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52200000009

第9章 火柴厂的春天

我是无法想像母亲家当年的富裕与壮观的。

其实也未必就很壮观,我想。所谓的壮观,只是比较于当时普遍的贫穷水平。母亲记得她家最热闹,最辉煌的时候,就是她的父亲创办了火柴厂。

那时候不叫火柴厂,叫洋火厂。洋火(火柴)、洋油(煤油)、洋灯(电灯)、洋机(留声机)……一切跟现代文明有关的东西,都带上一个“洋”字。经营的这些产品,不是日本货,就是英国货。李玉楼要创办火柴厂,遭到了太多的反对和压力。没有人相信他可以成功。可以说,他的整个家庭都是反对的。首先他的父母就反对他这样做。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太冒险了。现在这样的家业,已经足够让他们过上非常富裕的生活了。不仅有田产,还有盐场和绸庄。为什么还要办火柴厂呢?办那样一个厂,会需要很多钱。

可是,李玉楼一旦下定了决心,别人就阻拦不了。毕竟,他的父母都老了。他们并不懂得经营。他们早就把家里的实际掌控权,交给他了。他们除了无奈,还是无奈。李玉楼为了办起这个火柴厂,不得不把原来在盐场的股份,卖给其他人。

他是那个盐场的一个股东。

谁都知道,他这样做,其实是有很大损失的。

要办一个厂,当然是很不容易的。首先,就是要选址。母亲说,她的父亲用了半年的时候考察,最后选址在城北。然后就是请人设计,平整土地,然后开工,建筑厂房。那段时间,她的父亲几乎天天都盯在工地上。前前后后,一共又用了半年的时间。然后就是招工,还要从外面雇请师傅。

当年招工,真是盛况空前。火柴厂的围墙外面,挤满了人。甚至有人从一百多里地的地方赶来。有五、六十岁的,也有十几岁的。为了能得到一份工作,有人甚至跪下哀求。母亲说,招工的那些日子,她的父亲整整三天三夜没合眼。

但是,他却一点也不觉得疲倦。

李玉楼对火柴厂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洋火厂开业的那天,庆祝的人和看热闹的人,是人山人海。母亲说,她们是从李家庄特地赶到县城里去了。李氏洋火厂,就在县城的城北,流沙河畔。那可能是当时县里最早的工厂了。县里的要人,像县长、国民党党部的书记、警察局长、商会的会长、法庭的庭长、民团的团长……都去庆贺了。当然,他们全家人也去了。整个李家庄,差不多都走空了。

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外祖父很风光。

洋火厂有十几间厂房,看上去很有规模。整个生产过程,当然也是复杂。开业那天,她的父亲向来宾介绍了整个运作情况。

首先是原料,必须是从外地购进。一般的木材是不行的,一定得是干燥松软的杨木。火柴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工制作细细的火柴棒。整个过程有十八道工序,锯木、剥皮、刨片、叠片(母亲说,那要叠得很高,一般要有60层)、切梗、烘干、理梗、排梗、蘸蜡、蘸药头、卸梗、刷磷……装盒、包封。烘干的工艺是很讲究的。母亲说,各个厂房里的工作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房子里的工人是专门制梗,工人们每天的任务就是把几米长的杨木锯成若干个50cm长的木头,再把它变成细细的火柴梗。另一个房子里,大多是女工,专门糊火柴盒。有两个厂房,一般人进不去的,母亲说,“一个是白药房,一个是磷房。”不要说外人了,连这两个车间(这是现代的说法)的人都不能互相走动。尤其是磷房的人,绝对不能去白药房。假如有一个人手上沾了一点点磷,到了白药房,接触到一点点的一种叫氯酸钾的东西,立即就会把手炸伤。

工厂里的生产热情,也传染到了乡下。母亲说她也糊过火柴盒。准确地说,是全家人都糊。也就是半年时间,一部分糊盒、包封的生产任务,转移到李家庄了。她说她的祖父是主动要求的,因为在县里的车间已经不够用了。而且,家里的女人们闲着也是闲着。母亲说,她的祖父是个很苛刻的人,恨不得家里没有一个吃闲饭的人,都变成赚钱的机器。他自己就是一个劳碌命。他通过不停地忙碌,来证明自己在家庭里的重要。即使他干不动了,他还要吆喝别人,恨不得一刻也不让人闲着。

