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2600000036

第36章 理论编(12)

第三,自从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以来,特别是60年代初期以后,广播电视播音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必须严格按照稿件播音,不允许在话筒前进行“无稿播音”,连台号、节目名称等固定用语也要写下来。如果有谁手中无稿就去播音,那简直是奇闻。于是许多播音员,长期照稿件播音,竟形成了某种心理定式,一旦离了稿件,连小组会上的发言也会前言不搭后语。这根本不是播音员的责任,更不能因无稿播音的出现,某些播音员一时不适应,就认定他们“只能照稿念”、“不全面”、“没出息”。无可否认,长期依据文字稿件进行再创作,缺乏依据腹稿即兴播音的创作机会,使播音腔中“念稿”的痕迹比较明显,尤其是知识性、服务性、文化性节目的播音不可避免地略输文采甚至有些生硬。

第四,从广播电视系统的整体看,队伍的文化素质不够高。有些领导不懂播音却以“长官意志”决定播音质量的优劣,决定播音员的去留,使一台、一组的播音“模式化”。凡不符合这一模式的,便不准播;凡不像中央台、不像某人的便认为不合格。造成播音队伍不稳定的因素很多,这一条却也不可轻视。全国不少台的播音员,年复一年封闭在播音室里,无法开阔视野,不能增长见识,更没有机会到各台去交流播音经验,只有“听中央台的播音”,学习不知门径,模仿不解奥妙。其结果,只能在自己所处的文化层次、社会经验的起点上,力窥播音艺术的丰碑,照猫画虎,亦步亦趋。得其神韵者虽有,邯郸学步者甚众。以上这些原因,在“播音腔”里又杂入了某种主观随意性。

第五,形而上学在神州大地上从未灭掉它的威风,它几乎无孔不入地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辩证法的普及虽使它相形见绌,可是习惯势力的确是可怕的。在播音中,或者再扩大一点,在广播电视中,形而上学也有藏身之所。一个节目轰动了,于是纷纷制作;一次播音成功了,于是“有口皆碑”;一位播音员出名了,于是竞相仿效;一种样式被承认,于是“不胫而走”……“一窝蜂”、“齐步走”像个幽灵在播音创作中徘徊,一次次兴风作浪。无疑,这在“播音腔”中肯定会打上某种印记。

第六,改革开放的形势,使我们真正地放眼世界了,原来觉得神秘的东西现在觉得新奇了。学习和借鉴外国有用的东西,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原样照搬,甚至模仿外国和港台的普通话播音,那就滑稽了。学习和借鉴,也可以“拿来”,但总不能无视国土、国情,一味盲目追求。我们广播电视,还应以国内受众为主体,不应因某个外台的备受青睐而改弦更张。研究国内受众的心态和心理趋向,是义不容辞的。可惜的是,一些同志采用了某个外台的播法,还认为是破除“播音腔”,是改革。

第七,播音美学中的诸范畴,如风格、意境、韵律等,在广播电视传受双方之间,都存在着创作和欣赏的不小差距,提高有声语言的美学素质,实在是紧迫而长期的任务。正因为如此,“播音腔”中的美感成分并未被开掘出来,更未扩大它的普及面。用较低的欣赏层次判断“播音腔”是好是坏,恐怕会产生不小的偏颇,对“播音腔”的认识也容易流于浅薄。

总之,作为广播电视播音特色的“播音腔”,有其合理内核,也有某些杂质需经过仔细辨别,这样就不会在倒掉洗澡水的同时,把小孩也扔出去了。

“播音腔”是我国老一辈播音员多年实践、长期探索的艺术结晶;后继者又在坚持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丰富着它。播音改革,也只有在继承中创新,才会有坚实而广阔的前途。

剔除“播音腔”中的杂质,赋予它时代的新的活力,以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多种功能,大概是改革者的大任了。

阐述“播音腔”的本义,并不是反对播音改革;历数其杂质,却正是想为播音改革提供一孔之见。不过,本文不可能详加解析,只是简略陈述一二,唯愿使播音改革更加深化,使我国的广播电视,真正具有社会主义中国的特色。

我认为,播音同行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坚持使用、丰富和发展“播音腔”,并且以不懈的努力,成就新的时期、新的个人的播音风格。为我们共同的美好追求勇往直前!

