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1300000003

第3章 UFO曾经干预海湾战争(3)

根据“大爆炸理论”,刚刚诞生的宇宙是炽热、致密的,随着宇宙的迅速膨胀,其温度迅速下降。最初的一秒钟过后,宇宙的温度约100亿度,这时的宇宙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形成的一锅基本粒子汤。随着这锅汤继续变冷,核反应开始发生,生成各种元素。这些物质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并逐渐演化成星系、恒星和行星,生命现象也在个别星体中产生了。

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40年代由伽莫夫等人进行补充和发展,但一直寂寂无闻。直到50年代,人们才开始广泛注意这个理论,不过也只是觉得它很好玩,并不信服。人们更愿意相信我们自己生活的这个宇宙是永恒的。

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爆炸模型在科学上有强大的说服力。我们不得不相信,宇宙有一个开始,也将有一个终结。它产生于“无”,也终将回归于“无”。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有关创世的问题,一向是留给神去解决的。宇宙起源于何处?终点又在哪里?生命如何产生?人类怎样出现?而这些问题在宗教中都有很好的答案,可惜人们也不无解释永恒的神。

直到最近几个世纪,人们才开始学着把“神”撇开,以超越宗教的角度,去思考世界的本源。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重大的原则性问题需要解决:宇宙是永恒存在的,还是有起始的?

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着,对普通大众来说则更是没办法理解。

假设宇宙在时间上没有起源,即过去一直存在,那么宇宙的年龄就是无穷大了。无穷大这个概念,一听就让人头昏脑涨:既然是已经过去了无穷久的时间,我们的“现在”又是什么呢?如果宇宙有它初始的一刻,当它从“无”中诞生的那一瞬间是什么样子呢?凭着人类在短暂的生命中获得的常识,要想把这些弄明白实在是个难题。不过,我们可以从科学上寻求一些佐证。

大爆炸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宇宙的年龄有限,这个说法令人信服的直接理由,来自物理学中一条最基本的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条科学史上最令人伤心绝望的定律,冥冥中早已规定了宇宙的命运。简而言之,第二定律认为热量从热的地方流向冷的地方。对任何物理系统,这都是众所周知并且显而易见的特性,毫无神秘之处:开水变凉,冰淇淋化成糖水。要想把这些过程倒过来,就非得额外消耗能量不可。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第二定律认为宇宙的“嫡”(无序程度)与日俱增。我们发现机械手表的发条总是越来越松,你可以把它上紧,但这就要消耗一点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你吃掉的一块面包。麦子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吸收阳光的能量,太阳为了提供这些能量,需要消耗它的氢来进行核反应。总之宇宙中每个局部的嫡减少,都须以其他地方的嫡增加为代价。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嫡总是增大的,一直大到不能再大的程度。这时,系统内部达到一种完全均匀的热动平衡状态,不会再发生任何变化,除非外界对系统提供新的能量。对宇宙来说,是不存在“外界”的,因此宇宙一旦到达热动平衡状态,就会归于死寂,将永远的消失。这种情景称为“热寂”。宇宙正在缓慢地但坚定不移地走向这无法抗拒的命运,几代智者为此怀疑人类的存在是否有意义。

先把这些让人沮丧的念头抛开,暂且一个简单的推理,我们就可以发现,宇宙不可能有无限的过去。以有限速率演变的东西,是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的。换句话说,宇宙一定是在某个有限的时间之前诞生的。

第二定律明示了宇宙有起始,但这个重要推论竟然被19世纪的科学家忽略了,它只是在后来成为大爆炸模型的佐证。该模型的提出,是基于20世纪初的天文观测。

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注意到,不同距离的星系发出的光,在颜色上会有些许的差别。远星系的光要比近星系红一些,即波长要长一些,这种现象被称为“哈勃红移”。它说明,各星系正以很高的速度彼此飞离。一列火车快速驶远时,它的汽笛声听起来会沉闷很多,因为声波相对于我们的频率变低、波长变长了,这就是多普勒效应。把声波换成光,产生的效果就是红移。哈勃对众多星系的光谱进行研究后确认,红移是一种普遍现象,而这也证明了宇宙正在膨胀。这一发现,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

一个可膨胀的东西之前一定是小的,宇宙当然也不例外,既然它在膨胀。如果能把宇宙史这部影片倒过来放,我们势必会发现,在过去的某个时刻,所有的星辰都是聚合在一起的。这个时间大概是一百多亿年前,要准确推断它比较困难。

