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1300000004

第4章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约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祖先原是宋国贵族,因政治变乱逃到鲁国。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年轻时做过管理牛羊和仓库的小吏。中年以后,聚徒讲学。50岁以后,做过几年鲁国大夫。下野后,率领门徒周游列国,寻找政治出路,历经十年,但处处碰壁,始终没有得到任用。晚年回到鲁国,以整理古代典籍、教授门徒了却余生。

《论语》一书是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录,大约是在孔子死后七十多年的战国初期(前400年左右)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纂辑而成的。

《论语》共20篇,篇名取篇首的两三个字为题,并无具体意义,如第一篇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所以该篇就叫《学而》。一段话为一章,全书共有492章,一万三千余字。据《汉书·艺文志》说,“论”是论纂、编排的意思,“语”是谈话记录,“论语”就是语录汇编。里面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门徒如曾子、子夏等人的言论,还记载了一些孔子的行为。全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教育、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道德修养等方面,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是研究孔子思想最直接的材料。

(一)《论语》的“仁”“礼”“义”思想

研究孔子的思想主要靠《论语》,通过孔子和弟子们的谈话,我们可以认识孔子的天命观、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等,同时还可以看出所有这些观点中都贯穿着一个本质的思想,那就是“仁”。“仁”这个词在孔子以前已广泛使用,但作为哲学范畴提出,是从孔子开始的。“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高、最根本的理想和准则。所以《论语》说孔子很少谈功利、天命,最崇拜、最赞许的是“仁”。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但含义宽泛而多变,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致。对于“仁”的确切含义,《论语》中并没有纯定义式的解说,常常是根据提问人的不同情况随问随答,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样。如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克制自己而使言行都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具体做法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于礼的东西不看,不合于礼的话不听,不合于礼的话不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做。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如果有人能广泛地把好处给人民而且能够周济大众,这个人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吗?孔子说:何止是仁人!一定是圣人了!尧舜大概还做不到哩!仁人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树立的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想达到的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这表明,孔子所讲的“仁”,有对己、对人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对己就是“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使视、听、言、动都合乎礼,一旦做到了这点,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个仁者。“克己”不仅是消极意义的自我克制,还包含积极意义的自觉实行。君子不会有哪怕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即使在匆忙紧迫、颠沛流离的情况下也一定要实行仁。只有立志实行仁,才会无过无恶。对人的方面也有积极和消极两层含义,即“忠”和“恕”。“忠”就是积极地为别人着想,要爱人,对人有同情心,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自己想通达也使别人通达,无论何时何地都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利益,时刻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办事有没有不尽心竭力?“恕”就是消极意义的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说,他的思想学说有一个“一贯之道”,他的学生曾参解释说,这个“一贯之道”就是“忠恕”,忠恕是仁的合体,所以“一贯之道”就是仁。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爱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恨人。

仁有时还指一种理想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品德。樊迟几次问孔子怎样才算仁,孔子有时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有仁德的人对艰难的工作抢先去做,对获功论赏的事则退居人后。即吃苦在前,荣誉在后。那么,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美德,就是仁了,即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

“仁”作为哲学范畴,常指人的主观的自觉精神。《论语》中说:仁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可以达到。这就是说一个人要达到仁,实现仁的理想,只有靠自觉的意识才能做到,即使暂时达不到,但坚持下去,终有一天能达到。靠外力的强制是做不到仁的,仁完全是一种主观化的内在要求。这一思想,对后世主观唯心主义有很大的影响。

《论语》讲“仁”,还常表述为一种积极的斗争精神:“志士仁人,勿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有牺牲自己而成全仁。这种为实现仁而努力奋斗、积极进取、不惜牺牲、舍我其谁的精神,这种理性的历史责任感,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感染、教育、熏陶了无数仁人志士,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进步的、积极的。

但《论语》又一再指出:仁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除了少数几个古代圣人外,当代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仁。“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如果有圣明的君主出来,也一定要经过三十年之后才能实现仁。在三千弟子中,孔子认为只有颜渊能在三个月时间里想着仁,这已是很难能可贵了,其余的只是暂时偶然达到而已,没有能保持长久的。所以孔子对仁的实现也缺乏信心,他说:“我未见好人者,恶不仁者。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我没有见过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憎恶不仁的人。有谁能在一天用他的力量去实现仁呢?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种人是有的,只是我没有见过。

除了讲“仁”之外,孔子还讲“礼”。

孔子讲“仁”是为了释“礼”,维护“礼”。“礼”就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孔子对于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曾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那么,这个更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呢?《论语·阳货》中的一段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很珍贵的启示:“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我问道:“为父母守丧三年,为期太久了吧?君子三年不习礼仪,礼仪一定会被败坏;三年不奏乐,乐一定会被毁掉。陈谷子吃完了,新谷子不登场,钻火改木周而复始,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说:“守丧不满三年就吃白米饭,穿花缎衣,对于你来说能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那你就那样做吧!对于君子来说,有丧在身,吃美味不觉得味美,听音乐不觉得快乐,闲居也不觉得安适,因此不像你说的那样做。现在你既然觉得心安,那你就那样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我真不仁啊!子女生下来三年,然后才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的守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我难道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的爱抚吗?”

