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9100000037

第37章 算无遗策精通权变(2)

曹操得到张绣的部队后,十分高兴,对贾诩说:“使我信义威重于天下的,正是你啊!”为此,曹操上表请封贾诩,贾诩被封为都亭侯,官为执金吾,不久迁冀州牧。因冀州还未平定,留作司空军事,参与谋划。一次,曹操被袁绍围困于官渡,粮草将尽,形势危急,急切间计无所出。贾诩向曹操指出,半年来曹操虽然在明达、勇猛、用人、计谋上都胜过袁绍,却不能取得彻底胜利,其原因就在于希望有万全之策,过分顾虑。必须要当机立断,那样才能很快结束战争。

恰好此时,袁绍谋士许攸因袁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前来投降曹操,并告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等五人率万余兵押送粮草,驻屯在大营以北40里。众人都怀疑消息的可靠性,贾诩和荀攸认为许攸所述为实情,应派兵劫烧其粮草,动摇袁绍军心。曹操听从他俩计议,派曹洪守护大本营,自己亲率精兵乘夜奇袭淳于琼,尽毁袁绍军粮。袁绍在闻知曹操亲攻淳于琼时,派张ぁ⒏呃拦ゴ虿芎椋以为若攻破曹操大本营,夺其根本,曹操无所归依,必定大败。谁知,淳于琼迅速败亡,张さ热嗽谇跋叩弥消息后,大惊失色,临阵投降曹军。从而袁绍大败,弃军逃走。曹操很快平定了河北的残余势力。

打败袁绍后,曹操自领冀州牧,调贾诩做大中大夫。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乘刘表去世、其子争位时,平定荆州,占有了长江中游地区。这时曹操已基本拥有整个北方,成为势力最大的割据政治力量,便希望乘着胜利的气势,顺江东下,攻灭割据江东的孙权。

当时贾诩反对攻打孙权,以为刚刚收服荆州,不可再驱使疲军作战,可以凭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安抚百姓、将士,使大家安居乐业,从而不必劳师动众便可使远人来服。

曹操胸怀雄心壮志,想一举平定天下,毅然进攻孙权,然而进军作战时因谋略失当,操之过急,骄傲轻敌,遭到孙刘联军的有力抗拒,在赤壁大败而还。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与韩遂起兵西北,与曹操在潼关展开拉锯战,相持不下。马超提出割占黄河以西的要求,遭到拒绝。当马超再次提出割地讲和并派送人质时,贾诩向曹操建议,假装答应马超的条件,在讲和时借机离间韩遂与马超。曹操依计行事,马、韩果然中计,互相猜疑。曹操借机出兵,大败马、韩,二人败逃凉州。

当时,曹操二子曹丕和曹植为取得继承权展开了明争暗斗。曹植文才出众,深得士人敬重,大有取曹丕而代之的势头。曹丕深为不安地向贾诩求教,贾诩向曹丕献策道:“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见《三国志·贾诩传》。即修德、重学、尽孝。而当时的社会价值标准便是注重道德,儒学和孝道,如果具备这些修养,便会得到社会推重。贾诩此策意在取悦曹操,兼取人心,可谓精当之致。

曹操为妥善解决继承人问题,秘密征求左右近臣的意见。一次,曹操与贾诩密谈,问及此事,贾诩初不敢作答,后以袁绍和刘表二子内争暗示曹操,以免其重蹈覆辙。曹操深解贾诩之意,确立了曹丕的继位权。

贾诩虽然谋略出众,自虑非曹操旧臣,深怕遭到猜疑,平时闭门不出,不与其他大臣接交来往,嫁女娶媳也不与权贵高门联姻,以免引起疑忌。

建安二十五年,即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继位为丞相、魏王,为报答贾诩,提拔他为太尉,授舜寿乡侯,增加食邑三百户,前后合并食邑共八百户。为表示恩宠,封贾诩的小儿子贾访为列侯,特许分其食邑二百户,并任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

曹丕接位后,欲大展宏图,统一天下。一次,他征求贾诩关于讨伐东吴和蜀汉的意见。贾诩目光深远,认为统一不在先吴或先蜀,而要“先文后武”。②③ 见《三国志·贾诩传》。他分析当时形势说:吴、蜀虽然割据一方,实力较弱,但在地理上都有山河之险,易守难攻,而在政治上又较清明,东吴“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蜀汉“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②因而曹魏难以在短期内取胜,应该作长远打算,发展生产,安抚百姓,等待东吴、蜀汉发生内变,到时平定天下便不难了。贾诩的这一建议是十分符合三国初期的政治局势的。然而曹丕急于求成,不能采纳他的建议,兴兵攻打江陵,遭到失败。终曹丕一生也未取得对吴、蜀的多少胜利。

