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13900000010

第10章 极地神话—美丽南北极(4)

在 20世纪初,英国的南极探险事业基本上是一项私人冒险行动。1906年,沙克尔顿因参加议员竞选失败而决定领导一次私人南极探险活动,最终目标是到达南极点。他利用筹集的 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 18万元),购买了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木质纵帆船“好猎手”号,并进行了改装。1907年 8月,爱德华国王及王后在考斯检阅了即将起航的探险船,国王委任沙克尔顿为皇家维多利亚级指挥官,王后亲手把一面锦旗交给沙克尔顿,要他把它插在南极点上。

1907年 12月初,“好猎手”号驶离英格兰,于 1908年 1月 17日进入罗斯海,2月 4日到达棚屋角北面40千米的罗伊兹角,在此卸货建基地。在冬天来临之前,沙克尔顿派登顶(南极点)队和支援队攀登埃里伯斯火山,测得火山海拔高度为 4080米,火山口深 275米,还搜集到浮石、硫黄和长石晶体标本。

时光飞逝,沙克尔顿开始挺进南极点的行动。登顶队由他自己和亚当斯、马歇尔、威尔德组成,支援队由阿米塔奇等 5人组成。

1908年 10月 29日,沙克尔顿率队出发,沿东经 16°80′线南下,避开多冰缝的危险区。他知道,罗斯海与威德尔中间隔着宽阔的冰川和冰架,有可能存在一条把南极洲分为两部分的充满冰的通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由此到达南极点就相当容易了。11月9日至 12月2日,沙克尔顿试图找到这条通道,但结果证实从罗斯海到南极点的通道是根本不存在的。之后,他们不得不改道攀登希望山,看到前面有一巨大的冰川,沙克尔顿把它命名为比德莫尔冰川。这时,食物已经紧张,而离南极点的路程仍很远,沙克尔顿只得把一周的定量省作 10天用。1909年 1月 4日,他们处在 3353米的高度,沙克尔顿估计,再加一把劲就有可能到达南极点。1月 9日,沙克尔顿到达南纬88° 23′,距南极点只有 178千米的地方,胜利在望。但猛烈的暴风雪刮得他们晕头转向,加上饥饿、寒冷和高原反应,个个精疲力竭。沙克尔顿感到,即使他们硬撑到底,回程也可能因食物匮乏和体力不支会中途殒命。于是,沙克尔顿在此地插上王后给他们的锦旗,并埋下一个铜制装有文字记载的容器,怀着欣慰和无可奈何的心情,踏上了回归基地的路程。途中依然是风雪交加,队员全部严重冻伤,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终于在9天后回到出发基地,再乘“好猎手”号船安全回国。

沙克尔顿虽然没有如愿以偿地到南极考察的国际合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在似乎已经成为南极考察的一种优良传统和习惯,环境条件的险恶,后勤保证条件的艰巨,增加了合作的必要性。各国的考察站难免遇到“天有不测风云”的意外,甚至缺一个螺丝钉,就会耽误大事。这样,各探险家在达南极点,但找到了一条通往南极点的行进路线,创造了南进的世界纪录(南纬 88°23′)。这一探险史上的显赫成就,使他蜚声一时,誉满全欧,成为英格兰的民族英雄,欧洲不少国家都争着册封他为爵士。

考察站之间的来往、帮助、支持和合作,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实际上。各考察站之间的这种友好往来,已成为考察队员的一种习惯。

英国和阿根廷,为了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它们之间经常闹纠纷,甚至发生武装冲突,但在南极,两国考察站之间的关系却不受影响,仍然友好往来。站上的考察队员用形象的语言说:“在那里,他们在互相发射枪弹和炮弹,而在这里,我们却在交换牛肉和鸡蛋。”有的考察队员还说:“在南极洲,走到哪里都有饭吃,有酒喝,都会受到友好接待,南极洲简直进入共产主义了。”在南极洲,友好往来和国际合作的气氛确实很浓。在科学研究领域,更是如此。

虽然,从事南极研究的国家愈来愈多,并在南极洲建起了近 50个常年科学考察站,但南极大陆幅员辽阔,单靠一个国家独立进行考察,显然困难很多,局限性很大。南极大陆周围的南大洋,不但面积浩瀚,而且冰山林立,浮冰成群,波浪滔天……这些都给海洋调查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

南极气象研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很好的国际合作研究的历史。南极地区气象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充满和渗透着国际合作的内容。

第一阶段,是国际地球物理年以前,以描述南极的基本气候为特征。在此期间,第一批南极气象站在南极半岛和亚南极的岛屿上建立起来,各气象站之间,开始交换观测资料。挪威、英国和瑞典 3个国家对毛德海姆地区的气候观测,是最早的一次国际合作。

第二阶段,从国际地球物理年到20世纪 70年代,主要研究内容是南极地区天气系统和物理气象学。在罗斯岛的美国站上,建起了第一个国际南极气象中心。

第三阶段,从 20世纪 70年代末至今。南极的气象观测网和资料传输中心迅速建立起来。各国南极站的气象台站都纳入了统一的资料传输网络,互相交换观测资料。不久前,又应用了地球通讯卫星。这样,国际合作的南极气象资料通讯网,就更加完善了。这一通讯网已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并且显示了它的强大生命力。

