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6600000004

第4章 女娲神格(1)

要寻找女娲神话传说的源头,首先要从确认女娲的神格开始。所谓“神格”主要是指神的性质、品格。确认女娲的神格,就是通过对神话材料的分析,探讨女娲究竟是位什么性质的神。然而,神话中神只的活动是多方面的,其性质并不单纯,往往将始祖、造物主和文化英雄等角色集于一身。女娲的神格在神话传说中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在这多种性质的神格中,毕竟有最主要或者最原始的神格。为了探寻女娲神话的起源,就要对女娲神格的发展和演变做出分析,从而分辨出在女娲的诸神格中哪些神格是原初的,哪些神格是后起的。同时,还要区别哪些传说属于女娲神话,而哪些传说属于女娲信仰。以此为基础,将女娲的神话与信仰相剥离,进一步明确女娲神话的原始形象,为寻找女娲神话的起源提供神话学的依据。

一、诸神格中确认原初神格

女娲的神格是多面的,其中包括造人的神,补天的神和文化英雄之神。在这些不同的神格中,哪些属于女娲的原始神格呢?这可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加以比较,也可以从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或者哲学问题的产生顺序进行归类。也就是说,神格之间原始性的比较仅靠神话本身是难以说清的。但是根据神话内容和主题,还是可以分析出神祗的哪些功能是最原始的。所以,我们首先从神话传说本身人手,对女娲的诸神格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确认其原初的神格。

(―)女娲的始母神格

在女娲神话传说中,创造、化生和孕育人类的神格是比较古老的,无论在古代文献和还是现代民间神话传说中都是如此。产生于神话时代的神话问题,如同人在幼儿时最初的问题一样,首先要追问的是:“我从哪儿里来?”这个困扰着每个儿童的问题,一样困扰着我们的古代先人,所以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一定是人类神话的最原始的母题。为了解决这个对现代人来说都是无法圆满回答的问题,远古先民想象出一个伟大的神只来解决人类自身的来源问题,这个神只就是母亲或者始祖神,这就是女娲最原始的神格。我们通过对女娲造人的三种不同方式的比较,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化生人类”是女娲造人的第一种方式。神话传说大都流传于民间,中国古老的神话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战国末期的《山海经·大荒西经》和《楚辞·天问》。《大荒西经》云: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有十个名“女娲之肠”的神人,是女娲的肠子变的。这里的“化为”二字,是变化而成为的意思,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物质存在形态的转化。据此有学者认为,女娲的肠子通过变化而成十个神人,反映出尸体化生的观念。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如果是尸体化生的话,为什么女娲不像盘古那样,将尸体的所有部分都化作自然界的不同事物,却只是肠子化作了十个神人呢?显然,这“女娲之肠”别有含义。这里的“肠”不是尸体的一部分,而是母体具有生殖能力的部分,这“肠”并非女娲的消化系统而是生殖系统。比如,至今天水一带的民间语言把女人的生殖系统就叫“养(生)娃肠”。所以,“女娲之肠”化而为神,实际上是女娲生十个神的意思,而不是什么女娲的尸体化而为神。如果按照天水方言的意义理解,女娲所生的神为“女娲之肠”,就是“养(生)娃肠”,那么女娲所生的十个神就都是女神,具有女娲一样的生育功能。这是母系社会,血脉由女人相承的神话表现。《山海经》的这段文字虽然简略而且有明显残断,但还是提供了点滴信息。我们无论对这类神话中的“化生”如何理解,这些化生过程的主角都是女性,她们具有氏族或部落“始母”的性质。虽然通过简单的“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一句,我们无法进一步了解女娲或者她生的神人们的性质和活动,但是女娲作为始母神性格,却已见端倪。《楚辞·天问》云: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熟制匠之?女娲为帝,她崇尚什么样的帝王之道呢?她如果有自己的身体,那么她又是谁创造的呢?这些问题就像“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之类的问题一样是没有答案的。然而,《楚辞·天问》的哲学价值不在于所提之问题能否有答案,而在于这问题本身。这些问题的提出,使我们了解到,至迟在周代,关于女娲的神话,就已经不但在民间流传,而且被上层贵族所关注了。汉代是一个极具神秘主义的时代,神话普遍流行。因此,女娲神话的记载和传播也十分活跃。不仅女娲形象频繁出现,而且其神格在逐渐复杂起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卷十二,将女娲描述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如前所述,“化”是“化生”之意。但是,汉代文献记载女娲不仅是孕育人类的始祖,而且是化生万物的造物主。这显然已经不是女娲最原初的神格了。因为,当人们对自己的来源有了明确的答案之后,才会进一步追问“世界万物是从哪里来的”这类哲学问题。所以说,女娲化生万物的神格一定比化生人类的神格要晚出。汉代的《淮南子·说林篇》所谓“黄帝生阴阳,上骄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无论对“七十化”作何理解都无关紧要,因为她的这种化生万物的神格,无疑不是女娲神最初的原始神格了。