另外,宇宙膨胀的速度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这与引力有关。万有引力作用于宇宙中一切物质与能量之间,起到刹车的作用,阻止星系往外跑,从而使膨胀速度越来越慢。在诞生初期,宇宙从高密度状态迅速膨胀,随着时间的推移,体积越来越大,膨胀速度越来越小。将这个过程推回到宇宙创生的那一刻,可以发现当时宇宙体积为零,而膨胀速度为无限大。这就是大爆炸。

大爆炸是空间、时间、物质与能量的起源。但在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引起了大爆炸,这些问题在逻辑上就是没有意义的。那以前所有的,只是“无”。

以上所述仅是旁证,似不足以令大多数人信服。如果150亿年前发生了一场大爆炸,如此惊天动地的力量是否在今天的宇宙结构上留下了某种印迹?于是,有一段时期,科研人员热衷于寻找宇宙创生的遗迹,劲头赛过当年的宗教考古学家寻找伊甸园。可至今亚当夏娃存在的任何迹象也没有被发现,原初宇宙最重要的遗迹倒真给找出来了,这就是微波背景辐射。

按照大爆炸理论,最初的几分钟里,宇宙是一个炽热的火球,到处充满温度高达几十亿度的光辐射。由于此时的宇宙处于热动平衡中,这种辐射具有独特的光谱特征,称为“黑体谱”。1965年,贝尔电话公司的两位物理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偶然发现,宇宙确实浸润在一种热辐射之中。这种辐射以相同的强度从空间各个方向射向地球,其温度约为3K,谱线具有完美的黑体谱特征。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是对大爆炸模型最有力的支持。

知道了今天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我们就可以很快地推算出,宇宙诞生后约1秒钟各处的温度约为100亿度。在如此高温下,不仅我们熟悉的物质无法存在,连原子核也会被扯得粉碎。宇宙只能是一锅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构成的基本粒子汤。

随着这混合的物质的变冷,核反应发生了。中子和质子很容易聚合在一起,产生由两个质子、两个中子组成的氦核。计算表明,氦核形成的过程持续了大约3分钟,形成的氦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四分之一。这个过程用完了所有的中子,余下的质子就成了氢原子核。

因此,大爆炸模型预言宇宙应当由大约25%的氦和75%的氢组成,这与天文测量结果极为符合。最初3分钟里形成的氢与氦,构成了宇宙中99%以上的物质。形成行星和生命的丰富多彩的重元素,只占宇宙总质量的不到l%,它们大部分是在恒星内部形成的。

天文观测表明,各种天体的年龄均小于200亿年,这与大爆炸理论契合得非常好。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大概是50亿年前形成的,人类出现的时间更短得不值一提。宇宙现在还算得上年轻,担忧末日的来临,对个人来说是十分无聊的事。然而,为全人类的命运想一想这个问题,还是有必要的。

按照大爆炸模型,宇宙在诞生后不断膨胀,与此同时,物质间的万有引力对膨胀过程进行牵制。如果宇宙的总质量大于某一特定数值,那么总有一天宇宙将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收缩,造成与大爆炸相反的“大坍塌”。如果宇宙总质量小于这一数值,则引力不足以阻止膨胀,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下去。

在很久很久的未来,比如1亿亿亿年以后,所有的恒星都燃烧完毕,茫茫黑暗中,潜伏着一些黑洞、中子星等天体。宇宙的尺度已经膨胀到如今的1亿亿倍,而且还在扩张下去。在这个系统里,引力虽不足以使膨胀停止,但会不露声色地消耗着系统的能量,使宇宙缓慢地走向衰亡。黑洞在霍金效应的作用下释放出微弱的辐射,结局全都以热和光的形式蒸发掉。足够长的时间之后,连质子这样稳定的基本粒子也衰变、消亡了,宇宙最终变成一锅稀得难以置信的汤,其中有光子、中微子,越来越少的电子和正电子。所有这些粒子都在缓慢地运动,彼此越来越远,不会再有任何基本物理过程出现。这是寒冷、黑暗、荒凉而又空虚的宇宙,它终于走完了自己的历程,面对的是永恒的生命,抑或永恒的死亡。这种情景,差不多就是“热寂”了。

