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64300000005

第5章

8

省委组织部年处长的电话内容,三天后就得到了印证。

周六,省委杨副秘书长回阳城老家办事,傍晚准备回省城时给冯开岭打了个电话,算是打声招呼问候一下。

“这怎么行!不吃饭就走,要么显得我这个父母官没有人情味儿,要么显得你这省里下来的首长架子大。”冯开岭一句话就把杨副秘书长拦下了。

杨副秘书长是本市阳东区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一直在省委机关工作,现在省委办公厅主管信息、法规和理论研究,是省委机关刊物《理论前沿》的主编。虽然长期在省委机关工作,职级也不算低,可是因为从来没有在阳城工作过,又属于位高权不重的那种虚衔,所以每次回来看望父母或有其他私事,基本上都不通过公共渠道,也不主动惊动阳城官方,洪书记、丁市长们即使知之也就装作不知。常务副市长冯开岭却是个例外。

当年冯开岭初到省城,虽然是跟在老书记后边,可毕竟还是一介毛头青年,形单影只,环境生疏情况不熟,难免会多受到一些白眼与冷落。杨副秘书长其时已是政策研究室主任,年长冯开岭五六岁,在办公厅里算是有了些资格,对于这个初来乍到的阳城老乡,自然格外加以关照。那时,冯开岭经常应邀到杨副秘书长家里做客,以大鱼大肉中和机关食堂里的清汤寡水,逢年过节更是多有叨扰,两人算是结成了一对忘年交。后来,杨副秘书长升任现职,冯开岭接替了政研室主任的位置。两人在省里前后共事三四年,每天在走廊、厕所、食堂里时有碰面,也同在一个支部过党的组织生活,就是不曾在同一个处室里共事过。熟悉中国官场的人都知道,像他们这种几乎从来没有同时在一个锅里抢过勺、争过羹的干部,一般就没有什么利益上的直接纷争,如果再有些类似的同乡之谊,那就极易做了朋友,至少不会成为相互倾轧的死敌。也因此,“远交近攻”一词,最适宜的用处其实不在战场,而在官场。冯开岭与杨副秘书长之间的良好关系,始于彼时,持续至今。

这次杨副秘书长回来省亲,冯开岭照例要亲自招待,两位老朋友把酒言欢一番。地点还在明达集团的休闲中心,陪客只有黄一平、邝明达以及规划局长于海东等几个亲近的人。

旧友相聚,菜不在精,酒不在贵,重要的是一份真诚与热情,其中最直观的考量标尺就是交谈的流畅与热烈程度。

酒席开始,冯开岭虽然和往常一样谈笑风生,笑容满面,可是却时常有瞬间的走神与愣怔。对此,别人也许不怎么看得出来,黄一平却是一目了然。个中原因,还是因为年处长电话里透露的那些内容,让他感觉不是很踏实。省委龚书记的那几条原则,如果真是确定下来,他这个常务副市长转正就少了些必然性,多了些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从主人到客人,包括几个陪客,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朋友、自己人,席间说话就没有什么拘束,上自京城的政治传闻,中到省城的趣闻轶事,下至普通百姓间流行的荤故事黄段子,知无不可言者,言无不尽兴者,一时聊了个痛快淋漓。说着说着,难免就碰到来年地市级政府换届的事。杨副秘书长毕竟久居省里,听到好多信息,有民间流言,也有官方或半官方消息,不管涉及什么人的,统统拿出来一一说了。说到阳城方面,杨副秘书长一口咬定,未来几年阳城政府,必是冯氏天下无疑。

冯开岭只是淡然一笑,起身敬了杯酒,表示一切尽在不言中。

“听说最近省委龚书记对换届选举有些新的指示?”照例亮了杯底,冯开岭问得很随意。

“是啊,本来组织部拿了个方案,但是龚书记不满意,又亲自定了几条原则。据说组织部的部长、处长们为此没少挨骂。”杨副秘书长回答得也很轻松。

冯开岭和黄一平对视一下,心里都有些吃惊。关于年处长电话的内容,近几天冯市长也陆续透露一些,毕竟有些主意需要两个人商量着拿,很多具体事要通过黄一平来办。再说,像冯开岭这样相对谨慎、性格内向的官员,平时遇事并无多少人可以诉说、商量,甚至包括自己的妻子在内,此类机密大事若总是一个人憋在心里,毕竟不是一件痛快的事情。

