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52200000014

第14章 葬礼

母亲说,她参加了无数次葬礼。

究竟有多少次,她也记不清了。她说她小时候很害怕死人。她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会好好地离去。她当时并不知道死的含义,但她依然对“死”(或者说对“死人”)充满了恐惧。这也是人之常情。要把“死”看淡了,很不容易。

但是,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自己的,或者别人的。

我也很怕面对别人的死亡,尤其是亲人的。

母亲说,她的祖母死得很平淡,但也很传奇。就在她死的那年,家里有一棵老榆树,突然就枯萎了。据说她当时就说,她的日子不多了。家里人谁也不信她的。她和榆树有什么关系呢?她又不是榆树投的胎。但是,她自己坚信不疑。这样过了一个月的样子,有一天中午,她对大家宣布说,她要“走了”。当她说这话的时候,脸色相当的平静。“再过三天,晚上,我会走,你们要赶紧把我准备好衣服。”她说。她很老了,头上的头发差不多都掉光了,稀稀拉拉的。稀疏的几根银发,掩不住白白的(泛着一些粉红)头皮。她的样子,已经是个妖怪的样子了。母亲说,就在前一年,她还长了三颗新牙。在乡下,一个老人突然长出新牙,一般都被视为不好的兆头。换句话说,她让家里人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因为大家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灾祸,会发生在谁的身上。过去她做巫法,死掉的不都是她的孩子们?而她现在说是自己的离去,实际上是让大家感觉到松了一口气。

到了那个晚上,全家人真的就围坐在她的房间里。母亲说,她的祖父也在。从她祖父的脸上,看不出有多么的担忧。他很平静,就像她说的是累了,要去睡觉一样。母亲说,担忧的是她的父亲和她的叔叔。作为儿子,他们是要有所表示的。媳妇们的脸上表情复杂,看不出是喜是悲。屋里很暗,其实所有人的表情都有些模糊。虽然屋里生着火炉,但还是冷。母亲说,她只记得外面的屋檐下,挂了许多的冰棱。有的冰棱像胳膊那样粗,好几尺长。用“滴水成冰”这样的话来形容那样冬天,是一点也不过份的。

尽管寒冷,大家还是守在她祖父母的房间里。除了一些外戚,家里的核心成员都在(除了李家文和李家武)。事实上,一些比较近的外戚也都在,比如一些姑亲与姨亲。大家心里都有些倦,但谁也不敢提出去休息。屋里很静,只有一只木头座钟,到点时会敲响几下。屋外的风很大,呼呼作响。母亲说,大家盯着祖母,发现她就像和尚打坐一样,盘着腿,闭着眼,嘴唇不住的轻轻翕动着。谁也不知道她说什么。不知什么时候,突然一阵风,把屋里的烛吹灭了。大家吃了一惊,赶紧手忙脚乱地找火柴。可是,一个开过火柴厂的家庭,居然找不着一根火柴。赶紧跑到前院,从伙房里找来一盒火柴,点亮了烛,却发现祖母已经没气了,悄没声息地走了。

祖母的死,对全村的震动都很大。可以说,她标志着一个时代(村里的)的结束。过去人们相当长一段时间认为,有她在,村子就是太平的。总起来,李家庄也的确是太平的。生老病死,是每年都有的,但一直没有大的灾祸。对乡下人来说,这就很好了。她这一走,村里人就变得很担心。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样的灾祸。更重要的是,发生了灾祸,谁来帮他们消除、祈福。

但是,人死却是不能阻止的。谁也无法阻止,即使是她这样,在他们眼里是有特殊能力的人。

死亡是不可克服,不可战胜的。

母亲说,除了她亲眼看到了她祖母的死,后来还看到了她父亲的死,母亲的死,姑姑的死,哥哥的死……后来是自己丈夫的死。她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死亡。每一次亲人的死亡,都让她痛心不已。

“你和我一样。”母亲记得在她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她的祖母拉着她的手,这样对她说。或者,她没对她说,但她听到了。因为她的祖母可以不用开口,就能说话的。再或者,是她能听到她肚里的声音。年纪越大,母亲越相信自己有些特殊的能力。有一些其实是很自然的,比如说,她能预感到天气的变化。或者说,她能通过前一个晚上的梦境,能预测她自己可能要发生的事(不少事还真预测到了,但在我看来,多少又有点牵强)。

“你和我一样”,是不是一种谶语呢?

