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56200000031

第31章 聪明的老人 (1)

但是不要等待死亡,它首先应该发生在生命里,所有你希望发生在死亡里的,你都应该让它们发生在生命里,因为生命是死亡的准备。死亡从来不反对生命,它只是生命的完成。所有在生命里的都在死亡里达到顶峰。

聪明的老人

译文:

古代的智者有微妙的智慧和理解的深度,他们高深莫测,所以无法被理解。因为他们无法被理解,所以只能对他们勉强加以描述:小心翼翼地,好像在横渡冬天的河流;犹豫不决地,好像一个人在害怕四周的危险;严肃庄重,好像一个人在作客;自我抹煞,好像冰开始融解;真实地,好像一块未经加工的木材;自由地混合,好像浑浊的水;思想开放,好像一个山谷。谁能在浑浊的世界里找到安详?静静地躺着,它就清澈了。谁能长久地保持镇静?借着运动,它又回归生命。怀抱这种道的人会防止变得太满。因为他会防止变得太满,所以他超越损耗和更新。

《道德经》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若朴,混若浊,旷若谷。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蔽复成。

苏格拉底快要死了。

有一个门徒问:“您为什么不怕死呢?”

死是肯定的,再过几分钟,他就要死了。杀他的毒药已经准备好了,但是苏格拉底说:“我怎么能害怕未知的东西呢?我要看一看。只有当我死了,我才能看得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将完全死掉,不留下我的痕迹。所以也没有人留下来知道这件事情,没有人为它受苫。所以不存在我要为它担心的问题——如果第一种可能会发生的话。第二种可能是:我或许会继续存在,只有身体死了,但是灵魂将保留下来。这样我看也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如果我将继续存在,那么死也没有关系。只有这两种可能。至于将要发生什么,我什么也说不出。我不知道,我还不知道。”

苏格拉底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而不是一个有知识的人。有知识的人会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有知识的人都有确定的答案,绝对的确定——那是他们愚蠢的一部分。实际上,只有愚蠢的头脑才能确定。生命是一个如此广阔的奥秘,它是不可测的、不可知的;如果你有智慧,你就无法确定。

智慧是小心翼翼的,智慧总是犹豫,智慧从来不确定。所以智慧从来不能被理论所禁闭。所有的理论都少于生命,所有的理论都是狭窄的,生命无法进入它们——生命是如此广阔,如此惊人地广阔和无限。有智慧的人只知道一件事情:他不知道。有知识的人知道很多很多事情,而且知道他知道——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一个有知识的人的愚蠢。他不断积累自己没有经验过的事实:理论、文字、哲学——他自己的本质所没有碰触过它们。他不断地把它们积累在他的记忆里。他变成一座巨大的知识库,他变成一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但那是死的东西。

他的记忆越是装满知识,他就越少生活在他的本性。他越来越多地进入头脑,变成一个部分、一个片段,他就越来越少地加入广大的本性、宇宙和存在。他在某一方面变成了非存在性的。他不再是这个存在的一部分,他不再是活的、发光的、震颤的。他是一个冻结的现象,他不再随着生命流动。他像一座冰山,他在什么地方冻结了、卡住了——在头脑里面。

当意识变成知识的时候,它就冻结了;当意识变成智慧的时候,它就变成一种流动。一个有智慧的人生活,全然地生活,但是他只知道一件事情——他不知道。问一个有智慧的人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向一个有知识的人学习是非常容易的。他可以把所有他的运输工具、他所搜集的一切都是通过头脑、通过语言搜集的,它可以很容易地被传达。有知识的人会变成一个老师。他可以教你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他可以教得很美。或许那就是为什么他不像一个知道的人那样犹豫。因为当一个人知道的时候,他也知道生命的对立一极。当一个人真的理解和知道的时候,他也知道每一样东西都和它的对立面连在一起,每一样东西都在会合并溶入它的对立面。没有什么是可以明确说出的,因为你一旦把事情说得很明确,你就已经停止它的流动了,你使它成为一个冻结的事实了。它不再是河流的一部分,它变成了一座冰山。现在你可以把它堆放在头脑的仓库里。

有智慧的人不是一个老师——他可以成为一个师父,但不是一个老师。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呢?老师准备好要去教别人——师父从来不准备好要去教别人。老师是侵略的、积极的——师父是非侵略的、不积极的。老师会跟随你,强迫你,好让你能够把他的知识背在你的肩上。师父将等待,你必须从他那里抢夺,你要分享他。他不会跟随你,他也不会强迫你。他甚至不会敲你的门——他只是等待。你可以分享他的存在。你可以进入他内在的空,进入他存在的内在的宫殿,进入他的内在的王国,但是这取决于你。你必须去做所有这些工作。师父只是一个“在”。如果你被吸引了,你就会掉进那个“在”。

老师会大喊大叫,老师会想方设法,尽一切努力使你明白。师父只是在那里——当然,他是敞开的,不是封闭的,他对你是完全敞开的,但是他甚至连一个手势也不打,因为那个手势可能是侵略的,那个手势可能会迫使你进来,而你并没有自己的愿望。那就不好了,这样你就已经被放在一条错误的路上。

