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3700000050

第50章 “坤伶老生”

1925 年8月,这天京城显贵大寿,京城中名流显要一时云集一处,这是京城第一舞台盛大的义演。京城历来是各派荟萃之地,这样大的场面,也正好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戏曲名家汇聚一堂之时。京城票友都懂,越是名家,戏份越重,越是靠后,最后的一场也就是压轴戏。而这一天最后的四场戏依次是:马连良和荀慧生的戏位居倒数第四,孟小冬与裘桂仙的《上天台》则列倒数第三,余叔岩和尚小云的《打渔杀家》的倒数第二,最后的就是梅兰芳与杨小楼的《霸王别姬》。

梅兰芳、余叔岩、马连良都是闻名全国的名角,孟小冬是谁?她就是后来居上的坤伶老生,此时,她戏艺尚不及这三位,但在京城却已经是无人不知,何以如此呢?

孟小冬,名若兰,字令辉,艺名小冬。她祖籍山东济南,1907年12月9日出生在上海一个京剧世家。祖父孟七早就是名满大江南北的红净名角,出身徽班,擅演文武老生兼武净,有不少“绝活”,曾经在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办的“同春社”科班教戏。

孟小冬之父孟鸿群也是京剧演员,唱的是二、三路老生,但戏路很宽。孟小冬叔伯父、姑父等也都是京剧名家。孟小冬5岁学艺,1914年,只有6岁的孟小冬,便开始搭班去无锡演出了,8岁那年,她正式学习孙(菊仙)派老生,先后向姑父仇月祥、谭鑫培等人学习。孟小冬从小聪慧过人,颇具天赋,很快就能上台表演,12岁即在无锡首次正式挂牌公演,14岁随仇月祥等在上海乾坤大剧场演出,经常唱《太君辞朝》、《钓金龟》等戏,这时她常演老旦。后来上海共舞台以男女合演为号召,排演连台本戏《宏碧缘》,孟小冬被邀参加,应文武老生,当时,她的名声就已经跻身上海共舞台十大名角之内。之后到浙江、济南、汉口、福建以及菲律宾等地演出,当时已经同粉菊花、露兰春、姚玉兰等人同台演出。当时的评论界就赞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

孟小冬童声高亢,当时的戏路就以高嗓老生为主,剧目很多,但有些杂乱,经常上演的有《曹操逼宫》、《辕门斩子》、《七星灯》、《哭秦廷》、《闯幽州》等。在上海期间,主要是在上海大世界演出。14岁时已经开始在“百代”、“丽歌”和“长城”等公司灌制唱片。

辛亥革命前,京剧是男女有别的,京剧科班根本就不收女弟子,辛亥革命后,北京才有了崇德社、维德社等坤班,女演员也可以演唱京剧了,但她们这时还不能上大戏台,只能在小台子上唱唱,就连孟小冬最初也只能在游乐场演出。

1923年孟小冬随师到了北京后,最初也并没受到重视,因为当时在京城许多名角都很排斥女伶,不愿与坤角同台演出,因此当时在京城颇有名声的女演员如金少梅、琴雪芳、碧云霞等人,也都是只能在“城南游艺园”这样的地方演出。孟小冬来到北京后,首次出台于1925年6月5日,搭永盛社坤班在前门外大栅栏街三庆园夜戏,与赵碧云合演《探母回令》(四郎探母),没想到一炮而红。因为她毫无脂粉气,台风也颇有老生风范,且更有一股潇洒之气,当时唱谭派戏归路,嗓音宽厚且有韵,没有一点女声,就凭这些很快就折服了台上台下的京城戏迷们,因而一夜成名。袁世凯的女婿、剧评人薛观澜曾将孟小冬的姿色与清末民初的雪艳琴、陆素娟、露兰春等十位以美貌著称的坤伶相比,结论是“无一能及孟小冬”。当年撰写剧评的“燕京散人”也曾对孟腔有过细致的描摹:“孟小冬生得一副好嗓子,最难得的是没有雌音,这在千千万万人里是难得一见的,在女须生地界,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可说是前无古人。”