杨副秘书长大略说到龚书记定的那个四点原则,语气里却充满调侃的味道。

“这么说来,这次换届,方针政策真是要有质的改变了?”冯开岭问。

“哪里啊!那不过是做做姿态,主要是防止组织部门弄权。” 杨副秘书长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龚书记从北京来省里工作虽然也有三四年了,可地市换届还是第一次,当然要体现出足够的重视。前一阵,可能是主管组织的领导有些事没办好,在用人方面领会书记意图不到位,惹得老人家有些不高兴,这次发火主要是表现一种强硬的姿态。”

“呵呵,堂堂省委书记也要通过这种方式表示强势?”冯开岭笑笑说。

“倒也不是。龚书记来省里之前,主要是在北京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任职,似乎缺少一些封疆大吏的履历和气派,也因此,省里有些人刚开始就不太买账。可是,你看这两年,他把省里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政绩卓著,频频得到高层的赞扬,大家也就服气了。现在,他已经完全掌控局面,就不喜欢太多人七嘴八舌。”杨副秘书长进一步介绍道。

“可惜,我对龚书记不熟悉,估计他也不认识我。”冯开岭说。

“是啊,你离开省里六七年了,书记也换了两任。其实,龚书记还是个直率的性情中人,骨子里颇有些文人情怀,与你我这些人容易拉近距离。”杨副秘书长道。

“哦,是这样?”冯开岭惊讶。

“我想,你倒真是需要让他熟悉一下,如果他对你一点都不了解,可能不是什么好事。若是一般层级的干部还好说,像讨论到市委书记、市长这个层面的干部,其他人说话都没用,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这个拍板定夺。”杨副秘书长说着,竖起右手大拇指晃了晃。

“可是,我不像在省里工作那样,可以近水楼台,更不可能如老兄你这般随时听命于近前呀。”冯开岭的话,既有玩笑,也是实情。

“其实机会还是有的,只是不知你老兄运气如何了。如果阁下有兴趣,不如近期给我们《理论前沿》杂志写篇文章。”杨副秘书长略一思考,便当场献了一计。

原来,龚书记曾经在北京某社科院任职多年,对理论研究情有独钟,特别关注事关重大国计民生的应用性理论问题。他到省里第一件事,就是视察社科院、新闻单位、高等院校等理论文化部门,并特别重视杨副秘书长主编的省委机关刊物《理论前沿》。这几年,他不仅亲自给《理论前沿》出题目,而且还聘请了一帮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机构的专家担任杂志特邀编委,同时兼任省委理论顾问,其中又数N大哲学系主任最得信任。据说,龚书记当年在北京某社科院担任副院长时,这个系主任当时在该所进修,两人结下不错的关系。

“《理论前沿》上挂头的重点文章,龚书记一般都会认真阅读,还经常有指示哩。怎么样,你也来一篇,或许会让他注意一下,或者干脆重点批示?现在省委党校的校长,就是通过在《理论前沿》上发表的两篇文章,让龚书记产生了深刻印象,一下从副厅调提拔为正厅职。”杨副秘书长满脸得意。

不用细想也能掂量出,杨副秘书长的这个主意确实很够分量,也很够交情。不知底细者,绝对不会朝这方面考虑。冯开岭抑制不住兴奋,马上带领黄一平、邝明达、于海东几个人,敬了杨副秘书长一个“三盅全会”。

