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5600000171

第171章 女婿投资

一个局中人的策略,是他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所将作出的决策的描述。如果在一场博弈中,不论局中人的策略是什么,各局中人所得支付的总和为零,那么该博弈称为零和博弈。此时,局中人的利益是完全相反的,凡是不具备这一性质的博弈,称为非零和博弈。二人零和博弈,即只有两个参加者(局中人)并且一方所得恰为另一方所失的博弈。

在春秋时期的秦晋之间的一场博弈就是典型的二人零和博弈。春秋时期,晋献公即位初年的晋国仍是诸侯小国,而此时的齐、楚、秦都已成为地方千里的泱泱大国,而且都想向中原发展。

为了发展晋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能与诸侯争霸天下,晋献公先从巩固政权入手,进而灭掉周围的小国,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秦穆公,从而扩大晋之领地范围,建立了巩固的联盟,使晋国走上了强盛之路。

正当晋献公的霸业蓬勃兴起之时,晋献公灭了骊狄,获得了两个美貌的姑娘,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夫人,不久这两个女人生下了两个儿子,年轻漂亮的夫人骊姬导演了一场以庶代长的争夺君位的内乱。在这次内乱中,太子申生被迫自杀,次子重耳和三子夷吾为避祸而出走。公元前651年,晋献公病逝,骊姬先后立自己和妹妹所生之子为国君,但都被大夫里克、丕郑率三公子的私属杀死在献公灵前。在这种情况下,公元前650年,夷吾在秦国的保护下首先返回晋国做了国君,是为晋惠公。晋惠公的继位并未使晋国从骊姬之乱中摆脱出来,反而由于其对内党同伐异,对外言而无信,使晋国处在内忧外患的危险之中。晋惠公处理内部事务,他把拥戴他有功的老臣里克以连接诛杀了两位国君为理由,迫其自杀;对外,在没有当上国君之前,秦国答应帮他夺取国君之位,他信口开河,许诺将黄河以西的五座晋国城池作为回报,但即位之后就翻脸不认账。即位后没两年,晋国又遭受旱灾,晋向秦乞求粮食援助,渡过了难关。

第二年,秦国遭受大旱,希望能够得到晋国的援助,哪知晋国居然一毛不拔。晋献公当年把女儿嫁给秦穆公的目的,就是想缓和与秦国的关系,获得秦国的支持,从而放心吞并周围小国;秦与晋结亲,其目的也是找到一条进入中原争霸的捷径,这实际就是一场两人的博弈,但在这一场博弈中,秦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晋的发展反而阻止了秦进入中原的道路,因为秦晋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就博弈来说,这是零和博弈,晋让步,晋的利益就受损失;晋不让步,秦的目的就无法实现。

秦扶植晋惠公,本也就是想再扶植一个傀儡国君,但晋惠公偏偏不买这位姐夫的账。秦晋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公元前645年晋秦的“韩原之战”,晋国在这一战役中遭到惨败,晋惠公及诸大夫成为秦国的阶下囚。最后,晋国被迫答应秦国的条件,割让五城,并且送晋太子(公子圉)为人质才换回了晋惠公。

秦国仍然没有看出秦晋之间利益的不可调和性,为了进一步协调与晋国公室之间的关系,秦穆公将一位宗室女子嫁给做人质的晋太子为妻。可惜这位晋太子并不领秦国的情,在晋惠公死后,抛下妻子一个人,偷偷跑回去继承了国君之位,但这位长期在国外做人质的太子回国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支持,晋国仍然陷于动荡之中。

这时,一个新的人物跑进了秦穆公的视线,这就是晋献公的另外一位公子重耳。重耳是晋献公五位公子中颇具才能的一位,其命运坎坷,在外逃亡十九年,先后流亡于戎狄部落、齐、卫、曹、宋、郑、楚等国,历经艰辛和磨难,最后来到了秦国。重耳的出现,使秦穆公似乎又看到了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希望,因为与晋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正面交锋是不明智的,这就好比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之间的博弈,只能是两败俱伤。秦穆公在晋惠公和晋怀公父子俩身上下的赌注都失败了,但他还不甘心,他想把宝押在公子重耳身上。

