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4700000005

第5章 入唐百济使者情况考论

一、百济遣使入唐概况

百济从武德三年(620)第一次入唐朝贡到永徽三年(652)灭亡前最后一次遣使,32年间共有27批次。和高丽使者入唐情况类似,绝大多数入唐使者的姓名不见于史载。但通过对这些使者入唐情况的分析,能以新视角来了解唐朝、百济以及当时朝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

二、百济王室成员充任入唐使者的原因

列具姓名的入唐使者——王侄、王子、太子——都是百济王室成员。百济王室成员充任入唐使者,与半岛三国之间的关系走向密切相关。

朝鲜半岛上的百济、高丽、新罗三国,为了扩张各自的领土,很早就攻战不休。到了隋朝,在隋炀帝准备征讨高丽时,百济王积极响应,并派使者入隋请军期。然而当隋军真正攻打高丽的时候,百济却“严兵于境,声言助隋,实持两端”。不仅如此,百济还伺机派小规模兵力侵扰新罗。唐朝初年,百济对新罗的动武更加频繁。贞观元年(627)七月,百济王准备大举进攻新罗,收复被新罗侵占的领土。新罗王向唐告急,百济才作罢。在这种情况下,当年八月,百济王派出王侄扶余福信入唐朝贡。

百济向唐朝派出王室成员这样高级别的使者,表明对此次出使非常重视。其原因当和前月准备大举进攻新罗,后来得知新罗向唐朝告急而罢兵有关。百济意识到唐朝有可能对此事进行干预,故派出王侄为使者,为自己辩护。果然,唐太宗对百济和新罗进行了调解,敕书百济王:“王世为君长,抚有东蕃……忠款之至,职贡相寻,尚想嘉猷,甚以欣慰。朕祗承宠命,君临区宇,思弘正道,爱育黎元……新罗王金真平,朕之蕃臣,王之邻国。每闻遣师征讨不息,阻兵安忍,殊乖所望。朕已对王侄福信、高句丽、新罗使人具敕通和,咸许辑睦。王必须忘彼前怨,识朕本怀,共笃邻情,即停兵革。”

此时唐太宗刚登上宝位不久,宫廷内部的问题还没解决完,对于蕃国之间的矛盾纷争也就采取中立政策,务求息事宁人。使者扶余福信即使想要为本国申诉,恐怕也没有机会让唐太宗真正听进去并为其解决问题。

贞观十一年(637),扶余隆入唐朝贡。他以王室成员的身份前往。百济遣扶余隆入唐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百济与唐之间有大海相隔,两国没有明显的利益冲突,所以百济不像高丽那样顾忌重重。派王室成员入唐,不但不担心被唐朝扣留,反而能够让唐增加对其的信任和好感。二是扶余隆乃扶余义慈之嫡子,当时的百济王扶余璋之嫡孙。按其身份,将来必将接任百济国的王位。在年少之时派遣其出使大唐,可以增加其阅历,更使百济给唐朝留下忠诚的印象,从而拉近与唐朝的关系。

有资料认为,公元637年入唐的扶余隆为百济太子,误。因为此时扶余义慈还没有当百济王,他才是百济太子,扶余隆为太子之子。公元641年,百济王扶余璋去世之后,义慈接任宝位,三年后,也就是公元644年才册封扶余隆为太子。又据记载:公元660年,唐讨伐百济时,义慈王和太子孝逃到北方边境地区,这似乎表明当时的太子已不再是扶余隆。然而,是否扶余隆的太子位置被扶余孝取代了呢?对于换太子这样重大的事情,史书上却没有任何记载,这是不太可能出现的事情。另据《新唐书》载,唐军攻入百济时,“义慈挟太子隆走北鄙”,这些都表明当时的百济太子为扶余隆而不是扶余孝。而且据《新唐书·百济传》所载,当时的另一个王子为“小王孝演”,即扶余孝演,非扶余孝。《旧唐书·百济传》也记载,当时的“太子隆、小王孝演”被唐军俘获入唐。可见,《三国史记》把扶余孝记为太子是错误的。

