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83000000031

第31章 《老邢说历史》情商太低的悲情将军

魏延魏文长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将领之一,继关张马黄赵之后,在蜀汉后期,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其智勇双全,为蜀汉的伐魏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的死却成为蜀汉乃至三国历史上最大的谜团。小说《三国演义》中说,魏延脑后有反骨,诸葛亮预料到自己死后魏延必反,所以在五丈原临死之时,就提前安排好了魏延的灭亡之路。由此,魏延因造反而死的说法因为《三国演义》而深入人心。然而,历史上真实的魏延之死真相到底是什么呢?魏延真的是因为造反而被杀死的吗?请看《老邢说历史》第三十章:情商太低的悲情将军。

公元234年,蜀汉集团最后一次北伐无功而返,蜀汉最核心的人物诸葛亮在五丈原陨落。临死之时,诸葛亮对蜀汉的军事、政治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这其中就包括对当时蜀汉重要的将领魏延的安排,三国志中说,诸葛亮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了身后事的交待,命令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的便”,目的是迷惑魏延。其实魏延最后被杀应该就是出自诸葛亮的安排,诸葛亮杀魏延并不是担心魏延造反,事实上恰恰相反,诸葛亮是担心魏延在他死后带兵攻打汉中,最后导致魏国和蜀国进行战略决战。因为诸葛亮深知蜀汉的实力早就不行了,一旦决战蜀汉会立刻灭亡。诸葛亮生前不杀魏延,一方面是找不到杀魏延的理由,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原因,是不能随便杀害先帝老臣的;另一方面诸葛亮知道杨仪和魏延势同水火,必杀魏延不可。所以,让魏延断后实际上是给杨仪机会,让他断魏延后路逼他“谋反”。如此一来,要弄清楚魏延之死的真相,首先必须要解决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那就是魏延到底有没有造反?或者说魏延有没有过谋反之心?

我们通过魏延的成长史来分析一下:首先,刘备刘老板是十分信任和器重魏延的。魏延在蜀汉也一直官路亨通,步步高升。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是作为刘备的部曲跟随刘备第一批入蜀的将领。部曲是什么?部曲就是嫡系和亲信,就相当于蒋总裁的黄埔军校的学生,而魏延就是刘备的黄埔一期学员。入蜀之后,刘备立即封魏延为牙门将军,和赵云一个档次。等到刘备做了汉中王,要派一个信得过又有威望的将军去镇守汉中,北拒曹魏。选谁去呢?当时朝廷上下都议论纷纷,说是非张飞莫属,就连张飞自己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结果却是让所有人为之惊讶。刘备最后让魏延督汉中,封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相当于汉中地区的军政一把手。刘备登基以后,又升魏延做了镇北将军,如此种种,说明刘备是相当信任和器重魏延的。即使是在刘备死后,魏延也同样是顺风顺水。建兴元年,封都亭侯;建兴五年,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使;建兴八年,升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可以说魏延在蜀汉政权中位极人臣,是相当有地位的。这样的待遇,魏延造反干什么,就算是跑到魏国和吴国,恐怕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待遇吧,要不然就是要当皇帝吗?想想都知道不可能,所以,这是魏延不会谋反的第一个原因,因为没必要嘛!

诸葛亮经常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不能重用,可是每一次北伐,基本上都是魏延同志当先锋,难道诸葛亮不怕魏延临阵脱逃,反戈一击吗?事实上,魏延同志对蜀汉那是赤胆忠心的,更是一个坚定的抗曹分子。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在刘备策封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之后的一次大宴群臣的宴会上,刘老板问魏延”今天我委任你重要职务,你准备怎么干呢?“魏延的回答很干脆也很忠诚,他是这么说的”若曹操举天下而来,我为大王挡住;若曹操举十万之众至,我为大王想灭他。“这是要誓死保卫蜀汉,准备与曹魏抗争到底啊。另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刚去世,司马费袆去告诉魏延准备撤军的消息时,魏延的回答更干脆“岂能因为一个人之死而荒废了先帝夺取天下的大事?”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应该撤军了,而魏延不,他要留下来继续抗曹。如果单纯从抗曹决心这一点来看,恐怕诸葛亮都未必有魏延坚定,魏延应该是蜀汉阵营中最坚定的抗曹分子。所以说这是魏延不会反的第二个原因。