为了密切两人之间的关系,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重耳,这一年,穆公五十三岁,重耳六十一岁。从穆公讨了重耳妹妹这边算,穆公是重耳的小舅子,而从重耳讨了穆公女儿这边算,穆公是重耳的岳丈,秦穆公是晋国的女婿,晋文公也是秦国的女婿,这种说不清、道不白的关系就是历史上所称道的“秦晋之好”吧?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打败了新即位的晋怀公,重返晋国,登上了王位,是为晋文公。重耳结束了其逃亡生涯,归国执政,晋国趋于稳定,又重新走上了称霸之路。

一个局中人的策略,是他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所将作出的决策的描述。如果在一场博弈中,不论局中人的策略是什么,各局中人所得支付的总和为零,那么该博弈称为零和博弈。此时,局中人的利益是完全相反的,凡是不具备这一性质的博弈,称为非零和博弈。

晋文公先后在国外流亡了近二十年,正是所谓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流亡生涯磨砺出来的聪明才智和经验成为其宝贵的政治财富,为晋国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矗作为秦国的女婿,他并没有向其他兄弟与侄子一样,翻脸不认人,而是较好地处理了秦晋之间的关系,恭谨地履行翁婿之礼,两国进入了“蜜月期”。

晋国没有后顾之忧,于是就把目标转移到其他方向。文公即位之后,立即展开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改革,并且很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他即位的第二年,周王室发生叛乱,周襄王的异母弟王子带与狄人联合将周襄王驱逐出成周,自立为王。周襄王逃奔同姓的郑国,郑国遂向晋告急。

晋文公抓住这一政治良机,亲自带兵迅速平息了叛乱,并护送周襄王重返洛邑。感激之余,周襄王将周成王国畿内的八个城邑赏赐给晋国。这一举措令各诸侯刮目相看,晋国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但与霸主地位还有很大距离。当时实际控制各诸侯国的是楚国,因此,要想独霸天下,必须先征服楚国。

位于南方的楚国,由于地处偏远的“荆蛮”,一向为中原诸国所鄙视,但楚国是最为桀骜不驯的部落。早在两周之际,周昭王因为楚国不听号令,就两次讨伐楚国,但第二次是被楚人设计淹死在汉水中,全军覆没,这就是历史记载的“昭王南征而不还”。

面对中原诸国的鄙视,楚国并没自甘堕落,而是发愤图强,先后灭掉五十多个小国,势力逐步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发展,参与中原诸国的争霸战争,东周已经进入春秋五霸时期。

公元前638年,第一代霸主齐桓公死后,宋襄公当仁不让地扛起了霸主的大旗。楚国最不服气,宋楚之间发生了争霸的泓水之战,楚国大胜,自此一役,除晋、秦、齐三国外,其余诸侯国皆朝贡楚王。

公元前634年,宋国叛楚归晋。第二年,楚国派兵伐宋包围了宋都商丘,宋向晋求援,晋楚之战一触即发。

楚国围宋使晋国出师有名,但一则晋文公在流亡时到楚国,受到了楚成王的很好接待,曾经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再则鉴于楚国力量强大,晋国仍不愿主动与楚国交锋。晋文公采取一系列迂回战术,一退再退,表面上是报答楚成王的恩惠,实际上是诱敌深入,逼迫楚国主动出击。

最后,楚国终于按捺不住,在城濮与晋军展开了决战,结果晋军大获全胜。城濮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它大大挫败了楚国的锐气,此后,楚的盟国纷纷背楚而投向晋国。同年五月,晋文公又请周襄王到践土(今河南荥阳)大会诸侯,襄王立晋侯为晋伯,可以王命讨伐诸侯。自此,晋国确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主地位。

晋文公的成功使秦穆公沾沾自喜,以为在这位女婿上的投资是投对了,因此,在晋国的一系列争霸战争中是真心实意支持晋国的,但秦穆公的真正目的不是让晋国独霸中原,而是要让自己的女婿替自己扫除争霸中原的障碍。

