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3300000011

第11章 异端的权利(2)

说点题外话,根据教会这招,我们可以写一本反乌托邦小说:说某西方邪恶国家号称最法制,拥有历史上最完善的法律和最严格的司法制度,但是法律全是用老百姓看不懂的“权威语”写成的。用《动物庄园》的话来说就是,猪庄严地宣布:在这个庄园里,每一只动物都应该平等地遵守法律。但动物们却发现:法律只有猪才看得懂、有解释权。

教会本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但是万万没想到,先是造纸术从中国传了进来,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叫古腾堡的人。他使用快捷的活字印刷术,使书籍的制作成本直线下降。

很快,书籍变成了非贵重物品,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得起了,教会再也拦不住普通人阅读《圣经》了。马丁·路德攻击罗马的檄文因之可以在大众中快速传播,而不是只在广场上匆匆作几次口头演讲就被扔到火刑架上。

也正因为有了印刷术,欧洲人才有了众多崭新的思想,有了哲学的复兴,有了科学的崛起,有了现代文明的一切:思想自由、理性、怀疑精神、科学、光明的未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马丁·路德改变了历史,而是古腾堡成就了马丁·路德。

除了印刷术,马丁·路德还有强大的群众基础。

马丁·路德是神圣罗马帝国人。当年西罗马帝国是被北方的日耳曼人灭掉的。日耳曼人灭了西罗马帝国后,经过短暂的统一,随后分裂成了神圣罗马帝国(今天德国的前身)和法兰西王国(今天法国的前身),以及其他一些小国。

马丁·路德是神圣罗马帝国人,也就是日耳曼人。他攻击教皇的文章非常巧妙,他不说这场斗争是教徒和教皇之间的矛盾,而说成是日耳曼民族和罗马民族的矛盾。这下激起了日耳曼人的民族感情:当年老子把整个罗马帝国都灭了,现在怎么还要受制于小小的罗马城呢?

马丁·路德的另一个群众基础,和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化有关。这段时期,欧洲各国都在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居民逐渐增多。工商业和农业的一个区别是,人民不需要“看天吃饭”。

中世纪农业技术不发达,老百姓种点粮食都要看着老天的脸色,天气好就吃得饱,出点天灾那就是亡国亡家的大祸。面对多变的天气,古代农民完全没有对抗的能力,因而产生了各种祈祷的行为。在中国,就是隔三岔五地祭天、祭神。在欧洲,就是臣服于上帝的威信。用威尔·杜兰的话说:“每一次收获乃是大地的奇迹与苍穹之杰作”。那个年代的农民,没法不信服、不依赖于上帝。

但是城市居民和手工业者就不同了,给他们吃穿的不是大自然,而是官员、商人和消费者。他们不像农民那么依赖天时,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就少了很多。

因为有了印刷术,还因为有群众基础,所以马丁·路德的那些宗教檄文一经写完就在欧洲迅速传开。那时路德批评的主要对象是赎罪券。百姓们听了自然非常欢迎,神圣罗马帝国的贵族也因为深受教会税收之苦,所以也支持马丁·路德。

刚开始路德和罗马还不是很决裂,两边吵一阵,和谈一阵。后来双方矛盾升级,教皇把路德开除出教,路德的文章也越写越猛。

这时发生了一个关键的变化。

路德之前的文章大都用拉丁文写成,符合教会的学术习惯。而此后路德的文章都改用德语写作,这使得他的文章一写完立刻就被广为印刷,平民马上就能读到也能读懂。日耳曼人头回见到这么刺激的事儿,马路上全是用家乡话骂教会的大字报,多好玩啊。大伙都跟着起哄,这哄越起越大。罗马教会急眼了,宣布:

把日耳曼民族整个开除出教!

教皇大概是气昏了头了。有这样的开除法吗?

