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9100000065

第65章 卫道圣相元凶屠夫(3)

后来,他又与李鸿章合奏清廷派学生出洋留学。计划每年选派30名,四年共派120名优秀少年赴美留学,由容闳等人带队负责。是为中国公派留学之始。后因顽固势力的阻挠,这批学童不得不提前回国,学业未及完成。但后来这批学童中仍产生了不少近代杰出人物,如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代表。曾国藩的洋务活动,虽然其目的仍是为了维护清朝反动统治,但却多少给近代中国增添了不少新的东西。从而也为其一生,增添了些许亮色。

太平天国运动覆灭后,清廷论功行赏,曾国藩被加恩赏太子太保衔,赐封一等候爵。其时湘军兵马也在十万以上,可谓名高权重,势力雄厚。野史传说当时曾有人劝说他趁机推翻清朝统治,取而代之。曾国藩素以忠君卫道为己任,自不会有谋叛篡位之举。但曾氏素读史籍,深知功高震主,树大招风。因而处处小心谨慎,时时自加贬抑。为了取消清廷对自己的疑惧心理,他大量裁撤湘军,并在南京建造旗兵营房,请北京八旗兵南来驻防。

南方的太平天国虽遭镇压,但北方的捻军势力却迅速发展起来,1865年,清军“剿捻”名将僧格林沁被捻军击毙。清廷只好再次请曾国藩出马。同治四年(1865)五月,曾国藩率军出征。他一反僧格林沁“穷追猛堵”的战术,采取“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专事近剿,不事尾追,以静制动”的战术。在临淮、济宁、周家口、徐州等重点地方驻扎重点,令地主乡绅修筑圩寨,实行坚壁清野。又以东起运河,西及沙河、贾鲁河,南至淮河为防线,并在自朱仙镇至开封地段和黄河南岸挖壕设防,以围困捻军。无奈此时湘军已经军纪败坏,缺乏战斗力。而淮军将领则又时常不听曾国藩调遣。捻军使用运动战术,东突西去,于同治五年(1866年)九月冲出防线而去。曾国藩的“剿捻”计划破产,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剿捻无功”。清政府只好改调李鸿章来负责剿捻。

同治九年(1870年)曾国藩又被派去查办“天津教案”。曾国藩自认中国军力弱小,只有与洋人委曲求全。结果他判处二十名良民死刑,充军二十五名(包括主持正义的天津知县刘杰),向洋人赔款五十万两白银,并派崇原去法国道歉,结果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唾骂。居京的湖南士绅甚至将他开除出同乡会。他自己也深感“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为一生憾事。”曾国藩的声名也因之而江河日下。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五日,曾国藩卒于南京两江总督任所。终年六十二岁。其死后被清廷谥号“文正”,后人往往称之为曾文正公。曾氏一生著述甚丰,传世的作品有日记、家书、奏稿等多种,今均收入《曾文正公全集》。

【作者点评】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至为深远的一个人物。近代史上的颇多著名人物,如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之顶礼膜拜,尊其为“圣哲”。梁启超、杨昌济、陈独秀等也都对之表示过钦佩与推崇。毛泽东年轻时也不例外。毛泽东的外婆家在湘乡,他小时候曾长期住在外婆家里,多少听到过一些有关曾国藩的故事、传说。青年时代,他爱读梁启超的文章。他的老师杨昌济因毛泽东出生农家,天资颖悟,也时常拿曾国藩的例子来勉励毛泽东好好学习,严于律己,将来争取成就一番事业。毛泽东本人也认真阅读了曾国藩的日记、家书等传世的著作。因而在青年毛泽东的《讲堂录》及其他早期文稿中,留下了不少论及曾国藩的文字。

毛泽东于1915年6月25日致信湘生,在信中列举了曾国藩的家书,并表示自己要专心致志,研治科学,决不旁务以致分散精力。毛泽东援引曾国藩家书中曾氏诸事太杂,百无一成的话,认为其乃金玉良言。可见青年毛泽东对曾国藩的治学经验十分推崇。

第二段文字摘自毛泽东学生时代写的《讲堂录》。曾国藩认为士大夫要想转移世风,当养成厚实的品格。毛泽东不仅对之大为钦服,而且对之有自己更深入的理解。毛泽东的《讲堂录》中所记下的曾氏格言,都是他用来激励自己修身养性的。当时的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注重个人品性修养。曾国藩提倡养成厚实的品格,反对说空话大话,行架空之事,这与毛泽东一向注重务实颇相暗合。此中可见青年毛泽东对曾国藩的修身之道,也是十分钦佩的。

