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3900000064

第64章 迦陵仙音第四讲(3)

能够在这个相对的世界上,保持绝对的喜悦的心的人,就是智者;能够成就喜无量心,这是智者;能够任何时候,都能够在明觉状态下,自觉地去利益自他,这是智者;所以“保持安祥”,应该这样修。“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也就是说,息心就是息灾,这是抓住根源来息灾。我们得乐或者息苦,即我们希望得到快乐,得到欢喜自在;我们希望能够止息苦难,止息灾难,都一定要在自心上下功夫。

现在的人总喜欢搞什么什么工作室,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搞一个工作室。什么工作室?成佛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在哪里?在你的内心。

我们学习佛法,归根结蒂,不是叫你学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比如说我们怎样学个手印,怎样去念个咒子,或者怎样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怎么拜。

有一些人甚至问我,“师父啊,念佛的时候,先出哪个脚,还是先出右脚?”那可是笑话了。出左脚有什么关系?出哪个脚都可以,有什么必要那么执著呢?学什么就执著什么!

归根结蒂还是什么?还是我们没有了解佛法的精髓,总在外相上下功夫。正如昨天说的那个比方,那个人为了让锅里面的糖浆冷下来,他不停地拿扇子在锅上扇,他就不知道把柴火抽出来,他扇一辈子,这个糖浆也不会冷下去,是不是?

我们现在很辛苦地大礼拜、烧香,跪在那里念佛、诵经。你诵经有没有观察你的心?口念心行是转经,口念心不行是被经所转。我们口在不停地念,念得很辛苦,念得筋疲力尽,然而我们的心还是妄想纷飞。也就是说,你不停地拿扇子在表面上扇,你心里面的烦恼火不断地在烧,怎么可能冷下来呢?这个烦恼的热火怎么可能止息呢?

归根结蒂,还是要保持安祥。就刚才讲了这么几个字,你随便了解哪一个层次,随便你在哪一个层次听进去了,就对了。

空、放下、无所得、保持安祥、见性成佛道、照见五蕴皆空,一直讲下去都可以,七个字、八个字、九个字、十个字……,随便了解一个字就可以了。你不了解,你把三藏十二部全部翻完了,还是没有什么用。三藏十二部你都会念一遍,但是你不了解,不能够运用,那你就是全部学了,全部都能够背了,那也只是一个有两条腿会走路的书架,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归根结蒂,我们学习佛法是为了成就清净心,在心地上下功夫,“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怎样去见性成佛道?就是透过学习佛法,来了解哪些方法能够消除招来苦难的心念,要能够转念呐。

我们那些苦难、三恶道怎么来的?你以为是哪个惩罚你?不是啦。你自己招感来的。你的心不断起贪瞋痴,一念贪心就招感了一世饿鬼道的业力;一念瞋心招感了地狱;一念愚痴,招感畜生。

我们学习佛法,归根结蒂就是学习转念的方法。这些念头一生起,能够觉知,能够运用佛法的智慧,把这些能够招感我们未来世无量生的生死轮回,无量生的受苦受难,能够招来苦难的这些心念,给它转过来。圣与凡在转念之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执境即是烦恼,后念离境即是菩提。

阿罗汉怎么成就?仍然在此地下手。先断见惑,为什么要先断八十八使见惑?见惑是什么?不正确的见解——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戒禁取见。这些不正确的见解指导他起心动念,指导他产生那些招来无量生的受苦受难的念头。要把它先断掉,先断见惑,再渐次地断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就成就阿罗汉道。

所以学习佛法就学这两个内容,第一个就是学习转念的方法,把能够招感苦难的那些不好的念头,如何给它转念,如何给它消除;还有一个是学习正确的思惟方式。这个正确思惟方式能够让我们见性成佛道。

正确的思惟方式是什么?四个字,无我利他。《金刚经》上也说四个字:“离相修善。”“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怎么去见性?就是四个字,离相修善。无我人四相,修一切善法,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学习正确的思惟方式。广说就是六度万行,广说那就整个的九乘佛法都在其中了。

所以要成就清净心,这是最关键的。我们要能够真正地成就清净心现前,心水清,佛月现。临终阿弥陀佛接引,我们自在往生。

《大圆满禅定休息》上有一个窍诀,“一心不动寂三昧,修习光明离戏者。”告诉我们如何成就清净心?一心不动寂三昧,修习光明离戏者。大圆满三大休息:心性休息、禅定休息、虚幻休息。心性休息,禅定休息,成就禅定,然后得解脱。虚幻休息成就幻观,得到解脱。其实这个禅定休息是什么?放下。