贾诩一生被称为“算无遗策,经达权变”,③死时已77岁,谥号肃侯。

【作者点评】

毛泽东在读欧阳修的《为君难论》时,对其中起用新进是做皇帝的一难,会受阻挠,并产生不利影响的观点作批语:“看什么新进。起、剪、颇、牧始皆新进也,周瑜、诸葛、郭嘉、贾诩,非皆少年新进乎?”反驳欧阳修的这一片面的观点。欧阳修对“新进”问题即起用新人的论述,只是从几个失败的例子得出片面结论。毛泽东从辩证法和历史事实出发,指出问题的另外两方面,即每一个成功的历史人物开始时都是“新进”,白起、王剪、廉颇、李牧这些战国名将都不是天生的,都是经过战争洗礼,从一般人才逐渐成长为著名战将的。同时新进人物也有良莠之分,不能一概而论。三国时周瑜、诸葛亮、贾诩、郭嘉这些少年新进人才,不都成为著名将领或谋臣了吗?这里,毛泽东把贾诩同周瑜、诸葛亮、郭嘉相提并论,作为由“新进”而成长为著名谋士的典型。

三国时期的贾诩是一位十分著名的谋臣,被称为有“良、平之奇”。贾诩善于权变伪诈之术,有其现实社会背景。东汉末年的西北边陲极不安定,有国内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有塞外游牧民族的骑兵袭击,处在战乱中的边民自然熟知战事。贾诩是武威姑臧人,长期生活在边地,他自小生长在那里,耳染目濡,受到很深的影响,又饱读经典,更是开启心智。他善于惊诈之道,在他去官回乡被氐人所捉、性命难保之际,他借边将段ㄍ名诈吓氐人,从而得以脱身。善诈是贾诩谋略中的一大特色。董卓败亡,李啤⒐汜、张济等董卓旧部各自寻思逃亡时,贾诩诈称城中议论讨杀凉州人,策动他们进攻长安,这是贾诩惊诈结合的典型谋略。后人评论他这一谋略虽然免凉州人灾祸于一时,却造成长安之乱,给天下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劫难。

贾诩一开始属于董卓集团,参与汉末军阀混战,对全局变化是看不清的,只是凭自己的智谋不停地投靠他人,获得乱世中的安身立命之所。处在历史事件中的个人,他所做的必定受局势的制约。依此看,他的过人谋略都是从现实出发的,服务于现实,是他谋略的一大特征。

贾诩对战争形势有着敏锐感触,并善于分析战争形势,捕捉战机,这一点在他帮助张绣打败曹操的一次进攻战中得到充分展示。初战,张绣兵强马壮,曹操引军撤退,贾诩劝阻其进攻,张绣不听,果遭大败。大败之后,贾诩进言,收散兵追击曹操,张绣用其计,果获大胜。贾诩的这一计谋,抓住了曹操作战特点:曹操第一次撤军时,一定自己断后,有备而战,第二次撤军只是派其他将领断后,防守定薄弱。曹操必认为既取得对张绣的胜利,作为败军之将的张绣,斗志松懈,必不来追。贾诩反其道而行之,催促张绣聚兵发动第二次攻击,取得了不出所料的胜利。

此外,贾诩善于分析当时形势,在帮助张绣选择投靠者的过程中也得到展示。他让张绣投靠曹操而不是处于优势的袁绍,更是独具慧眼。在他看来,袁绍的强大,是暂时的,表面的,因其成事不足,投奔他并不会受到重用,只会受到排挤,而投奔曹操,虽然曹操同张绣有仇,但曹操一方面想成就事业必会容纳各方力量,容纳张绣既增强了实力,又可赢得宽宏大量的美名,有利于招抚其他割据势力,一举两得,名利双收,曹操自然会重用张绣。能抓住曹操此时此刻的心理,这正是贾诩的高明之处。

赤壁之战前,贾诩曾反对曹操直接挥师南下,建议进行休整。贾诩反对进攻东吴,一般人认为他的建议是正确的。后来曹操赤壁惨败,证实了贾诩谋略的正确性。然而裴松之反对这一看法,他在注《三国志》时说,贾诩的这一计谋,不合时宜,曹操若当时不凭藉统一北方的威慑作用和刘表的水军攻取吴会,那么一旦失去战机,孙权在东南站稳脚根,刘备取得一块立足之地,曹操便更难平定天下。确实,曹操赤壁之败,使孙、刘得以喘息,各自拥兵一方,使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推迟了统一的进程。

贾诩作为三国时期的谋士,其独善其身的自保术可谓高明。当曹丕、曹植兄弟争夺继承权时,曹植求教于贾诩,贾诩指点他“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这些全是当时社会的道德准则,他既指明了争权之道,又收敛了曹丕,同时又未参加其他不正当的阴谋。后来曹操询问他的意见时,他也只是提醒曹操免蹈袁绍、刘表的复撤,并未明说。这样,决断仍由曹操作出,日后谁掌权都不会怪罪于他。贾诩平时不结交高门贵戚,闭门自守,也是为了免于卷进派系斗争而遭不测之祸,这些都表现出他明于世事、独善其身的处事能力。

纵观贾诩一生,可谓智谋出众,能力超群,是一位难得的谋略家。其所作所为虽是为求个人安危,而非解天下于倒悬,但这是历史的局限,历史中的个人难以逾越。即使如此,他对前期帮助董卓及其后帮助董卓余部所带来的祸患,还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他后期帮助曹操平定北方,是封建社会乱世中他所能作的较好选择。各为其主,尽力而为。我们不能苛求古人。

