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83000000051

第51章 《老邢说历史》千奇百怪的作弊与反作弊

《老邢说历史》第五十章:千奇百怪的作弊与反作弊

我们中国的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31年(公元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了1300余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公务员的方法。我们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万平方米。据说那个作题的强度与难度,甚至要高于现在的高考制度。这其中既有说不尽的十年寒窗一朝高中,也有道不清的不学无术科场舞弊。与科举舞弊相对的,则是历代朝廷绞尽脑汁的反作弊措施。双方斗法一千多年,真正诠释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请看《老邢说历史》第五十章:千奇百怪的作弊与反作弊。

我们在讨论科举考试作弊和反作弊斗法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历代考生作弊的原因。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各朝各代都有不同:隋唐以诗赋为主,宋代以论、策和大义为主,明朝则以八股取士为主。特别是到了明清的八股取士,文章只从四书五经里面摘取,每一本四书五经都是微言大义,孔夫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几百年的历史才一万五千字。所以你想想考了几百年了,这里面能用的文章都用尽了,就只能搭题了。我们都知道古文是没有标点的,前一句话的后半拉跟后一句话的前半拉整合后一贴,贴成一句话,拿这个出题考你。你还要解释这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所以这简直是一场高等智力游戏,能有资格禁区参加考试的人本身就太了不起了。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都是临时抽签决定,而且是很多人共同担任。考官确定后要马上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进入考场之后,对号入座,和考官一样不能离开座位。明朝的科举制度分4个等级,第一级为院试,考中的可以获得我们熟悉的秀才职位,从此就是读书人了;第二级为乡试,考中的为举人,第一名是三元中的解元,第三级是会试,考中的叫会元,第四级是殿试,考中就是进士了,有资格当官了。(皇上亲自主持)殿试的第一名是三元中的状元,殿试后分三个级别。第一等,进士及第,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等大概50--100名,叫赐进士出身,剩下的是第三等,叫赐同进士出身。

状元虽然很难得,三年才有一个,产量非常低,但毕竟还是有的,所以在读书人的心中,最高荣誉并不是状元,而是另一种称号,这才是每个读书人朝思暮想的,获得这一称号的人将成为传说中的人物,为万人景仰!这一称号就是连中三元,具体说来就是身兼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是真正的高难度动作,必须保证全省考第一,然后在会试中全国考第一,最后殿试里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这个要求考生光是学问好还不够,还必须反应快,长得要比较帅,才有可能获得这一称号。所以能够得到这一称号的运气的,岂止是祖坟上冒青烟,简直是要喷火。自隋唐开始科举后,获得这一荣誉的总共只有十三个人,分别是唐朝两人,宋朝六人,金国一人,元朝一人,明二人,清两人,这些牛人都是传说中的考试哥。别说连中三元了,就是能够考中进士都是值得我们崇拜的学霸。科举考试三年开考一次,在漫长的1300年的考试中,总共就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我们以明清为例来看一下,洪武四年有120人考上进士,洪武十八年有472人,永乐四年为219人,最少的是洪武二十四年考上31人,这是特例。其他时间大概每次考试能有三四百人考中进士。清朝统治中国总计267年,共录取进士约2.6万人。平均每年录取100人左右。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从1亿人或是4亿人中任选100人,概率是多少?简单来说,参加科举考试能够考中的人数比高考考入清华北大的比率还要低。现在您就能知道古代时候的科举考试简直是难于上青天了,现在的高考制度根本没法比,已经属于幸福的生活了。