而且魏延并不具备造反的实力。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亮制而不许。”子午谷一计,魏延只要精兵五千,诸葛亮都不肯给他。而且诸葛亮临死安排撤军计划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令延断后,姜维次之;或延不从命,军便自发”,说明诸葛亮已经做好了放弃魏延的打算,如果魏延手中兵力很多,足以威胁到蜀汉安危,诸葛亮绝不会也不敢放弃魏延,他很清楚魏延的脾气。因此当时魏延手中的兵力肯定是很少的,甚至不足五千。而此时蜀汉有多少兵力在前线呢?《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是举倾国之兵。这时蜀汉全国的兵力大概有十三万,除去蜀汉各地的驻军、运输粮草的兵力、老弱病残和屯田的兵力,前线能够打仗的兵力大约在6——8万人左右。魏延连一万人都没有,拿什么跟蜀汉的数万兵力抗衡?所以魏延此时根本没有实力与蜀汉抗衡,所以这是他不会谋反的第三个原因。作为一个久经沙场,智勇双全的蜀汉名将,魏延不可能蠢到都要造反了,还不事先做一下思想工作,搞搞战前动员吧。《三国志·魏延传》中说,魏延一路南奔,先到了南谷口,在那里据守。杨仪追来过后,魏延带兵去打杨仪,杨仪手下的一个将领叫何平(就是王平)就大声对魏延的人说,丞相刚死,尸骨未寒,您们怎么就敢这样内斗呢?魏延手下的将士觉得非常羞愧,一哄而散,就剩了魏延和他的几个儿子傻兮兮的在那儿站着。如果说魏延要造反,能不事先统一好手下将士的思想吗,所以魏延的本意并不是想造反。

还有魏延的行军路线也是证明魏延没有谋反的最有力的证据。以魏延的军事才干,他不可能不知道就凭他手中那几根葱,想要造反岂不是天方夜谭。那他为什么要造反了还往南而不往北呢?因为往南跑,只会让自己腹背受敌,成为翁中之鳖,而往北跑,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魏延本来就在抗曹的最前线,北上投奔魏国无疑是最好的反叛选择,剩下唯一的解释就是魏延根本不是谋反。连陈寿都说,“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杀仪等。也就是说,魏延本意是要杀杨仪,和杨仪争夺丞相的位置,这很明显不能被定义为谋反嘛。

如果说既然魏延没有谋反,那么魏延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呢?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魏延之死首先跟他的性格有关系。魏延这个同志应该说属于智商较高,情商较低的一类人。这个同志自认为是刘老板的嫡系部队,经常牛气冲天,得罪了不少同僚,尤其是杨仪,两人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境况。《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说,魏延很横,其他人都让着他,只有杨仪不给他面子,于是魏延对此非常愤怒,两人的关系水火不容。杨仪又是什么人呢?此人是蜀汉名臣,才华过人。同样骄傲的两个人互相不服气是可以理解的。诸葛亮在的时候还能管住他俩,现在诸葛亮死了,这两人就爆发了。魏延同志平时太过于骄横拔扈,目中无人,动不动就亮家伙,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得罪了朝中不少大臣,在这两个人中,大家一致认为肯定是魏延造反。

其次,魏延的军事思想与诸葛亮的本来意图是相违背的,这才是诸葛亮很不喜欢魏延的根本原因。刚开始的时候,诸葛亮的北伐决心肯定是十分坚定的。但是当荆州失守,刘备去世,关张赵马黄相继陨落,在北伐大业困难重重,蜀汉政权的内部矛盾日益凸显的情况下,诸葛亮北伐目的已经不是平定中原,匡扶汉室了,而是用北伐来转移派系矛盾,缓和内部的紧张关系,维护蜀汉内部的和谐稳定。魏延同志错就错在没有深刻领会诸葛老板的真实用意。所以诸葛亮在临死之时,把秘书长杨仪、后勤部长费袆、禁军司令姜维都叫到了身边安排后事,唯独没有召见魏延这个前线总指挥。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他不可能想不到,这种时候,召见杨仪而不见魏延,肯定会使二人矛盾更大。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想第一个原因是诸葛亮需要魏延来稳住前线的局势,不能让魏国看出蜀汉军营出了大的变故;第二个原因是,诸葛亮深知魏延是个抗曹的铁杆,而自己此时也是将死之人,担心在宣布撤军计划时,魏延会强烈反对,难以控制局势,使魏国有机可乘;第三个原因是,诸葛亮深知二人的关系紧张,两个只能保留一个,保留谁呢?魏延太激进,对内不利于蜀汉的和谐稳定,对外在战争中容易把蜀汉基业毁于一旦,而杨仪不会对蜀汉基业构成威胁,况且有费袆和姜维在,就更放心了,所以此时诸葛亮已经放弃了魏延,只是借助杨仪等人的手来除掉魏延而已。