除了讲“仁”“礼”之外,孔子还讲“义”。“义”是由“仁”的根本指导思想所决定的办事原则。孔子说:“君子喻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孔子的“仁”,要从孔子所处的历史环境中给予评价。从根本上说,“仁”字的本义是“仁者,人也”,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爱人”。孔子生当乱世,他家原是宋国贵族,后来贫穷没落才流落到鲁国。他幼年丧父,年纪不大就出去谋生,还要赡养母亲。所以他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从而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当时是列国纷争、生灵涂炭、拿人不当人的奴隶社会末期。面对这样一个黑暗的现实社会,孔子举起“仁”的旗帜,倡导“泛爱众而亲仁”,无疑是很伟大的。而且他也是尽自己能力之所及、身体力行的。在孔子以前,学校把持在贵族手中,只有贵族弟子才能上学,从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以“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收下层社会的平民弟子入学,并提出一套丰富且有意义的教育治学的方法,这就是孔子伟大人格的具体表现!

(二)孔子“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在政治方面,孔子还提出了爱护百姓、以民为本的德政思想。《论语》特别强调道德教化而贬低行政命令和刑罚的作用,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会因求免于刑罚而服从,但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会知道羞耻并且可以走上正善之途。

与爱民相联系,统治者要得到百姓的拥护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与自我约束。《论语》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就是正的意思,统治者带头走正路,谁还敢不正呢?如果统治者的行为正派,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执行。统治者的行为不正派,就是三令五申百姓也不听从。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

《论语》倡导的政治主义,被孟子仁政学说继承发展,在后来许多进步思想家的重新解释下,对于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产生过深远的积极作用。

(三)《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论语》有很多生动精辟的名言警句,读了令人难忘,发人深省。如:“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也就是说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三思而后行”(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等等,长期以来已经成了成语,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

孔子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时间最久、涉及面最广,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响。孔子成了“万世师表”,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他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因此,记载孔子思想的《论语》一书,也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其他任何文献所难以比拟的巨大影响。两千多年间,它不但是士人必读的教材,还是统治者言行的是非标准。它蕴涵的丰富的思想内容,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心理状态和铸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同类推荐
  • 明朝市井周刊

    明朝市井周刊

    本书节选了国学经典“三言二拍”中的一些经典篇目,重新翻译编辑,用现代化的语言方式来演绎经典文学,再现当时明朝市井的风貌,展现当年各阶层民众的生活百态。“三言两拍”是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称现代花边杂志的祖师爷。此次重新节选编辑,并找作者改写成比较现代化的语言,但同时还保留了原作的古典韵味,也是为了弘扬国学经典,让更多人领略到国学文化的魅力。
  • 传世名著百部(第38卷):小窗幽记围炉夜话

    传世名著百部(第38卷):小窗幽记围炉夜话

    本书精选了近100个最具代表性的古罗马神话故事,包括神的出世、神的家族、神的创造、神的战争、人类的起源、人神爱恋等。
  • 孟子详解

    孟子详解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集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身,影响巨大。本书对《孟子》加以详细解读,包括正文、注释、译文、讲解四部分,对于读者了解、读好《孟子》,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作者长期研究古代汉语,对原书的字、词、句均有到位的把握,能读者提供准确无误的读本。
  • 先秦学术概论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为吕思勉先生之代表作,亦为我国论先秦学术之名著。全书既详叙各家学术之要旨,细探其发展之源流,亦深究诸派相互之错综关系,力辨其主要著作之真伪。尤为可贵之处在于,本书诸多探索性论述,均为后来之考古发现所确证。本书论证精当可靠,稳健之中又每有新见,是欲了解先秦学术者之必读且易读之书。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热门推荐
  • 团宠妹妹是锦鲤

