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78200000026

第26章 道家的宇宙观(9)

(B)惠施的历物十事《天下》篇这样记着:“惠施……历物之意,日: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汜爱万物,天地一体也。”这十事有许多人解释过,虽他们所解释的不必相同,而能满人意的,实在很少很少。现在用我们的观点分项解释:

(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这是说明整个宇宙就是“一”。和齐诺的思想虽不相同,但在认定整个宇宙为“一”,说明宇宙的整一性这一点,是没有什么差异的。“大一”是就宇宙的全体说,“小一”是就宇宙的部分说。部分积成全体,是为“大一”;全体散为部分,是为“小一”。全体和部分合而为“一”,所差的只是“大”“小”之不同。在这段文句里面,有两层很重要的意思,便是“无外”和“无内”。“大”而至于“无外”,则“大”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小”而至于“无内”,则“小”是不可分的,不是无限可分的。

在这两点,我们可以知道惠施是站在形上学的立场,并且是站在观念论的立场。先讲“无内”。希腊唯物论开祖德谟克利特士认原子为物质的最后质点,以为原子是“无内”的,不可分的,结果走到静止的,孤立的一个机械论的立场,自陷于形上学的窠臼之中。惠施的“无内”,正犯着同样的谬误。次讲“无外”,亚里斯多德的“第一形式”,是“无外”的,结果完成他的神学。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无外”的,结果完成他的绝对的观念论。惠施的“无外”,又是什么不同?宇宙本身是无限的,又是无限可分的,外之外又有外,内之内又有内,来无尽而去无穷,这点是惠施所不能理解的。

(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这两句是继续地说明“大一”和“小一”的。“无厚”是说明非体,“不可积”是说明非面且非线,因为面由线积成,线由点积成。然则所谓“无厚不可积”,便是说点了。罗素的新论理学,便从数学的点出发。从前数学的公理,都以为一部分是比全部小些,但是新数学的基础观念,不以量为标准,而以点为标准。以点为标准,那就一部和全部都没有大小的区别。换句话说,一部分所含的点数和全部所含的点数,都是无限的。这不是“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吗?

(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以上说明宇宙的全体和部分,现在说明宇宙的形成和毁灭。惠施是站在肯定矛盾的立场的。他以为宇宙是时时刻刻变化发展的,时时刻刻在形成和毁灭的过程中,“天”有“与地卑”的时候,“山”有“与泽平”的时候,天地山泽的变化,便是宇宙发展的真相。

(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这是说明宇宙之所以变化发展。他以为宇宙的变化发展,由于矛盾的统一。一种事物,当其发生时便潜伏了消灭的因子。发生的刹那便是消灭的刹那。譬如人身细胞,在一刹那间,细胞生长,同时细胞死灭。因此,日“方中”的时候,正是“方睨”的时候;物“方生”的时候,正是“方死”的时候。个体的生长,便是个体的死灭,个体的死灭,便是个体的发展。个体因了自己的死灭而得到更高的发展。这是辩证发展的形式。

惠施取宇宙间最大的最普遍的对象——日与物——来说明,是有他的深意的。

(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这是说明宇宙万事万物的联系性。宇宙间一切事象都互相联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来是永远变化发展的过程,找不出它的同异的地方。

从同方面看,可以说是“毕同”,从异方面看,也可以说是“毕异”。不过实际上不能不假定一些“大同”和“小同”,从整个过程的切断面去看,从静态和个别相去考察,以求获得静的认识和个别的认识,所以有“小同异”。“小同异”是就形式论理方面说,“大同异”是就辩证论理方面说。

这是惠施的识解过人处。

(六)南方无穷而有穷

在这里,我们要认识他所谓“南方”,只是随意拿来做主语的,并不是指实际方向部位的“南方”。因为他承认宇宙是整个的过程,永远变化发展,续连不绝,所以说“南方无穷”。但我们说某处是“南方”,某处不是“南方”,这是实际上的假定,所以说“南方有穷”。和上面“大同异”“小同异”有互相发明的地方。

(七)今日适越而昔来

这仍然是他一贯的说法。他认宇宙是整个的发展过程,时间不过是一条长流,在人们所假定的“今”与“昔”,都离不掉这时间的长流,都在这一条长流之上。所以说“今日适越而昔来”。