孟小冬的骤然崛起给京城带来了一股清新亮丽之风,尤其她俊美而又颇有型塑的容貌也迷倒了万千票友,在京津两地惹起一股“冬”潮,沙大风主持的天津大风报尤多赞美之词,竟称之为“冬皇”。

孟小冬唱红京城后,演出邀约纷至沓来,这时她也忙得不亦乐乎,到处演出,然后录制唱片,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此刻,由于演出邀约不断,收入也渐丰,她就想着将父母接入京城,当时在离沪北上的时候,孟鸿群就对孟小冬说,如你能在北京站稳脚跟,我们也就可以入京了。进京对孟家来说,不仅仅是一次举家迁徙,而是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北京是京剧重地,凡是京剧泰斗如不能在北京立足,那也就称不上泰斗。尽管此时的孟鸿群由于健康原因已经很少登台,但对孟小冬却寄予厚望。孟小冬不负父母之望,来京后很快就打开局面,并且积攒了一笔钱,在北京东城东堂子胡同购买了一处住宅,然后就电告父母北上。孟鸿群、张云鹤夫妇于是将上海的家宅变卖之后,带着孟小冬的其他弟妹一起乘火车来到北京。

孟小冬购买的这个宅子并不大,孟家一家人和用人等住在一起显得很拥挤,于是不久孟小冬又迁居到东四三条内的一个大四合院。

孟小冬虽然此时已经红遍京城,但她自知功夫还很浅薄,还远远不能马连良、梅兰芳、余叔岩等人相提并论,因而,她一边演出一边四处拜师学艺。孟小冬在京城还有一个舅舅,叫张桂芬,他是汪派老生,艺名“小桂芬”,他虽然不能和余叔岩、谭富英、言菊朋等人齐名,但也算是一个名角。孟小冬拜师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京城梨园界有一个行规,那就是必须入行会,注册、登记、被确认符合京剧演员身份之后才能作为正式京剧演员演出,这所谓的行会就是当时的“正乐育化会”。这个“正乐育化会”成立于1912年,由京剧演员余玉琴、田际云发起成立,公开而言,这是个通过自己团体向同行传播新思想、灌输革命新知识的组织,但实际上,它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行业垄断组织,与其宗旨毫不相干。这个行会虽然只是个行业内的协会,没有官方地位,但却有十分重要的权威性,如果一个京剧演员没有取得这个行会的批准,就会寸步难行。而且,这个行会还有一个颇为霸道的规定,那就是外地演员如果想在京城演出,无论其是否科班出身,是否拜过师,必须首先要在京城另外拜师,以便确认师承,在上海已经是名角的孟小冬来此后也不得不屈从于这一蛮横之规。当时,在京城拜师,如果是旦角,大多拜吴彩霞、诸如香等人,如果是老生,就要拜陈秀华、鲍吉祥、张春彦等人,孟小冬于是就拜陈秀华为师。

由于这种拜师不过是为了取得一个“资格”,因而多数也都变成了变相送贿,师傅也是变相索贿,多数人把礼金一送也就算完事,但孟小冬不同,她送了礼金,而且认认真真地学,这博得了陈秀华的器重。此时,孟小冬也确定了自己的方向,那就是余派。

1925年8月,也就是在前门外大栅栏街三庆园夜戏之后仅仅一个多月,孟小冬就受邀参加了京城第一舞台盛大的义演。

这一天,孟小冬和裘桂仙唱完后来到后台卸妆,忽然听见有人说道:“梅老板来了!”,然后就见舞台提调急忙迎上去,躬身招呼。此时,压轴戏刚上,梅兰芳来的正是时候。孟小冬久闻梅兰芳大名,只是还从未谋面,不禁转头细看,只见梅兰芳一身笔挺深色西装,面目清秀,眉眼儒雅,举止飘逸,真可谓英俊潇洒,这是孟小冬第一次见到梅兰芳。