既然是考试,那就肯定有人要作弊,可以说几乎是科举制度一创立,作弊就应运而生了。什么通关节、冒籍、枪替、夹带等千奇百怪的手法层出不穷。在科场作弊的种种手法中,“通关节”是最为普遍也最难禁止的一种。所谓的“通关节”就是现在所说的“走后门”。在唐朝时期,科举考试很看重考生的诗词,于是很多考生便在考试前“投卷”,就是把自己的诗词文赋献给当朝名流,让他们在判定名次的时候为自己说话。与此同时,考生直接向考官“投金”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唐懿宗的时候,一个叫裴坦的大臣担任主考官,当时的录取名单就是他的两个儿子根据送礼的多少提前拟定好的。因此,唐朝的科举考试常常是在考试之前就已经内定了名次。就连唐朝大诗人杜牧也是作弊者之一,他在考试前将自己所写的《阿房宫赋》投给当时的大臣,受到20多位大臣的一致赞赏。然而由于考试的前几名早已内定为权贵子弟,所以杜牧最终名列第五。有作弊就有反作弊,宋朝开始对试卷采取“弥封”和“糊名”,使主考官无法直接判断到底哪些人的试卷是通过关节的。但是有矛就有盾,另一种形式的“通关节”马上开始实行。考生通过在考卷上做暗号,通常的办法是在文字的末尾用特定的词语做标记,或着在文中使用特定的生僻字,然后将暗号写在条子上递给考官。这样一来,考官便能从众多的考卷中找出这位考生的卷子。比如,清朝咸丰八年(1858),考生罗鸿绎事先向考官李鹤龄递了“关节”条子,约定三场考试中,第一篇文章的末尾用“也夫”两个字,第二篇用“而已矣”三个字,第三篇用“岂不惜哉”四个字,最后再以“帝泽”两个字结尾。李鹤龄依据这几处暗号,果然找到了罗鸿绎的考卷,写下了“气盛言宜,孟艺尤佳”的评语。后来,罗鸿绎就高中了举人。

除了“通关节”,考生作弊的方式还有枪替、冒籍、夹带、泄题、互相抄袭、割换考卷、场内传递等不下十几种,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这个“枪替”就是找人冒名替考,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枪手”。这种手法一般发生在初级考试中。枪替包括三种情况:一种是直接代替考试。因古代考试没有照片,考生只是大体上写明年龄、身材与相貌及肤色等。如果考生买通了保人,枪手就可顶替进入考场考试。第二种是两个人同在一个考场考试,需要事先先买通监考人员安排他们座位相邻,然后枪手直接代替雇主答题。第三种是内外呼应,场外替考。就是考生想办法将试题送给枪手,等枪手吧试卷做好后再送进考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一个叫岑照的考生请官员叶道和帮忙替考乡试,许诺考中举人后付给叶道和300两银子。叶道和混进考场,替岑照考完了全部三场考试,最终岑照竟名列举人第一名。结果“枪替”事件被人揭发,岑照和叶道和双双被斩。

除了冒名的作弊手法,还有一种叫做“冒籍”——就是考生冒充外州、县的籍贯参加考试,这大致上和今天的“高考移民”(就是买弄个户口到高考分数线低的省份参加高考)是一个道理。主要是根据各地的名额分配,改变籍贯到竞争力弱的地方参加考试,提高中举的概率;再就是利用各地考试时间不一样的时间差,在本地考完后又去别的州、县参加考试,增加录取机会。“冒籍”现象也多发生于初级考试。康熙时期,福建沿海各州府县童试竞争激烈,而台湾新设府学,生员名额比较多,容易考取,这样许多福建人就移民台湾,争取在台湾府县应试进学。