法不责众啊!路德派一点都不含糊。罗马下令烧毁路德的著作,支持路德的人也当众烧毁教皇的训谕。教皇开除日耳曼人,他们也宣布把教皇开除了。

不过,当时还是有很多人不看好路德一方。路德的对手是垄断了欧洲一千年的欧洲教会,有着无以计数的财富、教徒和大量忠实于教会的军队。路德这边只有少数日耳曼贵族,和一群喜欢起哄却不一定靠得住的老百姓。

所以说,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弱者是路德。

不过,罗马也不想轻易使用武力。主要原因是路德的声望和欧洲贵族对路德的保护,次要原因是路德说得在理,罗马也有点理亏,承认部分批评是对的。所以只能打笔仗。

然而,罗马神父们用的是惯常的拉丁文和学术文章讨伐路德,只有知识分子才能看懂。而路德用的是德文,以及通俗易懂并穿插幽默的口语文字。路德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畅销书作家。他的文章一写完,不仅立刻在日耳曼各处传播,而且还马上被翻译成各国文字,畅销全欧洲。

所以也可以说,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真正的弱者是教会。

路德的影响被越骂越大,再加上各国皇室早就想摆脱罗马教皇的统治和盘剥,宗教革命终于遍及整个欧洲,千百万神父和知识分子卷入其中。几十年后,欧洲支持路德和罗马的两派贵族还打了一场惨烈的宗教战争。

双方打了个势均力敌。从此,欧洲基督教分成了两大派:罗马一方被称为天主教;路德一方被称为新教。另外,东边的罗马帝国在此之前还搞了一个东正教。

天主教、新教、东正教,这就是今天基督教最主要的三大教派。新教的诞生全仰仗路德的努力。

一言兴邦,这个千百万文人的终极梦想,路德做到了。

他用一支笔就改变了世界。

然而富有戏剧色彩的是,在这场运动里,最大赢家不是路德,也不是日耳曼贵族,而是一个出身平平、除了读书写作之外一无所长的知识分子。

他叫加尔文。

俗话说“牛打江山马坐殿”。革命的理论者和掌权者常常不是同一个人。就像卢梭成就了罗伯斯庇尔,路德成就的是加尔文。

那时的局势很乱,有无数的人为新教振臂高呼,有无数的人提出自己的教义,有无数的人企图建立新的宗派。加尔文是最成功的一个。

加尔文比路德小十二岁。他和路德同样是先学法律,中途改为研究神学。加尔文认同路德的观点,因此受到了天主教的迫害,一路流浪,来到了瑞士的日内瓦。最终,加尔文在日内瓦确立了他在新教中的地位。

加尔文不像路德那样把新教的传播局限在日耳曼民族里,而是如同保罗将基督教传播到其他民族一样,加尔文将新教的影响扩大到了整个欧洲,并且用庞大、严格的教会系统维持他的统治。很快,加尔文像他的敌人——罗马的天主教皇那样——当上了新教的教皇,日内瓦成了新教的罗马。

宗教改革最终以天主教和新教各占欧洲一半而告终。

最初的加尔文是个虔诚、博学、勤奋的教徒。

他生活简朴,不为金钱所动。敌人用金钱贿赂他,他嗤之以鼻,甚至坚决反对提高自己的俸禄。

他勤奋耐劳。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都用来工作,从来没有休假。连他的敌人、天主教教皇都夸奖他说:“好个异端,只爱工作不爱钱。如果他能为我所用,我相信天主教定可囊括四海。”

他学识渊博,在26岁时就写成了内容精深的神学巨著《基督教原理》。

他意志坚定,不为任何恐吓与利诱所动。天主教一次次烧他的书,他每次的反应都是增补更多的内容、重新印刷。结果是,天主教越烧他的书,他的新版著作就越厚。

加尔文简直是天生的社会运动家,具有革命者的一切优良品质。

但同时也具备革命者惯有的缺点——不容异己。

新教是靠着路德一篇篇雄辩的文字,从天主教的火刑架下顽强成长起来的。但加尔文和他的继承者们却在日内瓦竖起了更多的火刑架。他们烧天主教徒,烧异端分子,烧跟他神学观点不一致的人,烧所有具备苏格拉底式怀疑精神的人。

在宗教改革之前,只有一个罗马教廷负责审判哲学家。

在宗教改革之后,变成了两个教廷比赛审判。有时为了对付异端,这两个原本水火不容的敌对阵营竟然能联合起来,天主教的神父被邀请坐到了日内瓦的法官席上。

我们还记得,当年路德反抗的是独裁,用的武器是哲学。然而,在用哲学打败了天主教以后,新教用新霸权代替了天主教的旧霸权。

实际上在近代科学家、哲学家被迫害的例子里,加尔文所干的远比天主教更有名。这再次证明了,哲学和宗教的联合是行不通的。宗教只会把哲学当作获权的工具,一旦取得胜利,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哲学扔到一边。

要成功,哲学必须靠自己。

然而假如我要说,哲学其实不反抗反而更好,你会怎么看呢?