如果引力足够强大,宇宙终有一天开始收缩,又将如何呢?在大尺度上,收缩过程与大爆炸后的膨胀是对称的,像一场倒放的电影。收缩的过程起初很缓慢,随后越来越快。在转折点过后,宇宙的体积开始缩小,背景辐射温度上升。漆黑寒冷的宇宙变成一个越来越热的熔炉,生命无处可逃,全都被煮熟烤焦。最后,行星、恒星也毁灭了,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浩瀚的空间里的物质被挤进一个很小的体积内,宇宙最后的时刻来临了。

温度变得如此之高,连原子核也被撕毁,宇宙又成了一锅基本粒子汤。然而这种状态也只能生存几秒钟的时间。随后,质子和中子也无法区分,挤成一堆由夸克构成的等离子体。在最后的时刻,引力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作用力,它毫不留情地把物质和空间碾得粉碎。在这场与大爆炸的“暴胀”相对的“暴缩”中,所有的物质都因挤压不复存在,一切有形的东西,包括空间和时间本身,都被消灭。这就是末日。它是一切事物的终结时。大爆炸中诞生于“无”的宇宙,此刻也归于“无”。无数亿年的辉煌灿烂,不会留下点滴的记忆。宇宙有多少岁了。

同类推荐
  • 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

    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

    本书详细记录了我们对基因的理解中所发生的一场新的革命。里德利描述先天力量的信徒与后天力量的信徒,为解释人类这种悖论式的造物如何能够既有自由意志同时又受本能与文化的推动而发生的百年之争。对基因如何建造大脑来吸引经验做了一次激动人心、紧跟前沿的论述。全文充满洞见、智慧,文风迷人。里德利描述先天力量的信徒与后天力量的信徒,为解释人类这种悖论式的造物如何能够既有自由意志同时又受本能与文化的推动而发生的百年之争。《先天,后天》对基因如何建造大脑来吸引经验做了一次激动人心、紧跟前沿的论述。
  • 地球年龄知多少

    地球年龄知多少

    本套丛书主打科技牌。少年儿童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热点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
  • 仿生趣谈(新课程百科知识)

    仿生趣谈(新课程百科知识)

    本书讲述仿生学中的许多趣闻,带广大读者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受益匪浅。
  • 图文科普-元素的故事

    图文科普-元素的故事

    本书从元素起源的故事、非金属元素的故事、金属元素的故事、惰性气体的故事、不可见光的故事这五个方面生动形象的介绍了元素。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世界地理与科学鉴定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世界地理与科学鉴定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热门推荐
  • 王剑已逝

    王剑已逝

    在风雨中经历人生,在人生中磨砺剑器。我邓太玖想去踏足这世界之巅,就我,还有这剑。
  • 武动星河

    武动星河

    无垠宇宙,亿万星河。传说中,有一道最强大的星河,暗藏通天之路。蒙歌,一个“东胜大陆”武道世家庶子。卑微的出身和先天不足的资质,令他饱受欺凌。一次意外,融合了一道神秘星河之后,蒙歌得以一雪前耻,开始强势崛起!从此便踏上一条成为巅峰强者的热血征途……拳出震天,脚踏裂地!奔腾...
  • 文娱帝星

    文娱帝星

    古颜席带着一世记忆到了平行世界,上一世他文震全国,乐撼天动地,影动全民,多才多艺粉丝,这一世在平行世界也要再创辉煌。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教育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教育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脉斗星穹

    脉斗星穹

    好苍白的书名,就像它的简介一样。这本书纯属娱乐,还请各位看观不要太过纠结于内容,如果看着看着你笑了,这就够了写这本书,纯属练练文笔。
  • 围城之中

    围城之中

    饥肠辘辘的他吃下最后一餐,稀里糊涂得到了一种能力,他被拉入一个一个组织,结识他的兄弟,恢复了一个世界。
  • 光明的后裔

    光明的后裔

    有光明的地方就会有黑暗,我愿用我的火焰,去照亮那些黑暗……一些人,被称为光明,但他们却忽视了他们背后的黑暗;一些人,被人们逼入黑暗,但他们却在寻找着光明......(这是一个关于一群少年少女一起寻找光明的故事!新的章节会在每天的十一点前奉上,谢谢大家支持!!)
  • 军事间谍

    军事间谍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长生岗

    长生岗

    五月之际的东夷大地,乍暖还寒,一场春雨过后,前几天还坐满枝头的桃花,就已经落了个七八成。天气好像转眼之间就又要回到深冬时节一样,刚刚还生机勃勃的枝头已是沧桑零落。再看这街头巷尾,更是不见几个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