,一面要脚踏实地,一面要居高临下。人生是实实在在的,这是我们的立场,我们不能把虚空作为立场,而只能作为一个视点,作为一个观察问题的角度。比如不能因为人生反正是梦,就自暴自弃。反之,我们又不能没有这个视点、没有这个观察问题的角度,如果不能把人生看作是一个过程,看到它的短暂和虚幻,那就会太执著,认死理,就不可能站得高看得远,就会为眼前的东西所执迷。

体裁多样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从今存三百四五十首东坡词来看,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是多方面的。它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他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思等传统题材,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甚至生活起居等。他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他也描写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写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生活有多丰富,他的词作的内容就有多丰富。生活有多大,他的词就有多大!

苏东坡的词除了前面说的豪放和婉约外,还有很多风格,如旷达的、空灵的、典雅的、俚俗的……苏东坡不喜欢单调。

看他的《行香子》写得多么闲适: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看他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写得何等凄婉含蓄: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看他的《贺新郎》写得何等逼真隽永: 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看他的《定风波》写得何等宁静淡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看他的《临江仙·夜归临皋》写得何等超尘拔俗: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看他的《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写得何等清丽空灵: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看他的《水调歌头·快哉亭作》写得何等奇逸豪迈: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看他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写得何等睿智豁达: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看他的《浣溪沙》写得何等俚俗有趣: ……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看他的《八声甘州》写得何等笔势突兀、荡气回肠: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苏东坡对以前词人镂金错采的风尚有所改变。他重视音律,但不拘泥于音律。重文采,而不唯文采。苏轼词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

另一些作品,或壮丽开阔,或清旷奇逸,或隽秀雄健,或婉媚缠绵,或空灵高妙。几乎每首词都各具特色,异样风韵。

苏词善于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真可谓是鬼斧神工!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实在是极中肯的评价。

当然,苏东坡不仅词好,诗好,文也好。不像李、杜只写诗,也不像稼轩只写词。苏东坡是个全才。

苏东坡才气盖世,当然自视很高,他向来不喜欢专门学哪一家,哪一派。包括对佛教他也反对过分地分门分派。他曾不无讽刺地问某些人说:“宗风嗣阿谁?”

他的学生,苏门四学子,苏门六君子,风格没有一个和他相同的。他就是要在文化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真诚地去实践。他不喜欢搞宗派,而喜欢采百花蜜。

其实在政治上,他也不愿搞宗派。虽然,历史上有所谓“洛蜀之争”,这不过是后人的评论,他人的附会,苏东坡本人并没有这个意图,他也不知道有所谓的党派之争。

好陶渊明之诗

苏东坡早年爱屈原、爱李白、爱杜甫,但当他步入中年以后,特别是到了晚年,偏爱起陶渊明的诗,他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他把陶渊明的一百多首诗,一首一首地都和了一遍。他首先对陶诗的版本进行了选择,排斥了印行粗糙不可靠的本子,比如有一个本子把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刻成了“悠然望南山”。“见”和“望”一字之差,境界大不相同。“见”写出陶渊明真正的悠闲,无所事事,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在东篱下采菊花,抬起头了,南山进入他的眼帘,不是我在看南山,是南山自己进入的,是南山在看我。我和南山是那么和谐。那个“望”就不行,“望”就是主动地去看,主动地去望一望南山上有些什么,这就不悠闲了。苏东坡说,这种随便改别人诗的行为最可恨。

后来苏东坡终于找到了一个江州东林寺的印本,珍惜得不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在书后面题跋说: 余闻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字大纸厚,甚可喜也。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每每身体不舒服时拿出来读,作为医治心理的良药。每次只读一篇,唯恐把 “药”吃完了,以后没得吃了。

到了晚年,苏东坡的心境似乎与陶渊明贴得更近了。他说要到了一定年龄才能体会陶诗的趣味,因为“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读诗最要紧的是“得意忘形”,“意”是主要的,形式是次要的。比如讲话,把对方意思领会就行了,至于他怎么讲的都不重要,甚至并没有讲,只用肢体语言表达也行。渊明诗只是用诗的形式来表达他的人生观,表达他对人生的理解,往往不是光靠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的。

我们不妨举一首和陶诗,以见一斑:

陶渊明《饮酒》(原诗)苏东坡《饮酒》(和陶)

