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1300000036

第36章 “海王星”行动(1)

为了使希特勒上钩,艾森豪威尔启动了“坚忍不拔”计划:在加莱对面用电影道具建立了一个能够以假乱真的油料码头、虚构了一个由巴顿率领的美国第l集团军,并向加莱地区投掷了2倍于诺曼底的炸弹……在惊涛骇浪的间隙面前,是进还是退,艾森豪威尔需要立刻做出决定……“海王星”行动还是如期启动了,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这不仅仅是如果推迟行动,盟军将会遇到百年不遇的最恶劣的气候,更重要的是为盟军创造了一个出奇制胜的机会……盟军仅用一天的时间,便突破了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垒”……

选定诺曼底

“霸王”行动的总企图是,在法国西北部登陆,夺占登陆场和港口,保障主力上陆和后勤供应,然后发动攻势占领整个法国西北部地区,并与在法国南部登陆的部队配合,向德国内地进攻,协同苏军最后战胜法西斯德国。

说“霸王”行动是一场大赌博,西方文明的前途系于这一战,似乎有些夸大其辞,但并不为错。因为英国和美国把他们所有的本钱押在这一宝上,并且显示出了两国之间之前或之后都不曾有过的团结一致。“霸王”行动的失败将意味着输掉这场赌博,而赌注又下的大得惊人,那就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过去的两年内苦心经营起来的人力和物力。当然,对于希特勒来说,如果输掉的话,那只能是法西斯德国的彻底灭亡。

因此,艾森豪威尔和希特勒都知道此役关系何等重大。作为盟军的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给联合参谋长最初几份电报的一份中宣称,“此行动标志着欧洲战争面临生死关头。我们必须克服一切障碍,忍受一切不便和甘冒一切风险,以求确保我们的打击是决定性的。我们只能胜,不能败。”

大约就在同一个时候,希特勒正在说,“破坏敌人登陆的企图要比西线任何一个单纯局部性的决定更有意义。在整个战争进程中,这是惟一的关键因素。”

英吉利海峡的两边,一场没有直接接触的对抗正在悄然进行着。

西边,对于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登陆地点,艾森豪威尔与他的参谋部进行了反复的商量和比较。

当时,在法国西北部有三处比较合适的登陆地区,即康坦丁半岛、诺曼底地区和加莱地区。从康坦丁半岛登陆虽易成功,但该半岛地形狭窄,登陆后不易展开兵力向纵深发展进攻。加莱地区距英国海岸最近点只有33公里,有其登陆的有利条件,但该地区距英国海港较远,运送人员和物资不便,同时又是德军重点设防地区,登陆必遭激烈抵抗。加之这一地区缺乏内陆通道,即使登陆成功,也不易向纵深发展。

而诺曼底地区与前两个地区相比,登陆条件要优越得多。这里沿海地势开阔,可同时展开26至30个师,距英国西南海岸的各大港口较近,便于输送部队和运送物资,德军在这里兵力薄弱,登陆容易成功。这里虽然缺乏良港,但可用人造港补救。因此,盟军在权衡利弊后决定把在法国西北部登陆地区选在了诺曼底,规定登陆作战的代号为“海王星”,登陆时间初步定于1944年6月初。

为了确保在诺曼底登陆成功,盟军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参加“海王星”战役的盟军共36个师,总兵力约288万人,其中陆军为153万人;空军飞机13700余架,其中轰炸机5809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包括滑翔机)300架;海军各型舰艇9000余艘,其中登陆艇4000艘。地面部队编为4个集团军。美第l集团军、英第2集团军和加拿大第1集团军组成第21集团军群,由英军蒙哥马利将军指挥。美第3集团军直属远征军总部。

东岸,就在盟军紧张准备的同时,希特勒一时一刻也没有闲着。为了预防盟军在西欧登陆,希特勒早就下令从挪威到西班牙修筑一道由坚固支撑点构成的“大西洋壁垒”。但由于工程量过大,“大西洋壁垒”到1943年末还远远没有完成。