他后来就被人形容成特别刻薄的地主。

地主总是可恶的。

因为有了火柴厂,所以,那年春天整个城里都飘散着硫磺、松香、氯酸钾和锑粉的混合味道。在厂里,能剌激得人流眼泪。在这样的气味中,年轻的母亲(那时候应该是个很年轻的小姑娘)有了一种特别的体验,又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她进了县城参观了火柴厂后,就再也没有回到李家庄,而是留在城里读书了。她的父亲对她到底要不要读书,一直是很犹豫的。母亲说,她特别想要读书。她的姐姐没有读书。她是一直想的。也正因为她的姐姐没有读,所以,她父亲犹豫再三,最后同意了她的要求。那个时候,在一个小县城里,能让女孩子读书的人家,还是非常少见的。在那个县中里读书的女孩子,本县只有不多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从周围的地方来的。因为那所县中,是附近五、六个县里唯一招收女学生的高级中学。那个县城虽然不怎么样,但县中却是名声在外,非常响亮。

如果不读书,母亲说,她就会要求到火柴厂里,那怕当一个工人。不是在李家庄糊火柴盒,而是到县城的厂里去。反正她是不愿意留在李家庄的。那时候她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她有自己很独立的主意了。她不像她姐姐。她姐姐表面上很独立,但是,内心里却是没有坚定的主张。她的主张在内心里是矛盾的,纠缠不清的,犹豫的。可她就不一样了。她受哥哥李家文的影响更大一些。全家人对李家文都是有所埋怨的,但她却恨不起来。她在内心里很羡慕他,羡慕他可以独立走到很远的外面的世界去。

母亲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她也不喜欢那个家了。

她渴望到外面去。

她不再喜欢爷爷,也不再喜欢奶奶。除了自己的妈妈,还有平时并不经常看到的父亲,她想不起来谁还和她更亲热。而她的母亲,是个内心里很软弱的妇女。当时的农村妇女,或者都是那个样子。她们在家庭里没有什么地位。她们的地位取决于丈夫和儿子。她的丈夫是不用说的,已经把另外的半边床,让给了另一个年轻女人。岂止是她的半张床呢?她差不多是把整个床都让出去了。即使后来自己的丈夫再回李家庄,她也没有再和他同过床。所以,她的心思就全寄托在儿子们的身上。女儿们虽然亲,但是,却并不占有位置。

因为读书,母亲说,她的姐姐很妒忌她。

她的姐姐是个不幸的人。

母亲说,她的姐姐比她大好几岁,悄悄地和一个姓张的佃户家的儿子好上了。那个男的比她要大。谁也想不到,她会和那个小伙子好上。当然,这是不被允许的。谁都不会同意的,除了她自己。他们之间的地位太悬殊了。再怎么着,她也要嫁一户有个五、六亩良田的人家。家里人必须为了她一生的幸福而考虑。毕竟,在当地,李家是个大家族。一个大小姐,怎么可以下嫁呢!何况,她的父亲李玉楼在县里有个好朋友,姓柯的人家,也是开商铺的,他家有个年龄相仿的儿子。对方已经提过好几次了,只是李玉楼没有答应。

李玉楼没有答应,不是不同意,而是他在等时机。

即使是女儿,他还是要很谨慎地考虑。

他要为她的以后的幸福负责。

对于母亲的上学,她的姐姐可能一辈子(她的一辈子,其实也是非常短的)也忘不掉。她觉得家里人对她很不公平。她把她在恋爱上遭遇的挫折所产生的怨恨,全部转移到了读书这件事上。一直到她最后咽气,她也没能释怀。对这个家,她简直充满了怨恨。她不明白家里人为什么要那样制约她。她过得太不开心了,简直就没有一天是开心的。

母亲一提到她的姐姐,常常就不住地哀叹。她内心里很痛苦。她想:如果她不读书,也许她的姐姐心里会好受些。她的姐姐很抑郁,整天皱着眉头。母亲记忆里的姐姐,一直是脸白白的,身子细细的,无精打采的样子。她原来不是这样。但自从她喜欢上了那个小伙子,一切就都变了。

虽然母亲在整个事件中是无辜的,但是,她内心里一直很内疚。

那年春天,对母亲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就在参观了火柴厂不久,她第一次来了月经。鲜红的血,把她的衬裤都染红了。那阵势,把她吓坏了。她像所有第一次来了月经的女孩子一样,以为要死了。

