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83000000021

第21章 《老邢说历史》宦官委员会和亲戚党的轮流执政

从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又一个以大汉为国祚的王朝,史称东汉,共传八世、十四个皇帝,国运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合称为汉朝。到了东汉末年,朝政混乱,外戚干政、宦官乱政,整个国家搞得是乌烟瘴气。蜀汉皇帝刘备认为东汉末年的皇帝“亲小人,远贤臣”直接导致了国家走向灭亡,历史学家的主流观点也认为东汉皇帝亲近宦官导致宦官专权,对当时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以至于最后倾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东汉皇帝要亲近宦官?东汉末年更是陷入了“外戚-官宦-外戚”连轴转的政治怪圈?请看《老邢说历史》第二十集:宦官委员会和亲戚党的轮流执政。

咱们都知道,西汉的时候三公的权力很大,这容易导致权力下移,会对皇权产生威胁,因此东汉建立以后朝廷就开始削弱三公的权力,要求所有的命令必须经过尚书台,这一改革基本上使三公成了名誉头衔(虚职)。而且尚书令也没有决定权,尚书台只不过是把外朝的建议、上书整理一番,最终全部交由皇帝裁决。这个制度是加强了皇权,但是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所有事情都需要皇帝裁决,成年人自然无所谓,但如果皇帝是个小孩子哪?要知道,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政务,那么皇帝他妈--皇太后就开始理所应当的摄政了。在古时候,你就是太后也不能频繁召见外朝官员,要不然就会引起不必要的口舌,这时就需要一个中间人来负责。谁来呢?当然是娘家人,皇帝的老舅往往会师首选。这就是为什么东汉外戚专权的情况十分严重的原因,其本质问题就是因为皇帝年纪小和特殊的权力构架导致的。同时外戚控制了尚书台,可以看到哪些人是忠于自己的,哪些人是反对自己的。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根本不可能“亲贤臣”,因为真正的贤臣都被外戚打压下去了,台面上剩下的也不过是一些伪君子、明哲保身之徒罢了。综上所述,当皇帝成年之后,遇上这种情况最佳的选择不是选贤臣,而是选忠于自己的人。无论这个人是不是贤臣,你要想解决外戚,那就必须这样。皇帝久居深宫,平时见不到外面的人,那么陪着皇帝长大的宦官(就是太监)自然成了最佳人选。因此就有了汉和帝与郑众(中常侍)合谋除掉窦宪,汉桓帝除掉梁冀等这些事情的发生,出于种种原因而使皇帝被迫任用宦官,这并不是皇帝不英明,而是没办法,找不到合适的人,条件不允许皇帝“亲贤臣”。

纵观整个东汉王朝的历史,我们会感觉太监党和亲戚党的轮流执政一个政治特色,就像美国的大选,今天太监委员会在野,明天亲戚党上台。短短的百年时间,竟然轮换了六次。第一次是汉和帝的时候,窦太后临朝听政,重用外戚窦宪,公元92年,皇帝在宦官委员会的支持下将他杀了。第二次是汉殇帝和汉安帝时代,邓太后临朝听政,又重用自己的哥哥邓骘zhì,公元121年,宦官们又将他干掉了。第三次是汉安帝刚死,闫皇后即刻夺权,立了8岁的少帝,没想到小皇帝7个月后就死了,宦官们立刻抓住机会,发动政变,立了汉顺帝。第四次是汉顺帝的大权旁落到梁皇后的父亲手中,从此梁家连选连任了五届政府一把手,控制朝政达27年之久,到汉桓帝的时候,才又被宦官委员会赶下台去。第五次是汉桓帝死后,汉灵帝继位,窦太后临朝,大将军窦武上台,结果这个窦武是烂泥扶不上墙,谋诛宦官不成,反而被宦官所杀。第六次是灵帝死后,何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宦官火拼bìng,结果双方同归于尽,终于结束了大选之争的局面。