至少,在母亲看来,是。

她一直记着她祖母的那句话。

这话,更像是一种诅咒,一直跟随着母亲。

母亲去世的时候,妻子领着两个孩子都来了。我们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孩已经大了,上了高中;男孩也不小,上了初中,个头都快超过我了。女儿叫马雯雯,儿子叫马聪。女儿长得像我,儿子长得像他妈妈。

我们是超生了。

国家的政策规定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但是,那是限制有公职的人员的。我是个商人,一个没有正规职业的人(这种说法很有意思,好像除了国家体制内的,其它都不算是正经的活),是自由的,那就不一样了。只是象征性地罚了一点钱。那点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而且,妻子的工作也没受影响。她是在一个中学里,当老师。工作虽然有些辛苦(其实根本谈不上辛苦,她只是不喜欢那份工作),但又很稳定。

妻子眼晴红红的,她哭了。说真的,我的老母亲没让她费神。在最后的日子里,她来过好几次,都是匆匆忙忙的。她除了要忙她的工作,还要照顾孩子们。有我守着,就足够了。那段时间,我还真的很愿意陪在她身边。公司里的事让我有些厌倦了。我需要静一阵子。我已经过了那种财富的快速增长期了。成功的商人,在经历了最初的一段艰难后,还有一个突然的财富增长期。那段时间,人特别的兴奋。大笔赚钱的兴奋,比性高潮还要强烈。再后来,就会缓慢下来。整个心态也变了,不再那样兴奋和急迫了,变得从容而知足(就像决堤的洪水,开始会非常汹涌,然后慢慢地缓和下来)。甚至,一段时期会反感没完没了的生意。我会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全部交给几个副总去处理。说到底,他们有责任向我负责。同时,这也是显示他们处理难题能力的机会。

我从容,是因为我知道,自己已经迈入了富人的行列。在当下,成为富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富裕,可以让一个人过上好日子。

致富要早。

我赶上了一个好时机。

致富要早,理由很简单,--开始的时候总是容易的(我是指政策的支持力度上和整个社会环境上。国家鼓励人们发展经济,从事商业活动。“胆子要大,步子要快”。那个时候,竞争也少)。生意总是越做越难。而只要你已经成功了,则要容易些。关键是要先跨进门槛,跻身于那个“俱乐部”。现在的这个时代,富人在社会上是受到尊重的。

我是充分地感受到财富所带来的好处。

老母亲走得很平静。事实上,她走的时候,我都没有及时发觉。她在喝了一点参汤后,就闭上眼睛睡了。我以为她是累了。可是,过了很久,她也没一点动静,我走近了,才发现情况不对。当时只有我和小周在场。看着老母亲无声地离去,我忽然悲从心生,忍不住哭泣了起来。我一哭,小周就也哭了。小周叫周洁。我习惯叫她小周,因为她比我要小接近二十岁。周洁是个心肠很软的女人,多愁善感。当然,她也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她原来是在一个企业里当会计,后来企业倒闭了,我就把她介绍到了这里。我们的关系一直不错。不错,这两个字的含义当然是丰富的。当然,我们后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显然,在这里,我不想细说这件事。

“人都是要死的,”生前,老母亲这样对我说,“人一死,其实什么都没有了。”

“一把火烧了,骨灰随便埋在什么地方。不要费事。”母亲说。

只有经历过沧桑的,才会如此豁达,我想。母亲是经历过了许多的生生死死,所以把生死都看透了。

但结果我还是违反了母亲的意愿。

我在青山公墓,为母亲买了一块墓地,为她竖了一块碑。她墓穴地位置很好,在公墓的西南角。朝阳,背后是一片黑色的松林,显得很肃穆。相比较她的其他亲人,她是最体面的。她的许多亲人,至今也不知魂归何处。兵荒马乱的年代,只怕尸骨早没了。她不一样。她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她有权利安息在一个很好的地方。逢年过节,尤其是清明,我也好领着孩子们来看她。