你的心无始以来,不断地向外攀缘,忙忙碌碌。中国有一句成语很形象的,一般的人没有了解佛法,没有开智慧,他以后要刻个碑,要写墓志铭,就可以把这四个字刻上去,就可以概括他的一生——碌碌无为。很忙碌,天天忙忙碌碌,一点作为都没有。更糟的是还要造很多的恶业,去到三恶道去。

所以要把这个不断向外攀缘的心,休息下来,停止下来,也就是放下。放下一切,让我们的心性任运自然安住,那么大圆满自然显现。所以这个“一心不动寂三昧”,不是我们的身体不动,而是我们在行坐住卧之间,能够任运地唤醒真心。任运唤醒真心才能够达到一心不乱,才能够达到寂三睐。心性寂静下来,得到三昧,所以才修习光明离戏者,才能够成就光明身,才能够离开一切的戏论。这个就不多讲了。这是讲修水观的方法。

第三观:宝地观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这是宝地观,我们能够观想成就极乐世界的宝地。从消归自性来说,从我们内在身体的转化来说,这是转我们的地大。外在的,我们成就了第一观日想观、第二观水想观,渐次地可以引导真依。真正地观到能够入禅定,成就这种禅定三昧力,就能够观到极乐世界的琉璃地,黄金为地这些。而且成就以后,能够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我们要明白这个次第怎么来的,先是观想落日,落日形成净光,净光凝成净液,净液结成净土。这三观的次第是这样来的。所以我们缘着娑婆世界可以看到落日、水、冰,依这个假依来引发三昧力,能够观到极乐世界的真依。

极乐世界真依,这个宝地观,是阿弥陀佛真实功德所成就的实报庄严。所以阿弥陀佛净土的庄严,是实相无不相,实相无相无不相,这个净土庄严是无不相。阿弥陀佛成就了清净的心体,清净的心体来起用,所以就有种种的依报庄严。

我们的心清净,也能够受用到极乐世界的依报,种种的清净庄严。往生的人,因为观佛、念佛的因缘,能够契入到阿弥陀佛弘深的誓愿大海之中,也就能够随缘受用种种的依报。这是说宝地观。

这个观想力,你要成就了,它力量是很大的。确实,三昧力、禅定力能够转变外境。《首楞严》上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禅师,他专修水观。有一次,他又入了这种定了。

徒弟叫师父吃饭,敲敲门,没人应。门一推开,很奇怪,房子里面师父不见了,禅床也不见了,只看到一个清清的水池。

小沙弥很好奇了,拿起一片瓦片扔下去,然后走了。

等一下他师父出定了,“哎呀,我怎么好像心痛?很奇怪,怎么会这样?”他就把小沙弥叫过来,问他怎么回事。

弟子说:“我本来是请师父过来用斋,但是没有看到师父,我见到一池水,所以我就扔了一片瓦片下去了。”

师父就知道什么原因了。跟他说:“你过两个小时再来,你下去把那个瓦片捡上来。”

很奇怪,两个小时以后,小沙弥打开房门,又看见一池水。是真的水,不是观出来的。他就真的趟水下去把那个瓦片捡上来。然后就把门关上。

师父再出定,这个心痛就好了。

这个禅定力,心可以转物。物呢,物也可以影响我们凡夫的心。

《神尼传》里面讲到,一个比丘尼成就了禅定功夫,弟子不知道师父入定,来叫她。叫她不应,不应就拉她。这个手就好像拉面条一样,越拉越长。拉出来一里地,这个手还在,师父也没动。徒弟害怕了,一放手,这个手又收回去了。收回去以后,师父出定,手就受伤了。

海公上师有一个《定道资粮颂》。如果希望修习禅定,一定学好《定道资粮颂》。

第四观:宝树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

其实宝地也好,宝树也好,都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们生活的环境。底下的八功德水观,是他们出生的环境。

【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

七重行树,七重罗网。实际上七重指什么?还是指七科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看起来这三十七道品,好像都听熟了,实际上要真正会用,不要轻视小乘法。

【一一树高八千由旬。】

一由旬,按照小就四十里,中等就六十里,大就八十里。你看这个树有多高,就算是四十里了,四十里乘以八千,这棵树可以想象吗?