自有科考以来,作弊与反作弊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相伴而生。为了防范舞弊行为,有人曾将科举考试总结为七句话:锁院以防漏题,搜检以防夹带,监考以防偷看,糊名誊téng录以防关节,内外帘隔以防串通,场后复试以防冒名,考官回避以防徇私。为了杜绝“通关节”,宋朝推出了两项反作弊措施——“糊名”和“誊录”。所谓“糊名”,就是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遮盖起来;所谓“誊录”,则是将考生的考卷重新抄录一遍,将抄录本拿给考官审阅。这两项措施使考官无从辨认考卷出自哪位考生之手,避免了考官给特定的考卷判高分。明朝还在阅卷及评定程序上采取严密措施,每一明考生的试卷要经过多位考官轮流评阅(一般为八人)。清代时,在阅卷环节新创了磨勘,是为了防止考官私下修改试卷,由礼部对试卷进行复审,就像今天的抽查、复查制度。为了预防科举考试中的冒籍、枪手现象,历朝历代都是严格考生资格认定制度。在唐代,为了防止考生伪造身份、籍贯,骗取考试资格,采用了“认保”和“连坐”之法。考生所持证件需要写明姓名、籍贯、年龄、学历及三代履历(若三代中有犯罪者就没有资格报考),并由地方官出具证明,还要本县的“廪lǐn生”和同考生作保。作保人数历代有别,宋代是十个人作保,清代五个人就可以。如果一经查实,考生有冒籍、冒名等作弊行为,保人、考生都要被治罪。后来逐渐在证件上填上了考生相貌特征,甚至有没有胡子都要记录。为了防止考生找人“枪替”,清朝做出了五名考生互相联保的规定,并找一到两名廪lǐn生认保,一旦发现“枪替”现象,则五名考生连坐,认保的廪生被革除。为了杜绝“冒籍”,自清康熙年间起,朝廷推出了“审音”制度,就是通过核对考生的口音,以判别你是不是本州、本县人。

还有一种从古至今都常用的手法,打小抄,在古代叫做夹带。明清时期针对“夹带”手法,推出的反作弊措施是最多的。例如,考生穿戴的衣裤鞋帽都必须是单层的,不能有里衬;砚台不能过厚,毛笔必须空心,烛台必须是单盘的,而且是用锡做成,甚至考生自带的食品也必须切开,供监考人员检验。为了防止考生将文章抄在身体上,甚至规定考生入场时要解开内衣内裤,接受严格检查。明朝万历年间的一次县考,有一名考生被搜出鞋子里藏有夹带,考官命令全体考生一律脱去鞋袜,赤脚罚站在冰雪之上。被搜出身怀夹带的人,轻者杖责,取消当年考试资格,重者送边地充军。乾隆年间,皇帝突出奇招,命令对举行的顺天府乡试进行搜检,使用了大批军役,每搜到一个夹带的人,军役就可以得到赏银三两。有钱能使磨推鬼,军役们极其认真,这次搜查之严空前绝后。其结果也令人吃惊:头场就搜出夹带者21人,二场又搜出21人。一时间,顺天贡院前的“枷号”爆满,加上观看的人,简直是人山人海,这还不包括那些识时务的人。这次考试,交白卷的有68人,没有做完的有329人,文不对题的有276人,而两场考试点名时因不敢入场自行散去者竟然多达2800人。在某贡院外面墙角下,被举子抛弃的蝇头小卷竟然堆积如山,可见举子们在作弊上下的工夫之大。这样的作弊场景实在是让人触目惊心。

考生的作弊与朝廷的反作弊争相斗法,考生频频出招,朝廷则见招拆招。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朝廷少数人的智慧终究难以应对千万考生的“奇技妙招”。于是,朝廷只得用异常严厉的惩罚措施来威慑考生。从谪官贬职到下狱充军进而发展到腰斩绞决,既对作弊考生,又对作弊官员,无不从严从重。但在严惩不贷的反作弊举措下,作弊现象仍无法杜绝。为了飞黄腾达、富贵齐天,考生与主考官不惜铤而走险,运用种种手法徇私舞弊。最终,弊端越来越明显的科举制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被彻底废除。

以上所说仅为一家之言,今天就到这里了,再会。

同类推荐
  • 明末试锋

    明末试锋

    明末天下,狼烟四起,盗贼横行,朝廷乱弱无力,人祸大于天灾。一人来到崇祯年间,高喝一声:“一家哭何如一路哭”。十年磨砺,今朝试锋。
  • 龙虎大宋

    龙虎大宋

    北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榜,被誉为中国科举千年第一龙虎榜。穿越到这个时代,杜若一不小心就霸了龙虎榜;还没怎么用力,就开创了盘踞华夏,扩侵四方的龙虎大宋!
  • 帅气逼人的历史