“有几个选题哩,可以提供你参考一下,新农村、现代制造业、新兴服务业、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文化大省、环境保护、城市化进程等等,都是龚书记关心的课题。除了角度要新颖、言之有物、论述有深度等基本要求,关键是要有学术气,理论性强,站得高一些。”杨副秘书长的这番点拨,算是把佛送到西天了。而且,他还和冯开岭当场约定,再下一期的《理论前沿》的挂帅位置给他留下,一万五千字左右。冯开岭当然满口答应。他一算,那期《理论前沿》的出版时间,刚好距离换届还有四个月左右,时机恰当。

“不过,这篇稿子分量不轻,不知是否能写好哩。”冯开岭有些担忧。

“嗨,区区一篇稿子,对你这种文章大家还有什么为难?从阳城上下到省委机关,谁人不知你冯老弟的一段佳话——一支笔,不仅写出了千钟粟、黄金屋,而且还写出了颜如玉呢!”杨副秘书长调侃道。

“你杨兄就别寻我开心了。文章的事,你得把关。” 冯开岭语气真诚,并非假装谦虚。

“不能,不能,万万不能指望我。”杨副秘书长连连摇手道。“说实话,平常弄点一般化的稿子倒还凑合,可是像如此重要的理论文章,是要经过龚书记这样大家的慧眼,必须确保足斤足两,方能取得奇效。这个,我真的力不从心。不过,刚才我说过的那几个理论顾问里,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可是,若非你我这样的至交,人家又岂肯帮如此大忙?毕竟,这种文章劳心费神,不是那么好弄的哩。”冯开岭操笔多年了,对文章中事自然心里有数。

这时,坐在边上一直忙着倒酒递烟的黄一平,瞅了领导们谈话的一个空当,问:“请问秘书长,您说的N大哲学系主任是否姓方?”

“正是。怎么,你认识?”杨副秘书长道。

“哦,果然是方教授。岂止认识,当年我在N大读书时,与他是铁杆棋友,也算是一对忘年交,关系非同一般哩。”黄一平回答。

“那你出面,他一定肯帮忙喽?”冯市长迫不及待,显然来了兴趣。

“我想可以试试。” 黄一平答。有一句话,他想了想却没有出口——毕业之后这十多年,他和方教授已经疏于联系了。

“呵呵,只要他肯帮这个忙,此事妥矣。”杨副秘书长语气相当肯定。

9

杨副秘书长提出让冯开岭以笔做利器,文章做奇兵,以期引起省委龚书记的关注,算是一语中的,点到了穴位。

的确,在省委和阳城市级机关里,很多人都清楚,冯开岭之所以能从阳城师专的一位普通教师,走到今天阳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高位,手中一支笔,曾经发挥过多么奇特的作用!至于杨副秘书长说的那个写出了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之类,虽是玩笑,却也是实情。

冯开岭的家境,与黄一平也差不太多,父母、祖辈清一色务农的农民,家里的兄弟姐妹比黄家还多两个。作为兄姊中的老小,冯开岭有一股特别的倔劲儿,读书写字时的专注与认真,深得老师们的喜爱。从中学时开始,冯开岭就特别喜爱杂文与文艺理论一类,考大学时本来报考的是复旦大学文学批评专业,后来因为分数不够,上了江南师范大学的古典文学专业。大学期间,他仍然喜欢读文艺理论书籍,并时常在校报上发表一些“豆腐块”。毕业分配到阳城师专中文系,担任助教与年级管理员,经常给《阳城日报》副刊投稿,多是千字左右的文艺短论、述评,还时常在一些征文评奖中获奖。这样的次数多了,在学校里就有了些影响,学校领导也渐渐开始关注他。那时,师专年轻老师多,一般人进校三五年领导都叫不出名字,可校长、书记们对冯开岭却印象很深。刚刚在路上遇到校长才问:“最近又在报纸上得奖了?”马上又让书记拦住了吩咐:“还是要多写,报纸的影响大,都知道师专有个冯开岭能写哩。”其实冯开岭也知道,师专里比他能写的人很多,每年在外边发表的文章能用箩筐装,可正如书记所言,报纸是大众化读物,容易产生影响。