师父是一个宁静的“在”。你可以向他学习,但是他不会教你。跟老师在一起,你将成为一名学生。存在一种关系,一种双向的关系。跟师父在一起你只能成为一个门徒,这是单向的——你必须学习。如果你不学,你就不学,如果你学,你就学。师父在他自己的存在里非常快乐,他才不管你是学还是不学呢。如果你学,他祝福你;如果你不学,他也祝福你——他是一个祝福,一个祝愿。

在师父身边没有考试,因为对于生命来说,考试是不可能的,用考试来思考是愚蠢的。所以大学继续制造一些愚蠢的人。这有一个原因——因为聪明才智是不能被考试的,不可能有评判它的标准。你最多只能评判他的记忆,你最多只能评判他的记忆能力,但不是知道的能力。师父没有考试。你进来,你学习,你分享,他是一个朝向广阔和无限的开口。

有知识的人会变成一个老师,千千万万的人会被他吸引,因为当你学到一些东西的时候,你的自我就感到增强了。只有极少数的灵魂会被师父吸引,因为事实上跟师父在一起,你必须忘记已经学到的知识,跟师父在一起,你必须死。你的自我必须被完全粉碎——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进入那个寺庙,进入师父存在的最深的殿堂。

师父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是他的领会非常深奥,所以你无法理解它。你只能经验它。师父是知道的,但是他的知道非常深入——在那里,对立面相会在一起,在那里生命和死亡变成同义词,在那里,存在和不存在并不意味着相反的两极,在那里,所有的河流都汇入大海——师父就存在于那个深度上。

要理解他是很困难的,因为理解是肤浅的,而且所有的理解都或多或少是一种误解。跟师父在一起,不要试图理解他。你怎么可能理解他呢?你怎么可能理解一个无限的人呢?你可以经验它,你可以让它溶入你,那是可能的。它就像爱一样,你无法理解爱,它的方式是神秘的。你无法理解它,你无法明确地说出它是什么。爱有成千上万个定义,然而它还是没有被定义,它永远不会被定义。每当你定义它的时候,你马上就感觉漏掉一些东西。而且那个“一些东西”总是要漏掉,因为那个“一些东西”就是深度。定义无法包含深度,它只能在表面上。

有智能的人活在深度里。有知识的人活在周围,有智慧的人活在中心。要达到有智慧的人只有一个方法——你必须达到你自己的中心。中心对中心,跟有智慧的人有交流。头对头,头脑对头脑,跟老师,跟有知识的人有交流。

有智慧的人已经逐渐从世界上消失了。在西方,你找不到哲学家,你只找到哲学教授。这是荒唐的事情。哲学教授并不是哲学家他只是一个老师——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不像苏格拉底,不像老子,不像佛陀。他们不是教授。他们不教任何东西,他们不教任何人任何东西。他们只是在那里——就像太阳在那里一样,你睁开眼睛,黑暗就消失了;就像路边的花一样,你只跟它待了几秒钟,花香就充满你,直到最深的地方;就像流淌的小河一样,你渴了,来到河边,你就马上解渴。他们不是教授,他们是活的人,他们比任何人都有活力,因此他们也变得越来越神秘。

在我们进入老子这段经文以前,还有几件事情要说一说。在东方,过去总是受到崇敬,我们怀着深深的崇敬回忆过去。在西方,对过去的崇敬已经完全消失了;相反,那里出现一种对未来的崇敬。与此对应,在西方,老人不受尊敬——如果过去不受尊敬,你怎么可能尊敬老人呢?你只是在忍受他们,甚至父母也只是被忍受着。当他们年老的时候,你的内心深处升起一个欲望:如果他们死了就好了。因为他们现在有什么用呢?西方人考虑用处。当然,年青人比老人更有用。

如果你考虑用处,年青人就比老年人更有用。老年人已经失去他的能量了,他的身体在削弱,有病,随时都会死。他没有用处——他只是一个负担。所有对老年人的尊敬都已经消失了。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当你不尊敬过去的时候,你就无法尊敬你的父亲、你的祖父,你甚至想不起来你曾祖父的名字。好像他从来没有存在过。你开始更多地考虑和感觉你的孩子——他们是未来。而他们又会考虑他们的孩子,记住,他们不会考虑你。所以,不要为此受苦,不要觉得痛,不要觉得伤害。在西方,未来已经变得有意义;在东方,那一直都是过去。

有很多事情需要理解。为什么在西方未来变得更有意义了呢?西方被有知识的人支配:教授、科学家、小说家、神学家、政治煽动家。西方被有知识的人支配——当然,年青人有可能比老年人知道得更多,因为他永远站在老年人的肩膀上,他可以看得比较远一点。

你的父亲是在三四十年前读大学的。在这40年里,每一样东西都改变了。你父亲所知道的一切几乎都已经过时了。他在大学里所读的书的版权已经不在了。没有人去管那些书,你只能在旧书摊上找到它们,它们没有用了。不管他们在40年里积累了什么都没有用了,因为在40年里已经发生了一次知识爆炸,而且它还将继续爆炸下去。你的孩子将知道得比你更多——实际上,他们已经知道得更多了。

我在读一个小故事。有两个小孩跟他们的老祖母一起到动物园去。老祖母向他们解释什么是什么,然后他们说到鹤鸟,老祖母说:“这种鸟从天堂里把小孩带下来,它把你们带下来,它总是带小孩来。”

这两个小孩开始格格地笑,他们交头接耳地小声说:“我们要不要把真相告诉这个老家伙?”