史书上说,东汉王朝之所以陷入这样的怪圈,是因为东汉的皇帝们大多比较昏聩,仔细想想觉得其中还是很有深意的。汉朝一直提的是以“孝”治国,孝廉这个词就是汉朝的发明,孝廉是什么呢?孝廉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在汉代,孝廉是察举制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一个人要是被推举为孝廉,就可以当大官。就连东汉的皇帝都有一个带“孝”字的谥号,我们说的汉献帝,汉灵帝,在史书上都是孝献帝,孝灵帝的叫法。提倡孝,不是说不好,而是反映了皇帝一个“家天下”的思想。我们家执政就行,广大群众吃苦不吃苦的无所谓。在这种“家天下”的思想下,皇帝不行,自然是近邻和远亲来帮忙。想想也是很自然的,从小和皇帝一块长大的哥们只有太监们,要想夺权不依靠太监依靠谁?皇帝年纪小,母后临朝,不相信自己的娘家人相信谁?宦官和外戚,虽然是有着上百年的仇恨,实质上也却不过是东汉的家务事。因此,无论宦官委员会在野还是外戚议员们专权,对刘家人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危害。大家看东汉末年的继承人,不管是是两三岁还是十来岁,都能做上龙椅就是证明。而东汉的成年皇帝们,其实都是在有意识的维持这种平衡,近邻和远亲就像皇帝手中的两根筷子,虽然斗来斗去,却始终还是为皇帝服务的。

问题是天下并不是只有你姓刘的一家,有势力的也不是只有这么两根筷子。皇帝老用这两根筷子,自然就会让第三根筷子感到寒心。第三根筷子就是那些有才气、有名望、有本事的人。以前他们大多数是散兵游勇,就是想当两根筷子也不够长,后来大家慢慢的明白了“团结是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于是集结成了第三股势力“士族集团”,也叫做读书人下议院。这个下议院是“家”以外的,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取代汉家,但也让刘家觉得是一种难以控制的威胁。尤其是他们抱着外戚的大腿成长,竟然有把外戚拉出家门的架势,尤其是外戚大将军窦武,还成了下议院议长。真是,叔叔可以忍,婶婶不可忍!于是,东汉的皇帝们开始动手术除瘤子。其中,汉桓帝搞党锢还是比较温柔的,就是把那些得瑟的清流党人,罢免官职,关押一些,剥夺参政议政的资格。而汉灵帝就比较狠了,全国通缉,网上追捕,藏匿的株连,甚至灭族,历史上称为党锢之祸。皇帝这一招一方面是在舆论上告诉那些读书的,这天下是我们家的,我想怎么治就怎么治,你们有点本事就多嘴,谁多嘴我让谁受罪;另一方面是给外戚们看的,不要把家里的事情弄到外面去,关起门来完事好商量。

汉灵帝哪里知道用仇恨来对待仇恨,收获的只会是仇恨的道理。他以为对手被打趴下了,其实是蓄积力量去了。下议院议长李膺有个女婿叫袁绍,自然也是党人,正赶上母亲去世,趁机守孝六年,守孝六年干什么,就是为了一种无形的资产—名望,守孝六年后的袁绍成了地下党人的领袖,然后就静静的等待时机重新出山。