1988.10

广播电视播音改革探索过程中,普遍议论和经常受到挞伐的,是“播音腔”。以此为代表,认为它是应予否定的核心,是改革的主要障碍。至于什么是“播音腔”,怎样分析它的形成,它有哪些合理内核,又有什么混合成分,尚未有中肯的分辨。本文从历史发展,从横向比较,从动态变化,初步予以辨析,明确了许多是非。

播音是一门科学,必然要有自己的有声语言特征。播音又要有时代的印记,语气上也不会毫无变化。这里,不应全部肯定其方方面面,也不应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本文似乎只是一个纲要,并未详细阐述,但那基本观点,还是可以起到廓清模糊认识的作用的。

夏青

深化播音内涵加强语言魅力

广播电视改革面临着进一步深化的艰巨任务,涉及广泛的领域,关系众多的功能。从“出头露面”的从业人员,特别是播音员(包括各类节目主持人)的角度看,尤为迫切,至为重要。对“出头露面”的轻视、忽视,或者表面重视、实际漠视,都极大地阻碍了整体的改革,这是被越来越明显的事实所已经证明,并在继续证明的,这不可回避,无可逃脱。

作为广播电视传播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播音迥异于书报传播的“排字”工种,也有别于人际传播中的“交谈”过程。播音是一种创作,是大众传播电子媒体中的产品形态要素,是节目制作、传送、接收的律动基因。这是广播电视的特殊性、独立性,也是视听优越性、普及美感性的根基。以此为逻辑起点,才可能抓住广播电视传播的规律,才可能推进改革的发展。

但是,长期以来,广播电视传播系统的认识上、操作上的“报刊影子”并未消失,在有的地方、有些时候,还显得浓重。重编轻播、重文轻语、重词章轻表达,就是比较突出的表现,这种认识与操作的核心是: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最重要,可以下大工夫,花大气力;而语言表达,诸如语意是否清楚完整,语气是否准确贴切,思想是否揭示得深刻,感情是否表现得丰富,等等,那就“不在话下”“言如其文”了。似乎有了构思、有了叙说、有了词语系列、有了来龙去脉,就有了受众的认知,而那中介,不过被认为是“无差错”的“语音”而已。

事实上,播音创作的关键是赋予构思以完美体现,赋予叙说以顺畅流动,赋予词语系列以正确目的,赋予来龙去脉以明白蕴藉,一句话,赋予语言内容以生命的音声活力。这一过程,是对语言内容的阐释,并且是理解与深化、转型与活化的开掘。所谓理解,远不止于词语系列本身,它包容了民族语言融汇着的广阔背景与文化积淀;所谓转型,既有由内而外的转化,又有由无声到有声的转化,这转化又都是由散点透视、连绵铺排建构的三维辐射过程,由此造就了有声语言的社会功能。

播音,既不是词语系列的排字印刷,也不是词语系列的字音拼合,它以自己特有的规律完成着语言目的的特指选择、语言内容的主次确认、语言色彩的意会点染、语言分寸的比较判别等一系列创造思维活动,并以此同其他传媒、其他传播、其他语言艺术相区别。

播音中的有声语言,不管来自文字稿件,还是来自腹稿,只要成为节目的具体组成部分,就绝不是简单的“音声化”。“怎样写的就怎样念”,“怎样想的就怎样说”,并非准确的表述,因为不符合表达的实际。

常识之一:播音中的词语系列,由于要“言志”,当然应该目的明确。在这里,没有具体目的的词语系列是不存在的。某句话、某段话、某篇话、某话题,可以因表达而正确实现其目的,也可以因表达而完全背离其目的。热情赞扬的可以播成冷漠轻蔑的,坚决支持的可以播成疑惑反感的,沉痛哀婉的可以播成轻松愉快的,强烈反对的可以播成消极懈怠的……播音过程,掌握着词语系列的“生杀”大权。

常识之二:只要有两个词或词组连在一起,就产生了主次关系,而这主次关系仅从词语系列往往难以确定。主次关系是语意的关节,是目的的落实与具现,同时又是背景、语境、受众诸方面的多向联结点。驾驭好主次关系,是关系到语言流动方向、态势,关系到语言内涵思路、深度的重要方面,“达意”成败,在此一举。揭示主次关系,有多种表达方法,但不应以此为理由,使之淹没在“自然”“快速”的词语海洋中,如果是这样,只能证明语言驾驭者的无能或低能。