(潘 晟)

同类推荐
  • 生怕情多累美人

    生怕情多累美人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郁达夫,曾经以其独具个性的文字题材和作品特色风靡一时,并由此成为“五四”以后毁誉交加、颇有争议的作家之一。郁达夫一生都在为女性而苦恼着。在他短短五十年的生命旅程中,他先后结了三次婚,但对他的一生产生过影响的女性却远远不止于三位。本书以郁达夫的情感历程为线索,具体、详细地叙述了他与诸多女性之间浪漫多姿、跌宕起伏的感情纠葛、婚恋风波。资料翔实,可读性较强。它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郁达夫一生重要的一个侧面。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 契诃夫

    契诃夫

    契诃夫(AntonChekhov,1860~1904)是一位与法国作家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中国学生对他的了解大多是从中学课本中的《变色龙》和《套中人》(又译《装在套子里的人》)两篇小说开始的。契诃夫于1860年1月29日出生在俄国一个杂货店老板家。他从小生活困苦,靠当家庭教师维持生活和求学。1884年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当了一名医生。与社会和人民的广泛接触,丰富了他的阅历,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从入学的第二年开始,契诃夫便在一些幽默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在20多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共写了400多篇中、短篇小说,10多个剧本。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
  • 凡尔纳

    凡尔纳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习到中学毕业。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18岁时,他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
  • 新编历史小丛书:汉高祖 汉武帝

    新编历史小丛书:汉高祖 汉武帝

    全书仅用了不足四万字,就简明扼要地概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汉朝皇帝汉高祖和汉武帝两位封建帝王一生的主要事迹,以及他们在位时期的政治作为、社会的面貌,主要政治、经济制度和重大历史事件,并涉及民族关系,重要文化成就等。观点鲜明,内容具体,文字通俗易懂。为了阅读方便,全书将内容分为若干编、章、节、目、子目等层次,各立标题,一目了然。
热门推荐
  • 明王城府

    明王城府

    孤儿孟泽身世唯有明王知晓,而明王却对他有意隐瞒。明王府中,孟泽与明王的女儿明铃儿一起玩耍成长,已至孟泽的身世逐渐被揭开。
  • 三元神域

    三元神域

    公元2680年,人类顶尖科学家,发明家郑云锦驾驶子母星际飞船,为人类探测距太阳系3光年范围之内是否存在其他文明,为800年后的子孙后代争取一丝先机。最终他驾驶的方向飞出三界神域进入大元神国神域,在其冥界得以在世为人,开启科学修炼成神之路。
  • 九转神歌

    九转神歌

    神祇陨落,浩瀚星辰。上一世的他没能踏出那一步,在这一世破而后立。拥有神阶神印与神脉的他,能否执掌巅峰。踏于世界的巅峰,由我们共同期待!
  • 最后那一抹白月光

    最后那一抹白月光

    上一世她错人渣男为自己的唯一,为渣男夺权,连累自己的家人赴死,还将自己的心腹送与他,可他将自己杀死还杀死自己最后的希望。这一世重生归来,我命由我,我不由天,逆天改命,成为所有人都不可亵渎之人。可谁告诉她这男的怎么回事。“小舒舒,快点过来给本王暖床。”“滚!”“小舒舒,快点过来给本王亲一下。”“滚!”许墨舒你可知道你是我那最后一抹白月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牛魔铁蹄

    牛魔铁蹄

    转世修成牛魔王!
  • 西蛮

    西蛮

    他没有家国天下舍身死的豪情,他唯一会做的只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他的身份只在杀与被杀之间转换,直到某天,他西出阳关,险些生死,他才知道世间还有很多比杀人,比逃命更有趣的事情。只是,他已经放不下手里的刀,那把刀,染血太多。更让他放不下的是她,尽管她从不想原谅他的罪孽。于是,他再杀人,为她,再不逃命,也为她。
  • 论武苍穹

    论武苍穹

    胸中三分恶,出力八分狠,一拳要人命国术的强横如何在这个世界显威?几百年前的灵气复苏,是天地意志的贯彻,还是某只黑手的推动,是谁将那帮移山填海、摘星拿月的神佛自神话的禁锢中释放出来?儒道佛三门将何去何从?深厚的跟脚,雄厚的背景,曾经大唐帝国著名的耍猴人的结局如何…曾经掀翻大汉帝国统治的背后有多少的利益交织…大秦帝国为何二世崩裂…是人道,是武道,是吾道!!!
  • 三界序章

    三界序章

    时势造英雄,古有刘邦、朱元璋,近有各国新秀,现有两马齐驱,数古今风流人物,且看今朝。
  • 斗罗大陆之八怪现世

    斗罗大陆之八怪现世

    斗罗大陆中的史莱克七怪和他们自幼结识的朋友---陆八(八爷),穿越至现代和汉朝以及三国时期。展开了一系列的传奇逆天故事。特别声明:本人是学生(第一次写小说,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