是陈美莲告诉她,她已经是个长大了的女孩子了。

长大了,这是一个很鼓舞人的词汇。

这是一个奇迹。

也就从那时候开始,母亲说,她是学会用大人的眼光看世界了。她试着用成人的眼光,看自己,看家里人。她开始从李家庄,一个封闭的世界,走向更广阔的社会。慢慢地,她开始懂得了许多大人间的复杂关系,也懂得了宽容与理解。

她很高兴自己真正长大了。

母亲说她的学习很好。

事实上,她是没有条件进那所中学读书的。在这之前,她在李家庄,在私塾里是跟着读过几册《百家姓》、《增广贤文》、《论语》的,后来上了村里的小学校,也读过新编的《识字》和《国文》。她是一个内心很聪慧的女孩子,许多东西,一教即会。她比许多男孩子要聪明。甚至,她比她的两个哥哥都要聪明。也正因为如此,她的父亲才让她继续到县里读书。

母亲说,她所以能进那个中学,也是因为她的父亲在本地,还算是个名人(尤其是在兴办了火柴厂后)。当然,校长也很开明,就让她进了预备班。

母亲当时很兴奋,--她当时也就是一个小姑娘。读书,对任何小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何况,是到县城里读书。最根本的,是母亲喜欢读书。书本让她觉得有趣。在那个年代,女孩子能读书识字,还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

她喜欢。

到了学校才知道,事实上,她们那个预备班是很好的。男女生并不在一起。女生和男生是分开的,女生是专门的班级。一直要到高年级,才会男生同班。母亲说,教她们的,是一个从南京来的师范毕业生,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实践者。母亲说,开学不到一个月,那位女老师就让她带领全体同学去参观火柴厂,并且在那里参加了集体手工劳动。她的父亲李玉楼也亲自出面接待了。

母亲说,从那年春天开始,她和陈美莲的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她们贴近了。她们所以能拉近距离,大概除了因为她指导她的生理上的一些问题外,更主要的是陈美莲完全敞开了自己的心思。至少,我母亲认为陈美莲是敞开了。她几乎和她无话不谈。她发现,陈美莲并不像家里人说的那样可憎,--她是一个可怜的受过罪的女人。

她是一个不幸的人,直到遇上了李玉楼。

陈美莲一直想要个孩子,可是,在这个春天,她又一次流产。这次流产,对她的打击太大了,她简直不能承受,要垮掉了。她认为老天爷是在故意惩罚她,否则,她怎么会如此不幸呢?她知道,所有的人都在关注她的怀孕,甚至是她的敌人。为了肚里的孩子,她是多么的小心啊。不管是男是女,只要她能生下来,她才能真正算是李家的人。否则,她就一直是个“外妾”。她甚至想到过要吃素。有一阵子,她差不多每个星期都要到庙里去,向菩萨们祷告。可是,菩萨硬是要夺走她的心头肉。在她都已经是三个月的时间,她在台阶上趔趄了一下(当时并没觉得什么,简直就像放屁那样简单),然而,到了晚上,就流了,血流了一地。这一次她算是明白了,她再也怀不上了。县里的一位老郎中也明确地告诉她,说她是胎位浅,如此再三,只怕这辈子再也不可能怀上了。

谁都知道她伤心欲绝。有什么事情,能比一个女人不能怀孕,更让她伤心的呢?怀孕对女人而言,应该是极其简单的事情,是与生俱来的本领。但她没有这样的能力。这是会被人嘲笑的,是一种强烈的耻辱。

为了这事,她差不多病了有大半年。如果不是李玉楼再三安慰她,请了医生来治(不仅有中医,还有西医),也许她就一病不起,撒手黄泉,也未可知。

母亲说,她到县城里来,让陈美莲觉得不再孤独了。

陈美莲把她当女儿,更像当小妹妹。她在她面前经常提到的一个人,不是李玉楼,而是李家武。这是母亲没有想到的。但她当时也没往深处去想,以为只是她的一种爱心的抒发。和哥哥李家文不同的是,李家武选择去了北平念书,学的是桥梁专业。他说他想成为一名工程师,桥梁工程师。谁也想不到,他会选择这样的专业。他这样的决定,还是得到了家里人的大力支持。不管怎么说,他选择的是一个正经的学业,而且听上去前途不错。既然家里人从来没指望他继承发扬那份家业,他能自己找事做,就是最好的了。他走了,把陈美莲的半颗心带走了。陈美莲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喜欢他。喜欢他青春、干净的学生模样,黑黑的头发,白白的一张脸。也许是因为她过去的生命中,遇到的全是各种粗鄙的男人,而李家武这样文质彬彬的,就击中了她的内心,要了她的命。