他以为,在晋成功的基础上,晋国会心悦诚服地把秦国推向霸主的地位。但他在这场博弈中却少算了一个事实——秦晋都是大国,而且疆域相连,都有独霸中原的野心,对于这场争霸的博弈,秦晋都有让与不让的两种选择:两国互让,所得利益均为零,只有让他国得利;晋不让步秦让步,晋得益,秦受损;晋让步秦不让步,晋受损,秦受益;秦晋都不让步,双方利益均受损。在晋文公时期,秦晋可以说处于秦让步,晋受益,使晋强大。

晋文公执政虽仅有八年,使晋国由普通的诸侯国发展为雄踞中原的超级大国,并开创了晋国的霸业,建立了以晋国为中心的政治秩序,为晋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矗在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认为晋国应该作出让步,让秦国称霸中原。但已经独霸中原的晋却没有作出让步,在晋文公死去的当年即公元前628年就爆发了秦晋崤之战,晋成为阻挡秦向中原发展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此后,公元前597年的晋楚邺之战,公元前589年的晋齐鞍之战,公元前578年晋秦麻隧之战,公元前575年的晋楚鄢陵之战等,几十年的战争使晋国的实力受到极大重创,霸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但公元前573年,孙周在新田继位,是为晋悼公。悼公针对晋国出现的危机,对内对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重振了晋国的霸业。直到公元前546年,晋楚等十四国盟于宋两门之外,楚国争盟,晋让楚先,从此结束了晋国独霸的时代,形成了晋楚共霸的局面。

公元前482年,晋吴会于黄池,吴王列兵劫盟,晋国只好退让,标志着晋国霸业的正式结束。

博弈智慧

晋国的强大,使秦国在一百四十年里无法向东方发展,秦穆公在自己女婿上的投资失败,应该是秦国发展史上一个最大的失误,如果他找一个不与自己山水相连的二流的中等小国进行投资,或许就会得到一个争霸中原的助手。

同类推荐
  • 口才兵法-实用口才提升宝典

    口才兵法-实用口才提升宝典

    《口才兵法:实用口才提升宝典》从交际、情感、说服、演讲、辩论、谈判、求职、公关以及推销九个角度,针对具体的社交场合和说话对象,选择最恰当、最巧妙、最有效的口才技巧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阐释,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实用性,从而达到传递智慧,为大家提供口才表达范例的效果,供大家更好的学习和借鉴。每个人都会说话,然而把话说好并非易事,《口才兵法》“兵”力十足,“兵”释恐惧,“兵”醒你沉睡的语言艺术细胞。
  • 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

    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

    儒家的基本特征是开拓进取、积极入世,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道家的基本特征则是自然无为,面对残酷的现实,道家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能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熔儒道于一炉,张弛有度,方能进退自如。本书融合儒道思想精华,解读工作生活的智慧!
  • 揭示命运密码

    揭示命运密码

    命”影响‘运’。“运”反过来又影响“命”。“命”里有“动”有“静”,“运”里也有“动”有“静”。当我们“命”里的“动“遇上了“运”里的“静”就产生了变化,就能对我们的命运产生影响。相反“命”里的“静”遇上了“运”里的“动”,命运也会因之改变。运用《易经》智慧。“命”和“运”都可以改。改变“命”和“运”,实际是改自己的心性和秉性,调整“自我”。仁义礼智信,人之五行,是《易经》改变命运的法宝。读懂了仁义礼智信,也就是读懂了命运的密码。阴阳是宇宙之理,宇宙大“道”。《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群经之始。“阴阳”揭示了宇宙的规律和真理。万事万物“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中国式人脉

    中国式人脉

    本书以理论联系实际,从多方面入手,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其懂道理、识事理,掌握丰富的人脉资源,从而获得成功。
  • 公关办事要有心机