对于盟军将在1944年发起的进攻,希特勒认为盟军在西欧登陆可能会带来两种后果:一是造成德军的总崩溃,二是成为德军扭转败局的好时机。如果不能击退盟军的登陆部队,就可能导致前一种结果。但倘若能一举歼灭盟军的登陆部队,就会使盟军与苏军两面夹击的企图破产,德军就可腾出50个师的兵力加强东线,从而阻止住苏军的进攻。为争取达成后一种结果,德军统帅部研究制定了抗登陆的方针,即集中大部兵力、兵器于敌人可能登陆的主要方向上,对已登陆的敌军实施决定性的反突击,一举歼灭登陆之敌。为此,希特勒责令德军密切关注盟军的动向,提前查明盟军登陆地点,以便提前作好反击准备。

要顺利地完成在诺曼底的登陆,部队必须在一天之内把176000名作战人员用上千艘军舰,在上千架飞机的掩护下,运过英吉利海峡,送往法国海岸。艾森豪威尔明白这是一项十分棘手的任务。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事先不能让德国人知道这支声势浩大的军队将在什么地方及什么时候发起攻击,使德国人相信攻击将会在实际登陆点以外的其他地方发起。因为,盟军尽管能够掌握空中优势,但是却要用数量上远远少于敌人的兵力发起攻势。在陆地上,德国人在法国有59个师,盟军登陆时仅有7个师的兵力。而这些德国师绝不是些可以轻视的守备部队——他们装备有包括坦克在内的最新式武器,而且士气也很高。其中许多人是在东线久战沙场的将士。因此,盟军不得不比一般的奇袭更加巧妙才行——他们必须引诱希特勒把他的精锐部队,特别是装甲师调离登陆地区,并不再返防。

这似乎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但幸运的是,艾森豪威尔手下有一批世界上最好的间谍,即英国情报机构的男女情报人员为他工作,同时,随着“坚忍不拔”计划的顺利实施,盟军完全愚弄了德国人。

当然,欺骗德国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德国人自己就是精通军事欺骗的行家。1942年,他们就曾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费苦心和最成功的克列姆尔战役,彻头彻尾地欺骗了苏联人。因此,“坚忍不拔”计划的实施必须没有丝毫破绽。

计划是根据德国人的预想而制定的。指挥西线德国部队的龙德施泰元帅与希特勒的看法一致,他们认为登陆将会发生在“横跨英吉利海峡的较狭窄的部位”。他们的理由很充分:距离较短,可以缩短飞机和舰艇的往返时间;距离德国工业中心地区鲁尔和莱茵很近等等。为了保证在加莱地区的登陆,盟军可能会在诺曼底实施佯攻。

为了使德国人相信相反的东西,盟军不得不大规模地设立虚构的作战力量。

首先,盟军派遣了20多名军官,分散于苏格兰各地。在1944年的整个春季,他们一直互发电报:“第80师需要1800双爬山鞋,1800双滑雪板绑带。”“两个兵团汽车连需要引擎使用手册”等等。而且这些电报故意让德国人截获。

同时,又通过新闻媒体编造假消息。例如,曾经刊登过“第4集团军的足球赛”等。英国广播公司甚至还播发过诸如“在第7兵团战地的一天采访”之类的文章。

其次,在加莱海峡对面的多佛,英国人用电影和剧院的舞台布景人员建立了一个假的油料码头。英国国王郑重其事地视察了这一设施,艾森豪威尔也对码头的完工发表了一次情绪激昂的演讲。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也天天在码头上空巡逻,使德国的侦察机无法降到33000英尺的高度下进行侦察。这样,即使在德国侦察机的摄像机镜头里,码头也没有任何纰漏。

为了摧毁德国的运输线和海岸炮兵阵地等军事设施,削弱德军对诺曼底登陆的反击力量,艾森豪威尔又命令对诺曼底和加莱地区进行了轰炸。每向诺曼底投掷1吨炸弹,就向加莱投掷2吨炸药。在对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地下抵抗运动空投物资时,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尽管盟军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从1944年4月1日到诺曼底登陆期间,盟军共损失了1.2万名官兵与2000架飞机。其中,为制造在加莱登陆的假象损失的官兵高达8000人,飞机高达1300架,但敌人被迷惑了。