她是一个不幸的人,但是一个幸运的人。

她经历了太多的苦难,终于,她在晚年是安逸的。而且,她最后走得也很平静。她说,这下她可以找她的亲人了。找她的父亲、母亲,她的哥哥和姐姐。

希望他们能团聚到一起。

虽然我违反了她的嘱咐,但我想,这也是我的一片孝心。

她应该不会怪我,如果地下有知。

“你来了,坐吧。”

在母亲弥留之际,她这样说。

“你让谁坐?”我对着她的耳朵大声问她。

我知道她一定又产生了幻觉了。我过去在一本什么科普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科学家发现,濒危的病人,常常会产生幻觉。他们会看见自己过去的一些景象,或者死去的亲人。他们为什么看见的只是自己已故的亲人呢?那篇文章没有回答这方面的答案。为什么是死去的亲人频频地来“探望”呢?我觉得这倒应该是个研究的重点。母亲这样的幻觉,让我多少有些不寒而栗,同时也很是好奇。--真正生活中的人来探望,她全是视而不见的。像我公司里的副总们和一些属下,带了鲜花和水果来看她,她一点也不吭。当然,她大多数时间是处于半昏迷状态。

“你小姨,”她说,“你给她倒杯水。”

我知道她所说的小姨是谁,这让我感到奇怪。她为什么会看见她呢?她们应该有几十年没相见了。过去我听母亲说过,陈美莲死的时候,她才十六岁。而陈美莲,当时也不过就是二十七岁。以现在的观点看,还是一个很青春的年纪。

母亲过去一直念叨着陈美莲的死。

她们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感情是复杂的。母亲对她,是既恨又可怜。她过去当面,一直叫陈美莲为“小姨”的。她们之间是没有矛盾的。母亲说,她只是被搅和进去了。陈美莲和赵连长的事被发现后,她还是很恨她的。她不理解她。那是一个封建的年代。放在现在呢?其实也一样不一定能理解。观点其实不是主要的,立场才是根本。立场决定观点。

母亲说,她开始时对赵连长也是有好感的。但是,他和陈美莲做出那样不名誉的事情出来,就让她很受打击。关于他们的事情,其实雇佣工们早就知道了,然后才是她们。她们知道了,却谁也不敢对她的父亲说。甚至,连她的母亲都没敢向她的父亲说。因为她们害怕这事会引起大的灾难。哪个男人,会忍得下这口气呢?

她们在装聋作哑的同时,都在忍。而她们的沉默,让陈美莲和赵连长有一种错觉,就是他们以为是隐秘的,不为人知的。

李玉楼一直是被蒙在鼓里的。

这种事情无一例外的,男当事人都是最后一个知道。

知道的时候,赵连长已经离开了。

母亲说,她的父亲当众打了陈美莲一个耳光,然后生气地说赶她回去,让她回到娘家去。谁都相信她的父亲说的是气话。即使是赶回去过一段日子,也还是要回来的。他不可能休弃她的。谁在气头上,都会说出很过份的话。再说,他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如果他不严厉,在李家庄会被雇工们怎么看呢?

但是,他这样的言行让陈美莲承受不住了。她不仅在整个家庭成员面前丢了脸,还在下人们面前没了自尊。如果说,原来她在妇女们面前,还有一点骄傲的资本,现在是荡气回肠了,甚至是成了被憎恨、鄙视的对象。她更不敢想像,她要回到娘家以后,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日子。她知道她的父母完全是依靠她的。如果她被休掉了,那么年老的父母今后将无可依靠。

让她感到绝望的,肯定还不止是这些,也包括她对赵连长的感情。她忽然发现她的感情落空了,一无所有。也可能和天气也有关系,我想。母亲说,陈美莲自尽的那个晚上,外面是狂风暴雨。李玉楼到县里去了。这时候,县里已经来了日本兵。日本人驻扎在了县里。表面上看,一切都还正常,但谁都知道,今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李玉楼却不得不去,他要照看那里的生意。不管如何,人总还是要生活,要吃饭,要穿衣。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但没人理解他的压力。在压力之下,他怒火冲天也是正常的。他知道自己失态了。他当时居然挥着安旅长送给他的那把勃郎宁手枪,说要把她给毙了。即使没有生意上的种种压力,他也会怒骂她的。但是,他一定会消气的。毕竟赵连长已经走了,他只和她生气吗?不再值得了。