【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

这是说宝树。

【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置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这是教我们观想极乐世界宝树的庄严。宝树的庄严仍然还是分为几个次第,略说一下。

第一步,我们要知道,极乐世界的这些宝树,还是自性的变现。一方面是阿弥陀佛功德愿力所成就;同时事实上也是我们自性所变现的。所以境智不二,能观之智,所观之境,是不二的;能观之心与所观之法,也是不二的。境智不二,心法不二,身土不二,我们用净土十六妙观来转妄想,就可以作为往生极乐世界的因缘。实相无不相,所以显现种种的妙相。

宝树观,事实上没有能观、所观,是在一心中起观。宝树观要成就,也就是宝树是我心,我心即是宝树。这样没有能所的对立,是成就宝树观,这样就能够成就一心无分别智,就能够显发根本智。以如如智契入如如境,这样来成就宝树观。

首先是观“七重行树”,“高八千由旬”。

第二步是众叶之间生出妙花,花上自然“有七宝果”,花“如旋火轮”。旋火轮呢,打个比方,我们拿一支香,不停地转,看到什么?看到一个火圈,一个光圈,不是看到一支香。花如旋火轮,事实上这是自性光明的幻化,幻现出、涌生出种种的妙果。

第三步,果“如帝释瓶”。帝释天释提桓因的满愿瓶,一切众生心想事成。帝释瓶化成宝盖,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这就非常妙了。

极乐世界的宝树,我们看《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上都说“十方佛国,亦于中现。”怎么映现出来的?《观经》里面就说得非常细致、非常详尽。我们按照这个次第去观,就能够让我们的心清净,然后能够入禅定,能够灭乃至五逆十恶之罪。

这个树之中,帝释瓶化为宝盖,宝盖之中就“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所以我们一生一切生,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一切生,我不要去求到其他地方去了。我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想听药师佛说法,很简单,一动念,这个宝树中间,就好像我们人间看电视一样。把频道一调,你看中央台,一调就调过来了,你看到了。再一调,想看湖北台,跳到湖北台来了。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这就非常妙了。

你看,心念一动,你想听药师佛说法,马上就见到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见到药师佛说药师法门了。你想听娑婆世界兜率内院弥勒菩萨说法,我没有往生之前,对法相唯识搞不懂,我想学一学,一转念马上兜率内院就显现了,就可以见到弥勒菩萨正在演说妙法。非常非常方便,所以“十方佛国,亦于中现。”都显现出来了。

你如果一起心动念,想看看人间的子孙,一动念马上就看到他在做什么。这就非常方便了。所以成就这个宝树观,我们也就同时可以明白,极乐世界依报的庄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经常会念《心经》。事实上我们看这个宝树也是怎么样?“即事而真,当相即道。”极乐世界种种依报正报的庄严,“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一一都是实相,我们前面说,本经以实相为体,十方法界依正庄严,由众生的心想生起,心如工画师,变现一切相。你想什么,就变现什么。谁在变?真如自性在变,自性能够变现一切相。

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上说:“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恒寂,名为常寂光土;寂而恒照,名为清净法身。照就是观照起作用,照而寂这是很关键的,我们修行要成就清净心,你要能够做到照而常寂,这就是很重要。为什么?照就是说,观照、照见起作用,你的真如自性在起妙用。

眼见,看得清清楚楚;耳听,听得明明白白;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能够清晰明了。但是内心一尘不染,内心不取不舍。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坛经》了不起,非常透彻,“于诸境上心不染,日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心不染,心里面呢?寂啊,一尘不染,身心清净。身心清净呢?外境就清净。

看到境界后,我们心里面喜欢的就生起贪爱,不喜欢的就生起瞋恨,心里面就有分别,有执著,就不寂静,那就是照而不寂了,要照而恒寂,这都要成就清净心,很重要。寂而恒照,名为清净法身。寂,所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的心很清净,能够和光同尘,同时又能够由体起用,能够去教化众生,所以说身土不二。

常寂光净土,常是法身德,寂是解脱德,光是般若德。法身德常,法身常住,所以常寂光是自性的德能。我们的自性本来具足一切,万法回归自性是正法,不是从外修得来的,它是本有的。我们悟是被悟,不是你另外去悟到一个什么东西,显现出来的。我们现在因为有妄想,有执著,所以不能证得。但是这种湛然常寂的法身德,并不是不存在的。