但是其中一个说:“何必扰乱她呢?让她留在她的信仰里好了。”

木拉纳斯鲁丁把他的孩子叫过来,因为现在时机成熟了,有一些关于生命的事情必须告诉他。所以他对他说:“你跟我到我的房间来,我想跟你讨论几个关于生命的事实。现在你已经成熟了,有一些事情必须告诉你。”木拉觉得有一点紧张——就像每一个父亲一样,当生命的事实必须告诉孩子的时候,他们都觉得紧张。就像老式的、过时的头脑一样,他觉得有一点紧张。

当他们走进房间的时候,他关上门,孩子说:“你不必紧张。现在你想知道什么?我可以告诉你,不要这么紧张。”

同类推荐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中国大儒·光耀万古

    中国大儒·光耀万古

    他们各自分立于不同时代,屹立于学术巅峰:他们又上下彼此传承,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中接衲传灯……本书将带领大家穿越千年时空,从隋唐五代至宋元,与一代代光耀万古的儒学宗师并行,领略他们风华绝代的儒者风采,死守善道的儒家本色,以人弘道的儒学旨归……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宗镜录略讲(卷一)

    宗镜录略讲(卷一)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本卷内容包括全书中有关禅宗以及唯识论的部分。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三年九月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三主讲近世哲学。
热门推荐
  • 超神学院之盘古之境

    超神学院之盘古之境

    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这是一个无数文明理念相互碰撞的时代这是一个天使与恶魔,正义与邪恶相互厮杀的时代这是一个弱小就要灭亡,落后就要挨打的时代……就是这么一个如狼似虎的时代里,地球将如何绝地逢生?盘古文明又如何重新崛起?欢迎来到盘古之境,让我们一起对抗虚空!
  • 桃之妖

    桃之妖

    糊里糊涂的进入了桃花源,莫名其妙带回一朵“小桃花”,本想着家里多了一朵“小桃花”,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事情,但这朵“小桃花”实在让人讨厌,毒舌又坏心眼,偏偏还要长着一张风华绝代的妖孽脸!好吧,小桃花就小桃花,可是为什么,自从那朵小桃花来了以后,不可思议的事件就陆续的接踵而至?
  • 母亲的眼泪

    母亲的眼泪

    为青少年打造的“中国最具悦读价值的当红小小说”系列丛书。本分册作者是卢群。卢群,爱好文学和创作,曾在《博爱》、《小小说月刊》、《讽刺与幽默》、《短小说》、《江门文艺》、《江苏教工》、《幼儿教育》、《江苏工人报》、《盐城晚报》等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和新闻稿件200多篇。现供职于大丰市教育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做人要活一点

    做人要活一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正清澈明净的水,是流动的水,是活水,一旦静止,立马就将死水一潭。做人也一样,要想有所作为成就大业,你就必须“活”起来,头脑“活”、心态“活”、观念意识“活”、眼睛“活”、嘴巴“活”,这样你才会有动力、有热情、有创意、有希望,最后才会有收获、有成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人要“活”一点,容易流于庸俗,有些人可能会将其理解为一种世故,一种圆滑,一种伎俩。其实不然,“活”是做人的一种智慧和方式,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生存的状态,它是有原则的,当面对大是大非原则问题时,做人的底线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否则,那不叫“活”,只能算是乱来了,乱来就会超越底线而进入雷区。
  • 月下孤剑行

    月下孤剑行

    向前看万载,谁不想破开天门,超凡入圣。可如今的江湖却是颇显风流:牛头山上有个放牛的书生云长风,得了天上功法,入了江湖。救了个妖女叫明月,如狐俏脸,神似皎月。齐天峰上有个无良老道闲云子,一把木剑葬十年。有个光头小道士,偏爱敲那榆木鱼。江南有座须陀山,白衣佛主念魔经。红衣剑痴梦斩蛟龙,青衫刀客半指断沧水……世上天机千万万,三个老头垂杆云颠,钓大龙!
  • 距离中的距离

    距离中的距离

    关于暗恋的事,男女之间有没有纯友谊,自己的故事
  • 一生缘一世恋

    一生缘一世恋

    “上神,这一世就算你欠我的,来世我会来找你的,等我。”说完便化成星尘消失在空气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凰临天下:至尊圣宠太嚣张

    凰临天下:至尊圣宠太嚣张

    仰望流光陨落,逆上天际交错。星座异象,带来王朝的改变,千年神谕,只是诅咒的破解。误闯异世的少女,能否化解雪梦妃莲的天劫。前世,无情果断的她,偶遇今生命中注定的人。在生死之轮的牵引下,他们会有怎样的结局?书友群:574766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