公元184年,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的民变--黄巾起义开始了。咱们中国的老百姓有什么特性?一个是最善于忍耐,习惯于逆来顺受,除非真活不下去了,要不然是不会以命相搏的。二是缺乏同情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边遭灾,吃不上饭,造反了,是引不起能喝上稀粥的那边的老百姓共鸣的,也就没有联合或者支持的行为。点很多,但面不广。然而黄巾起义却不同,可以说是有预谋、有组织,有目标。公元184年,太平教众于冀、幽、青、兖、徐、豫、荆、扬八州同时发难,《后汉书》记载其影响是“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今天,我们从黄巾起义的角度来分析,其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下议院的议员们。因为起义一爆发,汉灵帝就把议员们解禁了,议长袁绍又可以名正言顺的当官发展势力了!黄巾起义在成全了下议院的同时,也成全了何皇后的哥哥何进。因为起义一起,何进立马就成了手握天下兵权的大将军。不过何进这个大将军实在是草包的很,在这样良好的建功立业的形势下,他竟然没有亲自出马剿匪。而是派了皇甫嵩、朱俊和卢植三位中郎将。短短9个月,皇甫嵩、朱俊就从一个普通的小将军混得青史留名。这就会让人觉得汉灵帝使用何进做大将军是个败笔,但汉灵帝绝对不是我们了解的那样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他有自己的想法。首先,外戚掌兵权,宦官掌中朝这是他们老刘家的传统;二来大将军窦武的经验证明,用一个名士大将军是非常危险的,而何进本身是市井小民,怎么能和下议院的议员们走到一起呢?只要不和议员们走到一起,这汉家江山就是稳定的。

然而,汉灵帝看准了何进的立场,却没看准何进的智商。正是因为何进的智商,才造成了汉家政治生态的失衡,正是他的被利用,才造成了外戚和宦官火拼竟然出现了同归于尽的结果。

其实何进也很难。汉灵帝在位期间,他这个大将军不够威风。一方面是当时宦官受到重用,还掌握着一些兵权。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的出身卑微,才智有限,虽然网罗了大量名士,但还不能在精神上成为名门望族的领袖。外戚本来就是为了制衡宦官而存在的,但何进还欠着宦官的人情。何进的妹妹何皇后是宦官们引荐给皇帝的。何进的妹妹争气,给皇帝生了一个儿子,而且费尽心机,山鸡变凤凰,成了何皇后。何进也就借风借水,成了手握天下兵权的大将军。能当上大将军,自然是有宦官的功劳。灵帝死后,何进就权倾天下了,但即便权倾天下,仍不能掩盖卑微的出身。士族议员们虽然表面敬重,心理上却是排斥的。何进能够觉察到这一点,但又不得不尝试着融入到议员的圈子中去。因为他从历史上的教训知道,能够置自己于死地的只会是宦官。恰恰是历史经验害了何进。因为此时此刻,天下的主要矛盾转移了,外戚和宦官矛盾已经成了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执政者和士族议员的矛盾。桓帝和灵帝看得很明白,政治势力在三十年前就已经从从原来的宦官、外戚两雄争霸,成了宦官、外戚、士族三强鼎立,而何进没有看懂。在和平时期,作为一个大将军,关键是应该站好队,能不能打仗倒在其次。但何进有站好队的心,却没有分辨队友的智商。《后汉书》评论何进,智不足而权有余,是非常中肯的。

这种宦官委员会和亲戚党轮流执政的局面终于在公元189年因为刘辫和刘协谁做皇帝的问题上公然撕破了脸,双方共同完蛋。东汉政坛上“外戚-宦官-外戚-宦官”连轴转的情况政治格局被打破,持续百年的外戚同宦官的斗争就此结束。

同类推荐
  • 曼陀罗的紫金花

    曼陀罗的紫金花

    曼陀罗国有一位点指神医研究出了一种紫金花籽,在皇上的帮助下,宰相李霸大人率先种出来了。小王爷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他想法设法想要置皇上于死地。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他终于被皇上发现了。善良的皇上并不想处死小王爷,神医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小王爷和公主来了个种紫金花大赛。在种紫金花的过程中,小王爷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 带着空间闯古代

    带着空间闯古代

    他只是想安安静静的做几个菜,过几天平常人的生活而已,这招谁惹谁了。可自从救了那个自称是时空管理局的人后,所有一切都变了。从此,带着一空间,一契灵往来于各个时空完成各式各样的任务。
  • 古侠之前来后往