结庐在人境,庭院花竞放,

而无车马喧。寂寂无人喧。

问君何能尔,晨曦微绽露,

心远地自偏。新葵竟自偏。

采菊东篱下,孤庭固自赏,

悠然见南山。悠悠在南山。

山气日夕佳,久别庭园后,

飞鸟相与还。匆匆速归还。

此中有真意,迎目满庭芳,

欲辨已忘言。欲叹已忘言。虽说模仿的痕迹很重,但平心而论,苏东坡的和诗,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都不让陶诗的。

更有意思的是,他把《归去来辞》化成十首诗,虽没有原赋的一气呵成,但摇曳生姿,趣味横生。不妨录于此: 归 去 来 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胡为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苏轼对之进行化解,说: 予喜读渊明《归去来辞》,因集其字为十诗,令儿曹诵之,号《归去来集字》云。命驾欲何向,欣欣春木荣。世人无往复,乡老有逢迎。云外流泉远,风前飞鸟轻。相携就衡宇,酌酒话交情。

涉世恨形役,告休成老夫。良欣就归路,不复向迷途。去去径犹菊,行行田欲芜。情亲有还往,清酒引樽壶。

与世不相入,膝琴聊自欢。风光归笑傲,云物寄游观。言话审无倦,心怀良独安。东皋清有趣,植杖日盘桓。

世事非吾事,驾言归路寻。向时迷有命,今日悟无心。庭内菊归酒,窗前风入琴。寓形知已老,犹未倦登临。

云岫不知远,巾车行复前。仆夫寻老木,童子引清泉。矫首独傲世,委心还乐天。农夫告春事,扶老向良田。

富贵良非愿,乡关归去休。携琴已寻壑,载酒复经丘。翳翳景将入,涓涓泉欲流。老农人不乐,我独与之游。

觞酒命童仆,言归无复留。轻车寻绝壑,孤棹入清流。乘化欲安命,息交还绝游。琴书乐三径,老矣亦何求。

归去复归去,帝乡安可期。鸟还知已倦,云出欲何之。入室还携幼,临流亦赋诗。春风吹独立,不是傲亲知。

役役倦人事,来归车载奔。征夫问前路,稚子候衡门。入息亦诗策,出游常酒樽。交亲书已绝,云壑自相存。

寄傲疑今是,求荣感昨非。聊欣樽有酒,不恨室无衣。丘壑世情远,田园生事微。柯庭还独眄,时有鸟归飞。苏东坡的集句,并非是文字游戏,也并非是陶渊明原文的复制,而是通过重新组合,加进了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体验。读者若能细细品味,定会感到趣味无穷。

陶渊明的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心灵的“求真”、心灵的安宁,这与苏东坡在性情上引起强烈的共鸣。陶渊明随遇而安、进退自如的生活方式,是苏东坡所努力追求的。其实晚年的苏东坡无论心境和诗风非但已接近了这位“五柳先生”,而且在我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苏东坡的境界似乎超越了陶渊明,比陶渊明更高,更难能可贵。因为,相对而言,自觉退隐田园还是较容易的,而在朝廷上保持精神上的独立性,坚持不和众嚣的不羁个性,在被贬后仍然能在精神上保持平和的心态,也许更难。

苏东坡词诗文章能达到这么高的成就,与他的艺术修养固然分不开,但主要的是他有“意”,他想得比别人深;他的人品比别人高。要提高写作水平,最要紧的是人品与思想水平。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写出什么样的文章诗歌。鲁迅说得好: 喷泉里出来的是水,血管里出来的是血。他还说,要写革命文,先做革命人,革命文倒无需亟亟,革命人写出来的便是革命文。老百姓也有句形象的话,叫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也就是这个道理。

苏东坡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势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自评文》)这“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就是求真的具体表现。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说完了,就结束了。当然关键是自己心里要有话,有不同于他人的话。把这心里的话说出来,就是 “真”,就是 “意”,有了这个 “意”,无论诗歌文章,便能“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所以,苏东坡又说:

儋州有人口成千上万,各种行业,各有所缺,是什么把它们连起来?是“钱”,有了钱,什么都有了,写文章也是这样,材料这么多,用什么把它们串起来?那就是“意”。有了“意”,一切都好办了。

这是最要紧的写作经验谈,值得所有写诗文的人好好体会。苏东坡就是因为有生活、有思想并遵循这个创作规律,才唱出了如此大量的震撼千古的动人诗篇。

同类推荐
  • 小公子

    小公子

    《小公子》作品按照语文新课标指定阅读书目进行了精选,集中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我们考虑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而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又是卷帙浩繁,不便于中、小学生阅读的现实,在参考和借鉴了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并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并在每一作品前加入了导读,介绍作者生平、成书时代背景等,指明作品特点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深入浅出,使之尽量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便于广大中小学生轻松阅读和理解吸收。
  • 中国少年百科知识4:科学探索卷