“抟土做人”是女娲造人的第二种方式。它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的人类起源神话。最早记载女娲造人神话的古代文献是汉末应劭的《风俗通义》。引《风俗通义》云: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祸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绖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引经人也。

这一段非常着名的文献所记载的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情节,在今天几乎家喻户晓,是研究女娲神格十分重要的材料。这段文字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女娲神造人的时间。文献记载明确表明是天地开辟而未有人民的时候,那么女娲创造最初的人类是独立完成的,这就表明女娲是最初的始母神,所以女娲的这种神格具有原初性,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女娲造人的材料。既然造人的神格是女娲最初的品格,那么她造人所使用的材料,也会给女娲神话的起源地的探寻提供线索。关于神只用泥土造人的神话母题,在世界许多民族和地区都有流传。《圣经·旧约》中就有关于上帝用尘土造人的神话。此外,在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以及新西兰土着、澳大利亚及爪哇的土着、非洲的俾格米人、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吉普赛人、美洲加利福尼亚迈出族印第安人等中,也都有泥土造人神话母题的流传。

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例如壮族、傣族、独龙族、景颇族、拉祜族、布朗族、侗族、彝族、苗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民族中,也有这一母题的神话流传。在有些民族的神话中,虽然造人的主要材料并非泥土,但泥土却是最终形成人类的辅助和补充。例如鄂伦春族神话《恩都力创造了鄂伦春》说:天神恩都力莫里根用飞禽的骨头和肉,先造了十对男女,后来又造了十对男女。因骨和肉不够了,就用泥土来补充。因为先造的是男人,后造的是女人,所以女人力气小。仡佬族、土家族神话中,也有创造神试图用泥土造人的情节。可见,用泥土造人的母题具有普遍性,而“泥土造人”的观念也很广泛。

然而,通过对以上各个不同文化区域“泥土造人”的神话对比,笔者发现,中国古代女娲造人神话有着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强调“黄土做人”。而黄土是黄土高原的特产。众所周知,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就是中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这里既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发源地。如前文所述,在中华文化各发源地之间具有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诸种文化发展进程的比较中,黄土高原的文化区域无疑是起步比较早的地方,所以黄土造人的神话也就具有了时间上的优先地位。用黄土造人也是黄土高原制陶业的投影,这里的土质十分益于制陶业的发展,所以无论仰韶文化还是前仰韶文化都有大量的陶器出土。可以说,女娲神话起源于黄土高原是无疑的。

而天水正处于黄土高原比较湿润、温暖的南部地区,这里是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地,很有可能就是女娲神话的发源地。黄土高原地域广阔,何以认定天水就是女娲神话的起源地呢?这就要从天水一带的制陶业和泥塑工艺的传统说起了。最久远的证据是天水大地湾出土的各类陶器,再就是今天依然能够一睹其面目的麦积山泥塑。这些艺术品,经历1400多年的风雨冲刷,依然坚硬可见,其工艺和泥质都堪称世界一流。天水一带的农村至今在日常生活中依然使用这种泥制工艺。这里的黄土质地非常细腻,以至于农村妇女在夏天用细腻的黄土给小孩子当爽身粉用。乡间农居的正屋,总有一块地面光滑平整,用来晾擀好的面条。黄土是洁净的,天水民间群众对黄土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第三,女娲造人的方式。这段文字记载了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是抟土造人。所谓“抟”就是和泥的意思,就是将土加工成陶泥的过程,是制陶工艺的技艺之一,这是一种非常艰辛的劳动。在天水一带的乡村里,拓土坯、制砖瓦等,都有这种抟泥的过程,是一种强体力劳动。所以才会有“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姮泥中,举以为人”的说法。

从“抟黄土做人”到“引绳烜泥中,举以为人”显然是两种不同的用黄土造人方式。两相比较,笔者认为“抟黄土做人”更原始,而“引绳烜泥中,举以为人”的方式,则表明后代社会意识的渗入。因为,所造之人有了等级和贫富差别,甚至有了阶级对立。这显然是原始神话发生了变异。所以说“抟黄土做人”才是女娲的初始神格。现代民间流传着各类的女娲造人神话,但是除了“抟黄土做人”之外,都属于后世的变形与黏合而不具备原始形态。

