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83000000047

第47章 《老邢说历史》“火耗归公”的理想与现实

《老邢说历史》第四十六章:“火耗归公”的理想与现实

近几年来,各种各样描写清朝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层出不穷,无论进行了怎么样的艺术加工,总归是让大家对清朝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要说对清朝影响最大的帝王,我个人觉得既不是千古一帝康熙,也不是盛世皇帝乾隆,而是介于他们两个之间的雍正皇帝。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存在,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康乾盛世了。雍正在位的时候,推行了几项重大财政制度改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火耗归公和养廉银制度。史书上的通常说法是,清朝雍正年间实行的“火耗归公”和养廉银制度促进了当时的官员廉政。那么,到底什么事火耗归公?火耗归公真的能够杜绝腐败现象吗?请看《老邢说历史》第四十六章:“火耗归公”的理想与现实。

《清史稿》中对“火耗”这个词有个官方解释:“盖因本色折银,镕销不无折耗,而解送往返,州县征收,不得不稍取盈以补折耗之数”——这话说得挺委婉,意思是说,赋税征收银两了,老百姓缴纳的很多散碎银子在镕铸成大锭银两的时候,会有损耗。而且,地方政府押送国税到国库去,路途上也需要运输看护的开支,于是,不得不向百姓多征收一些银两,这个“补折耗之数”就是常说的“火耗”。说白了,“火耗”就是一种地方政府在国家法定税收之外的额外加征。

我们以雍正初年的火耗银征收为例,通常是核定每一两银子加征火耗银比例最少是10%以上。在西北地区,陕西一带,火耗的征收比例相当高,其比例最高达到50%,民间受累很重。在晚清官员邓华熙的日记中,记录了1874年九江税关上缴税收时,“三日一缴,倾销火耗每百(两)六两”的记录。——他说的意思是,火耗银的缴纳比例是结算银两的6%,即相当于增加了6%的税收款。九江税关既然要交6%的“火耗”给上级部门,那么,它收取关税时所征收的“火耗”肯定是要高于这个比例的,应该也在10%以上。如果还不明白,我们讲个通俗的段子:比如说某一天,你买了一斤五花肉,然后放到水里洗一洗,洗肉的时候你会发现手上的油和水里漂浮的碎肉,这就是火耗。通俗的讲就是雁过拔毛,手过留油。

从地方政府到省直部门,乃至于中央政府,都知道对百姓有“火耗”征收项目,而且汇集起来是数额相当大的巨款。可是出于种种心知肚明的原因,一直都是听之任之,老百姓更是无法反抗地方官吏。久而久之,收火耗银子的地方官府和缴火耗银的纳税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而实际上呢,当时征收火耗银子是在打法律的擦边球。大多数地方官吏借着征收火耗银两的机会,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甚至已经形成了贪污产业链,从县处级到厅局级再到高官,各级公务员都从中间分红。于是形成了,“州县重敛于民,上司苛索州县,一遇到公事,加派征收任务,火耗银子成了众所周知的“灰色收入”,更是地方公务员们眼中的肥肉,甚至有官员为了分“火耗”而争执反目。这种情况从明朝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清朝灭亡。只是在雍正皇帝期间有所收敛,这是因为雍正皇帝了解“火耗银子”对于老百姓的负担有多重。因此,他一上台便着手解决这一延续数百年的贪污问题。”火耗归公”制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的应对政策。

清朝的时候,基本延续了明朝的体制,公务员的工资普遍较低,一级公务员每年的工资不过是180两银子加上180斛禄米;7级公务员只有45两银子加上45斛禄米,所以公务员们的生活你叫拮据。而雍正皇帝实行“火耗“归公的意思就是规范“火耗“的征收,并作为财政收入上交国库。政府规定“火耗“附加税一般为正税的10%-15%,最高不超过20%,官员要全部上交,不得私自截流。这种“火耗“的收入一部分用于财政支出,另一部分则作为各级公务员的养廉银子。这样一来,政府即明确承认了“火耗银”的存在,将原本由地方税务部门自行拟定的“火耗银”收归政府所有,更截断了地方公务员从”火耗银”中贪腐的可能。而且中央政府还因此而多了一份”火耗银”的收入,可谓是一举三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良策。然而此举也损害了许多各级公务员的利益,政策一出台便引起了地方各级官吏的一致抵制,为了缓和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关系,雍正皇帝又推出了“养廉银制度”,即适当提高官员的俸禄来补贴官员的损失,从而进一步避免其再度走上贪腐的道路。据光绪《清全典事例》中记载,当时各级公务员的养廉银子数目为:总督1.3万-2万两,巡抚1万-1.5万两,布政使5000-9000两,按察使3000-8000两,道员1500-6000两,知府800-4000两,知州500-2000两,知县400-2200两,同知400-1600两。通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这养廉银子其实不算少,都是薪水的十倍到一百倍,比如7级公务员按照规定年俸是45两、禄米45斛。如果你廉洁奉公,养廉银就有400-2000两之多,相当于年终奖是年薪的十倍到一百倍,而且根据级别年薪会越来越高,最多的养廉银几乎可以达到两万两。