    中国少年百科知识4:科学探索卷

    科学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科知识是我们增长科学知识的快捷途径。本书致力于提高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 沙漠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沙漠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双面猎犬

    双面猎犬

    《双面猎犬》里面讲了猎犬洛嘎和母豺达维娅共同患难后结成一家,朝夕相处。可洛嘎忘恩负义,被达维娅推进怒江而死。达维娅回到豺群,生下白眉儿便死去。白眉儿被-迫做了苦豺,地位低下,可他坚持不懈地努力活了下去,后来成为村长阿蛮星优秀的猎犬。
  • 安徒生格林童话中的人生智慧(二)

    安徒生格林童话中的人生智慧(二)

    本书分为:“劝勉篇”、“修身篇”、“处世篇”、“超越篇”、“技巧篇”、“奋发篇”、“行动篇”、“进取篇”八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战

    仙战

    从前世的血仇,到今世的重生,刘路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成为三界里最强的人,杀尽仇人头。收的是巨毒灵兽!!炼的是逆天道法!!吃的是高修真人!!战的是三界诸仙!!
  • 一敛芳华

    一敛芳华

    一个是为爱执著的少女,一个是冷心冷情的女孩,当她成为她,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中二武者俏狐狸

    中二武者俏狐狸

    这是一个中二修仙者和蠢萌吃货小狐狸的故事,在这浩大的大陆上,有多少异域风情,又有多少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游罢四国,看遍万水千山,饮酒,提剑,抱你。白小狐:你别抱我,怎么这么不正经啊。墨云颢:不正经的是我,正经的也是我,所以你到底喜欢哪个我?白小狐:我那个也不喜欢!墨云颢:随便啦,我还不喜欢你呢。
  • 重生当了对头的夫人

    重生当了对头的夫人

    金牌特工,样样都有涉及,因一次任务失败,意外而亡。当她重生为她,那个胆怯、懦弱的女孩便已是过去式段家少主,名媛千金都想嫁的对象传闻他手段狠辣果决,做事不留情面,连自家人也不放过但......“阿之,你不要生气了,我帮你出气”“阿之,你带我回家吧”“阿之...”众人疑惑:这还是他们心中那个杀伐果断的段少主吗?然,当看到有人议论宋之忆,他处理的方式时,众人才恍然大悟:他还是原来那个他,只不过他把他仅有的一点温柔给了她。(重生文,HE,不喜勿入)
  • 传承者之末法纪元

    传承者之末法纪元

    传承者!一个神秘的名称!!!谁拥有了传承!谁就拥有了超乎想像的强大能力!……“真没想到,这尊巨鼎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威能!”“圣尊!我也能达到他那样的高度吗!”“唉!我说英朗!这就是他们的高科技部队吗?看上去很牛掰嘛!正好!可以拿来试试我的撼天锤……”“英朗!那些隐在黑雾中的家伙,到底是什么怪物呢?……”“英朗!在这个世界上,怎么还会有这么恐怖的修者宗门存在呢?如此庞大的法阵,又是用什么来维持的呢?……”
  • 金鸷花开

    金鸷花开

    人性与兽性,一念之间,天堂与地狱,一步之遥
  • 末世家园

    末世家园

    末世来临,普通人的王吉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中挣着求生,有时候被迫杀人,为了生存而吞噬人肉;有时候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朋友死亡却无能为力,只能空留遗憾;有时候不得不接受亲人死去的现实,又不得不亲手去解决,背负着一辈子的罪恶感;也曾后悔过自己的鲁莽害了自己的兄弟,生死离别都只是必须经过了历程。一个普通人的挣扎过程,末世没有任何运气,一切都得靠着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 中小学素质教育概述

    中小学素质教育概述

    素质教育是对人发展的理想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应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使受教育者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与锻炼,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发达的智力和能力;其次,要通过掌握知识和实践活动与世界发生各种对象性关系,也就是说把人能动改造世界的潜力发挥到极限。最后,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进行正常而丰富的人际交往,为此需要理解社会生活的种种规范、礼仪,具有良好的道德、高尚的人格。
  • 妖孽邵涵雨

    妖孽邵涵雨

    一名倾国倾城的公主——邵涵雨,经过前世的脱胎换骨。这个天下,弱肉强食、强者为尊。。。。。。在这练就涵雨冷艳傲骨,作为巅峰着俯视天下的世界中,涵雨修仙,习武,脱尘的道路跌宕起伏,紧扣人心。。。。。。涵雨只为王者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