公元644年,百济册封扶余隆为太子。贞观十九年(645)正月,百济太子扶余康信朝唐,则此扶余康信当即扶余隆。遣太子朝贡显示出百济对唐朝的重视,其背景应当还有以下原因:一是扶余隆在没有当太子之前,已经有作为朝贡使者的经历,对于朝贡事务比较熟悉,唐朝对他也不会陌生,而且这次是以百济太子的身份前往,更能引起大唐对百济以及扶余隆本人的好感。二是此时的唐朝正在准备大举征讨高丽,太宗皇帝即将御驾亲征,这对百济来说是个不小的震撼。唐征高丽的原因之一就是高丽侵凌新罗,而百济和高丽又常常联合攻打新罗,百济对唐朝的出兵不能不有所顾虑。但百济在与新罗战争频频的同时,善于及时向唐朝朝贡以表示恭敬,也就是说,百济这种外交策略在保护自己免受大唐制裁的同时,还能够尽量地侵略新罗,扩张地盘。这和隋炀帝征讨高丽时百济虽积极表态,但“严兵于境,声言助隋,实持两端”的做法实质上是相同的。一方面结好高丽,一方面又讨好唐朝,这是小国百济求生存并图发展的手段。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春正月,百济最后一次入唐朝贡。此后,百济一面与倭国通好,一面和高丽、靺鞨联合,占领新罗的大片领土,在政治上同唐朝的意志越来越远。同时百济王扶余义慈也荒淫无度,不纳忠言,终致唐朝和新罗毁灭性的打击。小国百济在数百年间审时度势,所以才能够在大国间的夹缝中保全并发展自己,当它一旦忽视了所面临的严峻现实,特别是与高丽联手欲灭掉新罗而开罪唐朝时,就完全背离了其一直秉承的持国方略,滑向了危险的边缘。而其统治者生活糜烂、政治腐败的现象,也与其先祖兢兢业业的持国态度相悖,不能不说与其灭亡也有必然联系。这或许就是“适者生存”规律在国家关系中得以体现的一个反面例子吧。

史载麟德二年(665)十月,唐高宗封禅泰山,刘仁轨率领新罗及百济、耽罗、倭四国酋长赴会。唐高宗对此情况极为满意。而此时百济早已灭亡,所以参加此次封禅的百济酋长应是以象征性的爵称参加的。原百济王扶余义慈被俘入长安后“数日而卒”,参加封禅的百济酋长应是前百济太子扶余隆。早在龙朔二年(662),以战俘身份入唐的扶余隆被授予熊津都督官职,遣回本国统辖遗民,原百济旧地成为唐的一个羁縻府。麟德二年(665)八月,唐朝派专使督令新罗和扶余隆举行盟誓,企图让这两家夙敌和睦相处。主盟者在盟誓之后返唐。凭着与新罗多年的交往经验,扶余隆坚信,没有唐朝军队镇管,新罗必不遵守誓约,定会想方设法置自己于死地。所以史书说扶余隆“惧新罗,寻归京师”。扶余隆跑回唐都长安,适逢唐高宗的封禅泰山大典,封禅结束后就借势留在唐朝,不再回国。此后百济旧地不再有原百济王室成员维持统治,新罗更加大肆侵夺百济旧地。事实最终证明扶余隆对新罗的判断是正确的,新罗后来果然吞并了百济旧地,并与唐朝发生了军事冲突,这不仅意味着唐朝安排的新罗、百济盟誓完全失败,也标志着唐朝对新罗的支持政策以此终止,同时表明唐朝没有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及时调整对新罗的政策,导致其陷于尴尬的境地。

同类推荐
  • 党员干部网络行为规范的底线与红线

    党员干部网络行为规范的底线与红线

    本书主要讲述了党员干部在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形态、舆情管理、日常交往、经济娱乐等方面的行为规范。本书的出版发行,可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网络思维,提升网络素养,规范网络行为,一方面切实维护党员干部个人的政治安全、职业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另一方面为网络强国建设和网络社会健康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 源远流长: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流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源远流长: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流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源远流长——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流关系研究》以经典文本解读为基础,从社会主义论、执政党学说和发展理论三个维度展开,对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流关系做出学理研究,指出二者之间有源有流、流自源出、源远流长的关系。开卷而知源流,本书对于读者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根植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的当代科学社会主义,析疑解惑,坚定“四个自信”,都有助益。
  • 中国城市群联市制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中国城市群联市制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本书探索了城市群发展新模式的理论基础,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创新性地提出联市制是当今中国城市群政治结构变革的方向和最佳方案选择,以及长株潭联市制的原则、结构特征、适应机制与运行环境。
  • 话说向阳湖