雍正皇帝实行的“火耗归公”这一一历史上有名的财政举措,又被称为“耗羡归公”,其官方说法是,意在在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实际上康熙末年就已经有官员对“火耗银子”动脑筋了,这个人就是大清朝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年羹尧。当年,他在担任陕甘总督这个重要职位时,因为西北驻扎重兵,各种开销很大,年羹尧奏请将陕西地区的火耗银子由总督衙门收集起来,除了上缴一部分给朝廷,剩下的都留陕西。——康熙皇帝知道,如果同意年羹尧的方案就等于将火耗征收合法化,有悖于他“永不加赋”的意思,贵为一国之尊,出尔反尔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让天下人笑话,而且更会助长地方政府提高火耗银子的征收比例,让百姓不堪重负。

到了雍正皇帝的时候,山西巡抚诺岷请示雍正皇帝,征收的火耗银子怎么分成,就是多少留给县级财政,多少留给市财政,剩下多少要上交给国家财政?——他是按照通常思维来请示地方政府和中央的分成问题。雍正皇帝的批复很简单:全部上交国家财政。——乾纲独断的雍正皇帝将所有的火耗银子一把抓到了自己手上,全部上缴朝廷,也就是由他皇帝来统一分配,不给各各级公务员有插手的机会。

伴随“火耗归公”同时进行的,是清代著名的“养廉银”制度。雍正皇帝让大臣们商定各级公务员的奖金数额,由户部造册之后国家财政统一发放。养廉银子这个制度的本意是想凭借高薪,来鼓励官员们养成廉洁的习性,避免贪污腐败,因此取名为“养廉”,——通过发放给官员们养廉银,来取代地方实权派的坐大独吃。当时设置养廉银的多少,要根据各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情况来定,南北是有差异性的。一般来说,养廉银通常为薪水的10倍到100倍,比如:年薪45两、禄米45斛之外,7级公务员另外发放养廉银子400两—2000两。以此类推,到了一级公务员的大学士、总督兼尚书衔的官员们一年的养廉银子有近2万两,可见,官员的养廉银比原来的正常工资要高出很多。那么,是不是给大家发上一笔廉政“补贴”后,各级公务员们就都会安分守己、一心为国为民了呢?其实不然,廉者自廉,贪者自贪。雍正时期,官员沈近思曾经跟雍正皇帝汇报说:“今天如果国家将火耗银子正式收归国库的话,就相当于承认了征收火耗银的合法性,使之成为了正式税收,那么,地方官吏以后在征收包括火耗银在内的税收后,还会再弄出一个类似于火耗银的税收名目,这样就更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了!”——看来,曾经在基层锻炼过的沈近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火耗归公”的后遗症。

实际情况是,雍正朝以后,清代官场的贪污案例依然持续不断,比如雍正年间的年羹尧、乾隆时期的和珅,他们贪赃的银子都是巨额数字,尤其是和珅,攫取的不正当财富相当于当时大清帝国十五年的税收总和!清史稿中记载:“督以两江为最,一年三十万(两)。”一个两江总督一年的公开收入是30万两白银,实际上这个职位的法定奖金最多是2万两,再加上从一品官的工资180两,加起来怎么算也和30万两差距甚大。也就是说:总督大人在拿了国家发的“养廉奖金”之外,又得到了另外的一大笔银子,这是哪里来的钱呢?所以说,整个满清,官员贪赃腐败,从没有断绝过,只是个数字多少和隐蔽程度大小的区别而已。

其实,在刚开始施行“火耗归公”的时候,就有不同的声音,乾隆皇帝即位后也有过质疑,但因为是他老爹雍正皇帝极力推行的,而且由中央统一掌握,按照不同等级“合法”地分发给官员们,对整个统治阶层而言有“利益均沾”的意思,所以赞同者居绝大多数——众所周知,清代官员的工资是很低的。有了冠冕堂皇的“养廉奖金”,全国范围的公务员阶层基本都能过上很体面的生活了。

《清史稿》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光绪二十九年,整个大清朝的所有官员集体请求在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将全部养廉银奉送给她作为寿礼——能够把全年奖金捐出来,可想而知,大清朝的公务员们并不缺钱。

总而言之,不管是“火耗归公”,还是养廉银制度,最大的赢家是统治阶级最高层,受益者是金字塔自上而下的一级级公务员,作为纳税人的普通百姓,该交的税一分不少,不过以前是地方征收,现在改成了国家直接征收,并没有享受到实质上的好处。

以上所说仅为一家之言,今天就到这里了,再会。

同类推荐
  • 谈闲说怪(下)