南极冰川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由来已久,成效卓越。20世纪 60年代,人们成功地运用了无线电回波技术,研制出测冰雷达,从此,彻底改变了探测冰层厚度的传统方法。技术的革新,促进了较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多数成员国,都参加了这项国际合作。南极冰川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正向着更广阔、更深入的领域进军。

南极高空大气物理学研究,是一项最具有南极特色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研究领域。南半球的地磁极,即南磁极,距南极点的距离与北极的不同,约为北磁极距北极点的 2倍。南极地区某一地理纬度上的地磁强度,在不同经度上,相差很大。许多南极考察站位于沿岸差不多的纬度上,但经度相差很远。考察站的这种布局,恰好为国际合作研究南极的磁场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每一个考察站,就是一个观测网点,将每个站的观测结果汇总起来,就可以知道南极地区不同经度上磁场的变化,几年来,这一合作很有成效。

西经0°~ 90°之间,是研究电离层的天然实验室。各国科学家充分利用这一科学圣地,积极进行国际合作。观测和记录电离层的许多宝贵资料。这些资料不仅是南极特有的,也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提出的今后高空大气物理研究的国际合作计划,非常振奋人心。其中包括:建立自动地球物理观测站;利用多部雷达合作方式,共同探测一个广大地区;利用极轨卫星和发射火箭,进行观测与实验等。这些国际合作,将会带来具有全球意义的重要成果。

1977~ 1986年间,实施了一项国际合作考察南大洋的计划,称为国际南极海洋生物系统及其贮量调查计划。这一计划,是由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和联合国的海洋资源咨询委员会和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等几个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和组织的,为期 10年,有 10多个国家的 17艘船参加了调查。大规模的海上实验有两次,每次的调查的内容各有侧重。这是当今南极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成效最大的一项国际合作的海洋调查。这一合作计划,是以南极磷虾为中心的南大洋生态系统调查。调查面积为南大洋总面积的1/8,约 940万平方千米。最后,对南大洋生物资源做出评价,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南大洋生物资源的措施,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项合作调查,为今后开展南大洋生物资源调查奠定了基础,也提供了新的线索。毫无疑问,这项国际合作计划,在南极考察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人类对北极的探险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 325年,据记载,是一位希腊的名叫皮西亚斯的商人、航海学家为了寻找锡和琥珀的原产地而驾船北上。根据历史推测他在到达了现在的不列颠群岛(记载中称为“普乐塔尼群岛”)后,继续北上,来到了传说中的图勒大地。完成了这次航行花费了他大约 6年的时间,他的最北航行到达了冰岛或者挪威中部,极有可能已经进入了北极圈。公元前 325年,皮西亚斯回到了马塞利亚(今法国马赛)。在他的关于这次航行的记载中这样描写:图勒旁边的地方“由既不是水也不是空气的物质组成,或者说是前两者的混合”,“陆地和水都悬浮着,既不能踏足也不能航行”,“太阳落下两三个小时后又会升起来”。根据这样的描写现今的研究者认为,皮西亚斯应该已经到达很接近北极极圈的地方了。

在希腊人之后,北欧人也开始了对更北的地方地探索。爱尔兰的僧侣们可能在公元 800年之前就已经来到了冰岛。公元 860年之后,古代挪威人也开始踏足冰岛。

据说格陵兰岛的发现与一个被驱逐出境的杀人犯有关。在公元 982年左右,埃里克因为在当时已属挪威管辖的冰岛连续两次杀人,之后他被驱逐出境。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只好把一家老小和所有的东西都装进一个无篷船里,怀着一线希望,硬着头皮往西方划去。在经过了一段相当艰苦的航行之后,他终于看到了一片陆地。当时的气候正处于全球温暖期的最佳气候阶段(欧洲人称做“中世纪暖期”),当时的格陵兰岛那样的高纬度地区可能也是相当适于生命的环境。埃里克在那里住了 3年,他觉得那里是一块很好的土地,还决定回冰岛去招募移民。为了使这个地方听起来更加具有吸引力,他给这个地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格陵兰,意思是绿色的大地。当然,当时格陵兰岛南部沿海地区的夏季很可能真的是一片苍翠的绿色。果然,在他的吸引下一批又一批的移民携带着他们的家财和牲畜渡海而来。

此后,格陵兰岛发展得红红火火,生机盎然,在其鼎盛时期,岛上的居民点有 280多个,人口达数千人,建有教堂 17个,不仅与欧洲建起了通商关系,罗马教皇甚至还派人来征收教区税。

然而,仅仅在 500年之后,即公元 1500年前后,随着世界气候的又一次波动(进入小冰期),那里的天气逐渐变得寒冷起来,这个曾经繁盛一时的世外桃源,渐渐进入沉寂状态。这一时期的北极人类活动,可以称为自发的地域发现时期。