“成婚生人”是女娲造人的第三种方式。大量关于女娲经过婚姻孕育人类的神话传说,在文献上的出现比较晚近。唐李冗《独异志》是明确记载这类神话的最早的文献。据《独异志》载: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妇,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取妇执扇,象其事也。

这段记载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成婚的时间。文中虽然点明“昔宇宙初开之时”,但却没有说明这兄妹二人从何而来。二,人物身份。虽然说到女娲兄妹二人,但却不知其兄为谁。三,有“合烟”之类的占卜情节;四,结尾解释说明这段神话有明显后世附会的痕迹。“兄妹始祖”型神话是解释人类起源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兄妹始祖神话,不仅数量丰富,而且分布区域广泛。据《女娲神话与信仰》的作者杨利惠称:“除南方诸少数民族外,它还流传于北方的满、回、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中。1949年以后,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各项民间文化普査工作的迅速开展,在汉民族中发现的这一类神话数量也是惊人的,从而大大突破了这一类型神话流传于‘非汉族原始居民(苗、彝、瑶等族)和中国南方受非汉族影响的地区’,以及‘南方少数民族的例证丰富,而汉民族的记录早,各有优势’的结论。”?女娲造人神话与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神话,二者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却属于不同时代的神话。就女娲的神格而言,兄妹成婚的神话肯定要晚出于女娲化生或者抟土造人的神话。因为,兄妹成婚而生育人类的神话是以人类认识到自身的繁衍是两性结合的结果为前提的。在人类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时代,大致也会分为不同的阶段,即没有认识到两性结合与人类繁衍的关系的阶段;认识到两性关系与人类繁衍有直接关系的阶段。化生人类和抟土造人显然是没有认识到两性关系与人类繁衍之间存在关系的神话,而兄妹成婚的神话显然表明当时的远古先民已经认识到两性关系在人类繁衍中的作用。所以说,女娲兄妹成婚的神话,塑造的不是女娲的原初神格,因为此时的女娲已经从独立女神沦为对偶神。这类神话自然有其原初形态,也有其源头或者最初产生的文化区域。但是,与女娲化生人类和抟土造人神话的源头相比,自然是晚出得多。

(二)女娲的其他神格

在女娲神话传说中,女娲还具有许多“文化英雄”的神格。所谓“文化英雄”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指那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最先发现和使用火,创制劳动工具,掌握培育植物、驯养动物等生存技艺,并将这些技艺传授给人类的神话人物;一类是指那些最早制定婚姻制度、习俗、仪礼并且祛除凶怪、消灭世间混乱,为人类确立社会生活秩序的神话人物。这两类神话人物往往表现为两种神格力量集中在一个神只身上。女娲在神话和信仰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具备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英雄”的神格。女娲最重要的神格有补天、置神楳和制笙簧三种。

女娲炼石补天的英雄业绩,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据该书记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禝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当此之时,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

这段文字自然是汉代语言,其为我们描述的神话场景显然已经不具备原初性。因为,在远古某时期由于不知明确原因的人间灾难突然发生,人们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宇宙从有序陷入混乱,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之洞,斩四只鳌足为擎天柱,杀黑龙以平定冀州,积芦苇之灰以止泛滥的洪水。天补好,四极定,洪水息,怪物死,于是天下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这些描写说明人类已经出现而且生存和繁衍了很久。不但有“九州”之地名,而且有“颛民”之称谓,这显然是有了国家制度之后的事。虽然使宇宙和社会从混沌到有序,这是古老神话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但是与创造人类的神话相比,它还是晚出的。因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首先是自身的出处,其次才会追问是谁创造了社会秩序以及谁创造了宇宙等问题。这些本属于哲学问题,而原始神话就是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所以,这些问题的顺序,也决定了神话发生的顺序。因此,“文化英雄”的神格晚于始母神格,这是符合神话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的。

另一处文献记载女娲补天的神话,其晚出性更加明显。比如《列子·汤问篇》云:

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同类推荐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道哲学

    道哲学

    “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它是人对一切的事、物、思维认知的代名词,它是在讲自然有的不管是被认知的还是不被人知的都是“道”。它有三个阶段一:一切存在的即为“道”。
  • 老庄论道

    老庄论道

    本书围绕老子思想的几个核心观念,讲述了老子哲学中的道、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以及庄子哲学中所倡导的自然、自在、自由、自性的人生。本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老庄哲学中的基本观念,读者在领悟了这样几个基本观念后,也就把握了老庄哲学的基本精神。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罗素论人类理想境界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罗素论人类理想境界