    谈闲说怪(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 三国之主宰中原行

    三国之主宰中原行

    赵翊也不做作,直接答应了下来。显然他知晓这是靠实力说话的时代
  • 战国英豪转

    战国英豪转

    呐喊还是呻吟?活着还是死去?媚悦流俗还是高风亮节?奴性,野性,哪种才是人性?低卑,高尚,包容,傲慢,麻木,抗争,什么才是人生?纷扰红尘、纸醉金迷中仍有铮铮傲骨!一场历时百余年的轰轰烈烈的伟大变革造就了无数横空出世的千古英雄;一部凝聚着大智大慧的浩浩法典促成了一个叫中国的伟大的文明的国度在世界东方诞生;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恩怨情仇构成了一幅荡气回肠的历史经典长卷……
  • 镇天东

    镇天东

    北地风起,飘雪千里。冷山银素,铁铸寒裘。夜雨如刀风带雪,天地间,寒光点点。红缨似血马如龙,山河内,铁甲森森。汉阳北边的一个小小斥候兵沈凤来,阴差阳错,踏上了一条未知之路。风云际会天下乱,五湖潮气海瑞生。在这纷乱的时代,且看凤来如何引凤来,一玉如何镇天东。
  • 现代化大唐

    现代化大唐

    李恪穿越了,穿越成为了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可是他却发现这个大唐却有些不太对。长孙皇后拿着对讲机指挥宫女做事,太子李承乾正在玩策略战棋游戏,李靖正在在电脑面前分析战局,李世民正在心里面酝酿着无纸化办公。而这一切,都要从三年之前出现的那个时空虫洞开始说起。而刚刚魂穿过来成为了一个穿越者眼中的土著,正琢磨着怎么样借助穿越者们的力量,实现大唐的四个现代化。
热门推荐
  • 王子与公主美好相遇

    王子与公主美好相遇

    上官紫依,友依集团的千金大小姐,曾经的她不知经历过什么,现在好不容易走出来,她还会相信爱情吗?开学第一天结识了好朋友叶琳,和她一起在大学生活中,一起成长一起经历爱。王子与公主的相识、相知、相恋,而展开的校园生活,不设防式的纯白初恋。在大学校园中发生的一系列爱情故事,王子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进公主们的心,让我们敬请期待王子与公主的美好相遇吧……
  • 第一宠婚,齐少,求放过

    第一宠婚,齐少,求放过

    她用一辈子,证明了人这一生,真的可以只爱一人。可是,临终之时,收到了却只有对方简短一句。“其实死了也好。”重活一世,黎九只想平平静静地好好生活。可是谁能够告诉她。上辈子那个从来没有说爱她的男人,却日日缠,天天宠……
  • 同城花谢

    同城花谢

    华丽丽滴惊悚出场,那个漂亮得让女人汗颜并自称神使的冥颜,把她丢回2005年以后居然十二分不负责任滴拍拍屁股消失了。她扮无敌,她扮淑女,想抓住我们男主滴心,不料来了一只狐狸,又来了一只……别以为这是场猫抓老鼠胜券在握的游戏,你以为你掌控了全局,站在高处得意地笑。殊不知命运已经为你的悲惨结局埋下了可笑的伏笔,谁也逃不脱。如果最终这只是美梦一场,我们谁都会笑笑说不伤……
  • 囧人的囧途

    囧人的囧途

    最新作品《囧人的囧途》,是我根据我身边一位朋友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本书的主人公曾经风光无限,然而,年轻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他自己放弃了自己,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最终为了躲避黑社会的追债和法院的传票,他逃亡到东北,辗转又来到了俄罗斯,在俄罗斯经历了一些难以置信的事情,在俄罗斯他四处游历,干过餐厅洗碗,干过倒爷,贩过毒品,为了钱,加入恐怖组织,经历了车臣战争,无数次死里逃生;最后。。。。。
  • 御兽战仙

    御兽战仙

    这又是一个强者生存,弱者食尘的世界,看我们的非穿越者主角王雄怎么与他的灵兽们走向世界顶端。好土的简介单女主,非无敌流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末世之无限欲望之门

    末世之无限欲望之门

    当一道拥有穿越各个位面能力的大门突然出现在地球之上是机遇还是神的赏赐还是......不,这什么都不是而是一场不一样的末日当某些人类拥有毁灭一切的力量后欲望不断地膨大世界将不再有任何的法制有的只是弱肉强食的铁血法则文明世界至此崩溃未来世界少年重新来过是怎样一步步登上新世界的巅峰.......
  • 掠爱成瘾:傅少的小娇妻

    掠爱成瘾:傅少的小娇妻

    夏云熙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丢了傅少弦。她本是夏家最受宠的三小姐,一夕巨变,被逼远走他乡。三年后,她携子归来,他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傅家三少,而她早已不是千金小姐。本以为他们再无机会,他却依然对她如初!新婚之夜,他冷冰冰的掐着她的下巴说,“云熙,我们离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涩挽歌

    青涩挽歌

    林栋、顾惜两个从高中便在一起的情侣。七年的日子,面对了彼此的蜕变。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们能守住初心吗?这其中,林栋、顾惜的身上是不是有太多你我的影子?珍惜每一次逝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