陈美莲却一直在房里哭。从李玉楼走后,她就一直在哭。她以为李玉楼到县里去,真的就下定决心不要她了。外面又是狂风暴雨,她能到哪去?她也没有颜面回娘家啊。狂风暴雨和黑夜,把她的心情弄得更加的绝望、悲凉。她想到了死。她觉得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她觉得自己已经活够了。她经历得太多了。在过去的土匪窝那样难熬,她没想到死。那时候,她还向往着逃生,向往着未来。但这个时候,她感觉四周是冰冷的,漆黑的。

母亲说,据家里的帮佣刘妈妈说,陈美莲一直哭到后半夜。到了后半夜,她哭得大概也没力气了。更主要的,是她想清楚了。她开始梳妆打扮,穿上了当时嫁给李玉楼时的紫红色的旗袍,戴上了手镯和耳环,然后平静地躺到了床上。

“她是下定了死的决心的。”母亲说,“陈美莲喝了一瓶的水银,还用刀割了自己右腕处的动脉。”

第二天早晨,风停了,雨也住了,太阳出来金灿灿的。李家庄被洗得干干净净的。有些树的树叶都折了,地上有许多的积水,水洼里飘着一些树叶。天很蓝,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明亮得不行。一些麻雀受了一晚上的惊吓,肚子也饿了,叽叽喳喳地在院子里跳跃,觅食。母亲说,她看到在她墙角下的鸡冠花都倒了,唏嘘了好一会。原来鸡冠花长得很好的,被一夜的风雨全毁了。尽管如此,整个家庭里的人,心情还是好的。雨过天晴。自然,也包括那件事。大家都希望那事成为过去,母亲说,尽管她的母亲和陈美莲有些不睦,但还是希望成为过去。毕竟,她是自己男人的二房。她们都是他的女人。而且,这事是家丑。

家丑不可张扬,越早过去越好。

人们看到陈美莲的房门是关着的。但是,谁也没有去打扰她。一来,都知道她前一天哭得很伤心;二来也觉得她可能会不好意思面对大家。她需要一个人单独地静一会。可是,众人早就吃好早饭了,馒头都凉透了。刘妈妈热好了玉米粥,又重新蒸了两只馒头,却叫她,却得不到她的回应。她疑惑着,推门进去,发现她脸色煞白。她知道出了事,大叫起来。再掀下被子,发现她身上都湿透了,全是血。血和她的紫红色旗袍泡在了一起,许多细小的水银珠子,在浸满了血的褥子上滚来滚去……

母亲说,她简直不敢再回想这件事。全家人都哭了。没一个不哭的。他们想不到她就这样走了。她以一种很极端地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当家里人赶到县里,把这个消息告诉李玉楼的时候,李玉楼半天也没说一句话。他整个人是木的,傻了。

他几乎要站不住了。

陈美莲的葬礼很隆重。母亲说,她的父亲从县里订了一口樟木大棺材,板子有四、五寸厚。他把她生前的首饰和珠宝,以及上好布料的衣服,都陪葬了。

她的葬礼吸引了很多人来看。

母亲说,陈美莲的父母和她的哥哥们也都来了,他们也都哭了。他们没有多说什么。因为,在他们看来,陈美莲是有过错的。甚至她的父母反过来劝李玉楼不要伤心。他们有些愧疚,愧疚女儿背叛了他。李玉楼当然是红了眼圈。他没有多话说,只是反复表示,她在与不在,都是一样的。以后日子,他仍然会奉养他们,以至终老。

她的父亲后来真的就是这样做的,母亲说,直到他自己也出了事。

母亲说,陈美莲的死,给了她心理上很大的影响。她感觉到了一种压力。她感到家里被笼罩上了一种很不好的气氛。她说她的死,比她的前面别的去世的亲人,更让她感到伤感。这不是因为她是非正常死亡。事实上,她的姐姐差不多也是自尽的,但是,她感到的只是无尽的悲伤,却没有压力。其实她也说不清那压力是什么,它又来自哪里。可她又真实地感受到了,一种说不出来的紧张与惶恐。