    团宠妹妹是锦鲤

    (年代+团宠)天池最受宠爱的万年锦鲤穿到旱灾饥荒的年代,第一天就破坏了沈氏家族祈福求雨仪式怎么破?老天爷一笑,滂沱大雨立马安排。临水城正闹旱灾饥荒没肉肉吃怎么办?往后山一逛,肥美野猪送上门。往水里一站,美味鱼儿篮里跳。躺着晒太阳,都有可爱兔子怀里钻……自此被封绝美小福包,爹疼娘爱,更被各路大佬哥哥宠成掌中娇。为了报答哥哥们的宠爱,小锦鲤开始了开荒种植,并过上每天有肉肉吃有哥哥宠的幸福小日子~~男主小哥哥吃醋:“乖宝,给我当媳妇儿,保证每天有吃不完的肉肉~~”
  • 天道之桃花劫

    天道之桃花劫

    冷夜,神魔时代唯一一个超脱天道的存在,他游戏人间无心争夺天下却被神魔两界所忌惮,命中注定的桃花劫是他力量的诞生也是力量消逝的契机,是他生命的终结也是他生命的开始。他在生命结束前封印的所有神魔,只留下当时孱弱的人类,他始于人类,最终也将归于人类,力量消逝殆尽之时便是殒命之时,殒命却代表着生命的开始,这便是桃花劫………
  • 异世成名曲

    异世成名曲

    她曾是全世界公认的学霸。一朝穿越来到了一个刀耕火种、兵荒马乱的世界。从军?你怕不是在逗我!种田太辛苦?我来发明播种机。百姓不识字?我来造纸建书院。棉花此等好物,竟只用来观赏?她发明了香水改良了美食,她是万千女子的福音。有人说她上可安国策,下可安黎民。“你说那个传说中的人叫顾青?”“怎么了?”“我也认识一个叫顾青的,可她是个卖药的。”“叮!系统启动,宿主绑定成功。”
  • 硅谷禁书Ⅲ(上)

    硅谷禁书Ⅲ(上)

    一个被窥视了千百年的成功大秘密,凝聚查尔斯·哈尼尔一生心血的巅峰巨作,20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个人潜能开发著作,你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让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弃学从商的神秘之作,全美最有影响力的潜能开发奠基性著作,统御宇宙的最大法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六合

    六合

    “我可是要成为天下共主的男人”——雪君敬在风云变幻丶天下倾覆的乱世之中,一代帝王雪君敬领豪杰俊才,内平逆乱,外克异敌,大治天下。我欲只有天在上,世间更无山与齐!且看一位浪荡子成长中的爱恨情仇。
  • 不忘你眼眸

    不忘你眼眸

    前世因果,他错手杀她,下世情缘能否再续。
  • 双凤临世,姐妹傲然闯异世

    双凤临世,姐妹傲然闯异世

    “他”,是大陆上的天下第一公子,千机老人之徒,医谷神秘大公子。“他”,是医谷现任谷主,是彼岸公子的神鬼莫测师弟。她,是栩国镇国长公主,珏晔长公主,仅凭一介女子之躯统领虎符,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栩国女战神,是栩国皇上的手中宝,大公主,也是大陆第一美人和才女,百姓心中的守护神。她,是栩国护国公主,珏晞公主,在栩国朝堂上以一介女子之躯舌战群儒,是以民为本,为民做主的栩国女丞相,是栩国皇上的眼中珠,二公主,为大陆第一美人和才女,百姓心中的大恩人。他,冷漠无情,在她面前却呵护备至。他,外表温柔,在她面前却宠溺无边。本是无情人,却因有了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女帝每天都很忙

    重生之女帝每天都很忙

    她薄家簪缨大族,为了那个人,她披盔甲,提长枪,纵横沙场,成为北梁所向披靡的女将军,助那个人登上帝位。一朝翻天覆地,她薄家军沦为帝王棋子,成为通敌奸贼,整整三万人,葬身疆场,流血漂橹,无一人生还!而那个一直默默陪在她身边的小侍卫,在她死后,带领着千军万马,颠覆了北梁,踏平了北梁江山。再次睁眼,她却回到懵懂无知的十四岁,救侍卫,斗皇子,夺江山,她从薄家嫡女一步一步往上走,最终平了天下,登上帝位,成为千古一帝,而那个伪装成她侍卫的鲜齐皇子,迟迟未动手,却费尽心机爬上了龙床……小剧场:“陛下,您登基三年,后宫空虚,这是送来的世家公子的绣像……”“都给我滚!”女帝身边的玄衣侍卫冷着脸把所有的画像扔到了宫人脸上,而一向冷面冷情的女帝不怒反而眼中噙笑,纵容着他闹。当晚,宋辞凉广袖博带,扣住女帝的腰,恶狠狠地威胁:“陛下龙床上来一人,我杀一人,来一双我杀一双。我倒要看看,这天下还有谁,敢与我争你身边之位!”重生后,我每天都很忙,忙着抢皇位,忙着哄自己的“表哥”。这是一个双宠并相互救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