第二年,即1926年,当时正值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王克敏的五十大寿,城内数得着的大人物几乎全都赶来为其祝寿。祝寿免不了唱戏,于是来了一次堂会。在众多来宾中,不乏名伶俊秀——孟小冬和梅兰芳就在被邀请之列。席间,有人提议梅、孟合演一出压轴戏:“一个是须生之皇,一个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场,珠联璧合。”梅兰芳、孟小冬均同意合演,于是合演了《游龙戏凤》。其实,当时这出戏梅兰芳和余叔岩多次合作过,他自然胸有成竹,而孟小冬此前虽然学过,但却较为生疏,但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孟小冬心气高傲,不肯输给梅兰芳,加之多年跑码头,经验丰富,因而也毫不畏惧,结果,二人的演出博得了一个满堂彩。

这一年,孟小冬19岁。

孟小冬初到北国,频繁演出于京、津两地,参加永庆社、庆麟社、崇雅社等坤班演出。她正值豆蔻年华,明慧照人,台风演技竟能与当时的著名男角老生相颉颃,一时成为风靡九城的红角。这一次与梅兰芳同台演出,一时立即引起京城瞩目,因为他们一个是伶界大王,一个是坤伶须生泰斗,一个如日中天,一个光艳烁人,可谓旗鼓相当。甚至这两人在一段时间竟然形成了打对台的局势,就连双方的营业额都不相上下。

同类推荐
  • 武则天:无字碑上写传奇

    武则天:无字碑上写传奇

    武则天出身官宦之家,自幼美丽聪慧,是父母的掌上明珠。14岁那年,她被选进宫中,封为才人,服侍唐太宗李世民。太宗虽然对她印象不错,却并不宠爱她,特别是天象异常后,武则天彻底失去了被宠爱的机会。后来,武则天在太宗的病榻之侧结识了太子李治,并与李治产生了感情。太宗去世后,花样年华的武则天被迫出家,削发为尼。但是她不甘心就此终老一生,时刻等待着机会的来临。
  •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纳训一生的爱国热情、理想与追求,以及曲折的人生经历、鲜为人知的遭际命运、不寻常的痛苦和欢乐,作了较全面、客观的描述,并对其文学翻译活动和各译本特色,及其在民族教育与中阿文翻译方面所做的贡献作了介绍。纳训,是我国现代译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
  • 追念蕲王

    追念蕲王

    《追念蕲王》旨在帮助读者重新认知蕲王一生之可歌亦可泣,尽快让绥德汉韩世忠走下神坛,回归民间!因为,时至今日,酷爱故乡热土,矢志忠心报国、心怀大爱至善、恪守平民本份的绥德汉韩世忠的精神,不单三十数万余绥德父老需要,十数亿国人亦依然需要!
  • 东汉那些事儿1

    东汉那些事儿1

    本书叙述了放牛娃刘秀到皇帝刘秀这一传奇转折的全貌,带你走进一个混乱、杀戮、血性但充满希望的历史现场。西汉末年,王莽专政,民不聊生……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永乐大帝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缔造了一个“永乐盛世”。人必有是非功过,他凶杀成性、冷酷无情,成为历史上颇有争议的皇帝。本书以精练的语言为读者朋友逐层揭开了永乐大帝神秘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孤胆少女向前冲

    孤胆少女向前冲

    她在十四岁这年被赶出家门,在外独自漂泊。性格大变,她却还是她。那就换个地方重新开始吧。我们来日方长。无限底牌,学力值全国第一,竞赛完弹钢琴的大佬,神秘工作室,游戏制作管理员。我是沈别致,一个穷到只能不停开发新技能来养活自己的可怜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上掉下只小狐狸