寂,解脱德。解脱德就是我们解开了一切缠缚、捆绑,脱离了六道轮回,脱离了生死苦海,脱离了分段生死、变异生死,尘劳永寂。为什么我们不自在?是不是外在什么东西绑住了我们?是因为我们的心不满足,我们的心不断向外攀缘,去打妄想。所以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分别,洞然明白。莫分别,不是说你不知道,照样清清楚楚,不过你的心如如不动,心保持寂静。我们的心清净了,遇到的任何环境都不能障碍我们,所以我们就自由自在。

同类推荐
  • 一念间:星云说喻

    一念间:星云说喻

    本书是《舍得的艺术》、《定不在境》、《宽容的价值》三本书的合集。主要讲述了星云大师所主张的对待他人与环境的态度。要懂得取舍,舍得放下,与人方便于己方便。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调解人世的悲欢离合。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关于禅趣,很多人都会想到林林总总的机锋公案,然而那些讲解机锋公案的读物往往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本书则着力于贯通禅宗的核心义理,高屋建瓴地使所有机锋公案都可以迎刃而解。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热门推荐
  • 夏若玉树落花蝶舞

    夏若玉树落花蝶舞

    她是妖中的仙,仙中的妖。她的重生就是一个劫,一个因为爱而生的劫!她的爱给了太多人,本以为可以容纳所有,最后却发现,爱的越多痛的越多。天下的人都怕她恨她,只因她是无辜的妖仙……她只想守住爱的人安稳生活在百花谷,只是四海八荒的神不想放过她,九州大陆的人更想毁了她……爱人相继离开,仇人步步逼来。被陷害,被追杀,被火烧,跳驱魔台,失去双目受尽磨难之后,她开始懂得何为爱,何为恨,他们毁了她的一切,她便要他们挫骨扬灰那张脸曾经和她很像,但看着不爽,便将她取下来烧成灰烬
  • 当代北京天安门史话

    当代北京天安门史话

    本书从明清时期讲起,对天安门的兴建、当时的职能等方面都有简略介绍。本书重点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的种种变化。天安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本书正是为诠释这种意义而写作。作者文笔生动,语言轻松流畅,书中图文并茂,可读性较强,是一本值得好好阅读的小书。
  • 如果你曾爱过我

    如果你曾爱过我

    他抛弃了她,他找到她时,她已投入别人的怀抱,她的心,她的人,不再属于他~~~(本人第一次写,写的不好不要拍我!!可以加我qq2589241823
  • 影双子

    影双子

    棋子还是卒子?亦或是其他东西,在这个世界上,有谁是真的值得相信的……
  • 卿待迟归

    卿待迟归

    初见时,她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在游戏中的她情急之下将手机递给了一个男生。后来相处时,他回想起来不留情吐槽道:“你的貂蝉太菜了!”她一巴掌拍在他脑门上,“你是不是欠揍了?”他把她的手捏在手里,低沉傲娇应道:“好像是有一点点,要不你来试试?”
  • 祁先生你被通缉了

    祁先生你被通缉了

    “小哥哥,你被通缉了。”“哦?罪名是什么?”“偷心盗贼!”“是吗?那我现在告诉你,你也被通缉了,罪名就是盗贼的妻子!”★同年同月同日就注定了你是我的,永远也跑不掉,我被通缉了,你就一盗贼的妻子陪我一起通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EXO之62天奇妙生活

    EXO之62天奇妙生活

    偶然的机会,使女主夏纯洛与EXO相遇了.62天之后,他们就要分离,结果又成了S.M公司的练习生.后面请自行补脑,嘻嘻
  • 老子开天辟地

    老子开天辟地

    没有灵根的砍柴男竟被天道选中!成为盘古传人,修炼盘古道,从此日月为我眼,吐气成风云,手足化山川,血液流江河,满天星屑果真是我的头皮屑,手中砍柴小斧成为开天辟地的神器。
  • 几卷荷风

    几卷荷风

    这是一本集合了好多好多人的短篇小说集,里面有想象也有真实的故事,有痛彻心扉的两相误,也有得偿所愿的终眷属;有欢喜冤家的打闹日常,也有青梅竹马的苦苦等待。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只是一本书。每个人都很重要,他们在书中撰写着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很渺小,只是别人故事中的一个过客。愿我的诗与远方能逐渐充盈,囊括这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