李家武成了她的牵挂。

她知道他是明白她的意思的,同时,他也是有很多误会她的意思的。她怕他内心里看不起她。他后来对她很冷淡。她想对他解释,却发现她什么话也不好说。她有什么过份的吗?她只是有一次在雨天,让他打着伞,到张家园去。在路上,没人注意的时候,她拉了他的手。他当时并没有拒绝。她自己的心跳得很厉害,脸红烫得像喝过了烧酒。那种感觉是很异样的。她想起来,只有好多年前,她对着那个姓赵的小伙子,才有过。但过去所有的那些,都过去了。她现在很少想到姓赵的小伙子。不是她薄情,而是她实在不愿意去想。它就像一块影壁,时间长了,受着雨水的侵蚀,慢慢地生霉了,斑驳了……

李家武去北平读的时候,家里人是知道的。临行前,他是专门回了李家庄的。在家里只住了两天。母亲说,她的母亲一直哭。她放心不下。大儿子的离家出走,对她是个很大的打击。而且,她的父亲把他的叛逆,说成是她的因素(至少有她一部分,认为她作为一个母亲,平时对大儿子太娇纵了。而事实上谁都知道,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母亲的作用是非常小的。可是,李玉楼必须要找一个替罪羊)。现在小儿子也要走,怎么能让她舍得下?

母亲说,家里用了一辆马车,把哥哥李家武送到陈家渡。家里所有的亲眷差不多都去送了,除了在城里的李玉楼和陈美莲。母亲说,她也去送了,跟在马车的后面。那时候乍暖还寒,虽然隔三差五的会刮一些小南风,但大地上的绿色植物还很少。偶尔有一些泛了绿的植物,也都在风里瑟缩着。那天的天很蓝,万里无云。太阳虽然是明亮的,但却不热烈,就像是还没睡醒的样子,无精打采的。远远的黄河像一条被人遗弃的灰黄的布带子,在平原上蜿蜒着。一排大雁,鸣叫着,向某个不知名的地方飞去。

“你可以向父亲要求的,念书。”哥哥当时对她这样说。

“你要坚决要求,他可能就会同意了。现在女孩子读书很多的。读书不是坏事。”李家武说,“或者你可以让妈妈劝劝他。”

妈妈没有想到不久后,她真的就实现了这样的梦想。

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梦想。

而梦想能够实现,一定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

后来几十年过去了,母亲却一直记住了那年春天,和火柴厂联系在一起的春天。

从那个春天开始,李家有持续两年的大发达,是个鼎盛期。

李玉楼的事业达到了高峰。

乡下的各项收成都不错。那一年里,整个都是风调雨顺的,庄稼长得特别好。庄稼长得好,租子收得也就格外好。农户们也都是高兴的。既然多收了粮食,租子也就交得痛快。甚至,把陈年的欠账也都还清了。从内心里,他们还是感激东家,让他们租种了田,得到了粮食。雇佣们同样如此,他们的工钱也涨了,分到的份子粮也多了。而在城里的商铺,生意兴隆,无论是绸布庄,还是米店,或是杂货店。更重要的,是火柴厂的生意真好。虽然县城里已经有了电灯,但是只是很少有人家才用上。而且,洋火的用途是最广泛的。抽烟、烧灶、点香……没有了火柴,日子一天也过不下去。而他们家生产的火柴,很快就行销了全县。而且,都行销到了外县、外省……

李玉楼那两年里,完全扑在火柴厂上,忙得不可开交。

一忙,他连儿女的事都顾不上了……

同类推荐
  • 贾平凹作品精选

    贾平凹作品精选

    《贾平凹作品(珍藏版)》的作者是贾平凹。《贾平凹作品(珍藏版)》共有12篇小说,分别是听来的故事、阿士口、猎人、小楚、制造声音、太白山记、玻璃、黑氏、天狗、任氏、烟、美穴地。
  • 下班抓紧谈恋爱

    下班抓紧谈恋爱

    米小妮,白领写字楼的“性感女神”,有着让全大厦男同胞流鼻血的天使面孔和魔鬼身材,每个月,她都是大厦八卦绯闻的主角人物。在去公司地铁里,她邂逅了同一栋大厦工作的许悦。这个貌似深沉实则有点呆的“准王老五”,还没弄清楚对方的名字,就被米小妮坏坏地涮了一把……就这样,两个人的生活从此扯到了一起,一连串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反复上演,让他们的生活重新变得生动起来。然而有一天,许悦知道了这一切其实并不是自己最开始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是有着更深的秘密……如果说《和空姐同居的日子》中的冉静是爱情童话里才会有的天使,那么,三十在这个故事里将会给大家带未一个现实中的精灵——米小妮。
  • 教室别恋