    公关办事要有心机

    有主见,不被他人所役使;学会做自己的伯乐;不耍小聪明;适度伪装,办事别让人看出老底;能方能圆,通融达变;小心谨慎驶得万年船;广结人缘,编织关系网;巧借外力少吃亏,办事也需别人帮;防算计,与小人斗智斗勇;美言美词,公关办事顺风顺水;基本礼仪不能忘,有“礼”走遍天下。
热门推荐
  • 血叶

    血叶

    他是神话中的永恒之叶,具有主宰天地的宇恒力量。在一场灭世阴谋中,他被粉碎,沾染着母亲的血泪,漂流在万千异世之中……每一片叶子再次得到了新生,他们都是万千异世的天骄。来自华夏的少年为了寻找自己的母亲,来到了雪之世界。无尽的宿命,胆寒的杀戮;未知的谜团,死亡的赎罪;爱恨情愁,最后的嘶嚎。他的到来注定是为了展开了一场诸神灭世的旅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楼里来了个小和尚

    楼里来了个小和尚

    五代十国,天下大乱,普陀山上来了个小和尚,誓要救万民于水火,于烟花之地和师兄斗智斗勇,经历种种磨难,中间还拐了个媳妇,最终助明君赵匡胤统一天下,结束乱世,功德圆满,回山念经。
  • 不是女主是女配

    不是女主是女配

    经过三天的饥饿“培训”,我竟意外来到一个不知名世界。在这里,我是谁?我在哪?我该怎么做才能离开这?突然!“只要你找到男主,你就可以离开这。”什么!?……“啊!我到底得罪谁了?天天想着要杀我?吃饭杀,散步杀,睡觉杀,就连…就连洗澡都要杀”不行,我得加快进度!……原来…男主…是这样找的……
  • 艺考之路

    艺考之路

    短短的半年发生了很多事,也明白了很多事,也长大了很多,半年的艺考之路让我学会了很多。。。。。。。
  • 卡耐基励志经典(合订珍藏版)

    卡耐基励志经典(合订珍藏版)

    本书包括了卡耐基的三大经典励志著作:《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语言的突破》。
  • 如沐春风

    如沐春风

    相国之女冉沐,因为好色而死,成为专职打理青莲的小鬼。得星君相救后,便痴迷地爱上了他……星君待人如沐春风,温柔可亲,冉沐沉溺其中难以自拔,可惜妾有情郎无意,表白一直遭拒。若只是情场失意也就罢了,偏偏她那顶头上司——容色过人,个性却恶劣的白帝还总爱找她的麻烦。他对她百般挑剔、处处设计,恨不得丢她下十八层地狱,却又一再阻挠她追求星君,甚至强迫她做自己的侍妾。对她百般照顾的,拒她的感情于千里之外。讨厌她折腾她的,却要强将她锁在身边。她本以为自己已经够看不清楚他们,但等更多的真相摊开在阳光之下,她才发现,连同自己在内,她从未看清过谁……
  • 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以案释法版)

    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以案释法版)

    本套普法教材系列丛书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将读者群分为领导干部、公务员,公民、社区居民、农民和企业职工、青少年,根据不同读者群的不同法律需要精心编写而成。本套丛书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以案释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套丛书书用通俗的语言,专业的法律知识,解答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使法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本套丛书旨在帮助各位读者认识和了解法律,促使大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套丛书旨在帮助各位读者认识和了解法律,促使大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妖族来袭:废物三小姐

    妖族来袭:废物三小姐

    顶着人尽皆知的私生女头衔,竟然还是个出了名的废物。是个废物也就算了,好死不死竟然还被逐出家族!冰冷刺骨的寒潭中再睁开双眼,躯壳内早已换了灵魂。重回家族誓要讨回公道的人,却不知她这一去究竟会翻搅起来怎样的风云。深埋的一切被层层揭开,莞尔一笑,已置身是非之中何不掌控这时局,大放光华?我之命必然由我来操控!
  • 不抱怨的智慧

    不抱怨的智慧

    本书从查源、觉知、转化等几个方面,通俗地将一些佛的智慧贯穿其中,由浅入深地一一列出了脱离苦恼的秘方,不失为当下人们获得平和的上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