第三段文字见于毛泽东致友人黎锦熙的信中。毛泽东在信中盛赞曾国藩的军事政治才能。认为曾国藩收拾洪杨一役,堪称“完满无缺”,并毫不掩饰地声称“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一个“独”字,极见毛泽东对曾国藩评价之高。毛泽东认为,曾国藩之所以能成就大功,与其渊博的学识是密不可分的。并由是总结出“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的结论。治学与做事,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问则是做事的基础与本源。不学者必无术,势必难以承担大事。纵观曾国藩一生的历史,毛泽东的这一看法不仅符合事实,而且极富洞察力。曾国藩一生可分前后两个时期。他自6岁那年入学读书至母亲丁忧从京城回籍守制,此一时期是其前半生,曾国藩这时的重点主要放在读书治学,修身养性上。之后的半生则以从事军政活动为主。曾氏后期的事功与其前期的治学修身功夫密不可分。曾国藩熟读经史,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学有本源。他训练湘军,参考了戚继光的练兵方法,故能练出一支与众不同的军队来;他攻取天京,先取上游,从上而下,高屋建瓴,这一战略思想也是他在总结了历史上军事斗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制定的;他受过严格的理学训练,因而个性坚毅,百折不挠,每次遭受失败后,都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到败而能振。这一切,确非一般不学无术之徒所能做得到的。

青年毛泽东的上引三段文字,言有尽而意无穷,从治学、修身、事功三个方面对曾国藩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并且注意到三者的相互联系,认为曾国藩后期的事功,是其早期博学的必然结果。应该指出的是,此时的毛泽东尚未接受马克思主义,尚未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故而对曾氏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所谓“事功”未加批判,对曾国藩作为封建卫道士的反动的一面也未予揭露,这是可以理解的。

曾国藩是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曾国藩在世时,就兼有“中兴第一名臣”的桂冠和“曾剃头”、“曾屠夫”、“卖国贼”的徽号。曾国藩死后,清政府称他“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见《曾文正公全集》首卷第5页。;他的门生故吏则颂之为德埒诸葛,功迈萧、曹,文章无愧于韩、欧,实为一代名臣、名将、名相。辛亥革命前后,有人开始斥责他为“残杀同胞”的败类,“遗臭万年的汉奸”。真所谓“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则萧一山的《曾国藩传》,第2—3页。

笔者认为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极具矛盾性的人物。矛盾的根源则在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独特性与复杂性。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旧者将死而未死,新者将生而未生,新旧交杂的过渡性社会。洪秀全举起太平天国的大旗,力图建立新的政权,然而其思想和手段却是旧的。旧的拖住了新的,其革命注定要失败。曾国藩起而卫道,镇压了农民起义,使清代统治得以苟延残喘,但旧的东西已经腐朽没落,所谓的“同治中兴”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泡影。曾国藩固然具有相当的军事才能,这在他的治军训练,战略战术中都有体现。然而却并不能使正走向灭亡的清王朝“起死回生”。其事功实不足道。

近代中国处于中西矛盾十分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挟其坚船利炮汹涌而至。他们既是十恶不赦的侵略者,又是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拥有者、传播者。这一矛盾的角色往往引起近代中国应付失策。曾国藩对外主张妥协退让,处处与洋人委曲求全,被人骂为“卖国贼”真是罪有应得。但他注意学习和引进西方科技文化,开国内洋务运动之先河,则是可取的。纵观其一生,曾国藩的所谓“事功”,主要是“忠君卫道”的一面,这实在不足为训。但其也有“洋务开新”的一面,其功绩则不容抹煞。“承往古衰朽之续,开近代风气之先”,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决定了曾国藩矛盾的一生。

此外,就治学、修身两方面而言,曾国藩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学识渊博,有着丰富的治学经验。他重视修身养性,强调身体力行。这一切无疑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封建糟粕,但确有许多可取的地方。青年毛泽东曾经十分钦佩曾国藩的学问、人品,并从中获取了不少教益。今天的人们只要具备批评的眼光,一定也可以从中深受教益。

(陈祖洪)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中国宰相全传

    中国宰相全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在中国历史的上千位宰相中,遴选出一批具有典型意义(正面的或反面的)的代表人物,把他们的传记编撰成书,使广大读者读了以后,能够了解一定的历史因果关系,能够了解一点可值得借鉴的经验的教训--这是我们编撰本书的初衷,现在本书已经摆在了读者面前,能否达到我们的目的,能否对读者有所裨益,只能等待广大读者的评判了。
  • 彭斯

    彭斯

    彭斯,苏格兰诗人。1759年1月25日生于艾尔郡阿洛韦镇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在田里劳动,辛勤20年,而家庭经济始终困难。他自幼爱好诗歌,1783年开始写诗。1786年出版了《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原想以诗集的收入作为旅费移居西印度群岛,不料这部新作以其纯朴的农村题材和清新的风格得到广泛的好评,作者被邀去爱丁堡,成为名公贵妇的座上客。但他保持农民本色,在苏格兰西北部作短期游历之后仍回故乡务农,后为税局职员。他除继续创作之外,又替两个丛刊收集并整理民歌,使许多即将失传的民歌(总数大约300首)得以保存。1796年7月21日于贫病交加中死去。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 西晋贾皇后北魏胡太后传