(八)连环可解也

这是说明矛盾统一律。宇宙整个体系的存在,就是矛盾的作用。矛盾.内在于体系本身,成为一个“连环”。这个“连环”,不仅促进体系的运动,并且发生质量的变化,成为宇宙发展的规律。故日“连环可解”。关于这条,只是说明一个大意。若欲详加解释,须待专篇。

(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天下之中央”,是实际上的假定。整个宇宙无处不可作“天下之中央”,故日“燕之北,越之南是也”,这条与“南方无穷而有穷”相发明。

(十)汜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这是一个总结,也可以说是他的伦理思想的表现。

总看上列十事,我们可以知道惠施的思想是站在肯定矛盾之观念论的辩证法的立场。他能认识事物的矛盾性、发展性和联系性。他虽是站在观念论立场上,但其说法委实有令人特加注意之处。他在十事中能一贯地解释各种事象,把辩证法上各个要点阐明,这是他识力独到的地方。无怪有些学者认他远胜于公孙龙,非思想芜杂的公孙龙所能及。

第二、公孙龙

(A)公孙龙传略公孙龙的生卒年月亦不可考,我们只知他比惠施稍后些。他本是赵国人,曾到过燕国,劝昭王偃兵,(见《吕氏春秋·应言》)后来回赵国也曾劝平原君勿受封。(《史记·平原君列传》)他的著名的学说是《白马论》。鲁孔穿和他会于平原君家,劝他放弃“白马非马”之说,然后愿为他的弟子。他痛斥孔穿,说这不是请教他的,乃是指教他的。(《公孙龙子·迹府》)他和孔穿也辩论过“臧三耳”的问题。(《孔丛子·公孙龙》)当时有许多人以为他立言诡异,如邹衍,便说他“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悖,巧譬以相移……”因此他很受一般人的非难。相传他著有《公孙龙子》一书,他的思想都表现在那部书里面。又《天下》篇所列“辩者”二十一事,也是他和他的同派所主张的。

(B)公孙龙子六篇《公孙龙子》一书,内含《迹府》、《白马》、《指物》、《通变》、《坚白》和《名实》六篇。《迹府》一篇是后人加上去的,所说种种并非公孙龙本人的口气,兹不具论。现在将其余五篇大意,概述于后:

(一)白马论

在这篇中他说明“白马非马”的道理,他以为“马”是命形的,“白”是命色的,命形与命色不同,所以“白马非马”。他的原文是:

白马非马,可乎?日:可。日何哉?日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日白马非马。

为明了起见,他又说明求“马”则什么马都可以应,不拘黄马黑马;若说求“白马”,那便不同了,那只有“白马”才可以应。因此所谓“白马非马”,更可得到证明。原文是:

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异马也。所求不异,为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

在后他又说明“马”是不拘什么颜色的,“白马”是指定着颜色的;不拘颜色的和指定颜色的自然不同,故日“白马非马”。原文是:

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可以色去,故惟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日白马非马。

在这篇《白马论》里面我们发现他完全站在形式论理的立场。他是把概念和现实隔离的,把现实的“白马”和概念的“马”截成两段,在同一律上,认概念的“马”比现实的“马”实在。认“甲是甲”,“马是马”,“白马非马”。不知概念是和现实根本不能分离的东西,“马”的概念是随着“马”的种族的进化而进化的。在这点就表现着惠施和公孙龙的不同。

(二)指物论

这篇他说明“指”与“物”的不同,说明概念的“指”与现实的“物”不相切合,把抽象的、普遍的概念和具体的、特殊的事实,看作完全隔离的。这篇开宗明义便是这样几句话: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

在这几句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公孙龙是十足的观念论者。所谓“物莫非指”,所谓“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这不是说宇宙万物都是概念所形成的吗?这明明是主观的概念论的主张。一个主观的观念论者夸张概念的作用,走人形式论理的深渊,这是毫不足奇怪的。

同类推荐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爱欲与文明(译文经典)

    爱欲与文明(译文经典)

    《爱欲与文明》讲述了:西方今天文明已发展到极点,然而文明进步的加速也伴随着不自由的加剧。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核武器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对人最有效的统治和摧残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高度发达到仿佛能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的时刻。可见,高度文明的昂贵代价是人的不自由和对生命本能、对自我升华了的性欲、爱欲的压抑。所以,反抗现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须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
  • 儒家哲学家智慧