常识之三:思想感情是有声语言的生命之源,“纯粹的意思沟通”,在有声语言中是不存在的。每一个词语系列,在播音创作过程里,总是伴随着、依赖着那语流下面感情的潜涌,不是这样的感情,便是那样的感情,“无感情”也是一种感情,只是停留在或降低到“零度”的感情而已。人类感情的丰富造就了有声语言色彩的多样,构筑了“心灵的窗口”的形态,打开了“息息相通”的大门。感情色彩的认知无须另作说明,像小说描写那样,“他兴奋地说”之类,话语中自然包容着、蕴含着。因此,“表情”不是理智的辨析,而成为“共鸣”的悟性。本无所谓“强加”,更不应“外贴”,那油然而生、脱口而出,正表现了有声语言驾驭者深邃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语言功力。

常识之四:“过犹不及”,是一种分寸,“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也是一种分寸。有声语言的分寸,比起遣词造句、字斟句酌的写作和思考来,更难于把握,同样需要“厚积薄发”、“明察秋毫”。播音中的分寸,既包括整个节目(栏目)基调的把握,又包括有声语言句和段、层和篇的驾驭,从而造成恰切、妥贴的整体格局与具体样态,呈现出准确、鲜明、生动的感悟通达,“传神”便成为视听之间的传受感应,魅力得以升腾。

这几点常识,不知说明了多少次,但仍显得说而不明,恐怕并非深奥,可能正是不“明”其妙之故。缺乏对有声语言的了解与实践,要体味个中滋味,确实困难,不过广播电视的特点与规律,早在召唤人们去认识它了,什么时候才变成“常识”呢?反复说明,不能不是一种责任。许多电台、电视台的同仁,包括业务领导,不少真知灼见使我们大受启发,当归功于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某些理论家,总希望寻找那“超常”的智慧,本是好事,但却万万不可忘记这平凡的“常识”!

广大受众从广播电视中听到、看到的是以节目为基本单位的精神产品,这中间当然有内容和形式的问题,播音中的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更有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受众不大有可能,也不大有必要去追根究底,节目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工作人员用了多少精力、花了多长时间、怎样分工合作、如何群策群力。谁出的力多,谁的水平最高,等等。节目的生产过程是“内部秘密”,节目的播出过程才具有“公开传播”的特征,即使是现场直播、热线电话、随机采访、纪实拍摄,那操作前的缜密构思、时间配置、题项选择、应变准备、主线把握、起承关系等,仍具有“内部保密”性质。在这个意义上说,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总是对受众的期待进行有力的引导,总是使受众处于“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心态中。如果节目疲软,引导无力,或者内容较好,制作粗糙,受众当然有权转台或关机,也许勉强接受,坚持到节目终了。“秘而不宣”、“引而待发”,应该是节目播出过程中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对“重播”的期待,“百看(听)不厌”的心理,均与此有关。

重要的是节目的内容与形式、有声语言的内容与形式,应该如何达到完美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这是一条规律,既是创作规律,也是生产规律。符合这条规律,创作和生产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从有声语言看,什么样的语言内容就要求着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而相应的语言形式又反过来推动语言内容的可解、可感。这一点往往不被重视,很多人以为“必然如此”而浅尝辄止。

在播音创作中,必须解决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关系问题,这是题中应有之义。虽然在内容和形式的认识上、理论上、实践上有许多不同,但从总的关系上说,明显的对立尚属少见。这里,不去说那些争论,只从播音创作方面剖析一下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播音中的语言内容,简单说来就是:一定的词语系列负载一定的思想感情;语言形式,简单说来就是:声音的状况及变化。播音创作,不但要通过词语系列正确反映大千世界,而且要通过声音,把这词语系列及其内涵外化为具有可听、可感的某种形式,从而实现其社会功能。必须了解和理解,大千世界中的人、事、物、景、情应该形成怎样的词语系列,为什么要形成这样的词语系列才可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来?而这样的词语系列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形式,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声音形式才可能比较准确地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中,创作主体面对着多向、多层、多样的创作依据,其艰难程度并不亚于写作。如果从时效性看,它比一般的写作更艰难。

同类推荐
  • 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读错的字、说错的话分门别类地罗列出来。读者朋友们既可以在闲暇时集中阅读,也可以在出现疑问的时候进行查阅。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农村改革浅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农村改革浅析