最后,也就是“坚忍不拔”汁划的登峰造极之作,盟军虚构了一个威胁加莱海峡的美国第1集团军,并由巴顿去指挥第1集团军。英国情报处被策反过来的德国间谍的情报,使德军很快就知道了巴顿到达了英格兰。巴顿在伦敦看了一次戏,光顾了几家酒吧,参加了一次晚会,名字也频繁出现在报纸上——这一次,使德国进一步相信,巴顿将指挥第1集团军对加莱发动进攻。

狡猾的德国人上当了,希特勒落入了圈套。

希特勒本人和德军总参谋部都认为,盟军将横渡加莱海峡在加莱地区登陆,向法国东北沿海地区实施主要突击。根据这一判断,希特勒对军队进行了部署。此时,德军在法、比、荷的兵力有“B”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元帅)、“G”集团军群和独立第88军,共60个师(含统帅部预备队4个师),飞机450架,舰艇301艘,由龙德斯泰特元帅指挥。“B”集团军群辖第15、第7集团军共39个师,其中第15集团军23个师(14个海防师、4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配置在加莱地区900公里的海岸线上。其余部队被分散地配置在荷兰、诺曼底地区、康坦丁半岛和布列塔尼半岛沿海地区。诺曼底地区只部署了第7集团军的6个师又3个团,地面部队兵力不超过9万人,“G”集团军群共17个师,防守法国南部和西南部海岸。在加莱地区,德军沿海岸修筑了一道纵深5—6公里的防御地带,设有岸炮阵地以及由坦克陷阱、防坦克壕、钢筋混凝土隐蔽部构成的坚固支撑点,各支撑点之间敷设大量地雷和障碍物。水中设置了障碍物和水雷区。诺曼底地区的海防工事远不如加莱地区。这里只构筑有若干个独立支撑点,且大部是野战工事,纵深内只设置了防空降障碍物。

“坚忍不拔”计划奏效了。

成事在天

在登陆前夕的一周内,盟国空军对敌人最重要的交通线中心进行了密集轰炸,炸毁了82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枢纽,这就使德国人无法迅速调配后备队和向告急的地区派出增援部队。在普利茅斯、波特兰、朴次茅斯,以及英国的许多其他大小港口,登陆艇准备开始作战。看来,为保证登陆成功的一切都已考虑周全。用艾森豪威尔的话来说,“强大的军队像卷着的弹簧一样绷得紧紧的,等待着释放它的能量和飞越英吉利海峡的时刻到来。”

然而,艾森豪威尔很快就碰到了一个更大的难题。这是一个无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只能听天由命的问题。当盟军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出发的时候,天公却不作美了。就在即将发动进攻的前几天,英吉利海峡上空阴云密布,大雨倾盆,狂暴的西北风刮起几米高的大浪席卷而来。风高浪急,根本不可能登陆。

怎么办?艾森豪威尔的心情十分急躁。从6月1日到现在,由于天气原因,艾森豪威尔很难做出是否进攻的决定。一方面,如果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坚持发动进攻,则进攻很可能失败。因为,在大风中摇晃的登陆艇可能在没有靠岸前就已沉没,即使是部队侥幸卷上海滩,士兵也会因晕船而不能有效地进行战斗。同时,盟军将不能利用空中优势来掩护滩头阵地。如果“霸王”行动失败,将要另外用好几个月的时间来计划和发动另一次战役,这在1944年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如果推迟“霸王”行动时间,由于上百万盟军士兵已经知道了诺曼底是登陆点,把他们与外界完全隔绝两周是不可能的,同时德军的侦察机也会发现正在集结的部队而改变在诺曼底的部署。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霸王”登陆行动也会失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时间可能会变得遥遥无期。