    儒家哲学家智慧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 大学论·德智平衡论

    大学论·德智平衡论

    生命的原欲总是与其实现的结果有距离。于是,这便有了我们生命中“我能够”与“我应该”的矛盾体验,这种体验常常把自我置于“两难境地”。……为此,每个生命个体对自身智性与德性关系的觉知就成为了生命存在的首要问题。
热门推荐
  • 一倾芳华一流年

    一倾芳华一流年

    “原我以为,是他对不住我,却不料想,其实,是我对不住他,只是,我们以后,再无牵扯了。”一个人无情,一个人忘情,一个愿为情成魔。谁都曾得到过,可又都失去了“木头,下一世你可愿娶我?”“愿”你骗我,我们根本就没有下一世。
  • 凉薄是你情深也是你

    凉薄是你情深也是你

    远古时代分为六界,乃天界,冥界,魔界,人界,妖界,神界。经过几十万年的征战,六界处于一种平和安稳的生活状态。由天界掌管着天地。在几千年前,由于冥界掌管着万物轮回,积怨太深,使整个冥界承载的的浊息太重,后来冥界人,人人无善终,冥王为了六界免于再次陷入战乱之中,全族覆灭。整个冥界只留下一片草和一朵花。几千年来这朵花不停地吸取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偶然间在天后的利用下,终于幻化为人形,与天族大殿下展开了一场生死虐恋~
  • 挽暮茶馆

    挽暮茶馆

    雾栖山下有茶馆名为挽暮店内有茶名为菏泽进店之人必有所求
  • 望向北方

    望向北方

    我还记得那是夏天,一如既往的热,一个女孩带着一丝清凉闯入了我的世界,她罗裙素衣,在乡野间踏着单车,如银铃般悦耳的笑,清风拂过她的眉梢,我还清晰的记得她戴着一顶如君兰花般清秀的帽子,穿过碧绿的树林,望着还在窗口发呆的我笑,朝我挥手,喊我的名字。
  • 出轨的盛唐:武后

    出轨的盛唐:武后

    一本书讲透中国古代女人的权力心术,生动诠释古代女性与权力惊撼媾和的宫闱心计:色媚、隐忍、阴毒、怀柔、狠厉、绝情……解密武则天最隐忍、最狠厉、最孤绝又最辉煌的一生,再现盛世大唐最阴暗、最情色、最血腥的权力争斗;一本精彩诠释中国古代女人只有在床上先征服男人才能在权力场上征服天下的最经典教材,生动描写了武后的从容镇静,老成练达,虽然难以洗涤其残忍毒狠之罪,却是人人敬佩。她做皇后28年,皇太后7年,后以本人名义做皇帝15年,兹后唐朝其他15个皇帝也全是她的孙辈和后裔。所以,纵是武则天的头衔一改再改,她仍是唐朝的祖先和国母。以一个篡位而颠倒朝代的人物,又在太庙里千秋享配。
  • 星界之传

    星界之传

    一贵族少年遭到迫害,却意外穿越到星界中。神秘的星灵师,在星界中,少年将有怎样的故事呢?
  • 末世战铠系统

    末世战铠系统

    血染苍天!无数红色陨石从天而降,落入地球各个角落。丧尸横行,物种逐渐变异,无数异常强大的生物浮出水面……
  • 三国之绝世枭雄

    三国之绝世枭雄

    东汉末年,宦官当权,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一个考古学家,一个神奇的系统,二者穿越千年会有怎麽样的故事呢,是奋勇杀敌,救人民与水火之中,还是默默无闻,消散在人山人海中,这一切都会在书中等着你。
  • 我只会属于你

    我只会属于你

    第一次写,写的不好,请见谅!简介:爱,不论如何都选择你,只属于你!
  • 翻身吧尤物女配

    翻身吧尤物女配

    一朝穿越,她成了自己写的小说中的坏女配!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毙,她要翻身!却不小心惹到了他。“明彩夏,做我女人。”这谁啊,按剧本貌似没有他的戏吧!正当她以为幸福即将开花之时,有人却看不得她好!既然是你先招惹的,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