    天上掉下只小狐狸

    有的时候,事实往往就谎言而已;有的时候,你不得不去相信谎言。因为谎言,她与她由亲人变成敌人;因为谎言,她与他由朋友变成敌人;因为谎言,她与他却得知事实,暗地哭泣。这是他们的错吗?不,不是的。这是谎言的错吗?不,不是的。这是事实的错吗?不,不是的。那这到底是谁的错?
  • 大明擎天柱

    大明擎天柱

    再世为人,刘焕已是堂堂大明朝的信王爷了。“怎么办,居然是信王,将来可就是亡国的崇祯啊!”可崇祯又如何,刘焕绝不要做那亡国冤魂!紫禁深宫,秦淮河畔,处处留香,美人依旧!乾坤惊变,翻手是云、覆手为雨!且看一个崭新的大明时代......
  • 带灵宠乱异世:驭兽狂颜

    带灵宠乱异世:驭兽狂颜

    洛非,佣兵之王,冷血薄情,我行我素。而后追杀组织,同归于尽。一朝穿越,沦为南派国丞相府中的最不受宠的废物小姐,被毒哑了嗓子,身子柔弱,受人欺凌至死。再度醒来,眼底是冷冽的光,咄咄逼人。“今日,我所受的苦,明日,必将千倍万倍的还之!”被家族丢弃园林,自生自灭,却是驭兽成长,武力超群。传说,她是让东越国君主和西落太子神牵梦绕的女人。传说,她是第一杀手团“鬼命大军”的首领。传说,她是南派国地下赌场的第一丑女“金掌柜”。传说……
  • 异能种田奔小康

    异能种田奔小康

    穿越成没爹没娘的孩子,孩子多口粮又少,亲戚不管事只凭嘴上说,弟弟又太小,只能靠自己,幸亏咱有异能,种田种花一手抓,谁说穿越一定要穿成公主王妃,就算成为一个小小的农民,咱也能称霸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岁月忽已墓

    岁月忽已墓

    我曾无数次对着世界大声呐喊:我是谁?我为何而生?寂静无澜的世界并没有回答!然而内心深处的那个声音却字字刺痛着我:“你是个怪物!”貌似曾经我也是那个豪门家族的一员,浮生若梦,能成如今这样,仿佛一切都是注定好了一般!在生命最后的那一刻,我看见上头顶那束发着刺眼光亮的白灯,就像出生时第一次看见这世界一般,是起点、也是终点。
  • 专家解答怀孕百科

    专家解答怀孕百科

    本书分为孕前、孕期、分娩、产后共4个部分,以问答方式,对女性整个怀孕周期需要了解的知识、进行的检查、需要做的准备与营养等年轻夫妻最关心的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我欲满天下纵横

    我欲满天下纵横

    “天下就在你眼前,你触手可得,随时可取!”“我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我只想争取属于自己的平静,做的这一切不是我的本意。”
  • 乱世小子

    乱世小子

    “大哥,乞丐也是有尊严的,不给钱就不给钱,请你不要骂人好吗?”“还不错!”——“那是当然,本帅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我和这龙椅,你选哪一个?”——“龙椅,是我给你的嫁妆。”“你知道兄弟跟女人的区别在哪吗?”——“不知。”——“此刻你离我而去,再相见,你我依旧是兄弟,但现在你不去追她,再相见,她就不再是你女人了。”“我曾陪你归隐山林,如今亲手为你披上战甲,日后也将随你君临天下,无需多言,我知你心意,去吧,取他们项上人头回来见我。”——“若我战死沙场,则何如?”——“若你一去不回,我亲挽长弓,替你逐鹿中原,平定八方,把西凉那个小婊砸倒挂在帝都城楼上。”——“哈哈哈...
  • 野性妹妹vs恶魔哥哥

    野性妹妹vs恶魔哥哥

    一场长辈们的婚姻把他们绑在了一起,从此他们成为了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一家人”。随着长时间的相处,两人萌生了情愫,可是家人和外界的阻拦又使他们的前路布满荆棘,他们能否冲破所有的磨难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