盟军内部的高级指挥官对是否如期发动进攻也意见不一。空军上将特德在指挥官们的特别会议上说,天气太坏,空中援助有困难,建议推迟行动计划。蒙哥马利则强烈主张无论天气条件如何,要立即动手,而海军将领拉姆齐的态度却是模棱两可的。

在这种情况下,盟军最高统帅部的气象员一下子成了最重要的情报官。

6月4日,艾森豪威尔在索斯威克别墅再次召见了他的部下,讨论是否按计划进行“海王星”行动。气象员英国皇家空军上校斯塔格首先汇报了天气情况,他说:“到目前为止,海上情况将比预期的略为好转,该死的雨可能会停止,但是即便是阴天,空军可能还是无法出动。”

斯塔格话音刚落,蒙哥马利立即站了起来,用他那特有的傲慢腔调说:“离开了空军的支援,我们照样可以完成登陆任务。事情发展到今天,无论怎样都应当如期进行计划。”

艾森豪威尔看了蒙哥马利一眼,缓缓地开口了:“将军阁下,我了解您的心情。但是,我们要明白一点,即‘霸王’行动是由并不占压倒优势的地面部队来进行的。”

“而这次战役之所以可行,就是因为盟军具有空中优势。如果没有这一有利条件,登陆就太冒险了。”他顿了顿,“而行动一旦失败,要在1944年再发起一场如此规模的战役是不可能的了。”

艾森豪威尔环顾一下四周,没有人说话,“鉴于天气原因,我建议推迟行动。”接着,他问在场的人是否有不同意的。当没有人表示反对时,他宣布推迟24小时。

当天晚上,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特德、史密斯、拉姆齐、斯特朗等高级军官又来到索斯威克别墅的餐厅。餐厅中间放着一张大桌子,桌子旁边摆着几张安乐椅。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英国南部和诺曼底的地图,上面满是大头针、箭头和标出盟军和德军位置的其他符号。

面对着风雨交加的天气,军官们懒洋洋地靠在安乐椅上,喝着咖啡闲谈着。就在这时候,斯塔格上校带着最新的气象报告走进来。他一进门,便喊道:“好消息,好消息,天气出现转机!”

军官们立刻对他的预报发出一阵欢呼声。

斯塔格继续说,正在下着的倾盆大雨,将在两三个小时内停止,接着是36小时好转的天气,风力中等。虽然受到云层的妨碍,但轰炸机和战斗机可以在6月5日至6日晚间出动。

然而,尽管天气有所好转,但这种天气情况对空军来说,也只不过是一个较好一些的夜晚。特德叼着烟斗,用力喷出一口烟说道:“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重型和中型轰炸机是危险的,除非使用轻型战斗轰炸机。”

对于特德的反对意见,餐厅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大家把眼光都投向上了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背着手,低着头,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对他来说,尽管有危险,但这的确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毕竟,任何战争都是有风险的。想到这里,他的心里有数了,他抬起头来与参谋长史密斯交换了一下眼神。

史密斯明白了艾森豪威尔的意思,开口了:“这可能是一场赌博,但这是一场最好的赌博。”艾森豪威尔同意地点点头。他接着又问蒙哥马利:“6月6日,你认为怎样?”

同类推荐
  •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张爱玲10岁时在期盼爱,20岁时在书写爱,40岁时在放弃爱,60岁时在整理爱。短短三、五年的爱情,这样细水长流地被思量、被咀嚼,被雕刻,好比写一本书,前言花去20年,后序花去50年,最厚重的却仍是青春那三五年。她孤傲、敏感、卓尔不群,却逃不开心灵的篱栅。本书纵览张爱玲一生,讲述民国的临水照花人从歌舞升平到繁华凋谢,她用一双冷眼,热望尘世,化作心泪如雨。在这本书里,这位民国的“临水照花人”将从旧时光里向我们走进,用一种静默柔情的文笔,让我们体悟她的清冷孤绝、她的无可奈何,她的意犹未尽。
  • 周家后院