    西晋贾皇后北魏胡太后传

    贾皇后贾南风其貌不扬、丑而短黑,因为晋惠帝白痴,作为皇后的她乘机谋于钻营,精于权术,史称“妒忌多权诈”。她独揽朝政,使西晋陷入“天下咸怨”的局面,最终她因杀害太子而被毒死。北魏胡太后美貌倾城,临朝达十年之久,在政治上恣意专权,生活上放荡不羁,害死亲子,最后被沉尸黄河,她葬送了北魏江山,将北方统一大业推向分裂的深渊……本书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两位恶后合传,通过她们的权诈狠毒、不得善终,勾勒出当时错综复杂的历史全貌。
热门推荐
  • 魔法界的小修士

    魔法界的小修士

    这里,九年一贯的魔法义务教育早已普及。少年长叹一声,难道大家在学校学的不应该是……修仙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3001:太空漫游

    3001:太空漫游

    “太空漫游”四部曲第四部!刘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对“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科幻文学史上的至高神作!50年来,影响了后世几乎所有科幻作品:《三体》《流浪地球》《星际穿越》《星球大战》《阿凡达》《黑客帝国》《地心引力》《降临》《异形》《飞向太空》《第三类接触》《人工智能》《终结者》《超时空接触》《普罗米修斯》……关于人类探索太空和自身的恢弘构想!被誉为“摸到了人类想象力的天花板”!人类对太空的想象,到“太空漫游”为止!一块跨越300万年历史的神秘石板,从300万年前促使猿人向人类进化,到现在指引人类驶向太空的更深处。3001年,在太空中漂泊了一千年的宇航员普尔被唤醒。苏醒的他,必须尽快适应这个与一千年前完全不同的疯狂世界:变成恒星的木星、环绕地球的“星城”、超乎想象的高科技。毕竟,一场只有他才能完成的太空漫游,即将开始……黑色石板的真相是什么?人类又将何去何从?在《3001:太空漫游》中,“太空漫游”四部曲的一切谜团,都将得到解答!
  • 日常MC

    日常MC

    日常MC,会添加剧情人物,不会使MC太过于单调!暂时就这样吧!
  • 明荒之否极泰来

    明荒之否极泰来

    修身齐家,治国安民,太平天下......崇祯十四年初,国家败亡的趋势愈演愈烈,皇帝求治中兴的希望至此彻底化为泡影,时逢皇朝末路,置身于这个大乱局中的人无不在苦苦的找寻出路。底层小民于战乱动荡中挣扎求活,而可以影响到时局变化的大人物们做事又受到各种自身局限和外界迷惑,最后统统不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结果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而兼名裂......这本将是一部从个人到国家集体全部失败的历史总记录。而也就这个时节,在繁华尚存的南京城里,落魄的公子哥脱离束缚自身的牢笼枷锁,走出了他安身立命的第一步。
  • 百将君王

    百将君王

    他是陈行道,他是人间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为自己代言。
  • 3分钟励志小丛书:习惯

    3分钟励志小丛书:习惯

    《3分钟励志小丛书·习惯:成大事者的12种好习惯》列举科学研究,若一个行为或动作每天都做,坚持21天,它就变成一种习惯;如果能坚持90天,它就差不多成了一种本能。而好的习惯,能给你带来一生的成功和富足。因此培养好习惯,是一个人一生中性价比最高的投资。
  • 西游故事背后的故事

    西游故事背后的故事

    《西游记》可谓妇孺皆知,因其故事结合玄奘法师取经历程和元杂剧部分剧目改编,所以故事中前后矛盾颇多,细看如雾里观花,水中望月,不能拨云见日,现其本来面目。主要人物取经途中心态有没有变化,降妖故事之间有没有关联,部分人物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多故事和元杂剧中发生较大改变,那么作者为何如此改编,那些隐藏的故事又是怎样,本文将详细还原一个完整的取经故事。
  • 造星人

    造星人

    造星人!你可能觉得他们是外星人,但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学家有人认为他们起源于地球。他们是由一艘采矿飞船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最后成为一个人造星球!他们早期的历史已经遗失,根据一种假说,地球会周期性的进入冰封期。在冰封期里生物会灭绝。所以猜想他们是上一个冰封时期离开的地球。一百年前他们进入太阳系。由于残酷的太空生涯造就了他们特殊的个性。自我牺牲的精神被写进了基因!
  • 神之视角

    神之视角

    作者原笔名:惜墨源。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有神,这个世界是否有神?是男是女?是否与人类一样有着喜怒哀乐?我们所处这个世界有没有神我不知道,但在这里,我想写一个神,一个真真正正的神。一个第一人称,第一视角的神。掌控宇宙,主宰因果.生死轮回,因我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