    回顾中国改革的历程,从20世纪中期到70年代末期,中国始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国营工商业方面,却始终没有大的突破。直到通过在农村实行大规模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后,才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农村改革才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原始推动力。但我国目前农村改革发展滞后,农村改革落后于城市改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加快农村改革入手。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传媒殖民政治

    传媒殖民政治

    我们正在成为政治上发生的哥白尼式转折的证人政党民主为媒体民主所取代。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政治。本书提出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长远来看,媒体民主是否会沦为事件管理和表现效果之表层逻辑的独裁者?或者,是否有可能发展出对于政治交流的更可靠的认识?
  •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

    本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热门推荐
  • 穿到古代去炒蛊

    穿到古代去炒蛊

    苏叶,24岁,一家公司的小职员,相貌平平,身材略显臃肿,是个喜欢一下班就宅在家混日子的女人。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古代,当然,陪她穿越的还有系统君啦。她所拥有的身躯,也是十年前的自己,矮小瘦削。据系统君提示,只要获得一人真心,便可享有一项特别拥有:绝世的容颜魔鬼的身材隐身之术点石成金的技能动人的嗓音五毒宝盒只有在十年内获得皇上真心,方可回到现实世界。不然,将化为尘埃,永远的消逝于这世间了……
  • 怨错

    怨错

    原本一家和谐温暖的家庭,婆婆的胡乱猜测,导致一家妻离子散,支离破碎。
  • 我的吃播女友

    我的吃播女友

    我的老婆是个大胃王吃播怎么办?一餐花费四位数的我再不卖点东西就养不起她了呀!
  • 火影降异界

    火影降异界

    一名宇智波的黑袍男子在冰原上回想起自己在火影搞风搞雨的过去,写轮眼缓缓浮现,看向手中的轮回眼。不经意的,遗憾不以,自己来到了一座未知的异世大陆,战士,法师,闻所未闻,不过,自己也要让这个世界的人,感受自己的痛苦,同时终结他们的痛苦,解脱吧,……
  • 毒爵戏

    毒爵戏

    故事从新历2012年开始。这一年是伊娅大陆最痛苦的一年。“绝望”用一年摧毁了整块大陆,只剩下唯一的幸存者——曾经伊娅大陆的“王”。是什么让那个叫楚漠的人如此疯狂地摧毁这块大陆?上天给了他们一次机会,让最后的“王”开启了整块大陆的重生之路。这一生,他不再叫楚漠,他是莫初!他从一个人唱着独角戏开始,重拾他前世“毒爵”的称号。重新开始,一切是否会不同?重新开始,历史会不会重蹈覆辙?~~~敬请期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黄泉守夜人

    黄泉守夜人

    有些记忆,永远不会死去。这是有关于另外一个世界的故事。悠悠克伦鲁河,茫茫呼伦草原,神秘的狼图腾,尘封千年的死亡峡谷……一切的一切,都从这里开始。寒夜将至,鬼门关开,我从今夜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阳间的守卫。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 忧伤的爱情:慢慢靠近你

    忧伤的爱情:慢慢靠近你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一心只想认真生活的普通女孩梁逸悠,撞上风格截然不同,却同样优秀的姜氏兄弟。哥哥——姜振霆,才能卓越超群,性格坚强刚毅,却是满腔柔情;弟弟——姜雨辰,温文尔雅的外表下,却驻守着挣扎无助的灵魂和激荡澎湃的心。左手哥哥,右手弟弟,是沉溺于温柔,还是动荡于激情?到底谁才是悠的真命天子?忧伤的爱情,细细讲述给你听。
  • 待你恋上我时

    待你恋上我时

    一场车祸改变了两家世交的关系,原本青梅竹马的两个人时隔3年再相见,他已是赫赫有名的秦氏集团董事,商界奇才,而她已不再是从前那个柔弱的夏家大小姐。一个20出头的女大学生从小就肩负起整个家。曾经的指腹为婚,一直心心念念着的可人儿就在眼前,秦默真想一把将她拥入怀中,可是夏晓夕却摆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从前还能回去吗?秦默誓要追回小娇妻:“我会让你恋上我的”
  • 缘字轮回传

    缘字轮回传

    我才晓得原来有个东西叫神话修真,山海西游封神蜀山我居然有其三。词曰:“简尽残编并断简,细数兴亡,总是英雄汉。物有无常人有限,到头落得空长叹。富贵荣华春过眼,汉主长陵,霸王乌江岸。早悟夜筵终有散,当初赌甚英雄汉。”