“你见到陈美莲了?”那天我问她。

“她还和过去一样……漂亮。”她像是自言自语。

母亲的话让我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世界上有些事情太离奇了。

老母亲走了,我心里有点空空的。

在她的身上,承载了半个多世纪的故事。她是比较轻松地走的,没有经历太多的痛苦,这是让我特别感到欣慰的。她过去所有的痛苦与磨难,也都被她带走了。一切都化为一缕轻烟,最后无影无踪。

她解脱了。

在那个时候,我感到人生是那样的虚无。人生是扎实的,同时也是虚无的。扎实与虚无之间,承接得天衣无缝。没人知道界限在哪里。死亡肯定不是他们中间的分界线。如果死亡是分界线,为什么我们活着的人也会感觉到人生的虚无呢?而濒临死亡的人,又怎么会觉得从此撒手西去,是那样的踏实呢?

母亲走的时候,是很安详的。

我一直拉着她的手,直到她的手在我的手里逐渐地变凉。

我的一个舅舅,我的那个在北方农村的哥哥和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弟弟,我的姐姐,我母亲所有的能联系上的亲属(实在少之又少,相较于她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近乎于无),都来参加了她的葬礼。

葬礼简朴,而又不失富贵。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我相信,那也是母亲所希望的。也许,唯一的问题是,我通知了我的父亲。父亲也参加了她的葬礼。这可能是违反她的意愿的。但我们顾不了那么多。

同类推荐
  • 82年生的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

    亚洲10年来少见的现象级畅销书,郑裕美、孔刘主演同名电影原著。韩国总统文在寅、国民主持人刘在石、BTS团长南俊都在阅读。金智英,1982年4月1日生于首尔。成长于公务员家庭,一家六口人住在七十二平的房子里。她就是那种你每天都会迎面遇到的普通女孩。从小,金智英就有很多困惑。家里最好的东西总是优先给弟弟,她和姐姐只能共用一间房、一床被子。上小学时,被邻座男孩欺负,她哭着向老师倾诉,老师却笑着说:“男孩子都是这样的,越是喜欢的女生就越会欺负她。”上了中学,常要提防地铁、公交车上的咸猪手。在学校也不能掉以轻心,也有男老师喜欢对女同学动手动脚。可她们往往选择忍气吞声。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公关公司。她发现虽然女同事居多,高管却几乎是男性。下班不得不去应酬,忍受客户的黄色笑话和无休止地劝酒。三十一岁结了婚,不久就在长辈的催促下有了孩子。在众人“顺理成章”的期待下,她辞掉工作,成为一名全职母亲。金智英感觉自己仿佛站在迷宫的中央,明明一直都在脚踏实地找寻出口,却发现怎么都走不到道路的尽头。
  • 古巴历险记

    古巴历险记

    35岁的退伍军人麦克,拥有一艘名为“缅因”的包租渔船,但负债累累。卡洛斯则是一位生活优渥的迈阿密知名律师。这一天,麦克坐在绿鹦鹉酒吧,一边谋划生计,一边等待着卡洛斯的客户——一位美丽的古巴裔女子萨拉和一位神秘的古巴流亡者爱德华多。麦克得知,萨拉的祖父在古巴革命前逃离,将6000万美金藏于古巴。但随着哈瓦那与华盛顿之间的“古巴和解”持续推进,这笔巨款迟早会曝光。但麦克明白,如果他答应去古巴冒险寻宝的话,最终的结局要么大捞一笔,要么一无所获,那么结果是怎样的呢?《黄金海岸》《野火》《将军的女儿》的作者尼尔森·德米勒强势回归,推出第二十本新作《古巴历险记》,为您揭晓一段异域冒险之旅。
  • 巴比特

    巴比特

    这是一部美国经济膨胀年代的史诗。泽尼斯市的房地产商巴比特生意兴隆,生活舒适。他总是宣扬道德伦理,以便牟取更多利益。然而,机械的生活方式使他日渐烦躁。当他最好的知心朋友保罗因向其歇斯底里的妻子开枪而入狱时,巴比特开始了反叛之旅,并因此得罪了商业巨头。生意上遭到各种阻扰和破坏的巴比特正厌倦叛逆渴望重回正轨时,他妻子突发的一场病成全了他,使他重新回到那帮子“正派人”中间,重新投入庸俗市侩的怀抱和尔虞我诈的商业秩序中。
  • 爱在时光深处绽放