同类推荐
  • 荆棘舞4:危险上司

    荆棘舞4:危险上司

    这本小说不仅有职场女性奋斗的励志故事,更有职场女性和危险上司的爱情故事。你知不知道:上班族如何邂逅爱情,又如何应对?《荆棘舞4》让你看到办公室的激情,带你欣赏职场女性的奋斗和一个平凡的故事。《荆棘舞4:危险上司》,一网打尽职场和情场的招数~~
  • 亲爱的陌生人

    亲爱的陌生人

    《亲爱的陌生人》的主人公演绎了一个破茧成蝶、凤凰涅槃的美丽传奇。
  • 中国团队

    中国团队

    全球触摸电子行业巨头美国凤凰集团收购中资巨头嘉华集团。总裁邱贻可受命空降苏州,承诺中国区6个月扭亏盈利。为此,他提出分三步的“瘦身计划”。HR总监佟雪雪识破这个计划背后的阴谋。为了留住原嘉华管理团队,成都工厂在佟雪雪的指挥下,阴谋与阳谋相结合,展开了一场暗渡陈仓的较量。中美势力较量中交织着个人矛盾与派系冲突,上演了一场悲欢离合的情景大戏。一个小小的疏忽惹起众怒,酿成惨局,彻底改写内部势力分布。邱贻可赢了结果,输了人心,公司形象及品牌均受影响,并非完全的赢家。
  • 安塔拉传奇(第四部)

    安塔拉传奇(第四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北京浮生记

    北京浮生记

    聚焦北漂一族80后们在北京的生存状态: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只有感情的爱和婚姻能走多远?涂志刚和马千里从大学开始相爱,为结婚二人欺骗过在千里的妈妈说在北京买了房,后来谎言被揭破。而志刚在单位因不会讨好上司而不受重视,收入也没有妻子多,受尽了丈母娘的白眼……他如何保住爱情?尹立冬承受着债务压力和感情纠葛:姐夫赌钱被放高利贷者追杀,需要他伸出援手;女朋友夏夏为投资挪用巨额公款,需要他来填补窟窿;姐姐要开麻辣烫小店需要他来筹集开店资金……而富家女贾瑞秋承诺只要他跟她结婚,所有的钱她都给他……他如何抉择?
热门推荐
  • 摩诃僧祇律

    摩诃僧祇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游仙陆离

    游仙陆离

    一个孤独的游仙,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飘零的社会四处飘荡。好像心里缺少了点什么。放不下。
  • 10年后的tf遇上了我们

    10年后的tf遇上了我们

    16岁的tf,人气十分爆棚,在一次度假的偶然机会,遇上了三位千金,但是明星是有很多的无可奈何,尽管有情敌的折磨与打击,但都还是一次次的挺过来了。希望大家支持!评论建议、给票票。谢谢。
  • 和童年说再见

    和童年说再见

    童仙仙——经中考步入高中的孩子,家人为了孩子的未来,在高中期间发生了酸甜苦辣的事情,最终会迎来什么样的未来?
  • 大明悍匪

    大明悍匪

    孝宗弘治皇帝中兴大明,在这短短十多年间,大明王朝实现了短暂的兴盛。这是一个机会与危机并存的时代,有一个名叫张敬之的悍匪,打破了所有人对土匪的认知,他以全新的姿态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超级悍匪,大明朝上到皇帝,下到文臣武将,第一次知道土匪原来还能这么当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女神养成计划

    重生:女神养成计划

    前世,她是个孤儿,受尽羞辱。重生到北家千金北冥雪身上,智慧、美貌。集于一身;还有外挂在手。嘿嘿,看她如何玩转学院吧
  • 康康的故事

    康康的故事

    芸芸众生中一个平凡的故事,记录一个没有家庭背景,没有依靠的故事
  • 2012年夏

    2012年夏

    关于青春,关于回忆,关于友情,关于亲情,关于爱,关于,成长。
  • 重启于逆转中的世界

    重启于逆转中的世界

    风和日丽秋风气爽放眼望去无边无际“啊。。。”“所以,我为什么在这里??”一觉醒来的我,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沙漠,发出了直指问题本质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