    本书内容包括:难免不幸;英雄的不幸;适者生存;厌烦与兴奋;疲劳的工作;妒忌心理;犯罪意识等。
  • 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本书是作者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成果,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支柱、实践基础、根本原则、历史使命、总体布局、安全保证、领导力量、领导方法等方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阐述了重大时代课题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本书有两大特点:第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性。第二,研究内容既内含实践逻辑,又内生出理论逻辑,具有思辨性。
热门推荐
  • 余生以为期

    余生以为期

    “林颜,你怕黑怎么不跟我说啊?干嘛答应我去鬼屋?”“因为,我喜欢你牵着我手的感觉,我喜欢我害怕时,你抱住我的双手。余以期我喜欢你。”——————————————————————“你不是喜欢我吗?嗯?!为什么要这样做?!”余为期用力捏住林颜的下巴,两眼泛红。“你别可笑了好吗?余以期!我林家破产了,我爸不要我了,我弟弟现在被所有人嘲笑欺负,这都是你逼的!狗屁爱情,我不需要,我要钱,谁给我钱我就跟谁结婚,你懂吗?!”人人皆知,余家让林家破产,林总独自去外国过好日子,林泽日子凄惨,林颜被送进监狱。但是没人知道,她们八年前是学校的模范情侣。
  • 迷乱之年

    迷乱之年

    “你的太太与别的男人暧昧不清。”一封匿名信,把花满城和妻子本来就很不和谐的婚姻生活推到了悬崖边上。当钟点工桃步入家门时,对任途失望,感觉生命极不真实的满城,终于触摸到了懂憬已久的男女狂欢的诱惑。身为大学教师的妻子俞清川,也厌倦了庸常琐碎的生活,她想证明自己还是一个有魅力的女人,还是一个有资格得到年轻男人的爱的女人。当她走进瑜伽练功房,遇见如水手般矫健、有着水仙花情结的年轻教练宗见时,内心狂热的她被世俗法则压抑已久的欲望,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出来……清川和满城的人生努力以及卷入他们生活漩涡中的其他人物——浪漫多情的离婚女人屠秋莎,丰盈性感的看护生小橙,风度翩翩的心理医生萧坚白……一幕幕真情的付出和认真的游戏,一场场严肃的挣扎和荒诞的努力,氤氲着作家对在生存困境中挣扎的当代都市男女的悲悯情怀,对生命和人性的深情关注和焦虑。
  • 史诗:魔界众生

    史诗:魔界众生

    史诗:魔界众生相。看魔王风魔十三如何王者归来。
  • 异血图

    异血图

    在实力为尊的修真界,一个农夫、一个书生、一个奸商、一个赌鬼,再加上一个小偷,五个拖油瓶弟子和一个没有一丝修为的半疯师父正面临着一场被逐出师门的危机,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新来的六师弟项天能够在五年后的宗评中夺魁,可阴差阳错下,项天这个全村的希望原本最顶尖的资质却在妖兽小白的帮助下变成了最差的,他们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 星途之路

    星途之路

    宅女摇身变明星,走上了娱乐世界的爆笑旅程,遇见、、、
  • 期待与你的不期而遇

    期待与你的不期而遇

    “源,我回来了,还记得我吗?也许忘了吧!”那些旧时光即便布满伤痕也是最美好的遇见*
  • 沙尘的颜色

    沙尘的颜色

    [花雨授权]自他知道她不是他的亲生母亲时,什么都变了,她畏他的恨和冷淡,更畏他排山倒海的爱意。当这段感情将陷入绝底深渊时,他却作为杀人凶手入狱。她选择了谎言和背叛,只因她知道,放手才是真正爱他……
  • 食神杨小过

    食神杨小过

    高三六班杨小过,是京华中学的风云人物。首先,他生的一副好皮囊。一米八五的个头,龙眉凤目,玉树临风,脱衣有肉,穿衣显瘦。......谁也不知道杨小过的真正秘密,他乃是诸神大陆转世重生的至尊丹王!......从异世转世重生,杨小过怎么却混成了食神?
  • 大佬别这么懒成吗

    大佬别这么懒成吗

    孟婆娑因为心上人的离去没了生存欲,直到系统找上她:“我可以让你的心上人复活”孟婆娑答应了下来......修仙世界“大佬,你心上人快死了”“没事没事,他还能挺一会”系统“......”[第一次写文,不喜勿入,勿喷!感谢配合!]
  •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随着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法律这个非常严肃的词语渐渐被所有人所重视。在一个法制社会中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来保障我们合法权益不受到伤害。如果不了解法律,在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全然不知,在遇到有争议的事情中不知所措,那我们真是有点悲哀。法制社会是运用法律来调整整个社会的发展,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了解了法律,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挺起腰板,因为法律会为我们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