    话说向阳湖

    本书主要内容为:“久违了,咸宁!”——拜望“文坛祖母”谢冰心,“心清正与潭清同”——访“左联”元老楼适夷。
  • 被肢解的马克思(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被肢解的马克思(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某种学说创立者的形象的变换,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但像马克思这样引起广泛的、持久的、世界性的争论,聚讼纷纭,分歧如同冰炭,是少见的。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离马克思自己的时代越远,对马克思认识的分歧越大。《被肢解的马克思》以了解和恢复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为目标,廓清了马克思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曲解乃至误解。
热门推荐
  • 拳印

    拳印

    一个现代的普通人,意外地来到了这个新宇宙的时候,这个世界原本的一切便悄悄地开始了转变……一个巨大的拳印,让张铁牛走上了一条独特的修炼之路,并且越走越远……******************************(刚刚开了一本新书,以一个杀手为主角,名叫《杀道天下》,那本书的主角性格比这本书要强硬许多,应该算是比较冷酷与热血的吧。大家如果喜欢的话,去支持一下啊,谢谢啦!!!)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郎才女貌:红颜尚书傻公主

    郎才女貌:红颜尚书傻公主

    意外穿越,她成了一个不受宠的公主,身负累累血仇,一朝有女终长成,一笑倾城,谁的心迷失在梅林深处?仗剑高歌,谁许下了一生一世的诺言?舌战群臣,谁又错把红颜认武装?当身份被揭穿,生死仅在一线,又是谁不惜一切只为保她平安?
  • 绝世仙侠

    绝世仙侠

    魔界蠢蠢欲动,人间修士如云。平凡的少年一番连环的奇遇造就绝世神体!神兽赠法真龙相伴,求仙寻道之路如鱼得水。剑上飞仙行侠世间!他更是以一种旷世奇绝的方式问鼎仙法的最高境界!成为仙侠至尊……
  • 九万年的璇玑

    九万年的璇玑

    她,是九重天的公主,她拥有半魔半神的血统,天帝视于她生命还要重要,她受天界众人宠爱,但仍逃不过自己的命运,她,欣喜时万物为她倾倒开放簇簇花朵,狂怒时万花刁零,她是幸福的,拥有帝神于战神的爱,他,毅然是痛苦的,痛苦的是她感觉不到痛苦,不知情欲,错过、冷落、背叛、起起伏伏.....在上一代的悲剧中寥若,却又开出新的生机芙蕖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云深不知几许

    云深不知几许

    偶然读到万妃的事迹,独得圣心23载,后朝修前朝《明实录》时指责万妃部分有四项。在我看来件件都有质疑的地方,而如今愈演愈烈,观之电视剧电影人物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奸妃。一直想要写点什么,年纪愈大脑细胞活跃度下降,开头也憋不出来。第一次写东西,再加之孕后傻三年,大家多多担待。
  • 下堂欢:战神王爷太难缠

    下堂欢:战神王爷太难缠

    渡劫失败,仙宗大天尊一夕成了没钱没颜没人疼的小庶女,更被押上花轿给活死人冲喜。齐珞珞励志和贼老天对着干,医馆铺面两手抓,智斗主母白莲花,可是病怏怏的丈夫却摇身一变成了绝色皇子,让她心里的小鹿撞死了一茬又一茬!齐珞珞:侯爷请自重,我们只是契约夫妻!顾云霆:夫人,婚书货真价实,童叟无欺~齐珞珞:侯爷和离吧,我只想开个小店赚点小钱养个小官人!顾云霆:夫人,是为夫三千铺面不够多?还是为夫的金山不够花?还是为夫的身子你不满意?齐珞珞捶胸顿足:说好的嗜血煞星、冰山谪仙呢?原来你是这样的战神大人!货不对板,跪求退换啊!顾云霆眯眯眼:夫人,祸物出门,概不退换~再给为夫一个机会,今夜一定不负战神之名!
  • James Mill

    James Mi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骨头收藏家(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骨头收藏家(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讲述了一个颇具悲剧色彩和荒诞意味的青春成长故事:农村孩子姚成陷入了匿名死亡恐吓时,母亲却离奇地死于家中大火,只留下一堆火后残骨,父亲又神秘地被人杀死;失怙的姚成进城工作时不慎切断手指,衣食无着只能将母亲的残骨卖给一个自称是骨头收藏家的人,谁知这又是一个谋杀的魔窟……作品风格冷峻,营造出震撼人心的阴郁气氛。正如作者所言:“作品中有我真实经历的影子,故事本身也不完全是杜撰,现实往往比故事更残酷。”讲述成长和青春有很多种方式,但作者偏偏选了这样惊悚和灰暗的手法。生活的真谛,更多的时候是在发霉的骨头里透着阳光。作者就是一个在绝望里只想活下去,并以此为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