    周家后院

    《周家后院》是一部以周氏家族为背景。全景描绘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家事的作品,内容包括三兄弟的学业、爱情、婚姻、子女、家庭、家务事等方方面面。该书没有学术书籍的盖棺定论和大是大非,完全着眼于周家后院生活的叙述,涉及多位女性,包括鲁迅原配朱安,周作人夫人信子,周建人夫人芳子以及许广平、王蕴如等。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视角选择了周氏兄弟身上容易被人忽略的部分。没有被打上印记的光鲜明丽,却有不刻意隐藏的真实,书中隐秘的故事和谜题,值得回味。
  •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零年以前的政治生活。全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十全天子:乾隆》就是该丛书之一。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乾隆皇帝。《十全天子:乾隆》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品中国文人(1)

    品中国文人(1)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牛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存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断情弃药

    断情弃药

    “”你可曾有一丝心动。”“没有。”“我不信。”他拔出手中的剑,置于两人间,左手端剑,右手紧握住,然后慢慢移至剑尾,同时口中念道:“我以血盟誓,从头至尾从未,若此言有假,我真正所爱之人将永不得复生。”“如你所愿,我放弃便是。”后来,有人告诉她,那些决绝无情的话里没有一句谎言,但只要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他已爱入膏肓,可她是真的再也不信。
  • 错付年华亦不悔

    错付年华亦不悔

    她是豪门贵女,性格乖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偏偏就是搞不定这个穷小子,自从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三见开追。可一追再追换来的都是他无声的拒绝。却不想自己心心念念的男神居然是一大尾儿狼,早就设计好了要把自己紧紧地圈在怀里……
  • 复仇公主的回归

    复仇公主的回归

    她、她,虽不是同一人,但背负的仇恨却相同,母亲之死,她们必将百倍奉还。他、他,都是天之娇子,受众人仰慕,背后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份。当她们遇见他们,所有的身份与身世被揭开,他们会选择支持还是反对?她们又该如何接受?(求关照,求收藏,铃儿的群:572890526。)
  • 网游之异界女神

    网游之异界女神

    22世纪,网路游戏不再只是单纯的网路游戏!只要输入自己的DNA,玩家即能拥有独一无二的游戏角色,透过大脑与仪器的连结,游戏里的分身可看、可听、可闻、可吃......所有的感觉和感受,都能透过大脑精确传回本体,完整享受冒险的刺激感!十六岁的少女「千寻」,为了拯救孤儿院,和财团签下合同,自愿进入「绝世封神」的游戏里,藉此赚取巨额奖金。为了在游戏世界里生存,顺利破关,她认识了各式各样的伙伴,甚至不得不低头,接受那个冷血无情、优雅傲慢臭男人的训练......
  • 异界幻想校园

    异界幻想校园

    或许我们都想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一切都是那么的任性,想发生便发生了
  • 遥遥玉中瑕

    遥遥玉中瑕

    【搞笑+甜宠+宅斗+宫斗+虐文】她是世袭罔替太医院院史轩家二女儿,精医术善武艺长相艳丽还不墨迹!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东宫太子爷,凭武功躲暗杀仪表挺拔还不渣!他是世代忠臣骠骑将军云氏唯一独子,身有疾修道法貌比潘安用情专!本以为十万字太子“设计”迎娶美人归皆大欢喜没想到前面有多甜后面有多虐!扮丑拒嫁!取内丹救情敌!披麻弑生父!以命换命!城墙之上,他长身而立。风很大,吹疼了他的眼角。城墙之下,是满城狼藉。她很美,绯色的衣裙是染料还是鲜血。如果有来生,我会牢牢抓住你,如果有来生,我要好好去爱你。PS:男主是女主的,男二是大家的,没错没错^_^
  • 秦时之诸天

    秦时之诸天

    一场始于秦时明月世界穿梭于的诸天动漫世界的梦,仙剑,不良人,斗破,狐妖,超神,火影,海贼······
  • 锋现

    锋现

    一刀,斩破时间长河,一刀,展露锋芒,一刀…/
  • 超级都市执跨

    超级都市执跨

    他是亚洲第一家族的继承人,当他作为一个高中生进入校园后各色美女投怀送抱,且看欧亚大陆第一家族继承人的风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