    教室别恋

    十年前你是我的老师,十年后你却是我的当事人,我第一个当事人。十年前我有了我们的孩子,但十年后我还是孤家一人,赵宋宁,这辈子你欠了我太多太多……
  • 恋恋洛城

    恋恋洛城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子葛慕远和周晓寒冲破重重困难,千里迢迢来到美国寻梦,相濡以沫,奋发有为。美丽善良的中国导游李雪柔和美国青年马修上演了一场跨国恋,李雪柔为了爱情也来到美国,夫妻恩爱。美好的爱情却会在不经意间被生活打败,在洛杉矶,一段段交叉迷离的情感缠绕着他们,四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发生了严重的变迁和错位。作者是移民作家,以两个家庭在美国10年间工作、生活、情感、情爱经历的变化和变迁为线索,深刻透视了华人知识分子阶层在美国社会的生存状态,反映了华人大众在大洋彼岸的艰辛和奋斗,揭示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并展示了美国的风土人情、社会百态、文化内涵。
  • 在路上

    在路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权少,请让让

    权少,请让让

    第三次见面,她成为他的秘书。男:明人不说暗话,我喜欢你。女:这是要潜规则吗?……我有男朋友了。男:那就分手。男人霸气的说。她从没见过这么不讲理,这么霸道的男人,不由质问,凭什么啊。男人凑近说,凭我最帅最有钱,身材最好。看不上我,除非你眼瞎。女:大哥,你有病,得治治。男:什么病?女:自恋绝症,幻想癌晚期不谢。男:呵呵,总有一天,你会后悔你在我面前态度这么嚣张。女:是吗?我很期待那一天。男:咖啡泡不好,打字出错,拿个文件页数还搞错。身为助理你能干好什么?她耸耸肩事不关自己的说,应该什么都不能干好吧,但我是你招进来的啊。质问我的同时先自己打脸。男:你说,你是不是仗着我喜欢你……
  • 我从未来过

    我从未来过

    我从未来过,从未进过你的心。这一切好像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我喜欢你。一直都喜欢你。
  • 佛说受新岁经

    佛说受新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解忧小书店

    解忧小书店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在同一个频道,解忧小书店给提供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体验。注:本书无主角无主题,只有生活和情感的一些感慨。
  • 星际重生去救夫

    星际重生去救夫

    逆转时空归来,只为还他一生情,却没想到招惹了各路大boss:追夫路上救了一小男孩,当成儿子呵护备至。小男孩一秒变大人:“你把从我这里偷去的东西还给我!"花残灵蒙逼,她一路救他无数次,怎么说偷他东西了?“你偷了我的心!”……诡灵王生性贪噬人类,却独独对她下不了口:“想救你夫,你来换!”……守护神怒吼醒来:“谁抢吾妻,吾杀他全家!”本该伤感悲沉,却成了逗笑连连。本文纯属虚构,全出自作者脑洞,绝无雷同,更不会有套路。著有完本好文《皇上,王爷是女人》等,可移步观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紫竹林之恋

    紫竹林之恋

    一个菩萨坐前的童女,在一次去紫竹林收集竹叶露水之时,碰到了一个在竹林修炼未成人型的小青蛙,由于青蛙的可爱,让童女起了凡心,进而都被打下凡尘,经过了几世轮回的凄美爱情故事!
  • 后红楼梦

    后红楼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今天的我该叫什么

    今天的我该叫什么

    别人穿越只能穿到一个世界,哪像我,那么多的世界都有一个我。那么问题来了,今天的我该叫什么?
  • 邪帝的落跑娇妻

    邪帝的落跑娇妻

    她深爱的他,深爱着另一个人,而他深爱的另一个人,也深爱着一个人。她想,他们的缘份还是挺巧的,同时爱上了不爱自己的人。就这样,她爱着他,爱到了天翻地覆,爱到了心碎成海洋。可她也是个人啊,也是会累的啊!有一天,她离开了他,而他,却像疯了一般找她,他想,他是爱她的,只是,发现得太晚了!多年以后,他们再次重逢,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