要不说魏延同志情商太低,他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太过激进,导致了大多数人的误会。当魏延知道杨仪等人放弃自己,准备撤军的时候,魏延同志抢先拔营撤军,撤在了杨仪等人的前面。而且魏延你回去就回去好了,烧什么栈道啊!他本意是要杀杨仪的,结果却给人造成了一种假象,这下魏延就是跳一百次黄河也洗不清了,所以在他被杀之后,背了造反之名,落了个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

综上所述,说魏延谋反,是不符合逻辑和客观事实的,是一种诬陷。魏延之死的真相极有可能是诸葛亮的刻意安排,最大的可能还是死于和杨仪的私人积怨,以及和杨仪的争权斗争。但是,说魏延之死为冤案也有些矫枉过正。魏延虽然没有谋反,但在诸葛亮死后为争夺权利而率部意图攻杀杨义,并且烧绝栈道,给蜀汉军队撤退时险些造成重大损失。要说魏延不服杨仪,倒不如说魏延恐怕连诸葛亮都不服,魏延在蜀汉恐怕只听刘备的。诸葛亮自己也知道这个事实,所以在北伐时对魏延是又重用,又防范。魏延这个同志,作为军事将领能打90分,但是在政治斗争上恐怕就是个菜鸟,他不明白,政治斗争是不能像军事作战那样一蹴而就的。

你魏延确实有点才能,可能还比关张赵马黄还要强强,特别是他向诸葛亮提“子午谷奇谋”,确实有独到见解,但作为军人,第一要要素便是服从指挥,不能因为你的想当然而怀疑甚至否定领导的路线,更何况你还心生抱怨而产生对领导的抗拒心理。作为下属的魏延来说,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听从诸葛亮的遗命而和大部队保持步调一致,至于谁接替诸葛亮的位置应该听皇帝的,至少应该听大家的,这也是一个从军从政者必备的素质。如果你魏延想得到军队继承权,最好的办法是去皇帝那儿陈述、申请,而不是通过追杀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事以及火烧栈道截断大军归路的方式获得。如果都像你魏延这样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那么韩信早就干掉刘邦,岳飞早就取代赵构了。

尽管魏延自始至终并无背叛蜀国之意,由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和骄傲粗鲁的脾气,导致在关键时刻被人诬以谋反,最终惨遭灭族之祸,虽然有些冤枉和委屈,但是其不能很好的遵守一个军事将领所必须具备的服从素质,也可以说他是咎由自取!

以上所说仅为一家之言,今天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会。

同类推荐
  • 我在明朝养龙玩

    我在明朝养龙玩

    我咋变成了胎儿?胡勇悲剧后,身带神仙洞府遗产投胎到明天启五年(1625年),不想英年早逝,或者蓄猪尾巴,就得折腾,三条神龙逼着不折腾都不行,且看小屁孩如何挽救民族…………ps:本书技术流,往返穿,带一点点玄幻神话,真的,只有一点点!
  • 汉诛

    汉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矫诏发兵,纠集西域多国部队,长途奔袭三千里,两天攻城战,阵斩匈奴单于,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陈汤和我们想的都一样,不管今天我们过的多差,我们都始终相信,这辈子都必成大器。老书《大明邪侠》处于收尾阶段,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书友群:794329578
  • 不再孤寂的天空——评唐诗宋词

    不再孤寂的天空——评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这是人类所有情感,智慧和思想结合的伟大艺术!这是千古之绝唱,举世之风流!请随作者走进唐诗宋词,从此不再孤寂!
  • 水煮三国传

    水煮三国传

    以全新的视角书写三国,更幽默,更热血,语言更符合现代潮流,更适合现在的年轻人了解三国历史。这是一个无聊的世界,有趣在混沌中重生,若本书给您的生活增添了一点点乐趣,便是最大的成功。
  • 扭转靖康

    扭转靖康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耻是中国历史上八耻之一,八耻中,靖康之耻,留下的伤痕难以抹去,更是影响到了后世的中国人。如果有一天你可以改变那一切,你愿意吗?
热门推荐
  • 红尘只若初见