    爱在时光深处绽放

    “十二年算什么,二十年我都不怕!”二十四岁的苏茼,喜欢上了三十六岁却依然单身的服装公司老板温柏言,义无反顾地要和他在一起。然而他的温柔下是一抹淡淡的疏离,他的心似迷宫,她无法找到入口。她患得患失,期望他的温柔只属于她,他却一再游移不定,看不见她的疼痛和疯癫。一段长达十年的感情形成刺,来自家庭的阻力……兜兜转转之后,已分处两个城市的他们,能否跨过十二年的差距走到一起?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本书收入了都德的短篇小说。以《最后一课》为代表。作者描写了战争背景下人性的高贵、卑微与低劣,也描写了小人物艰难而悲哀的生存状态。作者行文手法变化万千,现实主义、动物寓言、哥特魔幻在作品中交织更迭。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热门推荐
  • 手把手教你会计核算

    手把手教你会计核算

    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是为本企业生产经营和非生产经营使用的,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已满或丧失了使用功能以及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企业需要对其报废;对那些不适用或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企业可以出售转让;或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等非常损失发生毁损等,这些都将减少固定资产。
  • 虚空之下的联盟

    虚空之下的联盟

    当面对虚空的入侵,大家都不要害怕,我将带领你们走向胜利!今天我们的英雄联盟成立了!我们将为了不能作战的人而战!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英雄将会保卫大家!“以后你就继承德玛西亚的力量,用这股力量来守护世界吧””以后你就是众星之子啦!为正在遭受困难的人们带来光明吧!“一个来自平行世界的人,在这个世界不停被邪恶势力入侵的情况下,重新组建英雄联盟反击的故事,重新继承英雄的力量,行英雄之事请大家多多支持啦~
  • 梦想之舞

    梦想之舞

    一部只值五分的小说:青春是什么样的呢?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想每个人幻想中的青春各有各的不同,却拥有相同的美好,只是到最后大多数人才发现——妈的,青春什么都没有。原来这才是青春啊!
  • TFBOYS之恋爱

    TFBOYS之恋爱

    在一个盛夏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和他相遇了,“对不起,我爱的是他。我放不下她”多少这样的话语出现,“我爱你,可是,我,我不能这样对她。”“我,不认识你了,可是你,总让我有一种特别的感受”三对情侣还能坚持到最后吗?想要知道结果,那就看TFBOYS之恋爱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有天唐,下有苏韩

    上有天唐,下有苏韩

    青春像一场大雨,是一场跌跌撞撞的旅行,在这里,你会遇见许多人,有些人只是来你的生命中为你上一堂课,可是,谁说青春一定要伤痛。
  • 我和我的双胞胎妹妹的日常生活

    我和我的双胞胎妹妹的日常生活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啊!
  • 卫斯理与白素(卫斯理珍藏版)

    卫斯理与白素(卫斯理珍藏版)

    2006年4月出版。「白凤之眼,朱雀之眼,白虎之眼,青龙之眼,唯我兄弟,得登颠毫,再临之日,重见阳光。」这几句刻铸在得来不易的二十五块钢板上的字,文气毫不连贯,令人摸不着头脑,却指示了多年来不为人知的七帮十八会钜额宝藏地点,引领了卫斯理、白素、白老大、白奇伟、宋坚、宋富及红红等人来到胡克党大本营的泰肖尔岛上,展开一场你争我夺、惊心动魄的寻宝之旅。本书冠以《卫斯理与白素》之名,因为写的是真正以他们两人为主的故事,也是《地底奇人》的续集。
  • 补魂师

    补魂师

    补魂师,是灵界挑选的帮助灵界恢复人类灵魂之力的拥有特殊灵力的人,勤奋努力毒舌的宅男漫画家补魂师,遇到了一出场就死了的寡淡女大学生,还被迫组团绑定,成为一对欢喜互坑互助的搭档,并被迫卷入了仙界、冥界、灵界、人界四界的纷争,这个故事有点治愈(大概),有点无厘头,自带吐槽属性,欢迎进入补魂师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