    古侠之前来后往

    再世为人的他,会不会改变前一世的厄运,自己的兄长还会死吗?自己还会救不了自己的爱人吗?
  • 三国群妖志

    三国群妖志

    “吕布,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人;命格:‘梼杌’,觉醒禀赋‘弑鬼神’、‘天诛’、‘獓狠’,‘虓虎’;武器:‘方天画戟’,长一丈二,重九十四斤,饮血成河,噬魂无量,有器灵天生,可封禁虚空,画地为牢;坐骑:‘赤菟’,战场神驹,深赤如血,悍猛如虎,擅‘神行’、‘破虚’;评价:人中吕布,马中赤菟。”虎牢关,一份人物档案摆在关东诸侯案前。孙坚看了沉默,曹操看了震惊,袁术高呼不可战胜,袁绍只能仰天长叹,无能狂怒:“惜哉我家上将文丑颜良不在,否则岂容此獠猖狂!”一名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壮汉出列,声如闷雷:“人中吕布?三姓家奴罢了,我哥哥阵前斩他,如探囊取物耳!”“你哥哥是谁?”一位卧蚕眉、丹凤眼的美髯公微笑颔首:“氵……”王离抢先一步:“没错,正是区区不才在下。”……穿越汉末,王离赫然发现,这里的名臣猛将居然都是妖孽,是字面意义上的绝世妖孽!还好,自己是妖孽中的后浪,而俗话说得好,一浪更比一浪……浪。
  • 梦回明初

    梦回明初

    一次意外的穿越,一个世间平凡的少年。看他如何利用现代的智慧,玩转这片陌生的土地。嘿嘿,洪武大帝很铁血,建文皇帝很可爱,永乐大帝很威猛。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让我们一起去看他如何凭借自己的力量,智慧的大脑,搅动这个时空的乾坤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活在异界当狼灭

    活在异界当狼灭

    所谓狼灭。无它,唯手嘴贱尔。“?????”
  • 神女驾到:妖孽天下

    神女驾到:妖孽天下

    她,璃雪是杀手女王,没事喜欢玩网游,在一次游戏胜利后,华丽丽的穿越了;她璃茉是璃家大小姐,只因看了自己未婚夫一眼,被二小姐活活打死,当两个灵魂融合,解封印,契万兽……都不在话下。可是谁能告她,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
  • 444号宿舍的诅咒

    444号宿舍的诅咒

    414宿舍很灵异,曾多次死过人,上吊自杀,跳楼自尽,服安眠药等各种死法都有过。无一例外,血流成河。而当白玉来到这间宿舍后——白玉:“这是只鬼啊!”戳戳。鬼:“老纸是鬼!”炸毛了。然后?你自己进来看啊。
  • 如何经营图书店

    如何经营图书店

    本书以问答形式为您排忧解难,为你提供独立开办图书店指导。内容包括:图书陈列的黄金区在哪里、开店初期从哪里进货比较合理、店员怎样做好营销等等。
  • 芸芸众生,我只甜你

    芸芸众生,我只甜你

    陆念经一穿越就干了件大事——她竟然把自己的救命恩人给砸晕了!
  • 倪文僖集

    倪文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哆啦A梦里的新生出木衫

    哆啦A梦里的新生出木衫

    出木杉,一个在哆啦A梦梦世界几近完美的人无论是体育运动,还是学习成绩,样样都是精通,可这样的一个人物在哆啦A梦世界里却与剧场版里的大冒险渐行渐远,甚至沦为正片里的一个小配角。今天就让我们来见证一个全新的出木衫,无论是铁人兵团与机器人斗智斗勇,还是鱼人大海战里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坤,亦或者是与梦之三剑客里的妖灵大帝一较高下。获得新生的出木衫表示只想要在哆啦a梦世界里过温馨悠闲的生活Q群号:790842252
  • 涂天纪元

    涂天纪元

    韶华舞流年,人家沧桑乱,少年扶剑起,周天起波澜。仗剑负念涂周天,只为留白不羡仙!
  • 维摩经抄

    维摩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