同类推荐
  •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帕斯卡的经典作品选编。全书由思考入题,讲述道德、信仰、思维等人生主题。解答了许多哲学回答不了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帕斯卡洞悉了宇宙的真相,窥见了人类的奥秘。在他看来,人就像芦苇一样脆弱,但因有思想而伟大。翻开本书,直抵人生的终极秘密。
  • 百善孝为先(大学卷)

    百善孝为先(大学卷)

    本书由六十多万份青少年学生写给父母的家信和感言精选而成。这些发自学生肺腑之言的心声,抒发了新一代青少年学生对父爱、母爱的情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读后令人震撼,很受教育。这是一部青少年学生用自己的感悟唤醒更多学子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怀,树立祖国未来建设者优良品质的励志教材,也是一部创意新颖、构思独特,由青少年学生用爱心和激情编写出来的德育教科书。《百善孝为先》的出版,对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教师、家长以及青少年都值得读读这本书。本书是《大学卷》。
  • 谈美

    谈美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本书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的生活。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收拾人心、拯救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大学》由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它对现代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所启迪和帮助。《中庸》为孔子后裔子思所作,其主题思想就是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本书配合全民阅读,特推出该套普及经典,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要。
  • 拆掉人生的壁垒:听季羡林讲人生智慧

    拆掉人生的壁垒:听季羡林讲人生智慧

    在《季羡林谈人生》中,季老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季老在走过了近一个世纪漫漫人生旅途后道出的质朴真理。但在芸芸众生中那些所谓的“聪明人”,却常常抱着一个理想主义者吹毛求疵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对待人生,其结果只能换来日日焦虑,反而错过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和快乐。
热门推荐
  • 婚姻:只爱不婚

    婚姻:只爱不婚

    --------------此文纯属个人观点------------------我不知道别人如何看待婚姻可是对于经历了一场不幸的我来说女人不一定需要婚姻,或者可以说既是没有婚姻样可以恋爱,而且没有婚姻单恋爱对两个人都好,有了婚姻就有了很多繁琐而令人不开心苦恼的事情,本文除了个人观点外不是纯属虚构,希望大家只是娱乐放松。也希望读友喜欢
  • 魔王生劫录

    魔王生劫录

    宿命陨落的劫难,三个转世的大魔王,毁灭还是守护,是走向尽头还是浴火重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复仇大计

    重生之复仇大计

    被害死的她重生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复仇到底该不该继续?继续还是选择原谅?复仇路程中的感情到底是孽缘还是良缘?她会怎样选择?敬请期待...
  • 娇妻难求

    娇妻难求

    女主与男主两个人约定治病,却被奶奶误解故意凑到了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洪荒之镇元征道

    洪荒之镇元征道

    郑天翔穿越洪荒,转世为镇元子。看镇元子如何逆天改命,找到自己的道。请您敬请期待。
  • 女帝重生之逢公子

    女帝重生之逢公子

    昔日声名显赫的女帝竟然死而复生,变成了皇族里最不成器的三公主?当堆积如山的奏折变成了满院子的风月花鸟,婉华公主说……爽!驸马不听话?休他!异国皇子要嫁她?娶他!松江苑的金牌郎君微微一笑,恰逢公子少年时,吾心甚悦之。
  • 炁灵法师

    炁灵法师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北京城内的锁龙巨井,就犹如另一个空间的大门,死死守住了龙族的秘密 遥远的西方,埋没着血族的文明。他们时刻的窥望着东方的土地。罗马的万神庙的上空中,传来了诸神的叹息!一枚魔戒的出现,引来众人的抢夺。所罗门王也从沉睡中苏醒。东方神秘的氏族,时刻都在守护着东方的大地 该出发了,开启者。你的历史还需要你来书写!
  • 元素通史

    元素通史

    见证奥利哈刚从一代元素小卒到元素君王、蛮荒之主的故事,最终决战,纵使元素大军遮天蔽日,各个种族也都是骁勇善战,但联军是否能够从那无尽的黑暗中找到一丝希望?在那无尽的深渊之外又是否有着新的世界在等待着他们。争霸流,见证元素生物的崛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