北冰洋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的发现和欧洲各国对东方的财富向往有很大关系。在 16世纪之后,马可·波罗的游记被很多人知道,而新大陆的发现让欧洲各国对神秘富裕的东方燃起了极大的兴趣。但是在当时,南方的海上航线还被西班牙和葡萄牙牢牢掌握在手中,来往航行的船只都要被征以重税。在利益驱动下,西方人开始寻找通向中国的最短航线,英国与荷兰都希望能够开通一条经过西伯利亚海岸到达远东的航线(东北航线),葡萄牙等则是开辟了西北航线。因为他们相信只要从挪威海北上,然后从此地向东或者向西沿着海岸一直航行,就一定能够到达东方的中国。

1500年,葡萄牙人考特雷尔兄弟沿欧洲西海岸往北一直航行到了纽芬兰岛。第二年,他们继续往北,希望寻找到那条通往中国之路,但却一去不复返,成了为“西北航线”而捐躯的第一批探索者。

1553年,英国派出三艘船前往探索东北通道,但只有一艘船到达莫斯科,受到沙皇的盛情款待。之后的30年里,另两次尝试均失败,此后英国放弃了打通东北航线的希望。不过与此同时,英国商人马丁·弗洛贝舍开始了西北航线的尝试,并在格陵兰发现了所谓的金矿(后来证明是黄铁矿)。数年之后,英国航海家约翰 ·戴维斯继续尝试与格陵兰的因纽特人接触交流,他的最北端到达了北纬 72°的地方。

西北水道荷兰的北极探索主要集中在东北航线。1594~ 1596年期间,威廉·巴伦支先后三次率船队出航。1596年,他不仅发现了斯匹次卑尔根岛,而且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到达了北纬 79°49′的地方,而且成了第一批在北极越冬的欧洲人。1597年 6月 20日,年仅 37岁的巴伦支由于饥寒劳顿而病死在一块漂浮的冰块上。

1610年,受雇于商业探险公司的英国人哈德逊驾驶着他的航船“发现”号向西北航道进行探索,他们到达了后来以哈德逊的名字命名的海湾。不幸的是,22名探险队员中有 9人在这次航行中被冻死,5人被因纽特人所杀,1人病死,最后只有 7人活着回到了英格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酒馆老板成为领主的日子

    酒馆老板成为领主的日子

    我,酒馆老板,总能拿出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黑科技!后来我成为了大领主!是的,我有一个秘密,关于我那些“黑科技”……
  • 山之界海之域

    山之界海之域

    主人公出现在世界最底层,历经艰辛,凭着异常坚韧的信念和惨痛离奇的身世,不断修炼本领,最后经历非常人的磨难,获得能力和本领,得以最后站在世界顶端鸟瞰芸芸众生。
  • 医女狂妃:世子大人心尖宝

    医女狂妃:世子大人心尖宝

    世代书香,千金嫡女,家族却皆称她安星月痴傻,疯魔,犹如灾星。她被爹娘所厌弃,祖辈。不喜,堂姐算计,未婚夫背叛,死于中秋佳节,阖家团结之时。重生于兵荒马乱间,被天降的冷面少年宁西华所救。“星月,这世人,无人能救你,只有你自己,但我可以帮你。”她不再将希望寄托于家族,却将秘密一点点的揭开。家族的腌臜,长辈的恩怨凭什么要让她一力承担?软禁祖母,通缉堂姐和渣男,将整个家族握在手中。一朝灭门惨案,家族尽毁。她握着仅有的线索前往京城,得知伴她左右,护她周全的少年已要另娶。“西华君,既然你无情,休怪我无义,今日你囚我入府,我必会断了你的路。”“星月啊,分明是你拐了我,难道不该我找你算账?”
  • 万界最强从符咒开始

    万界最强从符咒开始

    新人新书,写着练手,内容很毒,更新时间不确定,不喜勿喷。(求推荐票!!!!!!!!!!!!)
  • 心花如莲:一世离殇

    心花如莲:一世离殇

    废弃的古城,谜样的离歌。神秘少女的身上似乎隐藏着天使一族被摧毁的黑幕!偌大的圣地古城,被选中的伙伴们,少女的悲歌,以及末日城城门上,天使一族的最后求救!所有这些诡异事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即将在末日城上演的,究竟会是一场怎样的悲剧!少女的身世,天使一族背后的谜团,即将在末日城里拉开大幕!
  • 这个女孩微甜哦

    这个女孩微甜哦

    这是个土掉渣的玛丽苏文。不喜勿喷
  • 邪魅冥王,倾世召唤师

    邪魅冥王,倾世召唤师

    现代杀手穿越古代,怎料此身是被欺负的对头,还被‘尊’称为废物,哼!!废物是吧!我就让你们看看废物是如何把你们给踩在脚下的,成为一代天骄的!!!
  • 不计次死亡

    不计次死亡

    不计次死亡,即是不计次数的死亡,无规律更新,绝对是个坑,最好别看……欢迎加入不计次死亡,共同书写一个世界,群号码:543249214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殊人殊命

    殊人殊命

    这是奇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有你,做不到的。他们历经困苦,才赢得自己那无上的光芒!即那彼岸的血女之事后是千年的风云变化他们能否经受得起?谁也不知,最后的结局,是由他们自己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