    红尘只若初见

    因素来无所拘束,冠发换衣为男子。一朝步入红尘竟逢对手,自是惺相惜。奈何生逢乱世,一萧一剑自顶一方天地。当亲情、友情、爱国之情擦出星火,沉重了谁的肩。古来征战几人回,再回首,已物是人非。惟愿待一心尖人,不睬是非,自此忘忧。排雷:【女扮男装】
  • 木讷相公别捉急

    木讷相公别捉急

    他是萧氏木行新上任的大当家,是外界传闻俊美如玉却身有隐疾的木纳男人。商海纵浮沉,杀人换夜行。女人于他,是掩人耳目的棋子。她是云郡王天生痴傻的三女儿,是世人眼里家世优越却神智不清的可怜傻子。美男在眼,是打发无聊的消遣。一朝穿越,魂附傻女,相公腹黑,婆婆精明。小三小四如雨后春笋,摘了一个又冒一锅!相公小叔教主剑客杀手,商行门派战争天下江湖!乖乖隆滴个咚,她这是跑错剧组了吧!让人好端端地做个傻媳妇就有这么难?顶多受受婆婆气,不讨相公喜,常被姑嫂欺,小妾把人挤!用得着连番赶阵地聚齐家斗宅斗宫斗权斗商斗还有特么的江湖争斗都有?靠,当姐不发威,老鼠也敢把猫骑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狂武霸神

    狂武霸神

    一代修罗魔尊,挟造化神物封神册兵解转世,化身为少年杨开。从此杨开之名,如彗星一般崛起,脚踏八荒六合,头顶日月星辰,横扫各路天才豪强。若干年后,杨开踏上神坛,手执封神册,俯视着跪倒在面前的人群,“尔等凡人受我恩惠,却不知感恩,还妄图成就神位,长生不死,简直痴心妄想。”
  • 乱战岗

    乱战岗

    别名:《混斗纲》茫茫宇宙,生命万千,当不同的种族在同一片天地之下相遇,会迸射出怎样的火花?林宇,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一个人代表了太阳系中的地球这整个种族加入了混斗。
  • 临凰之琼盛歌

    临凰之琼盛歌

    云琼姝原本是万人之上的皇后娘娘,却因云家被告谋反,一夜之间,变成了宫里最低等的宫女。别人的欺负、奚落、嘲讽像雨点般砸在云琼姝身上,就连她最爱的人,钟言盛,都冷眼相看,二人反目成仇,渐行渐远,再次相见已是剑拔弩张,针锋相对。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混入军营,回到了自己的主场,本想大显身手,谁知却被钟言盛激的怒刺一剑,阴差阳错地成为军中主帅,还意外得知了当年的真相。“曾经我陪你打江山,而如今也要与你一起,守住这繁华的盛世。”
  • 我当月老那些年

    我当月老那些年

    倒不倒霉,相亲一百次居然都被狠狠的踹为备胎。不就喝点酒嘛!居然直接去地府报道;认了一个二叔居然是神仙,还是混沌古神。这天庭非得上杆子让我当月老,我才二十八岁,有没有那么老;看我当上月老,用红线将嫦娥捆上床,让七仙女给老子跪下唱征服;你玉皇大帝牛掰,我把你和王母的红线打个死结,我看你还逍遥自在;我是谁,我就是现任的月老大人,你们服不服。
  • 魔王的异界网吧

    魔王的异界网吧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你将看到一个魔王演绎的悲惨世界。
  • 我不是真的想当隐世家族大千金的

    我不是真的想当隐世家族大千金的

    一个魔族天才少年偷学绝学穿越到千金身上的故事。
  • 尊魔重道

    尊魔重道

    第一皇朝,一场大乱,元气大伤,道宗长子被夺,与魔皇产生奇妙的缘分。初入修炼门径,敢要魔皇做辅助!修炼有成,敢令魔族撤千里!小小少年郎,修道路坎坷。度日十七年,不问修道事。一朝灵入体,万千灵光修。敢站于魔族雪山之巅傲世魔族。敢站于神鲸背上蔑视四海神兽。敢站于战神前言天下无敌寂寞。敢站于四方凶兽前视若小宠物。沉浮间,剑光已现;破众法,傲视群雄。
  • EXO:少年时的记忆

    EXO:少年时的记忆

    少年时,你是我最好的玩伴,只是现在,你已经是闪耀的明星,而我,还有没有资格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