    帅气逼人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帅哥,和其他人有着怎样不同的命运?潘安、卫玠、纳兰容若、司马相如、慕容冲、独孤信、兰陵王、韩子高、董贤……每一个帅气的名字后面,都有着一段让后人感叹的历史。本书以嬉笑怒骂的文笔,写了中国历史上著名帅哥的人生经历,嬉笑怒骂,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帅哥史”。
  • 山海经追神记

    山海经追神记

    达志、达成、若山、若曦、贝贝五仔误入山谷,迷路,巧遇神仙得地图。五人按图回家,却走进了远古的山海,成了那时代的“未来神”——他们来到凶残的部族,一下子激活了他们人性中的“凶残性”,成了凶残部族的“未来神”,跟随着凶残部族一起残暴其他部族;他们来到善良部族,他们人性中的“善良性”又被激活,做了善良部族的“未来神”,和他们一起为民谋福利。但却遭到嫉妒部族的嫉妒,嫉妒部族便来攻打他们。正义的神仙,便来帮助他们……就这样,五仔走过了贪婪部族、慈爱部族、虚荣部族、多疑部族……一个个不同性质的部族,经历一次次险阻,终于到达昆仑山上,拜见天帝和女娲……最后,在天帝和女娲的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家……
  • 话说那三国

    话说那三国

    武将叱咤疆场,谋士翻云覆雨,天下纷乱,群雄角逐······抱歉,作者智商有限,只能想到这么多。不一样的三国,一样的体验!
热门推荐
  • 神仙进化录

    神仙进化录

    神仙魔佛的不同进化论,山里少年带你进入不一样的修行世界,看不一样的修仙历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行者随记

    行者随记

    读书写作,人生过客,世间行走,行者思君。
  • 三元玄境

    三元玄境

    少年林长日,为救同伴被飞甲蝎所伤。在疗伤时无意中发现身上的人体封印。为了探究封印之迷,历经了奥元、晶元、天元……,几个大陆,展开波澜壮阔的传奇之旅。飞甲蝎,赤炼金蜥,血髓心机虫,青绿水母虱,蓝焰棕熊……,阴阳魔核各类魔兽层出不穷。水火同源,圆通诀,五行融合功,晶光期,晶明期,晶亮期,天功境,天灵境,天化境……,各种功法修炼升级。计红花…—,兰心……,水丹丹……,三女一男之间的爱恨情仇。充满神秘,战争,爱情与冒险……
  • 废材萌萌哒:公子我不约

    废材萌萌哒:公子我不约

    这年头,逛个街能穿越,有没有搞!!!那个男的是谁,说什么要定我了,不是吧!古代人都辣么开放吗?黑心老爹也不管我,,,我可不管既来之则安之,我的命运自己做主,看我不把你们玩得个天翻地覆!!
  • 醉迷九天

    醉迷九天

    有酒有剑有长歌,有血有泪有人魔。酒来喝酒剑来挥剑
  • 为了你啥都不是事

    为了你啥都不是事

    我原是天地间最无依无靠的人,也看遍人情冷暖,摆渡人渡人却不渡己,直到你出现,我才发现这忘川河上的一叶扁舟,这黄泉路上的株株彼岸花,都是为了你等待
  • 重生古代职业小三

    重生古代职业小三

    选男人,一定要帅气的、英俊的、健硕的,总之,一定要极品的;对男人,一定要媚惑的、温柔的、笨笨的,总之,一定要用尽一切办法搞到手;踹男人,一定要冷酷的、无情的、惨忍的,总之,绝对不能留半点情;一句话:上了他的人、要了他的身、掠了他的心,三更可以来,五更必要走,否则,杀无赦。
  • 亨利四世上篇

    亨利四世上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